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演講稿

好記者講好故事演講稿模板錦集六篇

演講稿2.14W

演講稿可以起到整理演講者的思路、提示演講的內容、限定演講的速度的作用。在現在的社會生活中,我們使用上演講稿的情況與日俱增,你知道演講稿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好記者講好故事演講稿6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好記者講好故事演講稿模板錦集六篇

好記者講好故事演講稿 篇1

提起我的女兒,今年已經十一歲了,她和普通孩子一樣,是一個健康、活潑的小姑娘。但就在五年前,我和她還是素不相識的陌生人,這一切都源於那年冬天的一次採訪。

記得那天接到一條新聞線索,說是鹽湖區金井鄉衛褚村有一戶貧困家庭,家裡有個患心臟病的女孩需要幫助。我第一次見到這個叫相亞歡的小女孩,她在教室裡顯得是那麼的“特別”,因為她的面板是青紫色,尤其是嘴脣更是有些發黑,只有一雙明亮的大眼睛是那麼的炯炯有神。課間休息,同學們都跑到操場上快樂地玩著遊戲,可是相亞歡卻靜靜地靠在教室前的一棵樹旁,遠遠地看著同學們,眼神裡全是嚮往。這是因為孩子患有先天性心臟病,隨著年齡的增長,心臟的壓力會越來越大,如果再不及時救治就會有生命危險。現在孩子病情一直在加重,連走路都成了問題,每走兩步就需要蹲下來休息。在採訪中,相亞歡的爺爺還告訴了一個讓我吃驚的'訊息,原來這個小女孩是八年前他在城裡打工時撿到的一個棄嬰。亞歡是個非常聰明乖巧的孩子,她對學習非常執著。家裡沒有寫作業用的書桌,她就把兩個小板凳疊在一起,趴在並不平整的土炕邊上,一筆一劃地認真完成著作業。由於家庭貧困,小亞歡一年四季身上所穿的衣服,都是村裡的好心人給的,天熱的時候給薄的,天冷的時候給厚的,就連學習用的削筆刀也是同學借給她的。

採訪時,我問孩子的最大心願是什麼,她告訴我說長大後想當一名老師,或許是孩子覺得這個願望太遙遠,說完後她低著頭沉默了。

告別亞歡一家人的時候,我無法平靜自己的心情。兩位善良的老人再窮再累,都能把孩子養到了上學的年齡,可作為一名記者,我怎麼能夠眼睜睜看到一個花骨朵還沒有綻放就匆匆凋零?回到家裡,趕完這篇新聞稿已經是凌晨四點鐘了,我滿腦子都是孩子渴望的眼神,一刻都不想等待,我上網查閱了大量關於先天性心臟病的資料,看看這個孩子是不是有救治的希望。

沒有想到,在節目播出後的第三天,運城市急救中心打來了電話,在詳細瞭解亞歡的病情後,他們表示能治好亞歡的病,並且全程免費。聽到這樣的訊息,我的心情非常激動,說話也語無倫次,電話裡只會重複地說著“謝謝”。隨後,我們把相亞歡接到醫院接受全面的身體檢查,由於相亞歡的病情複雜,專家們經過多次的研究討論,終於確定了手術方案。

我清楚地記得12月24號,手術定在這天上午的十點開始,這次手術或許會是亞歡生命中的一個轉折點。在手術前,她一個人靜靜地坐在床上,低頭撥弄著手指。我走過去問她怕不怕,她沒有回答我。沉默了片刻,孩子問我說:“阿姨,手術做完了可不可以帶我去逛公園?他們說那裡很好玩,我沒有去過,我很想去那裡坐船。”聽到這樣的話,我的心幾乎都要碎了。我強忍著眼淚說:“當然可以啊,公園裡不光有船,還有很多好玩的地方,等你病好了阿姨一定會帶你去!”她很開心地笑了,可我卻哭了。

通過兩次成功的心臟手術,如今的相亞歡已經徹底擺脫了病魔的糾纏,她現在已經完全和正常孩子一樣學習和生活了。按照我們的約定,我帶她去了公園,專門坐了她夢想已久的船,她玩得特別高興,完全恢復了小女孩天真爛漫的天性。在這五年之間,每年的寒暑假是我和亞歡最快樂的日子。就算工作再忙,我也要把她接到家裡住一段。

