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經部 > 歷史演義

[熱]《三國演義》讀後感

讀完一本書以後,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後感吧。千萬不能認為讀後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三國演義》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熱]《三國演義》讀後感

《三國演義》讀後感1

最近我讀了中國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書中緊張激烈的戰鬥場面,深深地吸引了我。

這本鉅著再照了東漢末年黃巾起義到晉武帝登基建立西漢100年波瀾壯闊的歷史,主要描寫了魏蜀吳三國。

《三國演義》中湧現出許多令人敬仰的人物:有足智多謀的諸葛亮、詭計多端的曹操、勇猛無敵的趙雲……但我最喜歡那個義薄雲天的關羽。

“桃園三結義”之後,關於始終盡心竭力地輔佐大哥——劉備。一次戰鬥中,不被的.妻子被俘,為了保護嫂子,關於與曹操約法三章,暫時歸順曹操,只要有劉備的下落,他就會離去。曹操喜愛關羽這個才幹,兩年中、對關羽極盡思寵,禮遇有佳關羽都不為所動。一聽到劉備的訊息立刻“掛了印封官”,回到劉備的身邊。但他也很感激曹操,華容道上,曹操赤壁之戰大敗而逃,關羽守在這裡悄悄放走了曹操,報答了他的私情。這樣的英雄成為了我的偶像。

我想:以後我也要成為像關羽一樣重情義的人,這就是我的志向。

《三國演義》讀後感2

《三國演義》是四大名著之一,許多人都百讀不厭,我也是其中之一。

今天我讀了其中的一個故事,名字叫做關羽溫酒斬華雄。故事的大概意思是:三國時期,天下大亂,十八路諸侯共討逆賊董卓。董卓手下大將華雄,力斬各路諸侯多員大將,致使盟主袁紹派將迎敵時,卻無人敢應。這時,關羽站了出來,要求迎敵,但因關羽僅僅是一名馬弓手,遭到袁紹的拒絕,於是關羽立下軍令狀前去迎敵。臨行前,曹操敬他一杯酒,他說:“暫且斟下,某去便來。”結果,在杯中的`酒還沒有涼的時候,關羽已經提著華雄的人頭擲於地上。因此,給後人留下了“溫酒斬華雄”的千古奇談。

讀了這篇文章,關羽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英勇善戰、武功高強,但是因為地位低微不被人重視,最終卻憑藉自己的膽識與武功證明了自己。同時也使我明白了一個道理,我們在學習和生活中,一定不能用地位和相貌去判斷他人的能力,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閃光點,我們應當一視同仁,尊重每一個人。

《三國演義》讀後感3

最近,我讀了一本名叫《三國演義》的書,感悟很深.

首先,我對那些引起歷史動盪的奸雄恨之入骨!董卓,利用手中的兵權,當上了太師,廢掉了少帝,立陳留王當上了獻帝.最後還是王允獻連環計除掉了董卓.還有呂布,一介勇夫,背信棄義."黃巾之亂"是隨丁原.伐董卓時又跟了董卓,最後自立成國,死在曹操白門樓下.他們兩人都是罪有應得.

其次,我對那些英年早世的'英雄感到悲哀.關羽,三國大將,最後中了呂蒙之計,使自己敗走麥城.周喻,東吳大將,因為嫉妒諸葛亮的才華,被諸葛亮三氣到死.諸葛亮稱臥龍時戰死棉竹城.龐統稱鳳雛,但還是被亂箭射死了.唉,這些英雄死的真可惜!

我對三國大將十分佩服我佩服趙雲在曹操百萬大軍中七進七出.

我十分喜愛這一本書.

