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說課稿

錫林郭勒大草原說課稿

說課稿7.76K

作為一名教職工,就不得不需要編寫說課稿,說課稿有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那麼應當如何寫說課稿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錫林郭勒大草原說課稿,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錫林郭勒大草原說課稿

錫林郭勒大草原說課稿1

一、教材分析:

這是一篇寫景的課文,為我們勾畫出一幅遼闊美麗、充滿無限生機的草原圖畫,表達了作者熱愛家鄉--內蒙古錫林郭勒大草原的思想感情。

全文共有4個自然段,可以分成兩部分。

第1、2自然段為第1部分,這一部分是從3個方面寫出錫林郭勒大草原遼闊美麗的。先寫廣闊的綠色草原上,野草非常茂盛,突出了錫林郭勒“滿眼綠色”的特點。接著寫清亮的湖水在陽光映照下,神奇而美麗。最後寫了草叢中的野花種類多。

第3、4自然段為第2部分,這一部分是從兩個方面來描寫草原是個歡騰的世界的。先寫草原上各種各樣動物的活動,再寫蒙古包前小牧民放聲高歌,反映出草原是個歡騰的世界。

根據新課程標準、本課訓練的主要意圖和我班學生的實際,我確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體會草原神奇而美麗的景象。 背誦第二或第四自然段。

(二)、技能目標: 能聯絡上下文和生活實際展開合理想象,理解句子的意思。

(三)、情感目標: 感受錫林郭勒大草原的'廣闊美麗和無限生機,產生喜愛這個地方的思想感情。

二、教學重點:

感受錫林郭勒大草原的廣闊美麗和無限生機,產生喜愛這個地方的思想感情。

三、教學難點:

聯絡上下文和生活實際展開合理想象,理解句子的意思 , 感受草原的廣闊美麗和無限生機。

四、教法和學法:

在本課的教學中,我主要選用 “讀中感悟”式的教學方式,採用創設情境法、情感朗讀理解法和欣賞圖片直觀教學的方法,帶著問題一邊讀,一邊思考。由於這是一篇寫景的文章,教學中讓學生通過朗讀把大草原的美麗、神奇的感覺表達出來,並引導學生自學、討論、交流和展開想象。為學生營造一個民主、生動、活潑的學習環境,使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過程當中。

五、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啟用情感:

課的匯入時,通過直觀畫面,直接刺激學生的視覺思維,讓學生充分的感受到錫林郭勒大草原的廣闊美麗,產生喜愛這個地方的思想感情,激起學生的學習慾望。

(二)、分塊閱讀,讀中感悟:

這一環節,是教學的重點,第一部分引導學生通過各種方式的有感情的朗讀,捕捉關鍵詞句想象體會,讀出大草原的廣闊美麗。第二部分放手讓學生自學,通過找一找,在小組裡交流、朗讀,並利用圖片幫助學生感受草原的熱鬧,讀出大草原的歡騰的景象。

(三)、拓展創新,發揮想象:

“高低不平的草灘上,嵌著一窪窪清亮的湖水,水面映出太陽的七彩光芒,就像神話故事裡的寶鏡一樣。”這句話的意思比較難懂,我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那湖水除了映出了太陽的七彩光芒,還可能映出什麼?你可以聯絡上下文和結合生活實際發揮你的想象。這樣的設計不僅讓學生感受到草原湖水的神奇美麗,又突破了難點,發展了學生的語言。

讀完了第一部分,讓學生想象一下,如果沒有野草、湖泊和野花,錫林郭勒大草原將是什麼樣子?給學生一種假設,目的是從另一個角度引發學生的思考,從另一個側面引導學生感受大草原的美麗、廣闊,喚起學生的環保意識。

(四)、作業設計:

結合課文的最後一句,我設計了一項作業:學了課文,你最想歌唱草原的什麼?回去思考,下節課我們一起創作一首草原新歌。從而既激發學生創作的慾望,又使學生產生熱愛錫林郭勒大草原的思想感情。

錫林郭勒大草原說課稿2

一、教材簡析

《錫林郭勒大草原》是s版三年級上冊第四單元一篇寫景的精讀課文。寫的是我海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大草原優美而高興的情形,體現了作者稱讚大自然、熱愛故國的寬闊胸懷。課文有4個自然段,依據重點句和段的干係,可以分成兩部分。第一部分圍繞重點句“草原是遼闊而又優美的”,通過對野草、湖水、野花等事物的形貌,刻畫了一幅靜態的畫面;第二部分圍繞重點句“草原……是個高興的天下”,通過對動物和人的形貌,刻畫了一幅動態的場景。訊息有序,畫面優美,生動動人,引人嚮往。

