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作文

三峽博物館作文(通用36篇)

作文2.72W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裡,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範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三峽博物館作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三峽博物館作文(通用36篇)

三峽博物館作文 篇1

終於放寒假了,我真想趁此機會放鬆一下。說真的,我想去玩玩,還不知道去哪裡好。這時爸爸說,去三峽博物館吧,嗯,不錯,作為一個重慶人,連近在咫尺的博物館都沒去過,還真有些慚愧呢。

在大禮堂下車,對面就是巨集偉壯觀的三峽博物館。三峽博物館的前身為西南博物院,為了保護三峽的珍貴文物,而更名為中國三峽博物館,讓三峽文物的輝煌永存在我們的面前。

陳列展覽由4個基本陳列、6個專題陳列、1個360度全周電影和1個半景畫陳列。陳列展覽主要包括《壯麗三峽》、《遠古巴渝》、《重慶·城市之路》、《抗戰歲月》;專題陳列分別為《李初梨捐獻文物》、《歷代書畫》、《歷代瓷器》、《漢代雕塑藝術》、《西南民族民俗風情》、《歷代錢幣》。展出的物品之多,可謂是包羅永珍。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一樓展館。

一樓是“壯麗三峽”,以豐富的文物資料展示了大三峽的歷史文化、人文精神。裡面的動物雖然是塑造的,但形象逼真、栩栩如生,還有精心收集的樹葉標本,儲存完好。特別是貓,黃白相間,塑造得極為逼真,我差點認成真的了。樹葉標本種類繁多,分科分目,還有詳細介紹。繼續往前走,是一間很早以前人們住的簡陋的屋子,屋裡只有一張木桌,一頂草帽,一兩根長板凳。屋前掛了一些辣椒和玉米,可以看出以前的人們生活的艱苦。正對屋子的是一大片“假河”,雖然河是假的,但有外觀不一的船隻,展現了當時人們與大自然的和諧生活與田園風光。

為了修建三峽水庫,庫區的人民必須搬遷,為了顧全大局,他們告別了生他養他的故土,遠走他鄉,搬遷到了新的地方,遇到了語言不通,水土不服等很多困難,但三峽的人民還是努力克服了。我深深的感受到了他們的無私奉獻的精神和自強不息的開創新生活的毅力。

閉館的音樂聲響起,我意猶未盡,在媽媽的催促下只好離開。我坐在回家的車上,進入了夢鄉,朦朧中我來到長江三峽岸邊,頭裹白布巾,赤著雙腳,裸露著雙肩彎著腰,將纖繩扛在肩頭,和縴夫們吃力地拉著船,唱著川江號子一步一步地前進,沒有困難可以難倒我們。

三峽博物館作文 篇2

當我踏進三峽博物館,不禁感到歷史的古老與滄桑。我走過一個又一個展廳,感受著歷史的變遷。

從遠古的石器陶瓷、夏商周的青銅器、春秋戰國的玉器武具、秦朝的貨幣,到漢朝的雕刻陶俑、唐朝的書法字畫、宋朝的紙幣、元明清的瓷器。

一個石器、一座石獸,是多少祖先的智慧結晶?

一座青銅鼎,曾是多少人的信仰?

一把玉具劍、一把青銅戈,曾沾染過多少將士的鮮血?

一枚秦半兩,讓多少秦國百姓揮灑汗水?

一隻陶俑、一塊石刻,記錄了我國曾經怎樣的風光?

一首詩詞、一張字畫,作家又是懷著怎樣的心情提筆寫下?

一張交子、一張會子,是宋朝百姓奮鬥多少年的心血?

一個青花瓷瓶、一個五彩盤,融入了古代人民多少智慧?

一個古董,都經歷了多少的風風雨雨?

我遊走在一個個玻璃櫃前,俯身傾聽他們的故事。

那麼多的古物,那個明末清初的秦良玉戰袍,我至今還記憶猶新。

幾百年過去了,秦良玉早已入土為安,戰袍也早已鏽跡斑斑,可秦良玉忠貞為國的愛國之心永遠留在那件戰袍上,她永遠活在人們的心中。

秦良玉不禁讓我想起花木蘭、樊梨花還有以穆桂英為首的楊門女將,她們都是我國有名的女中豪傑。我國古代女子地位低下,她們雖為女兒身,卻有著男子一般的英勇與情懷。誰說女子不如男?巾幗不讓鬚眉,她們這幾位女子,比有些男子更為優秀。

我敬佩她們,不僅僅是她們的英勇,更敬佩她們忠義為國的精神。

令我有深刻影響的,還有烏楊漢闕。

烏楊漢闕是三峽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之首,同時,也是國家一級古董。

漢闕,顧名思義,是漢代的一種紀念性建築,是古代宮殿、祠廟或陵墓前具表徵意義的樓觀,常左右成對。而這對漢闕則是在陵墓前的樓觀。

我想,或許這對漢闕的使命是守護它的墓主吧,他經歷了千年的風風雨雨,仍堅定不移地守護在此,千年如一,毫不動搖,只為一個使命,一個諾言。

我愛古物。

在時光的長河中,人的生命總是很短暫的,每時每刻,都有許多人逝去。只有那些古物,它們存活了千百萬年,是我們歷史的見證,每個缺口,每條痕跡,都是一個獨一無二的故事,它們,都在等待人們去傾聽……

三峽博物館作文 篇3

三峽博物館位於重慶市人民大禮堂的正西端,建築主體長157.3米,寬98.085米,高32米,總建築面積為4萬多平方米。這座建築物的外型本身,承載了許多歷史與文化的寓意。

三峽博物館依山而建,整體呈一個大弧線形狀。站在人民廣場仰望,博物館就像雄偉的長江三峽大壩。博物館外形最顯眼的是大面積的弧形藍色玻璃幕牆和古樸方正的砂岩外牆。藍色玻璃象徵著水,砂岩外牆則代表著山,它體現了重慶山水之城的特色。博物館正上方是漏斗型的圓形穹頂,很像一個巨大的承露盤,一方面取“三峽之水天上來”之意,另一方面,水通過三層疊瀑,一瀉而下,與人民廣場相連,體現了三峽博物館承接祖先文化之水、用文化滋潤大地的寓意。

三峽博物館展廳面積為23225平方米,有4個基本陳列廳,分別是:反映三峽歷史、三峽文化和三峽精神的“壯麗三峽”;反映重慶地方歷史文化源流的“遠古巴渝”;反映20世紀重慶城市變遷的“重慶·城市之路”;反映重慶抗戰文化的“抗戰歲月”。這裡重點介紹前兩個展廳。

“壯麗三峽”展廳位於三峽博物館一樓右側,是博物館的招牌展廳。走進展廳,參觀者就彷彿來到了壯美的瞿塘峽。迎面是一幅長9米、高6米的三峽壁畫,它與擺放有致的各種三峽石一起,構成了雄偉的夔門、秀美的桃子峰。而此刻參觀者的腳下,正踩在一條用玻璃隔水方式營造的長江水上。江水拍岸的聲音、川江號子的聲音,以及長江三峽特有的猿啼聲,構成了一個真實壯麗的三峽。

“壯麗三峽”展廳擺放了大量天然的三峽石。瞿塘峽口切割來的瀑石,瞿塘峽中段的黑石,巫峽切割來的縴夫石、縴夫路,以及被譽為“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的白鶴梁題刻,也被部分切割搬進展廳。目前在全國的博物館中,還沒有放如此大規模大型天然石頭的先例。

與“壯麗三峽”展廳相比,“遠古巴渝”展廳則顯得古樸而厚重。“遠古巴渝”展廳位於三峽博物館二樓左側,展廳面積1160多平方米,展品逾1000件。這是三峽博物館文物最豐富的一個展廳,裡面的文物80%以上都是1997年以來重慶三峽考古的新發現,這次是首度公之於眾,比如巫山龍骨坡出土的巫山人牙齒和下頜骨化石、興隆洞遺址發現的劍齒象牙石刻、奉節魚腹浦發現的陶片、小田溪出土的鳥形尊等。這個展廳主要靠文物來說話,它要展示遠古巴渝文化的客觀存在和無窮魅力。

三峽博物館作文 篇4

今天,我和奶奶在三爸,三媽的帶領下參觀了三峽博物館,博物館裡的每一件文物都在向我訴說著他們輝煌的歷史,讓我收穫頗多。

三峽博物館坐落在渝中區人民大禮堂的正對面的小山坡上。站在人民廣場上,向三峽博物館望去,一個彎彎的月牙形建築出現在我們的眼前,恰似三峽大壩鎖住了長江的滾滾洪流。我情不自禁的感嘆道:“哇!好氣派啊!”人民廣場與三峽博物館之間,是一坡緩緩的臺階,沿著臺階拾級而上,就來到了博物館的底層大廳。

三峽博物館一共有四層,每層都有兩個展廳,每個展廳展示的物品都不一樣,各具特色,但又緊緊圍繞“三峽”這個主題,從三峽的自然景觀到風俗民情,從三峽的遠古歷史到庫區城鄉歷史的變遷,從三峽工程的規劃、建設到庫區人民顧全大局、破解百萬移民的世紀難題,看得令人震撼、令人自豪!

