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心得體會

語文課心得體會

從某件事情上得到收穫以後,將其記錄在心得體會裡,讓自己銘記於心,從而不斷地豐富我們的思想。那麼心得體會該怎麼寫?想必這讓大家都很苦惱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語文課心得體會,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語文課心得體會

語文課心得體會1

我們的老師講課很有趣,大家都很愛聽,特別是綜合活動課最有趣。每當老師教我們學綜合性學習時,我們都聽得津津有味。

記得那天又上綜合活動課,內容有猜字謎,說歇後語等。老師一說猜字謎,同學們就興致勃勃,精神抖擻。我們先學習猜字謎。老師先說了第一個字謎,“畫時圓,寫時方,冬時短,夏時長。”我們邊聽邊比劃,大家爭先恐後地報出答案。可都被老師一一否定了。我冥思苦想了幾個都覺得不對,這時,有個同學站起來說:“日”。老師讚許地點點頭,並給我們分析了為什麼是這個字,經老師一分析,我們才恍然大悟。接著,老師又出了下一題:“千字頭,木字腰,太陽出來往下照,人人都說好味道。”這謎面一出,我一下就想到了,是“香”字,我把手舉得高高的,大聲說出答案。老師誇我了不起,我開心極了。隨後,老師又連出了好幾個謎語讓我們猜,我覺得每個字謎都很難。看看同學,有的皺眉思索;有的抓耳撓腮;有的交頭接耳。沒過一會兒,大家就七嘴八舌地嚷嚷開了。頓時,教室裡人聲鼎沸。老師邊聽邊提示,笑眼觀看同學興趣盎然地討論著。沒過三五分鐘,沉浸在謎語世界裡的同學紛紛走出了迷宮。一連串的.謎語全被破解了。成功的喜悅洋溢在每個人的臉上。

下課鈴聲響了,我們還沉浸在有趣的字謎中不能自拔呢!

語文課心得體會2

從事教學工作十幾年了,對於國小語文的課堂教學只能書面上進行學習,始終覺得遺憾。9月16日帶著期待與欣喜與同事們踏上了一睹名師風采之旅。在這半天的時間裡鍾斌、李紅蕾、代吉娥、李虹霞四位老師為我們呈現了精彩的課堂。我不僅有了以下的體會:

一、教學目標立足實效

教學目標,就像一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是一節課的“魂”,是一切教學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在教學過程中起著指示方向、引領軌跡的重要作用。每一節課的目標具有針對性及可操作性,不過分“拔高”目標。

二、教學過程立足實處

教學中教師努力使課堂貼進自然,走進常態,做到常態下的師生和諧互動。教師教得“真真實實”,學生學得“紮紮實實”,語言文字訓練“踏踏實實”。

1、識字的訓練落到了實處。

每一節課都能做到隨機進行識字教學。特別是鍾斌教師在指導學生對漂與漂的識記時,要求字不僅要會讀寫還要理解它的意義,並請多名學生解釋。老師對生字詞非常重視,做到每一個字都認真地教。

2、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語言的訓練落到了實處。即使是規模如此之大的觀摩課,課堂上老師給予學生充分的學習時間和空間,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句、段進行品讀、質疑、感悟,以切實地發展學生的語言,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3、多媒體的運用落到了實處。每節課都能恰如其分地運用多媒體,做到簡單、實用、高效。其中教師那動人語言,清晰的教學思路讓孩子們既受到了愛的的薰陶,又有了具體方法的指導。

4、朗讀訓練落到實處

一次成功的朗讀勝過一百次蹩腳的講解。教師的範讀、引讀以及藉助多媒體對比著讀,讓學生細細品味,感受到了語言的魅力,得到了情感的薰陶;最後教師總結後還進行了齊讀。如此多次的朗讀貫穿全文,一氣呵成。通過遞進式的'指導朗讀,層層深入,每一次都使學生的體驗更加深一層。特別是李虹霞老師的朗讀指導,更是讓我耳目一新。老師讀得有多好,學生就讀得有多棒。

5、學習習慣的培養更是落到實處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特別注重學習習慣的培養,如:聯絡課文理解詞語意思;找近義詞;查字典等多種方法的指導。在朗讀中,一個孩子朗讀時將字漏掉了、讀錯了,老師也及時進行提醒,包括話要說完整,預習習慣的具體要求,讀詞不拖拉,提醒孩子要思考等等細緻的學習習慣要求都在這些教師的課堂上一一出現。

三、教學方法更新

本次學習中,我注意到了李紅蕾老師課堂上更為重視學生知識的遷移運用。在教學識字4成語時,將識字、讀詞語、理解詞語進行整合。而最令我佩服的是老師在處理課文板塊教學中,將課文的學習與成語的理解有機地結合起來。讓學生即學到了知識又開闊了視野,還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此次學習之旅,讓我受益匪淺。

語文課心得體會3

4月13日,帶著忐忑的心情參加了老鴉陳中心校組織的語文課堂大練兵活動。老鴉陳中心校的陳站長主持了本次活動,本次活動是分為說課、現場授課、評課三部分進行。

本次活動令我獲益匪淺,我從不同的老師身上學會了語文課如何教,如何去用最簡單的設計來實現教學效率。語文來源於生活,紮根自生活。教者如何帶領學生走進文字,其奧祕就在於在文字和生活間架設橋樑。換言之,就是能夠通過創設情境或者通過實際的生活實踐,充分調動學生的生活體驗,從而達到身臨其境、感同身受的境界。在這次比賽中我聽到了語文老師環環相扣的情景創設讓學生在感悟文字的過程不斷調動生活體驗,在生活體驗中又加深了對文字的感悟,朗讀自然有聲有色,表演也是惟妙惟肖。其中姬賽賽老師執教《動物兒歌》課堂中,老師運用生動的圖畫,創設情境,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帶領學生學習詞語,一遍一遍地朗讀文字相映成趣,可謂妙哉。嶽老師執教《猴子掰玉米》,老師抓住“又……又……”抽取生活體驗,進行造句,老師帶著學生積累字詞,在朗讀中帶著學生痛痛快快地在文本里徜徉。李老師執教的《楊氏之子》首先出示了學習目標,讓學生明確自己的學習任務,做到有目的的學習,之後在課堂上又對學生進行檢測,真正做到紮實有效,讓學生真正有所收穫。

通過這幾堂課,讓我忍不住問一問自己,語文是什麼?難道就是會寫幾個字、會背一首詩嗎?其實不然,通過這次去參加語文課堂大練兵,對語文二字有了新的認識,它不僅僅是會寫字會認字,更是一種能力的培養,並且我也看到了什麼樣的老師就會教出什麼樣的學生,一個愛讀書的老師,他教的學生也會熱愛讀書:一個熱愛書法的老師,他教出的學生也會對書法藝術產生濃厚的興趣。這就是言傳身教耳濡目染的結果。這就給我們老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一名教師,尤其是一名語文教師,更應該去全面的提升自己。讓我們教出來的孩子不只會寫字會認字,而是讓他們懂得我們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讓他們寫得一手好字,學會欣賞藝術。教給他們學習的方法,讓他們博覽群書,增強他們內在的文化底蘊,讓他們的美由內而外的散發出來,而並不是靠衣服的裝飾。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讓我們的孩子都成為有內涵的人。

本次的語文課堂大練兵,同時也讓我深刻體會到自己的不足,不去嘗試永遠就不會發現問題,不去犯錯就不會知道如何進步。我這次上的是《鄉下人家》,《鄉下人家》是人教版實驗教科書國小語文四年級下冊第六單元“走進田園,熱愛鄉村”中的第一篇精讀課文。這篇課文語言質樸,意境優美,字裡行間洋溢著濃郁的生活氣息,展現了鄉下人家自然和諧、充滿詩意的鄉村生活,也讚揚了鄉下人家熱愛生活、善於用勤勞的'雙手裝點自己的家園、裝點自己生活的美好品質。其實上本節課之前,我認真觀摩了許多老師講解這堂課。名特教師的課堂,我看得熱血沸騰,但當我真的去上這節課時,才發現舉步維艱,很難移植到自己的課堂裡。同樣的設計、同樣的方法,在不同的老師手中呈現的效果是大相徑庭的。事後我認真進行了發思,其根源在於,名特教師的好課是經過一次次磨練而成的,他們的教學經驗和方法都已經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好課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磨出來的。我想這是我今後努力的方向。很感激趙老師、李老師的評課,讓我知道如何說課,如何評課,還一針見血指出了我本堂課的問題所在,很感激這次課堂大練兵,讓我及時找出自己的問題所在,讓我知道今後努力的方向。

