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說課稿

幼兒園大班說課稿(彙編15篇)

說課稿3.08W

作為一名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說課稿,說課稿有助於提高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那麼說課稿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說課稿,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幼兒園大班說課稿(彙編15篇)

幼兒園大班說課稿1

一、教材分析

我今天說課的內容是大班語言:談話"秋天多麼好"、談話活動是培養幼兒學習在一定範圍內運用語言與他人進行交流的語言教育活動型別、在這個教材中要求教師引導幼兒圍繞秋天的天氣、景色、動植物的變化、人們在大自然界中的活動等,把自己觀察到的、感受到的用語言表達出來、這就需要幼兒要有豐富的有關知識經驗,因此本次活動的知識點是:秋天的氣候及花草樹木的變化、幾種農作物的豐收和小動物的活動、人們的服裝變化等主要特徵、為此,在課前採用多種形式如家長帶幼兒到郊外去秋遊,日常生活中教師引導幼兒觀察等、讓幼兒觀察到、感受到大自然的變化,豐富有關的知識經驗、另外再啟發幼兒一同上網或去圖書館查閱資料,探索大自然的奧祕,蒐集具有秋天特徵的圖片等、引起幼兒進行談話的興趣和積極性、這一知識點在整個知識結構中佔基礎地位,也是整個教學活動能否順利開展的關鍵所在、

綱要所提出的要讓幼兒"樂意與人交談,講話禮貌;能注意傾聽別人講話,能清楚的說出自己想說的事、"為此制訂三了教學目標:

1、激發幼兒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2、引導幼兒運用已有的知識經驗圍繞主題大膽回答與交流,發展口語表達能力,培養幼兒注意傾聽的好習慣、

3、豐富詞彙:秋高氣爽、凋謝、

重點:圍繞談話主題運用已有的知識經驗進行回答、交流、重點制定的依據是:綱要中也提出要讓幼兒"想說、敢說""語言能力是在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因此我們的教育重點並不是教幼兒記憶大量的詞彙,而是讓幼兒能樂意與人交流,能大膽在眾人面前連貫表達自己的想法、另外,作為大班幼兒思維已經由直覺行動性向具體形象性過度,形象思維已經迅速發展,加上不斷的實踐學習,已普遍能組織簡單的句子,具有能與同伴進行交談的能力、

難點:較連貫的表述將話內容、談話需要幼兒有一定的生活經驗,圍繞一個主題談出自己的見解和感受、幼兒受思維和語言發展的影響,要安排好內容的順序,組織簡單的語句,較連貫的進行談話,對幼兒來說有一定的難度,而幼兒又具有善於挑戰的心理,這就象跳一跳就能夠得到的果實,因此經過一定的努力也可以完成、所以這是本次教學活動的難點、

二、教學方法

針對教材內容和分析我主要運用了談話法和遊戲法、

第一種談話法,談話法貫穿於整個教學活動中,是談話課必須的教學方法、首先,我運用了啟發聯想式的提問和幼兒進行一問一答的談話、比如"秋天到底是什麼樣?""秋天裡的天氣有什麼變化?"等激發幼兒對已有的知識經驗的表象、其次,運用了自由結伴等形式進行個別談話,並啟發幼兒將零散的知識經驗進行歸納,能教連貫的表述出來、另外,幼兒學習語言的特點所提到:幼兒的語言是在與成人交往過程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其學習語言的基本方法是模仿、因此我的談話就力求從普通話的運用、詞彙的運用及語速、語態、語音等方面,給幼兒一個良好的榜樣、

第二種方法遊戲法,同中國小不同的是幼兒園的基本活動形式就是遊戲,幼兒在遊戲中發展在遊戲中學習、綱要明確提出了"創設一個自由寬鬆的語言、交往的環境,支援、促進、鼓勵、吸引幼兒與教師、同伴或其他人交談、體驗語言交流的樂趣、"還提出了讓幼兒"想說、敢說"、那麼遊戲法恰恰能完成綱要的要求,激發幼兒想說、敢說的願望、首先,在教學中創設遊戲的情景,佈置"美麗的秋天"環境,將有關秋天的特徵的圖片和實物展示給幼兒,讓幼兒在富有遊戲的情景之中學習、其次,在引導幼兒進行探索性談話的時候我設計了遊戲"照下金色的好秋天",請幼兒把自己對秋天印象最深的景色和事物挑出來,進行自由的拼圖引導幼兒之間互相交談,遊戲給幼兒充分發揮的空間,在自由的空間中幼兒獨立思考,互相討論,自由結合,同時也有利於教師的指導、

以上兩種教學方法在活動中交替使用、相互補充,使教學活動動靜交替、注意了幼兒口語表達能力的的培養,重視了幼兒活動過程中的情感體驗和態度傾向、

三、學法指導

根據語言教學的原則其中注重幼兒獲得經驗的原則、教師與幼兒相互作用的原則和麵向全體重視個別差異的原則、在教學中主要從聽和說兩方面進行了學法指導、一方面是引導幼兒養成能有禮貌的傾聽別人談話的良好習慣、就談話教學來說它的首要任務就是幫助幼兒學會傾聽他人的談話,不打斷別人的講話,並能安靜的傾聽別人的講話、養成主動積極、集中注意力、耐心、有禮貌傾聽的習慣、在引導幼兒學會傾聽時,我主要採用了兩個方法:一是創設安靜的環境,幼兒的坐椅位置擺放合理,情景佈置有秩序而不亂、二就是運用語言暗示的方法,常常提示幼兒"注意聽"、三就是引導幼兒在聽的時候注意別人的的表情,迅速的掌握別人說話的主要內容、

第二方面的學法指導是,引導幼兒學習運用語言交流進行情感表達的方法、與別人交流談話內容必須條理清楚,在指導幼兒談話時我充分運用了啟發誘導的方法,不是教師直接的去教去說,而是讓幼兒通過自由探索去發現、歸納、總結出來、有這樣一句教育名言"相信孩子的能力,他們會創造奇蹟、"在教學中只有大膽的放開幼兒,充分的相信幼兒的能力,才能讓幼兒得到長足的發展、在教學中我兩次給了幼兒自由交談的機會、第一次自由交談是師生之間的談話,通過一問一答的形式讓幼兒自發的去說,心裡怎樣想的就怎樣說,激發幼兒那種想說的慾望、第二次是通過操作進行幼幼和師幼之間的自由談話、在這個過程中充分的尊重了幼兒的意願,讓幼兒創造力得到充分的發揮、在整個過程中老師成功的扮演了支持者、合作者、幫助者的角色、讓幼兒成為學習的主人,自主的學習,積極的探索、貫徹了"以人為本"的的教育觀念,遵循了"幼兒是通過自由的觀察,積極的探索進行學習的"這一認知發展規律、

一、教學程式

教學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創設情景匯入課題,聽"小汽車"音樂入教室,"秋天多麼好啊,讓我們開著汽車去參觀一下美麗的秋天吧、"進入佈置好的情景、引導幼兒自由參觀"這裡有什麼?"目的是激發起幼兒對已有知識經驗的表象,引起幼兒想說的願望、第二部分圍繞主題展開談話,包含四個環節:第一環節啟發引導,採用激勵措施進行談話、設計了三個層次的提問"你參觀完了,感覺秋天美不美?""那在秋天裡你看到了什麼?感覺到了什麼?"幼兒可能會說"我看到秋天有的樹葉都落下來了""我感覺到秋天的天氣變涼了"藉此時機豐富詞彙秋高氣爽、通過這個提問主要引導幼兒談出秋天的氣候和景色、第二個層次通過提問:"在秋天裡小動物都在幹什麼?"引導幼兒把觀察到的小動物的活動談出來、比如幼兒可能會說"小螞蟻在搬運糧食、"教師及時追問"小螞蟻搬運糧食幹什麼?""哦,原來它是為過冬準備食物呢、""為什麼它們會在秋天準備糧食呢?""那是因為秋天有很多的莊稼都豐收了、"自然的引導幼兒進行第三層次的提問"你還知道秋天哪些東西豐收了?""還有許多水果呢?你知道嗎?你最喜歡吃什麼水果?"讓幼兒知道秋天是個豐收的季節、從中及時對幼兒進行營養健康的教育,教育幼兒不挑食多吃新鮮的糧食、蔬菜和水果、通過整個環節的師生談話引導幼兒將所獲得的知識經驗運用簡單的語句表達出來、第二環節是探索性個別談話,首先是看錄象片"秋天多麼好"、通過視覺的刺激將剛才零散的談話內容進行整和,為幼兒進行連貫的談話作鋪墊、其次,進行遊戲"照下金色的好秋天"、教師為幼兒準備豐富的圖片請幼兒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進行拼圖,並能邊操作邊和同伴進行交流,教師用數碼相機將幼兒拼出的秋天景色圖照下來、幼兒操作完進入第三環節歸納性談話、"小朋友用小巧手拼出了一副副秋天的美景,老師也照下了這金色的好秋天,你們看"將數碼相機與電腦連線在大螢幕上展示給幼兒看,這時幼兒的積極性會十分高漲,每當展示一副圖片可以問:"這是誰的?你能不能給大家講講?"這樣請大約四五名幼兒進行較連貫的表述、然後教師進行歸納性談話、完成了教學的重點,突出了難點、第三部分活動結束,最後在幼兒情緒高漲的時候,請幼兒拿著秋天的照片一起表演唱"秋天多麼美",讓幼兒表達對生活對大自然的熱愛、在歡快的音樂中結束本次活動、由於上課時間有限,幼兒的談興還未盡,我將幼兒的拼圖豐富到語言區中,引導幼兒利用課餘時間進行自由交流,符合綱要中提出的:幼兒的語言能力是在運用中發展起來的、這一要求、

在教學活動中我掌握好巨集觀調控,調整控制好節奏速度,在提問時,注意根據問題的難易程度,有針對性地選擇不同能力和水平的幼兒回答、當然,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教師設計好的教學方法和教學過程都不是一成不變的,還要根據幼兒的實際反應和接受能力及時調整,這就需要教師有良好的應變能力和靈活的教育機制,努力體現"以幼兒發展為本"的教育理念、

一、活動背景(簡要說明設計本次活動的意圖)

