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心得體會

弟子規學習心得15篇

當我們經過反思,對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時,就很有必要寫一篇心得體會,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那麼寫心得體會要注意的內容有什麼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弟子規學習心得,歡迎閱讀與收藏。

弟子規學習心得15篇

弟子規學習心得1

我的身體狀況不是很好,為此很鬱悶。

因為長期身體不好,手術就做過四次。

住院期間,父母家人既要照顧我,還要給予我經濟上的幫助,讓我非常愧疚。

通過學習我明白了:身體不好源於自己的身心不和諧。

一次學習中,有學長問我是否有按時起床、睡覺的習慣時,我突然醒悟:身體不健康是因為自己的壞習慣——賴床、不注意飲食造成的。

回想結婚前,一直是媽媽喊我好幾次我才起床,而且經常不吃早飯就去上班,為此媽媽既心痛又上火,真的.是不孝又不敬。

結婚後,因為公婆是非常勤勞、節儉的人,真的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所以我感到很不適應。

面上不敢反對,但心裡牴觸不接受。

有時,因為自己起晚了婆婆臉色不好看,我就心生怨氣,認為婆婆不如媽媽對我好——其實婆婆對我並沒那麼嚴厲,各方面對我都很好。

直到婆婆去世,我心裡對她仍有揮之不去的陰影。

那天晚上,我靜下心來回想從前婆婆待我種種的好,猛然醒悟到是自己錯了,我真誠地在心裡向婆婆道歉:“媽,我錯了!對不起!”

父母是孩子的影子。

由於我沒給孩子做好榜樣,孩子和我一樣地賴床,不知愛惜身體。

我是一切問題的根源!雖然對我來說醒悟得太晚,但我仍感覺身心輕鬆了許多。

感謝學長的提醒,感謝祖宗的護佑,使我有機會在儒蓮這個平臺明白許多道理,學習到改變自己的方法。

今後我要努力學習,學會按照自然規律生活,讓自己變得身心和諧,變成讓父母家人省心的人。

弟子規學習心得2

弟子規這本書教導我們怎樣待人接物,蘊含著許多做人的道理。《弟子規》的主要內容:首先要孝敬父母,尊敬兄長,其次做事要嚴謹,還要誠實、博愛,在做好以上這些事情的基礎上,然後再去學習知識,正確做人。

孝順父母, 要虛心聽從父母的`教誨,瞭解父母的言行,努力去奮鬥為父母生活創造更好的條件。尊敬師長,懂得長幼有序,要學禮,懂禮等。學校裡遇到學長學姐要打聲招呼,主動問好,發自內心的去尊敬他們。

為人處事,首先要做到品行端正,誠實守信,時時刻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然後衣著要端正,說話要文明,要懂得反省自己,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不能弄虛作假。在學好良好品德的前提下,再去學習知識,學習謙虛、忍讓的態度,並且行為上也要處處為他人著想。

弟子規給了我的生活一個指導一個方向,要找準人生目標,併為了目標,腳踏實地的去奮鬥,這樣才能使自己不斷進步。

弟子規學習心得3

尊敬的各位老師:

大家下午好。

我們學習《弟子規》就是學習理智、學習智慧。如果一個人沒有理智,沒有智慧,就會做錯事。要經營一個人的幸福人生,就要從小從心培福,我學習《弟子規》的時間並不長,只有六年,這六年由於自己的煩惱、習氣重學的很不好,還經常有對學生生氣的時候,有抱怨的時候,我要感謝校長,感謝校領導安排我這次發言。因為在準備的過程中,我又檢討了自己,懺悔了自己的`過錯,心靈得到昇華。在XX年的暑假,我聽完蔡李旭老師《經營幸福人生》之後,我就發願當孩子的好榜樣。在家庭、社會、工作、生活時行孝盡忠,並且要竭盡全力。

教學生學習《弟子規》我就抱著不要讓孩子將來成為社會負擔。孔子說:教也者,長善而求其失。教人之善不用太高,教好禮貌就行,學生行禮,恭敬心就有了。這個學期我們學校領導注重學生的行為習慣的培養,學生面貌發生了變化,學生有了恭敬心,我們走進校園爽心,課堂也舒心。我們中華民族綿延五千年不衰,是因為我們的祖先都會教自己的孩子,上行下效,龍教龍,鳳教鳳,我們當老師的要用自己的德行感動學生。

