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作文

關於鄉魂的作文

作文2.3W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範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於鄉魂的作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於鄉魂的作文

關於鄉魂的作文1

青青的麥田,一望無際;純淨的藍天,婉約明淨;絢爛的花海,五彩繽紛。身處其中,彷彿置身於梵高的畫中,不用刻意去雕琢和修飾,只是將那青翠欲滴的本色灑噴在純白的畫卷,化成碧綠的池水,靈性的植物,溢滿鄉村。

鄉村,毫無城市的浮華與喧囂,卻有著陶淵明那“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自得其樂的夢境。那有著奼紫嫣紅的繁花,清流急湍的小溪,樹木蔥蘢的小山,竹籬茅舍的小院,當然還有那空中依稀可見的閃爍著的點點繁星。

那童話般的意境,彷彿陶潛詩中的世外桃源。溫順的'牛羊,樸素而簡陋的民居和守護著麥田的稻草人,就在那晨曦薄霧中迷濛著演繹著。斜斜的日光輕灑在身上好不逍遙自在,彷彿化身為一隻蝴蝶,迎著麥香在春叢中徜徉。那陽光傾瀉在鄉間,一陣風吹過,光波便在一瞬間從這一片駛向另一片。

伴隨著涓涓溪流踏上鄉村的小橋,儼然走進一幅小橋流水人家的畫圖。我站在那千年不倒的石橋上,觸控著那歷史留下的足跡。那沉澱著數千年文化底蘊的石磚,是一個鄉村最原始的標誌。在石橋,我可以看到它那蘊藏千年的祕密,聽見它正在大自然中深情地向人們傾吐著那遠古的神韻和靈魂。抬頭往前看是或零星或擁擠的土磚屋,然而那些陳舊甚至破敗的土屋在我眼中卻別有一番風韻。因為那裡是人類文明的起源,是刀耕火種的源頭,它擁有幾代人精神與力量,向世人證明那屬於鄉的魂靈。

推門走入土屋,青銅色的瓦甍,搖晃的幼兒床,燒柴的灶臺,與甚至那再簡陋不過的木製臉盆,便一同組成了鄉村田園的夢——那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平靜的生活與那細膩溫柔的農家風韻。

也許,我們早己習慣了充滿林立的高樓,喜愛那城市流光溢彩的夜景,竟對鄉村的記憶模糊了,在悠遠的歌謠中,變得越來越理想化、虛擬化。

不錯,鄉村的生活只有我們在日夜的疲倦過後才會記起,然而我們仍就不過是在休憩時,路過它並報以淺淺的一笑,卻忘記停下我們那充滿匆忙的腳步,推門稍息。

正如歌中唱道:“到不了的都叫做遠方,回不去的名字叫家鄉。”

夢裡,發現鄉村,就是人們遺忘在遠方的家鄉。

關於鄉魂的作文2

人生之旅,總有一種力量推著我們向外走,總有一種力量拉我們回原鄉。席慕容形容故鄉為一支清遠的”笛”,笛聲悠長綿揚,讓我們在遠行之中迴歸我們的精神原鄉。若歸而不得,便有了鄉愁。

三毛曾寫到:“心老在漂泊的路上,到哪裡都是流浪。”這正是當下許多人的“鄉愁”,更多的從空間、時間的距離中脫離出來,成為靈魂的漂泊,精神的無處安放。為此,也許唯有安漂泊之魂,存精神原鄉方可讓現代人重回故鄉。

重升故鄉人情溫度。當我們回望故鄉之時,貪戀的是鄰里鄉親晨時一句清亮的問候,是有喜事時家門前幾大桌的喧譁鬧騰,是夏夜裡聚在一起看電影,夜裡一雙雙明亮的眼睛。我們貪戀的是故鄉人情溫度,是世代聚宗而居的血肉溫情。而要有人情溫度則必要有人。如今,城市化推進,城市不斷擴張,變得擁擠繁忙。而鄉村卻在青年人的離開與老幼的寂寞留守中沉寂。鄉村因人的存在而成為故鄉,也必會因人的流逝離開而消亡。鄉村的消落是故鄉的離開,是鄉愁的重要原因。為此,我們必須大力發展鄉村經濟,讓更多在”留不下也回不去”的生存困境中掙扎的人群有底氣回鄉,讓故鄉重升人情溫度。

重塑故鄉精神力量。不久前,當余光中先生離開我們之時,他的`鄉愁再次喚起人們心中關於故土的愁緒。起初,也許余光中先生同我們一樣以為鄉愁不過是“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的空間之隔,然而時隔多年,當他終於有機會踏回大陸故土時,才明白鄉愁遠非海峽的距離。鄉村在時間潮流中逐漸喪失其原有的精神力量,於是先生便有了永恆的鄉愁。

而鄉村故土的精神力量究竟是什麼呢?我想,那是一種世代與泥土、與河流、與鳥為獸相處為俾而積澱形成的精神氣質,待視為人品質的艱苦奮鬥,堅毅不屈,體現為相處之道的直白純樸,體現為敬畏自然的生存之道。這些卻在城市化、現代化中作為落後的標誌被刪去,於是我們失去精神力量,在更廣闊的時代裡不敢趨步,也許只有將這些品質弘揚,才能讓精神力量重回故鄉,揚遊子之精神原鄉。

唯有重視故鄉之內在力量,才能安漂泊之魂,存精神原鄉。

關於鄉魂的作文3

又是中秋佳節倍思親的時候,信天游緩緩迴繞在耳邊。“中秋一杯思鄉酒,淚在眼中歌在喉。問天流雲隨風走,臨水無波泛輕舟……”

故鄉時刻吸引著我,讓我回家。她說:“回來吧,我的孩子,這裡松樹滿山,水泥路臥龍般蜿蜒,我想你了,你身上有我留下的棗香,你的心裡有我種下樸實的根。”

一陣風吹過,霧散了,露出山的一角,那遠處亮起的燈塔便是你了。故鄉,我的精神家園。

春天的時候,麻雀飛上枝頭,蝴蝶繞著桃花轉啊轉,我踩著階梯,閉上眼嗅到了泥土的芬芳。“三月三,筆架山上好運氣”,人們在山上兜兜轉轉,為這一年的.生計來討些好運氣。

夏日炎炎,家鄉的農民在地裡鋤草、澆水。說來也傷心,我們這個地方常年乾旱、酷熱,能喝上水已是奢侈,又怎能要求上天來餵飽我們的莊稼。這個季節,叔叔嬸嬸都要頂著炙熱的陽光到山頂的廟上去祈求雨水的滔滔不絕,許是聽到了故鄉人兒的心聲,沒過多久,雨就淋淋地下起了,幼苗長得像剛出生的寶寶一樣快。

秋風悽悽,楓葉早就開紅了筆架山的背脊,像新郎胸前的大紅花很是喜慶,鄉里人的莊稼一眼望去,像披著紅頭巾的新娘,驚豔了每個過路的清澗人,“今年又有個好收成啊,天可是爭氣了。”對於靠天吃飯的黃土高原,若是每年都可以豐收如此,我們便滿足了。筆架山聳立在清澗的中心,如同新郎永遠陪伴著新娘一樣,此生不渝,終生不悔。

寒風呼呼地吹,雪花如純白色的茉莉花瓣,一片又一片,一層又一層。站在山上,風更大了,又冷得生畏。但每天晨練的人並不在少數,從後山爬到前山,然後再回家做飯,這便是清澗人身體倍棒的原因吧。筆架山,我們怎能離開你呢?

挺拔高聳的大山,堅定地屹立在城市中心,筆架山啊,我魂牽夢繞的筆架山,我想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