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心得體會

中國教師報心得體會

當我們受到啟發,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時,就十分有必須要寫一篇心得體會,它可以幫助我們瞭解自己的這段時間的學習、工作生活狀態。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中國教師報心得體會,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中國教師報心得體會

中國教師報心得體會1

20多年來,我從一名師範生成長為一名優秀的中學語文教師,教育教學得心應手。我的迅速成長,緣於《中國教師報》,一路走來,一直有《中國教師報》相伴,她讓我收穫著成功、喜悅、幸福和充盈,獲益匪淺她給了我人生的一個最堅實的起步。

在20多年的教學生涯中,我從《中國教師報》學到了先進的教育、管理方法,豐富了我的教學思想。同事們都說我的教育理念新、點子多,其實都是《中國教師報》的功勞。我不僅自己讀報、用報、剪報,還經常把《中國教師報》介紹給同事。比如我會把“班級線上”介紹給政教主任,讓他學習和培訓班主任;把從“閱讀”中獲得的知識介紹給同事,大家都做一名善於閱讀的教師,並給大家提供讀書目錄;我還把“杏壇春曉”欄目推薦給喜愛文學創作的.寫手同事,慫恿他們在文學天地裡一展身手。

曾經有一個學生問我:“讀書看報的目的是什麼?”我想了一下,說:“為了讓明天的自己與今天的自己不同!”作為一名教師,我也時常問自己:“今天的自我有沒有超越昨天的自己?”我知道,如果每週我都能盼到新一期的《中國教師報》的話,我相信我可以做到。

喜歡一份報紙總是從一兩個版塊開始的,而《中國教師報》最初吸引我的是“現代課堂”這個版塊。

喜歡“現代課堂”是因為我們要主動適應學生,因為每到新一屆的學生到來教師們總是感慨與以前不同。時代在變,學生也在變化。一線教師們習慣將大量的時間用在學生身上,如批閱作業,個別談心,督促鍛鍊,溝通家校,處理學生矛盾等等具體的事務,很少有時間來對自我“充電”。憑著經驗和大量的精力、時間來教育學生是大多數教師的常規手段。不論什麼行業,最怕的就是墨守陳規。我們今天的教育,如果不能主動去適應時代的變化和學生的變化就會造成“教學生容易,教育學生難”的可怕局面。正因為如此,“現代課堂”裡提出的各種理念,介紹的許多教師,傳播的“微語錄”無不以一種親切高效的方式為一線教師“充電”。僅以幾個標題為例,我們便能感覺到一種思想的魅力,如“方法比知識更重要”、“預習,即自主學習”、“教學,因適合而有效”。看來真是天下教師一家親,一份報紙覓知音啊。

對於喜歡的報紙總是越讀越細。慢慢地我發現,通過“幼兒教育”相關欄目我瞭解了孩子成長最初的原生態,這樣我就不會把學生當成一個“定量”來教育,我要做的是在他們成長的一個重要階段給以幫扶。我也通過閱讀這份報紙,改變了“小老師”的心態,從國家的教育政策到海外新觀察,這些都進入了我生命的視域。就這樣一天天幸福地工作,一週周迎來新一份《中國教師報》,如果要問今天的我與昨天的我有什麼不同,我會說——我比昨天的自己更熱愛自己手中的粉筆和腳下的講臺。

《中國教師報》,一路有你相伴,我插上飛翔的翅膀,在教育的藍天下翱翔狂歡。

中國教師報心得體會2

學校一年前,為我們每一位教師訂閱了一份《中國教師報》,一期期翻閱下來,我的心底油然而生一份喜悅之情。這份報紙原名《中國教育資訊報》,是一份“全國教師自己的報紙”,大部分版面刊登的都是一群象我們一樣工作在基層一線教師的作品,反映的都是我們這些廣大教師真實的生活、真實的工作,真實的教學,切實貼近我們的實際。無論版式還是內容,都令人耳目一新,作為一線教師中的一員,這樣的報紙怎會不喜歡?