我們心地就能夠關懷一切眾生,真誠,平等的對待每一個學生,全心全力為一切眾生服務,我們每一個老師就真正做到了毛主席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我們學習《弟子規》就是要落實弟子規,我們給予孩子的人生態度應該是向上的、健康的。全心全意用忠誠去愛護孩子。學生考試100分,德行沒有跟上,有什麼用呀!現在學生亂丟亂扔,臉上沒有任何慚愧的表情;但是,孩子們出門看到父母在撿垃圾,在校園看到老師彎彎腰會很感動,所以現在我們學校亂丟亂扔的同學少了,我們老師要謹慎把握每一個教育孩子的機會,堅持去學做好人,才能“正己化人”,正了自己,感動了他人。先改變自己,掌控自己的情緒,掌握情緒的人才能掌握自己的未來,你就會兄友弟恭,子賢孫孝。我們要為得天下英才而教之呀!謝謝大家!

弟子規學習心得4

說來覺得可笑與慚愧,長這麼大第一次接觸《弟子規》,前幾天打電話給爸爸,本來想得到一番表揚,沒料到爸爸說7歲的表弟也在學習,我無言以對,我知道硬式教學會讓這些孩子們背的滾瓜爛熟,但其中國學的博大精深的神韻要細細思考方可吸收。

可以說在我身上80後的一切表現得淋漓盡致,自私、任性、輕浮、嬌縱。所以,面對挫折也相當浮躁與脆弱。一直以來,我是父母眼中的唯一,他們會給我我想要得一切,會從心底原諒我在他們面前所有不被理解的思想與狂躁。

翻開《弟》,細聲朗讀,那些嚴謹簡潔的文字,從在家、外出、待人接物到求學應有的禮儀與規範,在現在看來那些小的不能再小的事物與道理,試問自己又做到多少?書上說這是一本父母教育子女的啟蒙讀物,我覺得對於不是為人父母的每一位,這無非不是個精彩之處,因為我們會完全換位到父母來看這些,把自己想象成是父母,此時的我應該是這般這般的教育我的孩子……原來作為父母應該是這般這般的不易……很自然腦海中又模糊地浮現了很多當年父母教育我們的歷歷在目……

我知道了從現在開始熱愛生活的涵義,最愛的`不是自己,而是父母,然後才是自己,而這種愛才應該是理性而又深穩的愛,與其說父母賦予了生命這樣高潔的讚美,不如說是肉體與生智的延續的坦白,而懂得了這些不是要多麼的謳歌國學的什麼,而是一種體會,我想體會在心,付之行動,方算得上吸收了精髓。

弟子規學習心得5

張老師您好!

自那天接到您的電話,我的心情很是沉重,閉上眼睛反省自己對孩子的教育確實做得不夠好,陪伴孩子的時間太少,我已經向孩子作了道歉,並與孩子約定好一週至少有兩次心靈上的溝通。

在此也向您致以崇高的敬意和深深的歉意,感謝有您的陪伴和教誨,讓孩子變得更加優秀!

在這個假期裡,我和孩子一起學習了弟子規幸福教育手冊,從中悟到了很多做人的道理,古人訓誡,徹頭徹腦給世人以警醒,深深體會到做人首先要端正德行,好的品德是做人之根本。

從學習弟子規以來,孩子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從之前的小心眼、任性變得大度了,遇事能夠沉著淡定,不再那麼浮躁。在家裡本來就很乖巧的她變的更加懂事,常常沒有大人刻意安排就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收拾垃圾、幫我洗小件衣服等,每次和她一起出去,重的東西都是她爭著提。

弟子規教導說好話、做好事,她懂得了說話的語氣方式和技巧,比如,這個假期我接她回老家,見到姥姥先給個大大的擁抱,當姥姥把飯菜做好時說:也不知道鹹淡味道如何,孩子馬上接上說,鹹淡都好吃,只要是姥姥做的什麼都好吃。老人聽了這話心裡很是高興,連聲誇她越來越懂事了!

