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作文

孔子的作文(15篇)

作文1.31W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為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怎麼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孔子的作文,歡迎大家分享。

孔子的作文(15篇)

孔子的作文1

每個人都有自己崇拜的物件,這就是偶像。偶像對一個人的影響很大,我的偶像是至聖先師孔子。

孔子,名丘,字仲尼,今山東人。他的頭頂中間凹,兩邊凸,長得並不帥氣,可這並不影響我對他的尊敬。也許就是他為什麼能寬巨集大量、包容萬物的.原因吧。像“人不知而不慍”。他是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他十五歲時立志求學,青年時期便精通禮、樂、射、書、數,並一生對真理孜孜以求,奮鬥不息。為實現自己政治理想,周遊列國,宣傳主張。

孔子教學,有教無類,弟子三千,賢者72人,其中他最得意的弟子是顏回。一次季康子問孔子:“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回答說:“有顏回者好學,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可見孔子很讚賞顏回。我要像顏回學習,學習他的舉一反三、安貧樂道、努力學習。

孔子開創了儒家學派,核心思想是“仁”,是百家中我最愛的學派。儒家主張“以德治國”,盡力培養百姓的好品質。老年整理《詩》《書》,刪改編訂了《春秋》。能最大程度反映孔子思想的當數《論語》。《論語》是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書。《論語》作為儒家經典,“四書”之首,對中國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宋朝宰相趙普每天回家都閉門苦讀,但他只讀一本《論語》,趙普用半部《論語》輔助宋太宗,此乃“半部《論語》治天下”之出處。《論語》也是我最愛的書,我在國小時就曾一點點、享受的啃過,不求甚解的背過這本書。我愛這本書,因為看這本書時,我彷彿也成為了他的一名弟子,看著他的一言一行,去學習,去收穫。

還有一句話對我的影響很深。“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我常常這樣激勵自己:孔子作為聖人,都能看到他人優點,並且努力學習。那我們不更應該如此嗎?

我最愛的莫過於孔子的儒家思想,他是積極的、奮鬥的、拼搏的,要求人們發自內心的有仁德。而我們正值青少年,應高標準要求自己。我要向我的偶像孔子學習:努力學習、努力有方、不懂就問、實事求是、追求真理、少年有志、有仁愛之心

孔子的作文2

這個人的名字叫孔子,孔子名丘,字仲尼。孔夫子於公元前551年在一個歷史悠久且名聲顯赫的家庭呱呱落地。

孔子是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也是儒家學說的創始人。孔子主張“仁”和“禮”兩部分。“仁”就是要愛人,要廣泛地理解和體貼別人自己不願做的事不應該強加於人。具有仁德的人,無論在多麼困難的環境下也要堅持自己的理想,不隨波逐流。“禮”就是要求人們能夠約束自己,加強個人修養,使自己的言行舉止符合社會規範。在政治方面,孔子提倡“為政以德”,主張以“德”教化人民,以“禮”治國。體現了孔子這位大學者,對政治方面早已有了認識。

這也體現了我們中國是文明古國。孔子這位大學者一生的道路充滿了艱苦坎坷。他想去參加齊王的宴會時,因為穿的'衣服不是高官貴族的衣服而被拒絕,把他趕出門外去,他20歲當上縣令後,他一心為百姓謀利,可是卻受到了一些大臣的排擠,而被迫辭官返鄉。雖然他無官可做,三他並不為此傷心煩惱,而是在家鄉開了私塾,讓貧苦出生的農民也可以讀書。最後孔子還周遊全國,廣收門徒,其學生有3000人,而其中的有72人非常有名氣,可見孔夫子對中國的教育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孔子有許多的言行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如“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句話體現了孔子謙虛好學的精神,“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這句話寫出了孔子早已領悟出了學習的方法。“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寫出了我們作為一箇中國人,一個讀書人,不能沒有弘毅的堅強意志,告訴我們要有夢想,有目標。