首先,它親切自然,平易近人。它給人一種極其的親切感,站在教師理論與實踐的前沿,反映了我們這群工作在基層一線教師工作動態:我們的教與學,我們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交通,我們的對話,我們對教育與教學的反思、總結。

其次,它感情真摯,貼近現實,反映了我們一線工作者的喜怒哀樂,我們一線教師對自身生存狀態與權益的關注,對教學、工作、生活、家庭各方面的反思,對人性的思考。

第三,它具有時代氣息,它緊跟我們當前教育改革大趨勢,緊隨對如何提高教師素質,如何加強繼續教育、都有自己的一己之思之察,對當前的新課程改革、教師專業化發展、基礎教育、教師教育等熱點焦點問題都有不同的切身體會與獨到見解,讀後令人頗為受益,反思多多。

第四。它具有科普性與知識性。它促進我們對教育教學知識的積累與提升,促進了我們教育教學能力的提高,以其為參照物,從他人的實踐與總結中,我們不斷汲取有益營養,獲得更多的教學理論與間接知識;同時,以其為參照物和理論指導,它促使我們從自身實踐中尋找不足,形成從理論指導實踐的迴歸,向其看齊,最後形成良好的互動迴圈。

《中國教師報》的理念是:零距離的貼進教師。報紙有很多板塊專欄,有對國家教育政策與教育改革問題的關注;有專門針對不同教學與課程進行的設計,有疑問有反思;有教師的教學感悟,散文隨筆;可我最喜歡的板塊是《新觀察》這個欄目,這裡的文章選的非常好,貼近我們一線教師的真實生活。讓我瞭解了一線教師心中的`酸甜苦辣,讓你去品味,去深思,真的是讓我有種“相見恨晚”的感覺!其中深切體會就是:

做個好教師並不難,關鍵要有愛心和思想。正如教師報上有一位老師所說的:“教師呀,教師,當我們為了孩子的成績而想訓斥他們時,請您一定把握住自己的底線----不能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

教育不能沒有愛,但真正做到以愛育愛並不容易。由此我想到自己,有時在課堂上看見學生交頭接耳、心不在焉,就不知是哪來的無名火躥上來,很衝動,忍不住想懲罰他們。可是我讀了《中國教師報》後,讓我改變了以前的急躁和衝動。以前我很容易對學生生氣,總是埋怨學生不好管,感覺自己容易激動,也很消極,覺得煩心事兒很多。於是近期我又加入論壇,通過論壇上的學習與交流,我的脾氣有了很大改變,雖然偶爾還會動怒,但我已經學會換個角度思考問題了。

《中國教師報》的主旨:幫助教師開闊視野、抒發教師人文情懷;刊出優秀課堂設計,探討教法改革成果,交流心得體會!接連多期下來,切身感受到了這份刊物的魅力。它讓我

有種莫名的親切感,在自身教學實踐與理論的反思中不斷積累知識,也獲得了自我人格的提升,從而產生了情感上的愉悅之情與收穫的快樂。這種感覺是無與倫比的。它喚醒了我們沉睡的情感,告訴我們作為基層的一線教育工作者,如何去表達,如何去思考,如何去總結,如何去學習,如何去獲得更多地因為教育,因為不懈努力而帶來的快樂!

感謝《中國教師報》讓我們這群基層教育工作者堅定信念,讓我們在這方熱育的熱土上繼續執著前行,為了一個神聖的信念與一個光榮的使命。

中國教師報心得體會3

十多年兩點一線的教師生活,習慣了xx八穩的生活,熱情和激情在時間的流裡慢慢消退,偶爾有點想打破這種平靜如水的意念,也只是一時迸發,震動不了自己更感動不了他人,原以為就這樣了,再也不會激情勃發……高效課堂改革號角的吹響,讓我感到了熱血奔湧,那種蓬勃、昂揚的激情被喚醒,也讓我有幸結識了?中國教師報?,有種相見恨晚之感。

由教育部主管、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的《中國教師報》,作為國內唯一的一份中央級教師職業化報紙,始終堅持"零距離貼近教師"的辦報理念,"為教師說話,讓教師說話,說教師的話。"教師熱情地稱《中國教師報》是:"教師的精神歸宿和生命家園""課改的操作指南和加油站"。《中國教師報》鎖定課改,擁有鮮明的辦報特色。"課改"也確實為一線老師最關注,最需要媒體提供引領,最需要加油助威。一所學校,如果想課改就離不開《中國教師報》

《中國教師報》每期16版,以新聞為龍頭,內含6大週刊:區域教育、現代課堂、幼教、民辦教育、教育家、教師生活。每期頭版特別報道都是用心打造,每個週刊都是用情在與教師交流,每個版面都是用智追求盡善盡美。因為不同的教師有不同的口味,借用6大週刊實施閱讀分類,總有一刊適合教師。一刊一風格、一期一主題、一月一訴求;6大週刊相當於6大"營養套餐",是中國教師報人獻給教師的心靈禮品。

每每閒暇時,我都會拿起自己訂的《中國教師報》細細品讀。每一次讀都會有新的體會。我慢慢了解了她,喜歡上了她,慢慢學會了享受她給我帶來的這份豐盛的大餐,明白了哪些瀏覽吞嚥,那些需要細心咀嚼,慢慢消化,從而能夠有效地吸收,給自己匱乏的頭腦補充營養。現在她成了我的良師益友。

