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經部 > 歷史演義

《三國演義》讀後感700字

品味完一本名著後,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需要寫一篇讀後感好好地作記錄了。千萬不能認為讀後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三國演義》讀後感700字,歡迎閱讀與收藏。

《三國演義》讀後感700字

《三國演義》讀後感700字1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讀完一本厚厚的《三國演義》,我才真正體會到了“天下之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它是一個歷史人物的舞臺,把重多人物刻畫地淋漓盡致,使我不得掩卷長思……

先來談談曹操,大多數人認為他很奸詐,也有人總結了一句話:“亂世之奸雄,治世之能臣。”他“挾天子以令諸侯”體現了他做事周到的特點。“寧我負天下人,莫使天下人負我”是曹操的人生哲學。但曹操也有優秀的一面,他求賢若渴,看重人才,無貴賤之分,打破了當時書香門第、貴族子弟才能做官的規矩。

與曹操相同的人物是劉備,在現在的社會上,人們都打趣的說劉備是“哭來的江山”,劉備膽小,當年他與曹操煮酒論英雄時,曹操說了這樣一句話:“今天下英雄,惟操與使君耳。”可把劉備嚇出了一身冷汗。劉備講仁義,愛戴百姓,他也很注重人才,使得關羽、張飛、趙雲都在他帳下聽令。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今……”這就是著名的《念奴嬌。赤壁懷古》,再現了赤壁之戰的.戰火紛飛,也為三國鼎立定下了基礎,立下了汗馬功勞,而曹操也差點在赤壁之戰中丟了性命。

一個國君要想建立一個好的帝國需要一個輔佐他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好大臣,這就是諸葛亮,劉備三顧茅廬請來了諸葛亮。事實也證明,諸葛亮不是一個草包,他一展英才,空城記、草船借箭充分驗證了這一點。而“五丈原前點四十九盞明燈,一心只為酬三顧”看出了諸葛亮的忠心耿耿。

光有“識”可不行,還需要有“膽”,就像趙雲,幾乎百戰百勝,無戰不勝,他也稱“趙子龍”,他其時也為曹操效過力,但後來歸了劉。雖說一代天驕是成吉思汗,但子龍也可以做了。

我們世紀少年應該具有諸葛亮的“識”,趙子龍的“膽”,這就是膽識。《三國演義》有三絕:義絕、奸絕、智絕。恰恰,關羽見證了義絕,曹操見證了奸絕,諸葛亮見證了智絕。讀了這本,《三國演義》,我獲益匪淺。

《三國演義》讀後感700字2

漆黑的夜晚,一陣輕風佛過,墨藍色的天際邊,一道閃光劃過,只見一顆散發著璀璨光芒的流星墜落到蜀軍大營。

第一次走進他,諸葛亮,那一個個不朽的大字,那一次次精彩絕倫的戰鬥,他那經天緯地之才能,神出鬼沒之計謀,令人無比敬佩!徐庶曾說:“如果我是螢蟲之光,他便是皓月之明。”

我敬重諸葛亮,因為他恪守諾言的高貴品質令我熱淚盈眶。記得白帝城託孤,劉備即將離於人世,將獨子交於丞相諸葛亮,希望他盡心盡力輔佐劉禪。劉皇叔離世,諸葛亮果然未辜負他,將蜀國治理得井井有條,六出祁山,為完成劉備的夙願費盡心思,即使為止折損自己陽壽也在所不惜!

星落五丈原之時,諸葛亮一句話令我淚落滿面,他長嘆:“悠悠蒼天,為何這樣殘忍啊!”諸葛亮沒有完成劉備白帝城託孤之重任,感到發自內心惆悵,他在世時,一次次折損壽陽也毫無怨言,對劉後主劉禪也一心相對,絕無二心,從未有過想自立為成都之主的想法,忠心勇敢絕無後人敢比。他不像呂布之善戰,可他比呂布更無畏;也不像謀略過人之司馬懿,可他比司馬懿更忠誠。諸葛亮可以他三寸不爛之舌說服呂布投奔劉備,也可以他神出鬼沒之計謀讓司馬懿望而卻步。諸葛亮可謂計謀之絕世,史無前人的忠誠厚義。