有目標,才有動力,有動力,才能實現目標。孔子對我們國家的知識和人們個人修養的提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積累了大量學習和做人的經驗教訓。對於我們來說有很重要學習價值,我們應該從中吸取有益的養分,為我所用。孔子,一個充滿知識文學的人,在中華五千年中沒有哪位人能與他相提並論,他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是我們未來的目標,我們應向著這一目標,堅持不懈,持之以恆,勇於為理想而追求的精神。

使出我們最大的努力爭做像我們中華民族偉大的哲學家——————孔子,一樣的人,讓我們向著這個偉大的目標而前進,衝鋒,打敗刀山火海般的困難,取得成功。

孔子的作文3

每次翻開這薄薄的《論語》,感覺上是那麼的厚重,閱讀下去,似乎在與孔子進行面對面的交談,感覺他的仁愛和他的道德。“孔先生,您的'學識為什麼那麼淵博呢?”

我的心中有了疑問。孔子曰:“知識是靠積累的,不僅要博學多練,溫故知新,而且還要經常思考,把學習和思考結合起來。我常教學生要‘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怠。’”我們學了一篇課文《兩小兒辯日》有:“孔子東遊,見兩小兒辯鬥,問其故……孔子不能決也。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知乎?’”所以我好奇地問:“孔先生,太陽究竟是早上還是中午離我們近呢?”

孔子曰:“知識是無窮盡的,當時我確實有所不知,所以我沒有‘強不知以為知’,而是‘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而是沒有片面地看問題,現在對兩小兒問題我可以這樣回答:早上和中午太陽離我們幾乎一樣遠。早上太陽在地平線上,周圍有一些山、樹、房屋作為襯托,在這些較小的物體襯托下,太陽就顯得大一些!早上太陽光斜射地面,光線分散,單位面積的地面上得到的太陽光熱少,而且早上太陽光到達地面以前,在大氣中穿過的距離長,被大氣削弱得多,所以我們感受到早上太陽光是微弱的。至於中午太陽以廣闊的天空為背景,太陽就顯得小了。

這時太陽升得最高,陽光照射角度在一日中是最大的,射到地面的陽光集中,單位面積的地面上得到的太陽光熱就多,而且太陽光到達地面以前,在大氣層中穿過的距離比較短,被大氣削弱得少,所以我們在中午感受到太陽光強,這就更使人感受到中午比早晨熱多了。”孔子一番精彩的解釋令我茅塞頓開。接著孔子逐一回答我的一系列問題,教育我對待學習要老老實實,謙虛好學,要有“敏而好學,不恥下問”的精神,因為“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敏以求之也”;對於教學方法,孔子主張啟發教學,因材施教,主張“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

孔子給我上了一堂別開生面的課,真是令我收益非淺啊!

孔子的作文4

孔子出生於春秋末期,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

不恥下問的孔子

孔子曾先後請教過老子、郯子等人。有一次,孔子去廟裡燒香,不懂得那裡的規矩,就虛心地請教他人。這時,一個人看見孔子在問別人問題,就挪揄他:“難道孔聖人也有不懂得的問題,需要請教別人,這多麼失禮啊。”孔子卻說:“虛心請教、不恥下問,這才是真正的禮。”那個人聽了,啞口無言。

從這件事情上,我們能夠看出孔子不恥下問,能夠虛心向他人請教。孔子當時已經十分出名,他的地位不可為不高,如果他十分驕傲,可能就不會請教他人。但是,他沒有那樣做,而是在遇到不懂的問題時虛心請教他人,而不像現在的一些人,自認為博學多才,不懂得問題從來不去請教他人。在這點上,我們都應該好好向孔子學習,在學習上、生活中遇到不懂得問題要不恥下問,直到弄明白為止。這樣才能從各方面提高自己。

膽識過人的孔子

孔子曾經做過魯國的宰相,在這期間,齊國的國君率領大軍前來攻打魯國。見到魯國被圍,孔子不懼危險,毫不猶豫地挺身而出,用禮勸退了齊國大軍,保全了魯國。

看完了這個故事,我十分佩服孔子的'膽識。在當時那種情況,孔子隨時都有可能性命不保。可他並沒有為自己著想,而是挺身而出,儘自己的最大能力,保全魯國那些平民百姓。我要學習孔子這種精神,關鍵時刻敢於挺身而出。

