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作文

禮儀之邦作文

作文9.47K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禮儀之邦作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禮儀之邦作文

禮儀之邦作文1

雲山蒼蒼,江水泱泱。中華之風,山高水長。

——題記《左傳·定公十年》疏雲:“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章服之美,謂之華。”溯史援經,華夏兒女將古老的歲月抽絲剝繭,秉禮儀之心在汗青渝麋間亙古織就:著我漢家衣裳,興我禮儀之邦。豈曰無衣?與子同袍。黃帝垂衣裳而治天地人間伊始,交領右衽斂盡塵荒,從獸皮蔽體到霓裳巍瀾,自茹毛飲血至禮樂盛行。一襲華裳,禮儀之彰,故謂華夏衣冠上國,禮儀之邦。

看我泱泱華夏,古老而深沉。她有大漠孤煙,長河落日的豪情萬里,也有小橋流水,杏花春雨的萬種柔情。有悠悠文墨貫古今,長長的一路走來,那漢字中蘊藏的中華雄風,那詩詞中鐫刻的縷縷悲歡,都隨時光吻雪濯水,卻不曾褪色,越淬越堅。撫過漢時風,沾過唐時雨,折過宋時花,忘過明時月。縱使山河曾寥落,一腔文化情懷不改色。從大漠孤煙塞北,到小橋流水江南;從山水田園牧歌,到金戈鐵馬陽關。華夏是灰塵掉落的古董,光芒奪目;更是古樹新發的嫩芽,萬木成春。

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我泱泱中華,自古以來以禮儀立邦,以德教服人。不曾暴虐欺人,不曾以強凌弱。一千多年以前日本曾派譴唐使前往我國學習,吾國不以其粗鄙落後而宰割之。而是敞開大門,大張教化,我之先進我之優秀任其學之。日本這蕞爾之邦,蠻夷之地才得以有了禮數有了文化有了文字。這才是真正的大國風範。中國有服章之美,謂之華。“來看血脈自炎黃,絲絲只讀盡春蠶綠桑,著綴玉配華裳,整襟高堂上,無一不往。”蠶青上縹下,深衣承古往,寬下狹頭上,續衽勾其旁,上下有連裳,裾居側後方。此章服之美,亦乃“越羅衫袂迎春風,玉刻麒麟腰帶紅”之繡錦貴華,乃“織為雲外秋雁行,染作江南春水色”之清麗婉柔,乃“披羅衣之璀粲兮,珥瑤碧之華琚”之霧綃輕曳。流年未眷,漢衣翩躚洪荒千年端儀未歇,章服之美,今輝亦當塑吾儕為龍脊樑。

妙哉我泱泱中華青松巍峨,久哉我泱泱中華源遠流長。美哉我泱泱中華星移斗轉,壯哉我泱泱中華百花齊放。著我漢家羽衣霓裳,交領右衽儀端莊,天圓地方,意蘊悠長,染一衫風骨無殤;看我華夏禮儀之邦,仁義滿懷愛無疆,山川疊嶂,萬千氣象,孕一脈子孫炎黃。

此生無悔入華夏,來生還投種花家。——後記

禮儀之邦作文2

自古以來中國人都是秉承“孔孟之道”的,因此中國也被冠以“禮儀之邦”的稱號。可是近年來,這“禮儀之邦”的稱號倒有些徒有虛名了。

路上一個殘疾人要過馬路,坐在輪椅上乾著急,從他身旁走過的人形形色色,多多少少,看見邋遢的他無一不顯露冷漠或鄙視的神色。十幾分鍾過去了,紅綠燈也不知變換了多少次,殘疾人依然是過不了馬路。

在一本古書上竟也記載著相似的故事,一個又老又殘的老人想過河,可河水湍急,一下去必會被沖走,這位老人柱著柺杖著急地望著河對岸。這時剛過了河的一個年輕人轉過身放下沉重的包袱飛也似地跑過來,背起老人送他過河,老人露出滿足的,並帶著“你幫我是理所當然的神色”。

而如今這“尊老愛幼,扶老及幼”的口號都喊得厭煩了,又有哪一個老人能想:老人就是享天倫之樂的呢?公交車上年輕人給老人讓座,或是被年輕人當做驕傲的資本,或是被他人鄙視“吃了飯沒事幹,自己搶到位置還坐。”孩子喊:“媽媽,今天我在路上給老人讓座啦!”家長會興奮地說:“太好了,我的孩子真懂事,真懂禮貌,媽媽為你自豪!”他不會說:“讓座有什麼可驕傲的,這是應該的。”