古人云:“一言既出,駟馬難追。”承諾說了就須兌現,不然無人相信你,無人會認為你誠實。“失足,你可以馬上恢復站立,失信,你也許永遠無法挽回。”這是美國總統富蘭克林的一句名言,失去信用是一把生存的利劍,恪守諾言是做人之根本。莎士比亞說過:“閃光的.東西,並不都是金子;動聽的語言,並不都是好話。”閃光的東西不是金子,可能是比金子還要珍貴的信用,動聽的語言不是好話,可能是比好話還動聽的承諾。只有將做人之根本的信用把握在手,珍惜別人的每一次信任,做到每一次恪守諾言,不要失去信用與諾言時再追悔莫及……

將星隕落,墨藍色天邊,我彷彿看見諸葛亮的悠悠身影,彷彿還能聽見他仰天長嘆;微風吹過,碧綠色草原,我好似看見蜀軍大營燈火通明,好似還能淡淡聽見將士們的悲泣之聲……

《三國演義》讀後感700字3

望圓月,窺浮雲,滿懷惆悵盡歸黑夜.,勾起了我的千思萬緒,心中浮現出《三國演義》熟悉的身影——關雲長。想到他,內心不禁波濤起伏,滿腔熱血似乎都在沸騰------平復內心的激動後,翻開一本厚厚《三國》,透過那一場場殘忍的殺戮,我看到了他,那個真正的英雄!

還記得他身長九尺,髯長兩尺,面如重棗,脣若塗脂,丹鳳眼,臥蟬眉,好一個相貌堂堂,威風凜凜的漢子!自從桃園三結義開始,便註定了他在沙場上征戰一生的命運。智勇雙全的他,手持青龍偃月刀,在沙場上橫掃千軍;一匹汗血寶馬,載著他征戰在疆域之上,所向披靡,無人能敵。

還記得他遲飲曹丞相的一杯溫酒,帶回來的不僅是華雄的人頭,更是兄弟三人單槍匹馬遭受鄙夷的尊嚴。一杯溫酒入腹,雲長不僅擔當起了匡扶漢室的責任,更是立下了攘除奸臣的誓言!

還記得,白馬坡上,他立於風中,長髯披肩,夕陽斜影之下,單挑顏良,手起刀落,血色刀刃落地,剎那間,天地為之震撼,鬼神為之膽裂,顏良此人也已斷為兩半。

還記得,他過五關,斬六將,不遠萬里,與汗血馬一同踏過疆土,投奔劉皇叔;華容道上遇曹操,他滴水之恩以湧泉相報,寧受軍法,放歸曹操,成就三國鼎立的局面。

還記得他單刀赴會,面對左右伏兵卻談笑風生,其實早以暗度陳倉;運籌帷幄,不僅破東風之計,還嚇得魯肅魂不附體。

還記得他刮骨療毒時的泰然自若,還記得他水淹七軍後的'傲視群雄……

關羽忠義的一生讓我讚歎,憑他的義氣,可以讓風雲變色,使天地動容。同時也讓我懂得了什麼是“忠肝義膽”,什麼是真正的英雄,怎樣才能做一個“大寫的人”!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淘不去的,是關羽的義薄雲天,宛若是天上的明星,讓後人仰之彌高,視之彌明!

《三國演義》讀後感700字4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這首激昂震撼的《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的歌聲裡,《三國演義》的`一幕幕畫面總能浮現在我的眼前,把我帶回到那蕩氣迴腸的三國!

三國是一個戰火紛飛、英雄輩出的時代,這個時代誕生了正氣凜然、赤膽忠心的關羽,智勇雙全、俠肝義膽的趙雲,膽識過人、氣吞山河的張飛,體恤民情、禮賢下士的劉備;這個時代也成就了五虎上將關羽、張飛、趙雲、馬超、黃忠的赫赫威名!

我喜歡關羽。他溫酒斬華雄,斬顏良誅文丑,捉于禁斬龐德;封金掛印,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單刀赴會不讓地,刮骨療傷真英雄!

