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心得體會

建設有“人味兒”的學校校長心得

研訓活動過去時間不短了,學員群裡依舊熱鬧非凡。

建設有“人味兒”的學校校長心得

孫源源校長“徵名啦……”一篇《流浪至此我決定不再離開,今天我只想要個名正言順的暱稱》,給小狗小貓徵名,再次引發熱議:

張燕:毛豆和八弟很好啊!

茅衛東:叫“大護法”。

楊倩:小貓我們在那裡的時候喊它“餃子”,叫“毛豆”也挺好聽。

王勝:還有一群小鴨子,每隻鴨子都要一個名字!一碗水端平。

肖紅亞:建議小狗姓茅,小貓姓孫,那群小鴨就姓了王好了,名叫什麼不要緊的吧,姓氏才決定它們歸到哪個門下。可以弄個微信投票什麼的,就好定了,聽從民意,要實行“民”“主”。

呂群芳:源源,圓圓,緣緣,原原。齊了。

熱鬧不?最關鍵的是林夕媛老師的一句話總結:貓貓狗狗也就罷了,居然還有兩隻羊,還有大宅。這是個不正經的學校,鑑定完畢。

是啊,這是個“不正經”的學校,但絕對是有“人味兒”的一所學校!

2

今年五六月份,我到幾所幼兒園去交流幼小銜接的問題,提到怎麼擇校的話題,我一直強調一個觀點:校園的綠化要美,樹木要多。理由是什麼呢?這樣的環境讓人心情愉悅,自然與和諧,是情商形成的關鍵因素。

回頭去看看我們呆了五天的朝陽義塾。我相信,過若干年後,在這裡學到了什麼知識、分享了什麼觀點可能早已經忘記了,但那獨特的校園卻能讓人銘記終生。無須贅述,隨便摘錄幾段學員的日誌即可:

義塾里居然有菜地,黃瓜在爬架,玉米又長高了,看樣子想長上天去。秋葵、豆莢、茄子、西紅柿,她們長得那麼好看,這素面朝天的美,卻令人猝不及防,這樣盛大的夏光,這樣濃烈的情懷,誰能端得住,端得穩?(呂群芳《原來,童年的底色從未褪去》)

腿碰到了旁邊的西紅柿葉子,立刻就聞到了久違的西紅柿葉子的清香。禁不住彎下腰看看。在大小不一的青西紅柿中,發現有半紅的西紅柿,滾圓,實在。記得還是二三十年前住在農村時,自家種西紅柿時聞到過這樣的清香,獨屬於西紅柿的味道。現在從菜市場裡買來的西紅柿通體一樣的紅,哪裡是自然長出的西紅柿呢?偷摘了兩隻紅色過半的西紅柿,一路走著聞著。兒時的味道,鄉間的味道。(柳詠梅《教育如種菜——20xx暑期佰特研修隨記)

安頓好,校園走走,校門口的小木屋,餐廳紅色的外牆,倒是有點兒味道;往校園更深處,草色青青,園裡時令蔬菜果實累累;幾隻羊兒、狗兒、貓兒自在悠閒,並不因為來了我們這些陌生人而慌亂,一切的一切都是那麼和諧自然。(厲遠寧《“懂得花”,是一種人生境界》)

餐廳的收集欄裡寫著:想吃什麼寫下來,萬一實現了呢?萬一的隨性,請寫的剋制,抬眼看校園,四處都有。(林夕媛《那兩天,我的靈魂可以自由呼吸》)

這樣的校園設計沒有絲毫的“高大上”,但卻別具匠心,與眾不同。什麼是學校?學校絕對不是一個用來把學生圈進圍牆、裝進教室,並對他們灌輸知識的場所。真正的學校,是一個能讓學生有效學習、自由成長、快樂交往的“生命場”。而這個“生命場”的形成,發端於建造學校的那一張張藍圖。

顯然,孫源源校長事深諳此道。一個小而別緻的校園,蘊含著深刻的教育哲學。朝陽義塾的學生,生活在田園和天地之間,感受真實的自然,自由而暢快地呼吸。生態化校園的設計,採取非說教的方式表達人與人、人與自然的和諧和尊重,傳遞著對環境的責任和對自我才能的欣賞與自信。

在這裡,每個人品嚐著生活的滋味,身心是和諧的、安全的、自由的,每個人在這裡,都能深深體會到作為“人”本身應該擁有的舒展狀態。

3

當然,學校的“人味兒”依賴的不是幾隻貓狗、幾畦蔬菜,而更多體現在管理者和老師身上。

還是先從孫源源校長的朝陽義塾說起。

孫校長的辦公室很有意思,他沒有獨立、封閉的空間,就和大家一起辦公。他說,這樣是敞亮的,不容易相互猜疑。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其實並不簡單。我們說公開,說民主,這樣的一個辦公方式其實就在傳遞和踐行這樣的理念。

孫校長說,把事情交給老師們去做就行了。這是“相信”的文化,與我提倡的“讓決策發生在應該發生的層面”、“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異曲同工。他還強調,我每天早晨就站在門口,看著老師和學生走進來,我要求大家都笑著進來,不能“苦哈哈的”,否則你是做不好教育的。

這些,都說明孫校長關注的是“人”本身,他關注管理者的狀態,更關注師生的精神氣。關注點的不同,也收到了不同的效果。由此可以判斷,朝陽義塾絕對是一所有“人味兒”的學校。

4

楊慶老師講到救治特殊兒童的時候說,在遊戲室裡,不評價孩子,來自陌生人的善意,是無價之寶,讓孩子覺得這個世界是美好的。給孩子一個堅實的,朝向世界的踏板。不安慰,不說教,只是陪伴。這是在強調教育的“人味兒”。

林夕媛老師講,無論如何做教育,唯一的原則是尊重孩子作為人的成長髮展的規律。有了這個前提,我們便能夠意識到“性教育”應該從零歲開始。這是在強調教育的“人味兒”。

茅衛東老師介紹從江蹲點經歷,他提出疑問,學校的年輕保安可以活潑幽默地智慧對待和管理學生,為什麼很多老師做不到?發人深省。這是在強調教育的“人味兒”。

因此,對一所學校而言,每個教師就是一個生態環境。老師有“人味兒”,學校才會有“人味兒”。

給學生一定的自主性,並經常引導學生之間給以相互肯定與讚賞;善於展示學生的學習成果,總結學生的學習經驗,讓學生不斷強化自我肯定的心理效應;注意創設良好的學習情境,想方設法讓教學變得有趣,防止學習進入乏味的陷阱;尊重學生,堅持輕聲細語,絕不以教師身份強硬壓抑和控制學生;尊重家長,與家長保持密切聯絡,堅持提建議、想辦法,堅決不告狀,堅決不以借家長之手懲罰學生為工作出發點。做到這些,每個人就都充滿了陽光、水分和空氣。這樣的人多了,就會霧霾散盡,呼吸暢快了。

一所學校的“人味兒”, 決定著孩子的溫度,決定著他們與世界和諧相處的水平。這也是教育應該給學生留下的東西,這些東西將無一例外地指向一個人長大後感知幸福、創造幸福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