其實,原本的社會是人人擁有一顆善心的。像孔子宣揚的“孝為先”,古代的“二十四孝”。黃香溫席等故事無一不證明了人們十分看重“孝道”中國古代皇帝選撥官員,以是否盡孝作為衡量人的一個標準。因為他們認為,只有對父母盡孝,才有可能對國家盡心盡責。

再看看現代吧,當今的年輕人年紀輕輕窩在家裡做“啃老族”,全靠父母養活,那些富二代在外吃喝玩樂全用老子的錢,回家後,還擺出苦瓜臉,彷彿“天下唯我第一”;有些人當了大官就不認自己的父母,將他們掃地出門。父母在外乞討實在不能維持生活,就來找他要錢,大官揚手把他父母趕出單位……種種不孝的事都在我們生活之間發生著,更可恨事,中國沒有出臺一部關於“孝敬父母”的律法,讓那些人逍遙自在。

最後我想嘆一聲,我們的“禮儀之邦”到哪兒去了?

禮儀之邦作文3

浩瀚的神州,乃是世人皆知的“禮儀之邦”,其溯源可謂是久遠流長。“禮”始於周公,復於孔子;盛於董仲舒,貫穿中華上下五千年。禮儀是一個人道德水平、文化修養、交際能力的外在表現,也是一個國家道德風尚和生活習慣的反映。

那來看看這個世界的禮儀吧,英國以紳士風度而著稱,日本和韓國以鞠躬微笑令世人大為讚歎,而如今中國的禮儀有些懈怠了不是嗎?

先來說說道德水平吧。隨地吐痰,隨手扔垃圾,把先登上公車的人擠下來自己卻理所當然的踩上踏板,登上車,看見有老婦人登上車,自己卻塞著耳機臉朝窗外,一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欠扁之態……再想想還有什麼呢,其實太多太多了。

再來談談文化修養吧。走在路上,如果留心,不難發現兩個並肩走在一起的小夥子手裡叼著根菸,穿的稀奇古怪,頭髮則是什麼顏色都有,嘴裡不乾不淨的,時不時的會爆上一句粗口……那這些人有令我們驕傲的利益嗎?回答是:當然已經蕩然無存了。

最後再來看看生活習慣吧。北京大爺光著膀子在故宮前晨練,弄堂阿姨卷著頭髮穿著睡衣去菜場買菜,衚衕口的小毛孩兒光著屁股,天真的笑著……把自己想象成一個英國人,來到中國旅遊,無論去到那個地方,心裡一定十分驚訝。再想象一下自己能到上述的每個地方,看到這些會不會很失望呢?

……

這些完全體現了中國現在的文明禮儀,我們平時不去關心這些,甚至認為這也太正常了,那麼和中國古代的禮儀媲美呢。很遜色吧!同樣的我也不認為中國古代的禮儀值得我們再次效仿,很難保證如果重演歷史,閉關鎖國的情況不再發生。

所以我們需要在前人的禮儀上做適當的調整,而正視現在社會禮儀的缺陷,那麼趕超世界禮儀的夢想就會很快實現,恢復中國禮儀之邦的美稱也不再只是奢望,作為二十一世紀的炎黃子孫,我們應做些什麼呢?很簡單,從身邊小事做起。

著裝整潔,文明用語,熱心微笑,尊老愛幼,細心觀察,保持每個所到之處的整潔,那麼城市將變得很美很美,那麼所帶來的經濟效益也會大大提升,那麼中國人在世界的口碑也會得到好評……太多太多連鎖效益了,只要我們完善自己的舉動。

說了這麼多,只想體現一句話:提升個人修養,完善個人舉動,禮儀之邦便會重返世界。

禮儀之邦作文4

遠方傳來千年前的梵音,沉睡了六百年的文化寶藏終將覺醒,呼喚著我的靈魂。那華夏千百年的積澱,任歲月惹塵,年華老去,我仍將等等千年,駐足於此,墮入輪迴,卻只為你的歸來,重奏禮儀之邦。

