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說課稿

幼兒園大班說課稿精選15篇

說課稿1.67W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進行細緻的說課稿準備工作,說課稿有助於提高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如何把說課稿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說課稿,歡迎大家分享。

幼兒園大班說課稿精選15篇

幼兒園大班說課稿1

設計思路:

情感教育無論在幼兒的日常生活教育中還是主題活動教育中,都應是一個不被忽視的主體,而且越來越受到老師和家長們的重視。我們結合主題活動“下雨啦”,在使幼兒知道天氣預報會給人們的生活提供方便的同時,加強情感教育,我們本著如何幫助幼兒理解、體驗別人的情緒情感,培養幼兒想象力和創造力以及互愛、互助情感的目的,生成了綜合教育活動《心情預報》。我想以本次活動為契機,更深入地瞭解幼兒的內心世界,並逐步引導他們的心靈更加美麗、友善。

一、說教材

(一)教材分析 故事作為一種文學形式,充滿童趣,幼兒極易接受併產生濃厚的興趣。以故事為主要形式的教學活動,不僅能使幼兒增長知識和明白事理,而且能發展幼兒的聽說能力。

大班幼兒對故事尤感興趣,特別是有他們喜歡的小動物做為主角,演繹幼兒生活中所熟悉的感興趣的生活片段。故事《心情預報》題材新穎,構思巧妙,情節生動感人。運用天氣預報的形式來引出“心情預報”,揭示了森林中各種小動物和平相處,互相關愛的一種溫馨的場面,使幼兒感到親切、溫暖,並迫切地想要融入到故事當中去,並引起了幼兒想要去探索求知的慾望。

(二)教學目標 語言故事活動的目的不僅是讓幼兒聽懂、理解故事情節,還要發展幼兒的邏輯思維能力和想象能力,更要讓幼兒從故事中體會明白事理,發展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因此,我確定本次活動的目標為:

1、通過看看、想想、議議、編編心情預報,幫助幼兒理解和體驗別人的情緒感。

2、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培養幼兒的互愛、互助情感。

(三)說教學重、難點: 本次活動的重點是:理解事故情節,能講述畫面內容及表達自己的心情。

難點是:理解他人的情緒情感,培養互愛的情感。

因為大班幼兒對故事活動的學習,已不僅僅是侷限於聽故事,已由原來的喜歡傾聽故事逐漸過渡到想要加入到故事中,想要參與故事角色的行為、語言。所以通過讓幼兒從有疑問到自己去分析、推理、講述、表達等活動中,在探索求知的過程中得到發展和提高。

二、說教法

充分運用多種教學手段來刺激幼兒的聽說能力。主要採用直觀法、設定疑問法、觀察想象等。並通過了看電視、畫面講述,播心情、說心情的主題活動方式,使活動流程層層有主線,體現目標和過程的整體性。

為什麼要使用以上方法呢?因為直觀法是由幼兒的年齡特點和思維特點決定的。通過觀看電視畫面,讓幼兒直接感受到故事中形象的人物化、靈活化。引起學習的興趣,從而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有助於幼兒更好地理解故事內容,同時為幼兒口語講述做充分準備;其次通過設定疑問法,引導幼兒想問題並回答問題。再次通過觀察想象,讓幼兒通過觀察動物的心情與自己的心情實際聯絡到一起,使幼兒的“說心情”成為探索、發現的過程。

三、說學法 為了使目標真正落實到孩子身上,通過以上教法,由“看電視——分析、講述畫面內容——播報心情——表現心情——情感體驗”的主題活動方式,引導幼兒由淺到深,循序漸進,始終以聽說能力貫穿整過活動過程,以此來推動幼兒的學習積極性。

四、說活動準備 大電視一臺;猴子玩具一隻;背景圖一幅;小鳥、小兔、綿羊、松鼠、梅花鹿、小鴨動物圖片各一;猴子、大象、青蛙、刺蝟的心情圖各一幅。

五、說教學程式 第一環節:談話引題。 以聊天談話的形式,建立一種親切溫馨的氛圍,讓幼兒瞭解天氣預報的基礎上提出模仿,引起模仿的興趣。通過模仿活動,讓幼兒感知“心情播報”,然後設疑引起探索慾望到揭示答案,很自然地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由具體到抽象的把幼兒帶故事情節當中。

第二環節:分析、推理故事。 這一環節是本次活動的主體部分,通過教師的提問,結合圖片,請幼兒進行大膽地猜測、想象和講述中引發相互議論,並在議論中得到啟發,活躍了思維,把故事後半部分推理講述出來。這樣做給予幼兒高度的想象空間和發言自主權,克服了以往故事活動中,只求聽不求解的習慣。最後,根據幼兒推理出來的各種合理的故事情節,以設定疑問的方式引導幼兒在已有情感經驗上去尋求答案,初步萌發互相關愛的情感。

第三環節:情感教育。 這是本次活動的鞏固階段。通過當主持人播送別人或自己的.心情,要求幼兒必須在聽懂理解故事內容的基礎上完成,還要求幼兒具備認真觀察,並用連貫、完整的語言來表達的能力。讓幼兒的興趣再度進入高潮,邏輯性思維得到了鍛鍊,使幼兒在愉快的氣氛中通過“看、想、表演、聽、說”中思想得到了提高,關愛幫助別人的情感得到了昇華。

為了培養幼兒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在本環節中特地加入了用肢體語言來表現心情。引導幼兒通過思考,讓自己的思想來駕馭自己的動作表情,盡情地把自己的心情表現出來,但這種“盡情”是有條件的,那就是動作必須讓別的小朋友看出來你表現的是哪一種心情。

第四環節:延伸活動 這是本次活動的延伸階段,在幼兒已經瞭解種心情及表現方式後,讓幼兒經過觀察心情欄上自己或他人的心情,在心情欄上把它畫出來,讓大家一起來關心和幫助心情不好的小朋友。繪畫內容完整正確地進行講述。在畫之前要求幼兒先好好想一想,自己準備如何畫,並讓幼兒加入到所畫的角色中去,以此來形成心畫合一,達到鞏固的目的。

總之,本次活動將天氣和心情結合起來,巧妙地將幼兒感受別人情緒與天氣預報聯絡起來,同時設計提出問題,讓幼兒投入到情景中去,更好的體驗和感受。在設計此活動時,我考慮到這是個偏重語言領域的活動,於是我把幼兒的“注意聽”與“大膽說”作為設計這次活動的重點,力爭在問題的設計和提出上具有啟發性、開放性。同時,注重了語言、藝術與科學不同領域內容的整合和同領域的不同方面內容的整合以及多種活動方式的整合。活動過程中,我注意用我的語言和眼神與孩子進行交流,為他們創設了一種積極、主動的活動氛圍,充分調動了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但老師的隨機教育能力和指導性語言的運用,還存在許多的問題,我會在平時的日常教育中不斷反思自己的教育行為,結合理論,努力使自己的摸索、實踐過程縮短,以便自己不斷地、迅速地得以提高。

幼兒園大班說課稿2

說設計意圖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提出:“開展多種搞笑的體育活動,個性是戶外的、大自然的活動,培養幼兒參加體育鍛煉的用心性,並提高其對環境的適應潛力。”所以開展戶外體育活動具有重要的好處。

在日常生活中,幼兒隨處都能夠看到各種瓶子,以廢舊的瓶子作為活動器材開展戶外活動,既能發展幼兒走、跑、跳的基本動作又能夠發展幼兒動作的協調性、靈活性。還能滿足幼兒對各種事物的探究慾望,提高幼兒用心參加體育鍛煉的用心性。讓幼兒在自主的思考、探索、參與中,培養起競爭與合作的意識。

說活動目標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提出:“在走、跑、跳、鑽、爬、攀等各種體育活動中,發展幼兒動作的協調性、靈活性。”但是隻有教師靈活掌握綱要提出的總目標和幼兒的年齡階段目標之間的關係,才能到達最好的教育效果。根據大班的身體發展水平,幼兒已經掌握了走、跑、跳等基本動作,所以在此基礎上為了進一步的發展幼兒的走、跑、跳的潛力,我制定了本次活動的潛力目標為:發展幼兒平穩走、繞障礙跑、夾物並腿跳的基本動作。

在體育活動中讓幼兒大膽的去創造、嘗試、這樣既培養了幼兒的動作技能,又增強幼兒的體質,並使幼兒在生活中不斷有新的發現、新的創新、新的提高,其創造性培養就能走上良性迴圈的軌道。所以為了促進幼兒思維的靈活性,滲透必須的品質教育,所以我制定本次活動的情感目標是:

1、激發幼兒探索瓶子多種玩法的用心性和創造力。

2、培養幼兒的競爭意識和協同潛力。

說活動準備

幼兒是活動的主體,讓材料促使幼兒動起來,為了活動的順利開展,實現各個環節的銜接和連貫性,到達活動目標。在思考到幼兒已具備的關於瓶子的生活經驗和動作潛力的基礎上。我做了以下的材料準備:1、經過裝飾的瓶子若干,兔媽媽頭飾一個,小白兔、小黑兔頭飾若干,錄音機一臺;2、幼兒已經會做瓶子操;3、用粉筆畫出頂瓶走,繞瓶跑,夾瓶跳所在的區域。這能夠讓幼兒充分感受到活動的趣味性,快速地融入到活動中去。

說活動重難點

體育活動主要是透過動作訓練,發展幼兒的身體協調潛力,增強幼兒體質,透過遊戲能夠讓幼兒帶著興趣完成所要求的體育練習,要求幼兒在遊戲的競爭氛圍裡,靈活的、協調的掌握新的動作要求。所以,我確定本次活動的重點是:掌握平穩走、繞障礙跑、夾物並腿跳的基本動作要點大班幼兒正處於培養自制力、堅持性的關鍵時期,雖然他們具備了必須的制約自己、勸阻他人的潛力,但是在進行規則遊戲時,大班幼兒群眾榮譽感增強,追求比賽結果,難免會出現破壞遊戲規則的行為。規則意識的建立不是靠說教和硬性規定就能夠做到,重要的是培養,需要我們在活動中的堅持、提醒。所以我確定本次活動的難點是:幼兒在比賽中自覺的遵守遊戲規則。

說教法和學法

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的定位是幼兒的支持者、活動者、引導者。所以此次體育活動中,我克服了傳統的教授形式,以幼兒為主體,尊重幼兒的自主表達,鼓勵幼兒自主探索。根據各個環節的要求和具體狀況,採取適宜的教法:

1、講解示範法:對於體育活動來說,教師的演示是有必要的,既有利於幼兒較快的掌握動作要領,遊戲玩法。又能夠避免幼兒因使用器械不當造成的身體損傷等意外發生。但是,對於這一教法,我只是在開展遊戲的環節適當的採用,因為我要把更多的時間留給孩子,讓孩子自主的探索。

