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說課稿

最後的常春藤說課稿

說課稿1.46W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說課稿,說課稿有助於提高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快來參考說課稿是怎麼寫的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最後的常春藤說課稿,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最後的常春藤說課稿

最後的常春藤說課稿1

一、說教材

《最後的常春藤葉》的作者是世界短篇小說巨匠歐·亨利。歐·亨利的小說被稱為“美國生活的幽默百科全書”,作品中以寫人性美的小說最為突出,尤其感人的是落魄的小人物在艱苦的求生環境中,仍能對他人表現出真誠的愛與關懷,作出難能可貴的犧牲。正是在這些小事上,他們達到了自己精神境界的至高點,《最後的常春藤葉》就是這樣一部彰顯人性美的作品。

二、說學生

生在此之前已經接觸了《荷花澱》《套中人》兩篇小說,對小說已經有一定的分析、鑑賞能力,不過正如朱光潛先生所說的那樣,學生閱讀小說,只注重最粗淺的一部分,就是故事,恐怕對小說不能進行深入的閱讀。教師的任務就是引導學生與文字進行深入對話,挖掘更深層的東西,體悟作品所蘊涵的生活和生命的哲理。

三、說教學目標

鑑於以上對教材和學情的分析,我確立了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理清故事情節,體會小說的精巧構思。

2、能力目標:學習鑑賞小說人物形象。

3、情感目標:挖掘主題,感受人與人之間相濡以沫的真情,培養學生珍愛生命的意識和麵臨逆境勇於自救的精神。

教學重點

分析主人公形象

感悟小說主題——歌頌的不僅僅是生命的信念,還有人與人之間相濡以沫的真情。

教學難點

體會小說的精巧構思

四、說教法學法

為了完成以上教學目標以及重難點,我準備從文字出發採用多種形式的朗讀以及啟發誘導、小組合作、探究質疑等方法組織課堂教學。

五、教學設想

這篇小說較長,為了在課堂上完成教學任務。課前印發導學案,讓學生做好預習工作。把課堂教學的重點放在分析人物形象、理解小說主題、體會小說的精巧構思上。小說幽默而富有詩意的語言也是一個亮點,由於課堂時間的限制,無法在課內完成,所以設計為課外作業。

六、說教學過程

(一)匯入

人的一生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逆境,有的人一旦陷入逆境就消極地選擇把一切都交給上天來決定,而有人即便身處逆境,仍然尊重生命,相信愛的力量,甚至還能用自己的愛去感染他人。一片小小的常春藤葉,就連線著這樣兩個人的命運。

【設計說明:通過導語,直截了當地告訴學生與課文相關的內容,引起學生的興趣。】

(二)整體感知

在這一部分我設計了兩個問題:

問題一:讓學生按自己喜歡的方式速讀課文,按情節發展四個階段將文章分為四個部分,並概括各部分的大意。

問題二:小說最震撼人心的是哪一個情節?說明原因。

【設計說明:在課前預習的基礎上完成這兩個問題是很容易的,通過梳理情節,為下一步分析人物形象、探究小說主題做好準備。】

(三)重點探究

用人情味,人性相通的溫情來給當時下層人民悲慘的生活添上一點亮色,是歐·亨利小說的一大特色,常春藤的勝利就是生命溫情的勝利。為了分析主人公形象、感悟小說的主題,在這一部分我設計了以下五個問題。

問題一:再讀文章,談談在這篇小說中最讓你感動的人物是誰?

問題二:小說的主人公到底是誰?

問題三:小說以《最後的常春藤葉》為題,這究竟是一片樣的葉子呢?

問題四:最後一片葉子與瓊珊有怎樣的關係?為什麼它能挽救瓊珊的生命?

問題五:為什麼說貝爾曼畫的最後一片常春藤葉是他的傑作?

【前兩個問題是對主人公的把握,對貝爾曼的評價是本課的重點,也將是本課的`亮點,讓學生在分組討論、合作學習的基礎上,加深對人物的認識,感受普通人之間的無私和情意,以及人物身上閃爍著的人性的光輝。後三個問題主要是通過小組討論讓學生樹立堅定的信念,更重要的是體會貝爾曼老人善良的心靈,挖掘小說主題,學會珍愛生命、關愛他人。】

(四)難點突破

為了讓學生體會歐·亨利小說精巧的構思,在這一部分主要通過小組合作的方法討論以下

兩個問題:

問題一:貝爾曼畫常青藤本應是小說的重要情節,作者卻沒有實寫,這樣處理有什麼好處?

