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語文

《孟子》閱讀附答案

語文2.06W

孟子》閱讀附答案1

文言文選段,完成16~19題。(共12分)

《孟子》閱讀附答案

(一)

孟子曰:“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國;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①大。湯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贍②也;以德服人者,心悅而誠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詩云:‘自東自西,自南自北,無思不服。’此之謂也。”

(二)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

(節選自《孟子》)

【註釋】①待:須要。②贍:充足。

16.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含義。(4分)

(1)以力假仁者霸( ) (2)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

(3)親戚畔之 ( ) (4)天下順之( )

17.(1)下列句中加點詞與“此之謂也”中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項是(2分)( )

A.輟耕之壟上,悵恨久之 B.馬之千里者

C.屬予作文以記之 D.蓋餘之勤且艱若此

(2)用“/”給下面句子斷句(斷兩處)(2分)

以 德 行 仁 者 王

18.翻譯選文(一)中畫橫線的句子。(2分)[來

譯文:

19.(1)從以上兩段選文中,我們可知孟子的治國策略是 。(1分)

(2)兩段選文主要運用 進行論證。(1分)

16.【答案】(1)暴力 / 武力 / 力量(2)限制(3)通“叛”,背叛 / 叛亂 (4)歸順 / 順從

【評分標準】①每小題1分,共4分。②第(3)小題答出“通‘叛’”才得分。

17.【答案】(1)D(2分)(2)以 德 / 行 仁 者 / 王【評分標準】①共2分。②斷對一處得1分。③多斷不得分。

18.【答案要點】憑藉德行使人信服,(百姓)心悅誠服,就像孔子的弟子信服孔子一樣。/ 憑

借德行征服(百姓),(百姓)心悅誠服,就像孔子的七十弟子信服孔子一樣。 【評分標準】

①共2分。②“以”譯為“用/憑藉”,“如”譯為“像……一樣”全譯對得1分③“心悅誠

服”可不譯。④意思對流暢得1分。⑤出現錯別字扣1分。

19.【答案】(1)以德服人 / 以德治國 / 仁政 / 得道者多助 / 行仁道 / 得道 (2)正反對比 / 對比【評分標準】①每小題1分,共2分。②第一小題意思對即得分。

《孟子》閱讀附答案2

孟子謂齊宣王曰:“王之臣有託其妻子於其友而之楚遊者,比其反也,則凍餒①其妻子,則如之何?”王曰:“棄之。”曰:“士師②不能治士,則如之何?”王曰:“已之。”曰:“四境之內不治,則如之何?”王顧左右而言他。

【註釋】:

①凍餒:挨餓受凍。②士師:古代的司法官,其下有鄉士、遂士等屬官。

10、解釋下列句中的加點字。

①比( )其反( )也

②則如之何( )

③王曰:“已之。”( )

④王顧左右( )而言他

11、下面哪一組句子中加點字的意思和用法都不相同( )

A、其:則凍餒其妻子

擇其善者而從之(《〈論語〉十則》)

B、之:而之楚遊者

學而時習之(《〈論語〉十則》)

C、而:王顧左右而言他

溫故而知新(《〈論語〉十則》)

12、用“/”表示下面句子的語意停頓並翻譯句子。

王之臣有託其妻子於其友而之楚遊者。

翻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有個成語,常用來比喻對方不正面回答問題,而故意扯些不相干的事,或與對方交談時,有意離題,說到別的事情上去了。這個成語就出自本篇短文,它是: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0.①比,及、等到;反,通“返”②如之何,該怎麼辦③已之,免掉他④左右,指齊宣王周圍的人 11、B 12、王之臣/有託其妻子於其友/而之楚遊者。翻譯:您有一位臣子把妻子兒女託付給朋友(照顧),自己到楚國去遊覽。 13、顧左右而言他。)

《孟子》閱讀附答案3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鹹來問訊。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令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1.下列句中劃線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①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②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B.①遂與外人間隔 ②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

C.①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 ②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