這是一次語文的盛會,讓我看到了差距,也讓我有了努力的方向。短短一天的學習說長不長,說短不短,但身心感受到的卻需要我今後用很長一段時間去實踐,去摸索,努力去提升自己,讓自己可以站的更高,也希望自己能給孩子們更高的起點,讓他們能跟隨我有所得,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語文課心得體會4

在進行素質教育的今天,我認識到了課改的必要性、急迫性,初步瞭解了課改的一些內容。新課標要求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要求學生擴大知識面,要求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等,我將根據新的語文能力實踐系統,致力於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提高,促進語文課程的呈現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確立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努力給學生創造一個有利於素質教育的空間。

對於國小語文教學來說,既要轉變教的方式又要轉變學的方式,培養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這兩個轉變中,教的方式轉變是主要矛盾,教的方式一轉變,學的方式也隨之轉變。學的方式轉變可以理性地在課堂中呈現,證明教的方式轉變,證明教師新理念的真正確樹立。課改實踐告訴我們,沒有堅定的新課程理念,真正意義上的教與學方式的轉變是不可能的。把課標學習與教材教法研究結合起來;要鑽研新教材、理解和把握新教材,用好新教材;要重視教學反思、個案研究和收集;要牢記驗證課標和檢驗教材的`實驗任務。在教學實踐中,我力求打破傳統封閉、單項、機械的教學模式,主要將採取了以下幾點作法:

一、平等對話

新課改改變了以往的教師滔滔不絕地講,居高臨下地問,學生規規矩矩地聽,小心翼翼地學。當學生平等、互尊的情感得到滿足時,才會輕鬆、愉快地投入學習,才會主動探究,因此,現代課堂教學應確立師生平等的教學觀念,構建平等對話的教學平臺,使教學"在師生平等的過程中進行"將師生關係"理解為愉快的合作,而不是意志間的衝突,對權威、尊嚴的威脅",讓學生在率真、坦誠、互尊的環境裡一起學習。這個過程不再是應該使學生處於一種心理放鬆、精力集中狀態,思維活躍,敢想敢問,敢說敢做。

1、給學生機會。如:教學《詹天佑》一課時,發散學生思維。想想說說如果是你,會設計什麼樣的鐵路。學生說出很多S型、T型、直線等等。追問詹天佑為什麼用了“人”字形線路呢?進一步分析人字形線路的優點。平等對話使學生在課堂上成為學習的主動者,把自己想說的,能說的都說出來,給學生展示自己的機會。

2、虛心請教。教師不是萬能之人。作為教師應該放下架子向學生學習。使學生明白,不管是誰都要學習,不管是誰,只要會就能成為別人的老師。給學生以自信,激發學生的學習慾望。

3、合作學習。小組合作學習也是平等對話。老師參與學生的合作中。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說話。學會合作,增強自信。

二、創設情境

探究性學習的起始點就是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設定一些問題的情境,利用一定的"誘因"激發學生的探究動機,點燃學生探究問題的靈感和熱情。比如:教學《北京,贏了》一課時,佈置了這樣的作業:《給奧運冠軍的一封信》讓學生大膽想象,把我們對奧運的嚮往,對奧運冠軍的崇敬表達出來。由此體會體育冠軍的來之不易,來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

三、展示成果

評價探究結果,具有共享學習成果,激勵後繼學習的意義。由於學生在探究中師生之間,學生之間、小組成員之間對探究的成果也進行了小範圍交流討論,對探究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質疑,對來自各方的觀點進行了歸納總結,對探究的問題有了較全面、深刻、獨特的見解,他們內心有著想展示思維成果的渴望與衝動,他們想在展示成果中展現自我。因此,教師要設定豐富多彩的展示平臺,鼓勵學生用適合自己的方法和策略來彙報探究成果,以便使不同型別的學生都能發揮自己的潛能,都能從探究閱讀中獲得收益。善於表演的同學,可將文中的精彩片斷改編成小品,舉行書中人物化妝扮演會;心思細膩,不善言辭的同學可寫探究報告,心得體會;善於辭令的同學可進行辯論,以展示思想。如:在學習《詹天佑》時,學生通過讀課文,對詹天佑開鑿隧道的方法有了初步的認識,但還不細緻。此時,讓學生抓住文中的關鍵,品讀相關段落。然後通過動手畫一畫,自己講解理解其含義。再如學習“人”字形線路的行車方法。我沒有通過課件直接演示,而是自己堆了個“人”字形線路,讓學生根據理解行車。學生通過演示,直觀的理解了行車方法併發出了對詹天佑的讚歎。

語文課心得體會5

近日,我對《語文課程標準》進行了學習。通過學習,我對語文課程的性質與地位;語文課程的基本理念;課程標準的設計思路;課程目標及實施建議等有了更加深入的認識。在學習中我逐漸形成自己的教學觀點,下面把我的一些教學做法和我的一些教學設想寫出做為下步語文教學繼續努力的方向。

一、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是語文實踐,不宜刻意追求語文知識的系統和完整。語文又是母語教育課程,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因而,應該讓學生更多地直接接觸語文材料,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律。”“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本著上述課程理念,我在教學中努力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二、擴充套件學生的閱讀,以名言警句、優秀詩文、中外經典等引領學生的成長。

《語文課程標準》課程階段目標中指出第三學段的學生在閱讀中要做到“誦讀優秀詩文,注意通過詩文的聲調、節奏等體味作品的內容和情感。背誦優秀詩文60篇(段)。”“利用圖書館、網路等資訊渠道嘗試進行探究性閱讀。擴充套件自己的閱讀面,課外閱讀總量不少於100萬字。”對於我們有59人的這個大班怎樣完成課程目標中的這些要求呢?在教學過程中我採用名言警句背誦、古詩文誦讀、中外經典品讀三管齊下的辦法。

1、名言警句背誦

名言警句用簡短的話語向我們昭示了許多學習的方法、做人的道理等。因為它比較短,容易背誦,而且蘊含的道理讓人一讀就懂,所以深受同學們的喜愛。鑑於此,可以組織進行名言警句積累的活動。

2、古詩文誦讀

按照《語文課程標準》的規定,我們五年級古詩文誦讀篇目的要求,怎樣讓學生[!--RandomWord.4--]的古詩文誦讀做到紮實有效?可以結合本校提出的讀優秀詩文的活動有效開展。

3、中外經典品讀

對於擴充套件學生的課外閱讀量,則主要利用學校圖書室的資源,分期分主題向我校的圖書室借閱圖書,定期開展讀書交流會,檢查學生的閱讀情況,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三、加強綜合性學習,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

《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語文課程應培育學生熱愛祖國語文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文,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是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語文課程還應重視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使他們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促進德、智、體、美的和諧發展。”為此在教學活動中,可以有意識地佈置一些綜合性學習活動,在培養學生探究學習的過程中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和品德。

通過學習,我想到的還有很多,中華語文博大精深,怎樣在有效的時間內,讓學生掌握更多的語文學習方法,把學生培養成具備包括閱讀理解與表達交流在內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的人?對於《語文課程標準》,我還需繼續學習,切實地做到在學習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長!