讀書用功的孔子

孔子在晚年時期,經常讀《周易》這本書。他讀的很認真,總是一個字一個字的琢磨,思考其中的意思,而不是一翻而過。就算是這麼認真的讀書,他還要把書再讀許多遍,並說自己還沒有完全領會書中的意思。

讀完後我不禁一陣感嘆,這才叫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哪像我,平時讀書的時候經常一掃而過。遇到我喜歡的內容,就慢一點讀;而我不喜歡的,就直接“忽略不計”。就是這樣讀書,我還自詡“認真”。我和孔子比起來,差距真是太大了,我真應該像孔子學習,認認真真讀書,踏踏實實做讀書筆記,把書讀透、讀懂。

這就是孔子,一個不恥下問、膽識過人、讀書認真的孔子!

孔子的作文5

我眼中的那位孔聖人離我們已經有兩千多年了,但是他的思想仍活在我們的身邊.

在我上國中的時候,我就接觸了這位老人的那些儒雅的思想.記得,我跟著語文老師背誦著:“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有朋自有遠方來,不亦樂乎------”當時的我對孔老聖人有了一種神聖的感覺.他的許多的教育思想,在我的學習當中,還是比較適用的.另外,他講述的許多做人的道理,至今我還是需要借鑑的.例如,“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這是我做人的基本標準之一.

我讀了孔子的生平,對孔聖人的做人這方面是值得比較稱道的.魯昭公讓他去管理倉庫,他就去把這差事作的井井有條.是年孔子改作乘田,管理畜牧.孔子說:“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無論孔子做什麼事,都是從一點一滴做的.其實,我們之所以把他稱為“聖人”,是因為他也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人,但是他在做人上確實是達到了人生的很高的境界.

孔老聖人不光是我的教育老師,他也是我身邊生活的一位指路人.每當,我在生活上感到失意的時候,我總會想到孔子在失意的時候,仍然認認真真地對待每一件事,最後在不起眼的事情上成功,像我這樣的泛泛之輩更應當把精力投入的自己的目標上去.

在我的心目中,孔聖人不是一個神,他是一位和藹可親的老人.他對自己的弟子時那麼的有禮,而他的弟子又那麼的尊敬他.另外,孔老聖人甘願屈身向路邊的孩童請教問題,絲毫沒有失去學者的風度,他儼然把自己看作了一位過路的老人.

孔子,不只是指的是孔聖人,也暗含了一種文化.這種文化是兩千多年的`文化,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直至現在還影響著我所在的時代的人.沒有他的文化,我們的生活會變得沒有禮道,我也會變得不那麼精彩.

我心目中的孔子,在我的眼裡,他是一位普通的老人,又是一位人哲聖人.孔老聖人,是我從小認識的老師,也是我的親密的儒者.他的思想,已經紮根於我們以及身邊人的心目中,讓我們更有選擇的去繼承他的儒家的文化.

孔子的作文6

孔子是春秋時代人,名丘,字仲尼,是我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號稱弟子三千,關於他的故事可太多太多!所以我們今天就來談一談:我心中的孔子!

首先,我認為他是一個不恥下問、終身求索的人。我們知道孔子有很多的導師,大到道家創始人。孔子說:"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從十五歲到七十歲,孔子一共活了七十三歲,孔子一生中百分之八十的時間都在學習!"活到老學到老"這句話在孔子身上得到了完美的體現!

第二,我認為孔子是一個把生死置之度外的.人。孔子從四十多歲開始講學,一生弘揚仁、義、禮、智、信。孔子的一生無疑是一次人世間的苦行。他出身於曾經的貴族,卻必須面對家族沒落的現實,他創造了"以仁為本"的思想,卻要應對爾虞我詐的世事,年少的困難並未泯滅他遠大的志向。中年的挫折未曾動搖過他那堅持下去的鬥志。晚年的離喪也沒能阻擋住他思想的昇華!是他讓中華民族成為了"全民有知"的民族,為中華若干年後各個盛世的騰飛積蓄了雄厚的知識力量

孔子是每個人都瞭解的,我們學過他的名言警句也不少,但是真正能夠知其意的缺很少很少,包括我自己,我目前也只能懂得他的幾句而已。

如今想想,孔子被稱為聖人可一點都沒有錯,他的每句話都含有巨大的哲理,每當我理解了其中的一句時,我只會認為我自己要學的知識還多著呢!