我喜歡劉備。煮酒論英雄,躍馬檀溪,三顧茅廬,攜民過江。收取長沙四郡,雄踞巴蜀,心繫蒼生,一生以匡扶漢室為己任。

我喜歡張飛,他怒打督郵,義釋嚴顏,計敗張郃;大鬧長阪坡一聲怒吼嚇死夏侯傑、嚇退曹操83萬大軍。

我喜歡趙雲。他單騎救主,截江奪阿斗,計取桂陽。

我喜歡諸葛亮。他未出茅廬便知天下事,火燒新野,江東舌戰群儒,智激周瑜,草船借箭,蜀中運籌帷幄,七擒七縱降服孟獲,六出祁山伐曹魏。為劉備興復漢室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我喜歡……

看三國讀三國,讓人心馳神往那個時代。我經常夢見自己穿越到了三國,和劉關張三兄弟一起習武,和曹植等一眾雅士一起作賦……在夢中,我時而化身為將領,帶領軍隊和敵人周旋;時而化身為文人,對酒吟詩;時而化身為皇帝,開疆擴土,爭奪天下;時而化身為謀士,出謀劃策,智安天下。每當夢醒時,我都恨不得在那美好的夢裡多待上一會兒。

《三國演義》這本書,每次閱讀都會令我回味無窮!

《三國演義》讀後感700字5

驕傲,往往會使人失敗。《三國演義》中的關羽就是因為驕傲自大丟失了荊州。

東吳孫權讓呂蒙去奪取荊州,呂蒙推薦陸遜說可以代替自己,孫權就讓陸遜代替呂蒙。陸遜給關羽寫了一封信,說希望兩家和好。關羽看完信,對荊州這塊地的安全放心了,變得驕傲自大,輕敵,他把大部分兵力都調到了樊城。這時呂蒙帶領軍隊攻打荊州,一舉拿下。關羽失了荊州,又去同與自己有交情的徐晃打,因為輕敵,也失敗了,後來關羽逃到麥城,被敵人抓住,孫權所殺。

關羽因為他驕傲自大,輕視對手,最後丟了荊州,還丟了性命。是呀,驕傲往往使人失敗,就連關羽這樣的英雄人物也不例外,一旦驕傲自大,連命都沒了。

記得有一次,我也因為驕傲自大而犯了一個大錯誤。在20xx年的一個星期天,在上奧數網課的40分鐘,我預習著這節課的內容,“這也太簡單了,方程法就可以秒殺一切了。”我有點得意地說道:“不愧是我呀。”預習到一半,我就推開書,站起身,踢開椅子,玩兒去了。此時,驕傲過度,得意忘形開始在我的身體裡迅速蔓延,有一種飄飄欲仙之感,等開始上網課了,桌上零食一字擺開,課本拋得老遠,我往椅子上一坐,二郎腿一蹺,老師的'話就再也進不了我的耳朵。課上完,需要做練習,我心想,一定很簡單吧,得意與驕傲自大在我身體裡徘徊。過了一會兒,我一道練習題也解不出來,著急的我便想起了關羽,我就像關羽一樣太驕傲自大,他丟荊州,我把這節課的知識點給丟了。

是呀,驕傲往往使人失敗,只有謙虛才能使人進步與成功。如果我認真聽課,謙虛一點,就能學會了。如果關羽謙虛一點兒,可能至少他不會丟性命。驕傲使人失敗,謙虛使人進步與成功,也正如歌德所說:“感到自己渺小的時候,才是巨大收穫的開頭。”

《三國演義》讀後感700字6

最近我又把《三國演義》讀了一遍,讀後我又深有感觸。

《三國演義》是中國古代第一部長篇回體小說,小說中故事情節跌宕起伏。其中官渡之戰,赤壁之戰等故事都膾炙人口。書中人物不僅活在我們心中,更活在我們的文化中,張飛穿針——粗中有細、孔明借東風——巧用天時等歇後語也是我們學習中常用的。

《三國演義》小說描寫了自東漢末年至西晉統一全國這段歷史時期,以曹操,劉備,孫權為首的魏,蜀,吳三個在政治,軍事集團之間的鬥爭。小說除了著力渲染官渡之戰,赤壁之戰的驚心動魄,刀光劍影的戰爭場面外,還成功地塑造出一大批性格鮮明,栩栩如生的藝術形象。鞠躬盡瘁的諸葛亮和身懷雄韜大略卻殘暴和姦詐的曹操,更以突出的筆墨描寫出仁厚愛賢的劉備,義薄雲天的關羽,勇猛剛正的張飛,以及他們三者之間的終極情懷。

在書中我最喜歡的人物是常勝將軍趙雲(趙子龍),他單槍匹馬,在混戰中尋找自己的少主——劉禪,找到少主後,他拼命保護少主,面對千萬敵軍,他毫不畏懼,誓死保衛少主。他從白袍變成血袍,為的.就是能把少主平安帶回劉備面前……我被他的忠實打動了。心想如果我面對千萬敵軍,我會像趙子龍那樣鎮定嗎?呵呵!這還是個謎。