根據秋季收穫的甜美和小朋友們的興趣點所在,我根據《綱要》精神,及時抓住教育契機,設計了大班語言活動《秋天多麼美》、讓幼兒通過觀察、實踐、繪畫、等手段,讓幼兒身臨其境瞭解、體驗,感受秋天的豐碩、美景、變化,鼓勵幼兒大膽提問、大膽探究、相互合作,在觀察、繪畫、遊戲等活動中體驗活動的樂趣,開闊視野、培養幼兒初步嘗試獨立的解決問題及社會生活實踐能力、

二、活動目標(本次活動的教學目標)

1、鼓勵幼兒從自身及周圍環境等的變化中,感受秋天的到來,瞭解秋天的基本特徵、

2、引導幼兒運用已有的知識經驗圍繞主題大膽回答與交流,發展口語表達能力,培養幼兒注意傾聽的好習慣、

3、豐富詞彙:秋高氣爽、凋謝、

三、活動重點(本次活動的教學重點)

圍繞談話主題運用已有的知識經驗進行回答、交流、重點制定的依據是:綱要中也提出要讓幼兒"想說、敢說""語言能力是在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因此我們的教育重點並不是教幼兒記憶大量的詞彙,而是讓幼兒能樂意與人交流,能大膽在眾人面前連貫表達自己的想法、另外,作為大班幼兒思維已經由直覺行動性向具體形象性過度,形象思維已經迅速發展,加上不斷的'實踐學習,已普遍能組織簡單的句子,具有能與同伴進行交談的能力、

四、活動難點(本次活動的教學難點)

較連貫的講述談話內容、談話需要幼兒有一定的生活經驗,圍繞一個主題談出自己的見解和感受、幼兒受思維和語言發展的影響,要安排好內容的順序,組織簡單的語句,較連貫的進行談話,對幼兒來說有一定的難度,而幼兒又具有善於挑戰的心理,這就象跳一跳就能夠得到的果實,因此經過一定的努力也可以完成、所以這是本次教學活動的難點、

五、活動準備(說明本次活動所需要提前準備的材料、用具或場景佈置)

1、《秋天多麼美》歌曲磁帶、錄音機、

2、彩筆、圖畫紙、

3、幼兒用書

4、室內秋天佈置

六、活動過程(這一部分是活動關鍵所在,要說明活動的各個環節具體步驟、內容和那些需要特別說明的教師引導或總結的語言)

步驟1

第一部分創設情景匯入課題,聽歌曲"秋天多麼美"音樂入教室,"秋天多麼好啊,讓我們去參觀一下美麗的秋天吧、"進入佈置好的情景、引導幼兒自由參觀"這裡有什麼?"目的是激發起幼兒對已有知識經驗的表象,引起幼兒想說的願望、

步驟2

第二部分圍繞主題展開談話,包含四個環節:第一環節啟發引導,採用激勵措施進行談話、設計了三個層次的提問"你參觀完了,感覺秋天美不美?""那在秋天裡你看到了什麼?感覺到了什麼?"幼兒可能會說"我看到秋天有的樹葉都落下來了""我感覺到秋天的天氣變涼了"藉此時機豐富詞彙秋高氣爽、通過這個提問主要引導幼兒談出秋天的氣候和景色、第二個層次通過提問:"在秋天裡小動物都在幹什麼?"引導幼兒把觀察到的小動物的活動談出來、比如幼兒可能會說"小螞蟻在搬運糧食、"教師及時追問"小螞蟻搬運糧食幹什麼?""哦,原來它是為過冬準備食物呢、""為什麼它們會在秋天準備糧食呢?""那是因為秋天有很多的莊稼都豐收了、"自然的引導幼兒進行第三層次的提問"你還知道秋天哪些東西豐收了?""還有許多水果呢?你知道嗎?你最喜歡吃什麼水果?"讓幼兒知道秋天是個豐收的季節、從中及時對幼兒進行營養健康的教育,教育幼兒不挑食多吃新鮮的糧食、蔬菜和水果、第二環節是探索性個別談話,首先是看錄象片"秋天多麼好"、通過視覺的刺激將剛才零散的談話內容進行整和,為幼兒進行連貫的談話作鋪墊、其次,進行遊戲"照下金色的好秋天"、教師為幼兒準備了彩筆和圖畫紙請幼兒畫一畫自己眼中的秋天,教師用相機將幼兒畫出的秋天景色圖照下來、幼兒操作完進入第三環節歸納性談話、"小朋友用小巧手畫出了一副副秋天的美景,老師也照下了這金色的好秋天,你們看將數碼相機與電腦連線在大螢幕上展示給幼兒看,這時幼兒的積極性會十分高漲,每當展示一副圖畫時可以問:"這是誰的?你能不能給大家講講?"這樣請大約四五名幼兒進行較連貫的表述、然後教師進行歸納性談話、

步驟3

第三部分活動結束,最後在幼兒情緒高漲的時候,請幼兒拿著秋天的照片一起表演唱"秋天多麼美",讓幼兒表達對生活對大自然的熱愛、在歡快的音樂中結束本次活動、

七.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幼兒的積極性很高,能夠運用已有的知識經驗進行談話和回答問題,但是語言的連貫性較差今後多進行此方面的練習、通過此課幼兒掌握了秋天的基本特徵,發展了口語表達能力,培養了幼兒注意傾聽的好習慣,豐富了詞彙、

幼兒園大班說課稿2

活動目標:

1、識別數字,嘗試用默數的方法,學習有目的地觀察。

2、親近老師,親近同伴,樂意在活動中自主地尋找發現。

活動準備:110數字小紙片若干、漿糊若干、大骰子若干。

活動過程:

1、手指,激發興趣

(1)手指是用幾隻手做的?可以用哪個數字表示?請一幼兒在老師手上貼上這個數字。

(2)除了手,身上還有什麼可以數一數的?(請兩個幼兒說一說)數好了貼上數字。

2、找身上的數字

(1)幼兒操作:尋找發現身上的'數字(如:一隻鼻子、兩隻眼睛等)請小手幫忙數一數,然後貼上相應的數字。

(2)交流

A、請幼兒介紹在身上找到的數字。

B、嘗試默數。

3、:找朋友

要求:識別數字,用眼睛默數,為數字找朋友。

擲骰子,根據數字是幾,到身上找幾樣東西的朋友。

(1)提供骰子數字為1-5的,讓幼兒尋找發現。

(2)提供骰子數字為6-10的,提高難度。

幼兒可以選擇容易的,也可選擇簡單的,老師根據孩子的情況,鼓勵幼兒不怕困難。

提示幼兒可以找同伴或老師身上的。

幼兒園大班說課稿3

一、教材分析

我今天說課的內容是一節大班語言活動:繞口令《貓和包》。繞口令中通過貓、包、寶、叼等諧音,將容易混淆的詞放在一起,幫助幼兒強化ao的發音。教材的故事性很強,情節也是從幼兒身邊常見的動物貓、包以及頑皮的小寶為主線。故事類的繞口令可使幼兒在學習前就有一個邏輯性,但是對於大班幼兒來說能夠快速記憶的內容和發清繞口令中的字音還是相當具有挑戰性。

二、活動目標

1、掌握繞口令的內容,發準繞口令中"貓、叼、寶"的字音。(難點)

2、能快速記憶繞口令,並能口吃清楚的朗誦繞口令。(重點)

3、通過活動能使幼兒感受繞口令的趣味性。

三、說教法

大班幼兒年齡特點具有具體形象思維,本節活動中我採用的教法有:直觀法、談話討論法、遊戲法來完成本次活動的教學。

直觀法:出示圖片引導幼兒直觀瞭解繞口令中的人物以及情節。

談話討論法:有目的地引導幼兒觀察幫助幼兒記憶繞口令的內容。

遊戲法:通過角色扮演繞口令中的人物加深對繞口令的掌握。

四、說學法

為了使幼兒能夠更好地完成繞口令,幼兒採用的學法有:

觀察法:通過觀察圖片來了解繞口令的內容。

討論法:幫助幼兒記憶繞口令的內容。

五、活動準備

小貓、小寶頭飾,繞口令內容圖片,竹板,在活動前帶幼兒以歌唱發聲練習的方式進行ao的發聲練習。

六、活動過程

本次活動我分為了五個部分來完成教學。

第一部分:教師出示小貓、小寶的圖片進行提問幫助幼兒瞭解這則繞口令中的兩位主人公。

設計提問有:"小朋友今天老師為你們帶來了一位小客人?我們一起來跟小貓打個招呼吧,我們說小貓你好"

教師再出示小寶的圖片:"這裡有一位是小貓的好朋友,他叫小寶。我們也跟小寶打聲招呼小寶,你好"

第二部分:教師出示與繞口令相關的圖片引導幼兒觀察,並學習繞口令中的語句,掌握繞口令的內容。

教師出示圖1:小寶拿包,設計提問:小寶拿著什麼?引導幼兒說出:小寶拿包。

教師出示圖2:小貓喵喵叼了包,進行提問:小貓幹什麼了?請幼兒跟老師學說"小貓喵喵叼了包"

在出示圖片3之前,設計提問讓幼兒猜想小貓吊了包之後會發什麼什麼?再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觀察,並說出"小寶追貓去要包。

出示圖4引導幼兒觀察並提問小貓這是跟小寶幹什麼呢?並引導幼兒學說"小貓叼著包跟小寶藏貓貓。"

第三部分:教師以遊戲的方式請幼兒根據圖片內容跟老師快速記憶繞口令

首先教師將4副圖片全部展示給幼兒,請幼兒說一說每幅圖片所表示的繞口令內容,之後教師跟幼兒來玩快指快說的遊戲,教師指到哪一副圖片請幼兒說出相應的一句繞口令,並依次加快速度。

第四部分:請幼兒欣賞老師朗誦的`繞口令,感受繞口令的趣味

教師以打竹板的形式進行朗誦並逐漸加快朗誦速度,讓幼兒感受繞口令的趣味性,激發幼兒朗誦的興趣。

第五部分:請幼兒以遊戲的形式來朗誦繞口令,能夠正確發清繞口令中的字音。

首先請能力將強的與能力較弱的幼兒以回聲的遊戲方式進行朗誦,能力強的幼兒大聲,能力較弱的孩子小聲。再讓男孩女孩進行繞口令的接龍,男孩說一句女孩說一句。最後可以請小朋友像老師打著竹板來說一說繞口令,看誰能像老師一樣說的又快又清楚。

以上便是我本次說課的內容,謝謝!

