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演講稿

【精選】企業演講稿模板錦集4篇

演講稿6.75K

演講稿的寫法比較靈活,可以根據會議的內容、一件事事後的感想、需要等情況而有所區別。在社會一步步向前發展的今天,演講稿在我們的視野裡出現的頻率越來越高,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演講稿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企業演講稿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精選】企業演講稿模板錦集4篇

企業演講稿 篇1

工業工程起源於美國,發展在日本,當美國人發過來研究日本人如何將工業工程發揚廣大的時候,新的挑戰出現了,一種稱之為“精益生產”的模式浮出水面。

談起精益生產,大家對於這個概念並不陌生。“精益”是美國麻繩理工學院“國際汽車研究計劃”研究豐田汽車生產方式後對豐田模式(TPS)的總結和讚譽。讓豐田從一個作坊式的家族企業成為目前全球第三大且利潤超過全美三大汽車製造商利潤總和的汽車製造商,其最大的奧祕就是著名的豐田生產方式,日本工業復活之父“大野耐一”帶領豐田人創造的奇蹟。 二十世紀初,福特創造的大批量生產模式為市場提供了大量的商品,使市場經濟從賣方市場變成買方市場。消費者對於琳琅滿目的商品開始感到不滿,開始加入自己的特殊要求。市場需求越來越趨於個性化,而且市場開始對產品交貨期、質量、價格提出更高的要求。於是企業面臨多品種、小批量、短交期、高質量、低成本的挑戰,批量生產模式開始感到力不從心。

與傳統的批量生產模式對比,精益從另一個角度觀察企業生產運作流程,從顧客的角度重新認識產品的價值所在,識別產品生產製造過程中的出增值和非增值活動,並將非增值過程定義為浪費,且認為產品實現過程中95%以上的過程都是浪費。通過消除浪費全面提升產品質量,降低成本,縮短產品交付週期,提升顧客服務水平,打造高度柔性的準時化生產體制。以追求盡善盡美為目標,建立全員參與持續改善的企業文化,培養有創造力、敢於挑戰的團隊。實事表明,面對精益生產的競爭,傳統企業顯得軟弱無力。豐田成為大家既恨又愛的傢伙,一方面,它讓很多汽車大碗徹夜難眠,另一方面,又不得不使人趨之若騖。 作為製造大國,中國當然不能避免精益生產的衝擊。1987年,從長春一汽最早接觸豐田生產方式開始,上世紀久十年度中後期,精益生產開始在國內逐步蔓延。首先在一些合資汽車企業實施,國內汽車配件供應商開始面臨越來越大的客戶壓力,也被迫走上精益之路。據調查資料表明,國內90%以上的中高層企業管理者已經瞭解精益生產的概念。儘管精益生產已被世界公認為最佳的生產組織形式,但不管在國際或國內,精益推進的速度都極其緩慢。就其原因,我個人覺得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探討。

1. 首先,精益作為一種思維方式,給傳統的大批量生產追求的規模效應很大的衝擊,不是那麼容易讓人理解,導致很多人難以接受。其次,精益生產含蓋一套龐大的結構體系,不容易讓人掌握。第三,精益給人很多的誤導,精益最核心的是其思維方式和理念,而往往大部分人關注了精益的工具和方法。所以有一種怪現象就可以得到答案了(什麼怪現象呢?)大家都知道日本人是很小氣、很保守的,但豐田公司且很開放,每年接待大量的來自世界各

地的來訪者。不是豐田人很樂於助人,而是他們知道這些不是那麼輕易就能學會的,而且另一方面,這些人在幫助宣傳“豐田”品牌,還有就是通過別人的學習可以給豐田自己施加壓力,於給“豐田人”更大的動力,更加努力去改善。