教學如同做人,都是一門藝術,要想做得更好,就要不斷學習、反思總結。理論指導實踐,所以要想自己在教學上能不斷進步和提高,就要不停學習本專業的理論知識,用專業理論知識來指導自己的教學行為。抱著學習和進步的心態,暑假裡又學習了《國小語文新課程標準》,新課程走近我們已有多年的時間了,通過學習《新課程課堂教學行為創新》,使我加深了對新課程改革的理解與體會。雖然是又一次的學習,但還真有“溫故而知新”的感覺。讓我又一次對自己的教學思想和行為進行了反思,對自己曾經被視為經驗的觀點和做法進行了重新審視,這讓我在語文教學方面又有了新的體會和收穫。

把課標學習與教材教法研究結合起來;要鑽研新教材、理解和把握新教材,用好新教材;要重視教學反思、個案研究和收集;要牢記驗證課標和檢驗教材的實驗任務。

在教學實踐中,我將力求打破傳統封閉、單項、機械的教學模式,主要將採取了以下幾點作法:

1、認真學習新課標,深入領會《語文課程標準》的精神實質,切實轉變觀念,克服以往在語文教學中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忽視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的培養、過分追求學科知識系統的錯誤傾向,真正確立語文教育的新理念,通過教學任務的完成,全面提高學生的整體語文素養,注重提高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積極倡導、促進學生主動發展的學習方法,拓寬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聯絡生活、跨學科的學習和探究式學習,使學生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終身受用的語文能力。

2、講授新課程時應從整體上把握實驗教科書,弄清其編寫意圖、體系特點,弄清教科書與《課程標準》、教科書各教程之間的內在聯絡,弄清教科書各種編輯設計的意圖和著力點,比較新課程與舊教材的區別和聯絡,有哪些改進,教法上有那些變化,有那些獨到的進步和收穫,以在備課和教學活動中準確設定教學的重點,找準達到《課程標準》提出的課程目標的落腳點,有效地實施語文教學。

3、在準確把握教科書編輯思想的基礎上,從本班學生的實際出發,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和不同教學內容,創造性地靈活地選擇和運用教科書的各種設計,採取合適的教學策略,把讀寫聽說和綜合實踐活動落到實處;大力改進課堂教學,提倡啟發式、討論式、師生互動等新的教學模式;積極開發課堂學習資源和課外學習資源,溝通課堂內外,溝通平行學科,創造性地開展各種活動,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讓學生在實踐中豐富語言積累,掌握學習方法,提高基本技能,接受薰陶感染,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打下紮實的語文基礎;鼓勵學生採用各種手段擴大閱讀面,增強學生在一切場合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積極參加各種課改活動,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

在教學實踐中,我將力求打破傳統封閉、單項、機械的教學模式,主要將採取了以下幾點作法:

1、認真學習新課標,深入領會《語文課程標準》的精神實質,切實轉變觀念,克服以往在語文教學中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忽視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的培養、過分追求學科知識系統的錯誤傾向,真正確立語文教育的新理念,通過教學任務的完成,全面提高學生的整體語文素養,注重提高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積極倡導、促進學生主動發展的學習方法,拓寬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聯絡生活、跨學科的學習和探究式學習,使學生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終身受用的語文能力。

2、講授新課程時應從整體上把握實驗教科書,弄清其編寫意圖、體系特點,弄清教科書與《課程標準》、教科書各教程之間的內在聯絡,弄清教科書各種編輯設計的意圖和著力點,比較新課程與舊教材的區別和聯絡,有哪些改進,教法上有那些變化,有那些獨到的進步和收穫,以在備課和教學活動中準確設定教學的重點,找準達到《課程標準》提出的課程目標的落腳點,有效地實施語文教學。

3、在準確把握教科書編輯思想的基礎上,從本班學生的實際出發,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和不同教學內容,創造性地靈活地選擇和運用教科書的各種設計,採取合適的教學策略,把讀寫聽說和綜合實踐活動落到實處;大力改進課堂教學,提倡啟發式、討論式、師生互動等新的教學模式;積極開發課堂學習資源和課外學習資源,溝通課堂內外,溝通平行學科,創造性地開展各種活動,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讓學生在實踐中豐富語言積累,掌握學習方法,提高基本技能,接受薰陶感染,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打下紮實的語文基礎;鼓勵學生採用各種手段擴大閱讀面,增強學生在一切場合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積極參加各種課改活動,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

“振興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興教育的希望在教師”,沒有教師的支援,任何教育改革都無法進行。此次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所力圖實現“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以及情感態度價值觀”三位一體的課程功能。而此次學習我對這一功能有了簡單的體會:

教學目的的新構想,教學的目的應是為了挖掘每一個孩子的天分,培養其獨特的個性,教學活動應成為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基石,教師則是構築基石的材料。多元化的發展、多元化的素質。新課程所強調的課程內容的選擇性正是為了適應學生髮展的不同需求而提出的。我們應該用積極樂觀的眼光和態度來欣賞和預見學生的天性,應將每一個學生都視為一片有待開發的資源和財富,並進行有效的挖掘和利用。我們首先要改變傳統的教學目的理念,認識到教學活動的意義在於培養人的發展所必備的素質,諸如塑造學生健全的人格,健全的意志品質,陶冶豐富的情感,培養研究性學習的能力,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等。

在教學實踐中,我主要採取了以下幾點作法:

一、 加強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

語文新課標明確提出:“語文課程應致力於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語文素養是學生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也是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基礎”。語文課程應培育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

二、注重學生的閱讀背誦

語文新課標明確提出“要重視朗讀和默讀。讓學生逐步學會精讀、略讀和瀏覽。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鼓勵學生自主選擇閱讀材料。九年課外閱讀總量應在400萬字以上。”讀背無疑是積累語文素養的好方法。現代心理學研究成果表明,記憶力是一切智力的基礎。朱熹曾經說過:餘嘗謂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這“三到”是多種分析器官同時參加活動的`協同作用。心理學家早有實驗結論:多種分析器官協同作用的效果最好。因此讀背是自悟的前提和基礎。只有反覆誦讀才能真正體會課文的意味、情趣和文氣。

三、注重學生自悟探究

當前的語文教學,不管是老牌的“教師講,學生聽”,還是翻新的“教師問,學生答”,或是改革的“教師撥,學生轉”,其總體還是以教師為中心,“喧賓奪主”的情況還是顯而易見。

其實,語文教學是引導學生在閱讀中去感受體驗,強調的是學生的自悟探究。蘇霍姆林斯基說:“我深信,只有能夠去激發學生進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自悟”便是學生形成自我教育的途徑。在“讀”的基礎上,“悟”出精髓。因“文”悟“道”,因“道”學“文”。當然,學生的自悟探究,絕不能採取放羊式的自我領悟,必須在老師的引導、師生的討論下進行。自悟探究中要有思維培養,自悟探究中要有語言訓練,自悟探究中要有創新的火花。

四、語文生活化,將語文教學由課內拓展到課外。

首先,要更新理念,樹立正確的語文教育觀。要把學生從沉重的課業負擔中解放出來,讓學生“少做題,多讀書”,讓學生成為支配課餘時間的主人。教學中要強調“精講”,使學生能在課內完成大部分作業。為此,要關注兒童的經驗和體驗,並以兒童的經驗、體驗為中介,解決語文課程的抽象性、概括性、典型性與兒童生活的具體性、多樣性、獨特性的矛盾。從兒童的經驗世界出發引導兒童進入課文的想象世界、情感世界,以兒童的自我體驗為契機、引發兒童和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的共鳴。既使是學生髮表了一些“異想天開”,有悖於常理的意見,也不要輕易否定。我們常常見到的是,恰恰是學生天真、幼稚毫無忌諱的“童言稚語”,表露了兒童純真的天性,閃爍著智慧的火花。生活即課堂。培養學生具有日常口語交際能力,也只有在日常生活中不斷實踐,反覆歷練,把生活所得的一點一點累積起來,才會形成一個人的口語交際能力。所以,教師要打破課內課外的界線,樹立大語文觀,生活處處有語文,把口語交際的課堂延伸到學生五彩斑斕的生活之中,關注自然,關注生活,關注社會。

以上就是我此次學習的一點心得體會,可能某些方面的認識還很膚淺,但我相信,用我對一顆對教育的執著追求的奉獻之心,在以後的工作中會不斷的提升自己,完善自己,時刻看到自己、認識自己、豐富自己。