那年正值盛夏,倏地,彷彿上天早已註定,千年前便書寫好的命格,我邂逅了華夏文明的積澱——漢服。自我第一眼看見她,便被她的風采所傾倒,想用文字抒寫她的美好,又怕文字過於淺薄,不足以記載她的厚重。她傳承著華夏千年的文化,是一個民族的記憶,她不僅僅是服飾,更是民族文化的縮影。

“我願重回漢唐,再奏角徽宮商,著我漢家衣裳,興我禮儀之邦。”每當這大氣渾厚的歌聲響起,總會不經意淚滿襟裳,心中共鳴與樂聲長廝不捨分離,六百年的文化斷流,讓人們識不得她的模樣。她渡得過千年寒霜,渡得過詩酒年華,渡得過盛衰興昌,卻渡不過世人不顧而去的目光。我慶幸我遇見了她。初遇時她的端莊美麗,相知時她的大氣古樸。讓我同等待了一年的花事,只剩內心之喜。

“我願重回漢唐,再譜盛世華章,何懼道阻且長,看我華夏兒郎。”再譜一曲禮儀之邦。迴盪於神州大地。以紅塵為道場,奏一曲雲水禪心,曲水離殤。時光氤氳了緣分,便是因為與她相遇,我才知曉,中國原是衣冠上國,素有章服之美稱之華,有禮儀之大謂之夏。也許,便是如此吧。有時,又在感嘆,我遇見她的時間剛剛好,她在日漸興盛,我在日漸長大,她有她的發展,我有我的軌道,偏是如此正好,命運的齒輪緩緩轉動,只一個轉身,驚覺,你也在這,這被蒙塵的文化寶藏。

“看我泱泱禮儀大國,君子有德為遠播,江山錯落,人間星火,吐納著千年壯闊。”是了,就是了!君子有德。漢服不僅是華裳,更是民族文化的濃縮,德行附於衣冠,復興之路何其艱難。古書殘卷只附於紙上,經年已久,風吹消散。只有精神寄於華裳!身著漢服,歷史的厚重感便湧入你的身軀,只為傳承千年前的“君子有德。”開啟光明大道的修行。

看我華夏禮儀之邦,仁義滿懷愛無疆,山川疊嶂,萬千具像,孕一脈子孫炎黃。我不願只在夢裡與她相知相守,只願四季流轉。命途更迭,她都能傳承著千年文化永隨世人,將“君子有德”傳遍天下,將民族文化封存於華夏眾人心底,永不散去。

梵音仍未消散,有個來自遠方的聲音,似低吟,似淺唱“著我漢家衣裳,興我禮儀之邦……”

禮儀之邦作文5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我是六年級二班的xxx,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禮儀之邦揚風采》

自古以來,我國就是文明之國,禮儀之邦。講文明、有禮貌是一種美德,也是每個人的追求。今天,隨著社會的發展,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一些不文明現象也逐漸多起來。這不得不讓我們再提文明禮儀。

記得一位名人曾說過:“德行的實現是由行為構成的,而不是文字。”我們的一言一行,無不體現著一個人的品質與修養,道德與情操。無數事例也表明,走向事業輝煌,開創成功人生的關鍵就是要有高尚的情操。說到禮儀,我想起列寧的一個故事:有一次,列寧正要下樓,在狹窄的樓梯上,碰見一個正端水上樓的女工。那女工一看是列寧,就要退回去,給列寧讓路。列寧阻止她說:“你不必這樣,你端著東西已走了半截,而我現在空著手,請你先過吧!”他把“請”字說得很響亮,很親切,然後自己緊靠著牆,讓女工上了樓,他才下樓。也正是列寧的良好修養和高尚道德,成就他成為一代偉人。

我們年輕一代,更應該是文明的先鋒,禮儀的標兵。看,在馬路邊,人們都自覺遵守訊號燈;看,在公交車上,人們紛紛給老人、孕婦讓座;看,在校園裡,一位小同學磕倒了,大同學就主動跑過去,扶起他——到處洋溢著文明禮儀的氣息。講文明,懂禮貌的現象雖然隨處可見,但在我們身邊,在一部分同學身上,還存在著某些不文明行為。例如:在我們的校園內,樓梯上,總能見到與我們的美麗校園不和諧的紙屑、食品袋,糖紙隨處亂扔,甚至有同學認為,反正有值日的同學打掃,扔了又有何妨;再例如,有的同學在走廊上追逐打鬧,走路推推搡搡;還有部分同學講髒話、粗話,隨意攀爬樹枝,甚至個別同學故意損壞學校的公物。這一舉一動,無不表現出一種文明的缺失。“小而不為,老來何為?”作為學生,除去學習,學會做人更是重要的一課。文明禮貌就是做人的前提。如果人人都能講文明,有禮貌,那我們的生活將會更美好。

文明禮儀是我們學習生活的根基,是我們健康成長的臂膀。不要讓文明只在紙上出現,更要出現在行動中,讓我們從小事做起,從點滴做起,爭做新世紀、新時代的文明之星,讓文明與我們同行!