2. 因為對精益的誤解,很多企業在實施精益過程中走過了很多的誤區。很多人認識精益從豐田的現場開始,從精益的工具開始(比如說大部分人瞭解的kanban管理),其實精益最根本的是它的思想,任何沒把握思想精髓的觀點都是片面的、不完整的,也是不可能成功的。精益要從整體把握,從價值流分析入手,識別企業存在的浪費,並靈活的運用工具、方法消除浪費。很多企業犯了“教條主義”的錯誤,有些人總是有依賴性,總想找一家企業能夠借鑑。結果就把別的企業的模式搬到自己企業中來,或者區域性抄襲別的企業的做法,最後發現“投入大量的資源想要消除浪費,結果製造了更多的浪費。精益生產沒有固定的模式,它是一種理念,是一種追求盡善盡美的觀念,是強調持續改善的文化。沒有兩家企業是一摸一樣的,任何的照辦照抄都不會成功。總結一條原則:精益沒有教條,精益拒絕教條,任何的教條都不會有好的結果,只會給企業帶來噩夢。

3. 在我和很多企業家或經理人的接觸過程中,很多人認為,企業管理基礎很差,還不適合實施精益生產。實施精益生產需要基礎嗎?這是一個非常值得探討的問題。一般的邏輯思維認為,事物的發展總是經過由初級到中級再到高階的過程,但精益生產是大批量生產的更高階階段嗎?企業發展必須達到大批量生產的頂峰才能開始精益嗎?答案是非常肯定的.否定。首先,精益生產並不是在批量生產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豐田最早考慮“精益”模式可以追溯到上世紀四五十年代,當時豐田汽車一年的產量還沒有福特一天的產量高。其次,和批量生產一樣,精益只是從另一個不同的角度觀察得出的思維和運作模式。第三,精益是目前市場特點和環境的產物,是市場的要求。因此,只要堅持“精益”的思想理念和思維模式,任何的企業都能沿著精益的方向邁進。

企業要想成功的實施精益生產,將精益生產的理念與企業自身的觀念有機結合,轉化為企業自己的生產管理體系。實現從精益生產到精益企業的飛躍,必須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1. 實施精益的前提條件和關鍵因素是人。第一,危機意識很強的人。把握企業的現狀與未來,充分認識企業面臨的挑戰與危機。有前瞻的領導者,意志堅定的決策變革。第二,敢於挑戰自我的人。敢於面對問題、挑戰壓力的經理人,堅決果斷的執行變革。第三,樂於協

作的人。個別人是實現不了精益的,全員參與才是根本。積極配合的團隊,毫不動搖的擁護變革。

2. 改變員工的思維觀念,正確對待問題,沒有問題才是最大的問題,有問題是很正常的事情。俗話說人無完人,何況是這麼多人組成的企業,問題就更多了.企業就是通過克服和解決問題得以提升的.如果沒有問題,則意味著企業不能進步,但競爭對手在進步,這樣的企業很快就將壽終正寢的。

企業管理就像跨臺階,每想要上一級都必須跨越一定的高度,這高度就是企業記憶體在的必須跨越的問題.但當跨第一級的時候可以不用去考慮第三級有多高,因為最要緊的是先跨第一級.但當跨過第一級之後,第三級就成為必須面臨的問題.也就是說原來不認為是問題的問題,隨著企業發展的程序會逐步表現出來,而且會成為無法逃避的現實問題.而企業管理的臺階是沒有止盡的,也就是說問題沒有徹底解決的那一天,每天面對問題也就成為職業經理人無法逃避的宿命。

問題的存在是職業經理人存在的前提.企業之所以請經理人甚至高薪聘請經理人管理,就是說明企業內有很多問題需要經理人解決.如果這些問題沒有了,任何一個人都能管理好這家企業,為什麼不請廉價一點的人員呢?為什麼不節約一點成本多貢獻一點利潤呢?因此經理人應該對發現的問題感到高興,這是體現存在的價值。