是《中國教師報》,讓我瞭解了教育的最新動態,和來自教育戰線的各種不同的呼聲;是她,使我的精神世界變得豐富充實;是她,為我課堂教學改革指明瞭方向,讓我看到了校園之外的校園,認識了大師中的大師。

是《中國教師報》,帶動課改走向縱深,引領我們進行課改,現代課堂週刊鎖定典型學校技術操作,挖掘它們與教育諸多元素的關係,為課堂提供"技術"扶持,還從基本的.教育教學概念出發,挖掘新的內涵解讀,聚焦"九大教學正規化"新思考、新動向、新行動,及時提取學校新的生長點和發展性……與此同時,現代課堂週刊由"建設新課堂"發展為"做課改的引擎",進一步發揮引領作用,帶動課改走向縱深,引領我們進行課改。

是《中國教師報》,引領我們享受教育的幸福。教師生活週刊旨在豐富和提升教師生活品質和生命質量,讓教師詩意棲居。週刊致力於引領教師衝破"像老黃牛般"的傳統的單調生活方式,打造一套適合教師的的豐富的精神大餐,為教師提供一個展示自我、相互交流的平臺。讓教師充分感受幸福的教育生活,並把這種幸福感產生的力量和智慧源源不斷的輸送到課堂。週刊凸顯辦報理念,讓儘可能多的教師參與進來,欄目生活化,形式娛樂化,休閒充電化,共建一個輕鬆時尚但不失厚重的精神樂園。

是《中國教師報》,讓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和懶惰,並助我揚起了前行的風帆,重新豎起了奮鬥的目標;還是她,讓我感受到了教育工作的重要,使我對自己的職業倍加珍惜。還是她,讓我愛上了看報,讓我養成了記筆記的習慣,有了寫點東西的衝動。

還是他,讓我讀出了人生道理,教育智慧;教育理念、育人方向;更是心靈的共鳴靈魂的迴音。

作為一名平凡的教師,這份報讓我感動,更讓我深思。教育是神聖的,踏進這個領域的時候,就應該拋棄功利性,不以教謀生,不浮躁,不攀比。但教育更是平凡的,教師,我們每一天都在神聖與平凡中行走,應該認識教育的這種特性。只有把職業當做享受的人,才心甘情願地廢寢忘食,堅持不懈;才不會隨波逐流,才可能樂在其中!

《中國教師報》讓我們的教育變得清晰,讓我們的課改有了方向,如一份教育精神大餐,改變了我,也改變了我同為教師的愛人的教育理念,使我們以享受的心態來做教育,也改變了對孩子的教育方式,是孩子的生活更加陽光。因此,我要說中國教師報全家都需要。

中國教師報心得體會4

一份報紙,一杯茶,讓煩躁的心慢慢沉澱,在網路中的巧遇,讓我認識了你——《中國教師報》。從聽說到走近再到走進她,時間雖短,她卻很快成為我的良師益友,她以鮮明的時代性、前瞻性、實用性、可操作性以及及時性的內容供我學習、吸收,為我更好地善待學生提供了許多有益的幫助。

《中國教師報》讓我更熱愛學生

她使我深刻地認識到,教師愛學生,是一種信任,是一種鞭策,是一種激情,更是一種能觸及靈魂、動人心魄地教育過程。熱愛學生是教師的天職,是教師必須遵循的基本職業道德規範,是一切教育的前提和基礎。

有人說,愛自己的孩子是人,愛別人的孩子是神,通過學習我認識到這是荒謬的。教師應該熱愛每一個學生,包容一切學生的一切差異和缺點,對所有的學生公正無欺、一視同仁,不僅要熱愛學習成績挺好的學生,對那些學習有困難的和品格不健全的學生更要多一份偏愛。我們對學生的愛的直接表現就是相信每一個學生,因為每一個孩子都有不同的潛能,每一個孩子都是“發現者”、“研究者”、和“探索者”,所以必須抓住學生的積極因素和獨特的方面,鼓勵他們進行大膽地探索,增強他們的學習熱情。

《中國教師報》讓我更寬容學生

她使我深刻地認識到,愛是一門藝術,而寬容就是愛的精髓,它對學生有巨大的教育力量。她的一篇篇很有指導性的文章告訴我,教師必須主動地走下“師道尊嚴”的`“神壇”,以寬容的態度來善待學生,不是以成人而是以成長、不是以現在而是以發展的眼光來審視學生的問題。蘇霍姆林斯基說:“孩子的過失不管多麼嚴重,如果不是出於惡意,就不應該責罰他。”陶行知就曾告戒:“你的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裡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面對學生的錯誤如果不是因勢利導,而是進行叱罵甚至體罰,是沒有任何教育效果的。因為這樣的做法是教育上最不適用的方法,會直接導致學生從良心的責備中解脫出來,把孩子推向教育的另一端,嚴重影響學生德身心健康。校長如果沒有寬容和善待的胸懷,麥克勞德能成為著名的生物學家而走向諾貝爾獎的領獎臺?