這些都是她學習弟子規以來得到的提高!最關鍵的是,由於這段時間對她的關心和教育不夠,孩子的思想和行為都有所變化,經過我們之間深情的溝通之後,孩子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並勇於擔當,向我做了保證,以後有什麼事情首先要告訴媽媽,和媽媽進行溝通,多聽家長的意見,以後會用自己的行動向我證明她的決心,在學習上會更加努力,多向學習成績好的同學請教,以便於更好的提高自己!

相信有您的深切關懷和教導,孩子會根據自身的情況,把不好的東西徹底清除掉,把好的優點繼續保持下去,力爭成為一個優秀的好學生!

弟子規學習心得6

這個學期,我們去二中聽取了老師給我們講解的講座,獲益匪淺。通過誦讀和學習,方知道《弟子規》是一本做人之道的寶典,淺顯易懂的文字卻蘊含著做人的真理,不僅對於教育少年兒童,對於我們成年人如何經營我們的幸福人生、創造和諧的家庭有著重要的意義。

所謂“弟子”就是學生,活到老,學到老,做聖人的學生。“規”是什麼意思?就是大丈夫的見解、聖人的見解,是做人的標準。“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行有餘力,則以學文”是《弟子規》的總綱領。只要我們認真地去學習、去感悟,就會明白許多的道理,為人處世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有了做人的準繩,在生活工作中就會有正確的判斷,及時糾正自己錯誤的言行。

“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在過去孩童都懂得的道理,我們現代人又有幾人能知曉呢?我記得我的父親對我們的教育是嚴而寬,用餐時長輩不上桌,晚輩絕不可以動筷子,“長者先,幼者後”有好吃的長輩先嚐。在我們做子女的心中就紮下了“孝”的根。“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我們姐弟之間也非常友愛,所以,家庭非常和睦。

我對中國的'傳統文化很感性趣,也先後讀過有關傳統文化的一些書籍,覺得裡面的東西很好,但現在看來當時瞭解得只不過是其中的皮毛而已。直至我們學校推行《弟子規》的學習以來,我才有幸聽到老師講《弟子規》,明白《弟子規》是十分的細化,是孔孟之學和大乘佛法的契合點。儒家講的“仁”與佛家講的“慈”是息息相通的。

聽過老師講《弟子規》,我才明白自己的過失是如此之多。但是,我能有機會開始學習中國聖賢的學問對我來說畢竟是一件非常幸運的事了。“勿自暴、勿自棄,聖與賢、可馴致”,萬事開頭難,有了開始,能夠步步精進,就可以接近或達到聖與賢的德行和智慧了。

我很感恩師父和老師,感恩古代先賢的慈悲和智慧。要報佛恩、報師恩,唯有認真學習《弟子規》並學以致用,用《弟子規》來規範言行,指導生活和學習,培養自己孝親尊師、溫和謙遜的品德,以恭敬的心、謙卑的態度、彬彬有禮的行為,來對待一切人、事、物,不斷提升自己的品行修養,服務於一切,貢獻自己有限的力量。如果有機會一定將聖賢書介紹給每一個人,並將這些聖賢先人的智慧傳給小孩。

弟子規學習心得7

孔子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中,對我們中華民族的思想和文化的形成及發展影響是最大最久遠的,孔子不僅用他的言行教育著他的弟子們,同時也給我們後人們留下了深深的教誨。

為了繼續“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幼兒園組織全園職工學習《弟子規》,在初讀《弟子規》時,覺得應該是孩子要好好學習的書。但通過初讀《弟子規》書中的入則孝中,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對照自己,想想自己的父母,雖然自己已經很孝敬爹孃,細讀《弟子規》後,總覺的我們以後還應該做到即時父母沒有呼喚自己時,也要常常回家,多做家務事,去聆聽父母的.教誨,與父母說話時和言悅色,聲調柔和不要嫌父母嘮叨,因為自己也有老的一天,還要做到為父母著想,關心父母的健康,定期帶父母體檢,對父母的喜好要做到了如指掌,及時過問父母的生活和開心的事情,在平時的生活中不能讓父母為自己擔心,多做讓父母高興和順心的事,及時為父母做事。想想父母對自己的呵護,從初生到成人,付出的辛苦真是一言難盡……當我們自己為人父母之後,才開始去體諒父母,知道父母對子女的付出是不圖任何回報的,做為父母的子女我們為父母做任何的事,都是天經地義的事,也是做子女的本分。所以說:“對待父母我們不能有任何的藉口,忙!忙!忙!”要學會及時的關心自己的父母,知道父母的疾苦和需要,讓父母感受到兒女的關心和溫暖。在與同事相處時,要做到相互關心,相互幫助,在與長輩相處時要有禮貌,講禮節,做到關心幼小,尊重長輩,尤其是遇事不能急躁,耐心對待任何事情,做人做事要誠實守信,誠信待人,在工作,學習中要努力向他人學習,取長補短。同時,還要多利用業餘時間多讀有益於工作、學習和生活的書籍,不斷地提高自身修養、自身素質、充實知識,將中華傳統文化落實到行動中。