D.①停數日,辭去 ②鳴聲上下,遊人去而禽鳥樂也

2.文中能表明桃花源中人聽了漁人的話後,雖“嘆惋”但仍想繼續在桃花源裡生活的一句話是。

3.用現代漢語翻譯文中畫橫線的句子。

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譯:

參考答案:

1.D

2.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3.他們問現在是什麼朝代,竟然不知道有過漢朝,更不用說魏晉了。

《孟子》閱讀附答案4

下面的短文選自《孟子》,請你閱讀後思考並回答問題。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裡之城,七裡之郭①,環而攻之而不勝。夫環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②非不深也,兵革③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④,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⑤,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⑥。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⑦。

註釋:①郭:外城。②池:護城河。③[兵革]指武器裝備。④[委而去之]棄城而逃。委,放棄。⑤[域民不以封疆之界]使人民定居下來(而不遷到別的地方去),不能靠劃定的邊疆的界限。域,界限,這裡名作動,指限制。⑥[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震懾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強大。⑦[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所以君子不戰則已,戰就一定勝利。

1.文中的“畔”是一個通假字,根據上下文,你能推斷出它的意思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請你參考註釋中給出的“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的解釋,說說“固國不以山溪之險”是什麼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孟子認為決定戰爭勝負的最主要條件是________(兩個字概括),《曹劌論戰》中的曹劌認為“可以一戰”的最重要條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課文中語句回答)。

4.(選作)選文條分縷析,論證非常嚴密,請你說一說上面選文的論證過程是怎樣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畔”同叛,背叛。

2.鞏固國防不能靠山川的險阻。

3.人和 忠之屬也

4.選文一開頭就提出了“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這一觀點,接著用概括性很強的戰例加以證明,作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論斷,闡明瞭“人和”的實質。最後以得“人和”的君子“戰必勝矣”作結,突出地說明了“人和”是決定戰爭勝負最主要的條件。(意對即可)

《孟子》閱讀附答案5

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間,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海,百里奚舉於市。

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恆過,然後能改,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徵於色,發於聲,而後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

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小題1】下面哪一組句子中劃線詞的意義或用法相同?(2分)A.行拂亂其所為

無絲竹之亂耳(《陋室銘》) B.必先苦其心志

其真不知馬也(《馬說》)C.舜發於畎畝之中

發閭左謫戍漁陽(《陳涉世家》)D.人恆過,然後能改 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小石潭記》)

【小題2】下面句子中沒有通假字的是哪一項?(2分)A.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論語》)B.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C.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陋室銘》) D.一厝朔東,一厝雍南。(《愚公移山》)

【小題3】“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一句明確作者觀點,但,“死於安樂”似乎未加論述,你能舉歷史人物的例子來論證麼?(2分)

【小題4】孟子認為“憂患”使人生存發展,韓愈《馬說》以千里馬喻人才,但是身處逆境的“千里馬”“食不飽,力不足”,結果是“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或“駢死於槽櫪之間”。兩者的觀點有矛盾嗎?說說你的理解。 (2分)

答案

【小題1】A(2分)

【小題1】C (2分)

【小題1】例證要點:歷史人物;安樂表現;萎靡死亡之結果。(2分)

【小題1】兩者的論述的內容中都涉及逆境,孟子著眼於談論獲得成功的主觀因素,因而要求不畏艱險,主動發展;韓愈則側重議論人才成功的外在力量,即伯樂的作用。兩者角度不同,因而觀點各異。(言之成理即可)(2分)

解析【小題1】A中二者都是“使動用法,使……亂”。

【小題1】A中“說”通“悅”;B中“忍”通“韌”;D中“厝”通“措”。

【小題1】所舉事例必須具有典型性,概括性,針對性,這是補充論據的三個特點。這樣的事例才具有說服力。

【小題1】能從二者的論證角度不同來談,觀點正確,有理有據,文通句順,書寫認真即可。

《孟子》閱讀附答案6

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間,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海,百里奚舉於市。 故天將降大任於是(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恆過,然後能改;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徵於色發於聲而後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 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小題1:孟子是_____時期思想家,《孟子》是_________家經典著作。(2分)

小題2: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4分)

舜發於畎畝之中( )空乏其身( )