三峽博物館底層大廳寬敞明亮,我迫不及待的跨進了三峽博物館,我和三爸,三媽,奶奶從左邊走進了“壯麗的三峽”展廳,壯麗的三峽主要介紹了翟塘峽、巫峽、西陵峽這三大峽谷。三峽以它的雄偉神祕展示出了自己獨特的魅力。一進門我們就看見了一幅三峽風景大油畫,畫面栩栩如生,讓人有身臨其境之感。展廳中展出的物品很多,可給我的印象最深的還是縴夫拉縴的雕塑了,那活生生的塑像讓我深刻的體會到了舊中國的落後和三峽縴夫的艱難生活。其次就是三峽工程的縮微模型,不到三峽大壩,你也能感受到那撼人心魄的氣勢。

之後我們在上午11點還到電影廳觀看了約20分鐘的環幕電影,從全方位瞭解了三峽的地形地貌、自然人文景觀和日新月異的變化。隨後還參觀了二樓,三樓,四樓的展廳,不來三峽博物館,我還不知道我就住在這樣一個令人自豪的神奇的土地上。幾個小時的參觀結束了,我依依不捨的離開了三峽博物館,但她卻增添了我對家鄉、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三峽博物館作文 篇5

學期結束,一考完期末試,我和爸爸媽媽坐飛機去重慶玩了!

一到重慶,爸爸就帶我們去三峽博物館參觀,三峽博物館位於重慶大會堂的對面。一眼望去,三峽博物館前方有一個很大的廣場,廣場上有一片空地,有很多人在空地上游玩,我們走過這片空地,來到三峽博物館面前。三峽博物館是一個呈多面體的現代化建築,有五層樓高,外表巨集偉而又簡單,匯聚了設計師和建築師們的智慧和汗水。我們進入館內四下望去,博物館內不僅寬敞,而且特別明亮。我們先到二樓去參觀。二樓是人類起源室,在這個館內,我們看到了從猿猴到人類的演變過程。離開了人類起源室以後,我們去參觀樓上的服裝室、錢幣室、近代和現代西南民族解放運動室。服裝室展示了西南地區少數民族的華麗衣著。錢幣室陳列著遠自春秋戰國各個國家和朝代、直至中華民國、蔣介石國民的政府時期和新中國成立後歷次發行的紙幣和硬幣。革命運動室向我們講述了春秋戰國以來的兵器,以及毛主席率領的紅軍南征北戰的革命歷程,牆上革命英雄和烈士的事蹟介紹和照片使我聯想到轟轟烈烈的革命鬥爭,讓我心血沸騰。觀賞完這些文物,我們離開了博物館,迎面就看到了重慶大會堂。重慶大會堂是由天壇、人民大會堂和天安門這三個著名建築疊在一起濃縮而成。重慶大會堂的前面是一個小廣場,裡面有很多在其他地方難得一見的鴿子,它們很膽小,但有的鴿子還是飛到我身邊來,還和我合影了呢!

除了這兩個景點以外,我還去了渣滓洞、白公館、歌樂山哦。

這次重慶之旅非常愉快!尤其是三峽博物館,因為它聚集了重慶和西南地區的歷史文化的精華。

三峽博物館作文 篇6

陽光燦爛,春風習習,我們三年級的全體同學都早早地來到了學校,等待著老師帶領我們去參觀三峽博物館。

校園廣播響了,同學們都來到操場上,排著整齊的隊伍出發了。同學們邊走邊唱,有說有笑 ,就像一群快樂在小天使!太陽公公真有本事,把前幾天的綿綿陰雨都趕走了,為我們露出了笑臉。

一路上,鮮花向我們微笑,小樹向我們招手,它們都在歡迎我們這些小客人呢!我們高高興興地跟在老師後面走,時不時擺出優美的姿勢,讓老師給我們拍照,隊旗迎風飄揚,在陽光下顯得格外鮮豔。美麗的長江沿岸處處呈現出勃勃生機,放眼望去,剛鑽出地面的小草,嫩嫩的,綠綠的,一大片一大片,滿眼都是。風輕悄悄的,草軟綿綿的,一陣清風拂過,我們的長髮也隨風飄動,頓時讓人覺得神清氣爽。

不知不覺我們就到達了目地的地――三峽博物館,同學們懷著激動和好奇的心情跟著導遊來到了博物館大廳,這裡寬敞幽靜,所有的同學站在這裡都不覺得擁擠。博物館以收藏、研究、陳列和展覽萬州區所轄範圍內的古代史、近代史、科技知識的實物和資料為己任。館藏戰國以來歷史文物500餘件,其中有巫山大廟化石,花溪懸棺等。戰國青銅虎鈕淳于和銅壘蓋、漢代陶俑堪稱國寶。在那裡我也親眼目睹了許多從未見過的化石。我們跟隨著講解員阿姨一路參觀,有時停下來記錄,有時在景點前駐足,有時和好朋友合影留念,當走完所有大廳時還真有點戀戀不捨呢。

當我們都還沉浸在參觀後的神奇和快樂中時,老師又在召集我們整隊返校了。經過一天的徒步旅行,同學們都累得趴在了課桌上,雖然很累,但是很值,因為這次參觀不僅使我們增長了見識,瞭解了萬州的歷史,而且磨練了我們的意志。

三峽博物館作文 篇7

瓷器,是中國的國粹,是漢民族對世界文明的偉大貢獻,是中國文物寶藏中光輝璀璨的一族。三峽博物館收藏了大量瓷器,上至商周下到民國,幾乎貫穿了整個中華瓷器史。

中國是瓷器的發源地,大約公元前十六世紀的商代中期,中國就出現了早期的瓷器。瓷器燒造技術被稱為“火與土的藝術”。

最早的原始瓷器型以尊、壺、盂、豆、罐、鼎、杯、簋等盛器為主。這種瓷器與漢代以後的成熟瓷器相比較為落後,因此被稱為早期瓷器。

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瓷窯開始遍佈全球各地,瓷器的生產規模擴大,逐漸替代了竹器、漆器、金屬器,深入到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

唐代是中國瓷器發展的高峰時期,釉色上形成了“南青北白”的局面。湖南的長沙窯,畫面內容豐富、立體感強,以詩文作為裝飾是其一大特徵。長沙窯是我國早期外銷瓷的佼佼者,唐代時就沿著海上絲綢之路揚帆起航,讓“中國製造”早在1200年前就走向世界。看到這裡我就想起了《國家寶藏》裡面介紹長沙窯的那一句“長沙窯,大唐造!”

宋代是我國制瓷業發展的興盛時期,汝、官、哥、鈞、定五大名窯都在這個時期形成。

到了明代,景德鎮成為中國製瓷業的中心,德化窯的白瓷是明代具有代表性的瓷器品種,釉面光潤明亮,乳白如凝脂,被稱為“豬油白”。我看到展櫃中一尊明代瓷觀音像,神色莊重,表情安詳,面含慈悲,衣服紋理流暢自然,完美展現了瓷雕的質地美和雕塑美。這尊觀音是與畢加索齊名的世界級藝術大師、被譽為“中國宗教瓷塑第一人”的何朝宗所制,也是三峽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之一。

清代是中國瓷器發展的巔峰時期,制瓷大師們工藝精湛、精益求精,繼承了明代青花、五彩、粉彩、琺琅彩,並融合多種工藝,瓷器燒造技術達到了空前的高度。《國家寶藏》第一集就介紹了清乾隆各種釉彩大瓶,器身自上而下裝飾的釉、彩達17層之多,集各種高溫、低溫釉、彩於一身,有“瓷母”的美稱,集中體現了當時高超的制瓷技藝,標誌著中國古代制瓷工藝的頂峰。

關於瓷器還有一個有趣的小故事。據說景德鎮在唐代的時候叫作昌南鎮,於是瓷器的產地“昌南”就成為了“中國”的代名詞。外國人發音不準,昌南昌南,讀著讀著就變成了“Chian”。時至今日,這個單詞首字母C大寫代表“中國”,小寫則是“瓷器”之意。

瓷器,有火的剛烈、水的優雅、土的敦厚,彙集了能工巧匠的高超技藝和當時人們的審美觀念。展覽的結尾部分展示了一組青花滕王閣圖大花瓶,器身用青釉描繪了滕王閣和周邊的景色,有章江門、城郭、山水、市集。如今這些景象已不復存在,是瓷器把流淌的歲月凝固,讓歷史清晰可見,這正是瓷器的魅力所在。它跨越千年,把中華文脈娓娓道來,讓我們知來處,曉去處。