我們要用孝心感恩父母的養育之恩,讓“百事孝為先”成為每個人的行動,教育子女延續古人的優秀傳統文化,把《弟子規》發揚光大,讓中華兒女在孝敬父母的同時,學會感恩,學會報答,學會孝敬社會,知道如何做人的道理。

弟子規學習心得8

在清明小長假期間,我和孩子一起學習了《弟子規》,54――85頁的相關內容。感覺到學習《弟子規》就是一次心靈的淨化,靈魂的昇華。是讓我們終身受益的好書。

一,事雖小,勿擅為;苟擅為,子道虧。我最關心孩子的人格發展。平時也提醒他不要交到行為不好的朋友,染上壞習慣,這一點,孩子例行的很不錯。但有時,覺得自己長大了,老覺得我囉嗦。但說是說,在許多事情上,還是先跟我們父母說,這一點例行的很好。

二,物雖小,勿私藏;苟私藏,親心傷。本節通過閱讀《羅綸還釧》的故事,反映了"慎獨"的意義,教育每個人都要做好"慎獨",內心敞亮,有執著的信念,不愧對己心。

三,親所好,力為具。這一節,通過《子思盡孝》的故事,教育我們:孝敬好長輩,為孩子做好榜樣。平時,無論再忙,我都要和父母團聚團聚,買上爸媽愛吃的點心,陪他們去公園轉轉,讓父母多多開心……

四,身有傷,貽親憂。本節通過《肝腸寸斷》的故事,教育我們要知道父母為我們操碎了心,要愛護好自己,多親近善友,給自己創造道德學問提升的`機遇,讓親人安心,幸福!

五,德音雅樂。美德活動:與父母心相應。歌詞唯美。教育我們要懂得感恩。懂得感恩,是幸福的源泉。孩子也會和父母心心相印……

六,德有傷,貽親羞。德行是做人根本。一個品德高尚的人才能受人愛戴,被人信任,自己也會倍增信心,幹事也會更有力量,就像孩子成績出不來時,我就多鼓勵他,其實你有這個能力,多給他講解,路就通了,他也信心滿滿,覺得不難了。我就告訴他,父母永遠以你為榮,品德好的孩子,你只要加強意志力,肯去學,一定能學有所成。咱們只和自己的過去比,比縱向,即使比上一次提高一分,就是進步。

七,親愛我,孝何難。教育我們要懂得父母的恩重如山,要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回報她(他)們。做一個品德高尚的人,那麼盡孝道就不是問題。在做任何事情上,都會有很好的人格流露,會得到別人的讚美。

八,德音雅樂:《相親相愛一家人》。創造良好家庭氛圍好,父母關係和諧,孩子才能快樂!身心才能健康成長!

以上是我們一起學習的一點切身感受,讀了《弟子規》,才知與聖賢的德,行相差很遠,更加要鞭策自己努力學習,給孩子樹立榜樣,真正做到身教重於言教!

弟子規學習心得9

《弟子規》這本書是少兒誦讀經典之一,是古代聖賢的智慧結晶,它以無盡的思想光輝指引人們在茫茫的歷史長河中前進,是教育子弟養成忠厚家風的最佳讀物。若能認真閱讀《弟子規》,瞭解《弟子規》中的含義,它將會使你受益匪淺。以下是我閱讀此書後的點滴體會。

弟子規,顧名思義,這是作為學生的規範,它雖然簡短精悍,卻蘊含著深刻的道理,文明的靈魂,讀起來朗朗上口,直入人心。這是聖賢之人都應刻苦學習的良言,是中華民族幾百年來的'精髓,是學生文化的瑰寶。

