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漢語 > 語言運用

藉助聯想和想象拓展寫作空間

藉助聯想和想象拓展寫作空間

金華市第十八中學 陳小麗
【摘要】:本文討論目前學生寫作思路閉塞,找不到寫作切入點這一現象,指導學生藉助聯想和想象,拓展寫作空間。本文擬從三個步驟進行操作:第一步任由腦子天馬行空進行聯想和想象;第二步對所匯聚的材料加以甄別,進行篩選;第三步對篩選好的材料進行整理,下筆成文。通過這三個步驟的指導,能讓學生迅速開啟思路,進入寫作狀態。
【關鍵詞】聯想想象拓展寫作
當你展紙握筆準備作文時,你是否會思維凝固,思路閉塞?是否會“橫眉冷對作文紙,俯首苦做為難文”?那麼,怎樣使自己的思路洞開,文思泉湧?將聯想和想象引入作文吧,讓它來拓展寫作思路,開啟寫作之門。當你駕上思想的野馬,縱覽古今,橫貫寰宇,一看到作文題目,你就會有“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的效果。正如古人所說的:“思接千載”,“視通萬里”(劉勰《文心雕龍.神思》);“籠天地於形內,挫萬物於筆端”(陸機《文賦》)。
聯想的特點是什麼呢?從一事物想到與之相關的其他事物,由此及彼,由甲及乙……。如由“綠”會想到植物、春天、希望、春風又綠江南岸、青春等等。什麼是想像呢?將已有表象加工改造成新形象的思維過程就是想象。如根據圓的外形特徵進行想像,可以想到皎潔的滿月,明亮的眼睛,高高的石拱橋,地動儀,圓周率等等。同一道作文題,我們若從多角度、多層面運用聯想和想像,就可以使學生開闊思路,豐富想象,變被動作文為主動作文。
第一步任由腦子天馬行空進行聯想和想象。聯想是客觀事物之間的聯絡在人腦中的反映。它可以由當前直接感知的事物引起,也可以由頭腦中想到的事物所引起。按內容分,可分為想實和想虛兩類。想實的包括具體事物或日常生活場景存在和出現的事物形象;想虛的包括文化知識積累和社會生活哲理,甚至並不存在或尚未出現的形象等。想象是創造的源泉之一,豐富的聯想能誘發創新意識且驅動創新思維,對腦子裡的記憶表象進行加工改造,構成新的形象,想象具有加重、聯合、喚起和合並的能力。馳騁想象,寫作素材才能具體豐富,文章才能生動形象。正如愛因斯坦所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的一切,推動著進步,並且是知識的源泉。”譬如“水”這個詞,當你看到後,你就能聯想到“村裡的池塘、山泉、溪水、長江、大海”等具體事物,聯想到日常生活場景如“水往低處流,自來水未關,水管破裂等浪費水的現象”。還可以從典型事例進行聯想,如“南水北調工程,98年洪澇災害,水資源短缺等情況”。也可調動自己在平時的文化積累,如關於“水”的詩句和與“水”有關的典故,樂府詩有“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蘇軾有“大江東去,浪淘盡”;李白有“孤帆遠影碧空盡”。典故有荊軻刺秦王“風蕭蕭兮易水寒”;項羽自刎烏江等。還可以開啟思維的大門,從社會生活哲理入手,從“江河之水日夜奔騰,想到人應該有一種生命不息的精神,從一滴水融入大海才不會乾涸聯想到集體的力量”。當我們展開想象的雙翼之時,記憶中的表象由模糊漸趨清晰,由薄積而厚重,由暗淡轉成明朗,無生命的素材就會呼之欲出。
運用聯想和想象,腦子裡“再現”這些素材時,不要考慮到先後次序,也不要去管再現的東西是不是有寫作的價值,而首先考慮的是盡最大可能把凡是想到的,都一一用提綱的形式記錄下來。朱光潛先生在談作文思路時曾說:“在定了題目之後,我取了一張紙條擺在面前,抱著那些題目四面八方地想,想是全憑心理學家的所謂‘自由聯想’,不拘大小,不拘次序,想得三五個字,就用三五個字的小標題寫在紙條上,如此一直想下去,一直記下去,到當時所能想到的意思都記下來了為止。”你不妨也學學朱光潛先生的做法,拿筆快速記下你腦子裡閃現的字眼,如此一來。“千軍萬馬”在你面前匯聚,你隨時可以調兵遣將,各盡所能。
第二步對所匯聚的材料加以甄別,進行篩選。有了材料還不能將它們統統寫進作文裡頭,要不然就成了一鍋大雜燴。這好比買菜,應葷素搭配才有營養,揀菜時記得將黃葉、根、莖等無用的東西去除,切菜時還得考慮切塊還是切絲,這樣準備之後,才能奉上一盤色香味俱全的菜餚。寫作也如同炒菜,看一看其中哪幾項或哪一項最有內容可寫,最容易寫得生動。要從想象的內容中篩選出有用的資訊。怎樣進行篩選、甄別?要注意三點:
1、要注意材料的熟悉性。即選擇習慣的、常見的,自己知道最清楚的材料。這樣的材料才有話可寫,不僅寫來得心應手,而且容易寫出真情實感。以“水”為例,如果你對日常生活場景比較熟悉就可以寫一寫你看到的景象:清清的溪水、甜甜的山泉、洶湧的大海;如果你文化積累比較深厚,就選擇古詩詞來抒發情懷;如果你擅長寫議論文,就可以從“水”的形體進而聯想到社會生活哲理,寫出富含哲理性的文章來。如:大海的包容並不掩蓋大海的豪放。面對大海,可以看到避風的港灣,亦能領略驚濤的駭浪。也許這就是所說的風險和磨難。聖地亞哥在與海浪搏擊了三天三夜後,以堅定的口吻告訴我們:“人可以被毀滅,但不能被打敗”。也許我們的一生會遇到無數風險,經受許多磨難,但我們要有向大海發難的準備,向巨浪叫板的勇氣。只有征服了大海,征服了巨浪,才征服了困難,征服了自己。相信,“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片段作者由“水”聯想到“大海”,憑藉深厚的文化積累,旁徵博引,以寬廣震撼的文筆氣勢抒發了自己的情懷。