語文課心得體會6

近期,我參加華龍區組織的國小語文教學公開課活動,聆聽不同老師的課,收穫良多。下面就談談我個人的一些心得體會吧。

一、創設情境,引發情感陶醉

邵老師在講《搭石》時,通過簡介什麼是搭石,使學生在最短的時間感知到了課文中的更多資訊和情感,也就意味著學生以最佳的狀態進入課文學習。

二、自主識字,輕鬆識記

興趣是激發兒童從事學習的動力。祝老師在講《貓》中的生字時,採用“開火車”和“小老師領讀”的遊戲方法,為學生創設一個歡快和諧的學習環境,這樣既能激發學生識字興趣,提高識字效率,又能減輕學生學習負擔,提高教學質量。

三、書寫規範美觀,板書設計美觀

如《貓》一課,板書設計成長方形,所有內容圍繞“古怪”、“淘氣”板書,和課文很相稱;《搭石》和《長城》板書層次分明、簡練,邏輯性強。

四、教師教態自然大方

三位老師面部表情親切、自然大方,恰當的微笑,使人感覺親近。手勢簡練、明確,運用自然,毫不矯揉造作,促進了師生間積極的情感交流,更利於教學任務的進行。

五、教師語言組織能力強。

導語、過渡語、結束語的設計不僅能很好的調動學生情感,引領學生走進文字、研讀文字,自然地銜接教學的知識板塊,也能靈活對學生的課堂活動效果作出指導性的評價。

三位老師評價學生的語言是那麼貼切、適時、到位,老師評價語言豐富,適時、到位,那些激勵的語言沒有任何浮誇之氣,聽起來順耳、自然,連我都覺得內心深受鼓舞、激勵。在以後自己的課堂上,也要讓我的學生感受到這樣的語言。

六、注重語文朗讀,理解課文內容。

好文章是用來讀的,無論是現代文還是文言文,朗讀是理解文章的必要途徑。邵老師在講《搭石》一課時,趁學生學習體驗了那感人的品質,感到心潮澎湃時,指導學生激情練讀,要求讀出感情。並通過指名讀,齊讀等形式,使學生1在反覆的誦讀中切實受到強烈的感染,同時也體現了分層次要求。在自讀自悟,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再來充分感受感人事例,正是水到渠成,畫龍點睛。最後,她再讓學生用激動而自豪的語氣反覆朗讀,讓學生與作者的情感產生了共鳴。

七、注重合作探究式學習,體現以“學”為主。

教學設計貼近學生,側重學生對文字的真實體驗和感受。想辦法讓學生去觸及文字,並不斷引導學生從文字中體會感悟其中包含的情感。“你能讀一讀嗎?”“你讀出了什麼?”“請你帶著這種理解讀一讀”“我們大家一起讀一下”這樣的評價細節隨處可見。

三位教師的語文教學真正體現了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統一,體現了“一切為了孩子的發展”。她們的課不但具有“靈”性,而且很紮實。我深深的體會到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文化素養很重要,需多多讀書,不斷豐富自己。這次聽課學習對我自己是一次提高,也是促進,在以後的日常教學中,我會努力上好每一節課,向身邊的優秀教師學習。

通過這次學習,我對自己制定瞭如下努力方向:

1、做個有心人,平時要多讀書、多思考,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素養,尤其是知識方面的積累和課堂語言的錘鍊。

2、要在備課上下真功夫。自己先對文字真的有自己的認識和感受,然後再根據學生的情況,確定相應的教學重點和教學方式方法。

3、從教學內容總體出發確定好每節課的具體的三維教學目標,真正明確每節課的知識的、能力的、情感的三方面的目標。再精心確定每個環節的具體任務目標,以及具體的實施方式方法。

4、注意輔助教學手段的應用,多媒體使用要合理恰當。

總之,這次聽課活動,不僅是享受,也是一種提高,不光是聽課,也是在發現自己,反思自己,在反思中教學,在教學中成長,今後我會用自己的行動做更好的詮釋。

語文課心得體會7

“一切為了學生髮展已成為語文課程改革的重頭戲,主旋律。新課程標準以兒童的現實生活為學習背景,力求形成“問題情境——建立模型——解釋與應用”的基本敘述模式。它為語文教學改革提供了一個嶄新的“平臺”,一個很好的支撐點,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具有前瞻性、創新性和實踐性,為學生的發展開闢了新天地,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因此,我努力鑽研課程標準和新教材,轉變教學觀念,用新的教育理念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大膽進行教學改革,使語文教學煥發出新的活力。通過這半個學期的親身實踐,我感受頗多。

首先談談這個新教材吧。新教材為了激勵兒童主動學習的熱情,改變以往過於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變學生的被動接受為主動參與。教材以“我會讀”“我會說”“我會寫”“我會背”等鼓勵學生主動學習的形式,改變了傳統課本中讓學生處於被動位置的呈現方式,確立了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使學生對課本有一種親切感。為了讓學生感受自主學習的成功,教材大膽改革,對最後兩篇課文不加註音,包括文中的生字也不注音,讓學生憑藉已學的漢字自瀆課文,並藉助文中的圖畫和聯絡上下文自認生字,從而給學生提供展示自己才能的機會,並從中享受成功的喜悅。

為了適應這個新教材,首先新課標要求教師先要轉變角色,成為學生全面發展、自主性發展、個性發展的促進者。如何促進?教研員老師說得好:只要喚醒他們的表達慾望,放飛想象的翅膀,給予自由表達的空間,你就會看到一個美麗新奇、富有童真和靈性的世界。如:學完《四季》以後,孩子們仿課文創編出一首首優美的詩歌。如:花兒紅紅,它對小樹說:“我是春天”等等。所以我們要呵護童真,永遠保持童心、童真、童趣,這樣,語文教學才有生命之源。

其次,要創設多姿多彩的教學,將遊戲活動引進課堂,使課堂成為學習的園地,遊戲的王國。例如:幫聲母、韻母找到自己的家,識字大轉盤,帶生字朋友回家……有時開展爭當“拼音小博士”、“識字大王”等競賽活動,有時引導學生給字母或生字編故事、編兒歌;有時讓學生說一說、畫一畫、擺一擺……我還精心製作各種課件,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還要創設活的'課程情境。教學中,我注重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因素,更加關注學生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重視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如第一課漢語拼音(aoe),配有一幅美麗的“山村晨景圖”——圖中有小橋、流水、人家,有綠樹和如茵的草地,有人與動物的活動。教學時,我先引導學生整體感知畫面內容、重點觀察“女孩練聲”、“公雞高歌”、“大白鵝欣賞倒影”這三個區域性圖,再讓學生自由表達(說說自己看到的美景,談談自己的感受)。在學生自由自在的觀察與表達活動中,我在很巧妙的融入韻母教學。這種教法,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情境圖,創設活的課程情境,既避免拼音、識字教學的枯燥乏味、又將工具化與人文性有機結合,令人耳目一新。

再次,要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這是課改的核心環節和中心任務。一、要營造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氛圍。以識字教學為例:我以不再唱“獨角戲”,而是發動同學、4人小組、小老師互學,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我不再包辦代替,而是啟發引導學生探究、發現,用自己最喜愛的方法識記,把選擇學習方法的自主權還給學生;我也不在搞“一言堂”,而是多讓學生髮言、交流、展示、互評互學、把交流的機會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學習的主體。二、要讓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中展示自己的個性。例如,在古詩《靜夜詩》的教學中,我從四個方面為學生創造展示個性的空間:通過看圖,展示觀察的個性;通過閱讀,展示理解的個性;藉助假象,展示積累的個性;學生給自己佈置作業,展示設計的個性。

最後,在課改實踐中,我們高度重視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一、引導學生在生活中識字。如《語文園地四》中的“我會讀”,可以帶學生走出課堂,到外面的世界開展識字活動;路上看廣告、購物認商標、記店名、讀招牌、收集說明書等,再回到班上交流識字情況。二、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如學習《自選商場》之後,舉辦“小神童超市”活動,先組織學生逛超市,記商品名稱,動手收集資料,製作字卡;再創設“虛擬超市”,讓學生在遊戲活動中識字。還有重視拓展與延伸、注意學科間的融合、內外結合,加強課外閱讀等等。外面的世界也很精彩,語文課改只有真正走到“外面”,才有生命力。

當然,每件事物都有它的兩面性,課程改革也必然如此。它既然有有利的一面,那肯定多多少少也存在一些弊端。如後進生如何適應課改等問題,還是讓我們大家一起克服這些弊端,讓課改慢慢趨於完善吧。

語文課心得體會8

“丁零零”上課了!悄然無聲的走廊上突然傳來一陣歡笑聲:“哈哈哈哈。他怎麼把鼻子畫到嘴巴里變成舌頭啦!哈哈哈哈。”透過我們班的窗戶,原來我們辦正在進行一場回味無窮的畫鼻子游戲,快來看看

吧!準把你的肚子笑疼!