三峽博物館作文 篇8

今天,田老師帶領我們去參觀三峽博物館。冒著濛濛細雨,我們滿懷激動的心情來到展館大門口,高高的玻璃牆上寫著繁體字“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回頭望去,壯觀的人民大禮堂隔著寬廣的人民廣場與我們遙遙相望,在這雨霧瀰漫之中如仙境一般美麗。

漂亮的講解員姐姐帶領我們依次參觀了“壯麗的三峽”、“遠古巴渝——從石器時代到青銅時代”“重慶城市之路”“抗戰歲月”四個主題陳列館。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重慶城市之路”主題展館中的“山城漫步”展廳,繞過巴渝人家典型的石門,漫步于山城古老的石板路上,領略到老重慶特色的巴渝風情和商貿街區的市井百態。“人道美”是重慶有名的油蠟鋪,油鹽柴米醬醋茶,這些東西在油蠟鋪裡都能買到。“人道美”始建於1936年,今天依然存在於解放碑。 沿街第二家店是裁縫店,“裁縫、裁縫”——自然裁比縫更重要,老闆在牆上掛了一把張小泉的大號剪刀,他是想告訴客戶他的剪裁功夫非常了得。

由於地理與氣候的影響,重慶夏季高溫而冬天陰冷潮溼,於是重慶人愛吃辛辣,用以祛風除溼,就有了重慶人重麻辣愛油葷的飲食習慣,重慶火鍋也成了重慶飲食文化的代表。講解員姐姐告訴我們,以前吃火鍋在鍋裡會放格子,是因為以前吃火鍋不相識的人會坐在一桌,自己點自己的菜,在自己的格子裡燙著吃,吃完以後只需要付自己點的菜錢就行了,也就在現在流行的AA制,真是太有意思了。還有賣合川桃片的店鋪,現在都是機器切,很薄的一片,當年的都是手工切割的,那可是需要相當的手藝。我們還參觀了棉花店、古玩店、打鐵鋪、剃頭鋪、銅元局、茶館等展區,各種店鋪琳琅滿目,讓我們對舊重慶城區的概貌有了一個比較全面的瞭解。

三峽博物館真是個既好玩又能學知識的好地方。今天的收穫很大,我們不僅瞭解了重慶三峽的歷史文化、人文精神、民族生活習俗,還彷彿帶我回到了過去,看到了多年前的家鄉生活場景。我也要學習古人“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多走多看,增長見識。

三峽博物館作文 篇9

在這個寒假,我第一時間就去了重慶著名的三峽博物館。

我站在三峽博物館門口,靜靜地打量著這個龐大的白色建築物,三峽博物館看起來就是一個放到的巨型雞蛋。

重慶三峽博物館,又名重慶博物館,是首批國家一級博物館,三峽博物館原本是西南博物館,後來改名為三峽博物館。這就是屹立在我面前的這個龐大的白色建築物悠久的歷史了。

走進三峽博物館,你可以發現,這裡面分為了四個展廳,分別是壯麗三峽、遠古巴渝、抗戰歲月、城市之路。我選擇胃壯麗三峽這個展廳開始參觀。

剛走進壯麗三峽,就發現了許多石頭擺在門口,通過網上查資料,我才知道,這是瞿塘峽口切割來的瀑石,巫峽切割來的縴夫石、縴夫路,以及被譽為“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的白鶴梁題刻。仔細看那些瀑石,凹凸不平。這些瀑石,是在瀑布的下面,整天被瀑布的激流所沖刷,才形成了這些凹凸不平的地方,而這正是歲月的痕跡,而三峽博物館不也是這樣的嗎?歲月給三峽博物館,留下了太多的痕跡——從1951年的成立,再到1955年的改名,無論是好是壞,都給三峽博物館留下了不淺的痕跡。帶著敬畏的心情,我開始參觀展廳,在經過了幾十億年的沉澱和陸相沉積等地址活動的作用後,才造就了三峽地區地型的奇特和壯麗的山川。

參完了壯麗三峽之後,我走進了遠古巴渝,去感受重慶古老的文明。

走進遠古巴渝展廳,有許多的陶器和玉器,讓人目不暇接,有些甚至還能在歷史書上找到,我的天呀,看來歷史課沒有白學,我興奮地跑來跑去,到處尋找著我所學過的陶器和玉器,突然,我走到了另一個地方,有一個很大的雕塑,那是一群縴夫拉船的場景,十幾個縴夫面黃肌瘦,骨瘦如柴,一副病怏怏的樣子,但是,他們的肩頭卻是粗粗的鋼纜。這些縴夫們形態各異,有的甚至是在地上爬行,從他們臉上痛苦的表情中,我們不難看出,縴夫他們生活的艱辛和船隻的沉重,而縴夫石上觸目驚心的痕跡,讓人看了膽戰心驚,縴夫們的腳印,纖繩在石頭上摩擦造成的痕跡,留有拴繩痕跡的這些石頭,都反映了縴夫們生活的艱辛,我們的辛福生活來之不易,而我們一定要好好珍惜。

這兩個展廳記錄了重慶和三峽兩個地區的悠久文化,而剩下的兩個展區抗戰歲月和城市之路都非常精彩。

抗戰歲月講述了中國抗日戰爭的日本人的凶殘,而中國人民又是如何在絕境中反擊,兩萬五千里長徵,這讓多少年輕人無私地奉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而長征就是為了儲存和鍛鍊了革命的基幹力量,為開展抗日戰爭和發展中國革命事業創造了條件。這些年輕人們的犧牲是值得的,

最後中國人民取得了的勝利,在1945年8月15日正午,日本終於宣佈投降。

而城市之路講述了20世紀的100年中,重慶面臨的若干機遇及發展,包括城市變遷、商業金融中心地位的形成、工業的崛起等。掃描對重慶起推動作用的人物、事件,展示重慶直轄後的風采。

在三峽博物館,我學到了,也感受到了許多,學到了重慶悠久的歷史與文化淵源,更是感受到了重慶人民的那股不屈不撓的精神。並且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

三峽博物館作文 篇10

今天一大早,我就隨媽媽來到重慶三峽博物館。

一進大門,我一點不覺得陌生。因為小時候媽媽帶我去過,但去的時候太小,對許多東西都不懂。於是,媽媽就再次帶我來到了這裡。

我們來到了展廳。一進門,就看到了一幅大油畫,上面畫的是三峽風景。畫面描繪得栩栩如生,彷彿親自看到了三峽風光。展廳裡有許多的展品,有中華鱘標本,有三峽地區的野生動物標本,有縴夫拉縴的塑像,有名人的雕像……我印象最深的還是縴夫拉縴了。看,那些珍貴的黑白照片重現了那時的情形,彷彿讓我們回到了那個年代,讓我們深刻體會到那時中國的落後,體會到舊中國的黑暗與封建。它讓我們銘記那段歲月,建設好今天的重慶。

讓我最難忘的是三峽工程的模型,可以看出雄偉的三峽工程的整體面貌。它讓我想起了六歲時去三峽旅遊的情景,那時候三峽工程正在建設之中,我親眼看到了滔滔長江從修築了一半的大壩奔騰而下的壯麗景象。當時,在場的所有的人都非常興奮和激動,驚歎我國這項工程的偉大。

三樓是陶瓷的天地。裡面放著許多各個朝代的陶瓷珍品。只見它們形狀千奇百怪,有的古樸,有的典雅,有的豔麗,彷彿讓我們看見了中國民族的燦爛文化的縮影,也讓我看見了我們民族的悠久歷史。我看見了一個陶罐,那技術簡直讓人拍案叫絕。只見上面盤著一條栩栩如生的龍,還有許多點綴,既古樸有美觀。

這次“三峽”之行收穫真不小啊!