2、語言提示法:幼兒的自我約束潛力較差,對某些具體動作要點、規則的不能完全領會。所以,我採用語言提示法在本次活動中簡潔、明確的提示、指導幼兒進行活動。

3、情感滲透法:情感滲透對幼兒活動中實現的情感目標的重要形式。在活動中,我會及時給予幼兒激勵和表揚,鼓勵幼兒進行大膽的探索,玩出不同的玩法,注重與同伴的交流合作,在幼兒獲得鼓勵的同時有助於目標的達成。

《綱要》中指出,要儘量創造條件讓幼兒喜歡參加體育活動,並且幫忙其到達動作協調、靈活的目標,使他們感受體育活動的過程,體驗體育遊戲的.樂趣。因此,此次活動中,幼兒的具體學法有:

1、練習法:幼兒對動作的練習有利於幼兒較好的掌握動作。所以在幼兒自主探索後,教師進行個別示範,再帶給機會給幼兒自由分散練習也有利於後面遊戲環節的開展。

2、遊戲法:《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提出“幼兒園教育應尊重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和學習特點,以遊戲為基本活動。”遊戲法是以遊戲的形式組織幼兒進行身體鍛鍊的方法。此方法是激發引導幼兒參與活動的重要手段,貼合幼兒身心發展特點,滿足幼兒身心需要。

3、比賽法:比賽中幼兒爭取勝利的強烈願望,有利於激發幼兒愉快的情緒和參與身體鍛鍊的用心性。

說活動過程

結合教育活動的有序性原則和本次活動的目標,按照幼兒體育教學活動的基本結構,我把活動過程分為三個大環節:1、準備部分。2、基本部分。3、結束部分。

第一大環節:準備部分根據幼兒生理機能的活動變化規律,準備活動是十分必要的一個環節。在此環節中,首先我會利用音樂的輔助,帶領幼兒出場並隨著音樂節奏做出一些基本的動作。在提高幼兒身體機能活動潛力的同時,幫忙幼兒樹立瓶子具有多種玩法的意識。隨後,我會組織幼兒做瓶子操,進行全身性的活動,為第二大環節的開展充分的做好生理和心理上的準備。

第二大環節:基本部分經過上一環節的熱身,在這一階段幼兒的活動潛力已經逐步到達較高水平,所以在此環節,我設定了三個部分的資料:

(1)自主探索-達成目標1《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的資料中就有“引導幼兒用心主動參加體育活動,養成自主、合作、勇敢、不怕困難的良好品質。”以及“引導幼兒創造性地進行身體活動,主動探索多種運動器材的多種玩法。”等方面資料。這些資料促使我在開展體育教學活動時,為幼兒帶給自主探索的機會。首先我會用適當的教師語言和隱性示範,引導幼兒用心動腦,合作探索。然後進行歸納小結,並示範個別玩法,擴大幼兒思維,也為下一部分的遊戲環節打下基礎。最後讓幼兒自由結伴,分散練習,鞏固基本動作,鼓勵幼兒,對個別幼兒進行指導。整個自主探索過程充分體現幼兒的自主性,讓幼兒在簡單、愉快、自由的氛圍中發展自主探索潛力和創造性思維。

(2)開展遊戲——達成目標2、3體育遊戲是幼兒體育教學活動的重要資料,遊戲能夠提高幼兒的練習興趣,讓幼兒在體驗遊戲娛樂性的同時,練習和鞏固基本動作,到達增強體制的效果。所以我在此部分設定了三個競賽性的小遊戲,分別發展幼兒平穩走、繞障礙跑、夾物並腿跳的潛力。使整個體育教學活動急緩結合,合理安排運動負荷。

首先我會利用道具設定情境,用主角扮演的方式讓幼兒自主選取分組,增加趣味性。再用教師語言激發兩組幼兒進行競爭,激發幼兒愉快的情緒和參與用心性。層層遞進,引出競賽遊戲。

在遊戲開始前,我會用講解示範法,清晰、準確、生動的講解示範遊戲規則,對幼兒提出要求,再組織幼兒有序的開展遊戲。因為幼兒的自制潛力、自我保護潛力較差,所以我會以裁判員的身份參與遊戲,在遊戲開展中,時刻注意幼兒的安全問題。並利用幼兒的主角扮演,提醒幼兒互相監督,遵守遊戲規則和進行團結合作。

在第二個小遊戲中,我沒有預先擺放好小瓶子,而是讓幼兒根據預先的定位來擺放,是為幼兒創造共同參與環境創設的機會,提高幼兒用心性。

(3)總結評價遊戲結束後,我會先引導幼兒進行自評,互評,把評價的權利交給幼兒,再進行總結評價。注意抓住一個點分別對兩隊幼兒進行表揚,語言中進行運動、合作快樂、健康重要的情感滲透。

第三大環節:結束部分幼兒經過激烈的比賽之後,身體機能活動潛力逐漸下降,所以在這一環節就是我會帶領幼兒手持瓶子在音樂聲做一些放鬆的基本動作,幫忙幼兒平穩情緒,放鬆身體。然後列隊走回教室,完成整個體育教學活動。

幼兒園大班說課稿3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下雨是生活中常見的一種自然現象,俗話說:“清明時節雨紛紛”,時下正是春雨綿綿的季節,而孩子們也異常的喜歡雨,每當下雨,他們就興奮地談論著,我抓住孩子的這個興趣點,利用這一自然資源,引導孩子們有意識地去觀察、感受、瞭解雨。新《綱要》指出:“要讓幼兒初步感知不同型別文學作品的特點和構成,並培養其對語言的敏感性。”大班幼兒隨著年齡增長,生活經驗日益豐富,對文學作品的理解更加深刻,作品的主題也隨之有了較大的擴充套件,出現了想要模仿創造的。根據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選擇了《聽雨》這篇充滿趣味性、童真性、並且用擬人化來表達小雨點和周圍事物關係的'優美散文作為教學內容。在整個教學活動中,我為幼兒創設了一個寬鬆的活動氛圍,讓幼兒在藉助畫面觀察、感知、理解、想象、創造的過程中,更好地把握散文詩的形式,從而進行仿編。通過活動旨在鍛鍊幼兒想象力,整體提高幼兒對文學作品的興趣等。

2、活動目標活動目標是教育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著導向作用。我把目標定為以下三點:

(1)欣賞詩歌《聽雨》,交流表達對雨(聲)的經驗與想象。

(2)能大膽自信地交流下雨天的活動,表達自己對下雨天的喜好。

(3)感受下雨天的情趣,學著樂觀地去看待事物,讓自己擁有好心情。

活動重點:理解詩歌的內容,感受詩歌的句式特點與情趣。

活動難點:鼓勵幼兒說說自己對雨(聲)的經驗,大膽想象和創編。

3、活動準備:ppt課件、背景音樂、詩歌掛圖二、說教法本活動我主要採用的教法有:

1、直觀教學法:通過觀看下雨課件讓幼兒聆聽雨聲,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2、提問談話法:通過提問,激發幼兒積極思考問題,理解詩歌內容。通過談話,幫助幼兒理解詩歌中的擬人、排比的優美語句,發展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3、演示法;通過課件、層層掛圖的展示,讓幼兒充分感受到詩歌的句式特點和意境美,使活動呈現趣味性、生動性、寓教育於生活。

4、討論交流法:通過討論交流讓幼兒充分發揮想象力,自由創編,更好的感受作品的意境美。

三、說學法

1、多感官參與法:“說雨”環節首先讓幼兒聆聽雨聲,“聽雨”環節幼兒觀看課件和掛圖,這樣幼兒在聽聽、看看、講講、議議中,能輕鬆的獲得知識,達到教學目的。

2、觀察討論法:“聽雨”環節中讓幼兒觀察四句話有什麼相同的地方?討論同樣是雨點,為什麼發出不同的聲音?

3、想象創編法:在“聽雨”環節,重點提問:雨點還會落在哪裡?它在幹什麼?激發幼兒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這樣不僅給幼兒提供了想象的空間,還培養了幼兒積極動腦思考問題的好習慣。

四、說過程

1、說雨請幼兒聆聽雨聲音樂,說說自己喜歡下雨或不喜歡下雨的原因。

2、聽雨欣賞詩歌,交流表達對雨(聲)的經驗與想象。

(1)從“小豆豆”的角色引入,引出詩歌。

(2)播放背景音樂,教師完整朗誦詩歌《聽雨》。

(3)分段欣賞

①第一段重點提問:小豆豆不喜歡下雨的原因?媽媽教了她什麼好辦法?

②教師朗誦重點部分,以層層展開圖片的方式,輔助幼兒感受詩歌的句式特點和情趣。

重點提問:四句話裡有什麼相同的地方?同樣是雨點,為什麼發出不同的聲音?你最喜歡詩歌中的哪一句?

(4)結合圖片,教師再次完整配樂朗誦詩歌《聽雨》。

(5)鼓勵幼兒說說自己對雨(聲)的經驗與想象。

重點提問:雨還會落在哪裡?它在幹什麼呢?

3、雨趣感知雨天給我們帶來的快樂。

(1)觀看ppt課件:在雨天我們還能做什麼事讓自己快樂呢?