“丁零零。”上課了!這節時語文課,劉老師走進教室,二話不說,拿起一隻粉筆,揚起手臂,在黑板上畫了一個大大的圓圈。同學們真是丈二的和尚——摸不著頭腦,教室裡頓時宅看了鍋:“今天劉老師是不是改行當美術老師啦?”“不會吧!劉老師一定是在叫我們數學?”我想:老師的葫蘆裡到底買的是什麼藥!只見,老師在黑板上又“刷刷”的在黑板上天上眼睛、眉毛、嘴巴、可就是差了鼻子。老師坐下了講臺,神祕兮兮地說:“今天,我們就來幫這個小人找鼻子!”聽到這振奮人心的訊息,大夥兒的歡呼聲都快把房頂給頂起來了!幾個同學爭先恐後的.舉著手,大喊著:“我來!我來!”大夥都生怕自己沒選到......

劉老師用手指了指鄒佳欣,脫口而出:“你來!”鄒佳欣的臉上像綻開了花一樣興奮地跑上了講臺。劉老師拿出了一條紅領巾,給鄒佳欣蒙上了眼睛,問了問:“鄒佳欣,還看得見嗎?”鄒佳欣搖了搖頭。鄒佳欣好不容易摸索著上了講臺,剛要畫的時候,教室裡剎時沸騰起來:“鄒佳欣,左邊一點;鄒佳欣,右邊一點;鄒佳欣,上邊一點;鄒佳欣,下邊一點!”鄒佳欣握著得粉筆真是千斤重啊!怎麼也畫不上去!鄒佳欣移了移,在黑板上畫了一個小圓圈,頓時全班鬨堂大笑!鄒佳欣接看紅領巾,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自己竟把鼻子畫到小人的嘴角上。她伸了伸脖子,不好意思的走下了講臺,回到自己的座位上,用雙手捂著臉直納悶:唉,怎麼畫個鼻子就怎麼難呀?”

終於輪到我了,我用目光大量了一下小人的鼻子的位置,被蒙上了眼睛。我想:這四周一片漆黑,什麼都看不見了,該怎麼辦呢?唉!又要被同學們嘲笑了!不管三七二十一我還是上去吧!我鼓足了勇氣,小心翼翼的走上了講臺,用粉筆畫了畫,只聽闞璨燦“哈哈”的笑聲,於是我移了移,畫了一個鼻子,揭開紅領巾,啊!我怎麼把鼻子畫到小人的嘴脣上了呢?唉!早知如此何必當初啊!

後面的同學真是畫得越來越有趣了:有的同學把鼻子畫到外面,都被大家認為這是別人的鼻子;有的把鼻子畫到臉蛋上了,變成了紅臉蛋;還有的白鼻子都畫成痣了!

這真是一節別開生面的語文課,因為這節課讓我懂得了看似一件簡單的是,做起事來不一定就是那麼簡單!

語文課心得體會9

今天,我們上了一堂有趣的語。上課後,陳老師走上講臺說:“上課前我先提個問題,那些同學不喜歡寫作文?”幾個大膽的同學立刻舉起了手。其中一個同學站起來說:“我不喜歡寫作文,因為我總是不知道怎麼寫。”另一個男同學還沒等那個同學坐下來,馬上接過話頭說:“我寫作文時,也是不知道寫啥好。”他們的發言引起了同學們的'興趣。

聽了同學的發言,陳老師稍稍思考了一下說:“同學們不喜歡作文是有原因的,我看主要是不知道寫什麼內容。當然,也不能全怪你們,巧婦為無米之炊嘛,但“米”從哪裡來呢?下面我給你們講個故事。”一聽說故事,同學們馬上起了勁,一個個坐得端端正正,只有幾個懶懶地扒在桌上,陳老師對我們說:“故事不能白聽,要體會出故事中的道理來。”接著陳老師就開始講故事,每個同學都聽得津津有味,故事聽完之後,引得大家鬨堂大笑,陳老師趁熱打鐵地說?:“笑話告訴我們平時要多注意,多看多聽多想,積累了材料,我們就能寫好作文,就會喜歡作文。”“叮呤呤……”下課了,可我的心還留在笑話故事裡。

“多看多聽多想”也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裡。

語文課心得體會10

暖陽當頭,冰雪能不融化? ——觀摩“三環節課堂教學”總結 20xx 年歲末,縣教研員孔老師在實驗中學為我們上了一節經典的“三環節” 課堂教學,雖然天氣仍是寒冷,可是老師們熱情洋溢;雖然地上的冰雪還在, 可是老師們卻是提前到來。老師們迫不及待的等待著 “三環節”課堂教學的真 諦,等待著孔老師精彩的演繹。課上,我們為老師動情的朗誦感動著,為學生 真情的誦讀而激動著。

一、教學準備精心 到了會場,主辦學校實驗中學老師們已經把《我用殘損的手掌》 (孔老師執 教)的預習學案、課堂教學設計、課堂檢測擺放整齊;學校主辦的期刊、報紙 也是井然有序的擺放著。可見主辦學校的精心,用心。當我們拿到材料時,可 以看到:預習學案中有明確的學習任務,更有學習方法的指導——小到生字的 讀音、詞語的'意思,大到對詩文內容的解讀,詩人情感的流露??每一項學習 的任務是什麼,用什麼方法來達成預設的目標,學生看來清晰明瞭;教學設計 是一份近似教學實錄的詳案,是一份對學生充分預設的詳案,是一份充滿教學 智慧與充盈情感的詳案;堂測題的設計也不難看出老師思維的梯度與深度?? 可見,老師準備之充分、精心。

二、課堂環節精密 從推行“三環節教學”以來,作為語文老師的我們都很迷茫,甚至有些不 知所措,總是感覺對於“詩一般”的語文課堂,好似不太適宜,不太和諧,特 別是“堂測”這一環節,在我們情感迸發之極戛然而止,有些說不上來的感覺。

可是孔老師的這節課上, “三環節”過渡自然融洽、環環相扣,各部分既相對獨 立、層次分明,又循序漸進、層層提升,尤其是“堂測”這一最後環節恰當的 引入,一改我們的唐突。我們心底裡稍稍鬆動一些,我們心裡的那塊冰在悄悄 的融化! 三、品味語言精美 評課時,老師們也說孔老師“有很深的文化底蘊” “感情豐富而真摯” “不 僅創設情感氛圍打動學生,更是我們學習的榜樣”??真的,孔老師的課堂很 深,很精,很美。尤其是對詩歌詞語的揣摩(運用“替換” “刪除”等方式,通 過多次多個同學的朗讀) ,那是字斟詞酌的:學生們不僅領悟到這一詞語的深刻 內涵,還感受到詩人那滿腔的愛國熱情,更能為詩人深邃的文學功力所打動。

可見,孔老師課堂中的每一句,甚至是每一個詞語都是經典的,每一個點的設 計都要求精美。

課後“限時作業”環節,我想假如用“同學們,一分耕耘一分收穫,這節 課後,我們耕耘如何?” “同學們,請以最快的速度來檢測一下你的收成!“知 ” 己知彼百戰百勝,查缺補漏環節到了??”等這樣來銜接一下,可能稍美一些! 總之,這節語文“三環節”課堂教學為我們的教學提供了一個範例,是我 們課堂教學的模板, “慢語文” 在 教學的今天, 或許就是一束陽光, 一把利刃?? 它在解讀著語文課程標準,也在解讀著語文教學的精髓。雖然地上積雪還在, 可已是陽光普照,我們的心也在澎湃激昂著!相信這冰雪也會如我們心底一樣 在融化,因為課堂教學的春風已經和煦,暖陽已經高照!