弟子規是依據至聖先師孔子的教誨而編成的生活規範,它教育我們首先在日常生活言語行為中要小心謹慎,要講信用,還要孝敬父母,友愛兄弟姐妹;其次在和大眾交往時要平等仁和,要時常親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們學習。如果還有餘遐,更應努力學習禮、樂、射、御、書、術等六藝,各種經典,以及其他有益的學問。

我徜徉在《弟子規》的世界中一天天成長,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句子是: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這句話的意思是父母讓你去做一件事情的時候,不要行動緩慢,父母的命令也要聽入耳並且服從。在平時的生活中,我們很少懂得孝敬長輩,反而還是長輩對我們百依百順,這種行為是極其錯誤的,是父母辛辛苦苦把我們撫養長大,我們一定要懂得感恩和孝順。

我連續兩次參加過學習舉行的《弟子規》背誦比賽,我有了一個更多時間去誦讀,更深刻去理解《弟子規》的過程,這使對我《弟子規》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它也成為了我的行動指南,將一直伴隨著我一路成長!

弟子規學習心得10

記得小時候首先接觸的是《三字經》,總是喜歡和同學比,看誰背的多,背的熟,弟子規學習心得。

其實那些故事的真正含義都是後來才慢慢明白的。

來到了巨人培訓學校,第一次接觸到《弟子規》,這偉大的中國傳統文化經典。

不得不深感慚愧,這麼晚才學習《弟子規》。

經過幾天的學習下來,令我受益匪淺。

今天就把學習心得和大家分享一下:首先通過學習《弟子規》給我最大的影響就是"孝"。

"弟子規聖人訓首孝悌次謹信"百善孝為先,這就是最簡單的做人原則。

一個對自己父母都不善的人對他身邊的親人朋友也一定不會好。

我很贊同這種教育觀念,從小我也是個比較聽話乖巧的女孩,對長輩一向是比較尊重,所以在父輩或長者也對我很關心。

這點我深深明白,什麼都是相互的,只有自己尊重他人,善待他人才能更好的得到別人的尊重。

《弟子規》中提到最多的就是"父母",換句話說,我們要孝順父母長輩,也應善待他人!《弟子規》提到"信"說道:"凡出言信為先詐與妄奚可焉"。

就是開口說話,誠信為先,答應他人的事情,一定要遵守承諾,沒有能力做到的事不能隨便答應,至於欺騙或花言巧語,更不能使用!對於"誠信"我想很多人都深有體會。

如果我說過要做的事一次沒做到,兩次沒完成,第三次便不會有人相信你了。

言出必行,言而有信才能更好的得到朋友的信任!"話說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話多不如話少,話少不如話好。

說話要恰到好處,該說的就說,不該說的絕對不說,立身處世應該謹言慎行,談話內容要實事求是,所謂:詞,達而已矣!;不要花言巧語,好聽卻靠不住。

我是個愛說話的人,很外向的性格促使我喜歡在任何場合表現一番。

看到"話說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我心裡深感內疚。

我以前從來沒有重視過說話的藝術,從來沒有認真的反省自己在說話方面有什麼缺點,所以經常會因為自己說話不妥與朋友產生不必要的誤會。

今天《弟子規》讓我知道了,我要刻骨銘心的`記得說話不要多說,要說到點上,說得具體明白。

"見未真勿輕言知未的勿輕傳,事非宜勿輕諾苟輕諾進退錯,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彼說長此說短不關己莫閒管"就是說任何事情在沒有看到真相之前,不要輕易發表意見,對事情瞭解得不夠清楚明白時,不可以任意傳播,以免造成不良後果。

(謠言止於智者,不要被謠言所利用。

)不合義理的事,不要輕易答應,如果輕易允諾,會造成做也不是,不做也不好,使自己進退兩難。

講話時要口齒清晰,咬字應該清楚,慢慢講,不要太快,更不要模糊不清。

遇到他人來說是非,聽聽就算了,要有智慧判斷,不要受影響,不要介入是非,事不關己不必多管。

"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輕訾,勿諂富勿驕貧勿厭故勿喜新,人不閒勿事攪人不安勿話擾"這句的意思是當你有能力可以服務眾人的時候,不要自私自利,只考慮到自己,捨不得付出。