去年春節,我把亞歡接到家裡過年。晚上睡覺前她好像有什麼心事一樣,猶豫了半天開口對我說:“阿姨,我想給你說件事,以後我可以叫你媽媽嗎?”看著孩子期望的眼神,我不知道說什麼好。我問她為什麼,她說我沒有媽媽,你像媽媽一樣對我好,我感覺你就是我媽媽。聽完後我緊緊地抱著她,這個孩子又一次讓我流淚了,在我的心裡我默默地認可了這個女兒。

每次看到同齡的孩子,都會想到我的女兒相亞歡,想著她也在愛的陽光下快樂地成長,我的心裡就十分欣慰。作為一名電視新聞的媒體人,我常常思考著:新聞人追求的最高境界是什麼?由此聯想到功夫影星李連杰在回答記者提問時,武術追求的最高境界是什麼?他的答案只有一個字:愛。我在這裡要說的是,新聞人追求的最高境界只有兩個字:大愛。愛之花開放的地方,生命便能欣欣向榮,正是因為我們腳下的這片土地開滿愛之花,即便再弱小的生命,也會因愛而創造奇蹟,收穫夢想。

好記者講好故事演講稿 篇2

“好新聞,現場是關鍵。”在過去9年的記者生涯裡,每一個新聞採訪都讓我對這句話理解得更為深刻。

在今年xx遭遇的“7·11”特大暴雨洪災中,“到一線!到現場!”已成為我和同事們的共識。透過大家的深入一線,在傳遞及時、準確資訊的過程中,媒體公信力再一次得到彰顯。同時,投入災區報道的同仁們也用自己的行動詮釋著媒體工作者的責任與擔當。讓人們感受到,災情面前,記者同樣是戰士。我們以筆和鏡頭,捕捉著一個個奮勇抗險的.故事、一幕幕驚心動魄的瞬間,傳送回抗洪一線的實時動態,記錄下守護家園的愛與情懷,呈現出大家共同面對災難的抗爭、不屈與偉大。

作為一名黨報記者,會場是我們的現場,基層是我們的現場,抗洪搶險一線也是我們的現場。不僅是因為在現場能夠親眼觀,親耳聽,親身感,捕獲的新聞具有較強新聞價值和魅力,更重要的,這是履行好職責的必要條。

好記者講好故事演講稿 篇3

記者到底是怎樣一種職業?如你問我為什麼想做一名記者,接下來我講給你聽。

鄒XX是正陽縣慎水鄉賈餘村人,一名國小五年級的學生。20xx年10月,他71歲的父親突發疾病撒手人寰,留給他的只有兩間漏雨的瓦房和一個患有重度智障、生活不能自理的“傻媽媽”。年僅13歲的鄒XX不得不一人撐起這個家庭,洗衣、做飯、幹農活、照顧媽媽。我們採訪時,XX剛好放學,13歲的他身高1.4米,體重只有25公斤,看上去要比同齡的孩子瘦得多。看著他在破亂不堪的小屋中熟練地淘米做飯,那種窮困到無奈的情景讓同樣出身農村的我也感到心酸。下午,我們去小XX就讀的學校採訪,小XX正在講臺上朗讀他寫的作文。他說,爸爸在時,我不需要照顧家;爸不在了,我與媽媽相依為命,我洗衣、做飯、幹農活,我是我們家最厲害的人!我要好好學習,等我長大了帶媽媽去世界旅遊,讓媽媽成為幸福的人!

小XX的事蹟在我臺播出後,社會反響很大,各級黨委、政府、社會愛心人士紛紛向他伸出援助之手。得知這個訊息的`那一刻,是我從業以來最開心最難忘的一刻,我第一次覺得記者職業是如此偉大而有意義。而這個與我無親無故的小男孩兒也從此烙在了我的心坎上,成為我時常想起的人。

除了這位樂天知命、好學苦讀、立志讓媽媽幸福的小XX,我常常想起的還有15年無怨無悔不求回報、義務為學生教授音樂課的朱玉梅老師;父親不幸殘疾、在母親的辛苦供養下考上大學、毅然棄筆從戎報效祖國的大學生軍人王漢禹;18年來不離不棄悉心照料癱瘓在床的丈夫、用瘦弱的身體撐起苦難的家、用無悔的堅持詮釋夫妻真愛的農村婦女鄧小想。