語文課心得體會11

現在我越來越覺得語文教學不能著重於講習題了。這幾年來,每到複習時間,不停地給他們講試題,越講越覺得講不完,可效果卻事與願違,甚至會越講越糟糕,面對這種情況,我也四處求解。看了許多教育專家的文章,他們也不贊同語文教學侷限於字、詞、句、語法的練習上,認為那樣是肢解了語文,使只侷限於工具性,而忽略了語文的整體性、優美性。尤其是現在我的課馬上就要結束了,我真的很害怕再像以前那樣去複習,從字、詞、句、段、篇一遍一遍地去練習,去抄寫。這樣我累,學生也累,也會讓人覺得枯燥乏味,這樣更沒有效果。我聽了教育專家講課的報告整理出來了。我看了材料,覺得大有收穫,專家的觀點我甚為贊同。材料上介紹了一種新的複習方法。這種方法分三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教師劃定複習範圍或確定複習專案,學生依據課文、課堂筆記、平時作業及相關學習資料,確定複習重點,劃出複習提綱,自行復習,然後根據自己的複習所獲,嘗試擬出模擬試題,做好“擺陣”和“議陣”的準備。

此階段,學生的支配權屬於學生,教師只是相機做一些提示:“想一想,還有哪些內容應該掌握?”“你還有哪些地方沒有複習好?”第二階段,學生之間展開“攻陣”活動。第一個“陣主”由學生毛遂自薦,根據自己所擬的試題進行“擺陣”或由全班同學競答,或指人回答,優勝者為下一輪“陣主”繼續“擺陣”第三階段,師生共同總結,歸納本次複習要點,交流、推廣先進的學習方法,幫助學生確立正確的分析導向。教師針對學生暴露出的薄弱環節,有的`放矢地進行強化訓練。我覺得這種方法確實挺好的,既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又發揮了教師的主導作用。但其中具體的方法,如何依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去制定相應的可行性措施,我還沒有頭緒。如何在複習中既注意複習內容的整體性,知識間的互融性,又要注意複習過程中的開放性,把複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這些問題有些複雜,我得好好想想,為我的複習課設計一種可行的方法。

語文課心得體會12

十幾天的學習,讓我收穫了許多,思考了很多。現代繼續教育資源以極其豐富的教育教學優勢為廣大教師提供了一個學習、交流、合作、創新的平臺,我非常珍惜這個難得的學習機會,把繼續教育研修作為提升自身素養、促進專業發展的一個主要學習方式,刻苦學習“新理念、新課程、新技術”,努力提高自身的師德素養和教育教學水平。我在對學生進行課文教學方面都有很深的感觸,運用到自己的教學中,也顯得更加得心應手,下面我想談一下自己的幾點感受:

一、新版語文課程標準的新特點

通過學習我認識到,新課程標準在教學理念、課程目標、教學過程與方法、策略與評價等方面都有了新的改革與創新。它體現了當前教育教學與時代的發展的新趨勢。它以實現各個學科的課程整合為首要任務,構建了“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為核心的課程目標體系,解決了課程理念和目標設定的一致性問題,宣告了“知識+技能”時期的終結,倡導了新的學習方式和教學方式。

二、新版語文課程標準更具學科特點

修訂後的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是:注重素質教育,體現語言學習對學生髮展的價值;面向全體學生,關注語言學習者的不同特點和個體差異;整體設計目標,充分考慮語言學習的漸進性和持續性;強調學習過程,重視語言學習的實踐性和應用性;優化評價方式,著重評價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豐富課程資源,拓展語文學習渠道。

三、新版語文課程標準更加需要創新型教師

新的課程標準要求教師以創新的精神尋求優良的教學方法來開展教育教學工作。我想,要做一個創新型教師,至少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1、在使用教材上要創新。我們要根據學生的`認知、心理特點和學習的情況,對教材的順序做出適當的調整,將教學內容重新組合和不斷補充擴充套件。我們要依靠教材但又不能拘泥於教材。

2、教法上要不斷創新。在積極進行課改的過程中,我們要增強教學的開放性和靈活性,使靜態的文字變成生動活潑的語言實踐活動,積極創設情境教學,使學生在情境中用,在運用中不斷學習。

3、要有新型的師生關係。我們在整個教育教學中要始終關注學生的情感,建立民主、融洽的師生交流渠道,當好學生的良師益友。師生之間要有互動,既互相幫助又互相鼓勵,形成一個共同探討教學方法和學習方法,促進師生教學相長的新局面。

總之,通過這段時間的學習,讓我更加認清教師必須轉變教育觀念,在新的理念指導下進行教學,在教學過程中以新的角色和學生相處,使學生成為課堂教學的主角,教育的主體和獲得知識的主動者,讓學生享受到學習的快樂,讓學生學會學習語文的方法,通過語文學習瞭解世界,為培養學生開放、包容的性格,發展跨文化交流的意識與能力盡一份力,為學生的終身發展打下基礎盡一份心。

今後我會在看似平凡、瑣碎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找到突破口,挖掘出自身職業的生命動力。相信在經過無數細節的精打細磨之後,自己必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語文課心得體會13

3月底,我有幸參加了泰安市國小語文優質課觀摩活動,聆聽了9位老師的課,受益匪淺,感觸頗多。這幾節課都是閱讀教學,內容有低學段的、中學段的、也有高學段的,可謂各具千秋,精彩紛呈。下面具體談談我對這幾節課的感受:

一、教師基本功紮實,教學過程中重視了寫字教學。

閱讀和寫字是國小語文教學的重點,幾位教師在授課過程中,都注重了識字、寫字的指導,注重了良好書寫習慣的培養。這一點是與以前大不相同的地方。以前的優質課,教師除了指導識字外,也注重了寫字,但大都是抽出很短的時間分析一個生字,或指導寫一個字,而這次活動中,每一位教師都在寫字指導中下了很大功夫,指導學生紮紮實實的寫字。其中包括:

1、教師範寫三個字

教師很注意板書的工整、規範、美觀,給學生做出示範。很多老師在自己範寫時,注重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眼睛看、大腦想、伸出手指跟著寫,不僅分析了字的結構,還把每一個筆畫的`書寫指導到位。

2、指導學生書寫 ,注重評價

指導寫字中,隨時提醒學生正確的寫字姿勢和握筆姿勢。印象最深的是一位教師不僅提醒學生記住寫字注意“三個一”,還利用課件播放國小生寫字時正確的握筆姿勢,這樣學生在教師的提醒下,在與畫面的對照下,掌握了正確的書寫姿勢。對學生的書寫採取多種形式的評價,調動了每個學生寫字的積極性。

二、啟發引導,教師的語言具有無窮魅力。

教學是一門藝術,教學語言更是一門藝術,誰能將它演繹得當,就能讓你的課堂妙語連珠,如得神助。如一位老師在執教《左公柳》這篇課文時,她的整個教學環節如行雲流水,又步步為營,一環套一環。教師的啟發、引導、總結,精準到位,不留痕跡。這一切就得益於她精練、流暢、生動的課堂語言。課文中教師以簡潔精煉的過渡,引導學生把左公棠力排眾議,慷慨激昂地請戰,以及抬棺出征的場面,深情演繹,讀得繪聲繪色,在激情的朗讀中,感悟了左公棠剛毅頑強、視死如歸的精神。這還用得著我們的教師再一遍遍講老將士是多麼的無畏多麼的英勇嗎?我不禁感慨:教師的語言竟有如此之魅力!