這就是我心中的孔子,這也就是孔子愛人、愛己,正像他的先師子產大夫說的那樣:"苟利國家生死以之,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孔子不愧為真君子!他的弟子遍天下,也把仁、義、禮、智、信,傳遍了天下!

我心中的孔子:東方聖賢!

孔子的作文7

走進孔子,猶如走進一座知識的聖殿,猶如走進一座巍峨的大山,讓所有人都肅然起敬。因為,他掌握的不僅僅是知識,有做人的道理,“德才兼備”是形容君子的,但我認為,孔子才能配得上這四個字。

孔子的學問,那可是大家都知道的,汗牛充棟,學富五車,而從孔子弟子為孔子的話整合成《論語》一書中,也能多多少少的感悟“孔子學問真是太高了。”

而讓孔子出名的,大多在於他那高尚的品德。

我已經深深的.被他征服了,只因他在兩小童辨日中的一句“不能決也”本來可以隨便說一個答案,那兩童也當然會照樣崇拜的他五體投地,而他寧可放棄自己身上“偉大學者”這個名號,也不能把知識的本錢丟了,“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孔子既然說出了這句話,那這句話就是一個紅線,是一個標誌,是一個信念,是一個決定。孔子實事求是的態度讓我敬佩。

我已經深深被他征服了,只因他與項橐之間的故事,孔子對項橐的佩服也完全可以這樣想“拜一個孩童為師,豈不是丟了我的名聲,管他呢,他還只是一個小屁孩而已。”但他沒有這樣做,卻決定拜一個孩子為師父,這樣不恥與孩童結為師徒,反而體現了孔子高尚的品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孔子謙虛求教的品質讓我敬佩。

我不知道為什麼那麼多人敬佩孔子,也許是他實事求是的態度罷,也許是他謙虛求教的品質罷,也許是他的學問罷,也許是創立儒家思想罷,不管怎樣,孔子的才德讓我從心底深深折服,深深敬佩!

孔子,才稱得上是一位堂堂正正的君子。恍惚間,我彷彿看到了他向項橐虛心求學的場景;聽到了他“有教無類,以仁治國”的教育心聲;觸控到了一位偉大教育家,思想家的高尚靈魂;我也深深懂得了:聖人並不是被大多數人讚歎而偉大,聖人是因為徹底了悟到了自己的這顆心而偉大。

孔子的作文8

從古至今,東西方都有層出不窮的思想家,教育家。但在許多教育家中,令我心生敬佩的是東方聖人——孔子。

孔子是春秋時代人,名丘,字仲尼。是我國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他有三千多弟子,72人成才。今天,我想和大家一起看一看我心中的孔夫子。

我覺得孔子是一位富有智慧的人,面對他高深的學問,顏淵喟然嘆曰:"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試想這是怎樣的一種學問能讓這位孔子最欣賞,最器重的學生髮出如此深刻的感嘆。當然,孔子作為一位老師,他的智慧也體現他的教育中,"信相近,習相遠"原來2500年前的孔子早已提出了後天學習的重要性,縱然孔子是是誨人不倦的,但這一份"不倦"卻是建立在一個學生對學問痴心向往卻百思不得其解的時候,誠然,細想一下,如果一個學生他自身就不想學,那麼硬逼著他又能有什麼大的`效果呢?都說言教重於身教,孔子用它自身良好的品行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學生,在觀看《孔子》這部影片的時候,我們都能注意到一個細節:每次孔子面見君上,他都要在殿外行一個大禮,這時一旁的太監就會告訴他那是周禮,現在不需要了,但孔子照做不誤……就是這樣一位極力推行周禮的"固執"的老師教育出了一批批懂禮知禮守禮的學生。

這位慈祥的老人,不僅告訴他的學生以及他身後千千萬萬的華夏兒女,學習知識的目的,同時也交給了世人學習的方法。大的方面能夠治國經世,小的方面可以淨口修身,他教化世人用"義"和"禮"來闡述"仁"的思想,用"智"和"信"來傳播"仁"的觀念。學習方法上要"溫故知新",要"舉一反三",在細微處體現出偉人不朽的智慧光輝!