幼兒園大班說課稿4

一、說教材

最近幾天:孩子們時常把報紙帶到班級中,剪下重要的新聞貼在牆上,剩下的廢舊報紙就堆放在一邊。在一次遊戲活動中,我驚奇地發現,小朋友們玩起了那堆廢舊報紙,有的用報紙折飛機,有的把報紙撕成碎片,還有的用報紙團成球。在成人眼中不起眼的廢舊報紙卻成了孩子的寶貝。因此,我開始有目的地觀察孩子的反應,發現在後來的活動中孩子們對於報紙的玩法比較侷限,但是興趣依舊濃厚。新《綱要》指出:幼兒是教育活動的積極參與者而非被動接受者,活動內容必須與幼兒興趣、需要及接受能力相吻合。我想,作為教師,應根據幼兒的興趣、需要和原有經驗,引導幼兒走向最近發展區。由此產生了大班綜合活動——《有趣的報紙》。

二、說活動目標

教育活動的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教育活動起著導向作用,我根據班級幼兒的實際情況制定了以下活動目標:

1、瞭解報紙與人們的關係,能嘗試多種廢舊報紙再利用的辦法。

2、增強愛惜報紙、保護環境的意識。

以上制定的活動目標貫徹了新綱要的精神:為幼兒一生的發展打好基礎,倡導自主的學習,注重能力的培養,促進幼兒生動活潑,主動全面的發展。

三、說活動準備

活動準備是為了完成具體活動目標服務的,同時幼兒是通過與環境、材料的相互作用來獲得發展的。活動準備必須與目標、活動主體的能力、興趣、需要等想適應,所以我既進行了物質準備:新、舊報紙許多,膠水,剪刀,水彩筆,白紙等,又考慮到幼兒的知識經驗準備:幼兒有聽讀過報紙、剪報的經驗。

四、說重、難點

重點:瞭解報紙與人們的關係。

難點:想方設法利用廢舊報紙做成各種東西。

如何突破重點?我充分利用家庭這一重要資源,豐富有關報紙的知識和閱讀報紙的經驗,再進行集體討論、交流,積極有效進行師生互動、生生互動。

如何突破難點?我注重營造寬鬆的活動氛圍,運用表揚鼓勵、榜樣示範、個別指導等方式,注重操作性、感受性、體驗性,引導幼兒人人動手,大膽嘗試,讓他們在做做玩玩的過程中獲得發展。

五:說活動過程:

1、通過交流已有的經驗,初步感受報紙的用途。

教師出示一張報紙,提問:

(1)這是什麼?

(2)你在哪裡見過?

(3)你見過哪些報紙?你家裡的誰最喜歡看這種報紙?為什麼?

(4)為什麼會有這麼多人都喜歡看報紙?

教師小結:報紙的用途可真大,報紙上有新聞,它讓我們瞭解國內外的大事;報紙上有知識,它可以幫助我們學到更多的本領;報紙有廣告,它讓我們瞭解最新的資訊。

(活動開始通過出示實物,直接進入主題,以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考慮到幼兒對報紙的認識有限,特意提出了比較貼近幼兒的問題:你家裡的誰最喜歡看報紙?為什麼?這一問題的提出也就是為下一個問題作鋪墊。在幼兒各抒己見後老師進行了總結概括,進一步幫助幼兒瞭解報紙與人們的關係。)

2、聽故事《報紙的煩惱》,感知報紙的不同情緒。(主要教法:故事教學法)

(1)師:報紙真好,能給我們帶來那麼多好處,請聽故事《報紙的煩惱》。

(2)幼兒欣賞故事表演《報紙的煩惱》,充分體會報紙的情緒。

(為了使幼兒更好地理解故事內容,充分體會報紙的不同情緒,故設計了報紙這一生動的形象,給幼兒一種直觀的印象,再次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3、根據故事情節,教師和幼兒共同討論:

(1)報紙最喜歡誰來拿它?最不喜歡誰來拿它?為什麼?

(2)小朋友該向誰學習?如果你有一張報紙,你該怎樣對待它?

教師教育幼兒:看完的舊報紙也要好好利用,不能扔掉。

(這一環節通過師生的共同討論,讓幼兒懂得該怎樣對待廢舊報紙,以引出下一環節。)

4、嘗試操作,能想方設法利用舊報紙。

( 1 )先引導幼兒討論:用舊報紙可以做些什麼呢?

( 2 )幼兒自由操作、創造。師:今天,請各位小組將收集的資訊變成一份小報,要求圖文並茂且給小報取一個名字。看看哪個小組的小報最有特點。”

(3)、小組設計編制小報:請小組成員擬訂方案。請幼兒分工合作製作小報。

(4)、交流小報內容:請幼兒欣賞個小組設計的小報。請幼兒誇誇其他小組小報的特點。

(這一環節是本次活動的難點,先通過讓幼兒自己討論,在討論的基礎上進行嘗試。只要是幼兒自己嘗試操作的、創造的,老師就會給予肯定。其中教師還很注重幼兒的合作,以培養他們的合作能力,倡導的是自主的、探究的合作的現代化兒童學習方式。)

5、組織幼兒用舊報紙玩遊戲。

幼兒園大班說課稿5

尊敬的評委老師:

大家好!我抽取的是大班科學活動課《西紅柿旅行記》。食物進入我們的身體後,究竟去了哪裡?對於這個話題,孩子一定會很感興趣。本活動一開始,便通過簡單的故事介紹人體消化系統和各個消化器官的功能,藉此瞭解更多關於人體的知識。而孩子對消化系統及功能的認識是有限的,因此本次活動的重點是:認識人體的消化系統。難點是:瞭解各種消化器官的功能。為了突出重點,我提供了故事錄音及故事圖片等材料,為了突破難點,我準備了人體消化系統的圖片及立體模型,讓孩子們更加直觀的瞭解人體消化系統的過程和功能。

我的整個教學過程分為五步:

第一步:品嚐食物,談談所吃西紅柿的去向

在此步驟中我運用了談話法,我先讓孩子們品嚐西紅柿,然後提出問題西紅柿去了哪裡,讓孩子們說一說西紅柿的去向,目的在於擴充套件孩子的思維,激發孩子們對食物消化過程的探究慾望。

第二步:傾聽故事,說說西紅柿的消化過程

在此步驟中使用了故事課件,通過傾聽故事觀看故事圖片,讓孩子更加直觀的瞭解食物消化過程。

第三步:觀看圖片,講講各種消化系統功能

我運用了觀察法和討論法,讓孩子們通過已有的經驗交流,並通過直觀的觀察去了解各消化系統的名稱及功能。

第四步:拼圖活動,擺擺人體消化系統模型

這一環節是在前一環節的基礎上進行鞏固複習,孩子們自由選擇一種消化器官進行拼圖,並簡單介紹所拼器官的名稱及功能。

第五步:生活踐行,聊聊飲食和衛生好習慣

通過談話,孩子們知道各個消化器官的重要性,知道如何保護自己的消化器官。

我覺得這節課充分調動了孩子們的積極性,從聽故事到談話讓孩子們瞭解消化器官的'名稱及功能、食物消化的過程,孩子們通過動手拼圖,更直觀的瞭解食物消化過程,更讓孩子充分發揮了他們最大的自主性,孩子們在動手的過程中也動了腦,進一步瞭解了消化系統。謝謝!

教學反思:

對於此節課,有成功的地方也有失敗的地方。下面簡單的講述下自己對於此節課的反思:以謎語匯入的方式可以很好的激發幼兒的興趣,但是,提問幼兒謎底是什麼的時候,幼兒未能正確的猜出謎底。自己未能加以在重新引導幼兒正確的猜出謎底。課堂氛圍師幼互動活躍,幼兒能大膽的舉手回答,講述自己在對西紅柿觀察中的發現。能讓幼兒知道西紅柿的內外部特徵及西紅柿對人體的作用。較好的完成教學目標。

幼兒園大班說課稿6

一、說教材。

(一)設計意圖:

由於世界上不斷髮生地震災害,牽動著全世界人的心,我覺得有必要讓孩子瞭解和學習一些應對自然災害的實際本領。我一直琢磨著,通過什麼教學手段,提高幼兒的防震減災意識和地震發生時的應急、自救互救技能呢?而且這樣的知識對於孩子是枯燥的,怎麼辦呢?這時候我看到了一部紅袋鼠自我保護系列故事,其中有個故事叫《轟隆轟隆》,故事的題目運用了擬聲詞形象生動。故事中通過一對小動物角色的對比,講述了遇到地震時應如何處理,也讓孩子們瞭解遇到地震時應該怎麼做。於是我就結合著這個有趣的故事設計這個活動!

(二)幼兒分析: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在語言領域中提出:“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並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以及要“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發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我發現我們班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具備著一定的安全意識。他們掌握了一些自我保護的方法,如:不能玩水,不能用剪刀指著別人,避開危險物,但是當他們面對自然災害,孩子們對在如何自救,如何進行自我保護的方面很是缺乏,在學校演練活動中,孩子們手忙腳亂,不知所措。加上現在地震頻繁發生,為了讓孩子從小了解地震的有關知識,學習地震發生時避震的方法,所以我設計了這次活動。

(三)活動目標:

根據綱要中語言領域的目標和知道要點提示以及本班幼兒的實際情況,我將本次活動的目標定位於:

1、理解故事內容,抓住故事中心,有感情地講述自己的看法或評價別人的發言。

2、瞭解地震自救的一些方法,教育幼兒遇到問題不慌亂,敢於動腦筋想辦法解決。

3、體驗同伴之間互相關心的情感。

這三個目標中蘊涵了語言能力的培養、知識經驗的獲得和情感方面的培養,體現了目標的綜合性和層次性。我們將本次活動的重點定在“抓住故事中心,講述自己的看法或評價別人的發言”,難點放在“體驗同伴之間相互關心、幫助的情感”,從整個故事兩段體的講述和深入,都是將知識進行遷移,將難點逐漸攻破。當然,培養幼兒懂得學會關心別人和分享被關心是需要一個漫長的累積過程,因此,本次活動是先讓幼兒獲得情感體驗,是一個累積良好體驗的好機會,對幼兒有一定的教育意義。我從以下幾點來突破:

1、問題設計富有啟發性,如:如果是你,你會怎麼做?你覺得他這樣做好嗎?你有不同的看法嗎?