課文所在單元的訓練重點是抓住重點句子和段落,瞭解作者是怎樣描繪、讚美我們偉大祖國的壯麗山河的。通過學習,感悟課文所描繪景物的意境,受到情感的感染,從而更加熱愛祖國的壯麗山河,並融入自然中,用真誠的語言去讚美她。

新課標提出國小中段閱讀教學的目標為: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聯絡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意思,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以此為依據,結合本單元的訓練意圖和本課的內容、特點以及學生在第一課時已掌握了生字、初讀了課文的基礎上,我把教學目標確定為:

1、默讀課文,學會抓住重點句讀懂段的內容,感受草原景色的美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欣賞美麗的草原景色,激發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本課的教學重點為引導學生抓住重點句段理解課文內容,學習有關詞句,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難點是引導學生在讀中展開聯想,感悟作者所抒發的讚美大自然、熱愛祖國的感情。

二、教學理念:

“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字之間對話的過程”,“學生與文字的對話,是閱讀教學的中心”。學生與文字的對話,是學生運用自己已有的經驗,將課文裡的外部語言內化為自己的內在語言的心理過程,而促進這一過程順利進行的方式就是“讀”。我非常重視讀在閱讀教學中的作用,努力在我的課堂裡貫徹“以讀為本”的理念,引導學生在讀中悟,在讀中培養良好的語感,與文字進行有效對話。

三、教法和學法:

在本課的教學中,我主要選用“讀中感悟”式的教學方式,採用創設情境法、情感朗讀理解法和欣賞圖片直觀教學的方法,帶著問題一邊讀,一邊思考。由於這是一篇寫景的文章,教學中讓學生通過朗讀把大草原的`美麗、神奇的感覺表達出來,並引導學生自學、討論、交流和展開想象。為學生營造一個民主、生動、活潑的學習環境,使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過程當中。

四、教學程式

(一)、創設情境,啟用情感:

1、課的匯入時,讓學生演唱音樂課上學過的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想像討論小牧民揮鞭騎馬的情景,激起學生的羨慕嚮往之情,激發學生的學習慾望。

2、讓學生默讀課文,想一想,大草原給人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3、師生交流,明確課文分為兩部分,一、二自然段寫草原的廣闊、美麗,三、四自然段寫草原是個歡騰的世界。

(二)分塊閱讀,讀中感悟:

這一環節,是教學的重點。先給學生時間自由朗讀課文的第一部分,然後師生一起交流讀書感受,引導學生捕捉關鍵詞句想象體會,感受草原的廣闊美麗,並通過自己有感情的朗讀表達出來。

“高低不平的草灘上,嵌著一窪窪清亮的湖水,水面映出太陽的七彩光芒,就像神話故事裡的寶鏡一樣。”這句話的意思比較難懂,我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那湖水除了映出了太陽的七彩光芒,還可能映出什麼?這樣的設計不僅讓學生感受到草原湖水的神奇美麗,突破了難點,而且發展了學生的語言。

(三)課文的第二部分放手讓學生自學,通過找一找,在小組裡交流、朗讀,並利用圖片幫助學生感受草原的熱鬧,讀出大草原的歡騰的景象。

大螢幕出示自學提示如下:

1、默讀第四自然段,想一想這一段寫了什麼,讓我們感受到草原是歡騰的,圈出來。

2、輕聲讀一讀第四自然段,想想他們在做什麼。

3、和夥伴交流,並試著把他們的活動特點讀出來。

(四)拓展

讓學生當小導遊先容草原美景。這個關鍵既能造就學生知識遷徙的本領,拓展頭腦,又可以熬煉進步語言表達本領,加深對課文內容的明白。

(五)、作業計劃:

聯合課文的最後一句,我計劃了一項作業:學了課文,你最想歌頌草原的什麼?歸去思索,下節課我們一起創作一首草原新歌。從而既引發學生創作的慾望,又使學生孕育發生熱愛錫林郭勒大草原的頭腦情感。

錫林郭勒大草原說課稿3

一、指導思想與理論依據

課標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字之間對話的過程”,“學生與文字的對話,是閱讀教學的中心”。學生與文字的對話,是學生運用自己已有的經驗,將課文裡的外部語言內化為自己的內在語言的心理過程,而促進這一過程順利進行的方式就是“讀”。我非常重視讀在閱讀教學中的作用,努力在我的課堂裡貫徹“以讀為本”的理念,引導學生在讀中悟,在讀中培養良好的語感,與文字進行有效對話。