不朽的思想總是與時俱進,孔子,這位為教育的實施,為正氣的傳播,為治國方略的發展而努力奮鬥的偉大先哲,他的思想在21世紀的今天依然煥發著耀眼的光芒,被新時代賦予了新的含義。

這,就是我心目中的孔子。

孔子的作文9

孔子,春秋戰國時期之文人,其作《論語》流芳百世,流傳至今,幾乎無人不知,無鬼不曉。

《論語》,封面精緻,外殼鵝黃,厚厚的,正上方用宋體寫著“論語”二字,下面寫著“孔子的智慧”幾個字,並配有一幅山水畫,讓人一眼就喜歡上了這本書。翻開書頁,一股油墨香味撲鼻而來,啊!這本書我已經心儀很久了,還是媽媽特意從書店買來的呢!

這本書中字字珠璣,其中我認為最精闢的是:“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兩句話。

第一句話的意思是:孔子說:“時常溫習學過的知識,這難道不快樂嗎?有朋友從遠方來做客,這難道不開心嗎?別人不知道我有學問,而我不介意因為學習是為了自己,這難道不是一個君子嗎?”這告訴了我們:常常保持愉快的心情,做任何事就可以得心應手。如果別人對你有誤會時,不要生氣或難過,只要你做的是對的,別人終究會明白的'。

第二句話的意思是:孔子說: “三個人一起行走,除了我之外的兩個人,一定都有值得我學習的地方。我選擇他們的優點來學習,如果是缺點的話,就把它當成一面鏡子,看看自己有沒有一樣的缺點,如果有就要立刻改過來。”告訴了我們:朋友或同學當中,每個人都有優缺點,重要的是,我們能不能學習別人的長處和改正自己的缺點。這兩句話寫得真好,我們大家也要好好讀讀哦!

《論語》,孔子智慧之精華,他告訴了我們怎樣做人,怎樣處事。做人,就應該要不能只修飾外貌,更重要的是內心的修養;做人,就應該要對所有的人都要以愛心對待,也要多親近有仁德的人;做人,就應該要假若發現了自己的任何缺點和過失,必須得勇於改過,不能故意不改,並裝作沒發現;孔子,春秋戰國時期之文人,其作《論語》流芳百世,流傳至今,幾乎無人不知,無鬼不曉。

《論語》,孔子,傳頌千秋萬代……

孔子的作文10

在孔子研究院,我見到了眾多的孔子畫像。其中有太多的畫像,若不經工作人員的介紹,我還真看不出,原來那些形象迥異的畫中人竟是孔子。同畫的是一個人,且多是孔子當年行教時期的作品,可為什麼相差甚遠呢?

其中一幅畫像,畫得很獰厲,粗鄙。看著凶悍粗壯,雙耳垂輪,二目露白,鼻露孔,嘴露齒,簡直就像蠻夷,看不出有絲毫的涵養與智慧。不由輕嘆:這,怎麼能是孔子呢?

這就是孔子。解說的口氣非常堅定,彷彿她見過孔子。她說,孔子長得就是高大健壯,面目七露,凝重威嚴。見她這般毋庸置疑,我也無心再爭辯什麼。只堅信,我心中的孔子,絕不是這樣的,絕不是這般大魚大肉,大腕喝酒所養就的庸俗模樣。他身材的確高大魁梧,但在智慧和謙恭的映襯下,只會顯得他更加和善,悠遠,大度。

他歷經滄桑,飽受風雲動盪,但依然心有執著,胸懷天下,孜孜以求,誨人不倦。

孔子時刻憂系的是家國天下,掛牽的是芸芸眾生,有著這樣博大深遠情懷的人,怎麼可能會是一副粗鄙蠻野的嘴臉?就算有著某些的不完美,相信也早被那淵博的智見與寬厚的仁德給淡去了。