豐田是全世界公認的生產管理模式最佳的企業,但豐田也是問題發現最多的企業.豐田公司的工作小組每天都能挖掘很多問題並加於解決。

發現問題是一項技能,承認問題是一種勇氣,解決問題需要智慧,掩蓋問題就是愚蠢。

3. 改變處理事情的態度和方法。精益生產產生的背景是日本的戰敗時期,當時的日本面臨的是整個國家土地、材料、能源等資源的匱乏,在這種條件下要重建國家,要發展經濟,何等艱難可想而知。但是日本人站起來了,而且是迅速的站起來了。一個小小的島嶼國家戰敗後迅速趕上並超越西方發達國家,這是一個奇蹟。再看,現代企業管理很多最先進的理念和方法都是在日本發揚光大的。靠什麼?我想依靠的不是個人也不是個別企業,依靠的是整個日本民族。(大家可能要罵我怎麼沒有良知了)拋開民族情節不談,日本人那種執著、敬業、創新以及敢於挑戰、挑戰極限的那種精神是不是值得我們去學習呢!而精益生產也正是融入了這種“認真對待每 一件事情” 和近乎“吹毛求疵”的精神在裡面。

儒家思想講求中庸之道,講求以和為貴,講求人際關係的和諧。正因為這種精神,讓工作在碰到阻力的時候要考慮人際關係,寧願在工作要求上做一點妥協,不好傷了大家和氣。導致很多工作、很多要求不能完全被執行了落實,工作很難有突破,也很少會有共同挑戰極限的團隊合作。大家得過且過,有一點業績就沾沾自喜,大家相互吹捧。比如我們喜歡找很多理由來說明一件事情為什麼沒有做好,礙於情面拉不下臉,事情就最終不能完成。

不是說儒家思想不好,人際和諧不好。只是要能將工作和生活分開,採取不一樣的態度對待這兩種方式。工作中工作第一位,先做事後做人,生活中人際關係第一位,先做人再做事。只有這樣,精益才可能真正在中國企業內生根發芽,中國企業才能練好內功。從文化來看,韓國人倒有點和日本人相識,所以我們看到很多韓國企業發展迅速並形成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我們要面對現實,要承認差距,但我們不甘於落後。我們需要挑戰自己,需要打破傳統,需要有挑戰極限的精神,需要對目的的執著的追求,需要能超越的創新思維。總之,我們需要能更好面對未來挑戰的企業文化。

作為企業,精益生產是生產管理髮展的必然趨勢;作為個人,掌握精益生產技術是未來在製造領域職業發展的重要法寶。

企業演講稿 篇2

尊敬的各位領導,朋友您們好,

我叫××,來自××供電營業所,我今日演講的題目是“立足本職工作,爭創一流企業,供電所爭創一流企業演講稿。”

眾所周知,如今的電力系統已經廠、網分開,體制改革基本上完成到位,而這些變動和改革在十年前誰又曾真正意識到。

以前的體制和管理模式曾經為電力企業的發展,作出過不可估量的貢獻。但是,也造就了一批“電老虎”,致使社會對電力企業有種種的誤解,一旦別的企業插足電力市場,“電老虎”的客源是不是會被別人吃光呢?爭創一流企業不再是“有人喊狼來了”的故事重演,而是確確實實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亟待重視和行動的事實。

當前,競爭無所不在,壓力與日俱增,電力打破壟斷,引入競爭,在日趨激勵的競爭中,只有那些超越對手的企業,才能立於不敗之地;創一流縣級供電企業,以創一流為契機,實現一流電網、一流效益、一流管理、一流隊伍、一流服務,使企業更具競爭力,穩定發展,長盛不衰。創一流不是一句口號,而是提高企業素質的一種途徑和手段。北河供電營業所根據局創一流的工作精神,制定了適應市場、適合於開展工作的管理方式。

堅持以人為本,強化全員安全意識,為創一流營造良好的安全生產環境。安全生產是電力企業取得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基礎,也是創一流的基本條件。通過日常工作和陰天下雨在班組舉行安全培訓學習,安全警句的張貼,規範安全管理,強化責任制的落實,堅持“保人身、保電網、保裝置”的原則。外線維護、營業、抄表,各種崗位的職員無論是那種性質的用工,都簽訂安全責任制,嚴格考核,要求各崗位的職工立足本職工作,找出安全隱患阻止麻痺大意、僥倖的`思想根源。