書中劉備特點是老實,但是缺點就是太過老實。另外還有點"天真可笑"。關羽的特點是重情義,但缺點也是太重情義,如曹操過他那一關的時候,本來是幹掉曹操的好機會,但他太重情義,把曹操給放了。總之《三國演義》中的人物都栩栩如生,每一個都有自己獨特的個性。

看完《三國演義》後,我們一定要學習書中"仁"、"忠"、"義"、"正"。

《三國演義》讀後感700字7

讀了《三國演義》這本書,我知道了先是黃巾起義,後來劉玄德與兩位弟弟在桃園結義,這本書一共五個階段先是黃巾之亂、董卓之亂、群雄大戰、三國鼎立、三國為晉。這本書裡寫了許多英雄豪傑、忠義之士、文學才官,其中有氣量狹隘的周瑜,忠厚的魯肅,勇猛的張飛,忠義的關羽,禮賢下士、求賢若渴的劉備,神機妙算的諸葛亮等等,

其中諸葛亮是個重要人物,他是一個能夠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忠臣,他在書裡利用火燒了新野,利用天理借了東風,向曹操草船借箭,三氣周瑜,神料華容道,妙擺八陣圖,七擒七縱孟獲,空城計,,以假諸葛亮退司馬懿,妙計殺魏延,使我們不由的大振,因為這是常人想不到的。

書中還寫了劉備的禮賢,對百姓的尊重,還寫了他三顧茅廬。才把諸葛亮請來說明了他的求賢若渴的心裡,使我們對他有了種從心底裡發出的敬佩。

曹操在《三國演義》中被稱為奸雄,而且我對他的感覺也不好,雖說是一個人才,非常聰明,且善於打仗,但卻挾天子以令諸侯,使有些人對他有著深厚的.仇恨。不過他與劉備煮酒論英雄,而且沒有殺劉備,雖當時劉備正是他的“嘴邊肉”。這使我感到了曹操並不是奸惡,畢竟他還有些對人才的敬佩。周瑜這人自以為是、目光短淺,氣量狹小。與曹操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他眼中只有諸葛亮,與其誓不兩立,只要把諸葛亮殺了,東吳的天下就太平了。後來又發現劉備也不是一般人物,便想殺劉備,至少把他留在東吳,東吳的天下才會太平,但後來被諸葛亮救走,還喊周郎妙計安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的話,使周瑜吐血身亡。

後來趙子龍長阪坡單騎救主,黃蓋受罰巧用苦肉計、三江口周瑜縱火等等經典故事。

《三國演義》中的人物各具其態,有長有短,有好有壞。總的來說,讀過這本書之後使我大開眼界!

《三國演義》讀後感700字8

自從讀上了《三國演義》這本書後,我認識了許許多多的三國英雄也明白了很能多故事,如劉備、關羽、張飛、袁紹、曹操《劉關張桃園三結義》《陸遜火燒連營七百里》《關羽溫酒斬華雄》可是令我受益良多的,是《關羽溫酒斬華雄》這個故事。

這個故事說了,董卓在漢山橫行霸道,有一次令華雄到袁紹寨前挑戰,袁紹派名將俞涉、潘鳳出擊,誰知都被斬了。關羽請戰,卻因關羽只是馬弓手被袁紹大罵。曹操卻釃上溫酒讓關羽壯膽,關羽要求先戰後喝。關羽果然斬了華雄,並且回到寨時酒還尚溫,曹操大喜。

關羽溫酒斬華雄這一段寫的栩栩如生,僅用幾個詞就寫出了當時的激烈場面,鼓聲大震,喊聲大舉天摧地塌,嶽撼山崩,是這段的點眼之筆。釃提擲更寫出了關雲長的英勇、大膽。這也正是雲長停盞施英勇,酒尚溫時斬華雄。可見關羽比那些認為厲害的人要強好多。

《關羽溫酒斬華雄》讓我明白了,做人,不能只看表面和他的職位定一個人的才能,並且不能只欣賞地位很高的人,因為他們不必須是最棒的,或者真正的人才。天才在一些不起眼的人群當中,可能他的才能比地位很高的人強記多了,卻只是還沒被人發掘出來。這個故事還告訴了我:做人就必須做像關羽一個勇敢、有膽識、有自信、雄心壯志,不能貪生怕死、胸無大志。讓我們也來當上個小英雄!