一直喜歡畫聖吳道子所畫的'孔子像。在這裡有見,在家也早有珍藏。他的確畫出了我們心中的孔子,形神契合。老人身著一襲長衣衫,鬚髯飄逸,雙目前視,拱手而立,愈發顯得謙遜和善,那是一種風煙俱淨後的淡然,那是一種千帆過盡後的寧靜。

這幅畫像,不偏不倚、恰到好處地暗合了我心中的孔子模樣,因此,收藏心底,永遠。

以前,曾看過一個小故事,說蘇東坡和佛印兩個好朋友常在一起參禪悟到,一日,忽談到彼此像什麼的問題。蘇東坡說佛印像是一坨牛糞,而佛印卻說蘇像一尊佛。可見,一個人的心境與涵養的不同,也自會導致眼界的清濁及見識的高低。由此,也不難理解孔子在眾畫師作品中所呈現出來的迥異模樣了。

孔子的作文11

誠信,即誠實守信,不違背諾言。誠信是一種美好的品德。它能使人養成良好的習慣,能夠助人成功,能夠使人交到知心朋友,能夠使人在商場馳騁,百戰百勝。

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哉?”孔子認為一個人如果不講信用,不知道他怎麼為人處世呢?就象大車少了輗,小車少了軏,車子還怎麼走呢?由此看來,誠信對我們來說很重要的。

秦朝的商鞅為了在百姓心中樹起對他的信任,進而順利實行他的變法運動,在西城門口貼了張告示說:“誰要能把城門邊的木柱搬到東城門就賞十金。”一開始百姓都不相信他,以為他是開玩笑的,因此一連幾天都沒有人去做這件事。商鞅誤以為百姓對十金的'獎賞不滿,又將懸賞金額提高到五十金。百姓更加難以置信,議論紛紛。頓時間滿城風言風語。一個壯漢路過城門,恰好身上沒有盤纏,就將木柱搬到東城門。結果商鞅真的賞給壯漢五十金,百姓看了目瞪口呆。沒想到商鞅是這樣的信守諾言。對他感到信任,於是就支援、相信他所推行的變法運動。正應了那句話“得人心者,得天下。”商鞅正是從樹立個人的誠信開啟了他政治上的成功。

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在與朋友的交往中,一定要真心實意地對待朋友,不可以欺騙朋友的感情,否則你將永遠地失去這個朋友。而且這個不好的行為習慣將會影響到以後在社會為人處事的問題,因為,習慣一旦養成就難以改變。

誠信,並不是口頭上的允諾,而是要靠實際的行動來體現。我們要學會誠信待人,並在現實生活中用點滴的積累去打造人生的“信用卡”。這張“信用卡”會幫助你獲得知心的朋友,獲得真摯的感情,獲得精神和物質方面的財富,獲得商場和官場的成功,最後通向成功的彼岸!

讓今天的點滴積累成為明天的收穫吧!

孔子的作文12

“看!到了,這就是孔子的家!”子路興沖沖地領著我走到門前,“請稍候,我去給老師通稟一聲!”

子路是我最好的朋友,他性格直爽,為人正直,每當我遇到困難時,他總是及時伸出援手。最近,我發現他各個方面能力都提升很快,越來越像一個“君子”了,我百思不得其解,忍不住問他,他嘿嘿一笑,“我拜了老師了!”

今天,我拜託他帶我去見他的老師——孔丘孔仲尼先生,準備也拜孔子為師,學習儒家文化。

我站在門前等著子路的迴音,少時,子路跑出來,“老師正在給弟子們上課,走吧,我們進去聽老師講課吧!”

我的心怦怦直跳,這個老師是個怎樣的人呢?老師會收下我這個弟子嗎?子路卻自信滿滿,興高采烈地帶領我走進房間。我一眼就看見了孔子,不禁眉頭一皺,“老師可真醜啊!”我心裡暗自說道,子路卻是毫不在意的模樣,拉著我找地方坐下,我只好認真聽課。老師一直圍繞著“仁、義、禮、智、信”展開了論述,慢慢的,老師的博學多才,不凡的談吐吸引了我,真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啊”!