《三國演義》讀後感4

讀了這本名著《三國演義》,我認識了許多中國歷史上有名的人物:有仗義的劉備,有奸詐的曹操,有熱血沸騰的關羽,有機智勇敢的諸葛亮,還有魯莽暴躁的張飛……其中,我最崇拜的.就是那足智多謀的諸葛亮了。

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神機妙算,足智多謀,是《三國演義》中非常重要並不可缺少的人物。他是智慧的化身,也是三國時期傑出的政治家、文學家,人稱“臥龍先生”。他治理國家的才能與謙虛謹慎,憂國愛民的品質給我這些晚輩們樹立了偉大的形象。

我要向諸葛亮學習,他為匡扶蜀漢政權,嘔心瀝血,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願為國家和人民奉獻出自己寶貴的生命。他以身許國,寧死不屈。他認定了劉備,就對劉備忠心耿耿,從此再也沒有投靠他人,這讓我更加敬佩他。

讀完《三國演義》,我暗下決心,一定要做一個不背信棄義、不為了一點點利益而去謀害他人的人。

《三國演義》讀後感5

《三國演義》主要講述了蜀魏吳三個政治集團之間的政治和軍事鬥爭,在廣闊的歷史背景下,上演了一幕幕波瀾起伏氣勢磅礴的戰爭場面。

《三國演義》中我印象最深的是“三顧茅廬”這一章節,本章主要講了劉備逃跑中遇見了水境先生,水鏡先生告訴劉備要想奪得天下,一定要有賢才相助於是他把諸葛的訊息告訴了劉備,劉備得知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料事如神是不可多得的奇才,於是便想請諸營亮出山。劉備三人第一次去請諸葛亮可他沒有在家,第二次去諸葛亮還沒在家,每次劉備只是留下一些禮物便走了。轉眼冬天過去,劉備依然把請諸葛亮的事放在心上,劉備又準備去拜訪諸葛亮但他正在休息劉備三人等了一個時辰,諸葛亮才醒,他見劉備如此誠懇很是感動,便隨劉備出了山,在戰爭中諸葛亮為劉備出謀劃策,打了無數的勝仗。這個故事讓我明白了:無論做什麼事只要用心去做用誠懇的態度去對待他人就可以得到他人的`信任。

《三國演義》是一本很好的歷史故事,讀後讓我明白了許多道理,這部歷史故事成為了我國文化的一顆璀璨的明珠。

《三國演義》讀後感6

在寒假我讀了很多書,其中我最喜歡的是《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講的是東漢末年發生的事,裡面的人物有劉備,曹操,孫權,周瑜和諸葛亮。其中我認為最讓我記憶深刻的是周瑜,在三國演義中,羅貫中把周瑜的形象刻畫的是一個反面角色,這時有人會問了,你為什麼要說一個反面角色呢?那是因為他給了我一些感受。我們都知道周瑜因為嫉妒諸葛亮的才華,想要殺害他,反而被諸葛亮活活氣死,雖然是這樣,但是周瑜的智力不遜色於諸葛亮,火燒赤壁就是周瑜的傑作。

但是周瑜嫉妒諸葛亮曾三番五次派人去殺他,後來被活活氣死,這就是周瑜一生的錯誤――嫉妒,從而也告訴我,嫉妒是可以的,但你不能去傷害別人,而是自己努力去超越他。

我最喜歡的第二個人物是諸葛亮,他的智慧可謂如神仙,在歷史上火燒新野、取漢中、草船借箭……這些大名鼎鼎的事都是諸葛亮的戰績,就連火燒赤壁也有他的`份。然而我最驚歎的不是諸葛亮的智力,而是他的膽量,他竟然在幾萬敵軍的包圍下襬出空城計來疑惑他們,這是需要多大的勇氣呀,拿生死作賭注。