曹操招兵買馬,會合袁紹、公孫瓚、孫堅等十七路兵馬,攻打董卓。劉備、關羽和張飛追隨公孫瓚一同前往。董卓大將華雄打敗了十八路兵馬的先鋒孫堅,又在陣前殺了兩員大將,十分得意。十八路諸侯都很驚慌,束手無策,袁紹說:可惜我的大將顏良、文丑不在,不然,就不怕華雄了。話音剛落,關羽高聲叫道:小將願意去砍下華雄的'腦袋!袁紹認為關羽可是是個馬弓手,就生氣地說:我們十八路諸侯大將幾百員,卻要派一個馬弓手出戰,豈不讓華雄笑話。關羽大聲說:我如果殺不了華雄,就請砍下我的腦袋。曹操聽了,十分欣賞。於是,就倒了一杯熱酒,遞給關羽說:將軍喝了這杯酒,再前去殺敵。關羽接過酒杯,又放在桌上說:等我殺了華雄再回來喝吧!說完,提著大刀上馬去了。

關羽武藝高強,沒一會兒,就砍下了華雄的腦袋。他回到軍營,曹操連忙拿起桌上的酒杯遞給他,此時,杯中的酒還是熱的。

《三國演義》讀後感700字9

暑假裡,我有幸讀到了四大名著之一:《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講的是:劉備本來是一位賣草鞋為生的人,因為聽說幽州太守劉焉招兵,於是就去投奔劉焉。在路上與張飛、關羽相遇並結為兄弟,他們三人一起投奔劉焉去了。劉焉死了以後劉備也招了點人馬,駐紮在了新野,開始自己的事業。他們又“三顧茅廬”請來了諸葛亮來當軍師,幫助出謀劃策。開始關羽和張飛不服諸葛亮,直到諸葛亮打了一場大勝仗,他倆才心服口服。之後,通過劉、關、張三人的努力,他們與曹操、孫權一起形成了三國鼎立的局面。劉備國號為蜀,曹操國號為魏,孫權國號為吳。後來,關羽因為太過於驕傲了,就把他把守的荊州給丟了,還被捉到吳王孫權的`手裡,被殺了。張飛因為和關羽結為了兄弟,所以想報仇,可是卻被手下給害死了。劉備看到兩個兄弟都因為吳國而死了,就不顧諸葛亮的苦苦勸告,發動一百萬軍馬去打吳國,最後被打敗了,劉備也因此得了病去世了。太子劉禪繼承了父親的霸業。可他樂不思蜀,整天和姦臣一起吃喝玩樂,蜀國只好由諸葛亮來管理,過了一段時間,諸葛亮也因為身體不好病死了。劉禪因為沒有能力,就被抓到曹操那裡去了,從此,三國鼎立的局面就這樣完了……

在這個歷史故事裡,我最喜歡的人物是諸葛亮——諸葛亮字孔明,他對劉備忠心耿耿,對蜀漢忠心耿耿,自己死也想著蜀漢,這也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一種體現。諸葛亮非常聰明,打仗時不靠武力,靠智謀,也打了很多勝仗。我們的學習也是一樣的,不能死記硬背,要用一種好方法來記,這樣才能記得快。

在這個歷史故事裡,劉備告訴我們做人要善良,要善於聽取別人的意見。關羽告訴我們做人不能太驕傲,否則就會象關羽一樣,丟了荊州又丟了性命。張飛告訴我們不要太心急,心急吃不了熱豆腐。

《三國演義》讀後感700字10

三國演義是我們家喻戶曉的一個名著,書中塑造了一個個個性鮮明,有血有肉的英雄形象,如:仁義的劉備、狡猾的曹操、有才的孫權、聰明的諸葛亮、忠義的關羽、勇猛的.張飛、智謀的周瑜……待我一一道來。