“老師,有一個仁德的人,如果告訴他‘井裡掉下去一個仁人’,他會跟著跳下去嗎?”一個弟子站起來問道。聽到這個問題,我真想笑,可教室裡安靜極了,連子路也是一臉的嚴肅,我伸伸脖子,把笑憋了回去,只見老師點了點頭,“為什麼這麼做呢?君子可以到井邊去設法救人,但不可自己也陷入井中,可以受騙前往,但不可被迷惑而失去理智跳進井中。”老師正色說道。我在心中暗暗欽佩老師的`博學。

“老師,如果一個人能對民眾廣施恩惠,賙濟民眾,這樣可以說是仁嗎?”又有弟子問道,真是個好問題啊!連老師也停頓了片刻,微笑著說:“這樣做豈止是仁啊!一定是聖德了!恐怕堯、舜也會覺得難以做到吧!那仁者啊,不僅自己想立身於世,也要使別人立身,自己想做事通達,也要使別人通達,能從眼前的實際情況這樣去做,可以說是實行仁道的途徑了。”

我也迫不及待地想問老師一個問題,“老師,您好!”我的話剛說完,一陣悅耳的鬧鈴聲把我從夢中拉回到現實,我悵然若失,不禁在心中暗暗祈禱,希望今夜孔子再次來到我的夢中,我再訪一次孔子,再拜一次老師!

孔子的作文13

孔子是中國歷史上一位傑出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一些思想理論在中國是婦孺皆知的。他的思想被概括為“仁”,即“愛人”,能有這樣的思想,我認為他不僅是一個博學多才的儒者,更是一位善良的人。

而他最令我佩服的是他對自己學說的堅定,他並不會因為自己的想法與當前一些權貴的想法不同而改變。在他周遊列國的14年裡,我想那或許是他一生中較為坎坷的一段時光,但他並不屈服於困難,就像他說的:“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他是一位品德高尚的學者他正直、樂觀向上、積極進取,一生都在追求真、善、美,一生都在追求理想的社會。他認為:“吾之於人也,誰毀誰譽?如有所譽者,其有所試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

我認為,他是中國最好的老師,因為他富有同情心,樂於助人,待人真誠、寬厚。他能做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他是第一位開創了“有教無類”的教學制度的人,與“學在官府”不同,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

在我眼中,孔子是一位博學多聞,沉靜寡慾而堅強固執的人。他的思想之所以能萬古不衰,正是因為其價值遠遠超越了時代,在教人如何做人,更是將他的一生作為了我們學習的榜樣。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評析】:

孔子在古代具有極高的.地位,在現代社會曾一度遭到批判和侮辱。在今天,隨著經濟的發展,中國人在稍稍有了一點自信之餘,又開始逐漸地尊重和理解起孔子來。中國人還必將發現:文化是一個國家的根,是一個國家發展的依據和指向。聖人的偉大,即在於,不管是讚美還是潑髒水,都無法掩蓋他的偉大,或者用孔子的樂觀來說,不如此,不能反襯出孔子的偉大來。本文語言流暢,對孔子的評價中肯,望再接再厲!

孔子的作文14

陣陣雲濤,我選那片最傲得,滾滾洪流,我取那最狂的巍巍群峰,我愛那座最峻的,茫茫古今,我仰望那捲最燦爛的——那就是承載了五千年華夏文明的歷史。

殘陽如血,晚風輕拂。他站在峰頂,衣服飄飛,陽光留戀地灑滿他的面頰,山風輕輕地填滿她臉上的'皺紋。曾幾何時,他登泰山長吟“登泰山而小天下”。率弟子三千遊說諸侯,一心想推行“仁政”可山風颳碎了他的理想,大地已被金戈鐵馬佔滿,沒有地方讓他馳騁夢想。