三國演義這本書讓我知道嫉妒沒有用,需要自己去超越,也知道了做什麼事都要用膽量。

《三國演義》讀後感7

在《三國演義》這本書中,我看到了惟妙惟肖的人物,有神機妙算的諸葛亮,有英勇的劉備、關羽和張飛,有小心眼的周瑜,還有惡貫滿盈的董卓,更有忠實國家的'王允

我最喜歡諸葛亮了,因為諸葛亮足智多謀、神機妙算,他是天文家、教育家、政治家。

在《三國演義》這本書中,我還最喜歡草船借箭這個故事,因為諸葛亮神機妙算、足智多謀,所以周瑜很是嫉妒,周瑜用馬上就要領兵打仗,但是兵器箭卻是很少為藉口,讓諸葛亮十天造十萬支箭,也就是一天造一萬支箭,但諸葛亮卻胸有成竹地說:我三天就可以造好。之後,帶諸葛亮走了,周瑜就祕密吩咐手下,不給諸葛亮準備造箭的材料,所以,諸葛亮就問魯肅借了寥寥無幾的船和草把子還有兵。儘管這樣,諸葛亮還是不費一兵一卒的向曹操借了十萬餘箭,是這個故事讓我體會到了諸葛亮的'神機妙算、足智多謀的特點。

我很是佩服劉備、關羽、張飛、諸葛亮還有王允因為他們都是忠實於國家,都是正人君子,都是為了自己的國家而拼命。

我以後也要像劉備、關羽、張飛、諸葛亮還有王允他們一樣,為國家著想,忠實於國家,絕不背叛國家,好好學習,為國家效勞。

《三國演義》讀後感8

這個月我閱讀了《三國演義》,書中講述了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國之間為了統一中國而奮鬥的一段歷史故事。裡面刻畫了很多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如:神機妙算的諸葛亮,義氣深重的關羽,英勇無比的趙雲,陰險詭詐的曹操……我最難忘的`是曹操和諸葛亮這兩個人物。

先來說曹操。人們一說曹操,最先想到的詞是陰險狡詐,而我讀了《三國演義》後,知道了曹操用兵天下無雙,在劉備落魄之時收留了他,還與他一起青梅煮酒論英雄,說他與自己是並世英雄。在他的領導下,魏國兵多糧廣,不料被司馬家族偷樑換柱,真是天有不測風雲呀!

諸葛孔明,大家都喜歡他。他神機妙算,上知天文,下曉地理,為蜀國立下汗馬功勞。他雖然一世英明,而生命卻非常短暫。當我讀到諸葛孔明於建興12年8月23日逝世時,我深深為他感到可惜!

讀了《三國演義》,我受益匪淺,似乎長大了很多。合上書,我思緒萬千,內心久久不能平靜!你呢?

《三國演義》讀後感9

曾經愛讀《三國演義》,只是因為喜歡他們在戰場上打打殺殺的場面,而現在,更多的是喜歡裡面的人物,諸葛亮便是我最敬佩的人。

諸葛亮,他本是隱居深山的,卻被劉備三顧茅廬請出山,從此有了不平凡的人生,幫助劉備出謀劃策,打了許多勝仗,人們常說諸葛亮是賢相忠臣的代表,也是聰明與智慧的'化身。

在《劉備三顧茅廬》這則故事中講到劉備未得能人輔佐,心實不安。經人推薦,便去襄陽城外二十里隆中臥龍岡請臥龍先生——諸葛亮,但前兩次未如願。第三次去,孔明恰好在。劉備言請出山之意。諸葛亮言:“我久樂耕鋤,懶於應世,不能奉命”。但見劉備如此誠懇,答應為他出山相助。從中讓我明白,劉備一次一次、不辭勞累地去臥龍崗請一個小小的山民——諸葛亮來當自己的軍師,是因為諸葛亮飽讀兵書,通曉天文地理。可以把諸葛亮比作周朝時代的開國功臣姜子牙和漢朝時代的開國功臣張良。

通過這個故事,我明白了這樣一個道理:一個人不管他的出身是高貴,或是低微,是富貴還是貧窮,只有象諸葛亮一樣平時多讀書,多掌握知識,那麼將來才能成為一個有用的人才。

《三國演義》讀後感10

寒假中,我閒著無事,順手從書架上抽出了那本已經讀過幾十遍的《三國演義》,在我的印象中,三國演義裡有很多有趣的人物,如:勇敢的典韋、仁義的劉備、奸詐的曹操??我不知不覺沉浸在書的海洋中。