以市場為導向,更新觀念,搞好優質服務,樹立誠信思想,嚴格履行各項服務承諾。既然向社會公佈了服務承諾,就應當兌現,應當誠實守信,一諾千金,將承諾實實在在的落實到工作中,這是創一流的基本要求。具體體現在定期或不定期走訪客戶,及時瞭解掌握生產經營狀況,提高供電可靠性,保證客戶不間斷用電,上門徵求客戶的意見,找出自己的不足,提高自身的素質。為客戶報修、報裝接電提供限時服務。創一流供電企業的最終目標是為了更好的服務於客戶。××供電營業所要求在實際工作中真心實意的為客戶提供方便、快捷、優質高效的服務,儘可能的讓客戶花錢花的順心,用電用的舒心。20xx年10月的一天夜間的2:30分,××二分廠一福建承包商,打電話到所領導家中,急切要求去處理用電難題,於是所領導帶領有關技術人員在20分鐘內趕到該廠,立即對故障點進行排查、分析,在半個小時內查出問題並立即進行了處理,使該廠恢復了生產,挽回了該廠××多元的停電損失。事後該廠老闆懷著感激之情、敬佩之心,給供電所送來了一面“電力及時雨”的錦旗,並說:“我們外地人在外做點事很不容易,現在看到電力部門這麼好的服務態度及這麼高的業務水平,給我們帶來了很大方便,我們可以放心、安心的在貴地投資辦廠了”。供電所還成立了以所長為組長的特別專班,一旦有報修和報裝任務,立刻趕到現場,在最短時間內完成工作,讓客戶都認識谷城電力的辦事效率和良好的企業形象。

近年來,我所從各方面要求職工立足本職工作,搞好崗位責任制,主動接受社會監督,設立舉報投訴電話,以一流電網、一流效益、一流管理、一流隊伍、一流服務為目標,以更安全、更文明、更經濟、更高效、更具有競爭力為宗旨,立足本職工作,爭創一流供電企業。

企業演講稿 篇3

尊敬的各位領導、朋友們:

大家好!非常榮幸能夠藉此機會與大家分享我對這次活動的看法與經驗。很長一段時間,由於受到經濟下行的壓力、需求乏力和產能過剩等等因素的影響,為煤炭行業與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帶來了巨大的挑戰,當前行業形勢十分嚴峻。由於客觀環境的影響以及公司自身的要求,煤礦根據自身實際情況與發展需要,積極開展了“企業增效,職工增收”的討論活動,在開展這個活動的過程中,我深化啟發。

第一,更要注重煤礦企業的生產質量管理,要降低工程浪費,更要消除工程浪費。在具體的生產的過程中,要嚴格把握施工質量第一關,要注重施工環節的管控,從而降低生產過程中因為質量不過關而造成的二次生產,導致生產成本的增加。針對目前煤礦所要新開發的工程,首先要針對新工程的可行性進行分析與判斷,各個科室要共同商議,將多種方案明確,並對每一個方案進行效益分析,制定出準確的預算,為企業管理者提供最為直接的資訊與最有利的參考依據,從而確保工程開展的價值,為企業增效增收。

第二,要對目前儲存物資進行有效積極的消化,降低物資積壓程度。煤礦企業是生產型的企業對於物資的需求具有連續性、不穩定性特徵。因此,針對物資收儲處理過程中,通常要選擇庫房進行備存。但是由於之前已經存在大量的庫存,導致很多資金被束縛在庫房物資上,導致一些物資由於過度儲存而失去有效的使用期限,同時也會影響到企業的生產效益。另外,成本預算時不能將核算簡單的納入當期生產成本當中,要根據當前物資使用的具體情況進行準確的分析與核算之後,從而保障生產成本結算的準確性,同時還能夠降低傳統核算過程中出現的誤差。