2、集體與個別討論、回答相結合。如:他們在廁所等了老半天了,會不會得救呢?他們被救後心理是怎麼想的?又會說些什麼?你們來給故事編個結尾吧?

二、說活動準備。

我準備了多媒體課件,主要讓幼兒在輕鬆、愉悅的氛圍下,通過像看動畫片似的更好的`理解故事內容,體驗故事所表達的主題。還提供了紙和筆,讓孩子進行故事結尾的創編。發揮幼兒的想像力,拓展幼兒的想像空間,從而激發孩子們相互關心的美好情感。

三、說教法。

教育心理學認為“學習者同時開放多個感知通道,比只開放一個感知通道,能更準確有效地掌握學習物件。”根據幼兒的學習情況,本次活動我運用了演示法、提問法、討論法等教學方法。

採用演示法是因為大班年齡段的幼兒思維具有明顯的具體形象性特點,在活動中我採用以觀看課件演示直接刺激幼兒的視聽器官,能使教學進行得生動活潑,激發幼兒對本次活動的興趣。

採用提問法是因為提問能引導幼兒有目的地、仔細地觀察,啟發幼兒積極思維。我運用啟發性提問如“猜猜看這次火帽子又想到了什麼逃生方法?火帽子的做法對嗎?紅袋鼠會對他怎麼說呢?”讓幼兒將看到的具體形象的圖片或課件用語言描述出來,是解決了本次活動重點的有效方法。

採用討論法是因為讓幼兒圍繞老師提出的問題進行交流,從而互相學習,互相啟發,互相激勵。可以有效的加深幼兒對所學知識的瞭解。

四、說學法。

遵循幼兒學習的規律和幼兒的年齡特點,在《綱要》新理念的指導下,整個學習活動始終以幼兒為主體,變過去的“要我學”為現在的“我要學”。通過課件讓幼兒在看看、聽聽、說說的輕鬆氣氛中掌握活動的重、難點。

觀察法是幼兒通過視、聽覺感官積極參與活動,通過觀看情境表演直接獲得印象。

討論談話法是幼兒在討論、談話中無拘無束地說出自己的理解與看法,是幼兒練習說話的好機會。

五、說活動過程。

結合幼兒園教育工作原則和本次活動的目標,我設計了以下三個環節:

1、匯入活動,引起幼兒興趣。

這個環節我播放了聲音,讓幼兒大膽的想象,ppt顯示的地面在晃動,通過聲音和畫面引起幼兒繼續聽故事的興趣,但我不公佈答案,由這個問題直接引入第二部分。

2、欣賞故事、理解故事內容,學說故事中的主要對話。

在這個環節剛開始讓幼兒學習看著圖示來說故事中的對話,出示“窗戶”的圖片,引導幼兒說出“火帽子,火帽子,窗戶不能跳,一旦跳下去,還不摔成泥!”慢慢的幼兒學會看圖示複述對話,同時幼兒在回答問題也能充分的運用故事中的語言。

3、創編故事結尾。

在這一環節通過孩子的自由討論,手中的畫筆將自己的想法大膽的表現出來,孩子們討論時充分發揮想象力,也讓孩子沉浸在故事中。成為故事中的一員。現在我來具體說一說。

(1)匯入活動,引起幼兒興趣。

在這一環節首先播放了轟隆轟隆的聲音,我是想通過恐怖的聲音帶給孩子一種緊張的氣氛,激發起孩子的好奇心,並融入角色中思考問題“猜猜發生了什麼事情?”,該問題把幼兒帶進一個思考想象的空間,創設了讓幼兒想說、敢說、喜歡說的語言環境,為下面的故事做好鋪墊。

(2)欣賞故事、理解故事內容,學說故事中的主要對話。

這個環節是講述故事,由於故事內容層次分明,所以我採用了分段講述,分段提問。

①第一段先欣賞故事:(春天來了,,看你急不急)

在理解故事內容基礎上,提問並幫助幼兒學習主要對話:故事看到這裡,誰能告訴我故事的題目是什麼?故事裡有誰?發生了一件什麼事?火帽子想到了什麼逃生的方法?紅袋鼠又是怎麼說的?鼓勵幼兒能用故事中的對話說一說。

在這裡,我請孩子們一起用肢體動作來表現發生地震的樣子,我的策略是搖動身體上下晃動等,來感受地震帶來的害怕,從而心裡產生對紅袋鼠和火帽子的擔心和關心。

②第二段欣賞故事(火帽子,心裡真著急一直到結束)利用ppt展示和提問“猜猜看這次火帽子又想到了什麼逃生方法?火帽子的做法對嗎?紅袋鼠會對他怎麼說呢?火帽子困在廁所裡,心裡很著急,他會對紅袋鼠說些什麼呢?紅袋鼠又會說社麼呢?”主要讓幼兒講述遇到地震之後的一些逃生方法,判別這些方法是不是正確的。像坐電梯如果停電會困在電梯裡,跳窗戶會受傷等。並學習故事中的有趣對話,能大膽清楚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知道兩個主要角色遇到事情的不同。在遇到地震時,火帽子火急火了、慌張行事。紅袋鼠沉著冷靜,不慌不忙。這樣讓孩子們對故事更加感興趣,以此增加故事的懸念。我主要是通過對比的手法,讓幼兒來說一說紅袋鼠和火帽子遇到同樣一件事情而採取的不同態度,從而讓幼兒知道,遇到事情不能慌張,要沉著面對。

(3)創編故事結尾,體驗同伴之間互相關心的情感。

①運用提問引導幼兒結合自身經驗創編故事結尾。他們在廁所等了老半天了,會不會得救呢?有誰會來救他們呢?怎麼救的?他們被救後心理是怎麼想的?又會說些什麼?你們來給故事編個結尾吧?讓幼兒以繪畫的形式把討論的結果畫下來並進行完整講述。

②在這裡,主要是以通過繪畫的方式讓幼兒親自表現並感受到幫助別人和被別人幫助都是一件快樂的事情,從而做一個樂於助人的孩子。

③我提問:在遇到地震時,火帽子和紅袋鼠的表現是不同的,你更喜歡誰?為什麼?火帽子接受了幫助心理會怎麼樣?紅袋鼠幫助了火帽子心裡又會怎麼樣?

你學到了什麼本領?讓我們聽聽紅袋鼠是怎麼說的。利用視訊幫助幼兒瞭解遇到地震的正確逃生方法,我們身邊還有許多危險存在,我們要學習紅袋鼠遇到到困難勇敢克服的精神和相互幫助的精神。在遇到災難時要沉著冷靜。在活動結尾可以問孩子:“平時你可能會遇到什麼危險?應該怎樣應對?”,從而擴散孩子們的想像。以上是我對整個教學活動的理解、分析與做法,如有不當之處請評委老師給予批評指正,謝謝!

附故事:

轟隆轟隆

春天來了,紅袋鼠和火帽子一起出去旅行,晚上,他們住在一棟小樓裡。

突然“轟隆”響,樓房像搖椅,燈泡亂晃盪。火帽子著了急:“快快快,地震了!快,快,坐電梯,趕快逃出去!”

紅袋鼠大聲叫:“火帽子,火帽子,不能坐電梯,一旦停了電,困在電梯裡,看你急不急?”

火帽子心裡真著急:“不坐電梯,不坐電梯,我們從窗戶跳出去!”

紅袋鼠大聲叫:“火帽子,火帽子,窗戶不能跳,一旦跳下去,還不摔成泥!”紅袋鼠拉起火帽子,躲進廁所裡。

“轟隆”,“轟隆”,又地震了,樓房晃來晃去。停電了,屋裡變得黑漆漆。

火帽子待在廁所裡,心裡又氣又著急,對著紅袋鼠,大發驢脾氣:“紅袋鼠,紅袋鼠,困在廁所裡,不如跳出去!”

紅袋鼠很傷心,可是他勇敢又堅毅:“火帽子,火帽子,不哭也不鬧,朋友來相救,就能逃出去……”

小朋友們,如果你們遇到地震,千萬別學火帽子,一定要記住:第一,趕緊離開屋子,從安全出口撤離,不要坐電梯,以免停電了摔下去。第二,不能冒失地從窗戶跳出去。第三,如不能及時離開屋子,一定要找到像廁所那樣比較小的空間藏好,等地震過去之後,救援人員就會來援救的。

幼兒園大班說課稿7

一、說教材背景:

由於清明節剛過,有不少幼兒的家長趁著清明節短短的小假期帶了小朋友出去了短途遊或回老家祭祖。於是,班上有幼兒在回園的第一天就在班上分享著放清明假去了哪些地方玩,還在討論著下次放假還想去什麼地方玩。但是,還有多少時間才會放長假呢?小朋友們都爭先恐後的討論著,有的小朋友說,還有幾個月,有的小朋友說,還有十幾二十天??於是老師聽到了,決定在班上開展“我最喜愛的日曆”活動。

二、說教材內容:

幼兒們一聽到這項活動,紛紛從家裡帶了各種可樣的日曆。剛進教室各個幼兒爭先恐後的向老師展示他自己的日曆,有風景的,有卡通的,還有動物的,還有小朋友自己本身拍藝術照的??幼兒在欣賞、閱讀日曆上漂亮圖案的同時,對日曆上的數字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但他們不知道這些數字到底代表什麼?是什麼意思?

三、說教學目標:

而本次活動主要是1)使幼兒認識各種日曆,能基本瞭解日曆的用途。2)能發現日期按順序排列的規律,知道一個星期有七天。3)會看日曆,從日曆中找到我國的一些重大節日,從小關注社會。

我就鼓勵幼兒自主探索。幼兒紛紛採用了不同方式去了解,有的問父母,有的同伴間相互交流等。今天的活動就是幫助幼兒理解這些數字的意義,把幼兒零碎的經驗加以整合。

四、說教學準備

1.多媒體年曆課件與圖片,各式各樣的日曆。

2.事先了解幼兒對日曆的概念。告訴幼兒,日曆可做成各種形狀,如掛在牆上的叫

掛曆,貼在牆上的單張日曆叫牆歷,放在桌上的叫日曆,還有小日曆卡,有的手機上也有日曆。

3.幼兒每人一支鉛筆。

4.幼兒在家自帶一本日曆。

五、說教法

1、直觀演示法:運用直觀、形象的教具進行表演示範,引導幼兒理解作品內容。活動中,主要運用多媒體課件,將整個日曆以圖片形式展示,通過觀賞課件,引導幼兒瞭解日曆的主要結構,理解日曆的`內容。

2、提問法:提問是教師引導幼兒觀察事物,要求幼兒再現已知知識,啟發幼兒積極思維的手段。例如:有小朋友知道兒童節是哪一天嗎?