對於他人的才華,應當學習欣賞讚嘆,而不是批評、嫉妒、毀謗。

不要去討好巴結富有的人,也不要在窮人面前驕傲自大,或者輕視他們。

不要喜新厭舊,對於老朋友要珍惜,不要貪戀新朋友或新事物。

對於正在忙碌的人,不要去打擾他,當別人心情不好,身心欠安的時候,不要閒言閒語干擾他,增加他的煩惱與不安。

最後說說生活習慣,《弟子規》道:"朝起早夜眠遲老易至惜此時"早上要早點起床,晚上也別很早就睡覺。

因為時光寶貴,轉瞬即逝,應當好好珍惜和努力。

學習是不斷的,生活更是學習做人最好的平臺。

感謝《弟子規》鞏固了我做人的道理,教訓了我要在生活中不斷都告誡自己有很多不足,謙虛的接受別人善意的批評並加以改之。

在今後的生活工作中我將要繼續學習《弟子規》的傳統教育,做好工作的同時要學會做人。

勵志珍惜每一次自我提高的機會,樂觀積極的面對未來成長道路上的各種挑戰。

做感動中國人的教育!

弟子規學習心得11

《弟子規》是依據至聖先師孔子的教誨而所稱的學生的生活規範。它有序地講解了孝敬父母、關愛兄弟、尊敬長輩、修生養性、為人處世、讀書求學等禮儀規範,旨在讓孩子知仁義、懂禮儀、樹品格。全書三字一句,兩句一韻,句式整齊和睦,韻律優美,朗朗上口,是一本指導孩子言行規範的優秀童蒙學讀物。

在《弟子規》裡,有二節是我最喜歡的。“善相勸、德皆建;過不規、道兩虧;凡取與、貴分曉;於宜多、取宜少;將加人、先問己;己不欲、即速己;恩欲報、抱怨短;報恩長。”這兩節主要內容是:朋友之間互相規過勸善,則彼此都能成就良好的德行。如果有錯,不能相互規勸,兩個人在道德上就會有缺陷。拿人家的東西要少一點,這是人情來往的道理。想讓別人做成一件事,首先要問一問自己願意不願意做。如果自己都不願意去做,你就趕快也不要別人做。受人恩惠,要感恩在心,常記不忘,並時時想著報答。別人有對不起自己的事,過去的也就算了,不要放在心上,要寬大為懷,儘快忘掉它。

讀了這兩節,我的`心得是:你如果總是去揭露別人的惡行,那麼別人就會討厭你,也會把你的缺點到處去說,或者是他本身對這件事很反感,你還到處去說,這會使他的惡行更重,搞不好還會遷怒與你。你如果知道你的朋友做錯了事,你非但不阻止他,也不去勸他,反而陪他一起去做那件事情或者替他隱瞞的話,你認為你是在幫他,但其實是在害他。因為這個小錯誤他沒意識到,將來就會變成不可彌補的大錯誤,到那時,就算是想改也改不了了。你如果去拿別人的東西儘量拿少一點,要不然她會覺得你佔他便宜,別人拿多了你的東西,你不要因為這點小事而斤斤計較,這樣會顯得你小氣;如果你不斤斤計較,就會顯出你很大方。你看,誰不喜歡大方的人呢?

別人幫助了你,你要常記在心,並及時報答,如果別人做了對不起你的事,不要放在心上,過去了就過去了,不要想著怎麼去報復他。我們要想品德好的人去學習,不要和壞的人做朋友。

讀了這兩節弟子規,我們又增加了生活的知識。我覺得跟生活上真是息息相關,也說得好有道理。果然古人說的是對的。細細品味後,茅塞頓開。平日裡對人生的點滴感悟都在聖賢的教誨中有明確的答案,字裡行間充滿著人性的真正體現。從現在開始,我要向著上面的學習,時刻用這本書鞭策自己。他將像一座燈塔一樣照亮我的漫長人生路。讓我健康快樂的成長。

弟子規學習心得12

星期二幹部培訓班安排了觀看《弟子規》講座,復旦大學錢文忠教授非常詳細的解讀了《弟子規》,一本只有一千多字的小冊子卻包含了儒家思想提倡的孝、悌、謹、信、泛愛眾、親仁和餘力學文等思想,也是一本少兒行為規範的典型讀本。