第三,做好對物資價值的分析,做好價值回收的管理。若要做好價值回收管理就必須要制定物資價值回收的正確方案,並且落實。需要通過機電科室人員加強對生產裝置的檢查與維護,對相關裝置與可用性、價值性進行鍼對性的分析,而且要由財務部門進行核算,從而確立方案進行上報。為煤礦企業領導層提供客觀有效的`廢舊物資處理建議。加強對有價值的部分進行收集與利用度,將廢棄部分以及一些沒有價值的物資進行交易出售,從而增加煤礦企業的收入,同時增強價值回收管理的有效性。

第四,對重大安全隱患加強重視。要提高礦井防治水管理工作的有效性,配置專業隊伍,制定防治水措施,加強頂板管理,增強礦井“一通三防”建設力度,將安全隱患扼殺在萌芽狀態。煤礦企業要注重安全文化建設工作,讓安全文化滲透到煤礦生產各個細節當中。

親愛的朋友們,步入而立之年的煤礦企業,帶著“多措並舉、強化管理、落實機制、增效增收”的戰略規劃,向著“打造全國一流礦井”的雄偉目標前進。這正是“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我們共同祝願煤礦企業的明天會更好。

企業演講稿 篇4

4月27日上午9時,第三屆中國媒體經營管理論壇在京舉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新聞出版總署副署長李東東出席並致詞。本屆論壇將就“媒企和諧”、“新技術引導的未來出版業”、“全國11城市都市類報紙發行量公佈”幾大議題展開研討。

據論壇主辦方國新出版物發行資料調查中心提供的資料,全國各省級新聞出版局報刊處、國內最頂尖媒體、大中型廣告公司、大廣告主和國外媒體界知名人士共約300餘名代表參加了會議。

以下是《財經》雜誌的總經理吳傳暉發言的全文:

各位同行、各位朋友,大家好,很高興得到這個主辦單位的邀請,到這裡跟大家溝通探討“媒體與企業共贏”這麼一個話題。剛才華蓋創意這位先生給了我們一個很棒的視覺盛宴。其實歸根到底,這些圖片都是用在媒體上,無論它是紙媒,還是網站,還是商家的廣告。

我剛剛來的時候,我也在想,一路上因為交通很堵,馬上要放假了,甚至堵得開不了。其實我們常常發現在路上這麼堵的階段,擁擠不僅僅是汽車,可能一百米的路上都有很多的廣告蹦到大家眼前,包括燈箱的個、樓宇的廣告,所謂這些形態都可以在很短路程裡看到,剛才啊,手機裡收到招行的促銷廣告。實際上每個人、每一天都被大量媒體所包圍,我們可能是看著報紙,吃著早飯,聽著電臺廣播去上班。在等電梯時還有其它的東西看一下。到辦公室,msn上還有其它的廣告,進了電郵,還有一些垃圾郵件。中午時,你下樓吃飯時,可能人家塞給你一些宣傳片,回到家裡你會翻翻雜誌,基本上我們中國已經進入媒體氾濫的時代,十幾年前,我們想,可能能看的就幾個頻道,全國真正比較成功的商業興市場化的媒體是屈指可數的。今天我們很容易超過60個電視訊道,可以選擇的網站可能是幾千個,任何一棟樓都有像分眾這樣的傳播媒體。連出租車的椅背上都有了小的電視螢幕了,過去三月份中國有差不多超過20本雜誌創刊或者重新改版。