3、練習法:從日曆中找到一些重大節日。

六、說學法

1、參與法:幼兒參與找節日的過程。

2、發現法:通過日曆,讓幼兒去探索與發現我國的法定假期有哪些。

3、講述法:主要都會幼兒能準確地回答問題,在活動中,我會採用多種形式的提問,為幼兒提供講述的空間,啟發幼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七、說教學程式

整個活動分為三大部分,活動流程簡單明瞭地概括了整個活動,使大家一目瞭然,明白設計意圖,下面將其詳細說明一下:

一、 匯入部分:激發學習興趣,引出主題。

利用多媒體課件圖片,引導幼兒說一說自己喜歡的節日,為什麼?我在此環節注意引導幼兒回憶原有的生活經驗,並組織幼兒進行討論,為下一步的教學的開展進行鋪墊。突出活動的教學重點,引起興趣,引出主題。

二、 展開部分:理解日曆的內容,掌握學習方法。

1、教師講述日曆的構成,講解日曆上的數字與顏色及圖案的含義。讓幼兒認識日曆。以提問的方式引出主題。如:1)為什麼週一至週五都是黑色的?而週六週日卻是紅色的?2)有小朋友知道數學數字代表什麼意思?那語文數字呢?(鼓勵幼兒結合自己的經驗及想法並講述,幼兒自由討論)此環節鼓勵幼兒大膽發表自己的觀點。幼兒在討論和集體指認中瞭解表示月份、日期、星期數字特徵。

2、自主辨別,尋找節日。

(一)探索研究,從日曆中找到一些重大節日。

1)老師想知道這個月哪幾號是星期六,請各位小朋友動動你的小手把它圈出來。

2)請你在日曆上找出今天是幾號,用圓圈把表示今天的數字圈出來。

3)請各位小朋友幼在日曆中找一找下面這些節日,然後與同伴說一說,各個節日是幾月幾日,是星期幾。(1)端午節;(2)中秋節;(3)國慶節;(4)冬至節。

(二)組織交流各自的查詢結果,並思考:除了這些節日以外,你還知道有哪些節日,是星期幾?小朋友能找出來並按順序告訴老師分別有哪些嗎?

1)一年裡有哪些節日?(幼兒自主尋找節日看看講講)

(三)師幼共同小結:日曆有什麼用?

日曆真是我們的好朋友,我們可以在日曆上找到許多的節日。

三、結束部分:遷移經驗,愉快表現。

大家在活動過程中可以看到,整個活動始終貫穿著幼兒尋找和指認數字的過程,其實這也是我對活動形式的一種嘗試,也就是說將尋找和指認數字作為一種手段、一種載體,讓孩子在對數字的尋找、指認過程中瞭解日曆上的數字和我們生活的關係,獲得諸如語言表達能力、觀察能力、歸類能力、聽辨能力、感受、合作能力等等多方面綜合能力的提高。

今天的活動是這個小主題中的一個部分,通過今天的活動,將幼兒零碎的對日曆的認知和相關經驗加以提升,懂得並瞭解日曆在我們生活中的重要意義,並在此基礎上引發幼兒自己設計、製作日曆的興趣,讓幼兒能夠在認識並看懂日曆以後創作出一本屬於幼兒自己的日曆。

今天我所展示的這個活動肯定還存在著許多不足之處,,希望在座各位,能給予批評指正,讓我在以後的教學實踐中,在新的教育觀念的下,和孩子一起探索,一起成長,謝謝!

幼兒園大班說課稿8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這天我說課的題目是大班綜合活動《變廢為寶》,這是“漂亮的海底世界”主題活動中的一個活動。

一、說教材。

設計意圖:

一次性的物品給人們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但這些物品隨便丟棄又造成了環境的汙染。根據新綱要的要求:指導幼兒利身邊的物品或廢舊資料製作玩具、手工藝品等來美化自己的生活為指導思想。利用一次性物品來大膽進行創新制作,既培養了幼兒動手動腦潛力,又培養了幼兒的創新意識,讓幼兒體驗到了變廢為寶的樂趣。最近,我們班搞的主題是海底世界,針對以上問題以及結合本班的主題活動,我特設計本活動。主要是引導幼兒在欣賞廢舊物變寶發明出來的美后,自己動手利用平常經常丟棄的廢舊物也來發明一種美,從中增進幼兒的創新意識與環保意識。我認為,選取這一活動就如《綱要》中所說,“既貼合幼兒的愛好和現有經驗,又有助於構成貼合教育目標的新經驗;既貼近幼兒的生活,又有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因此,此活動來源於生活,又能服務於幼兒的生活。

目標定位:

活動的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著導向作用。根據大班幼兒年齡特點及實際狀況以及布盧姆的《教育目標分類學》為依據,確立了情感、認知、潛力方面的目標,其中既有獨立表達的成份,又有相互融合的一面,目標為:

1、樂意與同伴交流自己製作的作品,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進步幼兒的協商潛力。

2、嘗試用多種廢舊資料製作海底世界,體驗發明的樂趣。

3、增進幼兒的創新意識與環保意識。

根據目標,我把活動重點定位於:用多種廢舊資料製作海底世界,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進步幼兒的協商潛力。

活動難點:

如何有效地適宜地選用各種廢舊資料製作漂亮的海底世界。總之,我們建立了目標的整合觀、科學觀、系統觀,力求構成有序的目標運作程式。使活動呈現趣味性、綜合性、活動性,寓教育於製作活動之中。為此,我們作了如下活動預備:

1、物質預備:收集製作玩具的廢舊資料,師幼共同收集各種廢舊資料製作的有關海底世界的成品和圖片。

2、經驗預備:幼兒對海洋的水生動物有肯定的經驗。

3、空間預備:幼兒座位呈框字型擺放,展示臺呈半弧形放置於幼兒視線前面。

全方位的`預備為活動的成功開展帶給可能。

二、說教法。

新《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為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活動中應力求“構成合作探究式”的師幼互動。因此,本次活動教師以參觀者的身份引導孩子,以自己的語言啟發幼兒的創新意識外,還挖掘此綜合活動價值,採取了適宜的方法組織教學,採取的教法有:啟發提問法、直觀法、自主探索法、分享交流法

1、啟發提問法:本次活動最經常使用這種方法,引起幼兒的思考,啟發他們的發明思維,讓他們在老師的提問幫忙下,更好地完成作品的製作。

2、直觀法:本次活動的開頭,老師就採取了這個方法,讓幼兒透過欣賞別人的作品,引起幼兒創作的愛好,初步感受藝術中的美。

3、自主探索法:讓幼兒自己選取喜歡的形式進行廢舊物的創作,並在製作過程中學習合作,並進步幼兒的協商潛力。

4、分享交流法:本次活動的結尾部分,我讓幼兒將自己的作品與同伴與同伴一同交流分享,讓小朋友學會互相交流、相互理解和相互欣賞。

此外,我們還適時採取了賞識激勵法、審美薰陶法對活動加以整合,使幼兒獲得對廢舊物的理解和體驗,到達了科學性、藝術性、健康性、愉悅性的和諧統一。

三、說學法。

以幼兒為主體,發明條件讓幼兒參加發明活動,不僅僅進步了熟悉,錘鍊了潛力,更昇華了情感,本次活動幼兒採取的學法有:

1、多感官參與法:新《綱要》科學領域中的目標明確指出,(幼兒)“能用多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用適當的方式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和成果”。因此,活動中我們引導幼兒看一看、想一想、做一做、說一說等多種感官的參與,不知不覺就對廢舊物變寶發生了愛好。

2、嘗試法:陶行知先生說過在“做中教,做中學,做中求進步”。在創作活動中我就鼓勵幼兒自己尋找資料進行創作。在這一過程中幼兒透過商量、合作、嘗試用各種廢舊資料進行創作。透過交流分享,又把大家的經驗作一匯合,學會了相互欣賞、相互交流。

3、體驗法:心理學指出,“凡是人們用心參加體驗過的活動,人的記憶效果就會明顯進步”。為了讓幼兒對廢舊物有更深的印象,我們就採取了直接參與創作的過程,在創作活動中,體驗廢舊物變寶的創作樂趣。

與此同時,我們還透過幼兒間的合作創做,交流分享。表達著各自的豐富、多樣性的熟悉,體現著“以幼兒發展為本”理念。

四、說教學程式。

我採取環環相扣組織此活動程式,活動流程為:

激發愛好→自由選材→分工合作→動手製作→交流分享→審美延伸

(一)激發愛好(2分鐘)

“愛好是最好的教師”。活動一開始就讓幼兒欣賞由廢舊物製作的作品,引起幼兒製作的憧憬和愛好。

(二)自由選材,合作創作(3分鐘)

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是引導者、支持者、合作者。在輕音樂播放的簡單氛圍中,讓幼兒自己選取資料,並和同伴一齊商討如何創作漂亮的作品。然後共同製作。

(三)動手製作作品(20分鐘)

在這個環節中,幼兒開始製作作品,作為一個引導者、參與者以及合作者。我始終以參觀者的身份,利用提問引導、啟發幼兒更好地發明作品。

(四)交流分享(10分鐘)

在最後幼兒作品的展示中,我讓每組派一位小朋友上來交流自己小組利用什麼來製作作品。透過孩子之間的互相欣賞、相互交流,進步了他們對廢舊物變成寶的愛好,並在這個過程中,體驗了表示美和發明美的樂趣。相信透過這個活動,孩子們以後在日常生活中,對於廢舊物他們會持著如何利用的想法,環保的意識也增加了。

(五)活動延伸

請小朋友回家以後也能夠自己動手利用家裡的廢舊物品來製作其他的物品。

五、資源利用:

讓家長幫忙收集各種廢舊物。

六、活動預期成果:

