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作文

【精華】親近自然作文彙編五篇

作文1.39W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為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議論文。怎麼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親近自然作文5篇,歡迎大家分享。

【精華】親近自然作文彙編五篇

親近自然作文 篇1

山川之美,古來共談。自然孕育了天地萬物,並賦予她們美貌。可惜我不是謝靈韞,面對青山綠水卻無法用詩篇吟頌。我只能用我心靈的相機照下這絢麗奇葩,來感受自然的嫵媚。

鏡頭一:在泥濘的小徑上,那樹堅固穩定地立在那裡。它俯下身,以根鬚擁抱泥土。昂起頭,用枝葉扶摸藍天。一生的追求,在葉脈裡血般流淌。暖風的喧鬧裡有喜悅的朗笑,狂雨的輕述中有感傷的哭泣。快樂與痛苦是他豐潤的養分,養芸芸眾生。葉為事業,花是情感,秋果就是它對世界的微笑了。

鏡頭二:那是棵普通的植物,但它的根卻開出了玫瑰;醜陋的軀體擁有美麗的靈魂;平凡的民眾創造了偉大的奇蹟,這,就是對美的追求。它創造了美而甘願醜陋,它的美是“醜的美”,是一切美的根源。

鏡頭三:它是滄海中的一族,。它從高處發源,慢慢形成了一脈永不回顧的'流泉。它曾遇到過山岩的前阻,但它起伏推逼,奮勇向前。它曾遇到過心魂驚駭的暴風雨,但它用它博大的胸懷包容了,在眼光普照下歡快的奔流,你說那是一種匆忙的奔赴---沿著生命必經的里程,奔向返樸歸真的海。

鏡頭四:雲的美是一種變幻莫測的美。白雲千載空悠悠,它俯視歷歷晴川,不為世俗所羈絆。這種與孤鶩比肩齊飛,擁有以天為蓋以地為廬的灑脫的自由,難到不美嗎?

自然是位能工巧匠,它創造了山川,河流,也創造了人類。在感受自然的同時,或許能從中得到生命的解答,人生的詮釋。

親近自然作文 篇2

親近自然春天,梅花似雪,“萬樹梅花三里路,斷人行處一人行”。夏天,枇杷金黃,“誰鑄黃金三百丸,彈胎微溼露溥溥”秋天,板栗票箱,“嘗新掘泥筍,代餉剝枯慄”冬天,紅桔累累,“浸月冷波千頃雪,苞霜新桔萬株金”。這就是東山——一個花果森林為主的自然景觀和明清古建築為主的人文景觀為特色的旅遊勝地。在這裡月月有花,季季有果。這花花果果,既裝點了東山的山山水水,又提供了極為豐富的旅遊資源。東山還是譽滿天下的魚米之鄉,銀魚、白蝦、梅鱭魚是馳名中外的“太湖三寶”。

除了吃的還有東山的悠久歷史,紫金庵的南宋彩泥羅漢等。這麼美麗的地方你怎麼能錯過呢?席家湖外楊家灣,百畝新園迤邐開。鬥起層樓疑殿宇,平鋪雲石作階臺。長堤一帶栽新樹,堤內鑿池深幾許?嶙峋石骨砌欄干,曲折迴廊避風雨。枕流凝土架環橋,圓桂雙聳接電燎。山氣遙通金嶺脈,波光近映太湖潮。這首詩是詩人朱潤生狀寫啟園風光的'。院內有融春堂、如意小院、翠微榭、涵影池、坐金亭、環翠橋、震澤樓、鏡湖亭等諸多風景。

啟園內可以說有三個寶貝:柳毅井、御碼頭、楊梅樹。柳毅井,柳毅井又稱柳毅泉。井看似不深,俯身探手可掬,然而常年旱澇無盈涸,風搖亦不混濁,水質甘甜可口,是東山五大名泉之一。楊梅樹,聽說康熙三十八年(公元1699年)南巡來到東山,見此百年楊梅樹型優美,蒼勁古拙,逸趣橫生,因此這棵楊梅樹保留到現在。如今,古樹更深野貓,每年碩果累累,楊梅成熟後,呈紫黑色,酸甜多汁,為楊梅中的佳品。