(2)小結:最後送孩子們一個大大的微笑,希望你們無論晴天還是雨天,大家都有個好心情。

幼兒園大班說課稿4

說教材

《採茶》是大班下學期的韻律活動,這4曲子分為四個樂句,講述了春光明媚,採茶姑娘高高興興走到茶園,忙著採茶的歡快場面。音樂節奏歡快,每一句都以長音結尾,讓學生比較容易地區分樂句。現在正是春暖花開,茶香飄逸的時期,蘇州名茶“碧螺春”已家喻戶曉。前兩天還組織了學生到東山茶莊去親自嘗試了採茶、製茶、品茶的活動。為了能進一步深化這次實踐活動的教育功能,表達學生的內心體驗,我選擇了這個教材,讓學生將生活化的動作向著細膩化的表達。

說目標

《綱要》明確地強調,豐富學生的藝術活動的能力是在大膽表現的過程中逐漸發展起來的,教師的作用在於激發學生感受美、表現美的情趣,豐富他們的審美經驗,使之體驗自由表達和創造的快樂。我班有部分學生信心不足不願意表演給別人看,特別是韻律活動中,孩子們大部分趨向模仿教師的示範,創新意識不強。所以結合《綱要》的要求和本班的實際情況我制定了以下三個目標:

在學生熟悉音樂旋律和結構的基礎上,學習採茶的基本動作。

啟發學生創編不同節奏、方位及幅度的採茶動作,根據圖譜組成一隻完整的舞蹈。

通過活動讓學生體驗到勞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學生採茶的活動錄象資料

採茶課件一個

茶園情景佈置

攝象機一個

活動過程: 本節課的主要步驟分為四個

1、看採茶活動的錄象資料,講述自己是怎麼採茶的,學習採茶的基本動作。

2、聽音樂,瞭解音樂的性質。

3、看圖譜創編動作。

4、拍攝錄象自由表演。

觀看錄象,講述生活經驗,重點學習採茶動作。

1.提問:小朋友你們看電視裡是誰呀?在幹什麼?那你們都是怎麼採茶的?請你用動作試一試。

(這個錄象資料是小朋友在採茶時拍攝的,當他們看到自己的影象後會非常高興,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住了。有的學生會說“我是兩隻手同時採摘的”有的說“我是左右手交替採的,一根一根放……藝術允許學生自由參與,自由發揮,容許參與者將自身內在資訊與外在資訊廣泛交流,這種開放性特點給學生的自我表達提供了豐富而廣泛的天地。

2.學習採茶動作,將動作細膩化,體現教師的引導功能。教師除了要不斷激發學生的創造性之外,傳播性內容也要把握好。所以將鏡頭定格在採茶姑娘的手部動作上,讓學生觀察她們是那兩個手指動的,向什麼方向動的,怎麼動的.?可以運用示範、講解、練習的方法來學習基本動作。特別緻意“鳳點頭”的手型和拇指、食指的曲伸節奏,接受力強的還可以提示他們通過提壓手腕來誇張動作,將韻律感表現得更優美、柔和,協調性差的就將手關節動起來就行了。

熟悉音樂,瞭解音樂性質

今天老師帶來了一首好聽的曲子,名字就叫《採茶》想聽嗎?讓學生對音樂有一個初步、完整的感知。

3。聽了這首曲子有什麼感覺?根據學生的回答總結:聽了這首曲子就能想到茶園裡非常熱鬧,有的托起茶簍,學生忙著採茶,有的尋找茶葉忙碌得很。通過提問總結將抽象的音樂,情景化、具體化,有利於學生有內容有動作可表達,而不是空洞的,將音樂於生活經驗相結合,兒發展規律中的“建構性”原則。

幼兒園大班說課稿5

一、設計意圖

幼兒在生活中,經常能接觸到各種各樣的標誌。而且會詢問這個標誌是什麼意思?那個標誌代表什麼?幼兒的這種興趣及好奇。正是我們向幼兒介紹社會,以及社會生活的一個突破口。常用的標誌活動採取了多種多樣的形式,讓幼兒通過找一找,認一認,畫一畫等了解標誌的外形及含義,從而發展幼兒的想想力、創造力,本次活動綜合了社會、藝術、語言等領域的內容,運用了多種手段,從而達到教育的最佳效果。難點是:認識常用標誌,理解各種標誌的含意。

二、活動目標

通過教材內容和設計意圖,吸取人本主義教育理念。為滿足幼兒認知,能力,情感的需要,按照《綱要》涉及的五大領域教育目標,確定本次教學目標為:

1、充分調動幼兒的積極興,認識常用的標誌,引導幼兒用完整、流暢的語言講述對各種標誌理解的含義。

2、在認識常用標誌的基礎上,嘗試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或合作創造,設計標誌。發展幼兒的想像力、創造力和動手能力。

三、活動準備:

為順利完成以上教學目標,在活動準備方面,特作如下安排:

1、幼兒知識經驗準備;請家長帶領幼兒到公共場所及其他地方找各種標誌,並想辦法通過查詢、查資料等辦法理解標誌的意圖。(可通過照圖片、圖示、網上等辦法收集各種圖示)。

2、教具、學具準備:為體現學具、教具是幼兒學習的教科書,在本次活動中,要求幼兒,家長,教師共同收集常用標誌的資料作補充。同時為幼兒提供各色彩紙、彩筆筆等製作用品等。教具的提供主要有:各種標誌的卡片,有代表性的錄影片斷,如:禁令標誌:禁止通行、禁止進入、禁止鳴喇叭、禁止停車、、警告標誌:注意危險、交叉路口、鐵路道口、、軍人的標誌、

電視臺得標誌等

3、心理環境準備:為幼兒在自然的環境下學習,在幼兒園牆壁上設定一塊展覽版,把幼兒找到的標誌拿到幼兒園放在展覽版上進行展示。

四、活動過程

本次活動,總體設計思路:以《新綱要》為指導,借鑑建構主義理論和多元智慧理論及做中學思想。從“尋找標誌――認識常用標誌,理解各種標誌的含意――標誌小遊戲――討論設計圖示――製作圖示――”五大塊,由淺入深,由表及裡,從感知到體驗到創造,使原有的經驗與新經驗之間建立有機的聯絡。讓幼兒在互動式、開放式、探究式的教育活動中,自主地、能動地、創造性地學習。從中發展幼兒的觀察力、感知力、想像力、創造力。

各環節的具體教法、學法及時間分配如下:

第一環節:帶來幼兒觀看展覽版,“請小朋友看看展覽版上都是什麼”?將幼兒引到“標誌的世界”。目的將幼兒的注意力集中到該活動中來,此環節在1分鐘以內。

第二環節:運用多種感官認識常用標誌,理解各種標誌的含義,生生互動,師生互動,相互談發現。這部分是重點,需8鐘左右。

建構主義理論提示我們,在教學中,要幫助孩子利用情景、協商對話等環境要素,發揮孩子的主動性、積極性、為此,我讓孩子在“標誌”情景中,與標誌零距離接觸,通過看、摸、聽認識常用標誌,理解各種標誌的含義。“你認識哪些標誌?它有什麼含義?把自己的發現告訴好朋友”。教師、幼兒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中,形成合作學習機制。

第三個環節:標誌小遊戲,加強對標誌認識的環節,需4左右分鐘,教師準備各種標誌的圖片,讓幼兒快速認出是什麼標誌?是什麼意思,看看誰的反應快。這環節是難點。

在遊戲中幼兒對常見標誌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和理解,並保持了濃厚的持續探究的願望,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被充分地調動起來

第四個環節:過渡環節,需1分鐘,討論設計圖示,請幼兒想一想,我們幼兒園什麼地方需要掛上標誌?設計什麼樣的標誌?同時把幼兒引到坐位上。

一、活動內容的選擇

本次活動根據大班多元智慧創意主題活動《冬日暖洋洋》中真溫暖主題生成,在冬季選擇這樣一個活動,我覺得選材貼近幼兒生活,符合季節特點。

二、具體活動目標的確定

冬天裡,圍巾是每天都能用到的,每個小朋友都有圍巾,但是一般孩子都是家長代勞,所以確立目標1:嘗試打圍巾結;另外,圍巾除了保暖外,還有打扮自己的作用,為了發揮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所以確立目標2:樂於用多種方法系圍巾,打扮自己;由於幼兒嘗試動手打圍巾結,所以必須人手一條圍巾,四十多條圍巾,很好的教育機會,所以確立目標3:觀察各種各樣的圍巾,這也是對幼兒觀察能力的一種培養。

三、教材分析及幼兒分析

本次活動是一個綜合活動,它涉及到了藝術領域、語言領域、科學領域三個方面,對於我們這個地區來講,圍巾在冬季比較常見,但是圍巾也包括冬季的保暖圍巾和秋冬的防風沙、打扮自己的紗巾,幼兒自備了各種各樣的圍巾進行系圍巾和觀察圍巾,教材的選擇適合大班幼兒的水平及特點。基於我班幼兒喜歡動手操作,所以這一活動很適合我班的幼兒。

四、重點和難點

本次活動的重點是觀察不同形狀的圍巾。通過與同伴選的圍巾的對比觀察,教師的細心引導一步一步得以突破。活動的難點在於嘗試打圍巾結,用多種方法系圍巾,教師首先請小朋友想想

媽媽平常怎樣系圍巾或媽媽怎樣給你係圍巾,再動手試一試,請個別幼兒展示圍巾的系法,教師給予充分的'肯定,並引導幼兒可以大膽想象,設計出自己認為更漂亮的圍巾系法,從而突破難點。

五、準備工作

根據活動的需要,在活動前發動了幼兒園和本班的幼兒帶了各種各樣的圍巾並展覽在班級前面,保證人手一條還有剩餘,便於幼兒選擇,為活動提供了充分的物質準備。在幼兒用多種方法系圍巾時,我為幼兒準備了關於圍巾系法的幻燈片及舒緩的音樂作為背景。我還選擇了比較有活力的音樂作為圍巾展示的音樂,適合幼兒的年齡特點,為了鼓勵幼兒的展示,我還準備了造型獎、表演獎、設計獎的獎狀,為了烘托頒獎時的熱烈氣氛,特意配了頒獎的音樂。

六、過程及相關策略

開始由班級前面展示的圍巾,直接引出舉辦圍巾展覽會,請幼兒參加。選擇自己滿意的圍巾進行觀察、與同伴的圍巾進行對比,幼兒通過對比就會發現圍巾的花紋、形狀、顏色、質地、款式、厚薄等方面的不同,既然有這麼多的圍巾,就給幼兒一個表述自己喜愛的機會說一說自己喜歡什麼樣的圍巾及其原因,幼兒有說到暖和的,自然引到,圍巾的用途,幼兒有說到打扮自己,自然匯入到幼兒練習打圍巾結,並請個別幼兒向大家展示打圍巾結的方法,再鼓勵幼兒用多種方法系圍巾打扮自己,幼兒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用各種方法把圍巾系在頭上、脖子上、腰上等,為了使每一名幼兒都有展示自己的機會,我設計了一個圍巾展示的表演,請每一名幼兒都做小模特進行表演,並對幼兒進行了分組,我也融入到幼兒中間去進行表演,激發幼兒的興趣。為了對小朋友的表演進行肯定,我還準備了造型獎、表演獎、設計獎的最佳獎和優秀獎的獎狀,以幼兒提名,老師記錄的形式進行,為了保護幼兒的參與積極性,還我準備了小組獎的獎狀,使獎勵既突出了個別,又面向了全體,最後利用幼兒園老師來聽課的寶貴機會,邀請園長為獲獎幼兒頒獎。

七、活動反思

從整體來講,我覺得本次活動有一些優點或閃光之處:

1、從幼兒身邊選材,離幼兒生活很近,符合季節特點。

2、我為活動做了充分的準備,在活動前發動了幼兒園和本班的幼兒帶了各種各樣的圍巾並展覽在班級前面,保證人手一條還有剩餘,便於幼兒選擇,為活動提供了充分的物質準備。在幼兒用多種方法系圍巾時,我為幼兒準備了關於圍巾系法的幻燈片及舒緩的音樂作為背景。我還選擇了比較有活力的音樂作為圍巾展示的音樂,適合幼兒的年齡特點,為了鼓勵幼兒的展示,我還準備了造型獎、表演獎、設計獎的單項獎的獎狀,為了保護幼兒的參與積極性,還我準備了小組獎的獎狀,使獎勵既突出了個別,又面向了全體,為了烘托頒獎時的熱烈氣氛,特意配了頒獎的音樂。