三、注重了學習方法和寫作方法的指導。

在教學課文《鄉下人家》時,全文意境優美,語言質樸,充滿獨特迷人的自然氣息。課文處處都使我們感受到美,對於四年級的孩子來說,自主閱讀,從文中的每一個場景感受美,是教學的難點。一開始,教師先讓孩子們初讀課文,整體感知文字後,指導學生學習第一自然段“房前的美”,然後和學生一起總結學習方法,“讀書——想象——感悟——體驗”。再放手讓學生按剛才的學習方法學習課文,這樣,學生掌握了學習方法,就有利於下文的學習了。課文最後,教師注意引導學生總結作者的寫作方法,注重了讀寫訓練的結合,這都是值得我們今後學習的地方。

四、利用“文章空白”啟發想象,解讀文字。

愛因斯坦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的一切,並且是知識的源泉。”國小生的求知慾和好奇心特別旺盛,在接觸周圍世界時,會更加強烈地表現出來,在他們的頭腦中會產生出許多新鮮、奇異、與眾不同的想法,創建出許多新的形象。而老師們正是抓住了學生的這一心理特徵,在教學中利用了文章的空白來誘發學生想象,豐富了學生的課堂生活,激活了學生的思維,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同時也激活了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使“學生為主體”真正落到實處。在《兩隻小獅子》一課,教師為了讓學生理解“整天”一詞,利用了填空的形式,“早上,天剛剛亮,小獅子就( ),中午……晚上……,學生通過想象填空,很好地理解了詞語的意思。再如《魚游到了紙上》一課,教師也採用了這樣的形式啟發學生想象填空,很好的解讀了文字。

這次外出聽課學習,對我是一次提高,也是一次促進,讓我深深感悟到了新課標下語文課堂教學的樸實、紮實、求實,認識到教師專業成長中學習的重要性與緊迫性。在今後的教學中,我將不斷學習,博採眾長,充分利用一切學習機會,積澱教學素養,為自己的教學生涯不斷地創造亮麗的風景。

語文課心得體會14

內容提要:

語文是中職生學習各類專業課、文化課的基礎,也是他們將來完成工作任務的基礎;當前的中職語文課程有許多不足之處,制約著語文教學的發展。必須改革中職語文課程:明確教學目標,降低學習難度;借鑑普高教法,融入職教特點;注重聽說訓練,突出專業知識;開設寫字課程,提高書寫能力;強化應用寫作,培養從業技能;提倡開卷有益,引導課外閱讀;完善教學評價,促進學生髮展。關鍵詞:中職語文課程改革職業特點

語文課是中等職業技術學校(以下簡稱“中職”)學生學習各類專業課、文化課的基礎,也是他們將來完成工作任務的基礎。學好語文,能夠促進中職學生學好各科知識,不僅有利於他們掌握職業技能,還能幫助他們形成綜合職業能力和全面的職業素質,這對他們將來的工作和發展,都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在加強學生的專業技能訓練的同時,必須加強語文教學,為提高學生的綜合從業素質奠定基礎。

然而,實際情況並不盡如人意,在客觀上,中職學生入學時學習成績普遍低於普通高中特別是重點高中的學生;有許多學生國小、國中階段沒有打好語文基礎,有許多本該在國小階段就解決的問題都未能解決,如漢語拼音的拼讀規則、漢字書寫的筆順、基本的閱讀能力、寫作能力等等都未能學好,有的學生在義務教育階段除了課文和練習題,什麼課外書都沒讀過,知識面狹窄,理解和想象能力都十分有限,他們對學習語文是既無基礎又無興趣。面對這種情況,希望他們學好語文、學精語文,難度相當大。

不僅如此,一些中職生及其家長主觀上也有輕視語文學習的傾向,他們認為既然選擇了職業學校,學好專業技能非常重要,而語文課只是讀書、識字、寫作文,對以後從事技能工作,沒有多大幫助,學好學壞不要緊。甚至有些學生對學校為何開設語文課都不理解——有的計算機專業的學生就乾脆說:電腦玩得好,何必學語文。

此外,當前的中職語文課程本身也有許多不足之處,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教學目標模糊。

目前,還沒有統一的中職語文“課程標準”,沒有明確的中職語文教學目標。我們在教學中是重視向學生傳授語文知識,還是重視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是重視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還是培養基本素質?是側重於專業語文教學,還是以培養學生的高職大學聯考語文應試能力為主?以上這些問題目前還沒有明確且科學的結論,廣大語文教師在教學實踐中要麼憑自己的喜好和興趣開展教學,要麼參照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開展教學;課程目標的模糊,極大地制約了中職語文教學的發展。

2、教學內容隨意。

沒有統一的中職語文“課程標準”和明確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就無法確定,廣大語文教師在教學中就回會感到無法操作,學校無法選用合適的教材,老師教什麼,怎麼教,也沒有一定之規,隨意性比較大;自然,教學效果也就無法得到保證。

3、課程理論滯後。

在普通高中全面實行新課標、新教材,課程改革開展得如火如荼的今天,提倡個性化閱讀,倡導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方式,實施發展性評價等等教學理念已經深入人心。相反,中職語文教育界卻顯得比較沉悶,無論是教學理論研究,還是課程、教材開發都比較緩慢,大有普通高中教學改革之附庸的嫌疑。從而,嚴重束縛了中職語文教學的發展。

4、評價方式陳舊。

普通高中課程改革倡導“立足過程,促進發展”的課程評價,從傳統的過分關注結果、面向“過去”的終結性評價已經轉向注重過程,面向“未來”、重在發展的形成性評價。中職語文教學沒有大學聯考指揮棒的干擾,本應更注重教學的形成性評價;然而,當前的中職語文教學評價依然以傳統的終結性評價為主,以試卷、分數評價學生的語文學習狀況,忽略了學生的個性差異和學習過程,無形中降低了中職語文教學的效果。

5、教學時數不足。

由於文化課和專業課的關係,中職教育以專業技能實訓為主,作為文化課之一的語文課的教學時數減少了。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中職教育簡單照搬普通高中的教材教法,將無法完成既定的職業語文教學任務,其教學效果也可想而知。以上種種情況表明:中職語文課程必須改革。這既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職業教育本身的特點和語文教學的內在規律的必然要求。那麼,如何改革當前的語文教學呢?要立足職業教育的職業性特點,全面改革中職語文課程,切實為中等職業技術教育服務:

明確教學目標,降低學習難度。

美國教育家布盧姆說過:“目標是預期的教學效果。”制定和確立明確的教學目標,有利於明確教學方向,落實教學大綱或課程標準的規定和要求;有利於選擇適當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策略;有利於合理有序的組織教學過程;有利於開展有效的教學評價;從而有效地保證了教學效果。“有效的教育始於準確的知道希望達到的目標是什麼?”(美國教育家布盧姆語)中職語文教學,肩負著培養中職生一般語文能力和從業實用語文能力的雙重任務,制定中職語文教學目標,一方面要依據學生語文學習要求的階段性特點;另一方面更要突出中職生的職業特點和專業方向,從技術性和實用性出發,使學生學有所得,學有所用。同時,要從中職生的實際語文基礎、語文能力出發,針對他們語文學習基礎差、興趣低的實情,降低學習的難度,制定出符合中職生職業特點和學習基礎的教學目標。

借鑑普高教法,融入職教特點

教無定法,但是有規律可循。古今中外的語文教育學者研究、探討、總結出許多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尤其是我國《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提出的提倡個性化閱讀教學;倡導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等教學理念、教學原則,為語文教學法的研究和發展提供了理論和政策依據,使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改革、教法學法的研究蓬勃開展起來。“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中職語文教學應該積極、認真學習借鑑普通高中語文教學研究的成果、理論,並聯系職業教育的職業性特色和學生的學習程度,研究、形成一套具有職教特色的語文教學方法。