我們最熟知的一個武藝高超、忠心耿耿效忠劉備的關羽,他過人的武藝,我們也是有目共睹的,如那次溫酒斬華雄、過五關斬六將、單刀赴會都可以看出他的武藝,至於忠心,他身在曹營心在漢可以看出他忠義,華榮到義釋曹操也可以看出他的忠義。仁義的劉備最能的民心的事就在長阪坡時被曹操追擊卻帶著弱民一起跑,這件事對整個隊伍有著很大的影響。狡猾的曹操,草船借箭時他不敢輕易出兵可以看出他疑心很重,用兵謹慎,可就是他用兵謹慎才得以造就他江山社稷龐大的景象。聰明的諸葛亮,他神機妙算,從他草船借箭中可以體會到,他可以懂天文,知地理,識人心;知人善用,此乃王道!勇猛的張飛,他長板橋一事吼一聲就把一個士兵下的掉下馬來,可以看出他的勇猛,一人抵擋千軍也毫不遜色!智謀的周瑜,他在火燒赤壁時用火攻大破曹軍,李白的詠赤壁中曾經讚頌到:“烈火張天照雲海,周瑜曾此破曹公。”可是他忌才妒能,使他被諸葛亮給給氣死,他死前還說道:“既生瑜,何生亮。”

三國中不僅有許多精彩的人物,還有一個個精彩、激動人心的故事。

三顧茅廬講了劉備、關羽、張飛他們三人誠心誠意去請大賢諸葛亮來出山輔佐他,諸葛亮起初不答應,可後來諸葛亮被劉備的誠心所打動,最後決定出山。火燒赤壁講了在諸葛亮與周瑜商量怎樣攻打曹操時,他們決定用火攻,諸葛亮料到那天必有東南風,後來曹操被周瑜慘敗,死傷無數。草船借箭講了周瑜嫉妒諸葛亮,在商討軍事時讓諸葛亮在十天內造好十萬支箭,以此來陷害他,諸葛亮神機妙算,向曹操借箭,最後滿載而歸,讓周瑜自嘆不如。

這是我對三國演義的品讀,如果你們也有不同的意見,請告訴我,我“不恥下問”。

《三國演義》讀後感700字11

《三國演義》中群雄彙集,曹操、劉備、孫權、關羽、張飛……諸多英雄薈萃。他們都形象豐滿,有血有肉,是錚錚男兒。但給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是奸詐的曹操。

曹操出身於一個官宦家庭,從小聰明伶俐。曾隻身刺殺董卓,但失敗。當時我看到這一段時,覺得曹操是一個大英雄,敢刺殺當時隻手遮天的董卓,為民除害。雖然失敗了,但他沉著冷靜,及時想辦法脫身。

後來,他與陳宮一起逃命,在呂伯奢家中借宿,可曹操疑心太重了,竟以為呂要殺他,結果殺光呂伯奢全家,還說出了: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這樣的話,以至於陳宮認為他不是良人,分道揚鑣。

他和劉備青梅煮酒,曹操很霸氣地說:“天下英雄只你我二人。”劉備嚇得筷子都掉了,而曹操卻是笑,面色如常。試問天下有幾人能有曹操這樣的胸襟和氣魄呢。

在關羽執意要離開時,他並沒有追殺,而是放走了他;當袁紹認為獻帝是一個毫無價值的.廢物時,曹操早就想到了“挾天子以令諸侯”這一計策,成功拿下漢獻帝;他還割發代首嚴格遵守軍紀,取信於軍;還有殺糧官、戰袁紹等等諸如此類的事情。南征北戰,最後統一了中國北方。

曹操因奸詐獲得一次次的勝利,也因狡詐遭到世人唾棄,為人不齒。但我認為,在那樣的亂世之中,有多少能幹志士都死於非命,曹操用自己的人生態度和聰明才智,走出了不一樣的道路,並且一步步、一點點爬上高位。