三峽博物館作文 篇11

星期五,我們全校師生去秋遊。我們三年級是去重慶三峽博物館。早晨九點,我們在老師的帶領下有序的上了旅遊車。同學們坐在旅遊車上心情非常激動,透過車窗我看見公路兩旁高樓林立,車來車往,一條條綠化帶像給道路鋪上了綠地毯一樣,通向遠方。秋風吹過,街心花園裡的菊花頻頻向我們點頭,彷彿歡迎我們的到來。汽車駛過渝澳大橋,來到了三峽博物館的停車坪,我們下了旅遊車,沿著階梯而上來到了三峽博物館的大門。‘

重慶三峽博物館,位於二十世紀亞洲十大經典建築重慶人民大禮堂的正西端,中間為四萬平方米的重慶人民廣場。三峽博物館展覽體系由《壯麗的三峽》、《遠古巴渝——從石器時代到青銅時代》、《重慶:城市之路》、《抗戰歲月》四個主題陳列,《漢代雕塑藝術》、《歷代錢幣》、《歷代書畫》、《歷代瓷器》、《李初梨捐獻文物》、《西南民族風情》六個專題陳列,以及《重慶大轟炸半景畫》、《大三峽》全週數碼電影、觀眾實踐中心和三個臨時展廳構成。

《重慶大轟炸半景畫》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真實的記錄了日本軍國主義對中國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在1938年2月到1943年5月長達5年的狂轟亂炸中,重慶市區幾成廢墟,給家鄉人民造成了深重的災難。通過展覽,我對我們的先輩所經歷的那份苦難和由此得到的那一份歷史的榮耀而感到驕傲。它讓我明白一個民族只有強大了,才不會被別人欺負,才不會被別人瞧不起,我們要記住歷史,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參觀完三峽博物館後,我明白了今天的美好生活來之不易,我們要好好學習科學知識,長大以後把國家建設得更加強大、更加美麗。

三峽博物館作文 篇12

一個城市,最能代表它的歷史、風俗、文化的就是它的博物館。而在重慶,三峽博物館無疑是一個最好的選擇。重慶三峽博物館始建於1951年,原名西南博物館,為了更好的保護和展示三峽文物搶救成果,國務院辦公廳於2009年9月成立了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佔地面積3萬平方米,現為國家一級博物館。在這裡收藏著17萬餘件文物,包括陶器。國慶期間,我來到了三峽博物館。

它坐落在重慶最具特色的人民廣場對面,與人民大禮堂遙相呼應,是建設在山坡上的“山水園林式現代建築”。進去後,一抬頭,就看到了大廳頂上氣派的中式花燈。我在歷史滄桑的氣息中感受著歲月的變遷。

從遠古的石器陶瓷、夏商周的青銅器、春秋戰國的玉器武具、秦朝的貨幣,到漢朝的雕刻陶俑、唐朝的書法字畫、宋朝的紙幣、元明清的瓷器。一片片瓦,一尊尊獸,曾經凝結著祖先們多少智慧結晶?那一個青瓷花瓶,一個五彩陶盤,是祖先的能工巧匠們揮灑著怎樣的辛勤?

令我印象深刻,久久不能忘懷的,便是那三峽縴夫們。他們的雕塑骨瘦如柴,腰彎到了地上,肩頭是粗粗的鋼纜,腳踩著石頭,踩著泥沙,用力地拼著命,嘴張著,似乎在怒吼,又似乎喊著船工號子。那塊大石頭上,留下一條條深刻的磨痕,斑斑駁駁,靜靜訴說著幾百年前的苦與難,這是三峽地區的縴夫們拉動大船走長江,經歷過不知幾代人磨礪出來的歷史見證;這,是千年的功夫所成。栩栩如生的雕塑再現了及半年前人民的生活艱辛,就如同縴夫們被生活壓彎了的腰脊,那該是怎樣的歲月?

走出三峽博物館,我不禁為重慶滄桑漫長的歷史歲月而感慨。如果說重慶人民大禮堂是20世紀50年代重慶的標誌性建築,那麼,重慶三峽博物館將是21世紀初重慶的標誌性建築,一顆鑲嵌在山水園林的山城重慶心臟的璀璨明珠。

三峽博物館作文 篇13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白帝城無疑是李白的驚喜之地,流放途經白帝遇赦,從階下囚恢復自由身。三峽即從這個“驚喜之地”開始,過巫山,拜神女,訪屈原,遙想昭君出塞,直至巴東宜昌。

三峽自古以來都是崇山險峰,哪怕在今天三峽大壩之後,也是如此,不減當年。屈原時代的巫山“赫其無疇兮,道互折而曾累”,數千年的地質運動把巫山抬得更高、堆得更龐大。人隨船走,撲面而來的山巒開啟臂膊,好似擁我入懷,卻又如天石壓我至地底成泥,著實叫人魂飛魄散!只有飛昇的神女瑤姬才能使我心歸於平靜。“美麗的夢留下美麗的優傷”,她化為石,永生永世立於絕巘之上,但是心真的能變成石嗎?“與其在懸崖上展覽千年/不如在愛人肩頭痛哭一晚”,我想舒婷是懂瑤姬的,所有皆是勇氣。這巫峽之威,日月不見,直上雲端,隨處一塊岩石皆暗示著過路者:生命脆弱,來往須謹慎!

有奇山必有奇水。水流曲折離奇,對比之下,黃河九曲十八彎也顯得不過如此。朝白帝,暮江陵,一日千里,駟馬難追,“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如今這江已不似酈道元筆下的“渾洪贔怒,鼓若山騰”了,94年後,大壩修好,秭歸沒於水底,屈原可以直接從汨羅江回到家鄉再見舊人,或欣喜,或埋恨,千年恩怨也談笑一指間。江水也趨於平穩,遊客也不必冒著生命危險去觀賞三峽之美,坐著安全的遊輪一口氣看完三峽全線也不是問題。當年昭君入宮要是也能這般,她受的苦就能少一點了。

斗轉星移,山河巋然,唯歷史不可追,這邊風景獨好,仍有漁歌唱晚,“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三峽博物館作文 篇14

今天,我大概5點半就起床了,收拾好行李,就和媽媽一起出發去旅遊。我們首先從廣州坐高鐵到武漢,然後又坐火車到了宜昌。到了宜昌,我們終於登上了這次遊覽長江三峽的超級大遊輪“總統8號”。船隻裡面非常漂亮豪華。

我們住的房間在5樓,裡面非常舒適,而且還配有一個別致的小陽臺呢!在小陽臺上就能一覽長江沿岸的美景,這讓第一次坐遊輪的我興奮不已!遊輪的一樓配有游泳池、電影院,二樓是一個大餐廳。而最讓我喜歡的就是六樓的一個兒童遊樂場了,在那裡我可以認識很多的小朋友。7樓的觀光夾板則是媽媽最喜歡的,媽媽說站在這裡就能把長江的壯美一覽無遺。今天我真的太開心了!

三峽博物館作文 篇15

3月9日我到三峽人家遊玩了。那裡有時光穿梭,龍進溪,燈影洞,巴王宮等等,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燈影洞,那裡有形態萬千的鐘乳石和奇妙的五色音奇石。

燈影洞長約1500米我已進燈影洞,眼前就昏暗了。我們隨著石階慢慢向前走,洞道地形多變,一會兒上一會兒下,甚至有的地方只能一人通行。洞內的五色音奇石是燈影洞最奇妙的景觀,它顏色呈黑,白,黃,灰,綠五色交織,用手敲擊,可以聽見擊鼓的聲音,令人讚歎不已。內洞有一條30米的地下河。那條河有時緩緩無聲,有時又嘩嘩的流,聲音特別大。

洞裡還有大大小小,奇形怪狀的鐘乳石和石筍,它們從石壁上垂下來,密密麻麻,有的像海帶,有的像樹藤,有的像巨柱擎天,令我們感到它的磅礴氣勢。那造型奇特的鐘乳石在燈光下顯得格外美麗。

這三峽人家的燈影洞真美麗!

三峽博物館作文 篇16

今天,我、哥哥和爸爸、媽媽,還有爺爺、奶奶起了個大早,去三峽大壩玩,我們坐的是長江7號豪華渡輪。9點到了,我們上了船,船門就關上了,過了一會船就開了。

船開了半個小時就到了葛洲壩,船開進了船閘,一會船進了閘入口就關了,水就一直在往上升,當水漲到和船閘的門一樣高,船閘門就開了。看完船閘肚子也餓了,就到船的第二層吃東西。在船上呆了四個小時船終於靠岸了,我們下船吃了中飯就換成坐汽車。

在汽車上還路過了罈子嶺、三遊洞。今天我玩的真的好開心!