注重聽說訓練,突出專業知識。

由於許多中職生國中語文的基礎不好,致使語文學習興趣缺失,聽說能力普遍低下,主要表現是:(1)在公開場合不能也不敢大膽、有序、有理的表達清楚自己的觀點或看法;(2)不能認真、專注的傾聽別人的講話,不能準確領會說話的主要意思;(3)方言濃重,普通話水平較低。

面對這種狀況,簡單介紹聽說的基本知識,介紹交談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幾乎無法進一步提高學生適應實際需要的口語交際能力。中職語文教學必須對學生加強以專業知識為內容的聽說能力訓練:(1)全面推廣普通話,要求學生說準、說好普通話,平時用普通話交流;(2)認真傾聽是美德,培養學生認真、專注的傾聽別人的講話的習慣,這不僅有利於培養他們的理解能力,更能夠使學生上課認真聽講,專心學習,全面提高學習成績;(3)以學生的專業知識為內容,結合專業設定情境,進行聽說訓練。學生用熟悉的材料練習聽說能力,會感到有話可說,有話會說,心理優勢增強,膽子增大,從而起到事半工倍的效果;同時又對學生的專業學習有極大的幫助,可謂一舉兩得。

開設寫字課程,提高書寫能力。

一手好字就是一個人的名片。廣大中職生邁向社會的第一項考驗就是他們的說話和書寫能力。然而,大多數中職生的漢字書寫能力實在太差了,寫的字不僅不規範、美觀,還七扭八斜,令人無法辨識,而且寫字速度也很慢。因此,中職語文課程應該開設寫字、書法等課程,讓每個都學生練成一手好字,既為他們走向工作崗位準備一張有分量的名片,又為他們在工作中能夠進一步發展創造了條件。

強化應用寫作,培養從業技能。

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是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但是,中職教育以專業技能訓練為主業,語文等文化課教學是副業,副業應該為主業服務。在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的時候,中職語文教學不能夠簡單照搬普通高中的作文教學要求和方法。而首先應該弄清主業與副業的關係,明確自己的地位,確立適合職教特色的寫作能力培養方法:從學生的專業課程的角度,開設相近的應用文體寫作課程,如文祕專業開設公文寫作課程;商務專業開設商務文書寫作課程等等,以強化培養學生的從業技能。

提倡開卷有益,引導課外閱讀。

書籍是人類的精神食糧,讀一本好書就像跟智者進行一次談心,能夠提升人的精神境界。語文課程具有豐富的人文內涵,我國《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語文具有人文性,“高中語文課程應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在職業語文教育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和人文精神呢?最好的辦法就是提倡開卷有益,引導學生積極開展課外閱讀。“課外閱讀活動是閱讀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應根據不同學生的具體情況,適時推薦文化品位高、難易程度適當的課外讀物。”學生在緊張的專業技能訓練之餘,能夠自由、輕鬆的閱讀課外書,放飛自己的心靈,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不僅勞逸結合,張弛有度;培養中職生語文素養、人文精神的目的也得以在課外閱讀中潛移默化地實現。在推薦課外讀物的時候最好與專業課教師合作,起到主副互補,共同發展的效用。

改革教學評價,促進學生髮展。

課程評價對課程的實施起著重要的導向和質量監測的作用。”評價方式不改,教學改革就無法有質的突破。評價的根本目的在於激勵與促進學生、教師、學校和課程的發展,中職語文教學應該改革傳統的以試卷、分數為主要評價依據的終結性評價方式,積極倡導實施發展性評價,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肯定學生的努力,激勵學生的學習熱情,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全面提高,促進學生的進步與發展。

總之,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對中職生的要求也在改變,中職語文教學必須改革傳統的教學理念、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體現職業特點,形成具有職業特色的課程觀,為社會培養出更多的素質好、技能強的勞動者。

語文課心得體會15

高效課堂是語文乃至所有學科發展一種趨勢,也是教學改革的一種必然。這種新的教育改革包括:新的理念、新的課標、新的教材、新的教法,使學生充滿活力,教師充滿激情,使我們的課堂教學變得更加出彩。可以說為此我們也做了許多的工作。但是我覺得我們的工作缺乏失效性,有太多的花架子。對此我有以下體會:

(一)要有和諧的師生關係。

我們的社會要以人為本,這樣社會才能發展。我們的學校要以人為本,這樣老師才能夠認真的幹好自己的本質工作。我們的課堂要以人為本,這樣才能有和諧的師生關係。師生關係是教育過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際關係。良好的師生關係是進行正常教學活動、提高教學效率的保證,是健全完善學生人格,培養新型人才,構建和諧師生關係的關鍵所在。“以人為本”“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呼喚著新的師生關係——和諧的師生關係。那如何構建呢?

1、“為人師表”是構建和諧師生關係的基礎;

2、對學生“一視同仁”是構建和諧的師生關係的關鍵;

3、與學生共同成長是構建和諧的師生關係的目的。

(二)精心設計教學活動。

毋庸置疑,課堂是語文教學的主陣地,課堂教學的質量決定著語文教學的質量。因此,我們要加強創新研究,勇於進行教學改革,精心設計教學活動。切忌通篇講、滿堂灌,無盡無休地分析、講解教材。而應該把培養能力,加強訓練放在重要位置上。如設計開放性練習題,培養學生的實踐,練習題既與教材相聯絡,還接軌了社會活動,學生有了“自由馳騁的空間”,在實踐中體會到了學習的樂趣;“課堂表演最能啟用課堂的生命力。”那教師就可根據課文內容安排即興表演:演故事情節、演文中空白、演結尾推測、演成語故事……讓學生在體驗性學習中加深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又培養了審美能力、想象能力等,最終使語文課堂更加和諧高效。

(三)創設民主的學習氛圍。

民主的教學氣氛最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所以,教學中我們應該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入手,我們要把激情帶進課堂,把微笑帶進課堂,把遊戲帶進課堂,把競爭帶進課堂,把鼓勵帶進課堂,把民主帶進課堂,把歡樂帶進課堂。飽滿高昂的激情可以使學生情緒高漲,甜美的微笑可以使學生心情愉悅,有趣的遊戲可以使學生興趣盎然,激烈的競爭可以使學生樂在其中,歡樂可以使學生神采飛揚。而且學生只有在輕鬆和諧的環境裡,思維才表現得最活躍。只有做到了這些,誘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我們才能構建和諧輕鬆的課堂。

(四)要開展及時的教學評價

有效、全面的教學評價能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讓他們在學習語文時有一種成功的快樂感,成為學習的小主人。成功的資訊會使學生感到喜悅,激起他們進一步求知的慾望;失敗的資訊可使學生及時獲得矯正的良機,並能激發學生的上進心。所以在語文課堂上,我從不吝嗇自己的讚美之詞,學生讀課文,我常常會稱讚他們“你讀的真流利”“你讀出了課文的韻味”“你讀得真有感情”;學生作業寫認真了,我會在他們作業本上寫上“你真棒”“你真了不起”“你有了很大進步”;學生提出了一個有價值的問題,我會大聲鼓勵他:“你最會動腦了”“我為你自豪”,久而久之,學生對語文課堂自然很喜歡了。

(五)要利用多種教學手段。

課堂上充分利用多媒體手段,節奏快,資訊量大,能引起學生極大的興趣,充分調動學生各種感官參與教學活動。由於聲音與影象結合,語言與情景結合,視覺衝擊力與聽覺感染力結合,學生輕鬆自如地進入語言活動的現實情景裡,學習中找到了樂趣,同時也加深了理解,強化了記憶。利用多媒體等技術能把教學內容直觀於學生面前,能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從而優化學習環境,全面高效地訓練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有效提高課堂質量。

綜上所述,我們傳統的語文課堂已經不復存在,現在的課堂不再單純學習知識發展能力的課堂,他是學生為主角的課堂,老師不再是滿堂灌的形式來教課,而是學生滿堂學。在課堂教學中我們要以學生為主體,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同時注意互動環節,師生,生生互動環節要及時恰當。在發揮指導作用的同時也尊重了學生的主題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