3、在整個活動中幼兒參與得比較積極,很開心,所以我認為他們很喜歡這次活動。整個活動的環節設計,層層深入,教師對活動也很投入,融入到幼兒中間去了,活動目標還是完成得很好。

4、我覺得利用幼兒園老師來聽課的寶貴機會,邀請園長為獲獎幼兒頒獎很好,這樣幼兒覺得自己被重視,“園長給我頒獎了”有自豪感。

5、大多數的幼兒都願意動手系圍巾,並且想象力、創造力很豐富。

6、在圍巾展示表演的時候,整個活動掀起了一個高潮,幼兒願意表現自己,敢於表現自己,大部分幼兒的音樂表現力都很好。

但是,對於本次活動我覺得還有一些不足之處:

1、幼兒表達得不夠積極,原因:在觀察各種各樣的圍巾時,是不是先請幼兒到前面看一看、摸一摸,然後不拿圍巾回座位更利於幼兒的觀察,或者直接在座位上看?幼兒把圍巾取回去之後,大多數幼兒都是把自己的圍巾和身邊的小朋友進行比較,這樣有侷限性,本來很明顯的不同之處,需要老師的引導才能發現,而且有圍巾在手裡,他們更關注的是手裡的圍巾本身而不是表達發現。

2、在說圍巾有什麼用的時候,教師有些拖,在張碩研說好看的時候,我就應該及時總結收住,圍巾還可以打扮自己,匯入到下一個環節,不必非說出毛線織的圍巾是保暖,紗巾可以擋風。

幼兒園大班說課稿6

一、說教材

我先說一下教材,《各種各樣的車》是本階段開展主題活動《來來往往》,車在生活中與孩子的關係密切:孩子週末遊玩需要車,上學較遠需要車,大車、小車、公共汽車,我們的生活也離不開車子。而且孩子對車的興趣非常濃厚,通過對車子的進一步瞭解,藉助各種車子的模型和圖片等相關資訊,讓孩子對各類車的外形特徵及特殊車輛更全面的瞭解,使孩子在自己原有水平上得到提高,進一步激發幼兒主動探索、學習的積極性。

二、說目標:

目標定位:根據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教材內容,預定了本活動的目標:

1、觀察汽車的外形特徵與圖形的聯絡,嘗試用圓形、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橢圓形、梯形等圖形組合來變現汽車。

2、體驗對繪畫的活動的樂趣。

三、說重難點:

活動的難點是:嘗試用圖形寶寶大膽設計各種各樣的車。重難點的突破在於孩子是在熟悉各種車輛的外形特徵及特別之處,運用所學過的圖形寶寶來組合成的車輛。

四、說活動準備:為使活動目標更好地達成,需做以下準備:

知識準備:已認識並能畫出圓形、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橢圓形、梯形等圖形;認識常見車輛的基本結構。

物質準備:利用汽車圖片及模型佈置"汽車展"。

說教法:

教要有法,本活動我運用了"直觀、探索法"、"討論法"引導幼兒帶著問題去觀察去思考,下面我對所運用的教法做一個簡單的介紹:

1、直觀、探索法:利用參觀"車展"讓幼兒更直觀去觀察各種各樣的車,讓幼兒通過視、觸覺獲取有關汽車種類和功能。更直觀瞭解各種各樣車的外形特徵,幫助幼兒提升原有的經驗,又為後面的繪畫做好知識準備。

2、討論法:幼兒通過交流各種各樣的車達到共同學習,通過討論充分發表對汽車的'外形特徵及功能。引導幼兒通過自由和集中交流,()大膽和同伴、老師對自己所瞭解的各種各樣的汽車進行交流討論,使幼兒的認知、語言表達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

說學法

為了讓幼兒的學習更具有實效性,採用的學法主要有:多感官參與法、體驗法

1、多感官參與法:《綱要》提出:要讓幼兒能用多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用適當的方式表達交流過程和結果。通過引導啟發幼兒用多種感官去學習、探究,增進對各種各樣的汽車的認識。

2、嘗試法:鼓勵幼兒大膽嘗試用圖形的組合繪畫出的各種汽車,使他們的想象能力得到充分的發揮。

五、說教學程式

遵循由淺入深、層層深入的原則,來突破並解決本次活動的重難點,實現活動目標。

1、自由參觀車展

本環節將帶幼兒進入情境,讓幼兒帶著問題:展覽會上的車,你喜歡哪一輛,它是由哪幾個圖形組成的?有什麼功能?"讓孩子有目的的去觀察和思考。

讓幼兒在與同伴玩的過程中互相交流自己喜歡的車的名稱、外形特徵以及這輛車的功能。目的是讓幼兒圍繞教師的問題,與同伴的積極互動,不僅豐富了幼兒對汽車種類的認識,進一步激發了幼兒對了解各種各樣車的興趣,同時也給幼兒敢說、樂說提供了良好的氛圍。

2、分享與交流

幼兒看、玩之後,一定很想把自己知道的說出來,就讓幼兒拿著自己認識的模型玩具汽車進行集中交流。幫助幼兒把之前的零碎知識加以整理、整合。因此這一環節需要教師細緻地引導,使幼兒能較完整地表達自己認識的車的名稱、外形特徵以及車有的功能。同時老師還要把汽車的基本特徵加以小結,提高了幼兒的思維概括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

重點的達成主要採用幼兒經驗的交流分享和老師的整理、更直觀地瞭解汽車的外形特徵是由什麼圖形組成的,為活動難點做好鋪墊。

幼兒園大班說課稿7

設計意圖

《快樂大轉盤》的繪畫形式新穎、有趣生動,促使孩子們嘗試一種新的繪畫方式,同時提高了孩子們對繪畫的興趣。活動通過傳統遊戲的方式,讓幼兒在別人作畫的基礎上,進行想象並大膽創作的一節活動,重點是放在大膽想象上。但這裡的想象並不是不著邊際的,通過而是一個圖形作為線索來激發幼兒想象的。原教案的規則是:整個班的孩子圍坐成一個圓,將自己畫好的圖形統一往一個方向傳遞,讓下一個孩子進行創造性地添畫。而為了活動的可操作性、可實用性,我修改為以小組為單位,五六個孩子進行傳遞、輪流添畫,這樣一來,小組裡的孩子們可以一起商討如何添畫會更恰當更好看,也逐漸增強了孩子們的合作意識。

活動目標

(一)能在同伴原有繪畫基礎上大膽想象,為同伴的作品添畫。

(二)感受同伴的不同思維方式和表現形式,體驗交換作品作畫的趣味性。

(三)在遊戲情境中,鍛鍊思維的敏捷性和靈活性。

活動準備

圖片、黑板、音樂、錄音機、記號筆

活動過程

(一)匯入活動

出示圖片,引導幼兒從不同的角度進行想象:“你覺得它看上去象什麼?”

(二)引導幼兒在已有的畫面上大膽想象並表述。

教師在畫面上添畫,讓幼兒想象:“你們看,現在它又象什麼?”“你想把它變成什麼?”

(三)教師交代遊戲規則,讓幼兒進行操作

以小組為單位,傳遞添畫,提醒幼兒變換紙張的不同方向,大膽想象,在別人的基礎上作畫。

(四)作品評價

“你原來想畫什麼的?現在變成什麼?”

幼兒園大班美術說課稿範文三:水仙花

活動目標:

1、在瞭解水仙花外形的基礎上學習用水墨畫形式繪畫水仙花。

2、初步掌握勾線填色的.方法來表現水仙花的形態。

3、激發幼兒對水墨畫的興趣。

活動重難點:

重點:掌握勾線填色的方法來表現水仙花的形態。

難點:用毛筆作畫時線條大膽流暢,能初步運用留白方式。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瞭解水仙花的基本部位特徵。

2、宣紙、毛筆、墨、顏料、水桶、抹布若干。

3、ppt課件、示範畫。

活動過程:

一、回憶匯入

師:(出示水仙花圖片)小朋友,我們都認識過水仙花,那你能說說水仙花由哪幾個部分組成的嗎?它們分別是長什麼樣子的呢?(請個別幼兒回答)

教師小結:水仙花有圓圓的球莖,彎彎長長的根,綠綠長長的葉子,還有白白的六瓣花。

二、學習勾畫水仙花的外形

1、介紹作畫材料

師:今天,我們就來畫畫水仙花。看看老師為你們準備的材料。(毛筆、墨汁、顏料、宣紙和毛巾)

小結:今天我們就要用水墨畫的方式畫水仙花。

2、出示範例,討論繪畫方法

(1)師:你看我們應該先畫什麼呢?(引導幼兒按照生長規律進行繪畫:先畫球莖)

(2)師:水仙花球莖像什麼?(引導幼兒說出像大蒜頭一瓣瓣)

教師示範畫出水仙花球莖。(邊畫邊說出蘸墨及握筆注意點)

(3)師:球莖上慢慢長出什麼?(細細長長的根和綠綠長長的葉子)我先請一位小朋友來畫畫水仙花的根和葉子(幼兒嘗試)

(4)老師也想來畫畫的,看好老師和他畫的方法一樣嗎?(教師示範)現在我們一起來把剩下的葉子畫一下吧,我們要把毛筆豎起來輕輕的畫哦。

提醒:你們要記住了哦,畫葉子的時候要用一筆完成,這樣才可以把水仙花變得更加漂亮。

(5)師:最後再畫上水仙花的花朵,水仙花的花朵是什麼樣的呀?(水仙花由圓圓的花心和6片花瓣組成的)

教師小結:我們按照水仙花的生長方式從球莖、根、葉子和花朵,現在我們把畫好的水仙花裝到花盆裡吧。(教師添畫花盆)

三、學習為水仙花上色

1、師:你們看,一盆水仙花畫好了,現在我們再來給它穿上漂亮的衣服吧。蘸顏料的時候要把顏料蘸的飽滿一點,從上往下進行塗色。

2、師:誰願意來試一試呢?(個別幼兒示範)你看這應該怎麼上色呢?(強調從上向下一筆塗色,留有空白沒關係,不要反覆填塗)

教師總結:一副漂亮的水仙花就完成啦,看看水仙花大大的莖塊應該畫在紙的什麼地方呀?(靠下方,但要留出花盆的位置)

四、幼兒動手畫水仙花,教師巡迴指導

1、要求:

(1)根據水仙花的生長規律進行繪畫,要注意留出花盆的位置。

(3)畫的時候要把毛筆寶寶豎起來。

(4)換顏色的時候要把毛筆洗乾淨,洗乾淨了再在毛巾上舔一舔

2、幼兒繪畫教師巡迴指導

五、作品展示、點評

師:我們小朋友的水仙花好了,真漂亮!你最喜歡哪一盆水仙花呢?為什麼?(評講點放在用水用墨上。)

幼兒園大班說課稿8

新《綱要》明確指出,教師要創造性地開展工作,那麼怎樣創造性地開展舞蹈教學,怎樣讓我們的孩子喜歡舞蹈呢?我作為一個熱忠於舞蹈的幼兒老師來說,就要不斷的嘗試,不斷的總結,產生出更多貼近貫徹《幼兒園教育綱要》的精神理論;符合當前發展幼兒園舞蹈教學的模式,使我們幼兒園的舞蹈教學更加的色彩絢麗。下面,我就律動《摘葡萄》這節課向大家談談我的一些見解。

一、說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摘葡萄》是省編幼兒園大班教材(上學期)主題二--“中秋節”中的一節律動活動。律動活動來源於對現實生活的模仿,是運用有規律可循的肢體語言,藝術化的再現生活,是幼兒易於掌握和樂於參與的一種藝術表現活動。幼兒通過“律動”這種藝術表現形式,可以初步瞭解“生活”和“藝術”之間的關係,增強幼兒對社會的親和能力,提高幼兒對美好事物的感受能力。

本班幼兒在中班時就已經學習過律動《摘葡萄》,對於“採摘”動作:“翻腕”、“踏點步”、“踮步”、“進退步”並不陌生,並且大班幼兒已經具備創編舞蹈動作的能力,同時他們也已經具有了較為強烈的展示自我、追求成功的願望。經過認真分析本班幼兒實際發展水平,我認為:綜合音樂活動《摘葡萄》,滿足了幼兒在成長過程中,情感的釋放和能力不斷提高的需要,很適合大班幼兒學習。

(二)活動目標:

確定幼兒園藝術領域教育目標的原則是:“使幼兒初步感受並喜歡環境、生活和藝術中的美;喜歡參加藝術活動,並大膽的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綱要》同時指出:“教育活動內容的組織應充分考慮幼兒的學習特點和認識規律,各領域的內容要有機聯絡,相互滲透,注重綜合性、趣味性、活動性,寓教育與生活、遊戲之中。”據此,我確定以下活動目標--

1、情感目標

激發幼兒對律動活動的興趣,大膽的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激發幼兒對生活的熱愛。

2、能力目標:

提高幼兒的社會交往能力、分析問題的能力,創編能力和審美能力。

3、知識目標:

知道《摘葡萄》這段律動是一段新疆舞;知道新疆是葡萄的盛產地以及葡萄的用途種類。

(三)教學活動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引導幼兒創編律動《摘葡萄》。

2、教學難點:引導幼兒通過觀察和想象,將成人的摘葡萄動作和過程轉化成舞蹈語言。

二、活動準備:

1、活動前請家長指導幼兒通過多渠道瞭解關於葡萄的知識,適量的品嚐不同品種的葡萄和老師開展葡萄園小小解說員的遊戲,能用較為完整的語言描述自己的感受和經驗。

2、提供有關葡萄的多媒體課件。

3、提供各種葡萄的圖片、實物以及釀製的葡萄酒。

4、活動前佈置好環境。

選擇以上形象直觀教具的目的是為了幼兒營造一種真實、親切的活動氛圍,激發幼兒創編的積極性。

三、教學方法

托爾斯泰指出:“成功的教學需要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不是為了教而教,而是採用恰當的教學方法。針對這次教學活動的教學目標、教學設計和幼兒的實際情況,我主要採取了自主學習法、情景教學法、啟發聯想法、講述師範法、表演展示法、多媒體輔助教學法和課程整合法。讓整個教學過程做到了動靜結合,兼顧不同發展水平的幼兒,始終為幼兒創設溫馨的心理環境。

四、學習過程:

(一)利用多媒體教學法,匯入課題。

怎樣讓幼兒瞭解關於葡萄的知識,達到教學的知識目標?在這裡我利用了多媒體教學法,為幼兒提供了關於葡萄知識的錄象。在觀看錄象之前,我先向幼兒提出要求:“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一段關於葡萄的錄象,請小朋友看一看葡萄都有哪些品種,它們生長在哪裡,果農們是怎樣摘下葡萄的以及果農們採摘後的心情如何?”

設計此環節的依據是要通過“多媒體教學法”,讓幼兒瞭解回答有關葡萄的知識,例如新疆是葡萄的盛產地;葡萄可以分為有奶葡萄、紅葡萄、紫葡萄、白葡萄還有小的無子葡萄;葡萄可以釀製葡萄酒,烘乾製成葡萄乾。讓幼兒有表現自己的機會,激發幼兒不斷渴求新知識、新本領的慾望。

(二)展開課題,引導幼兒創編律動。

1、運用提問法,展開課題。

觀看完錄象,請小朋友入座,依次回答老師的問題。

第一步:請小朋友相互說一說錄象中看到了什麼?幼兒能完整的說出:“看到了果農們正拿著筐子在摘葡萄。”目的是讓幼兒通過觀察和交流了解到摘葡萄需要什麼工具?怎樣摘葡萄?並鼓勵幼兒模仿成人的動作。

第二步:請幼兒討論摘葡萄的動作

這裡教師採用運用啟發聯想法。創設符合生活常理的情景,把勞動過程轉化為層層遞進的問題。教師啟發幼兒說:“如果你是果農,讓你去摘葡萄,你會怎樣摘?”幼兒討論示範,教師再次提出“如果有高一點的葡萄你會怎麼辦?”幼兒討論得出結論:手要伸直,可將腳踮起,還可發揮想象做撥開擋住的樹葉摘葡萄。‘

2、利用欣賞法,鞏固學過的基本步伐。

“小朋友,剛才我們看到了葡萄園的果農們為了慶祝他們的大豐收,都用舞蹈的形式表達他們喜悅的心情。下面就請小朋友欣賞一段新疆阿姨跳的新疆舞,小朋友在欣賞的時候要看一下,阿姨都用了哪些小朋友學過的基本步伐。”幼兒帶著問題欣賞。幼兒對學過的基本步伐記憶猶新並很快複習和掌握了基本步伐“翻腕、踮步、踏點步和進退步”。

3、教師提出將基本步伐編入《摘葡萄》的舞蹈當中。請幼兒欣賞歌曲,讓幼兒感受歌詞的內容。

教師利用“情緒渲染法”給幼兒講解歌詞,(歌詞內容),請幼兒打節奏拍手拍肩再欣賞一遍歌曲。

4、教師放音樂,幼兒自由創編,逐步引導幼兒完整表演律動《摘葡萄》。

“現在小朋友就是小小舞蹈家了,讓我們隨音樂來自己編動作,,一會兒,我要請個別小朋友到前面來,把你認為最漂亮的動作表演給大家,並說一說這個動作代表什麼意思。如果小朋友都認為你的動作好看,你就把這個動作教給大家。”

接下來,幼兒隨音樂自由發揮創編動作,教師通過鼓勵法,讓幼兒有機會展示與眾不同的動作。盡情地把美好的情感釋放出來。教師則以觀眾的身份進行觀察,發現其中的亮點,記在心裡。

這一環節是此次教學活動的重點。設計以上環節的.依據是我知道幼兒藝術活動是在他們大膽表現的過程中逐漸發展起來的。教師的作用主要在於激發幼兒感受美、表現美的情趣,豐富他們的審美經驗,使之表達和創造的快樂。在此基礎上,教師再根據幼兒的發展狀況和需要,對錶達方式和技能技巧給予適時、適當的指導。

5、教師示範,激發幼兒的美感。

在獲得全體孩子們的認可後,教師將所有動作進行合乎清理的串聯進行示範,將舞蹈美化、昇華。在示範前給幼兒提出要求:要注意老師的表情和眼神。

6、教師利用表演展示法和多媒體輔助教學法,將錄象機和大螢幕消納感結合的方式,將幼兒表演慾望和創作狀態都處於最佳期,鼓勵幼兒爭當小明星,反覆練習,不斷提高。

(三)結束部分:教師出示新疆帽,激發幼兒的興趣,自由展示,自然結束。

教師出示新疆帽,將幼兒的情緒推向高潮,鼓勵幼兒按照自己的願望來表演《摘葡萄》。

這樣做的依據是在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有關藝術領域的指導要點指出:幼兒的創作過程和作品,是他們表達自己的認識和情感的重要方式,應支援幼兒富有個性和創造性的表達,克服過分強調技能技巧和標準化要求的偏向。另外在高潮中結束活動,會給幼兒一種意猶未盡的感覺,有利於幼兒在活動後繼續練習,不斷創新。

幼兒園大班說課稿9

一、教材分析:

生活中各種聲音無處不在,到處充滿著各種各樣奇妙的聲音:比如拿個勺子敲敲會發出噹噹的聲音,用鈴鼓碰碰會發出嘩啦啦的聲音……大班孩子們喜歡這些聲音,樂意表現這些聲音,他們有了辯聽、探索各種各樣聲音的潛力,本次學習活動“奇妙的聲音”就是想在幼兒的原有的生活經驗基礎上,給孩子們有個提升,使他們在以後的生活中能更主動地探索自然中各種奇妙的聲音,激發幼兒探索的潛力。

活動的重點:引導幼兒瞭解聲音是多種多樣的,不同的東西會發出不同的聲音,能辨別生活中常見物體發出的聲音。

活動的難點:讓幼兒感知聲音是如何產生的,明白是由物體相互碰撞震動而產生。

二、教學目標

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實際狀況,我制定了以下三個方面的目標:

1、引導幼兒瞭解聲音是多種多樣的、不同的東西發出不同的聲音。

2、感知聲音是由物體相互碰撞震動而產生的,豐富幼兒對聲音的感性認識。

3、對生活中各種現象有探索興趣。

為順利完成以上教學目標,我帶給豐富的可操作的材料,為每個幼兒都能運用多種感官、多種方式進行探索帶給活動的條件。因此我做了以下準備:

1、各種聲音的錄音帶。(鈴鼓的聲音、翻書的聲音、筷子的聲音、小碗的聲音等等)

2、帶給了多種物品,讓幼兒探索。如:打擊樂器、書、紙、積木、小鼓、小棍、筷子、碗等。

三、教學方法

綱要中指出: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關注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和反應,構成合作探究式的師生互動。因此,我採用了以下教學方法:

觀察指導法:針對科學探索活動的隨機性,採取觀察指導法是比較適宜的,教師透過敏銳地觀察,能針對地進行指導,還能在觀察中發現幼兒感興趣的事情以及其中所隱含的教育價值,把握時機,用心引導。在幼兒尋求聲音的操作活動中,運用觀察指導法,對他們在活動中出現的'問題困難予以幫忙指導,完成活動目標。

操作法:這是此次活動中,幼兒學習活動的主要方法。在新《綱要》中指出,教師要為幼兒的探究活動創造寬鬆的環境,讓每個幼兒都有機會參與嘗試。本次活動有兩次的操作過程;一次是讓幼兒自由探索聲音是如何產生,透過物體的碰撞、震動感知。第二次是透過各種方法模仿聲音,感知聲音的樂趣。

體驗交流法:在探索活動結束後,教師組織幼兒進行探討、交流,發展了幼兒的語言表達潛力,也體現了師生互動,幼兒與幼兒的互動。這個方法貫穿在幼兒操作活動的始終。

四、活動過程

一、猜測活動,猜一猜,聽一聽。(指導語:你聽見了什麼聲音?)