《中國教師報》讓我更解放學生

她使我深刻地認識到,在班級管理中,對學生的管理不能牢牢地固守著“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信念,根本不考慮每一個學生的實際情況,忽視了學生的個性的差異。“班級線上”、“教師論壇”(《中國教師報》中的欄目)中所蘊涵的以人為本的理念告訴我,這種規矩應當建立在學生積極參與、自覺自願的基礎上,充分考慮到每一個個體的差異,把統一的規範減少到最基本、最必要、最原則性的限度,就像陶行知所告誡的“六解放”。

她使我深刻地認識到,在具體的教學中,課堂效率的提高,直接決定課業負擔的輕重,決定學生課外活動時間和空間的拓展。“新課程”、“創新課堂”、“綜合實踐”(同上)中每一篇文章都滲透這新課程的理念,幫助我把握好學科教育的特點,積極引導學生運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教學,學生的學習激情得到了激發、釋放和展現。

閱讀《中國教師報》的日子裡,我有了更多的反思,在反思中我不斷地改進自己的教育教學。也正是因為有了她,“熱愛、寬容、解放學生”的理念融入了我的靈魂,激發我更好地提高、成長。

有《中國教師報》相伴的日子裡,教育、生活真美妙!

中國教師報心得體會5

一提到<<中國教師報>>,我就有一種相見恨晚的感覺,最早相識《中國教師報》緣於偶然。

一開始接觸我便對《中國教師報》有了一份特殊的親切感。因為《中國教師報》是一份宣揚教師情感與智慧的報紙,她以“零距離貼近教師”的辦報理念和“全心全意為教師服務”的辦報宗旨,引導教師成長。而作為一名教師為了充實自己的業務能力,我廣泛地閱讀了與教師教學業務相關的書刊雜誌其中給我幫助最大,我最喜歡的是《中國教師報》。

每期的《中國教師報》都讓我如獲至寶,這裡有一線教師對教育教學的獨到見解,有課改先鋒的經驗介紹和優秀案例,有對中國教育現狀的客觀深入的分析等等。其中關於教學的新課標,新理念,新方法總讓我倍受啟發。如: “和諧課堂”、“創新思維”、“網路資源”、“發散思維”令我耳目一新;放飛理想、輕鬆作文、激情課堂令我激情迸發;“對話”、“成長”、“教師論壇”讓我怦然動心。報上,一篇篇教師的心得體會和經驗之談,讓我受益匪淺;一個個體現新課程理念的教學設計和案例反思讓我豁然開朗。我經常在備課或評卷感到疲乏之時去閱讀,讓自己放鬆一下;在遇到一些困惑無能為力之時去閱讀,尋找突破口和解決之道;在夜晚臨睡前去慢慢去品讀,對照自己的教學實際,反思自己的教學過程,找出不足並有意識的去改變。

《中國教師報》引領我走在課改的前沿,報紙上許多同行的先進課改經驗常常被我借鑑到自己的課堂,特別是引進一些科研型教師的教學理念,給我的課堂帶來了全新的教學效果。行走在課改的道路上,更時時離不開學習和借鑑,《中國教師報》就象一個視窗,為我展現了當前教育教學改革的一幅幅壯麗篇章!江蘇洋思中學、山東杜郎口中學的課改模式,如一盞盞照亮前行路上的明燈,讓我看到了教育教學改革給中國教育帶來的光明前景!