問題二:在小說結尾瓊珊生命垂危卻脫離了危險,而貝爾曼卻突然病逝,這樣的情節安排合理嗎?有什麼效果?

【設計說明:歐·亨利在短篇小說的藝術處理上的特點就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這種意外的情節逆轉,一方面使主人公形象得以昇華,另一方面也揭示了主題,從而造成獨特的藝術魅力,設計這兩個問題主要是讓學生體會小說的精巧構思】

(五)課堂小結

一片葉子,一個希望,一次付出,一場人性的禮讚。詩人泰戈爾說過“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可敬的貝爾曼生時不比夏花,死時卻超越秋葉。葉子終會飄零,但愛是不會飄零的,它將永駐我們心間。

【設計說明:課堂小結在課堂教學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這個小結既呼應了導語,同時再次概括了本課的主要教學內容。】

(六)作業

1、在文章中任選兩個有代表性的句子加以賞析,體會小說幽默而富有詩意的語言風格。

2、閱讀歐·亨利的其他小說如《警察與讚美詩》、《麥琪的禮物》等。

【設計說明:真正的幽默是為世人所看得見的笑料中飽含著為世人所看不見的眼淚。歐·亨利的語言幽默中包含著悲傷,達到了“含淚的微笑”的藝術效果,作業的設計主要是體會小說幽默的語言風格。】

最後的常春藤說課稿2

大家好!今天我要講的是《最後的常春藤葉》這篇課文的教學設計及其分析。

一、先說說教學目標的分析與定位

《最後的常春藤葉》是美國作家歐·亨利的一篇短篇小說,講述了老藝術家貝爾曼用生命繪製畢生傑作,點燃他人即將熄滅的生命之燈的故事,歌頌了藝術家之間的友誼,以及貝爾曼捨己為人的高尚品質。教材編寫者將這篇小說放在“珍愛生命”這個專題裡面,希望能引發學生對生命價值的深層思考,啟示學生學會珍愛生命,樂觀向上。因此,我將這篇課文的教學目標定為:理解小說宣揚人性美的內涵,理解歐·亨利小說中幽默與諷刺意味的語言,以及品味歐·亨利式的小說寫法。

二、再說說教學設計的理念與思想

這篇小說屬於文學作品教學,應突出學生對文字多層面的感知與體驗。所以,我從文字出發,引導學生用速讀法、跳讀法、再讀法等多種閱讀方法閱讀文字,在閱讀中對文字進行理解鑑賞。再通過多媒體的輔助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因此,我的教學策略是啟發誘導法、角色扮演法、探究質疑法。

三、最後說說教學過程的安排與意圖

1、匯入:都說秋風蕭瑟,黃葉飄飛,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最後的常春藤葉》講述的就是一片秋葉與三位藝術家的故事。【設計這樣的導語,直截了當地告訴學生與課文相關的主題及內容,即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又不拖沓。】

作家簡介:歐·亨利(1862-1910),美國短篇小說家,他的作品構思新穎,語言詼諧,結局常常出人意外;又因描寫了眾多的人物,富於生活情趣,被譽為“美國生活的幽默百科全書”。他採用幽默、風趣、俏皮、誇張、諷刺、比喻的語言,渲染悲劇的喜劇色彩,讓讀者在俏皮的描寫中醒悟內在莊嚴的思想感情,在生動活潑中給人啟迪,被稱為“含淚的微笑”。

2、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巨匠:歐·亨利(美)(《麥琪的禮物》、《警察與讚美詩》)、莫泊桑(法)(《項鍊》、《羊脂球》)、契訶夫(俄)(《變色龍》)【這些知識點比較重要,且與考試有關,具體詳細的資料由學生自己課後去查,既突出重點,又減3、瞭解小說情節:速讀課文,理清故事發生的四天裡瓊珊與貝爾曼的行為。

第一天:早晨,瓊珊病重,數落葉;夜裡:貝爾曼畫常春藤葉;

第二天:瓊珊不聽蘇艾勸慰,望葉等死;貝爾曼生病;

第三天:不落的藤葉使瓊珊病情轉好,貝爾曼被送到醫院;

第四天:瓊珊脫離危險,貝爾曼在醫院去世。

【使學生基本瞭解小說情節,有利於接下來的人物分析。】

4、分析人物形象:將學生分成三組,分別扮演瓊珊、蘇艾、貝爾曼。首先讓學生根據課文作自我介紹。【使學生通過自主學習瞭解人物的基本情況及性格愛好】然後,老師提問三組學生:

①問瓊珊:為什麼你把最後的藤葉能看得那麼重要?