一張張可親可敬的面孔,一個個可歌可泣的故事,他們時刻都在提醒著我、鞭策著我,有一個聲音在呼喚:我不能停下,我們要去傳遞更多的愛心,傳播更多的正能量,要真真切切地傾聽群眾呼聲,要紮紮實實寫好每一篇稿子,要本本分分做好每一篇報道。

好記者講好故事演講稿 篇4

作為網站記者,整天為增加流量到處搜尋名人、富人、達人來吸引網民,是否因習慣了眼球效益而變得庸俗了呢?在網路這個魚龍混雜的輿論場中,有沒有一種清新的聲音,讓人脫離浮躁,追求崇高呢?網路的正能量在哪裡?這些問題,困擾著剛剛採訪完郭明義的東北新聞網新聞部副總監李理。

在採訪郭明義之前,李理心裡在嘀咕,“傳統媒體已報道了那麼多,在網上寫郭明義能有人看嗎?會帶來流量嗎?”李理對網路記者這一職業認知的轉變,源於郭明義精神的感動,也是記者自我反思、追求進步的一個縮影。

從鞍鋼回來後,“我真正懂得了支撐著他走過30多年的信念,那是來自他對共產黨員這個身份的堅守。”李理堅定了自己的方向,他說他一個網站“小”記者,就是要把“大”人物郭明義的感人故事在網上傳遞,就是要將正能量在網路播撒。

“那我該怎麼辦?怎樣才能把老郭的精神,告訴給更多的人呢?”李理想到了微博,對,“微博需要老郭,老郭也需要微博”。20xx年3月25日,郭明義實名微博開通了。李理手把手地教他拍照片、發圖片,一起商量怎麼寫好微博,“我要讓老郭成為網上真正的紅色‘大V’。”

在郭明義的`微博上,晒得最多的是社會上時時發生的好人好事,甚至還讓這個微博成為拯救生命的綠色通道。李理說,“我這些年的改變都與郭明義有關,而讓郭明義精神在所有的網路傳播平臺上彰顯,就是我回報給老郭的成果”。

李理說他的陣地就是在網路上,“讓信念和情懷、善良和感動、奉獻與執著閃動在微信上、烙印在微電影中、定格在網上展館裡。這是我乃至每一個網路新聞人不變的使命。”

李理和郭明義攜手,網路和正能量攜手,網路記者始終堅守責任,宣揚真善美、鞭笞假惡醜,網路必將處處是明媚的晴朗天。

好記者講好故事演講稿 篇5

今天我想講述的是一個普普通通打工者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叫李XX,駐馬店西平縣人,20xx年從部隊退伍後到深圳打工當小區保安。今年2月15日,我接到一個採訪任務,要求馬上趕往深圳,當我見到李到信時,我驚呆了,他渾身高度燒傷,正躺在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的重症監護室裡,與死神做著頑強的搏鬥。

今年2月14日中午,李到信所在小區一棟高層住宅突發火災。警報響起,正在輪休的李到信聽到後,找到一個滅火器迅速趕到火場,在他撞開房門的一瞬間,巨大的氣浪和凶猛的火苗一下子把他掀了起來,又重重地甩在地上,他爬起來再次衝進煙火瀰漫的房間,救出了兩名已經處於半昏迷狀態的業主,並把自己的呼吸器讓給了他們。緊接著,他再次衝進屋內救人,就在這個時候,煤氣罐發生爆炸,他瞬間被淹沒在火海中。

訊息傳到駐馬店,家鄉人民非常關心這位見義勇為的好小夥兒,立即組織人員趕赴深圳協助救治和慰問。在醫院裡,主治醫生楊維琦告訴我:“李到信全身重度燒傷面積超過了50%!搶救和治療期間,李到信先後接受了5次大的`植皮修復手術,頭腫得像氣球,甚至分不清哪裡是鼻子哪裡是眼睛!”4月14日凌晨3時,因出現嚴重的併發症感染造成多器官衰竭,年僅31歲的李到信永遠離開了我們……