二、教學背景分析

1、學習內容分析

《錫林郭勒大草原》是課改實驗教材三年級下冊第三單元一篇寫景的精讀課文。寫的是我國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大草原美麗而歡騰的景象,表現了作者讚美大自然、熱愛祖國的寬闊胸懷。本篇課文有4個自然段,依據重點句和段的關係,可以分成兩部分。第一部分圍繞重點句“草原是廣闊而又美麗的”,通過對野草、湖水、野花等事物的描寫,描繪了一幅靜態的畫面;第二部分圍繞重點句“草原……是個歡騰的世界”,通過對動物和人的描寫,描繪了一幅動態的場景。動靜有序,畫面優美,生動感人,引人嚮往。

中年級重點是進行“段”的教學,本篇是一個很好的範例。其中一二自然段是總分關係,三四自然段也是總分關係。而第三自然段又是一個過渡段,這是學生第一次接觸,在教學中應引導學生認識。

2、學生情況分析

中年級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閱讀能力,他們喜歡閱讀,但草原離學生生活很遠,所以要根據課文引導學生想象,並結合相應的多媒體課件,增加學生的直觀認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3、教學方式與手段說明

在本課的教學中,我主要選用“讀中感悟”式的教學方式,採用創設情境法、情感朗讀理解法和欣賞圖片直觀教學的方法,帶著問題一邊讀,一邊思考。由於這是一篇寫景的文章,教學中讓學生通過朗讀把大草原的美麗、神奇的感覺表達出來,並引導學生自學、交流和展開想象。為學生營造一個民主、生動、活潑的學習環境,使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過程當中。

三、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大草原的美麗和歡騰。

2、能聯絡上下文和生活實際展開豐富想象理解句子意思。

3、培養積累和運用語言的能力,產生對草原的喜愛之情。

教學重點:

抓住重點詞句,理解、體會。

教學難點:

聯絡上下文和生活實際展開豐富的想象理解句子的意思,體會草原神奇而美麗的景象。激發情感,想象創新。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四、教學過程:

一、激趣匯入

1、出示字詞,學生認讀:內蒙古鋪滿草灘歡騰矯健悠閒廣闊

2、能用以上的幾個詞語說說錫林郭勒大草原給你留下了什麼印象?

二、深入學習

(一)小聲朗讀課文,邊讀邊思考:課文介紹了錫林郭勒大草原是個怎樣的地方?

(二)學習第二自然段。

1、讓我們來感受一下草原的廣闊美麗,請大家默讀第二自然段。同時提出閱讀要求,用鉛筆畫出你從哪些詞句中感受到了草原的廣闊美麗?

同桌小聲討論後回答。(讀書,理解,討論,回答)

2、指名反饋,教師相機板書。

3、出示課件,對照品讀課文中各種景物所對應的句子。

(1)藍天底下,滿眼綠色,一直鋪向遠方。

先出示相應的畫面,讓學生看圖說話,然後比較句子:

藍天底下,全是野草。

藍天底下,滿眼綠色,一直鋪向遠方。

品句,指名說說哪一句寫得好?為什麼?(學生自由發言)

分組讀出你的感受來。

(2)指名讀描寫野草的句子,品詞品句(這裡的草很多,到處都是;也很高,能把我們沒過,還能捉迷藏,很有意思,說明草很茂密。這裡的景色很美。能夠說出自己的理解)然後出示課件中相應的畫面感受美麗與有趣,再出示句子,男生有感情地讀出大草原的廣闊與美麗來。(有感情地朗讀)

(3)指名讀描寫湖水的句子,品詞品句,找出文中的比喻句,學生自由發言(草原的湖水很清亮,像寶鏡一樣。在草灘之中,

嵌著一窪窪清亮的湖水,水面映出太陽的七彩光芒,就像神話故事裡的寶鏡一樣。一窪窪說明湖水很多,清亮說明湖水很清,能映出太陽的七彩光芒,真美!)

課件展示,理解“嵌”的意思,並引導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水面映出了太陽的七彩光芒,想想還映出了什麼?

(展開想象:映出了藍天白雲的倒影;映出了小草那綠油油的身影;映出了牛羊喝水的身影。)

(4)除了青青的野草,像寶鏡一樣的湖水,還有什麼呀?