②問蘇艾:醫生對你說了瓊珊的病情之後你是怎麼想的?

③問貝爾曼:當你得知瓊珊的病情後你是怎麼想的?你平時脾氣暴躁,瞧不起別人的溫情,為何你要去畫那片葉子?

④問瓊珊與蘇艾:你們得知葉子的真相之後是怎麼想的,你們認為貝爾曼先生是怎樣的一個人?

【首先,基於“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要在語文的實踐中教和學”的認識,我讓學生參與其中,學習“領會、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從而提高他們的語文素養。其次,學生將自己與文中人物聯絡在一起,有助於理解人物形象。而且這也使課堂氣氛更加活躍熱烈。】

5、感情昇華:同學們,學了這篇課文,你們有何感想?

愛是一種純潔的心地,表現為靈魂的高尚,並由此做出更美的行為;

樂觀是一種向上的精神,表現為對人生、對事業充滿信心和希望。

【設計這個環節,是為了把思考空間留給學生,尊重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尊重學生的學習體驗,還可以訓練學生的概括能力,給學生提供一個學習交流的平臺。】

6、品味歐·亨利式的語言:找出幽默、風趣、俏皮、誇張、諷刺、比喻的語言,並分析這樣寫的效果。【讓學生在俏皮的描寫中醒悟作者內在莊嚴的思想感情,理解作者怎樣在生動活潑中給人啟迪,理解“含淚的微笑”。】

7、品味歐·亨利式的小說寫法:

①貝爾曼畫葉應是小說的重要情節,作者卻沒有實寫,這樣處理有什麼好處?

②試問小說的結局有怎樣的特點?能找出前面的伏筆嗎?

【設計這個環節,是為了引導學生探究小說情節構思的巧妙,理解歐·亨利小說“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意外結局。】

8、佈置作業:老師將歐·亨利的短篇小說《離奇的故事》的結尾略去,同學們根據文章中的伏筆,自己寫個結尾,看看跟原文有多大出入。【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歐·亨利小說的結尾寫法,加強閱讀能力,同時給學生提供寫作機會。】

最後的常春藤說課稿3

教學目標:

1、 理解小說的結構藝術(重點)

2、 感悟小說的內涵——弘揚人性美(難點)

教學過程:

1、 匯入

一片普通的葉子,會有怎樣神奇的魅力?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歐·亨利的小說《最後的常春藤葉》,品味一片葉子背後的生命力量和人性之美[板書課題]

2、 明確教學目標

3、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大家都做過預習了

小說一共涉及到幾個主要人物?

[三個,分別是瓊珊、蘇艾和貝爾曼]

他們三個是住在同一棟樓上的畫家四天時間,三個窮藝術家,發生了一段感人的故事瓊珊經歷了從瀕臨死亡到活過來的掙扎,而貝爾曼則是從生走向了死串連起這些情節的是這最後的常春藤葉,它起著情節線索的作用[板書]

4、 細讀課文,分析環境描寫的作用

文中多次寫到了常春藤葉,讓我們仔細地閱讀小說,找出描寫常春藤葉的語句,看看每次的描寫起到了怎樣的作用?

(1) 第一次描寫在小說的18—28段,蘇艾聽到了瓊珊的計數,發現了她對常春藤葉子的關注請一位同學起來給大家讀一讀第18自然段,在這個同學讀的過程中,請其它同學畫出段中的描寫性詞語

好我們找一個同學說說他找的詞語

[院子是“空蕩蕩”“陰沉沉”的,常春藤“極老極老”,“根已經枯萎”,葉子“差不多全吹落”,藤枝“光禿禿的”,那堵牆是“鬆動殘缺”的]

這是一段環境描寫,這裡作者著力描畫了常春藤什麼樣的特點?