2、要注意材料的新穎性。即不是“老一套”、“老面孔”。“新”從何來?從思考中來。我們要勤於動腦,留心觀察,緊扣時代脈搏,從豐富多彩的現實中“捕捉新意”;要充分展開聯想,從無垠廣闊的天地中“尋覓新意”:要善於逆向思維,從習以為常的素材中“挖掘新意”。這樣,我們就能夠推陳出新,標新立異,寫出“有創新”的好文章了。當然,也不能各唱各的調——“一行白鷺上青天”,這樣也不對。如看到“圓”聯想到日出、拱橋、月餅等,這些事物大家都很熟悉,不夠有新意。有人獨闢蹊徑,由圓和老師的頭進行了一番有趣的聯想:我們的語文老師的頭真圓!他的面部又白又胖,像剛剛出鍋的饅頭。鼻子又扁又大,像個壓癟了的餃子。口邊的鬍鬚,沒有一點黑的痕跡。光光的頭頂,亮亮的前額,放射出知識和智慧的光芒。作者把圓與肖像描寫結合起來,開啟人們的未見未聞未思,注意材料的新穎性,文筆幽默,又無不恭之嫌。又如由“水”聯想到鋼筋、混凝土及其他,如果用水把它們摻和起來,就能製成堅硬耐磨的建築材料。這一現象說明,在部分和整體的過程中,“條件”是至關重要的,明白了這一點,就可以篩選別人沒體察到的:一個強有力的集體,重要的條件是要大家有一個共同的奮鬥目標。這樣聯想悟思創新,變換角度,就能出奇制勝。
3、要注意材料的哲理性。即在諸多思路中選一條最佳思路,並以此為思維軸心進行第二次發散聯想,同時對兩次發散思維中引發的社會哲理進行比較、篩選,為定向構思行文準備豐富的素材。它完全可以超越時空限制,對寫作物件產生強大的溶解力和穿透力,為深化主題打下堅實的基礎。如由“大海”聯想到的片段:儒家之道提倡“泛博愛而近仁”。提倡人要懂得博愛,要懂得寬容。從前不理解莫里老人那句“相愛或者死亡”,讀了歐亨利的《最後一片葉子》才明白了一個人對他人的愛是可以用生命作為代價的,有了海的博愛,“北海道麵館”的老闆可以為身處逆境的母子多煮一碗陽春麵,有了海的包容才讓人感受到父母、老師、朋友的關懷,面對大海,我們要懂得博愛。片段由“大海”是萬條小溪江河匯聚而成,大海的廣闊無垠,大海的包容一切這一特點進行第二次發散聯想,進而想到“只有面對大海,才能懂得什麼是寬大的博愛”這一社會哲理。本片段注意了材料的哲理性,使得主題得到昇華,從而更好地深化了主題。
第三步對篩選好的材料進行整理,下筆成文。整理材料就是對中心有幫助的留下來,與中心無關的要學會忍痛割捨,可以將日常觀察、廣泛閱讀的內容融入自己的生活經驗中,使自己的情感得以昇華,改變思維方向,達到“聽唱新翻楊柳枝”的境界。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現在有了“米”,不同的人也會煮出不同的口味。要煮出一鍋香濡可口軟硬適中的飯出來,就要採用各種手法,準確、形象而富有創造性地對篩選好的材料進行整理佈局,然後付諸語言與筆端,最後下筆成文。
聯想和想象是作文的雙翼,有了這一對翅膀,作文才會騰空而起,才能高瞻遠矚,如何使自己的聯想和想象更豐富,構想出新穎奇特的新形象來?首先要注意多觀察生活現象,多留心生活常識,平時多讀報刊文摘,關心時事,瞭解社會動態。其次加強文學素養,多接觸古典文學,多背誦唐詩宋詞。還要將所學與思考聯絡起來,孔子說“學而不思則罔”,在聯想的基礎上再想象、再思考,從而創造出新形象來。劉勰說:“積學以儲寶,酌理而富才。”豐富的想象和聯想正是來源於生活積累和知識積累,只有尊重生活、熱愛知識的人才會具有非凡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結束語
聯想和想象能深化觀察、豐富作文的寫作內容,對提高學生的語言表現力也有著重要的作用。其中比喻、擬人、誇張等修辭手法無不憑藉作者豐富的聯想、想象來完成。通過語言去駕御思想,通過想象和聯想來豐富語言的內涵。聯想、想象可以使作文的題材更豐富,形式更多種多樣。學生正處於富於幻想、憧憬的年華,質樸的童話、神奇的科幻、夢中的未來都是他們最親近、最嚮往的內容。作文教學要抓住學生的這一特點,鼓勵學生大膽地去創造自己心目中的神話世界,讓他們通過想象和聯想的橋樑去放飛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讓他們在思想的遨遊和情感的遊歷中,用自己的心更自由地去體驗和感悟身邊的世界和未來的生活。
參考文獻:
1、《葉聖陶語文教育論集》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80年
2、孫培青等編《教育名言集》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年
標籤:聯想 寫作 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