教師為幼兒設定了一個懸念,透過猜測活動一下子將幼兒的好奇心調動起來,為後面的探究活動奠定了基礎。

幼兒猜猜發出的是什麼聲音,這時老師不作迴應。

二、操作活動,在活動中體驗聲音的構成(指導語:請你來試一試,看結果和自己剛才猜測的是否一樣?)

這個環節的分組操作活動是此次活動的重點,教師為幼兒帶給了豐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並引導幼兒進行分組探究,既提高了幼兒的自主探究、動手動腦的潛力,還培養了幼兒的合作精神。

1、剛才你猜對了幾種聲音?(操作後回答)

2、你用什麼東西發出了怎樣的聲音?幼兒討論交流自己的發現。

小結:許多東西都能夠發出聲音,不同的東西發出的聲音不同。

第二次探索:幼兒自由在活動室內“尋找”聲音,再次引導幼兒交流自己的操作及發現。

1、誰有辦法讓各種東西都發出聲音來?(幼兒隨意走動,尋找並製造聲音,然後說出自己的做法。)

2、聲音是怎樣來的呢?(動,振動,)

小結:物體間相互碰撞、振動產生了聲音。

三、配音遊戲活動,感受樂趣。

遊戲能夠這樣玩

1、播放不同的聲音,幼兒辨聽並模仿這種聲音。(鳥叫、風聲、馬蹄聲)

2、讓幼兒利用自己的手、腳和口發出聲音(跺腳、拍腿表示馬蹄聲)。3、用準備的材料發出聲音(搖動紙張等模仿風聲;搖塑料袋模仿下雨等。)。這一環節能激發幼兒主動參與的慾望,讓他們對聲音產生濃厚的興趣,把活動推向高潮。

延伸活動:活動結束給幼兒再次提出懸念:辨別噪音和美妙的聲音。讓幼兒到生活中去傾聽尋找,給此活動留下更多的回味。

幼兒園大班說課稿10

一、說教材

自然界是充滿著神奇有趣、美麗奇特的科學現象,就拿“彩虹”這一自然現象來說吧,它常常出現在夏天雷雨後,雲層中的水珠大量聚集時,經過陽光的折射,就會在天空中出現美麗的彩虹。但往往孩子們還未仔細欣賞時,它轉瞬即逝,猶如曇花一現,讓人難以捉摸。這一奇特的自然現象深深吸引著孩子們,大班幼兒活潑好動他們對事物充滿了一定的探究慾望,對周圍事物現象感興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慾。因此,我設計了這個活動,在活動中給孩子提供寬鬆、和諧的氛圍,並在輕鬆愉快的情緒中表現自己,整個活動以生動、有趣的遊戲形式串聯生成。

二、說活動目標

根據以上的分析和思考及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從認知、情感、能力三方面來制定這次活動的目標。

1、在觀察、探索中瞭解彩虹現象的由來。

2、嘗試用多種方法制造“彩虹”,產生對自然界奇妙現象的興趣。

3、願意與同伴交流,分享探索的過程。

4、根據目標:我的活動重點是在觀察、探索中瞭解彩虹現象的由來。活動難點是嘗試用多種方法制造“彩虹”,產生對自然界奇妙現象的興趣。

三、活動準備

為了使活動呈現出趣味性、綜合性,寓教育於生活情境中、遊戲中,我做了以下的準備:

1、選擇一個明媚的日子。

2、課件一份,鏡子人手一份,盆中裝滿水,圓珠筆,色拉油,白紙,三稜鏡,放大鏡,泡泡。

四、說活動過程

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我設計了以下五個環節:引起幼兒的興趣——遷移經驗,瞭解彩虹的由來——學習動手製造“彩虹”——交流實驗結果——延伸活動。

我是讓孩子們在操作探索中親身體驗,瞭解彩虹現象的由來,克服重點和難點。具體過程如下:

(一)引起幼兒的興趣。

我通過以下三個小環節來實施:

1、幼兒自由玩鏡子。幼兒在玩中和同伴說說從水中的鏡子中找到了什麼?

2、引導幼兒在水中把鏡子對著太陽照射。

3、說說自己的發現。數一數有幾種顏色?它們是怎麼排列的?

我開始的直接提問是讓孩子們拿著鏡子在水中自由玩耍,討論自己的發現,幼兒討論的問題肯定不充分,之後我用語言提示他們“在水中把鏡子對著太陽照一照”,這樣有目的的引導,讓他們自己去發現“彩虹”這一奇妙的自然現象:鏡子中能反射出七彩的顏色。

(二)瞭解彩虹的由來。

這一環節我出示雨中、雨後的課件製作,讓幼兒觀看課件彩虹是怎麼產生的,最後得出結論:彩虹是夏天雷雨過後出現的自然現象,是天空中飄著許多的小水滴經過陽光照射後形成的,彩虹是紅、橙、黃、綠、青、藍、紫這樣排列的。螢幕上雨後的課件鮮豔的顏色刺激著小朋友的感官,使他們的手、腦、眼、嘴並用,每個孩子都能全身心的.融入學習中。

(三)學習動手製造“彩虹”。

前一環節的介紹,幼兒對“彩虹”的由來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教師可以這樣引導“這麼漂亮的彩虹一會就沒有了,怎麼辦呢?”我直接把問題拋給幼兒,讓他們想辦法解決,孩子們肯定會說:“我們可以自己做一條‘彩虹’呀?那怎麼製造‘彩虹’呢?”帶著這個問題,讓孩子們自己尋找材料,如:泡泡、放大鏡、三稜鏡、圓珠筆、白紙……幼兒自由地嘗試用多種方法制造“彩虹”,教師用問題設定的方法邊觀察幼兒操作,邊及時地提出問題進行引導,幼兒在嘗試操作過程中交流、合作。本環節是運用了嘗試法和操作法,也是活動的難點之處。

(四)交流實驗結果。

幼兒互相欣賞製造的“人造彩虹”與同伴交流著自己是用什麼材料製造“彩虹”的,並用語言總結、演示自己的實驗過程。在看看、說說、做做中進一步瞭解到彩虹這一現象的由來,真正做到了《大綱》中提出的“引導幼兒對身邊的事物和現象的特點,變化規律產生興趣和探索慾望。”讓幼兒用語言表達出自己的探索過程和結果,增進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交流能力。這一環節主要採用的操作法。

(五)延伸活動。

活動結束後可以繼續讓幼兒在科學探索區中,尋找多種製造彩虹的方法,產生對自然界奇妙現象的興趣,並體驗著成功的樂趣。

本次活動的內容源於生活,滿足了幼兒好奇心和求知慾,在活動結束後,幼兒繼續探索,將學到的技能進行運用,已達到教育的最綜目的。

幼兒園大班說課稿11

一.說教材。

1.教材來源:

在區角活動中中我們常常發現孩子們對拼圖遊戲很感興趣,對這些玩具他們常常會愛不釋手,有時候遇到塊數比較多的複雜的拼圖他們還會幾個人一起合作著拼。而且拼圖遊戲在小班開始就有所接觸,到了大班孩子的拼圖經驗相對比較豐富,對他們來說拼圖是個有挑戰性的一項智力遊戲。但是我發現孩子在自主遊戲的過程中興趣指向比較濃,卻缺乏一種學習的目的性和有效性。如何把“拼圖遊戲”作為教育的一個載體,把孩子們的學習變的更有方向和目標,並在遊戲中能幫助幼兒提煉經驗,拓寬思路呢?今天的這個數學活動就是來解決這個問題的。新綱要強調:要儘量創造條件讓幼兒實際參加探究活動,使他們感受探究的過程和方法,體驗發現的樂趣。在這兒教師的作用是發現幼兒的興趣點並根據他們的興趣來創設探究的條件和空間。

2、分析教材:

拼圖是一項綜合的思維和協調能力訓練,對孩子來說有不少的益處。其一在拼圖遊戲中可以讓幼兒瞭解“部分”與“整體”的關係--可以讓孩子知道許多的“部分”能拼湊出一個“整體”,以及“一個”整體“是由”許多部分“所組成的。其二培養幼兒平面組合的概念─積木是立體的組合,而拼圖是一種平面組合的概念。其三培養幼兒的耐心和專注力,並且從觀察與判斷中學習分類。最重要的一點是能培養幼兒學習解決問題的方法及策略--玩拼圖能學習推理思考能力,因為小朋友會經由嘗試不同的選擇,到決定正確的一片放下去,也就是經過假設、判斷到選擇的過程,讓他學習運用邏輯來解決問題的方法。所以我就選擇了這個活動教材。

《創意》活動主要是通過拼組各種幾何圖形來激發幼兒的拼圖興趣,發展空間知覺能力,培養幼兒多維思考問題的習慣。在活動中教師可以以遊戲的形式鼓勵幼兒嘗試多種的拼圖方法,並引導他們記錄自己操作的結果,從中獲得成功的喜悅,同時這也對孩子能力的肯定和讚揚。並且在,操作環節中教師幫助幼兒提升經驗,訓練孩子多向思維,拓寬孩子思考問題的空間,集中了幼兒學習的方向性,使他們的活動從興趣主導的遊戲過度到了目標明確的學習活動。當然遊戲化的活動環節也讓孩子玩得輕鬆,學的愉快。

3、目標定位:根據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及幼兒學習數學的領域目標為依據。從認知、能力、情感三方面制定了本次活動的目標:

(1)、嘗試運用不同幾何圖形拼圖拼出各種圖案,並能在記錄單上記錄拼出的多種組合方法。

(2)、學習多角度思考問題,進行多種組合,尋求多種答案。

(3)、感受拼圖遊戲奇妙之處,在操作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

根據目標,我把活動的重點定位於:嘗試運用不同組合形式的圖形圖案,並能在活動中學習統計作品中各種形狀與數量的方法,記錄在記錄單上。活動的難點是:在操作活動中鼓勵幼兒根據一種卡片與其他卡片的多種組合來進行多元化的操作,支援幼兒學習多角度思考問題尋求多種答案。