三峽博物館作文 篇17

前幾天我和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去了三峽人家風景區,那可真美呀。

我們一家人又坐上了船,船外的江水像一塊碧玉又像一面鏡子。其他船也在“鏡子‘’上慢慢‘’滑‘’過可真好看。

坐完船我們又坐上了纜車,看到了燈影石,不愧叫燈影石真像個大燈泡,我想大自然真是位藝術家。之後又來到巴王宮只見牆上畫著一隻白虎,為什麼會有一直白虎?原來這裡的白虎跟我們的龍一樣是吉祥物。一進門就是比武的地方,巴王坐在中間,只見後面掛了張白虎皮,真壯觀。

三峽人家真美,你也來看看吧。

三峽博物館作文 篇18

今天是我遊三峽的第一天,今天早上,我早早的起了床,去坐公共汽車,然後去坐飛機,再去坐船於是便到了三峽,第二天,我們去了豐都鬼城,第三天,我們去了白帝城,第四天,我們在船上游玩,住在船上的賓館,第五天我們去黃鶴樓,遊覽了那些名勝古蹟。第六天,我們坐和諧號火車回家,在火車上小朋友們開開心心地玩起來,我們有的在玩電腦,有的看電視,還有的一直在睡覺,到家的時候已經很晚了。

這次出去旅遊,我們都玩得很盡興,很高興。

三峽博物館作文 篇19

在聽三峽知識講座的時候,“懸棺”讓我印象最深。據說兩千多年前的巴人為了讓死後的祖先快點昇天,就把祖先的棺木放在懸崖峭壁的洞裡,放得越高,表示越孝順。真神祕呀,真想親眼看看“懸棺”。

第二天,我們遊覽了美麗的小小三峽,導遊說那裡就有懸棺。“真的嗎?太棒了!”我乘著烏篷船一路四處張望。在哪呢?看到了,終於看到了。在距離水面大約100米的懸崖峭壁處,有一個洞,洞口隱隱約約有一個灰色的東西,導遊說那便是懸棺。因為太高,我看不清楚,後來在姨父拍攝的照片中,我才比較清晰地看到了。

那麼陡的峭壁,兩千多年前,科技又不發達,巴人是想什麼辦法把棺木抬上去的呢,直到現在,考古學家們還在研究呢!

三峽博物館作文 篇20

三峽絕對是一幅幅酣暢淋漓的水墨畫?大自然用它鬼斧神工般的手筆率性揮灑,濃淡乾溼,新奇秀美,另你目不暇接:濃綠的江水在懸崖峭壁的撫慰下顯得舒貼而暢快,似乎仰躺在母親的懷抱裡,那張揚的個性,在回望的眼神裡掩藏的並不刻意,充滿了調皮,隨時都在積蓄力量,隨時都想一躍而起,脫身奔跑?群山萬壑,重巒疊嶂?兩岸峭壁,或白或灰,或幹或溼,時而大開大合,時而仰面聳立,留給你豐富的想象空間:當你心懷虔誠,它就是安詳的菩薩;當你豪情滿懷,它就是揚蹄的駿馬;當你柔情蜜意,它就是梳髮的美女?那臨江而立的不就是一扇扇畫屏嗎?那個碩大的腳印,也只有神仙才能留下,他肯定是急著赤腳而上,要將那絕頂上的風光一覽無餘?那峭壁上的棧道遺蹟,逶迤悠遠,給你無盡的思緒:峨冠博帶的屈子低頭吟哦了嗎?美貌如畫的.昭君舞袖浣紗了嗎?亭亭玉立的神女峰,或神情孤寂,或凝神注目,是在遠眺山外斜陽,還是在祝福腳下行船,只有飄帶似的雲霧和穿流不息的江水在見證這個千古絕唱。在這些想象的邊緣,都被濃濃的綠色包裹著。這時候,你最心急的是想象力缺乏。你只有一動不動地凝神細觀,不敢有一絲的疏忽。否則,又一幅神奇的山水畫就會失之交臂。

船好像不動,而是山水在故意展示她多彩的容顏。雲霧從山腰繚繞起來,偶爾露出溼氣重重的山頭,更添了幾許莊重。不管是聳立的峭壁,還是起伏的群山,對水都充滿了柔情對水都充滿了柔情。要麼垂手撫慰,要麼含情凝視,任江

水在懷中嬉戲。眼下的江水迅疾後退,歡快地向你招手。而當你放眼遠望時,粼粼的波光使翠綠的江面成了一條舞動的綢帶,直到煙雨迷濛,一片穆然。你聽不到驚濤拍岸的水聲,卻能感覺到澎湃的激情,牽著你去縱情放歌。於是,你真想撲過去,表達你真摯的愛意。

哦,三峽,我的美麗的神話!

三峽博物館作文 篇21

假期裡的一天,我和爸爸、媽媽坐遊船去遊長江三峽。我們興致勃勃地遊了瞿塘峽、巫峽、西陵峽、豐都鬼城、白帝城和神農溪。在路上,我看見一條長壽村。這裡住的人都很長壽,一百歲的人可多了。這裡有八個一百歲以上的人。豐都鬼城太嚇人了。我看見有的壞人被人挖了心,有的被人用來做菜,還有的被砍頭,所以,做人要做好人,不要做壞人。如果做壞人的話就會像我剛剛寫的壞人被挖了心的那樣,太可怕了。

遊長江三峽讓我看到了許多景色,想到了許多事情,太有意思了。

三峽博物館作文 篇22

8月9日我們參觀了雄偉壯觀三峽大壩。

據我所知,三峽水電站是世界最大的水電站,位於西陵峽中段湖北省宜昌市,大壩高185米,建成後上遊的水有156米深。

我在罈子嶺上看到了三峽大壩的全貌。我看到了五級船閘,現在的船都是從這通過大壩的,另一邊正在修建船的電梯,將來小船就可以坐電梯通過大壩。

毛澤東老爺爺曾經寫過這樣的一首詩“截斷巫山雲雨,高峽出平湖”。現在我們國家富強了,把這個理想變成了現實。將來我也要給祖國媽媽做貢獻。

三峽博物館作文 篇23

凝望三峽,這個美麗而令人神往的地方。許多文人、墨客都在這裡留下了自己的足跡,還有很多忠勇之魂,世世代代縈繞在這裡,守衛三峽。

鏡頭一——石牌

石牌,這個寧靜、祥和的小山村。有誰能想到,在六十年前,這個小山村是關乎半個中國生死存亡的要塞。

當時,胡漣將軍奉命率部在此駐守。為了保衛半個中國的安寧,胡漣將軍不惜犧牲和全體將士用必死的意志和堅定的信念,築起了一道比萬里長城還堅固的城牆。這道城牆,保住了中國的半壁江山;這道城牆,神話般的阻止了中國軍隊的敗績;這道用血鑄就的城牆,讓日本人再也無法在中國的土地上前進一步。

石牌,依河而建,風景秀麗,而且,因胡漣將軍和他的將士們誓死報國的精神更美麗!

鏡頭二——忠縣

忠縣,低山起伏,溪河縱橫交錯,浩蕩長江,穿流而過。一座座山峰連綿不絕,像一位老人正在給一位小童講述著什麼,又似一位將軍巍然屹立,表情嚴肅,欲為國家捐軀。

忠縣景美,但歷史更悠久。

傳說古代,巴國內變,巴王無力平定,向楚王借兵。楚王答應借兵,但要求必須讓巴王割地。不久,動亂平定了,而忠縣也要割讓給楚國。當時,忠縣的地方長官是一位被後世稱作巴蔓子的將軍,他進退兩難很難辦,按兩國的協議辦,對老百姓不好交待,身為將軍不能盡忠守土;但毀約不給人家,則失信於楚國。忠信不能兩全的時候,巴蔓子走了第三條路,他撥劍自刎,讓使者把他的頭獻給楚王,以謝他借兵之恩。據說,他死時還提著自己的頭顱,如山般巋然不動。巴蔓子成了三峽上的第一位身首異處的斷頭將軍,也從此開了三峽忠勇之風的先河。

忠縣的巴蔓子令我敬佩。

凝望三峽,凝望三峽的美景,凝望三峽的英雄們的忠勇之軀。

三峽博物館作文 篇24

旭日東昇,晨霧迷漫。我大夢初醒,徐睜惺忪雙眸,忽感寒氣撲面而來。細看,玻璃窗上若隱若現的閃爍著晶瑩秋霜。我不由興致大起,起身出門,欲賞霜旦勝景。

放眼一望,白茫茫的充滿著詩意一般的童話世界。垂暮,河畔蘆葦鑲嵌著朵朵瓊片,點綴著片片銀鬚;遠眺,秋色與秋波相連,可見隱隱山谷,略帶著些許淒寒。大叫一聲,她準要學舌擬聲,但稍有羞澀,慢人半拍,應人尾聲。我找來一漁民,同他共在煙波回瀾裡行船。船經之處,泛起層層漣漪,用指微觸江水,稍顯冰涼。兩岸猿聲相送,哀聲久久不絕。

我問漁者,三峽是否四季皆如秋,肅殺而又淒寒。然漁者將頭一搖,又給我描繪了三峽另一幅景觀。

他道,夏水,似千箭離弦,如萬馬奔騰。可謂“聲如千騎疾,氣卷萬山來。”此時的三峽之水,以澎湃放蕩,洶湧不羈而聞名中外。常有遊人駐足觀賞,常有墨客留下千古詩章。而這時的漁民,亦因浩蕩白浪而不得打魚苦惱抱怨。夏山,徐風陣陣,有蟬在樹幹戀戀啼鳴;有鳥在枝頭嚶嚶成韻。滿山皆是蒼鬱。