弟子規聖人訓首孝悌次謹信 泛愛眾而親仁有餘力則學文。二十四個子簡潔明瞭的解釋了弟子規,它是儒家思想的延續,在編寫不足二百年的歷史下,卻創造了一個奇蹟。

入 則 孝: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當錢文忠教授講到這個地方的時候,舉了幾個例子,非常深刻 ,當他問道有幾人能做到父母呼應勿緩時卻很少敢說我做到了,的確父母呼應勿緩這是我們生活中必須經歷的而且是非常多的。但我仔細回想起我時卻萬分慚愧,這麼簡單的一個行動自己卻沒有真正的做到,更多父母呼時看到的是對自己的利益。父母呼喚,應及時應答,不要拖延遲緩;父母交代的事情,要立刻動身去做,不可拖延或推辭偷懶。古人這樣來要求自己的行為規範,現在自己就光父母呼就難以辦到了。孟子和他的母親能夠達到心有靈犀你的境界,母親要自己的手孟子能感到心疼,我們真的沒有必有去知道是真是假,母子是有一條無形的紐帶的。父母的教誨,應該恭敬地聆聽;做錯了事,受到父母的教育和責備時,應當虛心接受,不可強詞奪理。 看到這條解釋時,只有了反省,每每犯錯父母指責是,自己那幾次又是在恭敬地聆聽的,又有那幾次沒有進行過反駁,錢文忠教授的講解,讓我感到了一種真正的羞愧,之前的沒有做到的太多,心想自己賺錢了來孝敬他們,而我卻真的'不懂他們要的是什麼,每次的電話總有幾句問寒噓暖的嘮叨,是的,現在看來那是幸福,最起碼在你上大學,遠離家鄉的時候,還有人對你說這幾句話,這是一種幸福,我知道以後和父母在一起的時間會越來越少,而當有一天你再也聽不見他們的嘮叨的時候,後悔已於事無補。

不錯的,《弟子規》不僅僅是一本行為規範,它更是一本讓人反省的經典,做不到像王祥冬天為繼母捕魚的事情,但能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讓父母不操心,讓父母安心,認真的聽每次電話那端父母的叮囑,記得每週給父母的電話,記得節假日對父母的祝福,他們的要求很簡單,只要你健康,快樂,多陪他們。

弟子規學習心得13

《弟子規》學習心得:孩子成長路上“引路人”

“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冬則溫夏則凊晨則省昏則定出必告反必面……”又到了我們中(2)班學習弟子規的時間了,孩子們像模像樣地朗讀著弟子規。

在生活中都是家長對孩子毫無怨言的付出,無微不至的關心;而孩子們把這種關心當成了一種必須,以至於為了一點的委屈或沒有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大呼小叫、亂髮脾氣。孩子們從沒有想過要去孝順父母,關心父母的生活哪怕是短短的一聲問候。我們曾經做過一份調查,有哪些孩子記得自己父母的生日,結果知道的人只有幾個。這雖然是一件小小的事例,但從中我們感觸頗多。教育者的使命是關注孩子的一生幸福,我們不但要教給他們知識文化,更要教會他們做人。《弟子規》像一盞透著光明的路燈,教育著我們要有孝心、恭敬心和感恩心。它更像陽光一樣,給倫理失綱,人心不古,精神缺失的現代社會的人們指引了一條光明之道。

在孩子學習《弟子規》的'過程中,我們採用的是循序漸進的方法,每週學習四句話,每天用不同的形式圍繞這四句話進行教學,孩子們先大聲的朗讀經句的內容,讓他們能熟讀、熟記。然後通過將故事的形式讓孩子理解經句的含義。他們的年齡較小,光靠單一的講故事形式,幼兒不能很快地接受,而且注意力容易分散,因此我們常常會通過課件、情景表演來幫助幼兒理解。

如:在理解“冬則溫夏則凊”這句經句時,我們讓個別孩子做爺爺、奶奶,他們因為寒冷凍的直髮抖,寶寶給他們拿熱水袋、水壺、抱著爺爺奶奶等給他們驅寒保暖。在理解“出必告反必面”時,我們也是請個別小朋友充當家長、孩子的角色,讓他們理解在出門時要告知家長有事外出,回來也要和父母打聲招呼,告知自己回來了,以免家長擔心。通過多種形式我發現我們班孩子學習《弟子規》的興趣更濃了,他們常常會在散步時、遊戲時不經意間說出《弟子規》中的經句,他們的理解能力、記憶能力也更強了。