4、操作材料

教具:各種顏色的彩紙,各種幾何圖形,幾何圖形拼擺的機器人,幼兒用書十月份冊。

有顏色的幾何圖形片是為了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提高他們操作的興趣。而拼圖卡片上的編碼則是為了方便幼兒記錄,縮短記錄的時間,給幼兒創設充足的動手操作和思考空間;也可以幫助幼兒複習和鞏固序數概念。同種編碼的卡片有重複也是為了給幼兒的操作提供更多變化的空間,使他們的操作結果能更加豐富。記錄紙的設計從節約能源的'目標出發簡單方便;考慮常態教學的效果儘量不要配班老師幫忙;同時節省展示空間。

二.說教法

1、言語激發孩子。用”你真棒!“”爭做智慧大王“”你真象個國小生“等語言來激發出孩子做事的積極性。要站在孩子的角度,以理解孩子的語氣,肯定孩子的成績,繼而提出新的要求。讓幼兒和老師互相在活動中成為學習的支持者、合作者。從而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樹立自信心,從而突出本次活動趣味性的特點。

2、物質獎勵,貼紅星。

3、遊戲主導活動。”遊戲是幼兒重要活動方式之一“,我深深地感覺到遊戲是孩子們最快樂的”朋友“,在成人看來是非常枯燥的事情,只要賦予它遊戲的色彩,孩子們就會很感興趣,會給孩子帶來快樂的體驗。寓教於學遊戲教學形式,使孩子樂意參加活動,並在多元、刺激的智力操作活動中得到快樂獲得滿足。從而為”下一次“打好基礎。

4、承上啟下的提問激發思考。我的每次提問都是為下個環節做準備的,常常是前個問題的提出能在下個環節中得到展現或揭開謎底。使幼兒充滿驚喜和期待,回答問題、發表見解的聲音更響亮,思考問題、解決問題更踴躍,思維更活躍。

三、說學法

突出同伴引領。每次操作都邀請幼兒示範或小結,使幼兒聽到的是來自同伴的一種聲音。他的經驗和思維都會受到同伴的影響。而且這種影響是積極主動的,而不是強硬灌輸的。這樣就更方便並引導幼兒去深入思考,開闊思維,引發再次操作的的慾望。

四.說教學程式

一、觀察、比較各種幾何圖形。

1、我先出示幾種幾何圖形拼圖,引導幼兒觀察並說出各種拼圖卡是否相同,哪些地方相同,哪些地方不同?目的在於讓幼兒在觀察比較的過程中瞭解這些拼圖卡的特徵(一樣:形狀、大小;不一樣:數量、顏色、編號、組合形式)併為幼兒思考如何運用拼圖卡的特徵來組合成圖形來鋪墊經驗。

2、引導個別幼兒運用圖形重疊的方法證明一下。科學領域的知識明顯地具有”情景化、過程化、活動化、經驗化“的特點。根據大班幼兒的現有的經驗他們自然會想到運用圖形重疊的方法來證明,以事實作為判斷事物的依據,符合新《綱要》中數學教育的新目標和教育價值的要求。

二、幼兒操作活動,嘗試拼出圖形並記錄結果。

1、教師出示示範記錄單,請個別幼兒操作教師記錄。因為每塊拼圖卡都標有編碼,在這兒我直接引出記錄即能方便幼兒學習記錄的方法,避免環節上的重複,又能提醒幼兒操作一次就記錄一次,培養他們做事的條理性和效益性。

2、通過幼兒個別操作示範引出拼圖特點--平面多方位的旋轉,開闊了幼兒的思維,有一次歸納和提升了幼兒拼圖經驗。

3、教師引導幼兒思考並討論:我們能不能用3塊或4塊甚至更多的卡片一起來拼這個圖案。相比較前一次的操作這一次是有要求的。請幼兒示範時即能拓展幼兒的發散性思維,還可以再次強調操作記錄的注意事項。

4、比一比誰拼出來的答案多。以往操作活動中我發現經常有很難收攏的現象,所以今天我以”比一比“和貼五角星的方法來激勵孩子自覺上交記錄單,使環節之間儘量緊湊,時間也不會浪費。而且在潛移默化中在培養幼兒做事幹脆、不拖拉的習慣,樹立時間觀念,向國小生活靠近。

三、發現一張卡片與其他卡片的多種組合形式,激發幼兒二次操作的興趣。

通過說一說、比一比發現問題並激發幼兒的二次操作,這兒是整個活動的高潮也是活動的重難點。杜威說過:兒童有調查和探究的本能,探索是兒童的本能衝動,好奇、好問、好探究是兒童與生俱來的特點。我正是抓住幼兒的這個特點、啟發他們進行再次操作,幫助幼兒經驗提升。並且在操作前的示範中我交代了記錄的另一種方法,使幼兒的操作有條不紊的、有目的地進行,而不再是無序的。操作結束後的同伴交流、相互分享經驗也是同伴引領學習的過程,同時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的也得到培養,使活動的重難點得以解決。

四、感知各種圖形的轉換關係,再次提升經驗。

在活動鼓勵幼兒繼續操作在拼圖遊戲發現其他更有趣的現象。

幼兒園大班說課稿12

一、教材內容的選擇

《綱要》中指出,要教育幼兒愛清潔,講衛生,注意保持個人和生活場所的整潔和衛生,密切結合幼兒的生活進行安全、營養和保健教育,提高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秋季正是感冒的多發季節,設計這一課讓幼兒懂得怎樣預防感冒,瞭解預防感冒的基本小知識,同時希望幼兒學習之後,更懂得講衛生,愛清潔與身體健康的重要性,多鍛鍊身體,有一個健康強健的身體,所以我選擇了這節教學內容。

二、教學目標的確定

我設計的這節課的活動目標主要有三個:

1。讓幼兒認識身體健康的.重要性

2。認識保持健康的方法。

3。培養幼兒健康的生活習慣。

三、教學重點、難點的確定

活動重點:讓幼兒懂得健身小常識。

活動難點:怎樣使幼兒在日常生活中養成並保持良好

的生活習慣以及預防感冒和其他疾病。

四、教法、學法

這一課我主要採用引導法、啟發提問法、討論法、互動法、情景教學法來讓幼兒掌握預防感冒的方法,在教學過程中,老師主要起一個引導作用。另外,這一課呢,對幼兒來說,有點枯燥,於是為了提高幼兒的興趣我又設計了健康對與錯遊戲環節。

要求幼兒採用討論法、表演法、互動法來學習這一課,在這一課中要注意突出孩子的主體地位,教師引導孩子在活動中積極討論、發言、總結,以真正掌握健身的方法。

五、教學過程設計

課前活動準備:

歌曲《健身娃娃》,多媒體課件,對與錯的圖片卡各一張,"健康小先鋒"的稱號牌。

活動過程設計了四個環節:

第一個環節是教師放音樂健身娃娃,讓幼兒知道身體好與生病後的感受。

第二個環節是教師出示圖片並引導幼兒說出可以讓身體保持健康的方法。

第三個環節是教師引導幼兒進行健康知識對與錯的遊戲。評選出"健康小先鋒"。鞏固健康方法。

第四個環節是老師總結教師帶領幼兒再次跳起健身操,並進行活動延伸讓幼兒把學到的知識帶回家。

這節課為了激起幼兒興趣,我還特意製作了多媒體,運用了健身操,採用了判斷遊戲,讓幼兒動眼、動口、動腦、動手相結合。

教學特點:整節課強調遊戲性和趣味性。使學生在輕鬆快樂的遊戲中認識,真正做到了在玩中學。

在教學時我儘量掌握好巨集觀調控,調整控制好教學節奏、速度,合理分配好時間。根據學生的實際反應和接受能力及時調整。

以上是我對這節課的理解、分析與做法,如有不當之處敬請各位評委和老師點評指正!

六、教學反思:

此次活動圓滿結束!活動前我為幼兒創設了寬鬆自由的活動氛圍,讓幼兒在寬鬆自由的氛圍中輕鬆獲得鍛鍊與提高。活動過程中,幼兒表現的積極主動,都能用較完整的語言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並能主動與同伴交流。

幼兒園大班說課稿13

一.說教材

幼兒園數學是一門系統性、邏輯性很強的學科,有著自身特點和規律,密切聯絡著幼兒的生活,結合幼兒生活實際和知識經驗來設計數學活動。時間是世界和萬物運動、變化的表現形式。因此,我運用幼兒較熟悉的一日生活的作息時間,引導幼兒認識整點,這樣一起幼兒的積極性。根據教材內容和幼兒的實際情況,制訂出本次活動的教學目標為:

1.幼兒認識鐘錶,能叫出名稱,基本掌握鐘面的主要結構。

2.使幼兒知道時針、分針、以及它們之間的運轉關係,能正確辨認整點,認識整點的讀法及記錄方法。

二.教法與學法

本次教學活動的主要是幫助幼兒認識整點,時針與分針之間的運轉關係,使幼兒建立初步的時間概念。讓幼兒撥一撥,看一看的過程中掌握整點、半點,知道時針、分針、以及它們之間的運轉關係。對能力差的幼兒在看圖撥指標時,教師注意加強輔導,如:7:00時,提醒幼兒分針在12上,時針在7上。

三.活動準備

1、製作鐘錶一個.

2、幼兒每人制作一個鐘錶。

3、幼兒用書大班下冊《科學與數學》

四.活動過程

1、猜謎語引出這節課的內容。

誰?師:今天我們要認識一個新朋友,請小朋友猜猜他是誰,滴答滴答,會走沒有腿,會說沒有嘴,他會告訴我們,什麼時候起,什麼時候睡,大家猜猜他是誰?

引導幼兒學說:“鐘錶”

2、師:剛才的謎底是“鐘錶”,請幼兒說說鐘錶的用途,總結出鍾能告訴我們時間,人們的學習、生活、工作都離不開它。今天老師就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一位鐘錶朋友。(出示製作的鐘表)

3、引導幼兒觀察鐘錶的表面。請小朋友仔細觀察鐘錶,鐘錶上都有什麼呢?

