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心得體會

自閉症家長培訓班學習心得

某些事情讓我們心裡有了一些心得後,心得體會是很好的記錄方式,這樣我們就可以提高對思維的訓練。很多人都十分頭疼怎麼寫一篇精彩的心得體會,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自閉症家長培訓班學習心得,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自閉症家長培訓班學習心得

我的孩子是XX個月時確診自閉症。說來慚愧,我兒子是二胎,雖然有養育NT的經歷,但是對於我兒子的種種自閉症現象心裡總是僥倖認為長大就好了,於是比較遲才發現。我們一發現就在貼吧上看到了XX老師的帖子,覺得他們的干預理念最人性化。於是果斷的居家干預,沒有上機構。XX年XX月入康復師群學習,XX年XX月又非常幸運的參加首期家長培訓班。上了第一期課程,覺得受益良多,源爸上課的內容講得很細,操作性很強,每一類名詞都列舉了怎麼教的例子,回家就能馬上操作。上完課我就像打了雞血一樣,回家的路上就對照自己的干預,總結出自己干預的誤區並擬定了這個月的干預計劃。經過一個月的干預,我得出了一些心得體會:

干預要從強化物開始

我的干預是從家裡的生活物品和外面看得見的東西開始,比如家裡的筷子、碗、勺子和外面的花、草、樹之類的,沒有從強化物開始,導致學習速度慢,一個月才會五、六個名詞。而且也沒有制定任何計劃,遇到什麼教什麼,太隨機化,目標性不強,干預更是不夠系統。於是我回家後第一件事就是開發強化物,儘可能多的讓他嘗試新的食物和事物,每一樣都詳細的記錄,然後再通過強化物來開展干預。發現這麼操作後他學習的速度就有所提升。

事件、樣本要變化

事件、樣本不能單一無變化,剛開始干預的時候老是同一件事情重複做,測試通過就以為是這個名詞通過了,但是換一個場景和換一個人下指令他又是不會的。這說明他只是形成了一個習慣,並不是真正的學會,而且孩子還容易形成刻板。於是我就針對自己的目標名詞,每個名詞都分別列出不同的樣本和不同的事件,沒有經歷過的樣本和事件,我都一一補回來。現在就是和他說的話,同一個意思也要換著說法來表達;甚至家裡的物品都會時不時變化一下位置,儘量的避免他形成刻板思維。

根據功能設計教學

可能很多家長都會跟我一樣,干預初期都是帶孩子到超市去認各種物品,以為知道每一個物品都有對應的名詞就可以了。但是這種干預都是不帶任何功能性的。孩子可能知道了這個名詞,但是不知道這個名詞有什麼功能,不知道這個名詞應該怎麼用、什麼時候該用。於是,這個月我都是帶著孩子根據動機模擬自然環境干預。比如名詞鑰匙,不單讓他認識到只有開門、開抽屜的功能,還專門設計一些自然情景讓他認識到鑰匙還可以拿來開快遞、翹起蓋子等。只有通過設計這些帶功能性的干預,孩子才算真正的“認識”了這個名詞。

名詞和名詞要串聯

之前的干預沒有將名詞之間聯絡起來,就發現他很容易忘記,特別是傢俱類的名詞。而且他不會聽完整的一句話,有時候,大人話未說完,孩子就跑去做。比如,“去姐姐房間拿窗臺上的水彩筆。”聽到前半句就走去姐姐房間了,做什麼完全不知道。培訓回來後我就和他玩捉迷藏(爸爸藏在房間的窗簾後面、姐姐房間的衣櫃、床上的被子裡、廁所的門後面)或者告訴他強化物放的地方(電視櫃的抽屜裡、桌子上的盒子裡、櫥櫃的袋子裡)讓他去找,通過強化物讓這些名詞之間產生了聯絡,慢慢的發現他開動腦筋的時候也多了起來。

建立正確的聯結

之前干預產生的錯誤聯結,要用正確的聯結覆蓋。

沒有參加家培班之前就已經產生了一些錯誤連結。比如以前為了讓他認識樹、路燈、花、草,我在路邊碰到就會跟他說,特別是他注意力不在的時候,我還會用手拍一下路燈想引起他的注意,以致於他後來一出門見到路燈就以為是要拍一下才行。這個錯誤聯結一直存在,對於這些錯誤連結也沒有什麼辦法,只能乾等著錯誤消失。參加完家培班後才知道原來這些連線是要有正確的覆蓋才行的。於是我就製造了一些和這些詞有關的事件,比如:到樹、路燈那裡休息一下、等爸爸、喝水、吃小饅頭等等。很快那些錯誤連線就沒有了。

總的來說,康復師X的干預方法很考驗家長的腦子靈活性,非常的燒腦。需要我們家長有計劃、有目的的從生活中去製造自然的、帶功能性的活動場景來干預我們的孩子。而且這個干預還是需要長期的,按年來算的。但是沒有辦法啊,孩子能依靠的只有父母,這條路雖長、雖難,我相信只有我們按康復師X的干預方法繼續努力,孩子一定會有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