至春冬之時。山水則進行完美交融,形成了一幅渾然天成的水墨卷。這潭水,沒有“疏影橫斜水清淺”靜謐;這急流,不及“飛流直下三千尺”壯麗。然其獨有的澄澈碧綠,明澈清冽,亦令人一聞,而心嚮往之。深林多是奇型松柏,或蒼翠挺拔;或傲然屹立。瀑布懸掛崖壁之間,水流拍打著岸石,發出巨響,在飛濺出的水花有瞬間變成嫋嫋的白煙,即而揮散,周而復始。靜觀玉花飛濺,絲絲涼意沁透心脾。如同一支交響在我耳邊迴盪。其自然之美,晶瑩純樸,如珠似玉。

三峽之奇,四季風光皆不同。不缺“春陰垂野草青青”的生機柔美;不缺“樹陰照水愛晴柔”清新秀美;不缺“秋水共長天一色”的孤寥寂美;不缺“千樹萬樹梨花開”皚皚悽美。

獨坐在幽篁裡中,追功求利的心境漸漸淡去。醉倒三峽,享受平淡閒情的樂趣。

三峽博物館作文 篇25

這篇《三峽》雖僅有一百來字,放在會考作文中這字數可能連三十分都拿不到,但就這短短的一百多字,卻流傳千古,經久不衰。

說來驚奇,能寫出這樣山水的酈道元竟沒有親自去過三峽,而是看了一幅畫後提筆寫的,不得不令人佩服,真是看景不如聽景。我也未曾到過三峽,那今天就跟隨著酈道元所寫的《三峽》一起遊歷三峽吧。

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可以想象到山的連綿不絕,蜿蜒綿亙,彷彿有一葉扁舟在水面上從流飄蕩,任意東西。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身置於狹長的峭壁和高峻之山,突顯出人之渺小。到了夏天,水漫上山陵時,上行和下行的航道都被阻斷,不能通航。在春冬季節激起雪白浪花,碧綠的潭水,迴旋的清波倒映著各景物的影子。極高的山峰上生長著許多奇特的柏樹,高懸的泉水瀑布,山峰之間飛快地向下衝蕩,好像耳邊真的有“嘩嘩”的流水聲。經常會有高處的猿猴拉長聲音鳴叫,空曠的山谷中傳來回聲,悲涼婉轉。

酈道元筆下勾勒出自己心中意象的絕美三峽,栩栩如生,以凝練生動的筆墨,描寫了三峽的奇觀。廖廖一百五十餘字,就把七百里三峽萬千氣象盡收筆底,彷彿置身於三峽之中,跟隨酈道元筆下的“觀光車”領略了祖國大好河山的無限風光。

餘秋雨曾經說:“許多外國友人問我,中國最有趣的地方在哪?只有一個,我脫口而出——三峽。”

古來記山水手,太上酈道元,其次柳子厚,近時則袁中郎。

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三峽博物館作文 篇26

在三峽七百多裡的沿途中,兩岸都是相連的高山,完全沒有中斷的地方。重重疊疊的岩石和像屏障一樣的高山分佈四處,把天上的景物遮得嚴嚴實實。如果不是正午,就看不到太陽;如果不是半夜,就看不到月亮。

到了夏季,水漫上山陵,上行和下行的航道都被阻斷,不能通航。有時皇帝有要急命令需要宣示,有時早上從白帝城出發,傍晚就到了江陵。這之間有一千二百里,即使乘上飛奔的快馬,駕著疾風,也沒有這麼快。

到了春冬之季,就可以看見白色的急流回旋著清波,碧綠的潭水修倒映著各種景物的影子。綠水呈青山,微風掠過,水中的山微微盪漾,驚起的飛鳥也為這幅山水水墨畫增添了幾分生機。極高的山峰之上生長著千百棵怪異的翠柏,筆直的、彎折的,甚至傾斜的,這是飛鳥眼中最好的歇腳處。高山之上,泉水自斷崖處直下,形成“飛流直下三千尺”的銀河般美麗、綢緞般輕柔的瀑布。陽光撒向這絲綢,形成了美麗的彩虹,通向另一座遙遠的高山,為三峽美景增添了幾分神祕的色彩。瀑布飛快地往下衝蕩,水尤清冽,這番美景可謂是水清樹榮、山高草盛,甚有趣味。

每當天剛放晴和下霜的早晨,樹林和山澗間一片寒涼肅殺,常有猿猴啼叫,接連不斷,悽慘悲涼。迴盪在峽谷之間,悠久綿長,一聲接著一聲,接連不斷。這淒涼的啼叫,襯得這山水都蒙上了一層憂鬱的面紗,叫人想起些可悲的情形。所以三峽的漁者常常唱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三峽博物館作文 篇27

從未去過三峽看一看,山水美景,今天在酈道元的筆下,秀麗的、雄偉的三峽盡收眼底,春夏秋冬,三峽有不同的面貌。一起跟隨酈道元的視野,來還原這俊美的三峽吧。

三峽七百里沿途中,可以劃一只木船,在被高山夾著的水中慢慢前行,兩岸的高山緊緊挨著,連綿不斷。從哪一個角度都不能從山與山的空隙中看見天空。懸崖重重疊疊,峭壁宛如屏障。天然的屏障很美也很壯觀,它們將天空與太陽遮蔽,如果不在正午,就看不見太陽,如果不是在半夜,就看不見月亮。

夏日,三峽變得熱情奔放。迅猛的水能漫上山陵,上行與下行的航道被湍急的河水所攔,不能通航。有時皇帝的命令急需傳達,自白帝城至江陵有一千二百餘里,既使騎上千裡馬,架著疾風,也不能做到日出日發而日落到達。無數急流能激起雪白的浪花,潭水一眼望去碧綠且清澈,迴旋的清波如同鏡子,為各種景物倒映出影子。那高山當然不只是高大呀,上面頂峰上生長的奇形怪狀的柏樹看起來蒼翠,增添了生機。有時能夠聽見泉水的嘩嘩聲,放眼望去,高懸的瀑布在山峰間飛速衝蕩。形成白簾,頗為壯觀。

“清榮峻茂,良多趣味。”深秋每到天剛剛放晴或下霜的早晨,是別處的楓葉林層林盡染的時刻,而三峽是另外一種景象,樹林與山澗一片清冷肅殺。在高山樹上的猿猴常拉長聲音鳴叫,接連不斷悽慘悲涼,碰到對面的山上發出回聲,使之變得更悲涼婉轉,久久不消失。三峽捕魚為生的漁民們常聽到這秋日的猿鳴,不禁自己融入其中,景淒涼,人亦感到淒涼。故在三峽有首歌謠,為漁民所唱,內有兩句:“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三峽博物館作文 篇28

餘秋雨曾說:“有很多人皆問我,中國最有趣的地方是哪裡?一個,便常常脫口而出三峽”。

千百年前,北魏的酈道元也曾記下了三峽山水。《三峽》這篇短文,雖短短几十字,卻描繪了一幅驚天之作,被後世所銘記。

《三峽》,悄然天成。

從三峽一口而入,一眼望不穿的便是那相連的高山。徒步攀臨而上,便也就有了一覽眾山小之感。層層懸崖,排排峭壁,遮蔽了天空和太陽。李白筆下的《蜀道難》亦有異曲同工之妙。如果不是在正午或半夜的時候,就看不見太陽和月亮。站在山頂,又有長江奔流,山水大作。

到了夏季,水漫上山陵時,上行和下行的水道都被阻斷,不能通航。在此時,你時常可見幾葉扁舟順流而下,只在須臾之間就不見影蹤。或許是淘淘的江水急於投諸大海,有時早晨從白帝城出發,傍晚就可以到達江陵。兩城相隔近千里,即使騎著千里馬駕著疾風,也從未如此之快。

而若是在春,冬之時,那激起雪白浪花的急流,碧綠的潭水,回清的清波倒映著各種景物的影子。從山角向上俯視,便可在山峰上看到許多奇形怪狀的柏樹,倒與迎客鬆有幾分相似。高懸的泉水瀑布在山峰間直瀉而下,水清樹榮,山高草盛,趣味無窮。

若是在剛放晴或下霜的早晨,樹林和山澗一片清冷肅殺。常會有高處的猿猴拉長聲音鳴叫,接連不斷,悽慘悲涼,但也正為這山水添了分活力。正因所以,漁民的歌謠唱道:“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在三峽,你可以領略到大自然的雄雄偉力,可以在江水中到得萬物千里皆明。

總不過,構築山水。

三峽博物館作文 篇29

歷代文人多有吟詠,論景當讀酈道元。三峽景色奇絕,兩岸高山對峙,崖壁陡峭,江中水流湍急,險灘密佈,是值得一去的名勝。

在三峽七百里的沿途中,兩岸都是相連的高山,全然沒有中斷的地方。層層的懸崖、排排的峭壁,遮蔽了天空和太陽。如果不是在正午時分,就看不到炙熱的太陽;如若並非是半夜時候,便見不著皎潔的月光。起初我就很驚奇,連日月星辰都在這裡排隊輪替了嗎?