御碼頭,深入湖中一百米,碼頭頂端築有通湖亭,亭內選有康熙御筆的“翠色滿湖”。御碼頭旁為駱駝山,系湖石假山堆築而成,因狀如駱駝而得名。東山真美啊!話說得好“上有天堂,下有蘇杭”。離開喧鬧的大城市——上海,到小山村中呼吸呼吸新鮮空氣,對我們的身心不是大有幫助嗎?領略美景之餘,也多親近自然。唉,真是一舉兩得!

親近自然作文 篇3

周圍的天空,草地,鮮花,土地,蚯蚓,螞蟻一個個自然界的生物,無不讓人引起聯想,想要更加去挖掘。

今天陽光明媚,估計太陽公公的心情也無限好,萬物都彷彿有了生氣。回想前一段時間的旅行:爬塘朗山。

那天我們在一個風和日麗的下午出發,開車幾十分鐘,找到一個車位,再買一瓶水,我一家人和兩個叔叔就開始爬山,我媽和我爸從順路--盤山道,我和兩位叔叔走捷徑--石階路,雖說是捷徑,就很累,開始爬的時候,我興致勃勃,邊爬邊說笑,還玩起了手機,可爬了十幾分鍾,腿就酸了,也沒有剛開始的興致了,爬山變成了一個堅持,如果連堅持都沒了,可能我直接返回了。

當爬到中間的時候,腳底下的石階沒有了,只剩下山路,再爬就只能沿著“前人”踩下的腳印,不過這沒有讓我停下腳步,前面的一位叔叔一邊走一邊拉我,(另一位自己先走了)把我好不容易帶到了盤山道。

到了盤山道,腳下都是如履平地一般,我歡快地跑向山頂。到山頂,有一個涼亭,從山頂位置向山下望去,不免有種一覽眾山小的成就感,眼前都是青翠欲滴的綠色,就感覺有種並不可能爬這麼高,可又確實爬了這麼高的懷疑和洋洋得意。可這還沒完,那裡還有一個”百尺天梯“,那樓梯我雖然沒數,但我印象中爬了很久。在我和叔叔下山時,遇到了我爸媽,他們不打算爬到頂,我們就這樣回去了。

這一次爬山讓我感到很開心,但更多的是成就感,我成功登上山頂的`喜悅,如果有時間的話還有再去舊地重遊一趟。相信我會有不一樣的感覺。這次去的匆匆,沒有留心欣賞沿途美景。再去時,風景應該會更加美麗。

親近自然作文 篇4

好不容易收回了視線,我的目光又被另一樣東西所吸引,“爸爸媽媽,快看,那個東西好奇怪哦!”,我像發現了新大陸似的,指著一間農舍前的一個橫放著的木架子,大聲喊叫,媽媽笑眯眯地說:“那個啊,就是我小時候打水用的工具,叫‘轆轤’,它是用來從深水井中打水的”,媽媽彷彿陷入了對童年的回憶,絮絮叨叨地說:“小時候,咱們還為它編了一首歌謠:‘奇怪,奇怪,真奇怪,腸子長在肚皮外’”,聽著媽媽的敘述,我又回頭看了一眼那個轆轤,只見它那棕黃色的棍子外,還纏繞著一圈圈繩子,在繩子的下方,吊著一個水桶,我把這個從未見過的東西深深地印在了腦子裡,它是我出遊後的`第一個發現。走了沒一會兒,我又發現了遠處一塊很奇怪的農田,它像樓梯一般,一層比一層高,宛如一塊溫潤的翡翠,在那陽光的照射下,折射出淡綠的光芒,媽媽又開始充當“解說員”,告訴我說:“這是梯田,在山腳下用梯田種植農作物的好處是可以防止植物被雨水沖掉”。