這次,我反覆品讀了董卓一段,董卓是西涼刺史,因大將軍何進邀請而進京,何進做夢也想不到,這一來,他竟然為朝廷埋下了禍端。

董卓進京後,整日橫行無忌,搞得人心惶惶,為了樹立自己的權威,他決定把少帝廢為弘農王,改立陳留王為帝(就是後來的漢獻帝),於是第二天上朝時提起這事,大臣們懼怕董卓,只有袁紹大聲說:“不可以,你這不是造反嗎?”董卓大怒,要殺袁紹,眾官苦苦求情,董卓才對袁紹的叔父太博袁槐說:“袁槐,我看在你的'面子上放了他,這件事你意下如何?”袁槐只得表態:“丞相做得很對。”大家一直忍隱著。

有一天,大家再也受不了董卓了,十八路諸侯帶著自己的將士,開展了轟轟烈烈的“十八路諸侯討董卓”活動,其中,諸侯公孫瓚的一名手下趙雲,武藝高強,在長板坡大顯神威,殺死曹營名將五十餘員。但一切被呂布打亂了,最後,王允巧施連環計借呂布之手殺了董卓。

三國演義是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我要學習其中的好處,為將來打下基礎。

《三國演義》讀後感11

前段時間,在看水滸,還沒看完,所以就先寫寫我讀《三國演義》的讀後感。

讀了《三國演義》這本書,使我受益匪淺。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是我國古代歷史上一部重要的文學名著。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是我國古代歷史上一部重要的'文學名著。《三國演義》刻劃了近200個人物形象,其中最為成功的有諸葛亮、曹操、關羽、劉備等人。《三國演義》以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個統治集團相互鬥爭為主要描寫內容。它講述了從東漢末年時期到晉朝統一之間發生的一系列故事。

最令我有所感受的是這本書當中所描述的幾個英雄人物。

說關羽。這是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人物之一。他降漢不降曹、秉燭達旦、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古城斬蔡陽,後來又在華容道義釋曹操。他忠於故主,因戰敗降敵,但一得知故主訊息,便不知千里萬里往投。我認為雖降了敵,但最後還是回來了,不但仍算忠,而且還要算一種難得可貴的忠。《三國演義》表現關羽的方法也極簡單:“丹鳳眼,臥蠶眉,面如重棗,青龍偃月刀”,後來加上“赤兔馬”,刮骨療毒不怕疼,斬顏良,誅文丑,幾乎變得天下無敵。

《三國演義》讀後感12

寒假裡我閱讀了許多的書,有:《三國演義>>、《十萬個為什麼》……我最愛看的《三國演義》,因為它深入描繪了從漢末群雄割據到三國歸晉的歷史畫卷,裡面還有好多小故事:劉備關羽張飛桃園三結義、劉玄德三顧茅廬、周瑜火燒赤壁、孔明揮淚斬馬謖……

我最愛看劉玄德三顧茅廬的故事,話說一天劉備準備好禮物,同關羽、張飛去請諸葛亮來幫助他,來到諸葛亮家,一個童子出來開門,劉備問:“諸葛亮在家嗎?”童子說:“先生一大早就出去了。”劉備失望的`回去了。第二天,劉備再次去請諸葛亮,然而,劉備再次失望而歸。第三天,劉備又去請諸葛亮,諸葛亮見劉備態度誠懇,非常感動,便答應了劉備的請求。這個故事很好聽吧,它還告訴我們做事要像劉備一樣態度誠懇,有耐心!

這本書實在是太好看了,並且我們還能收穫不少呢!大家也去看看這本書吧!