衡於慮( ) 而後喻( )

小題3:唐代名臣魏徵認為:帝王心懷憂危,就能任賢受諫;心懷安樂,就會危及國家。這印證了本文的中心論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小題4:《格言聯璧》中有一聯:天欲禍人,先以微福驕之;天欲福人,先以微禍儆之。文中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一句表達的是上聯的意思還是下聯的意思?請用自己的話簡單說明 。(3分)

小題5:孟子認為苦其心志 勞其筋骨和 行 拂亂其所為能夠增加人的才能。在生活條件日益優越的今天,你認為其中哪一點仍然是人們增加才能、有所成就的必要條件?請結合生活實際談談你的理解。(3分)

參考答案:

小題1:、戰國.儒家

小題2:田間,田地使受貧困之苦 通橫,梗塞,不順瞭解,明白

小題3: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小題4:是下聯的意思。微禍給人帶來內心的困苦和思想的梗塞,但能讓人奮起而有所作為,這正是福人之處。

小題5:略

小題1:此題考查學生對孟子文學常識的掌握,要求學生牢記此類知識點。

小題2:此題考查學生對文言實詞含義的理解和識記,要求學生對重點詞語的解釋進行重點識記。還要求學生對文章熟讀,書讀百遍,其義自現。

小題3:此題考查學生的運用能力,根據材料意思,把握關鍵句子即可。

小題4:此題考查學生的辨析能力,根據句子含義回答即可。

小題5:此題屬於開放性試題,聯絡實際,結合本文,言之成理,言之成文即可。

《孟子》閱讀附答案7

(一)

孟子曰:教亦多術矣,予不屑之教誨也者,是亦教誨之而已矣。(《孟子· 告子下· 一六》)

孟子曰: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時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達財①者,有答問者,有私淑艾②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孟子· 盡心上·四十》)

(二)

孺悲欲見孔子,孔子辭以疾。將命者出戶,取瑟而歌,使之聞之。(《論語·陽貨》)

【註釋】

①達財:就著學生本有的才質加以指點,使學生能充分發揮才能。財,同材。

②私淑艾:淑,拾也。艾,同刈,取也。私下拾取以修養自身。

(1)下列各項是對上面選段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孟子提倡教育方式應多樣,他所說的教育方式考慮到了受教育者的不同特點。

B.孟子認為人只有接受了時雨化之、成德、達財、答問、私淑艾等教育方式,才能成為君子。

C.有成德者這種教育方式,是指老師應當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品德。

D.孔子以生病為由推辭不見孺悲,傳話的人剛出門,孔子便取瑟彈唱,有意讓孺悲聽見。

(2)材料(二)中孔子對孺悲的教育方式與材料(一)中孟子所闡述的哪一種教育方式相似?請說說這種教育方式的合理性。(3分)

參考答案:

9.(1)B 孟子意在說明君子用以教育他人的方式有時雨化之等五種,而非告訴人們要接受這五種教育才能成為君子。

(2)①孔子對孺悲的教育方式與孟子的不屑之教類似;(1分)②不屑之教即用輕視的態度來教育對方,(1分)這種激將法或許有傷受教育者的自尊,但如果能因此而讓受教育者由於羞愧而奮發向上,(1分)那也是一種有效的教育方式。

【參考譯文】

(一)

孟子說:教育也有多種方式方法。我不屑於教誨他,本身就是對他的教誨。(《孟子·告子下· 一六》)

孟子說:君子用以教育的方式有五種:有像及時雨那樣滋潤教化的,有成全德行的,有通達才能的,有解答疑問的,有讓學生私下拾取以修養自身的。這五種就是君子用以教育的方式。(《孟子· 盡心上·四十》)

(二)

孺悲想見孔子,孔子以生病為由推辭不見。傳話的人剛出門,孔子便取來瑟邊彈邊唱,有意讓孺悲聽見。(《論語·陽貨》)

《孟子》閱讀附答案8

齊宣王見孟子於雪宮①。王曰:“賢者亦有此樂乎?”