我望著樸素的農舍,綠油油的梯田,以及我平時只在書上看到的小牛,覺得這一切彷彿是一幅彩色的油畫,它脫離了城市中越來越快的生活節拍,給人以一種悠然自得的感受,它也脫離了城市那五光十色、令人眼花繚亂的街道和樓房,給人一種樸實無華的感覺,比起城市,那一份淳樸和自然更襯托出了這裡的獨特之處。

“從無字處讀書”,這正是古人教導咱們要從生活中吸取書本上沒有的知識。而這一次的田園之旅,讓我走出了狹隘的生活範疇,走近了大自然,不僅放鬆了心情,更開闊了視野,真是兩全其美。它也讓我明白了,書並不是萬能的,有時書上所沒有的東西,卻可以從大自然中得到,它需要你真正開啟心扉,走近自然,才能讓你閱讀大自然這本無字之書。

親近自然作文 篇5

隨著鈴聲響起,合上書本,拋下雜念,踱向窗邊,且用這短短的25分鐘,做一次短暫卻精彩的旅行吧!

倚著窗戶,極力地向外眺望,想將太陽西下的天空之景攬入眼中。那將落山的太陽,收斂了光芒,靜靜地閃耀著餘暉,天空仍是湛藍,但在天的盡頭已釀出一抹橙黃,如同用畫筆蘸了幾筆橙桔、幾滴清水,隨性的向天空揮灑,橙色便一點點向四周浸潤,由深及淺、顏色漸變,交織在遠方的天空,橙黃、橘色、淡黃、淺綠,最終融進了藍的底色。彷彿是陽光給大地的情詩,此情此景,光耀裡傾吐著與大地分別的眷戀,微微薰出一片淡淡的紅暈,煞是可愛。

時間毫不停歇地向西走著,太陽也緩緩的挪動著步伐,天空的顏色也隨之加深。那份橙紅渲染出不同層次來,藍、黃、橙、紅,彷彿西方簡單的水粉畫,一筆一道,深深嵌刻在天際,由上向下,層層分界遞進,毫不矯揉造作卻又活潑熱烈。將目光放遠,隱約看到遠方大樓上的轉播塔像孤單的隱者佇立在這絢爛的日光中,似乎只有他讀得懂這天空的美與無奈,只有它靜靜的陪伴著這耀眼卻即逝的夕陽。

同學提醒我就要上晚自習了,我不捨地轉身返回座位,卻驚奇的發現天上不知是誰將紅染缸打翻——紅色肆意的潑灑,將天空浸染成絕美絕美的紅了,紅的徹底、紅的奔放、紅的自我,將這天空擁進紅色的懷抱。陽光也熱烈了——閉上眼,只覺得臉頰溫熱,光芒如海浪般熱情的湧向我,拍打著我,彷彿要將我攬入這景的一角。目光陶醉在這無邊的紅中,靈魂也被感染了。我彷彿是詩人,想要用文字吟誦這美景卻被紅的震撼堵住了嘴。

在沉醉中,心情莫名的變得慌亂,這夕陽這天空,這熱情,我是多麼熟悉而如今卻那麼陌生。

曾幾何時,春的草長鶯飛,夏的綠柳成蔭,秋的麥浪滾滾,冬的銀裝素裹,是我們的最愛,我們曾在自然中尋找快樂且自由的青春,但如今這卻變成了記憶的符號。

是因為什麼?作業的繁多?上課的`忙碌?不是的,在這本該嬉鬧的間隔中,我不仍能夠擠出生活的間隙去品味多姿世界恩賜我們的時光麼?

我們總是抱怨時間的擁擠,卻忘記尋找自然的真諦,一山一水是自然,一花一草也是自然,只要你盡心發現,身邊的空氣不也是自然嗎?

原來,生活處處有自然。重要的是我們何時願意停下忙碌的心,走進自然,體驗自然的趣味。

為什麼不呢?做個自然中的人,為心靈作一次旅行吧,哪怕只有短短二十五分鐘,也足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