在這樣的情況下,每個人都很困惑,比較迷惑,受眾是覺得這個資訊在爆炸,不知道選擇什麼樣的訊息渠道,應該瀏覽什麼樣的資訊,企業也挑花眼了,每個媒體都在兜售自己的受眾和傳播力。媒體的日子其實越來越難過,為什麼我這麼說呢?因為你的受眾越來越挑剔了,企業要拼命給你壓價,在任何一個領域,任何一個媒體,都面臨著一大堆的模仿者、跟隨者或者是挑戰者,每一個所謂的我們叫出版人或者叫媒體經營的負責人,都在想怎麼樣使自己媒體與眾不同、脫穎而出。但是我個人還是認為,整體而言,媒體其實並沒有因為數量的增加而貶值,因為大量缺乏有品質的媒體,這些缺乏品質的媒體是沒有價值的。媒體的泛濫也只是相對的,因為好的媒體資源永遠是稀缺的,什麼叫好的媒體?是可以創造價值的媒體。

我今天想說,擁有這創造價值的媒體才可以與企業共贏。這是我今天在這裡想表達的一個思路。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什麼是媒體的價值或者說媒體能為誰帶來什麼樣的價值。當然我們都很清楚,媒體存在的價值和意義,在於它所謂“中間人”的位置,因為我們把資訊帶給受眾,把受眾的注意力帶給我們的廣告主,這是一個真理,可是在今天的市場環境裡,其實情況可能要複雜一些。剛才講了,現在的社會並不是稀缺的,而是非常充足的,甚至是多餘的,有時甚至讓你感覺帶來負擔。如果真的媒體貶值,最主要的原因資訊本身在貶值,剛才華蓋創意那位先生也說到,人們正在改變獲取資訊的方式和介質,你是看還是閱讀,有很多的選擇。但是,在這樣一個環境下,我反而覺得,媒體沒有失去其存在的價值在於因為好的媒體反而有更多的機會。也就是說,包括在我們編輯團隊或者我們在經營部分,我們一直比較強調所謂好的團體,是有品質的媒體及,反而會有更多的機會可以成功,什麼叫好的媒體?我們認為是好的.媒體能夠幫助受眾把資訊變成知識。

我們往往會忽略一件事,資訊並不等於知識,資訊往往是紛亂、零碎的、扁平的、歷史的,很容易過去,知識才是系統的、內化的、可以使用的。在資訊爆炸的時代,受眾尤其需要人幫他梳理、過濾和整合資訊,使之成為可以消化,可以獲得營養的知識。所以作為媒體的核心價值,就是在於為受眾撥雲見霧、透視本質,成為資訊管理中心和資訊來源,這種價值是品質,過去《財經》雜誌創辦了九年,今年是第九年了,一直是遵循堅持高品質這樣一個新聞理念,剛才我們一直強調品質這一塊。如何創造品質?很簡單,我們需要持續有耐心的投資內容,不斷收到預期的產品,如果國外的例子大家可以看到,比如說《大西洋》月刊、《紐約課》這樣的雜誌,一個封面報道花幾個月時間來創辦,比如說寫“9·11”的長篇報道,作者在世貿大廈的遺址上呆了半年,最後用幾個月的時間寫作,全作花了9個月的時間,我們也是打造一個很複雜的報道。一個很簡單的例子,在XX年,我們當時有一篇比較封面的報道,講的是銀廣廈,它的市值是第二大,我們的企業實際上經過一年多的調查,甚至拿到了海關的蓋了章的證明,發現這個銀廣廈這個企業有相當大的一部分的出口數都是偽造的。事實上在現在,我們很多媒體是很短錢的情況下,很難花這麼長的時間讓記者做這麼深入、長時間的投入來做一篇報道。當然這篇報道當時引起很大的效應,也為中國股票市場打了一個非常好的基矗市場開始重視對方,而不是一味想發展。