[著力描寫常春藤的枯敗、殘破、蕭索]

有什麼樣的作用呢?

[渲染了悲涼的氣氛,而這與病重的瓊珊的悲觀心境是協調一致的]

那麼這枯敗的常春藤對瓊珊意味著什麼呢?有誰來說一說?

[22段“等最後一片掉落下來,我也得去了”24段“我希望在天黑前看到最後的藤葉飄落下來那時候我也該去了”在這裡,她把這最後一片葉子作為自己生命的徵兆,作為最後一絲與世界的微弱牽連,作為放棄生命的理由尤其是28段,她覺得自己“就像一片可憐的、厭倦的藤葉,悠悠地往下飄,往下飄”,意味著她的絕望

(2)請速讀小說的37—44段,找出集中描寫常春藤葉的語句,加以分析

[這位同學找的是第40段,這一段用“可是”一轉,讓生命出現了奇蹟“經過了漫漫長夜地風吹雨打”,“仍舊有一片葉子”“傲然地掛在離地面二十來英尺的一根藤枝上面”作者非常細緻地描寫了最後一片常春藤葉的顏色、形狀和位置, “傲然”表現了葉子給人的驚喜,但瓊珊的心情有沒有因之改變呢?沒有]

[這位同學找的是44段,這片在風雨中飄搖的孤葉,讓人聯絡到瓊珊氣若游絲的生命,不禁悲從中來]

(3)齊讀46段還有一次描寫, “那片常春藤葉仍在牆上”

雖然只有一句話,但這片經歷兩日的風雨依然傲然挺立的常春藤葉卻讓瓊珊的心情發生了鉅變:它讓瓊珊恢復了對生活的信心,獲得了重新活下去的勇氣和力量這時候這最後的常春藤葉對瓊珊意味著什麼?誰來說一說

還有沒有不同意見或補充?

[看來,大家都同意這位同學的意見,它是支撐瓊珊活下去的精神支點,只要葉子不落,她就有希望,就要進行抗爭]

通過上面的分析,我們看到這最後的常春藤葉竟然挽救了一個年輕又幾乎失去希望的生命從小說的情節設計上它有什麼作用呢?

[推動了情節的發展]

5、 賞讀課文,體會情節設計的巧妙

(1)可能有人會問了,連續兩個雨雪交加的夜晚,這最後的常春藤葉為什麼能夠依然傲然挺立呢?因為這片葉子是假的,哪裡能看出來呢?作者在哪裡巧妙地埋了伏筆呢?請試著找出一處來

[這位同學找到了:40段,經過了慢慢長夜的風吹雨打,仍舊有一片常春藤的葉子貼在牆上一個“貼”字暴露了它不是真的葉子]

還有沒有呢?

[這位同學找出來了,在最後一段,“你不是覺得納悶,它為什麼在風中不飄不動嗎”

最後蘇艾給我們揭示了謎底:那是貝爾曼的傑作——那晚最後的一片葉子掉落時,他畫在牆上的]

(2)從哪裡可以知道這最後的常春藤葉是貝爾曼畫的呢?同位之間可以討論一下,誰來給大家分析分析?

[好,這位同學:最後一段,“溼透的鞋子和衣服”說明他曾在雨水中站了很久,燃著的燈籠是在夜裡作畫用的,那片葉子在離地面二十來英尺的地方,要爬到高處去畫葉子,必須要“挪動的梯子”;散亂的畫筆可以讓人想見畫畫的人受涼後強撐身體的艱難;而剩下的綠、黃色的顏料,則很容易讓人想到那片黃綠相間的常春藤葉]

(3)課前佈置大家展開想象,寫一段文字,描寫貝爾曼那天夜裡畫常春藤葉的場景下面我們來交流一下先給大家5分鐘的時間以小組為單位交流,在評點的時候,注意以下三點:①你的描寫必須要在揣摩原文,充分利用原文中的“想象點”的基礎上②符合人物性格,要合情合理③運用適當的描寫方式

[下面我們請各組推薦優秀的文段,全班交流這位同學想象了外套擋雨的細節表現雨中作畫的艱難,合情合理;這位同學抓住貝爾曼愛嘮叨的性格刻畫人物,出神入化;這位同學描寫醉酒的貝爾曼雨中作畫的細節,真摯感人同學都很善於運用想象,抓住人物的特點來表現人物,都很不錯我也寫了一段,與同學們分享一下:

已是午夜了,老貝爾曼還沒有睡,想著蘇艾的話,看看窗外越來越猛的風雨,他再也忍不住了他取了筆,拿了些顏料和一個調色盤,轉過身,走進了雨中

雨水很快溼透了他的衣服他艱難地爬上了那個挪來的梯子,手裡託著調色盤,蘸了蘸那綠色的一抹,在牆上細細地描畫起來無情地雨水一次次地將色彩沖淡,他只好一遍遍地重新著色

雨似乎沒有結束的意思,而且夾雜著點點雪花,貝爾曼凍得全身發抖彷彿就在一剎那間,常春藤上的葉子全部凋落了,一片也沒有剩

貝爾曼很著急,第二天即將來臨,瓊珊的生命就是這片葉子

他畫得越來越專注,越來越專注,眼神裡有種異樣的熾烈的光芒,漸漸地,他忘卻了寒風,忘卻了雨夜……

當天微亮時,貝爾曼咬咬牙,將最後的顏料厚厚地抹上牆,在葉子那鋸齒形的邊緣上又添了些枯黃

終於完成了,此時的他全身冰冷,臉色蒼白,下肢已有些僵硬,但對著那片葉子,他心滿意足地笑了——“這正是我一生的傑作……”

他艱難地爬下梯子,一點點地挪回房去,在進門地那一瞬,60歲的他終於倒下了……]

(4)你看我們寫出來得段落是很容易打動人的,為什麼作者偏偏就沒有寫呢?把我們描寫的場景放到原作中好不好?不好為什麼?咱們來討論一下:

[同學A:原作給人一種出人意料的感覺,改了以後就沒有懸念了]

[同學B:原作給人留下想象的餘地和回味的空間教師補充:這種手法叫“留白”]

[另外,比較起來,原作的敘事更加的簡潔緊湊,更能抓住讀者,也更容易凸顯人物形象]

這種結尾處小說情節的突轉,出人意料之外,又是情理之中的結局,是歐·亨利小說的突出特色,同學們課下可再閱讀歐·亨利的其它小說,比如《警察與讚美詩》、《麥琪的禮物》或者今年大學聯考海南寧夏卷選的小說《二十年後》,進一步體味他的這一特色

6、 研讀課文,感悟小說的人性之美

小說的結尾,貝爾曼為了畫那最後的常春藤葉付出的是生命的代價有同學在預習的時候就問我:貝爾曼為什麼一定要畫呢?他撿來一枚常春藤葉,將它釘在牆上,或是貼在牆上,不行嗎?不是更逼真嗎?而且也許他也不會因此染上肺炎而死了我們如何認識這個問題呢?

同學們有的從貝爾曼畫家身份的角度來探討,有的從激發瓊珊信念的角度來探討,都講的很有道理,從中可以看出同學們對文字對人物把握的深度其實不論是畫還是釘還是貼,都是小說外在表現形式,更重要的要看作者借這一情節表達什麼樣的內涵作為一個只是偶爾給別人畫點商業畫或廣告畫的老畫家,他這最後的常春藤葉被稱為傑作,並不在於他畫得多逼真,而在於這是一個潦倒失意的老畫家一輩子的心血和生命的結晶,他表現了貝爾曼的善良和對生命的珍視,其中蘊涵著底層人物之間相濡以沫的溫情和人性之美

作家歐·亨利長期生活在社會的底層,對小人物艱難的生存狀況和悲慘的命運充滿同情他一生寫了300多篇短篇小說,大部分反映了下層人物辛酸的生活這些作品以其幽默的生活情趣,“含淚的微笑”的風格被譽為“美國生活的幽默的百科全書”“含淚”是因為對小人物的悲慘人生充滿同情;“微笑”則是過濾掉艱辛、沉重和坎坷,為人生描繪出美好的結局,給人以溫暖和希望

更為難能可貴的是,作者飽經憂患卻仍然對人生充滿了執著的理想,他相信一片綠葉可以挽救一條生命,他相信信念可以戰勝死亡,他相信悽風苦雨中的人生只要堅持就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