他坦率,不比那些打著真人君子旗號卻野心勃勃的人;他狡詐,不比那些自已為聰明目中無人的人;他狠毒,不比那些暗地裡暗算別人的人。

我欣賞曹操的性格,雖然猜忌奸詐,但他很聰明懂得審視時度、很直率不像劉備裝仁厚,用現在的話說就是不做作,這樣的他更顯真實。

曹操,是成功的政治家,是奸詐的梟雄。

《三國演義》讀後感700字12

《三國演義》的主要人物是劉備、曹操、孫權,以及他們手下的一群文臣武將。故事講的是,劉、曹、孫之間進行的爭鬥。一開始,曹操的勢力最大,在火燒赤壁那一戰,孫劉聯盟以少勝多,讓曹操損失了不少兵馬,改變了三方的力量。劉備成立了蜀國,孫權成立了吳國,曹操成立了魏國,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在《三國演義》裡,我最喜歡的文官是諸葛亮。諸葛亮料事如神,精通兵法,幫劉備打了不少勝仗。比如,火燒赤壁之前,周瑜一直想為難諸葛亮,讓他十天之內造十萬支箭,諸葛亮立下軍令狀,承諾三天之內完成任務。他巧借東風,草船借箭,不費吹灰之力就得到了十萬支箭。火燒赤壁之後,諸葛亮料到曹操會走華容道,便讓關羽帶一隊人馬攔截曹操,差一點要了曹操的命。在諸葛亮死之前,他精心排兵佈陣,司馬懿得知諸葛亮已死,便率軍去攻,沒想到諸葛亮的軍隊後隊變前隊,進攻有序,司馬懿還以為諸葛亮沒死,只好退兵。等到諸葛亮的大軍全部撤退後,司馬懿才得知諸葛亮真的死了。司馬懿再去檢查諸葛亮的軍營,只見軍營撤退留下的痕跡整整齊齊,這說明諸葛亮的大軍不是慌亂地逃跑,而是有秩序地撤退。真是死諸葛嚇跑了活司馬。

我最喜歡的武官是趙雲。趙雲武藝高強,可以一擋百,比如在單騎救主當中,他一個人殺退了曹操的十萬大軍,救出了阿斗。他不但打仗勇猛,而且足智多謀。比如空城計中,趙雲帶著一點人馬,就敢大開城門,放倒軍旗,疑惑司馬懿,嚇退了敵人的大軍。讀後感:

另外,我也很喜歡曹操,雖然大家都說他是個奸雄,可是我認為他是一個有謀略,有勇氣,有魄力的人。他能夠吸引人才。比如官渡之戰後,曹操發現很多手下跟袁紹通訊,可是他果斷地一把火將所有的書信全燒了,徹底地消除了大家的恐慌,贏得了人心。曹操最終能夠成功與他的大度睿智是分不開的。

《三國演義》讀後感700字13

《三國演義》全名為《三國志通俗演義》,又稱《三國志演義》,是元末明初的小說家羅貫中創作的長篇章回體歷史演義小說,也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章回小說,是歷史演義小說的開山之作,也是第一部文人長篇小說。

暑假裡我讀了《三國演義》這本書,讓我受益匪淺。它是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它講述了從東漢末年時期到晉朝統一之間發生的故事。反映蜀、魏、吳三個***集團之間的***和鬥爭,在廣闊的歷史背景裡,一幕幕波瀾起伏,氣勢磅礴的戰爭場面,真讓我感到震撼。成功刻畫數百個人物形象,對後世產生了很遠的影響,讓我大開眼界,真的非常好看。

書中寫的劉禪,呂布、袁術、袁紹、劉表、劉璋,周瑜,魯肅,張飛、許褚、典韋,這些人物給我的印象很是深刻。我印象最深的是關羽,因為他降漢不降曹、秉燭達旦、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古城斬蔡陽,溫酒斬華雄中這些故事都是耳熟能詳的,我很佩服關羽能殺掉那麼多厲害的人。

三國裡最有智謀的非諸葛亮不可,因為諸葛亮熟知天文地理,足智多謀,而且一生謹慎,鞠躬盡瘁。他借東風,草船借箭,三氣周瑜,智料華容道,巧擺八陣圖,七星燈,以空城計退司馬懿,以錦囊妙計殺魏延,這些是常人所想不到的,所以諸葛亮讓我很佩服。

《三國演義》中形形色色的人物千姿百態,各有長短,總的來說,讀過這本書之後我大開眼界,而以上幾人也給了我很深的感受。讓我學到:人有所長,必有所短,不應以善小而不為,以惡小而為之的`道理。要善於聽取別人的意見,曹操赤壁之戰之所以會敗,我覺得還是因為曹操沒有聽取並接受別人的意見,所以讓我知道一定要聽取別人的意見。三國給了我許多啟發,也讓我開始對歷史有了進一步的瞭解。人要足智多謀,不能野蠻行事,做事還要三思而後行。這真是一本值得品讀的書啊!