他“學而優則仕”的願望沒有實現,只因仁愛在諸侯那裡沒有價值,連“執鞭之士”他也沒有做成。

日漸西沉,他凝視夕陽的眼裡有一些迷惑,為什麼人們都要“不以其道”去獲取那富與貴?夕陽下他的臉上的溝壑更加分明。“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而得之,不去也。這不是自己以前的宣言嗎?他豁然開朗。於是“他執筆著《春秋》,編《詩經》。最後他贏得了“聖人”的美譽。我心一顫,在歷史中,也感覺靈魂在茁壯,生命在成長,他就是我喜歡的歷史人物——孔子。

月黑風高,昏燈昏暗。他端坐在桌前,奮筆疾書。燈光頑強地在紙上嘆息,筆桿悄悄的在紙上投下影子,他就是司馬遷。

曾幾何時,他任翰林之職,伴君王左右,盡進忠言,一心只想國家強大,可燈芯的火燒燬了他的夢想,皇帝已被李陵降敵的訊息氣瘋了,聽不進他半句話語,反而對他處以宮刑。

燈光漸暗,他握著筆的手有一些無力。為什麼直言相諫會有這樣的下場?一點清油注在燈中,燈驟然變亮,整張桌子的每一個角落都分外明亮,若千秋史書,不是他最大的願望嗎?其他的事情又算得了什麼呢?他豁然開朗。

於是他執筆奮書。最後他留下被魯迅稱為“史家之絕唱,無韻於離騷”的《史記》,恆爍古今。我心一顫感覺靈魂在茁壯,生命在成長。

古人不遠,他們一直都在我心中,他們的命運讓我憤怒,他們的風采讓我敬佩,他們的事蹟流傳千古,他的思想無時不刻在影響著我,讓我做一個充滿正義,勇敢,仁愛的人。古人不遠他們一直在伴隨著我成長。

孔子的作文15

漫步在街道上,不禁又轉到了孔廟前,孔廟——我又看到了,看到了那四個字——“金聲玉振”。

周圍有很多遊客,呵呵,都是來參觀三孔的。我對家鄉的自豪感不禁油然而生。每個人都在仔細的端詳著,我雄赳赳氣昂昂,繼續往前走。我是孔子的後代,我唯恐自己嗷嗷,我也為家鄉曲阜驕傲!我崇拜孔子,不像人們追求明星一樣,也不像兒童熱愛糖果一樣,而是從心底的一種讚美,一種欣賞。我立志長大也要成為孔子那樣的傑出人物!雖然孔子的道路是坎坷的,但是他的所作所為並沒有白費!

在人們身邊擦過,我又來到了另一條街,這裡的'店鋪好熱鬧,仔細一瞧,心卻涼了一截。“三孔賓館”,“孔子畫廊”,“孔家煎餅”……等等,數不勝數,琳琅滿目。這,這是什麼,一個多麼愚蠢的事情啊!套用孔子,不謹記他老人家的諄諄教導,卻在這兒惹是生非,想沾別人的光!這些店家,怎麼會有如此讓人噁心的思想!

我又想到了那些富二代,那些寄生蟲,附庸在他人之上,靠著別人吃飯。離開了“靠山”,不還是一無所有嗎?

還有那些文人,那些所謂的文人,靠著國家對自己的信任,欺騙了所有人。他們這些作家在文章裡寫的可真是好啊,這些虛偽的人!可是,一旦到了那種戰亂時代,他們一個個都是叛徒,都是漢奸!尤其是那些唱紅歌的歌星,別看他們表面有多風光,可心裡的思想都是腐敗的、骯髒的。一點兒都不愛國!

我是地道的曲阜人,我也是孔子的後代,整天把孔子的論語背的嘰裡呱啦的,這些話語我們早已爛熟於心。但是爛熟於心的,也許僅僅是那些字的筆畫和發音,這,難道不是嗎?我的臉已經變得滾燙滾燙,沒有任何勇氣去看那些充滿好奇的遊客,他們東張西望,但對這些店鋪絲毫沒有反感。難道這已經司空見慣?難道世人已經看慣?

我沒有心情接著走下去,回望,默默地,我察覺到了孔子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