這些東西,可能說起來比較簡單,比如說,花力氣培育一個高品質的、高素質的編輯團隊。其實是非常困難的,像我們剛才講的,現在的投資者實際上越來越沒有耐性了,越來越多的人實際上相信快錢,比較容易忽悠的,我覺得作為媒體人,我們要堅持一個信念,這可能是一個老話,就是咱們還是認為內容沒亡,高品質內容一定可以抓住受眾,這樣我們就成功一半。但這樣還不足以實現與企業的共贏,我們現在共同的面臨一個問題,社會日趨多元化,消費者更加分散,你可以得到受眾的注意力時間非常短。這也不能滿足單一的媒介形式接觸消費者,也不滿意單一的形態接觸消費者。比如說,不能滿足單純用廣告,硬廣的接觸消費者,很多的會比較追求軟性的宣傳。我上午不在,但是我也看了上午有一些同行的發言,也提到軟性的宣傳對企業是非常非常重要。這個觀點,我也許並不太贊同,但這的確是目前一個常態。

所以現在媒體尤其是平面媒體,比較普遍面臨的問題就是廣告主壓縮它在硬廣上的預算,它要求更加多的折扣出現,它不是要佔我們的便宜,這個我們可以理解,更主要的原因是在於企業在市場推廣上的預算是非常有限的,要應付這麼多消費者多元化的消費者的需求和多元化的媒體。可是另外一方面,其實也沒有得到有效的一個解決的方案,他們也非常辛苦,對不同的媒體比來比去,浪費了寶貴的時間和金錢。

其實像這樣狀況,我認為不是一個雙贏的局面,而是雙敗的局面。所以我覺得媒體的另外一個價值是應該為企業創造,我們能不能為企業創造提供一個全方位影響受眾的整合營銷平臺。怎麼實現這點?我的關健詞是品牌。剛才談到品質傳統上,我們認為你有了好的品質內容,得到了受眾的認可,你的品牌就有了,你就可以坐享其成了。但實際上,最關鍵在於我們如何很好的運用這個品牌,才能夠實現媒體的利益的最大化,同時為客戶帶來最大化的利益。這個價值是什麼?尤其對平面媒體來講,這裡面還涉及到一個角色轉換的問題,過去我們是出版人,品牌再好,你只是一個內容的製造者。我覺得將來受眾和要求我們其實要做到一個所謂的“內容管理者”。將來我們對高品質內容的利用應該是全方位的,影響受眾的方式應該是多樣化和立體化的,我們不但可以以內容為載體將企業的資訊傳送到讀者的面前,還可以準備獲取這些資訊的效果和反饋而且同時以內容為平臺,實實在在的把要影響的人群帶到他們面前,這樣可以深入消費者生活的各個層面,多接觸點的影響消費者,這樣我想我們為企業有機會創造一個很有效率的整體解決方案。

在《財經》來講,我們過去幾年,其實在品牌建設和品牌延伸方面做了一些嘗試,也有一些心得,我們現在應該來講,我們不僅有《財經》雜誌,我們還有我們若干本的特刊,一個月我們會跟隨《財經》的叫《金融實用》的關於資本市場的刊物,每個季度我們有一本比較注重圖片,注重人文時代變遷的《視覺》這本雜誌,這都是根據我們《財經》的讀者,他們所關心的這個半軸,我們來為他們創造多一點的附加值,創造更多的內容,當然條件是我們需要有一些高水準的要求,對這些品質。

另外一個特刊,我們每年有一個《財經》的年刊,是對第二年全球和中國的展望,當然主要集中在財經、政治、社會、文化這幾個比較大的領域、比較巨集觀的。我們邀請到全球很有影響力的人寫專欄稿子,來圍繞這個主題。這是所謂平面的這一塊。我們去年年底已經是第四次做了相當影響力的財經年會,這和我們的年刊是並行的,也是“預測與戰略”為題,對第二年巨集觀經濟有一天到兩天的會,聚集了各個財經界,相關有影響力的演講者、政府的監管者和企業的代表、金融行業的決策人,這是會議這塊。

其實我們今年也陸續有一些小規模的、更加專注的話題做財經論壇和財經圓桌會議這一塊,其實今年以來我們做了另外一個動作是,我們在三月七年級,《財經》雜誌網站也做了改版,也是希望在這樣一個媒介上,我們也同樣能夠有一個高品質的內容提供給讀者,而且是區別於我們雜誌的,因為網站有很多自己的特色和功能,我們希望能發揮這樣的平臺,獲得更加廣泛的影響力。