孟子對曰:“有。人不得,則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為民上而不與民同樂者,亦非也。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昔者齊景公問於晏子曰:‘吾欲觀於轉附②、朝舞,遵海而南,放於琅邪,吾何修而可以比於先王觀也?

“晏子對曰:‘善哉問也!天子適諸侯日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諸侯朝於天子日述職,述職者述所職也。無非事者。春省耕而補不足,秋省斂而助不給。夏諺曰:“吾王不遊,吾何以休?吾王不豫,吾何以助?一遊一豫,為諸侯度。”今也不然:師行而糧食,飢者弗食,勞者弗息。

睊睊胥讒③,民乃作慝④。方⑤命虐民,飲食若流。流連荒亡,為諸侯憂。從流下而忘反謂之流,從流上而忘反謂之連,從獸無厭謂之荒,樂酒無厭謂之亡。先王無流連之樂,荒亡之行。惟君所行也。’“景公說,大戒於國,出舍於郊。於是始興發補不足。召太師曰:‘為我作君臣相說之樂。’蓋徵招角招是也。其詩曰:‘畜⑥君何尤?’畜君者,好君也。”(選自《孟子》)

注:①雪宮:齊宣王出巡時休息的行官。②轉附:山名,可能是今天山東的芝罘山。下面的“朝舞”也是山名。③睊睊胥讒:群人側目而視,怨聲載道。睊睊,側目而視的樣子。胥,都。讒,謗。④慝:邪惡。⑤方:違抗。⑥畜:制止。

1.對下列句子中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入不得,則非其上矣/非:非議。

B.一遊一豫,為諸侯度/度:法度。

C.今也不然:師行而糧食/糧食:糧食被消耗掉。

D.其詩曰:“畜君何尤?”/尤:突出。

2.下列語句中加粗的詞,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項是( )

A.人不得,則非其上矣/河內凶,則移其民於河東

B.為民上而不與民同樂者/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

C.今也不然:師行而糧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D.景公說,大戒於國/則無望民之多於鄰國也

3.以下六句話分成四組,全屬於“與民同樂”的思想或行為的一組是( )

①樂以天下,憂以天下。

②吾欲觀於轉附、朝舞,遵海而南,放於琅邪。

③諸侯朝於天子日述職,述職者述所職也。

④春省耕而補不足,秋省斂而助不給。

⑤景公說,大戒於國,出舍於郊。

⑥於是始興發補不足。

A.①②④⑥

B.②③④⑤

C.①④⑤⑥

D.①③⑤⑥

4.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和寫作方法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孟子先承齊王“賢者亦有此樂乎”之問,借題發揮,提出了為上者應與民同樂、與民同憂的中心論點。

B.這是一篇記敘文,文章記敘生動,形象鮮明,人物對話很有個性,逼真地再現了齊相晏子的機智靈活和雄辯才能。

C.晏子先引用諺語肯定君主巡遊的正確,為下文寫君主應關心民生與民同樂張本。接著,晏子又運用了對比的方法,指出先王的出遊是與治國相結合的,而現在的君主出遊卻是為了自己享樂。

D.孟子主要以引述齊景公與晏子的對話,以及景公與民同樂的範例來勸誡齊宣王要與民同樂、與民同憂。

5.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吾何修而可以比於先王觀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D

2.D

3.C

4.B

5.(1)以百姓之樂為樂的,百姓也會以君主之樂為樂;以百姓之憂為憂的,百姓也會以君主之憂為憂。

(2)我該怎樣加強修養才能跟古代聖君的遊覽相比呢?

《孟子》閱讀附答案9

【甲】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於生者,故不為苟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於死者,故患有所不闢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於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於死者,則凡可以闢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闢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於生者,所惡有甚於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選自《孟子·魚我所欲也》)

【乙】子墨子曰:“萬事莫貴於義。今(如果)謂人曰:‘予子冠履,而斷子之手足,子為之乎?’必不為。何故?則冠履不若手足之貴也。又曰:‘予子天下,而殺子之身,子為之乎?’必不為。何故 ?則天下不若身之貴也。爭(爭論)一言以相殺,是貴義於其身也。故曰:萬事莫貴於義也。”

(選自《墨子·貴義》)

23.請指出甲文中的一個通假字,並解釋其意義。(2分)

通 意義

24.下列句子中“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3分)

A.斷子之手足 B.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

醉翁之意不在酒 或以錢幣乞之

C.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 C.誨汝知之乎

大王嘗聞布衣之怒乎 投諸渤海之尾

25.翻譯兩文中畫線的句子(4分)

(1)非獨賢者有是心也。

(2)予子天下而殺子之身,子為之乎?