我的演講結束了,謝謝大家!

禮儀之邦作文6

中國是禮儀之邦,從古到今,人人都學禮儀,講禮貌。然而當今社會上的禮儀之風卻有所縮減,有些人開始不重視禮儀。

說到禮儀,不少的人都會想的雷鋒了。雷鋒出生於1940年,一生中做過許多好事,卻從不留姓名。有一次,雷鋒到理髮店剃頭,當時的人很多,他排了好長時間的隊伍,終於輪到了他,這時他看見一個小男孩一會坐著,一會站著,非常的焦急,於是雷鋒讓他先剃,並給他付錢,卻沒有告訴他他的名字。又一次,雷鋒想要乘火車出遠門,當時排隊買票的人很多,雷鋒好不容易才買到了票,這時一位大姐向他走了過來,希望他能夠把票賣給她,雷鋒看他還帶著一個孩子,外面大雪紛飛,天氣很冷但是他們卻穿著很薄的衣服,雷鋒於是二話沒說把票送給了他,並把自己的毛衣脫下來給孩子穿上。但是在1962年,雷鋒就不幸離開了人世。可以說雷鋒的一生是奉獻的一生。

但是到了現在,像雷鋒那樣的人越來越少,比如有老人摔倒在了路上,圍觀的人很多,但是敢於去扶的人卻很少,他們害怕被倒打一耙,但是像這樣倒打一耙的人還是佔極少數的,我們應該懷著一顆寬容的心。在公交車上,越來越少的人願意給老人讓座,他們只顧自己,卻沒有為他人著想,隨地吐痰彷彿成了家常便飯,過馬路闖紅燈一點都不覺得羞恥。隨地扔垃圾的人更是比比皆是,他們只為了自己的方便,卻破壞了整個地球的壞境。

我們應該重新振作起來,改正不良習慣,學雷鋒不只是一句口號,更是我們前進的動力,先人後己,捨己為人,從身邊的小事做起,講文明禮儀,人人一小步,世界一大步。

其實講文明懂禮貌不僅僅是為了他人,更是為了自己。有一個故事是這樣說的,有一天一個大型企業招聘人才,許多人蜂擁而至,可是到了經理辦公室,卻發現經理並不在,等了好久都沒有來,許多人因為心煩離開了,等了一下午,剩下的人少之又少,經理終於出現了,讓剩下的人明天再來。第二天,那些人都按時來到了經理辦公室,發現經理辦公室很亂,而且還是沒有經理的身影,許多人都到外面等待,只有一個人把經理辦公室打掃得乾乾淨淨,最後那個人就被錄取了,其實那個人的學歷不一定有其他人高,但是正是因為他遵守了文明禮儀而被錄取了。可見講文明懂禮貌是多麼重要啊!

講文明懂禮貌是每個中國人應盡的責任,讓我們一起努力,把中國這個禮儀之邦發揚光大。

禮儀之邦作文7

中國自古就是禮儀之邦,千年前孔子所推崇的“禮”,雖被後世褒貶不一。但時至今日,不少傳世精華仍在延續,永而不竭,蓬勃發展。這也使得中國在國際上的地位愈加的舉足輕重。文明、負責、包容,這些大國詞彙也是人們重新定義中國的精選之詞,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更多的國人走出國門,與國際接軌,中華文明也因此與西方文化不斷碰撞,融合。