《三國演義》讀後感700字14

最近,我校開展了讀書活動,我們讀的是四大名著。其中,一本吳承恩的《三國演義》吸引了我,於是我開始細細的讀,慢慢的品。裡面的情節、人物深深吸引著,打動著我,令我愛不釋手。

這部書內容主要講的是蜀、魏、吳三國紛爭的故事。它敘述了從漢靈帝中平元年黃巾起義到西晉太康元年三國統一為止。描寫了近百年的重大歷史事件及歷史人物的活動,展示了三國興亡的歷史畫卷。在書中,我知道了有像諸葛亮一樣足智多謀的人,也有像董卓一樣惡貫滿盈的人,更有像周瑜一樣小心眼的人。在《三國演義》的人物中我最欣賞的要數諸葛亮了,他通天文、知地理,不管別人有什麼計謀都瞞不了他。他能利用自然環境及氣候變化來完成用兵之計。

我覺得最精彩的'故事是《草船借箭》。由於諸葛亮聰明博學,用兵如神,這便使周瑜非常的嫉妒,心懷詭計,他把諸葛亮看作是東吳一患,要找藉口害他,於是對諸葛亮說在水上打仗最好的兵器是箭,這當時沒有造箭的條件下卻要他在三天之內造出十萬支弓箭,如果完不成就要嚴懲。但諸葛亮卻胸有成竹憑他的智慧和學識,在三天內向曹操“借”了十萬餘支箭,出色的完成了任務。

劉備、關羽、張飛是在桃園結義的生死兄弟。他們在討伐黃巾起義軍勝利後,卻只得了一個小小的芝麻官,真是老天無眼哪!後來,靠公孫瓚大人他們才任平原縣的縣令。他們三個人都是英雄豪傑。劉備是皇室後代,父親是中山靖王,他有心去投軍,為天下百姓著想;

關羽也是英雄,他因為憤憤不平,而殺了家鄉的解良惡霸,所以也來投軍;張飛雖然說是個急性子,但是他從不向無能的人投靠,對自己的結義大哥二哥聽命是從,也為百姓著想。所以,他們三人就像現代中人們的公僕,為人民服務。

讀完《三國演義》之後,我希望通過自己的勤奮和努力成為一個能像諸葛亮一樣博學多才、聰明能幹將來對社會有用的人。

《三國演義》讀後感700字15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每次聽到這首令人耳熟能詳的詞時,我便想起了中國古典文學鉅著《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講述了從184年到280年之間瞬息萬變的中國歷史風雲。全書大致分為五個主要部分:黃巾之亂、董卓之亂、群雄爭霸、三分天下、天下歸晉。

《三國演義》總共描寫了約1320個人物,每個人物都描寫得栩栩如生。有斬顏良、誅文丑的關羽;一聲喝退曹操百萬大軍的張飛;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諸葛亮;仁義之主劉備;大軍事家曹操;老當益壯的黃忠和趙雲等人都是家喻戶曉、流芳百世的英雄,千載以來,仍讓人熱血沸騰。當然也有一些無能之輩:優柔寡斷的袁紹;殘暴不仁的孫皓;賣主求榮的楊松;昏庸無道的劉禪;有勇無謀的呂布等等。這些人遺臭萬年,讓人不由越看越氣。

《三國演義》中我最欽佩的就是曹操了,儘管羅貫中說他是奸臣、是漢賊,但沒有否定他是一個大軍事家、大詩人。曹操自己本身就有非常高的'軍事才能,再加上他求賢若渴,網羅了一大批極有才幹的文臣武將。最終他成就了一番霸業,佔領三分之二的中國土地,為強大的魏國打下了非常堅固的根基。不僅如此,他還有較高的文采,寫出了許多家喻戶曉的詩篇,為後人所傳誦。曹操真不愧是一個當世英雄!

魏國為何那麼強盛,這與曹操的突出才幹不無關係,其中,最絕的一招就是“挾天子以令諸侯”,以天子的名義號令天下諸侯;再加上程昱、荀攸、郭嘉等足智多謀之士出謀劃策;許褚等能征善戰之將衝鋒陷陣,滅亡了除西蜀和東吳以外的大小軍閥。但曹丕、曹睿去世之後,權高位重的司馬三父子掌權,曹家的權力每況愈下,接連換了三個皇帝,後來,司馬炎強行奪走了曹奐的帝位,建立晉朝,滅亡吳國,三國歸晉。實乃“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是也!

《三國演義》是今年我看的書中最讓我百看不厭的,看了還想看,令人難以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