有數字寶寶,有針,請小朋友從小到大的'順序讀一讀。1-12

3.。老師撥動鐘錶調時鈕,引導幼兒觀察時針和分針的區別。

幼兒學說:“分針”“時針”“分針跑得快,時針跑得慢。”

4.通過撥動鐘錶調時鈕,認識鐘錶的“整點”。

(教師將分針和時針都撥到12上,然後撥動鐘錶的調時鈕,分針轉一圈從12點轉到12點,讓幼兒注意時針有了什麼樣的變化。教師反覆撥幾次,讓幼兒明白分針每走一圈,時針就走一格,就是走了一個小時。引導幼兒說:“1點、2點、3點、4點……”)

板書:1點2點3點……

5、師:現在請一個小朋友到前面來聽老師的口令撥動鐘錶。(找3-5個小朋友示範)

6.給幼兒每人發一個製作的鐘表,幼兒聽口令撥動鐘錶(老師巡迴指導)。

師:請小朋友仔細聽老師口令,老師說幾點小朋友用最快的速度撥表,比一比,看誰又快又正確。

現在9點了,小朋友該起床了。

現在10點了,我們該吃早餐了。

現在12點了,我們該到室外去做廣播操了。

現在1點了,我們該吃午飯了。

7、老師撥動鐘錶調時鈕,幼兒看老師撥到幾點,然後記錄在紙上。

8.示意幼兒把幼兒用書翻到22頁,聽指令做題。教師巡視。

幼兒園大班說課稿14

一、教材分析:

人是一個能動的個體,學習是學習者主動建構的過程。社會的發展也強烈需要幼兒有主動性和競爭意識。而數學是一門抽象性、邏輯性很強的學科。在我選擇的"玩骰子"這個數學活動時,我考慮到教師們習慣於僅以幼兒認識數學,單一的合成、分解這一特點為依據,只強調直觀性,在活動中教師常常運用教具演示,並以此為基礎講解基本的教學概念,而實際,幼兒數學概念的形成不是通過聽老師講、看老師演示所能解決的,必須通過幼兒自己主動地參與,瞭解活動過程,孩子們在先前已學習了10以內的組成,進一步學習數的加法運算,大班孩子已具有初步的計算能力,為了更進一步的提高他們這種能力,為進入國小做好準備。在"玩骰子"時,我注重從感知入手,由具體到抽象,由易到難,層層遞進,通過豐富多彩的遊戲活動,激發幼兒學習興趣,達到培養幼兒邏輯思維能力的目的。我希望提供給幼兒充分的操作材料.,再加以引導,一步步深入,使幼兒真正在操作、玩耍過程中發現數的合成的樂趣。

因為從中班下學期開始孩子們特別喜歡玩各類棋子,尤其是男孩子他們競爭意識強,好爭不怕輸得精神時時激勵著我,但有一部分孩子對書的概念薄弱,能力強的孩子帶動能力弱的孩子,讓我好感動。他們互相交流、互相配合,這次我們大班提倡了學習合作化精神,使我們班合作氛圍日日俱增。如:戶外跳長繩(孩子們排隊有序,不推不擠。)、玩貼大餅遊戲(互相協作,3~4人共同努力,獲得快樂。)、鑽圈遊戲(上下共同配合,又序入圈。)。現在孩子們口說出了:大班真好,玩的東西真多、幼兒園真好,朋友真多,孩子們在玩中學,在學中玩,他們叫著跑著,彷彿我們老師也回到了童年時代,家長們也共同參與,我們大(一)班就象一個和睦的大家庭。

二、幼兒情況分析:

大班幼兒的認知、操作、邏輯思維能力在不斷提高,同時,他們不僅滿足於老師所告訴的,所傳授的,他們更希望通過自己的能力加以證實。因此,他們對操作比較感興趣,目前,我班中班時期初步學習珠心算,大班上學期學習了數的組成和分解,知道了一個加數和一個加數之和的運算,但個別幼兒還存在運算速度慢,容易錯的.壞毛病,而且幼兒對大數字的運算也不成熟,有時也很難轉化過來,所以通過這次活動我希望他們能把這些好的運算方式與平時課間玩耍相結合,使他們能進一步提高,為入國小打好基礎。

三、目標確定:

新《綱要》指出:科學教育的價值趨向不再是注重靜態知識的傳遞,而是注重孩子的情感態度和孩子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幼兒是教育活動的積極參與者而非被動接受者,活動內容必須與幼兒興趣、需要、及接受能力相吻合,引導幼兒向最近發展區發展。在接觸中發現,大班孩子喜歡探索,喜歡嘗試,,對於動動、做做、玩玩,非常感興趣,還會合作著自己找朋友玩,於是我啟發他們在操作後進行交流和討論,積累經驗,引導他們發現玩棋學運算的樂趣。因此,根據《綱要》中數學領域的目標以及本班幼兒的實際情況,我將本次活動的目標定位於:

1、通過幼兒自主探索學習,培養他們觀察、思維、運算能力。

2、學會根據兩個骰面上的點數說出相應的答數,並會一一對應擺放棋子。

3、發展分析問題的能力,通過遊戲活動使孩子認識到數與棋類的關係。

4、通過幼兒操作、探索、親自嘗試,提到孩子們競爭意識。

目標分析:

1、能力目標,認知目標:使幼兒學會運用兩個數字進行組合運算。

2、情感與價值目標:通過本課內容的學習,激發幼兒對數的運算的興趣以及大膽表現,積極交流的良好習慣。

3、發展目標:能分析問題,有一定的競爭意識。

四、教學要點:

1、教學重點:本課重點是學習兩數間組成進行加法運算。

2、教學難點:本課難點是學會謙讓,互相交流合作默契。

五、教法:

採用展示教具嘗試發現,綜合瞭解規律對比,帶問題自由組合,動手操作配合完成遊戲活動。

六、學法:

以引導幼兒自主探索學習,培養幼兒良好的學習方法與學習習慣,讓幼兒看看、想想、練練、玩玩,一玩為主,以親自實踐,積極動腦,動手來學習新知識。按照心理常識,幼兒對學習內容產生興趣v,就能自覺地排除內外主客觀因素的干擾,集中注意力積極主動地投入學習,把學習當成一件愉快的事。

本課通過各類棋子進行操作,來感知加法運算;然後通過數的組成來理解得數;最後通過練習,讓學有餘力的幼兒跳一跳能摘到果子,嚐到學習成功的喜悅。

大班數學活動《玩骰子》

教學目標:

1、通過幼兒自主探索學習,培養他們觀察、思維、運算能力。

2、學會根據兩個骰面上的點數說出相應的答數,並會一一對應擺放棋子。

3、發展分析問題的能力,通過遊戲活動使孩子認識到數與棋類的關係。

4、通過幼兒操作、探索、親自嘗試,提到孩子們競爭意識。

教學準備:

大骰子兩個、五角星若干、各類遊戲棋若干、小骰子若干。

教學過程:

一、看骰子。

1、小朋友看一下老師手中拿的是什麼東西?(小骰子)你在哪見過?

2、我們一起來看看骰子有幾個面組成?每個面上的圓點都一樣嗎?(每人一個)

二、玩骰子。

1、老師拿出一個大骰子輕輕的擲在地上,請小朋友看看是幾點?是怎麼看的?(看骰子應該看最上面)。

2、老師把兩個大骰子一起輕輕的擲在地上請小朋友看看是幾點?(是把兩個骰面上的圓點和在一起數出來)。

3、老師示範寫出合成式,並告訴幼兒幾和幾合在一起是多少。45=9

4、瞭解合成式的概念,請一個小朋友來像老師一樣擲骰子,二位小朋友上來書寫合成式,大家檢查他寫的是否正確,正確的話就獎勵一顆五角星。

5、自由組合,分四組合作擲骰子和記錄合成式,教師巡迴指導。完成後,交是把它貼在黑板上讓全體孩子們檢查書寫是否正確。並用五角星做以鼓勵。

三、玩棋子。

1、今天,我們學會了兩個骰子來算數,本領真大,每組還獲得了五角星,為小組爭光,現在我們大家是使用這種特殊的方法來玩棋子好嗎?

2、想想用這種特殊方法玩棋子有什麼優點嗎?(棋子可以做快些、平時下課時可以多走幾次棋、學會了算數)。

3、說說遊戲規則:按先後順序走,合起來是數字6了就可以多拋一次多玩一次,誰先到終點誰就是贏家,還可以獲得一顆星--

4、幼兒遊戲,合作互相參與,教師給於一定的指導。

5、結束。

幼兒園大班說課稿15

活動目標

1、學習用手掌拓印出仙人掌,並會畫出仙人掌的刺。

2、以情境表演的形式,讓幼兒以仙人掌的身份參與到遊戲中去,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長條沙漠背景圖一幅,綠色顏料若干盤,蠟筆人手一份,溼毛巾人手一條

2、圖片-仙人掌若干

活動過程

一、以情境表演的形式設定懸念,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通過電話鈴聲響的對話故事,讓幼兒產生幫助沙漠爺爺找仙人掌寶寶的願望。)

1、對話的梗概:沙漠爺爺孤孤單單地一個人在沙漠裡,沒人陪他玩,也沒人陪他說話。

2、引導幼兒想出各種方法使沙漠爺爺快樂。

引導幼兒說出仙人掌及讓幼兒回憶仙人掌的形狀、顏色及特點。

二、分角色進行遊戲繪畫——拓印仙人掌

1、教師扮演仙人掌媽媽,幼兒扮演仙人掌寶寶,開著飛機去沙漠裡。

幼兒分散在沙漠背景圖旁。

2、以兒歌形式匯入,激發幼兒興趣,吸引幼兒注意力。

(1)拓印仙人掌一邊念兒歌一邊示範。

小手從下往上爬,左邊爬,右邊爬,一直爬到頭頂上。

(2)拓印後的.常規——擦手。

小小毛巾拿在手,捲起兩個小袖口,我把小手伸出來,擦擦我的一雙手。

擦手心,擦手背,再擦擦手指頭,顏料娃娃不見了。

擦完手,先別急,拿著毛巾放放好,養成衛生好習慣。”

(3)師以變魔術的形式,給幼兒帶來禮物——仙人掌,

再次吸引幼兒的注意力,以兒歌形式引導幼兒觀察刺、畫刺。

仙人掌,愛唱歌,一唱唱出小小刺;仙人掌愛跳舞,一跳跳出小小刺。

三、幼兒遊戲繪畫,師巡迴指導。

1、教師交代要求

(1)提醒幼兒手掌拓印後,馬上將自己的小手擦乾淨。

(2)鼓勵幼兒用自己喜歡的顏色來畫刺,畫得多。

(3)引導能力較弱的幼兒,及時鼓勵表現好的幼兒。

(4)以兒歌貫穿遊戲繪畫始終,鼓勵幼兒邊念兒歌,邊進行繪畫活動。

2、學習用手掌拓印出仙人掌,並會畫出仙人掌的刺。

以情境表演的形式,讓幼兒以仙人掌的身份參與到遊戲中去,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

讓仙人掌寶寶神氣地誇誇自己畫的畫,體驗集體作畫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