那一天,距他突入火海救人整整60天。李到信與死神搏鬥的60天裡,我們採訪組數次前去探望他。我親眼目睹了他一次次在“鬼門關”前痛苦地掙扎,也看到了他對生存的渴望。

李到信是兩個孩子的父親,小兒子才1歲,結婚8年,因為外出打工,夫妻聚少離多。出事後,妻子於克敏把孩子抱到李到信病床前,希望他醒來時能看到孩子。在李到信略微清醒的時候,我們問他傷這麼重,以後再遇到這種情況還會去救人嗎?他說:“還救。”

4月29日,英雄魂歸故里。因為我們的報道,整個河南、整個中國都在傳頌他的故事。當載著他骨灰的靈車緩緩駛近家鄉時,數萬人打著“英雄一路走好”的橫幅走上街頭,迎接英雄回家。

好記者講好故事演講稿 篇6

很多人都喜歡西藏,那裡的天離我們很近,好像一伸手就能摸得到,那裡孩子清澈明亮的眼睛讓人感動,他們擁有蔚藍的天空和燦爛的陽光。

但有個孩子告訴我,他最討厭拉薩的太陽。他說,他眼睛裡的西藏“天是灰色的、樹是黑色的”。他指著遠處的布達拉宮說,“那只是一個輪廓”。他叫多吉,是20xx年我在布達拉宮廣場上偶遇的一個少年。他的眼睛渾濁,患有嚴重的白內障,今年只有16歲。分別時我把太陽鏡送給了他。

那次西藏之行,緣起於一位名叫靜靜的聽眾的來信。信中她提到了一個有“絕活兒”的小姑娘達瓦——她可以閉著眼睛燒水做飯。為什麼要學這種危險的“絕活”?用達瓦媽媽的話說,以後孩子的眼睛可能會不太好。這個“不太好”就是患有白內障,這是西藏牧區普遍的病。

於是,我們踏上去往西藏的路。與以往不同,這次與我同行的還有醫生。抵達西藏後,我們兵分兩路,一組去走訪當地醫院,另一組尋找信中的小女孩達瓦。

驅車8個小時,我們抵達了那曲。陽光下,小達瓦總是皺著眉頭,眯著雙眼。她的家大部分活兒都由母親獨自承擔,因為爸爸和哥哥都患有眼病。

我問達瓦:“現在媽媽還讓你們練習閉著眼睛做事嗎?”她很認真地點頭,得意地說:“早就學會了,從門口到桌子6步,從桌子到廚房11步……”一邊說著,一邊跑去廚房,抱了一個熱水瓶出來。在桌子前,小達瓦閉著眼睛,熟練地搖晃熱水瓶。她的小手像長了眼睛一樣,準確地拿起桌上的一個茶杯,開始往裡邊倒茶。我不敢貿然打斷她,怕驚著她,燙了手。從她那雙不知道被燙過多少次的小手裡接過滾燙的酥油茶,我難以嚥下。

但達瓦的媽媽好像對這些已經習以為常。她說,讓孩子練習閉眼乾活,是怕有一天會像爸爸和哥哥一樣看不清東西,影響生活。

母親的話和那杯熱茶都很燙,燙到了我的心。難道這裡的孩子們註定只能默默接受這種命運嗎?我真的不想看到有一天達瓦會變成看不清布達拉宮的多吉!

那些天,我們走訪了很多家庭、學校和醫院,孩子們的眼病情況比我預想的還要糟,因白內障致盲的現象很普遍。

西藏衛生部門提供的'資料顯示:西藏白內障發病率為14.6%,比內陸地區高出了將近60%,僅西藏就有近80萬的孩子面臨眼病威脅。

回到北京後,我們協調醫院等各方資源,商討調研救治方案。20xx年6月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聯合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北京兒童醫院等多家單位發起了“愛目行動”。截至今年8月,14個月的時間,我們去了西藏、青海、雲南、貴州等6個高海拔地區,對5000多名孩子進行眼科義診;《海陽現場秀》的聽眾捐款數百萬元,累計捐贈12180個“兒童視力保護包”。從今年開始,我們陸續把那些患有嚴重眼病的孩子接到北京進行手術治療。

有人問我做這件事有什麼意義?我想,看到孩子清澈的眼睛就是意義,看見他們能在該體會快樂的年齡體會到快樂就是意義。還有什麼能比還高原孩子們一雙清澈明亮的眼睛有意義的事情呢?當多吉們夢想實現的時候,也會讓我們更加熱愛生活。

愛要讓你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