然而近些年來,國際上對我國文明的評價不斷降低,而諸多國家也都在各自旅遊景點額外張貼“中文告示”:“禁止隨地吐痰”、“禁止亂扔垃圾”、“禁止大聲喧譁”等等雖只是短短數語,卻也如針尖一樣刺痛中國人的心,各地不斷的報道層出不窮,而其中的核心只有一個“中國人不講文明”此語一出,國人先是驚訝,而後,更多的卻是沉默和反省。“文明之道,行於當下。”老祖宗傳下來的禮儀美德,為何在當下都被拋之腦後?不斷湧出的有關國人的報道讓建立起中國的形象上蒙上了一層陰影,而今,不止在國外,就連在港澳地區,也都相繼出現類似的事情,範圍再一次縮小到大陸游客身上,此時的我們再也無法逃避,只能面對這件事找出根源,解決問題。

人與人之間交往尚且以禮相待,當我們踏足異鄉,就一定要遵守當地的準則,尊重他鄉的異國風情,這是最基本的禮儀。也許我們是在本國旅遊,代表的僅僅是自己的家庭,但來到異國他鄉,我們代表的是自己的國家,我們的一言一行都代表著國人的風範,誰也無法置身事外,文明出遊,是每個人的責任與義務。也許,謠言會被打破,但它所反應的實質卻是不可忽略的事實。我們應當為自己的行為負責,更應該為國家負責,終有一天,我們不會再見景區特有的中文提示,不會在新聞中看到不和諧的.事情發生,也就不會有大陸游客“躺著也中槍”,這一切所期望的,是我們可以改變的未來。

我們以禮待他人,世界就會以禮回報我們,這是亙古不變的真理。再多的譴責也無益,再多的埋怨也無用。我們要做的就是從自身開始反省,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發揚優秀的傳統文化,成為中國的新聖人。

禮儀之邦作文8

中國,素有“禮儀之邦”的美稱,是因為中華上下五千年的禮儀最精深,做為龍的傳人,我們就更因該講究禮儀了。

我們中華民族有著悠久的歷史,文明禮儀由來已久,《詩·小雅·楚茨》:“獻醻交錯,禮儀卒度。”《周禮·春官·肆師》:“凡國之大事,治其禮儀,以佐宗伯。”《史記·禮書》:“至秦有天下,悉內六國禮儀,採擇其善。”古人講“禮者敬人也”,禮儀是一種待人接物的行為規範,也是交往的藝術。“禮”字和“儀”字指的都是尊敬的方式,“禮”,多指個人性的,像鞠躬,欠身等,就是禮節;“儀”,則多指集體性的,像開幕式,閱兵式等,就是儀式。從牙牙學語的三字經到現在的中學生守則,文明禮儀伴我成長。

如果我們在大街上看到一片廢紙,那麼會有多少人能主動撿起來呢?大家想一想,就因為這一片紙,不僅使我們的城市少了一分美麗,還會從而反映出一個人的文明素質。

如果我們在觀光遊覽的時候,正好有一塊兒綠油油的草坪擋住了我們的去路的時候,那麼又有多少人能夠繞道而行呢?朋友們,小草也是有生命的呀,它也知道疼呀,每當我們那一隻只無情的腳從它身上踩過時,它該有多麼傷心呀!我們難道就只為自己的一時方便,而不為小草想一想嗎?再有,小草那嫩綠的顏色,像一隻只綠色的小精靈裝點著我們的城市,使我們的城市更具有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我們何必又去傷害它呢?

如果你在公交車上看見一位年邁的老人沒有座位,而那一排排老弱病殘座卻被一位位年輕力壯的小夥子佔座著,你會怎麼想呢?就是我們不為老人想一想,那也該為我們自己想想吧,也許再過上幾十年,在公交車上站著的那位老人,也許就是我們自己。

原來的中國是禮儀之邦,可是現在呢?哪些傳說中的文明禮儀去哪裡了呢?並不是他們自己離文明而去,而是我們不要他們了。趁現在還來得及,我們應該找回他們重做一個禮儀之邦的人。

其實文明禮儀也是我們學習、生活的根基,是我們健康成長的翅膀。沒有了文明,就沒有了基本的道德底線,那我們雖然擁有了高深的科學文化知識,但是對我們自己對社會又有何用?學習就是應當先學會做人,學做文明人,學做社會人,從我做起,從生活中的每一件點滴小事做起,讓文明禮儀永遠伴隨在我們的身邊。

小小的一的細節,或一個動作,都可以侮辱一個國家的榮譽、個人榮譽,可見文明禮儀它非同小可。讓我們一起攜手起來,一起講究文明,讓五千年的中華之興永遠閃耀,讓“禮儀之邦”這個美稱,永遠掛在中國的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