到了夏天,水漫上了山陵時,上行和下行的航道都被阻斷,不能通航。有失皇帝的命令繼續傳達,早晨從白帝城出發,日暮傍晚時分就可到達江陵。這兩城之間相距有個1200多裡地,即使是騎上飛奔的千里馬,駕著疾風,也沒有這麼快。

三小櫻也是一個世外桃源,桃源盛世,當要關春、冬兩季節。吹著清爽的季風,坐在潭水邊的岩石上,靜靜的觀景。

那激起雪白浪花的激流,碧綠的潭水,迴旋的清波倒映著各種景物的影子。你上前去,潭水有如明鏡,透過你的皮囊,穿過你的心房,照映出你最真實的模樣。極高的山峰之上,生長著許多奇形怪狀的柏樹,高懸的泉水瀑布,在山峰之間飛速的向下衝蕩——此處已不見漣漪起伏。

環顧整座峽谷:水清,樹榮,山高,草盛,走取點回味無窮。

每到天剛放晴或下霜的清晨,樹林和山澗一片清冷肅殺。常有高處的猿猴,拉長聲音鳴叫,接連不斷,悽慘悲涼,空曠的山谷傳來四聲,聲音悲涼婉轉,很久才會消失。所以。漁民的歌謠唱道:“巴東三峽巫峽長,原名三聲淚沾裳。”

三峽博物館作文 篇30

去年五一,我有幸到三峽做了一次旅遊。

從重慶出發時,太陽還放射著刺眼的光芒,而此時,漫天璀璨的繁星與遠方那座五光十色的長江大橋相呼應。

一覺醒來,才發覺三峽中的第一峽—瞿塘峽已被拋在船後,有些掃興,強打精神換船去小三峽。小三峽的美是一種清秀而神祕的美。翠綠的山,倒映在碧綠的水中,碧綠的水泛著幽綠的光,幽綠的光又折回到翠綠的山上。兩隻小獼猴穿梭 其中,更有那綿延不絕的古棧道遺址和遠古的懸棺點綴。不禁令我想起北魏地理學家所寫的《三峽》:“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船駛進了巫峽,兩岸的山一下子變得陡峭了。巫峽是三峽中最秀麗的一段,而紅紅的晚霞彷彿給這位美麗的姑娘抹上了胭脂,使其更為迷人,還增添了另一種風韻。

太陽將半邊臉藏在山後,卻留出另一半,這紅的誘人的半邊好像一位醉酒的老翁。重重的山峰高聳入雲,站在甲板上遠眺,遠處峰巒疊嶂,讓人感到幾分神祕,在這兩岸山石中央,人的聲音顯得格外的清晰和具有穿透力,如果在這山間大喊一聲,又何嘗不是一種輕鬆和自在呢?傍晚時分,太陽沉到山後,天邊的雲霞由鮮紅變成深紅,又由深紅變成

紫色。群山上的淡紅色也漸漸消失了,灰黑色的巖壁在其中若隱若現。浪花仍然翻滾著,好像在向遊人訴說三峽的美麗壯觀。當遠方最後一絲夕陽消退,巫峽就被淡淡的黑霧籠罩著。山間神祕而幽靜,只聽見浪花在翻滾著,群山也只留下了起伏的輪廓。船又駛回瞿塘峽,以為是在夜間,沒有領略那鬼斧神工的陡峭山壁和狹窄無比的河道,難免有些遺憾。上了岸,那種恍惚飄蕩翩然欲仙的感覺卻久久不散。

再望一眼三峽,讓綺麗三峽的美景永遠留在記憶中。

三峽博物館作文 篇31

今天,是我們學校一年一度的春遊活動,這一次的目的地是三峽大壩,對於我這個沒有去過的人來說,也是一個不錯的體驗。

早上走在上學的路上,竟是陰雨綿綿,在這樣的天氣裡,會有什麼樣的精彩呢?

我們的第一站是截流紀念管。踏著曲曲折折的小路,我們來到了三峽大壩旁。大壩真長啊,橫跨著整個江面,竟然有兩千多米。百聞不如一見,今天親眼見到了這麼雄偉壯觀的三峽大壩,的確是名不虛傳。問們還參觀了原來修建大壩的機器裝置,連一個輪胎都足有兩米多高呢!

接下來,我們來到了罈子嶺,這是三峽大壩風景區最高的地方。我們先看了三峽大壩的景區模型,三峽大壩有兩個發電廠房和中間的一個洩洪的地方。做了幾級電梯,我們來到了罈子嶺的頂端。在罈子嶺上,還有一塊三峽壩址基石,是花崗岩做成的。此時,雨漸漸小了空中斷斷續續的飄來絲絲縷縷的細雨,朦朧之中,更有一番清新之美。旁邊還有一本巨大的“書”,上面記載著罈子嶺的種種資料。在一片水中,還真有一個大罈子呢。

在185平臺,導遊還給我們介紹了三峽大壩壩高185米,可以蓄水到175米。聽到這個數字,我不禁大吃一驚,哇!這三峽大壩的建設者可真了不起!

簡單而快樂的春遊結束了,希望下次還能再來!

三峽博物館作文 篇32

綿綿三峽,悠悠江水勾勒出了一副令人沉醉的山水圖。

在綿延七百里的三峽中,山,竟是如此的鮮活,彷彿被注入了靈魂。群山連綿,一座挨著一座,一直延伸向遠方。它們如同頂天立地的巨人,守護這美麗的仙境,完全沒有空缺的地方,容不得一絲光線的進入。它們好像一道天然的屏障,頂天立地,因為它們實在是太高了,只有正午和半夜,太陽和月亮才爬上天空,望著這美麗的仙境,山門依然地堅強地守護著,歷經風吹雨打,也不動搖。每當我站在山腳仰望,就會被他那雄偉的氣魄所深深震撼。

水,才是三峽中的主角。到了夏天,一切都是那麼的生機勃勃,樹上的葉子煥發了生機,山也披上了一件青衣。聽,水的合奏。水位升高,漫上山陵,將順流而下,逆流而上的船隻阻斷,江面上不見有船行的蹤跡。如有皇帝的命令要緊急傳達,他們大都早上從白帝城出發,坐船順流而下,四周環視著壯麗的三峽風光,但夏天的江水最為凶險,江水滾滾,波浪滔滔,經常會有翻船的危險,水流快速,稍不留神就會被水流駕馭,捲入凝窩。傍晚,就到了江陵,這中間有一千二百里。即使乘著賓士的快馬,駕著風,也不如船行得快。

每到春冬之時,整個三峽顯出一片清幽。白色的急流回旋著清波,碧綠的深水映出了山石林木的倒影。仰望山峰,極高的山峰上生長著許多奇形怪狀的松柏。有的像一隻白鶴,有的像一位老人,更奇特的有的像一朵蓮花,令人驚歎。懸泉和瀑布在山峰之間調皮地玩著衝蕩,兩岸山峰高峻,山上草木茂盛,帶給人許多趣味。

到了秋雨初晴,降霜的早晨,山澗和樹林顯出一片清涼和寂靜,薄薄的如輕紗般的霧籠罩在山間,給人一種神祕感。待霧散去,顯出一片肅瑟。葉子在空中緩緩地落下,流水在無聲的流著,帶走了落葉,一切不再是那麼活潑,富有靈性。經常有猿站在高聲長嘯,連續不斷。空蕩的山谷傳來回響,悲哀婉轉,連續不斷。所以打漁的人經常唱道: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有誰能明白漁夫背後的艱辛呢?

三峽博物館作文 篇33

我乘坐漁船,遊行於二百公里長的三峽之中。兩岸高大巍峨的青山緊密相連,透不過一絲兒光亮。那一座座山就好比撐天大柱,似乎沒有了它們,天空便會塌陷下來。

我問撐船的漁夫,“難道在這三峽之中,整日都無法見到那明媚火紅的太陽和那皎潔明亮的月光嗎?”

漁夫回答說“三峽的山的確很高,但也不是整日都無法見到日月。只是要等到每一天的正午和半夜才行,否則,便無法見到那日月。”

我聽了驚訝極了。難怪酈道元說三峽之山是“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呢!