1、讓幼兒在製作的過程中,進步同伴間的合作意識以及協商潛力。並體驗成功帶來的快樂。

2、嘗試運用廢舊物品發明新的藝術作品,培養幼兒的創新意識,並讓他們初步感受環境、生活和藝術的美,體驗發明的樂趣。

3、學會和同伴一齊分享交流,進步幼兒的口語表達潛力。並學習相互欣賞、相互交流。

4、引導幼兒欣賞藝術作品,培養幼兒表示美和發明美的情趣,並初步具有環保意識。

幼兒園大班說課稿9

散文詩欣賞《秋天》,它選自幼兒園大班語言教材.這是一首充滿兒童情趣的作品.它短小精悍,以優美生動的童話語言描繪了秋天這一豐收的景象。詩中充分發揮想象力,將秋天的情境作了巧妙的比喻和契合的聯想,顯得具體而又形象。你看,梧桐穿黃衣,楓樹披紅袍……這都和幼兒的生活,幼兒的想象緊緊相扣。《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要引導幼兒接觸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使之感受語言的豐富和優美,並通過多種活動幫助幼兒加深對作品的體驗和理解。散文詩鮮明的結構特點,擬人化富有人情味的語言風格給幼兒清楚明瞭的記憶和想象線索,便於幼兒理解和感受,能夠充分發揮幼兒的想象力.符合大班幼兒的學習特點,可以很好地為幼兒所接受。

《綱要》在語言領域中提出:“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並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以及要“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發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根據這一目標和要求,結合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語言發展水平,我制定了本次活動的目標:

1、通過活動,幫助幼兒理解散文詩的內容,使幼兒初步理解散文詩中比喻和形容手法的運用,感受散文詩的語言美及意境美。

2、編散文詩,初步掌握仿編散文詩的技巧

3、激發幼兒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目標中提到:教師要培養

幼兒感受美、表現美、創造美的能力,感知語言的優美。因此在整個活動中,我始終圍繞這一目標進行教學,這也是本次活動的重點之一。另一個重點則是讓幼兒理解散文詩中比喻形容手法的應用。

我確定本次活動的難點是:是學習仿編散文詩,初步掌握仿編散文詩的技巧。在這個過程中,我主要是創設一種積極的語言環境,利用環境和積極的教具(課件)讓幼兒大膽的`發表自己的意見,大膽的想象,讓幼兒在活動的過程中來解決這個難點。

為了更好地服務於本次的活動目標和完成活動內容,我做了以下準備工作:

知識方面:

1、積累幼兒對秋天的相關經驗。

2、幼兒事先對一些比喻擬人等形容手法的接觸。

教具方面:課件、磁帶

為了使活動順利開展,我準備了錄音磁帶和課件.以散文詩的內容為畫面配以充滿感情的朗誦,能吸引幼兒,誘發幼兒學習的願望,從而達到培養幼兒理解和想象的目的.活動前讓幼兒去觀察秋天的景物,主動去發現獲得有關的知識經驗.為本次的活動打下基礎。那麼,在活動中要如何體現目標的要求,具體形象思維是幼兒期兒童思維的主要方式和典型的特點。根據這一特點,我採用了情景激趣法、直觀教學法和知識遷移等方法,有目的、有意識地按認知,情感與行為培養相結結合的原則和幼兒的實際發展水平,讓幼兒用語言與非語言表達方式感知理解.使幼兒從具體到抽象,從直接到間接地獲得語言經驗,體現了在學習文學作品中發展幼兒思維的特點。

綜上所述, 根據大班幼兒學習語言和年齡的特點,結合幼兒園教學工作原則和本次活動的目標,我設計以下幾環節:

一、匯入活動。二、基本活動。三、創編活動。四、延伸活動

在第一環節,匯入活動中,教師根據幼兒對秋天的生活經驗,提出問題小朋友,你們知道現在是什麼季節嗎?那秋天是什麼樣的?

對於這種生活經驗比較強的問題,我可以請一些語言表達能力比較弱的幼兒來回答。在這個環節中,我採用了提問法,我運用啟發性提問讓幼兒將看到的具體形象用語言描述出來,瞭解幼兒對秋天的相關經驗有多少。還為順利過渡到下一環節作鋪墊。

在第二環節,基本活動中,我主要是讓幼兒欣賞散文《秋天》。在第一遍欣賞教師有感情的朗誦目的是讓幼兒大致瞭解一下散文詩的基本形式和內容。欣賞過後教師提問“小朋友知道散文的題目是什麼嗎?”讓幼兒知道散文詩的題目是《秋天》。第二遍利用課件讓幼兒邊看別聽,視聽結合。欣賞散文前,教師事先提出要求“請小朋友邊聽邊看,詩歌裡說到秋天哪些景物?”讓幼兒帶著問題去聽。為了幫助幼兒更好的理解散文的內容,欣賞過後,教師藉助啟發提問“你聽見看見了什麼”?教師可以利用課件,根據幼兒的回答逐一再現詩中的情景。這一環節是讓幼兒理解散文詩的主要內容。對散文詩有個印象。接下來再次欣賞課件,理解散文詩中比喻、擬人形容手法的應用。這也是本次活動的重點。通過課件、語言、動作……變幻多種有趣的形式,逐句感受、理解散文詩中比喻和形容手法的運用,體會豐收喜悅的心情。幼兒根據自己的理解、感受,說一說詩中那一句最美,充分表達自己的意見與感受。教師鼓勵幼兒用表情,動作等多種形式說出自己喜歡的句子,這種做法改變了由教師確定詞語學習範圍的做法.讓幼兒按個體經驗和需要學習.培養了幼兒的主動性。從而強調了重點。

第三環節,仿編部分中,以秋爺爺和水果寶寶的口吻激發幼兒的仿編慾望,還有哪些水果娃娃來歡迎秋爺爺,根據幼兒思維具體形象性的特點,教師創設“豐收的果園”情景,提供各種各樣的水果讓幼兒去觀察,發現,讓幼兒建立表象經驗,並在此基礎上引導幼兒根據水果的不同特徵如顏色、形狀、香味等進行自由仿編,“燈籠一樣的柿子”、“金黃的橘子”、“竹子一樣的甘蔗”……並鼓勵、引導幼兒用比喻等形容方法加以描述。培養了幼兒感知美、表現美、創造美的能力,使他們的語言豐富,並複習了散文詩的句式,調適了語言教學過程中的氣氛和個體參與的機會,使活動生動、有效,幼兒成為真正活動的主人。從而解決活動的難點。

第四環節,是活動的延伸環節,在最後這個環節中教師以喜悅、快樂的口吻“讓我們再去豐收的田野上看一看還有哪些美麗的景象,激發幼兒繼續探索、觀察的慾望。同時繼續豐富植物角中的水果,提供秋天景色的掛圖,為幼兒繼續感知秋天,繼續仿編提供支援。

教學反思:

此次活動圓滿結束!活動前我為幼兒創設了寬鬆自由的活動氛圍,讓幼兒在寬鬆自由的氛圍中輕鬆獲得鍛鍊與提高。活動過程中,幼兒表現的積極主動,都能用較完整的語言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並能主動與同伴交流。

幼兒園大班說課稿10

一、說教材。

(一)說設計意圖:

《耷拉著耳朵的小兔子》這是一個情節有趣,形象鮮明突出,語言中透露著嘲笑和鄙視,容易吸引幼兒的學習興趣,又可以拓展孩子的想象力;其二是現在的孩子由於受生活環境限制,缺乏與周圍人相處的經驗,普遍存在對周圍事物缺乏感情的行為,所以這一內容既符合幼兒年齡特點,又符合孩子的現實需要。故事極具創意,從問題-衝突-解決都充滿童趣的處理方式,故事描述小兔子由於個體差異而受到別人的嘲笑,於是它想盡種種辦法讓耳朵豎起來,其實是帶出小夥伴們與小兔子之間的關係。小夥伴們不僅沒有安慰小兔子,反而三番兩次地嘲笑小兔子,於是製造出了更多的問題。最後小兔子通過醫生的點撥,明白了其中的道理,於是接受了這個事實,並用很樂觀的態度來對待,結果反而受到了別的小夥伴的歡迎。這個故事和生活比較貼近,又能服務於幼兒的生活,讓幼兒在講述中懂得每個人各有優點,符合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學習特點。這個故事同樣也適合我們廣大的家長和老師,讀後發人深省。

(二)說活動目標: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在語言領域中提出:"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並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以及要"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發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活動的'目標是教學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著導向作用。根據大班幼兒年齡特點及實際情況,確立了情感、認知、能力方面的目標,其中既有獨立表達的成分,又有相互融合的一面。

1、讓幼兒知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獨特性,應該用樂觀的態度去認識的對待它。

2、通過觀察畫面理解故事內容,能夠結合相關動詞短句講述故事情節。

3、教育幼兒懂得接納自己、接納別人。

(三)說活動重、難點:

本次活動的教學重點是使幼兒懂得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獨特性,應該正確認識和對待它。教學難點是幼兒理解故事內容,結合圖片運用相關動詞講述故事情節。

二、說活動準備。

為了更好地服務於本次的活動目標,完成活動內容,我作了以下準備:

耷拉一隻耳朵的小兔子圖片,教學圖片一套,故事課件一套。角色頭飾若干。

三、說教法。

教育心理學認為"學習者同時開放多個感知通道,比只開放一個感知通道,能更準確有效地掌握學習物件。"根據幼兒的學習情況,本次活動我運用了直觀法、提問法、猜測討論法等教學方法。

為什麼要採用以上方法呢?