《三國演義》讀後感13

我看了少兒版《三國演義》,發現裡面有許多智謀故事,在這些故事中我對王允使用連環計最為深刻。

在《三國演義》第四章中,王允用了“連環計”,與貂蟬二人一起利用呂布除掉漢朝大奸臣董卓,而且是死在了自己的乾兒子呂布手中,這個計策是這樣的,王允先是使了美人計,使呂布上鉤,然後又使了離間計使董卓與呂布的關係鬧得不和,最後利用反間計讓呂布殺掉了董卓。“連環計”在這次事件中尤為重要,其關鍵人物就是貂蟬和王允,要是沒有貂蟬的美貌與王允的聰明,這個計策是不可能成功的。

孫子兵法中連環計為“將多兵眾,不可以敵,使其自累,以殺其勢。在師中吉,承天寵也。”,意思是:敵方兵多將廣,力量強大之時,我方不可以與之硬拼,應當使以計謀,使他們自我牽制,藉以削弱他的強勢。將帥若能巧妙地運用計謀,克敵制勝就如有天神相助一般。

所謂的連環計就是幾個計策連在一起相互襯托,相互依存,相互連鎖,就像一串鐵環十分的厲害,但是也有較大的缺點,那就是隻要其中的'一計被別人識破,就會前功盡棄。所以要有比較周密的計劃。

現在我們不需要用連環計,但是我們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經過仔細考慮,制定出周密的計劃,事情才能做得更好。

《三國演義》讀後感14

最近幾天,我讀了《三國演義》這一本書,這本書還是羅貫中寫的我國四大名著之一呢!裡面的內容豐富多彩、翔實可信,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名著,每當我讀到它,就像是被迷住了一樣,過了好一會兒,我才回過神來。這一面的內容基本上是這樣的:

東漢末年,黃巾軍造反,朝廷招兵。劉備關羽張飛三人桃園結義,與曹操、孫權三位統治者並立魏、蜀、吳三國。在重兵壓迫下,劉備經過水鏡老人的指引找到了諸葛亮,他也沒有辜負劉備的期望,幫助蜀國立下了新的事業;曹操雖然在三國演義中被羅貫中寫做壞人的形象,但他在歷史中並不壞,是一代英雄,他統領的魏國最後成為這場大戰的獲勝者;孫權在整個《三國演義》中並不出眾,是一箇中立,到了最後又跟劉備反目成仇,殺了關羽和張飛。

在整個三國演義中,各個人物很有特點,如:關羽、趙雲很勇猛,張飛很善戰,諸葛亮十分聰明,劉備待人很真誠…………我們只有學習他們那種好精神,才能成功。還有,每個人都有缺點和優點,只要發展自己、學習別人的優點,發現並改正缺點,就能在事業上有著巨大的成就!

這本名著真的`很好看的!我建議沒看過的快來看看,看過的再細細品味吧,一定有不小的收穫哦!

《三國演義》讀後感15

最近,我讀了《三國演義》一書,讀完後,我深有感觸,頓時對這本書愛不釋手。

書裡有許多英雄豪傑,例如沉穩的劉備、足智多謀的諸葛亮、暴躁的張飛、忠誠的趙雲、還有才智過人的龐統······其中,我最喜歡趙雲啦!因為他武藝高超——在長阪坡單騎救主,連斬幾十員曹將,千軍萬馬中橫衝直撞,如入無人之境,勢不可擋。這種英雄氣概,真令我欽佩!

另外,書中還展現了各種各樣的軍事謀略,比如空城計、草船借箭等。還有一些令我們津津樂道的典故,譬如桃園三結義、煮酒論英雄、三顧茅廬等等。

最讓我感動的`是關羽的忠義,當他失守下邳不得已投靠曹操時,曹操對關羽倍加厚待,贈送給他無數的金銀珠寶,甚至把赤兔馬都贈送給他了。但是這絲毫沒有改變關羽的忠心——等知道了劉備的下落,他過五關斬六將,不顧艱難回到主公的身邊。三國時代人物眾多,不單單隻有關羽是忠義之士,諸葛亮六出祁山,只為劉備臨死前的囑託,真可謂鞠躬盡瘁。這些忠義人士雖然沒有幫助主公完成大業,但是他們的忠心不得不讓人敬佩。

聽了我的介紹,你是否也想品讀一下四大名著之一 ——《三國演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