午後,在漁夫家吃完飯,我走到院中,抬頭尋找太陽,可天空卻依舊陰沉沉的,沒有一點兒朝氣。

於是我又去問漁夫:“現在已到正午,為何仍不見太陽呢?”漁夫聽後,沒有急忙回答而是走到院中,環顧了一下四周,也抬頭看看天空。然後很果斷地告訴我:“現在處於夏季,夏季三峽多漲水。下午我們馬上就會看到另一幅景色了。”我聽後點點頭。

大約到了下午一、兩點鐘的時候,天空出現了一團漆黑的棉團兒,不久便雷聲隆隆,緊接著,便下起了大雨。大雨傾盆直瀉,窗外愈來愈黑,屋內越來越暗,最後不得不點亮了燈。雨下了大約一個半鐘頭。雨後的天空晴朗了很多,但仍不見日月。我出門觀看,三峽之水,已漲高了數尺,先前的一些小山包,都不見了,我激動起來,便再次邀請漁夫帶我們去遊一下雨後的三峽。誰知,漁夫卻斬釘截鐵地回答:“不行。”語氣不容質疑。被拒絕的滋味固然不好受,但我依舊好奇地問道:“為什麼不行?這景色多美,空氣也清新多了。”漁夫可能意識到剛才語氣過重,這次便和藹可親地回答我:“不是不許你去,因為三峽夏天漲水後,阻斷船隻無法通行。且夏季天氣變換莫測,倘若出去,又遇上漲水就麻煩啦!”我聽後慚愧地點了點頭。但隨即我又疑惑了,又問道:“你們現在有了通訊裝置,與外面聯絡方便,以前沒有若遇上夏天漲水咋辦?”漁夫說:“是啊,可大自然就是如此奇妙。我也是聽父親講過,以前皇帝急傳聖旨,若遇上夏水上漲,船無法前行,這時,只需要清晨從白帝城出發,傍晚就可以到達江陵。就不會耽誤聖旨的到達。”這時,我看見門前的江水飛速的奔向遠方。於是我又問漁夫:“您看,這水這麼急,它的速度到底有多快呢?” 漁夫說:“這水快可以用一句話來形容,“乘奔御風,不以疾也。”我聽後,張大了嘴。

這時,我看見,對面的山澗裡,瀉出一條白色的帶子,再看看江中的水,多麼的澄澈,不禁悲嘆道:“如此澄澈,美妙的三峽水,到了冬天,也還是不免會結冰啊!”漁夫聽後說道:“三峽水有個特點,春冬水的特點近乎相同,夏水則是現在所見的這樣,急流衝蕩,唯有秋水才是”林寒澗肅。”而春冬之水卻是十分美麗,不知道是誰說的,總之這句話十分符合三峽的春冬水的特點,好像叫做“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迴清倒影,絕獻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漁夫一邊回憶一邊說道。我說:“這是我國第一位地理學家,酈道元說的。”“哦〃”漁人若有所思地回答道。 第二天,吃過早飯,漁人划船送我回家,坐在船上,我突然發現一件怪事,“怎麼這幾天,沒聽見猿鳴呢?”我問漁夫,漁夫哈哈大笑,他說道:“那是因為你太不幸運了。猿鳴在秋天才能聽到的。

而且秋天的猿鳴很有特點。它的叫聲很怪異,也很悽凉,總有一種家破人亡的感覺。而且整個山谷都是迴盪著這種聲音,很久很久才會消失呢!”突然,山上傳來一陣奇怪的叫聲,很怪異,但不淒涼,也是傳了很久很久才消失的。這時,漁夫笑咪咪地唱起了當地的一首很經典的漁歌:“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我如夢初醒,原來那叫聲是〃〃餘味久久迴盪。

三峽博物館作文 篇34

我和爸爸、媽媽游完三峽大壩後,我們坐車來到了三峽人家風景區。

三峽人家風景區是屬於國家5A級風景區,我們買票後進入景區,來這裡遊玩的旅客非常多,我們需要坐遊輪從長江上渡江後來到對面的山上。這裡的船十分鐘一趟,速度也非常快,船上都有空調,也有導遊講解。

我們來到的三峽人家的山寨裡,剛來到這裡就感覺非常涼快,因為是在山上,溫度都要低一些。爬山的臺階兩旁有很多竹子,山下是一條清澈的小溪,湖水非常乾淨,湖面上有許多烏篷船,船上的漁夫都是戴著斗篷,唱著山歌划船,船邊還坐著穿著古裝,彈著琵琶的女子,形成非常漂亮的山水畫。

我們來到了瀑布前,水量很大,水面上還有荷花,真是很清涼舒服。我們從山上下來坐船又來到了巴王土家山寨,山寨裡房屋都是用黑色的瓦片做的,映在綠色的山水間很好看。我還看了山寨裡的皮影戲,民族風情表演等節目。

這次旅行讓我開闊了眼界,增長了見識,當然我吃到了許多美食,也買了許多漂亮的民族紀念品。

三峽博物館作文 篇35

我們研學隊伍從上游出發,登上船後便向宜昌進發,很快我們便來到了三峽大壩。

早在文字中頻頻出現的三峽大壩便出現在了我的面前。長江在這裡被攔腰截斷,匯聚而成的水流"壓″在了三峽大壩上,難以想象大壩承受著怎樣的壓力,這不由得讓我想起了“壯觀”這個詞,確實壯觀,我們中國的三峽水利樞紐工程。

船漸漸駛入三峽大壩,獨特的過壩方式讓我歎為觀止。水流駛入閘室後,閘門開始關閉,但厚實無比的閘門把滔滔長江水緊緊地關在了閘內。淹沒了水位線,我們乘坐的船已經與橋齊平了。

不一會兒,閘室的水位開始漸漸下降,水位線便漸漸的顯現了出來。隨著水位的下降,前方閘門中透出一絲光亮。這時,我才發現前方閘門正在液壓機的作用下被漸漸開啟。獨特的設計原理,讓我深受觸動,多少科學家夜以繼日的研究成果在三峽大壩上盡現,類似電梯的原理,更讓我為"中國創造"而感到由衷的自豪。

船從三峽大壩駛入廣闊的江面,我也領略到了三峽的另一個特點——美與秀麗。先前早已在文字中閱覽到了三峽那獨特的美。但只有親自駐足觀看,才能徹底領略。兩岸的山高聳入雲,但陡峭的崖壁上總能發現松樹的身影,而那綠鬆也正與碧水相互映襯,船從兩岸間駛過,但留在我心裡的只有兩個字——秀麗。

而那兩旁高聳入雲的山,也正如酈道元在《三峽》中所載:"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早在文字中飽覽的三峽,在這一刻真真切切得擺在我的面前,我也徹底領略到了"若不是正午和午夜,就看不到太陽和月亮"的真實寫照。,

這次的三峽之旅讓我徹底領略到了酈道元在《三峽》中描繪的景色,而三峽工程的雄偉壯觀,更激發了我為實現夢想而努力的信心和決心。

三峽博物館作文 篇36

三峽美,美的壯麗,美麗的雄偉壯觀。有時柔美,有時險峻,但都不失那種巨集升的氣魄。如同仙境中仙境,有一種豁然開朗的美。

微雨的輕撫裡在夢中走過,江水的溫柔寂靜,澎湃高昂。那碧綠的江水在腦海裡縈繞不去,彷彿站在石頭上伸開雙臂,風從寬大的以山中流淌而過。白色的急流回盤旋,仿若耀眼的水晶又似白銀綢緞,碧綠的深潭,映著兩岸高聳入雲的青山西安的雄偉奇迤,天上的雲映照於水面,極高的山峰上長著怪狀的松柏,它們長在岩石縫中,映在水面,仿若折斷似的,更是一番美景趣味。越來越深,倏忽,仿若置身於雲山,松柏景之中。

置於仙境的我,耳畔依稀傳來隆隆似雷聲的轟鳴。原來,是一條瀑布從高聳入雲的山峰上傾瀉而下,沒想到輕柔得水變得氣勢磅礴。瀑布積著一遷清水,可以看到魚兒爭相跳躍,兩邊極茂盛的樹木映入水中,仿若那句話:“魚在樹中游,人在岸邊戲。”

三峽的水,神奇,迤邐,叫人無限神往!

淒涼的猿聲此起彼伏卻帶有些婉轉,似乎看到他們站在山峰最高處,發出那陣陣猿啼,直到很久很久才消失。看到滿地的白霜,樹林和山澗都顯出了淒涼和肅殺,回想那一聲聲的啼聲,這裡的秋天一場淒涼!那連綿不斷的啼聲仿若一首悲慘淒涼的歌曲。漁哥的歌聲迴響整片山後,感受那“猿啼三聲淚沾裳。”的悽異,秋天的蕭瑟

漁哥坐在穿中吹著笛子,笛聲悠揚而溫潤,劃開的江水在波峰浪尖上愉快的舞蹈,舞出燦爛的感覺。夢也在燦爛中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