《中國教師報》給我心靈的洗禮。許多優美的文章讓我感到不已。讀了《肩上的分量和心中的責任》一文讓我明白教育是一種呵護,是一種喚醒,是將心靈點燃,這些與我們的高效課堂理念相一致。而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名言“教育是農業,不是工業。”這句話給我巨大震撼,一下子將我從因困惑無助中解救出來,使我懂得,原來教育是一種緩慢的過程,是一種等待的藝術,她不能急於求成,她不是工業的流水作業,她需要耐心的澆灌,耐心的等待,等待學生的成長,等待學生的成才,可我們卻在升學壓力的面前,漸漸失去了這一份耐心,我們已不願再等待!我們恨不能一下子就將學生的諸多缺點和錯誤改正過來,若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我們就會大動肝火,我們變得越來越焦躁,我們嚴肅的指責和批評學生,感慨學生們越來越笨,教育越來越難??其實靜下心來,我們也知道學生的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他們的缺點和錯誤會不斷重複和出現也是正常的現象,作為一個

老師,只有耐心、冷靜地面對,才能幫助學生進步和成長,任何發火或者衝動其實都是在暴露自己的缺點,這樣只能會使學生越來越遠離自己,甚至產生牴觸情緒。因此,讀完次此文我反思自己的行為,並下決心改正自己的不足,在今後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拿出百分之百的耐心對待學生,充滿熱情和信心地去鼓勵和引導他們一步步前進,讓其按照教育教學規律自然的發展,從容享受教育的過程,感受教育的快樂。《中國教師報》上的諸多文章都貼合教學實際,從中能體味出不同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思想,通過閱讀帶動了自己一起思考教育教學中的問題,讓自己不再是一個盲目的教書匠

感謝《中國教師報》為我們建立了交流的平臺,感謝中國教師報對我個人成長的幫助。我真誠地希望《中國教師報》能依託我們龐大的教師隊伍,以自身先進的理念,周到的服務,吸引更多人的關注與參與,越辦越好,真正成為每個教師的精神家園!

為了自己的成長,為了學生的未來,我會一直關注你的——《中國教師報》。

中國教師報心得體會6

20xx年10月12日,在付校長的帶領下,八小部分教師在永城市第一國小多媒體會議室聆聽了《中國教師報》專家張主任的報告。

張主任以幽默風趣的語言,旁徵博引,將抽象的理論形象化,將籠統的說教具體化,這種將深奧的理論深入淺出的講透徹講明白的傳經佈道方式,讓每一位堅守在一線的教師有如沐春風之感。

張主任充分肯定了永城市“四迴圈模式”的有效性,可行性,先進性。“永城的這種模式是成功的模式,值得推廣學習。”張主任的話鼓舞了教師的士氣,堅定了教師的信心,作為一名稚嫩的“四迴圈模式”的踐行者,我決心毫不動搖的堅持下去。

這次聆聽,不僅讓我對高深莫測的理論有了瞭解而且更讓我弄清了理論的提出的背景,理論的基礎,以及這一理論的完善和發展之路。

這次聆聽,讓我對“四迴圈模式”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1)原來只是理解自學質疑是讓學生會思考提出問題;合作探究是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展示評價可以讓學生更大膽、更自信;深化提高有利於掌握知識,提高水平。現在清楚了讓學生樂於自學的真正目的:讓學生從經歷體驗中獲取經驗。清楚了獨學、對學、群學,既有利於學生的協同能力的提高,也有利於學生開闊視野,掌握原來不會的東西。清楚了分享的展示,其價值和意義之大。清楚了老師在課堂上的角色和作用,那就是把正確的東西變成規律,變成方法,變成結構。

(2)認識到了小組合作的重要性。小組之間的合作,競爭、質疑、對抗,有利於精彩的生成,這應是一種常規的學習生活。小組應根據其學習能力適當編號,以保證其參與學習的'興趣不減,小組可以成為動車組,是高效課堂的組織保證。把小組由他組織變成自組織,讓學生真正在課堂上身動、心動、神動,從而獲得精神的愉悅。

(3)對教改的展示環節有了新的認識。展示就是一種自我評價,它可以滿足學生的好奇心和展示欲,只有展示才能暴露,才能昇華,才能生長。誰展示誰收穫。

第八國小在永城市教育局的直接領導下,四迴圈工作紮實有效地推進向前。作為一線教師,我一定迅速轉變思想觀念,認真聽取教學意見和建議,不斷增強自己踐行“四迴圈模式”的教育教學模式的能力,提高自己踐行“四迴圈模式”的教育教學模式的水平。

在今後的教育教學中一定相信學生,解放學生,利用學生,發展學生。

為了更好地領略到“四迴圈模式”的教育教學模式的真諦,享受到這種先進模式的種種好處,我將從一下幾個方面做起:

(1)向我校省級名師學習,請求指點迷津,聽從諄諄教誨。

(2)向同課頭教師請教,向其他優秀教師請教,多觀摩,多聽課,多改進,請別人聽課,傾聽他人意見和建議,積極落實改進。

(3)相信學生,與其一同制學案。

我深信“四迴圈模式”的先進性必將使更多的學生受益,更多的教師受益,“四迴圈模式”將成為永城教育的一塊金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