採用直觀法是因為這個年齡段的幼兒思維具有明顯的具體形象性特點,屬於典型的具體形象性思維。從幼兒認識事物的特點和語言本身特點來看,在幼兒園語言教育中貫徹直觀性原則非常重要。以看圖片、看課件的形式直接刺激幼兒的視聽器官,能使教學進行得生動活潑,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採用提問法是因為提問能引導幼兒有目的地、仔細地觀察,啟發幼兒積極思維。我運用啟發性提問讓幼兒將看到的具體形象的圖片或課件用語言描述出來,是解決活動重點的有效方法。提問法是語言活動中都能用到的方法。在教學中,我嘗試將單一性、回憶式、封閉式的提問方法改成多樣性、啟發式、開放式的提問。如果你是小兔子布布,夥伴們取笑你有一隻耷拉著的耳朵,你會怎樣?你會用什麼方法讓耷拉著的耳朵豎起來呢?等等這些問題既能啟發幼兒的思維,又能讓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表達自己的想法。

猜測討論法討論能開拓幼兒的思維,是激發幼兒言語的重要方法,而言語是幼兒學習閱讀和檢驗閱讀能力的基本手段。運用猜測討論能滿足幼兒的好奇心理,促使幼兒積極言語,最終有效地完成教學目標。

四、說學法。

遵循幼兒學習的規律和幼兒的年齡特點,在《綱要》新理念的指導下,整個學習活動,始終以幼兒為主體,變過去的"要我學"為現在的"我要學"。遵循由淺入深的教學原則,幼兒在看看、聽聽、想想、說說、玩玩的輕鬆氣氛中掌握活動的重、難點。幼兒將運用觀察法、討論談話法等。觀察法是幼兒通過視、聽覺感官積極參與活動,幼兒通過觀看圖片和課件直接獲得印象。猜測討論法是幼兒在討論、猜測中無拘無束地說出自己的理解與看法,是幼兒練習說話的好機會。

五、說活動過程。

結合幼兒園教育工作原則和本次活動的目標,我設計了以下四個環節:

1、出示主要角色圖片,引起幼兒興趣,引出課題。

2、結合圖片,分段欣賞故事,理解故事內容。

3、看課件,完整欣賞故事,遷移經驗,使幼兒懂得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獨特性。

4、幼兒進行角色表演。

幼兒園大班說課稿11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

××好!

我是來應聘幼兒園教師的××號考生,今天我抽到的說課的題目是《小門哪去了》,下面我將從說教材、說學情、說活動方法、說活動準備、說活動過程、說活動延伸這六個方面展開我的說課。

一、說教材

《小門哪去了》是幼兒園大班上冊語言領域的活動。門是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不僅可以讓我們居住的安全,還能有防風禦寒。本次活動講述了小兔子用南瓜做了一個新房子,用冰來做門,太陽出來後,門不見了這樣一個有趣的故事。《綱要》中指出,語言能力是在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並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通過學習,幼兒可以鍛鍊看圖講故事的語言表達能力,同時也能培養喜歡聽故事、勤動腦的生活好習慣。

根據幼兒身心發展特點和孩子的的實際情況,我確定如下三維目標:

1認知:理解作品故事情節,動物形象的特點,學習新字“兔、瓜、門、吃”。

2能力:通過細心看圖與續編,培養語言表達和想象創造能力。

3情感:養成愛動手、愛思考、愛圖書的好習慣。

在以上對目標的分析,我將本活動的重點設定為:理解故事內容,知道小門為什麼不見了。而難點則是:通過思考與續編故事,養成愛動手、愛思考的生活習慣。

二、說學情

大班的幼兒好奇好問,有極強的求知慾,對事物的理解能力逐漸增強,能通過手、口、動作、表情進行表現、表達與創造。因此對這個故事有著非常濃厚的學習興趣,為本此活動的學習打下了基礎。同時,他們的合作意識和自控能力有所增強,因此可以通過合作的方式,讓他們在鍛鍊語言表達能力的基礎上,感受到成功的滿足。

三、說活動方法

《指南》中明確指出:既要把握幼兒發展的階段性特徵,又要充分尊重幼兒發展的個體差異。因此,在本次活動中我遵循以教師為主導,幼兒為主體,活動為主線的原則,在開始使用謎語遊戲法、在故事講述後進行續編表演、情景教學等方法展開活動。引導幼兒通過參與、討論、展示等方式,自主探究獲取知識與經驗。

四、說活動準備

世界幼教之母蒙臺梭利認為:一個有準備的`環境是關鍵,因此,為了充分尊重和保護其好奇心和學習興趣,創設豐富的教育環境,我將提供一下準備材料:

1介紹冰融化的動畫視訊;

2關於小兔子的歡快音樂;

3各種植物和材料的掛圖。

這樣能夠幫助直接感知和親身體驗,激發探索樂趣。

五、說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謎語匯入,談話激趣

幼兒的特點就是注意力容易轉移,所以應該運用新穎活潑、鮮明形象、等方式來吸他們。

1我會親切向小朋友們問好。

2邊說謎語邊動作:高高大大是個啥,每個房子都有它。出來一定要鎖好,它會保護我的家!以此來抓住孩子的注意力,培養他們的聽、說和想象的能力,對猜謎的幼兒進行表揚。

3請出好朋友小兔子,讓大家幫助小兔子解決一個關於門的大難題,以此匯入活動。

(二)展開活動

1創設情境,初步感知

出示故事掛圖,播放伴奏音樂,繪聲繪色地分佈講述故事。在講述的過程中穿插如下問題,小兔子不捨得吃南瓜,你覺得可以做什麼?新房子怎麼樣?有什麼奇怪的地方?冬天來了,風是什麼聲音啊?小門沒有了,小兔子是什麼樣的心情啊?這裡我對孩子的觀察能力與想象表達能力進行表揚。例如:你的觀察真仔細,小兔子誇你頂呱呱!在觀察圖片,啟發問答的方法下對小兔子做門的故事有一個初步的感知,並能積累了一些問題。並注意告訴幼兒不要到河邊玩耍,進行安全教育。

2師幼互動,深入理解

提問:小兔子用什麼材料做門?小門為什麼不見了?為了幫助理解,播放介紹冰融化的動畫視訊。引導動腦:用什麼材料做門好?為什麼?來幫助小兔子建好新房。出示圖片,小朋友複述情節,並續編:後面會發生什麼。例如:問了熊貓叔叔,找到了合適的材料。充分發揮想象力,給孩子充分的空間自由地表達,提高看圖說話的能力。同時在故事中明白多觀察,愛動手,多動腦的好習慣。

形象認讀漢字,圖文對比:兔、瓜、吃、門。例如:兔的點是小尾巴,幫助識別。

3遷移內化,想象創編

兩人一組找朋友把漢字和對應的圖片連線。老師說漢字在漢字筐裡找出相應的卡片。

在鞏固了漢字的認讀之後,讓幼兒挑選自己喜歡的角色,帶上對應的頭飾,將故事裡涉及到的事情再演出一次,在幼兒分角色扮演的過程中我會對幼兒提供一些幫助同時還會鼓勵他們進行自由創編,開發孩子們的小腦筋,發揮語言表達、肢體表現和合作的能力。

4編成兒歌,律動小結

播放《數鴨子》的背景音樂,讓全班的小朋友一起跟著我邊說邊做動作:

一個大南瓜,小兔做成家。少了一個門,冬天太冷啦。

河邊看到冰,做成透明門。早上起來看,小門不見了。

對幼兒的表現再次進行表揚,以此結束活動。用兒歌的形式進行小結,並配合律動,在口、耳、身體共同運動的情況下,幫助孩子加深對故事的理解和表達能力與協調能力。

六、說活動延伸

好的教育活動不是止於特定的某一次活動,而是一個長期、持續的過程,活動延伸不可缺少。因此,我採用家園合作的方法進行活動延伸,讓幼兒回去和家長一起分享這個小故事,不僅能夠繼續激發幼兒對故事的喜愛,還能促進親子之間的情感交流,利於幼兒的健康成長。

以上就是我的說課,謝謝各位評委老師!

幼兒園大班說課稿12

一、說教材

(一)教材分析:

現在的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從小得到父母的疼愛,生活中的一切都有大人包辦代替,自理能力很差。韻律活動《洗手帕》,它來源於幼兒生活,充滿兒童情趣,深受幼兒喜愛,歌曲旋律簡單、重複,有很強的表演情節,不僅給歌曲增加了趣味性,還讓孩子們充分認識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二)、目標的確定及教學重點、難點分析:

1、中班幼兒具有活潑好動、好奇好問的特點,但缺乏生活經驗、詞彙貧乏。根據教材分析和幼兒年齡特點,從認知、情感、能力等方面制定了本次活動的目標:

(1)在幼兒親自動手洗手帕的基礎上,學習韻律活動《洗手帕》;

(2)在洗手帕的過程中,啟發幼兒體會洗、搓、擰、晒及捲袖子等動作,使幼兒在理解的基礎上迅速掌握動作要領,大膽用身體動作進行表現,從而發展幼兒的音樂表現力;

(3)鍛鍊幼兒自我服務的能力,培養幼兒講衛生、愛勞動的良好行為習慣。

2、 在目標中提到“在洗手帕的過程中,啟發幼兒體會洗、搓、擰、晒及捲袖子等動作,使幼兒在理解的基礎上迅速掌握動作要領,大膽用身體動作進行表現,從而發展幼兒的音樂表現力;”因此,在整個活動中,我始終圍繞這一目標進行教學,這就是本次活動的重點,也是本次教學的難點。

(三)教具準備:

為了更好地服務於本次的活動目標和完成活動內容,我做了以下準備工作:

1、課前與家長聯絡好,讓孩子學習洗手帕,使他們瞭解洗手帕的過程,同時通過實踐初步感受勞動的快樂。

2、每位幼兒自帶一塊手帕

3、每組一隻臉盆及肥皂

4、錄音機、磁帶,事先欣賞過《洗手帕》的音樂 活動過程:

二、活動程式

根據教材分析和幼兒年齡特點,結合教學目標,我設計了以下四個環節:

(一)以猜謎的形式匯入,激發幼兒興趣。

1、 律動《勞動最光榮》進場。

2、猜謎語:一個東西四方方,天天帶在我身上。 有了鼻涕用它擦,出汗也要去找它。

這一環節的設計就是充分利用幼兒的'興趣點,調動幼兒的積極性,運用感官感知活動內容“手帕”。

(二)從親身體驗中讓孩子們學習日常生活中的模仿動作,如洗、搓、漂等動作。

1、瞭解手帕作用 提問:

(1)、小手帕有什麼作用?

(2)、小手帕髒了怎麼辦呢?

(3)、誰來洗呢?

小結:小朋友都長大了,在幼兒園是小哥哥、小姐姐了,所以我們要學著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自己洗手帕,養成講衛生、愛勞動的好習慣。

2、動手洗手帕 。

(1)教師:我給小朋友們準備了一盆水,一塊小肥皂,請大家學習洗手帕。;要求: 洗手帕以前做什麼?(捲袖子) 不要把水弄在地上,洗時想想,你是怎樣洗手帕的?