《弟子規》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也起著重要的作用。在點名環節中老師喊“寶貝們”,孩子們立馬回答“哎”,這不就是“父母呼,應勿緩”嗎?看到有個別幼兒要悄悄地拿東西了,就會有小朋友說“事雖小”其他孩子馬上附和“勿擅為”……《弟子規》成了糾正孩子不良品行的有力武器。

在今後的生活中,我願與孩子一起學習,一起成長,一切遵照聖賢教誨,給孩子做一面好的鏡子,從孝開始,從仁愛之心開始落實。讓《弟子規》這種傳統文化影響每一個人,學以至用,重在力行,讓孩子們健康、快樂地成長!

弟子規學習心得14

《弟子規》是一本教人怎樣做人、學習、孝敬父母、尊老愛幼的書。近學期,我校掀起了學習誦讀《弟子規》的熱潮,關於《弟子規》的各種活動也廣泛開來。

我在開始時覺得學習《弟子規》枯燥無味,我想:難道我們還學習古代人跪來跪去嗎?但是,經過後來老師的講解和同學的熱情,我被感染了,也加入了學習誦讀《弟子規》的行列中。在《弟子規》中,我最為喜愛的是“信”這一內容,講述了作為一個人應該怎樣誠實守信。“凡出言,信為先,詐與妄,奚可焉。”意思是:凡是說出去的話,誠信為先;欺詐別人或胡言亂語,那怎麼可以呢?誠信是一種美德,只有擁有想、誠信的人,才能擁有幸福的生活。

還有一句是“聞過怒,聞譽樂,損友來,益友卻。聞譽恐,聞過欣,直諒士,漸相親。”意思是如果一個人聽到別人說自己的缺失就生氣,聽到別人稱讚自己就歡喜,那麼不好的朋友就會接近你,而真正的良朋益友逐漸疏遠退卻了。相反,那些正直誠實的有德之士,就會逐漸成為好朋友與你親近起來。

北宋詞人晏殊,素以誠實著稱。在他十四歲時,有人把他作為神童舉薦給皇帝。皇帝召見了他,並要他與一千多名進士同時參加考試。結果晏殊發現考試是自己十天前剛練習過的,就如實向真宗報告,並請求改換其他題目。宋真宗非常讚賞晏殊的誠實品質,便賜給他“同進士出身”。晏殊當職時,正值天下太平。於是,京城的大小官員便經常到郊外遊玩或在城內的.酒樓茶館舉行各種宴會。

晏殊家貧,無錢出去吃喝玩樂,只好在家裡和兄弟們讀寫文章。有一天,真宗提升晏殊為輔佐太子讀書的東宮官。大臣們驚訝異常,不明白真宗為何做出這樣的決定。真宗說:“近來群臣經常遊玩飲宴,只有晏殊閉門讀書,如此自重謹慎,正是東宮官合適的人選。”晏殊謝恩後說:“我其實也是個喜歡遊玩飲宴的人,只是家貧而已。若我有錢,也早就參與宴遊了。”這兩件事,使晏殊在群臣面前樹立起了信譽,而宋真宗也更加信任他了。

同學們,晏殊的這則故事不就是大家應當學習的典範嗎?我們缺失的不也就是這種精神嗎?

同學們,誠信是金,它是一艘能夠駛向希望與快樂的航船,它是一個能扇動我們偉大理想的風箏與翅膀,我們為什麼不能好好的珍惜它呢?同學,不要猶豫,拿起《弟子規》,跟著我一起去享受誠實守信帶給我們的寶藏吧!

弟子規學習心得15

今天認真並且朗讀了《弟子規幸福教育手冊》,每一次讀過之後都感觸頗深,書中的每個故事都很經典,更值得我們學習。

孩子自上國中學習《弟子規》以後,改變很多,每次父母出門,孩子都會叮囑路上慢點,知道了關心父母。從以前的頂嘴到現在的微微一笑,知道了父母都是為了自己好。

花錢方面知道心疼父母掙錢不容易,不買奢侈的東西,也不比吃穿,真的很欣慰。

當然也有許多做的'不夠好的地方,希望以後通過繼續學習《弟子規》慢慢地一點一點改正,做一個品德高尚之人,健康快樂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