指名反饋,相機出示課件,欣賞各種各樣的野花,感受野花的美麗迷人,全班齊讀課件出示的句子。然後細細品讀句子:文中哪個詞寫出了花多?文中哪些地方寫出了花美?哪個詞寫了花的味道?

男女生對讀句子後,展開想象:清香單單是花朵的味道嗎?學生自由發言。

4、師帶領學生小結:

第二自然段作者為我們描繪了一幅美麗的畫卷,是從哪幾方面介紹錫林郭勒大草原是廣闊美麗的?

學生試著填空:內蒙古錫林郭勒草原是廣闊美麗的,因為那裡有()的(),有()的(),還有()的()。

小結:先是青青的野草,再展現了清亮的.湖水,最後是各種各樣的野花。這樣美麗迷人的草原,像是把我們帶入了仙境一般,我們大家試著把這段背誦一次。(老師引導背誦)

(二)、學習第四自然段。

1、默讀第四自然段,想一想這一段寫了什麼,從哪兒能讓我們感受到草原是歡騰的,用“ ”圈出來。

2、輕聲讀一讀第四自然段,想想他們在做什麼,口頭完成下列填空。

雄鷹()地()

百靈鳥()地()

牛羊()地()

小馬駒()地()

黃羊()地()

小牧民()地()

3、生對讀,再次感受草原是個歡騰的世界。(老師讀名稱,學生讀描寫並唱出最後一句)。

(三)、學習課文第三自然段,引導瞭解過渡段的作用。

1、文中哪段介紹了草原的美麗,哪一段又介紹了草原的歡騰?

2、引導發現:哪句話與它前後兩個自然段的內容有什麼聯絡?

3、教師總結說明:在這句話中,前半句介紹了上一段的內容,後半句又介紹了下一段的內容,起了承接上下文章內容的作用,叫過渡句,獨立成段的叫過渡段。我們在以後的寫作中要學會使用。

三、想象、創新

1、師引導:草原的廣闊美麗深深地吸引著我們,我也想象馬背上的少年一樣放聲歌唱,請你繼續—

小組合作,續寫幾句歌詞。交流展示。

2、師小結:是的,人與動物和諧生活,非常地友好,並且十分的快樂。這麼美麗歡騰的草原,不僅是草原人的,也是我們的,讓我們像小牧民一樣放聲歌唱,在歌聲中結束這次草原之旅。(全體起立,播放歌曲《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陽》,學生跟唱,在歌聲中結束。)

板書設計:15、錫林郭勒大草原

美麗:野草、湖水、野花

歡騰:人和動物

五、教學效果評價

1、通過朗讀,及時評價,進行反饋。

2、填空,瞭解學生的自學情況,以及運用語言的能力。

六、本次教學的特色

1、根據三年級的特點,在這節課中,我非常重視段的教學,引導學生認識段與段的關係,以及過渡段。從而瞭解整篇的關係。

2、重視一課時與二課時的有效連線,在課始,複習字詞時,讓學生有一兩個詞說說對文章的感受,這既是說話又是對課文的整體感知。

錫林郭勒大草原說課稿4

《錫林郭勒大草原》一課描寫了我國內蒙古錫林郭勒大草原的廣闊美麗和草原上歡騰的場面,表達了作者熱愛家鄉的思想感情。學習這篇課文的主要目的是激發學生對我國草原的熱愛,同時體會課文從不同方面描寫草原特點的寫作方法,培養學生聯絡生活實際展開合理想像,理解句子的意思。

通過聽王老師的課使我對課文有了更深刻的認識。首先,草原的美麗不僅僅表現在它的廣闊,還體現在其自然景觀的無雕琢,藍天白雲,大大小小清亮的湖水,湖水中閃爍的太陽的七彩光芒,綠色草原上盛開的各色野花,組成了一幅色彩豔麗的圖畫,作者在這部分的描寫中由遠及近,層層展示了草原的廣闊美麗。其次,草原上歡騰的場面是由動物無拘無束的活動,牧民們悠閒自在的生活狀態構成的。課文中描寫的動物從天上飛的到地上跑的,進行著各自的活動互不干擾,小牧民神氣活現的歌唱著自己美好的生活。草原從靜態的廣闊美麗到動態的歡騰,展現了生動的生活氣息。

