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語文

科學與偽科學界限何在閱讀答案

語文1.37W

閱讀材料

科學與偽科學界限何在閱讀答案

①在科學的幼年時期,科學的各個複雜的側面還沒有充分展開,人們只能籠統地看到科學與偽科學的基本區別,進而尋求劃分它們的簡單的經驗標準或理性標準。彼時,科學與偽科學之間黑白分明,不容混淆。

②19世紀末,隨著牛頓的經典力學基礎的崩塌,科學與偽科學之間絕對分明的界限開始鬆動起來,它們之間除了“非此即彼”,還要適當承認“亦此亦彼”。凡不是純粹的思辨而包含一定經驗內容的,因而可以為經驗“證實”或“證偽”①的,就是科學的;凡是不經受檢驗的,即不可“證實”或“證偽”的,就是非科學或者偽科學。這就是說,科學與偽科學的界限並不在於理論是否與經驗相符合,而在於其中是否包含可用以解釋某些已知現象並預測某些未知現象的經驗內容。即使後來有的現象它解釋不了,或者預測錯了,例如亞里士多德力學、托勒密地心說等等,但是這並不影響它們仍然包含一定的經驗內容,仍然可解釋或預測某些經驗事實,因而仍然是科學。而且,正由於科學理論只能包含有限的經驗內容,又總是註定了要為新的經驗所否定,因而也可以說它們又總是具有“潛在反證”或者潛在謬誤。從這點看,這不僅不是科學理論的缺點,而且恰恰表明它的科學性之所在。總之,“金無足赤,人無完人”,科學也同樣不是絕對完善的終極真理,同樣難免真偽混雜,是非難辨。它已永遠失去了那絕對真理的神聖光圈。

③那麼,在這條界河另一面不受經驗檢驗的東西,是否統統都是偽科學呢?

④“證實主義者”認為凡是不可證實的就是沒有意義的。例如說“水是世界的本原”②就沒有意義,因為這裡的“水”並不是實際存在的H2O,也無法用已知的物理化學手段加以測定。這類命題既然無法證明其真偽,因而也是超出於科學範圍之外的,是“形而上”的。至於它們是不是我們上面所說的那種意義的“偽科學”,“證實義者”沒有作正面的回答。在他們那裡,科學仍然擁有自己嚴密的圍牆。

⑤另外一部分“證偽主義者”則採取了不同的態度。他們雖然也給科學築了一道圍牆——凡不可證偽的就不屬於科學的範圍,但對於圍牆以外的東西卻不再一概斥之為“沒有意義”。他們在這裡又劃分了兩個不同的部分。一部分是有意義的,如邏輯、數學等等,它們儘管不是經驗科學,因而也不可證偽,但或者是經驗科學不可缺少的工具,或者作為認識的一種形式而推動了經驗科學的發展。例如“水是世界的本原”,就有力地推動過物理科學對物質結構的研究。另一部分是沒有意義的,如占星術,總是含糊其詞以逃避經驗的檢驗,而且對於人類的認識也沒有積極作用。只有這一部分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偽科學。在這裡,偽科學縮小到一個很有限的範圍,使科學與偽科學之間橫亙著一個儘管不屬於經驗科學,但仍具有認識意義的廣闊的中間地帶。

⑥以上這些看法,都建立在一種對科學的共同基本認識之上,即科學是知識體系。隨著人的經驗的積累,這個體系不斷地得到調整,不斷地用相對正確的東西代替相對錯誤的東西,從而使人對自然的認識日益接近於真理。

⑦但是科學的實際歷史並不完全是這樣。日心說早在古希臘時代就出現了,甚至還早於地心說出現,但它戰勝不了相對錯誤的地心說,反而被埋沒了兩千年之久。可見,歷史並不是一條真理戰勝謬誤的一往無前的康莊大道。反之,一種發展中的理論,儘管有反證卻並不一定立即遭到“證偽”。牛頓力學極盛時期就有許多反證:在天體力學中水星運動不遵守牛頓定律;在光學中粒子說從一開始就解釋不了光的繞射現象。但是它仍然巍然屹立,並不為這些反證所動搖。可見,無論地心說或牛頓力學,在一定時期內還有其不可檢驗、不可證偽的一面,說明科學也容許某種不可檢驗性,或不可證偽性。

⑧這是因為,科學不僅是一種知識體系,還是一種社會活動,是人的自覺的、有目的的、定向的集體活動。作為知識體系,它服從於經驗的邏輯檢驗,即是否符合真理;但是作為社會活動,就要看這種活動能否達到預定的目的,能否解決預定的問題,滿足預定的需要,在這裡,科學還要服從於功利的需要。若離開人的實踐活動、拋開科學的有效性去談正確性,是不對的。

⑨於是,科學主要已不再是一堆現成的知識,而是一種探索的工具。作為工具,不光有理論還有與理論有關的觀點、方法、儀器等等。它們既是指導這種探索活動的武器,又是保證這種活動取得成果的基礎。正因為有了這套工具,科學才成為一種自覺的、有目的的定向的活動,也就是說,科學才成其為科學。

[注]①證偽:與“證實”相對。證實是用歸納證明理論的正確性;證偽是建立在演繹的基礎上,指理論在邏輯上可能存在反例,可證明其不確實性。

②水是世界的本原:古希臘哲學家泰勒斯認為萬物生於水又復歸於水,他以此來解釋世界的本質。

問題

1、下列語句中,可以用來支撐第⑧段觀點的一項是()(3分)

A、愛因斯坦說:人只有獻身社會,才能找出短暫而有風險的生命的意義。

B、愛因斯坦說:對真理和知識的探索是人類最崇高的品質之一。

C、馬克思說: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而問題在於改變世界。

D、馬克思說:人應該在實踐中證明自己思維的真理性。

2、根據文意,以下推斷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人們曾經認為,凡符合經驗的歸納或理性的推論的就是科學,否則就是偽科學。

B、人們曾經認為,科學總是在不斷消除錯誤中前進的,因而總是相對正確的東西。

C、人們已經認識到,歷史上曾經行之有效、而現在卻已失效的科學形態都屬於偽科學。

D、人們對科學的認識已從根本上脫離了純粹的認識領域,擴充套件到了實際研究活動領域。

3、④⑤兩段都用到了“水是世界的本原”的例子,對此評析不合理的兩項是()(4分)

A、用對同一個理論的不同認識,清晰地表明瞭證實主義與證偽主義的差異。

B、用一個例子來解釋證實主義和證偽主義,內容單一,有損表達的充分性。

C、這個命題是以思辨的方式來解釋世界,超越了經驗科學,屬於這兩段所討論的範疇。

D、這是個形而上學的命題,其中的“水”是抽象的概念,難以實證,所以用在第④段中很恰當。

E、第⑤段在列舉邏輯、數學等非經驗科學並指明其價值後,用哲學的例子加以闡釋,表述嚴密。

答案

1、D(3分)

2、C(3分)

3、BE(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