(2)幼兒分組洗手帕。

重點:在幼兒洗手帕的過程中,教師注意啟發幼兒體會搓、洗、擰、晒等動作。

這一環節主要是把活動重點分解並前置,通過積極引導幼兒再現自己遊戲的經驗來練習洗手帕,為下一步解決活動重點,突破活動難點打下基礎。

(三)學習韻律活動《洗手帕》。

1、分解學動作,提問:洗手帕以前做什麼?(捲袖子)

(1)教師示範:翻手腕動作,幼兒模仿。

提問:你們怎麼洗手帕的?用了什麼?

(2)教師示範:浸水、搓肥皂、洗手帕動作,幼兒模仿。 重點:學習洗手帕動作。

提問:手帕洗好了做什麼?

(3)教師示範:擰手帕、左看看,右看看、晒起來動作,幼兒模仿。

提問:手帕洗的真乾淨,你們高興嗎?教師示範,幼兒模仿。

2、完整聽音樂作動作 。

教師完整示範一遍 幼兒集體學一遍 。

糾正個別幼兒動作,加強重點動作指導。

幼兒完整跳兩遍。

本環節是活動的重點,主要通過提問的方式和通過老師的示範學習洗手帕的動作。根據樂曲強弱、快慢,讓孩子們嘗試用兩種不同力度、速度的洗手帕動作來感受樂曲的韻律,充分調動了幼兒的主動性。

(四)複習歌曲《丟手帕》。

全體幼兒出活動室做丟手帕的遊戲。

幼兒園大班說課稿13

各位領導、老師,大家好。今天我將要執教《摺紙》,下面我從教材、教法、學法、教學流程等方面談談自己的課堂設計。

一、教材分析(說教材)

1、《摺紙》是北師大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五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第一課時。在此之前,學生在三年級下冊已經學習了分數的初步認識、同分母分數的加減法及應用,在五年級上冊已經學習了倍數與因數、分數的再認識、約分、通分。這些知識為本節課的學習起著鋪墊作用。本節內容將為本單元的分數加減混合運算及五年級下冊的分數混合運算、解決分數應用題打下基礎。

2、課標指出“數學教學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教師要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根據課標的要求,結合教材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我制定瞭如下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能正確計算異分母分數的加減法,並解決簡單分數加減法的實際問題。

(2)方法與過程:通過直觀的摺紙操作活動,感受計算異分母加減法的必要性,理解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算理。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滲透轉化思想,培養遷移類推和歸納概括的能力。教學重點:能正確計算異分母分數加減法。教學難點:理解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算理。

二、教學策略

1、說教法: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使學生順利達到本節課預定的目標,我採用了以下教法:

(1)討論法。通過學生的同桌討論,小組討論讓他們自己總結歸納出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演算法則。

(2)藉助展臺的演示,幫助學生理解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算理,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能力。

(3)運用搶答、口答、投影等形式的練習,使學生鞏固所學知識,使教學得到反饋。

(4)循循善誘,啟發、引導、鼓勵學生積極發言,指導學生動腦、動手,逐步掌握新知。

2、說學法: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使學生學會聯絡舊知識解決新問題;通過動手操作、觀察、分析,自己能說出異分母分數相加減的算理,並能正確計算。

三、說教學流程:

1、複習匯入。“數學課沒有新課,新課就是複習課。”在這個環節,根據學生已有認知水平,我設計了通分、同分母分數加減的'練習,為本節課的學習打好基礎,作好遷移。

2、創設情境。課標指出:“學生的數學學習內容應當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學生不僅要學會解決問題,更要學會提出問題。”在這個環節,我為學生提供了具體的摺紙情境,讓學生根據數學資訊提出問題。活躍了學生的思維。

3、自主探索。新課程注重了對學生估算能力的培養。新課標指出:“學生的數學學習內容要有利於學生主動地進行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等數學活動。”本環節,我採用了“估一估——折一折——議一議”的模式,通過自主嘗試教師引導,知道分母不同也就是分數單位不一致,要想計算,必須先通分,培養了學生的轉化思想,從而得出異分母分數加法的計算方法。在學生已經掌握了異分母分數加法的計演算法則基礎上,讓學生去自主嘗試異分母分數減法的計算,培養了學生知識遷移的能力。

4、鞏固練習。

“練一練”第一題,通過看圖填空,讓學生進一步鞏固、深化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算理,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

“練一練”第三題,通過分組競賽,來檢驗學生的計算能力及正確性,同時也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小診所”通過讓學生辨別易出錯的算式,以提高計算的準確性。

新課標指出:“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解決總問題旨在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體會數學來源於生活,以服務於生活。同時也對學生進行了環境保護教育。

5、拓展延伸。通過解決問題,激發學生思維,引導學生學會用線段圖解決問題,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

6、反思評價,總結全課。

新課標指出:“對數學學習的評價要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關注他們在數學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與態度,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信心。”在課堂總結時,設計問題“本節課我學會了什麼?”讓學生反思本次數學活動的收穫,形成數學知識體系。

7、板書設計。

板書在課堂教學中可以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因此在板書中,我設計“先通分,再計算。”使學生清晰地知道異分母分數加減法計算的法則。根據學生的心理特徵,我在黑板上示範了異分母分數加法的計算過程,旨在規範學生書寫,養成良好習慣。

幼兒園大班說課稿14

活動目標:

1.對詩歌內容感興趣,激發做大班小朋友的自豪感.

2.初步學習有表情地朗誦詩歌.

活動過程:

談話,引出課題.

問題:

⑴.暑假你們在家都做了些什麼有意義的事?(請小朋友一一舉手回答.)

⑵.哦,你們真棒,經過一個暑假的鍛鍊,我們小朋友又張大了,成為了一名大班的小朋友了.

2.幫助幼兒欣賞並熟悉詩歌內容.

⑴.教師有表情的朗誦詩歌.

提問:這首詩歌叫什麼名字?

聽了這首詩歌,你們心裡有什麼樣的感覺?

⑵.請幼兒帶著問題再欣賞一遍.

提問:詩歌裡的小朋友幫助別人做了那些事?你們最喜歡哪一句?

3.藉助掛圖,再看幼兒用書,引導幼兒理解詩歌內容.

⑴.提問:詩歌裡大班小朋友幫助弟弟妹妹做什麼?

在幼兒園裡做了什麼?

在家裡幫爸爸媽媽做了什麼

⑵.引導幼兒在教師的暗示下練習唸詩歌.

4.引導幼兒學習有表情的看圖朗誦,激發幼兒產生做大班小朋友的'自豪感.

⑴.提問:你們喜歡詩歌裡的打扮小朋友嗎?為什麼?

你們想怎樣朗誦這首詩歌呢?(啟發幼兒帶著自豪感朗誦詩歌.)

⑵.提問:你們現在也是打扮的小朋友了.你們還可以問別人做寫什麼呢?

教學反思:

從執教的情況來看,我覺得自己在課堂上的組織語言還有待加強,如何讓孩子對你的提問或是小結能更好的明白、理解,是自己在以後的教學中需要關注的一個重要方面。

幼兒園大班說課稿15

一、說教材:

《玩雪》選自大班上學期第八個主題《冬天的故事》中,是一節健康與藝術相結合的綜合課,通過帶孩子們到戶外與雪進行親密接觸,和小夥伴一起打雪仗、堆雪人、滾雪球、做雪雕等活動,感受雪天遊戲的樂趣,激發幼兒冬天運動的興趣。

二、說活動目標:

我根據教材內容,結合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確定了以下活動目標:

1、嘗試使用不同的工具玩雪,豐富玩雪的經驗。

2、學會與小夥伴分享與合作。

3、感受雪天遊戲的樂趣,激發幼兒冬天運動的興趣。

三、說活動重難點:

根據目標,我把本次活動的重點預設為:嘗試用各種方法玩雪,感受其中的樂趣。

把學會與小夥伴合作,激發幼兒冬天運動的興趣作為本次活動的難點。

四、說活動準備:

為了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我做了以下準備:

1、提前與幼兒一起觀看下雪的情景。

2、大雪後戶外有積雪的場地。

3、為幼兒提供小桶、鏟、各種小玩具。

五、說教法學法:

為了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我將主要採用:

1、觀察法:在活動的始終,觀察法貫穿前後,在每個環節都注意觀察幼兒的行為表現,對好的行為進行鼓勵,對不良的行為及時制止。

2、提問法:在活動中,要善於運用提問法法來引導孩子有目的`的進行觀察、思考、創作。

3、鼓勵法:在活動中,我注意尊重每個孩子的想法,善於運用多種鼓勵方法,針對孩子在每個環節中的表現,及時對孩子進行肯定的評價,讓孩子在心理上獲得滿足感,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以提高幼兒對活動的熱情。

另外我打算向幼兒採用:觀察法、操作法、討論法、遊戲法等學習方法,讓幼兒在看看、說說、玩玩的輕鬆愉悅的氣氛中,體驗學習的樂趣。

六、說教學過程:

為了能緊扣教學目標,展開教育活動,我設計了以下幾個教學環節:

(一)開始部分:欣賞雪景,談話匯入

帶領幼兒到雪地上走一走,聽一聽踩在厚厚積雪上的咯吱聲,引導幼兒欣賞美麗雪景,提問“小朋友以前玩過雪嗎?”“好玩嗎”請玩過的孩子說一說怎樣玩的,討論激發幼兒玩雪的興趣。

(二)、教師和幼兒一起自由結伴玩雪。

1、先由教師和玩過的孩子做示範。

2、孩子們自由玩雪如:打雪仗、滾雪球、滑雪、堆雪人、做雪雕等。

3、教師在活動中既是參與者又是指導者,時刻觀察每個幼兒的行動,對需要幫助的給與適當的幫助,並要注意孩子的安全,提醒幼兒不要將雪打到小朋友的臉上,跑時不要太快,以免摔傷。

4、引導幼兒學會和小夥伴一起分工、合作堆雪人、做雪雕。

5、教師將幼兒玩雪的歡快場面用照相機拍攝下來。

(三)、引導幼兒欣賞同伴的雪人和雪雕作品。

(四)教師小結:肯定鼓勵幼兒的創作,和孩子分享快樂。

七、活動延伸:

1、在繪畫區以“玩雪”為題作畫。

2、沖洗照片,佈置在活動室裡,豐富幼兒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