當我們做這一切時,其實我們就發現,如果你做到了可能被預期的價值的時候,其實企業願意出大價錢的,如果咱們從經營角度來講。這樣的話,我們的品牌才值得我們前期的投入,才真正實現企業的增值,做到這步,我們才有了高品質的內容,我們也建立了自己的品牌,我們是不是完全達到了共贏的局面,我覺得還差一點,因為在我看來,共贏概念不是一次兩次、一年兩年,而是一個持續、相互的一個成就,而是一個長期的合作。剛才也講到,現在投資人缺乏耐性,有多人對媒體投資的投資者,都以為這是一個“金礦”,可以很快收回投資獲得回報,認為這是放之四海皆準的,其實投資媒體是一個比較長期的行為,而在美國一本雜誌,要賺錢的話,可能需要五到十年的時間,因為在中國的平面媒體尤其是雜誌發展中,是過去五六年事情。我說的發展是市場化的發展,所以有一些成功的例項是很快速的成功,這給大家一種錯覺,就是很容易可以成了。

就媒體本身內容的建設和經營來講,很多存在怎麼去賺一筆錢的心態,如果你想實現這個品牌的持續價值,我覺得我們還需要一個另外一個觀念,就是品格。剛才講到,現在中國的資本的力量已經進入到傳媒的世界,我們不能迴避這樣的現實。媒體的產業本身也是逐利的,我們很難抵制的影響,我想熟悉《財經》朋友,我們是獨立、獨家、獨到,我們叫“三獨”理念,所以我們是比較堅持報道的獨立性,而且報道的真實性,我們認為這是媒體的命脈,也是我們獲得公信力和影響力的關鍵。但是媒體的內容獨立性要得到保證,其實不在於我喊幾個口號就可以做到,而且我也不想在這裡空談媒體的社會責任感,因為媒體也是商品也是企業,對市場中的任何產品或者企業而言,生存也是第一要義的。但是我想講,媒體堅持自己的品格,正是保障自己的品質和品牌,也是為我們自己和企業和消費者三方共同創造價值。我想具體的例子可能很多。因為《財經》屬於比較尖銳的一些報道,可能有一些批評性的故事。這麼多年,因為我們有一些負面報道,而受到的比如說商家的壓力,甚至丟失掉一些廣告訂單這是時有發生的事情。說實在的,如果沒有一個很長期發展或者比較堅定的信念是很容易屈服的,但是我覺得從長遠來講,你不堅持一會兒,可能你就沒有辦法堅持更久了。

講了這麼多,可能很多人質疑了,《財經》當然可以做到了,講起來,現在《財經》也是一個比較有影響力,比較強勢的媒體。的確回顧《財經》的發展歷史,我們用了九年的時間,1998年創刊到現在,整整9年的時間,堅定不移的培育我們自己的品質、我們的品牌,還建立我們自己的品格,這是一種奢侈。因為今天的媒體市場不再有任何人,有這麼長的時間來成長。但是,金錢是一種投資,時間也是一種投資,我覺得今天中國媒體市場已經進入到大投資、大回報中,小投資、沒回報,贏家通吃的局面,沒有捷徑,因為有決心和遠見投入的人,會把市場的門檻抬得很高的。

最後我想說媒體和企業不但可以共贏,我們如何能夠創造價值,不光是為我們自己、我們的讀者和企業,是在於你要有自己的品質、要有自己的品牌、要有自己的品格。在這種基礎上,我們不但能夠共贏,而且必須共贏,因為我們和企業的關係是共生的關係,媒體必須對品質做投入,對品格做投入,專注做投入。而企業影響消費者不是一種成本,企業包容媒體的報道也不是一種成本,而是一種投資。在長期看來,是具有高回報的投資,我認為,我們更大的事業是在未來,我們共同來創造這樣的價值。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