26.甲乙兩文共同特點是都運用比喻論證來闡明觀點,乙文用“冠履不若手足之貴也”論證了 的觀點,甲文則用 論證了 的觀點。(3分)

27.甲文用“所欲有甚於生者,所惡有甚於死者”闡述了對“義”的認識,這與乙文中表達的觀點是相同的。請你指出甲乙兩文中“義”的內涵,並簡述今天我們是否還有堅持這種“義”的必要。(3分)

答案:

23.“闢”同“避”,“躲避”的意思。(2分) 24.A(3分)

25.(1)不只是賢明的人,才有這種思想。(2分)[來源:]

(2)給你天下但要你死,你幹這件事嗎?(2分)

26.萬事莫貴於義(1分),舍魚而取熊掌(1分),捨生而取義(1分)

27.正義(或是“有利於人民和國家的大義”)。(1分)。有必要。任何時候,我們都要堅持人民和國家的利益高於一切的原則。(2分)

《孟子》閱讀附答案10

閱讀下面《論語》《孟子》選段,回答問題。(6分)

①子曰: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論語·衛靈公》)

②子曰:伯夷、叔齊不念舊惡,怨是用希①。(《論語·公冶長》)

③孟子曰:愛人不親,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禮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孟子·離婁上》)

【注】①怨是用希:是用,因此;希,通稀。

(1)孔子提出了哪些遠怨的方法?請簡要概括。(2分)

(2)在品德修養上,孔、孟為什麼都主張反求諸己,請簡要分析。(4分)

參考答案:

9.(1)①嚴以律己,寬以待人;②不計較過去的仇怨。(每點1分)

(2)反求諸己,就是自我反省。因為孔子認為多責備自己就可以大大減少別人對自己的怨恨,孟子認為凡是行為得不到預期的效果,都應該反過來從自身找原因。(孔、孟的理由各2分)

參考譯文

①孔子說:多責備自己而少責備別人,那就可以避免別人的怨恨了。

②孔子說:伯夷、叔齊兩個人不記人家過去的仇恨,(因此,別人對他們的)怨恨因此也就少了。

③孟子說:愛別人,別人不來親近,就要反問自己仁的程度;治理別人卻治理不好,就要反問自己智的程度;禮貌待人,別人卻不理睬,就要反問自己恭敬的程度。行為有得不到預期效果的,都要反過來求問自己。

《孟子》閱讀附答案11

閱讀下面甲、乙兩段文言文,做6—9題。

[甲]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裡之城,七裡之郭,環而攻之而不勝;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尖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

(選自《〈孟子〉兩章》)

[乙] 子貢問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

(選自《論語》)

6.解釋文中加點的字。(2分)

①兵革非不尖利也 兵

②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域

③足兵 兵

④民信之矣 信

7.將下列句子譯成現代漢語。(4分)

①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

②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

8.[甲] 文中提出的中心論點是什麼?[乙]文重點強調的觀點是什麼?(3分)

9.你認為[甲] [乙]兩文重點強調的內容有什麼關係?(3分)

[答案]6.①兵器 ②疆界(答“限制”也算對) ③軍備(軍隊) ④信任,信用 7. ①所以君子不戰則已,戰就一定能勝利。 ②從古到今,人都有一死,(如果)不取信於民,國家就無以立足。 8.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或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民無信不立(或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 9. [甲] 文重點強調的“人和”(“得道”)與[乙]文重點強調的“民信”(“取信於民”),二者有密切的相關性。“民信”(“取信於民”)是“人和”(“得道”)的重要條件(或“內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