對課文的深入理解和整體把握使我站在了一個比較高的位置,在課堂教學中能做到心中有數,收放自如。在教學中,我按照王老師的思路,在我們班上了一節。但是我又加入了更多的相關資料充實課文的內容,如:課題“錫林郭勒”的意思;內蒙古的地圖;草原上各種湖水、野花、動物活動的圖片等,我把這些資料製作成課件,在課上提供給學生,作為他們理解課文內容的依據,並在學習野草時複習學習過的古詩《草》,在體會草原上牧民的生活時介紹蒙古族的民情生活,這些資料的融入極大的'開闊了學生的視野,使他們對草原、對牧民的生活有了更多感性的認識,由於有了這些資料的鋪墊,學生在編寫歌詞時變得輕鬆、自如,不覺得沒話可寫。

結尾和小牧民一起歌唱,在歌聲中結束教學,使學生覺得意猶未盡。

學生的思維是活躍的,充滿了新意,在每個教學環節中都有體現,在本課的學習過程中給我印象深刻的有這樣幾個例子:在總結草原廣闊美麗時,畢雲瀚說:草原是美麗的,有一碧千里的野草,有清亮的湖水,有各種各樣的野花,組成了一幅美麗的畫卷。

反思整個教學過程,我認為有一些比較好的教學方法。

一、展示色彩豔麗的圖畫,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的老師”,語文特級教師於漪說過:“在課堂教學中,要培養激發學生的興趣,首先應抓住匯入課文的環節,一開課就要把學生牢牢的吸引住。教學開始我播放草原色彩豔麗的圖畫,草原上各種湖水、野花、動物活動的。圖片等,在優美的音樂聲中感受到草原的廣闊,美麗,帶著這種感覺來從文字上來感受草原的廣闊,美麗。使學生眼中有圖,心中有話,並能激發學生想說,敢說,搶著說。

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訓練了學生的語言的表達能力,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在體會草原上牧民的生活時介紹蒙古族的民情生活,這些資料的融入極大的開闊了學生的視野,使他們對草原、對牧民的'生活有了更多感性的認識,由於有了這些資料的鋪墊,學生很快理解草原是個歡騰的世界,能說出有哪些動物在活動,對草原的喜愛不言而喻。結尾和小牧民一起歌唱,在歌聲結束教學,使學生覺得意猶未盡。

二、抓住重點詞,句來進行品讀。

整堂課學生的思維是活躍的,充滿了新意,在每個教學環節中都有體現。學生自讀自悟,介紹大草原的美麗、廣闊、歡騰,品味其中的重點詞句。孩子們抓住“清亮、一窪窪”感受湖水的清透;通過“開滿”“各種各樣”“清香”等詞感受野花的多、美、香。抓住“一直”“鋪向”來理解草原的廣闊。

三、放飛想像,感受美景。

學生有了初步的感受還不夠,若要親身感受草原的景色就要披文入境、發揮想像。在學習野草這部分內容時,學生們通過抓住“滿眼綠色”想到草很多,我問“假如此時你站在草原上,放眼望去,展現在你眼前的是一幅怎樣的畫面暱?”學生說“野草很多,很多,到處都是綠綠的青草,真漂亮!我又繼續引發學生想像那綠綠的青草一直鋪向遠方,都鋪到了哪裡?學生答:“山嶺上,深谷裡,平原上,很遠很遠的地方,望不到邊”。

此時,我出示了一張圖片,說“那青青的野草一直鋪向遠方,彷彿與藍藍的天空連在了一起,多遼遠啊!”這張圖片及教師的語言給了學生視覺和聽覺上的衝擊,此時再讓學生朗讀則讀出了草原的廣闊與美麗。

在學習湖水這部分內容時,讓學生感受到湖水的神奇是難點,我用兩組句子進行對比,讓學生談有什麼不同感受:

1、草灘上嵌著清亮的湖水。

2、高低不平的草灘上嵌著一窪窪清亮的湖水,水面映出太陽的七彩光芒,就像神話故事裡的寶鏡一樣。學生體會到了第二個句子不僅寫出了湖水清透乾淨,還寫出了湖水很多,但學生並沒有感受到湖水的神奇。於是,我請大家輕輕把眼睛閉上,我來描述這樣的設計不僅讓學生感受到草原湖水的神奇美麗,又突破了難點,發展了學生的語言。

當然,課堂教學是難以完美的,本教學還有很多不如意的地方需要改進:

1、教師語言的感染力不夠,導致有部分學生髮言不積極。

2、在介紹歡騰的草原這一節,沒有更深的理解“歡騰”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