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經部 > 論語

于丹《論語》讀後感4篇

論語1.73W

當看完一本著作後,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後感怎麼能落下!怎樣寫讀後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于丹《論語》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于丹《論語》讀後感4篇

于丹《論語》讀後感1

論語,一個遠隔我們幾千年的老先生——孔子,所說的哲言。在讀了于丹教授的論語心得後,我的心豁達、坦然了不少。

1.天地之道——

至盤古開天闢地的那刻,人世間就有了天與地,有了天與地,人也便就誕生了。我們所誕生在這個世界上,任何萬物都逃離不了自己的命運。譬如:金錢、情愛、權利等誘惑。但,我們所懂的,也是必須要懂的就是要學會做人。做人,既要做好自己,也要尊重他人。所謂做好自己,就是從內心發現自己,認識自己;而尊重他人,就是對他人所表示的一種理解與寬恕、仁慈。(我們的眼睛,看外界太多,而看心靈的,太少。——于丹心語。在這個時間上,最重要的人就是眼下需要你幫助的人,最重要的事就是馬上去做,最重要的時間就是當下,一點也不能延遲——于丹心得)

2.心靈之道——

人生有太多不順,就好比行走在一條陡峭的山路,既漫長又坎坷。但是,我們做為一代炎黃子孫,做為一代龍的傳人,每每面臨心靈所帶來的恐懼與壓力,勇敢面對這起事件,才等於你克服了你自己給自己所帶來的困難。如若一味地去逃避而不敢接受現實,那麼你將會錯過終生的遺憾。(做一個勇敢的人,用生命的力量去化解那些遺憾——于丹心語)

3.處世之道——

人與人之間要隔閡著一種距離,才會產生美。所以做人做事既要獨立,也要飽含著尊敬。在人處事時,要處守著一種本分,什麼事該做,什麼事不該做,立在自己的位置上,不可以跨越出離位置外的一點點界限。我們要知道,世界上從來沒有後悔藥吃,既然做過了,也不要去抱怨什麼、指責什麼,否則這隻會讓自己的心裡有更多的創傷。把握分寸、表示信仰與尊敬,這既是為自我,也是為他人。孔子亦曾說過:“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君子對於天下事,不刻意強求,不無反對,沒有薄,沒有厚,沒有遠,沒有近,沒有親,沒有疏,一切按道義行事)(距離和獨立是一種對人格的尊重,這種尊重即使在最親近人的中間,也應該保有——于丹心語)

4.君子之道——

看一個人是否是位真君子,首先會從言行、態度與胸懷上得以確認。作為一個君子,我們都須用祥和的態度,寬廣的胸懷去處事,而不是像小人那般斤斤計較。做君子,就是做一個坦坦蕩蕩,不幹偷雞摸狗的事的人。俗話說得好“不做虧心事,不怕鬼敲門”只要自己每一步都是腳踏實地地走下去,那麼你就會發現,你的每一天都是一個值得去紀念的日子。做君子既要走正路,也要用行動去證明自己的力量,而不是用言語誇誇其談。做好自己的事,端正好自己面對每件事的態度,眼界遠廣不貪小便宜,做到這三點,我相信每個人都會是堂堂正正的君子。

5.交友之道——

朋友是自己人生旅途中一直陪伴著你度過危難的伴侶。要想結交上好朋友,首先要把“仁”與“智”放在心中,如若學會這兩者,那麼交友的人品與範圍將會大大提高。當結交了好朋友,我們應該學會尊重朋友,而不是利用朋友對自己的信任去背叛朋友。朋友是開啟心靈枷鎖的鑰匙,若想持續這段友誼,我們就必須深刻去理解身邊的這位知音。(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你從社會上收穫友誼,收穫金錢,收穫情感,收穫你的功勳,此時你已經收穫了很多,就像是一個新家,逐漸被東西堆得滿滿當當一樣。你的心靈如果被所得堆滿,最後就會累於得——論語)

6.理想之道——

對於如何去追求巨集偉遠大的理想,我覺得這是我們人生必須邁出的一步。但事實上,追求理想並不是問題的關鍵,它的所處主要中心是:在出發點如何做好自己,做好身邊的每一件小事,或許,那些不以為然的小事正式我們一步步走向理想道路中的坎坷。看看身邊那些平凡無味的事情,它們或許會是你淡定的起點。有時候,你得到了成功,一份莫大的榮譽,可才發現這不是你想要的時候,千萬不要氣餒,因為這條道路中所收穫的,正是你自己給面對成功或失敗的心靈增添的一些資源。伸出一雙手化解了小事,其實你已經向成功的大道邁出了一大步。

7.人生之道——

走在人生大道上,我們經歷過惶恐、失敗、愉悅等成功與挫折。漫步在這條長長大道上,我們不僅付出了許多,也領悟了很多,收穫到很多。因此,思想也會隨著年齡欲加開放。每每步上一個新的階段,我們就必須去懂得一個道理。30歲,彷彿就是在暗示一場青春徐徐謝幕,轉而代之的將會是一部美滿的人生展開序幕,在這個如流水般淡淡的歲月,人生教導我們的是:要相信自己,在心靈上建立對自己的一種信任。才是你所明白的淺道理開端。步入40歲,我們得到的物質東西也會慢慢積少成多,例如金錢、地位、情感……那一種種患得患失的東西但凡被迷惑了,將會失去自我,失去理智,心靈也將會慢慢慘敗。其實,對於這種誘惑,你大可不必擔心,只要客觀地認識到世間的醜與美,善與惡,並平靜地把握、面對、應付,一切便會順其自然。50歲,大衍之年,做到知天命,不怨天、不尤人;要知言,懂得溝通、交流;要知禮,學會尊重他人;要知命,用淡定的態度與自身的力量應付外界帶來的情況。60歲,一個世人所俗稱的花甲之年,這時,我們所懂得的該是理解與包容,虛心吸取別人的教訓,謙虛聽取別人的意見,要學會耳順,學會領悟別人的長處。70歲,古稀之年,在那刻來臨的時候,我彷彿看到了一朵含苞欲放的花朵慢慢走向枯萎、凋零。那個白髮蒼蒼的年代,我們或許已經懂得了,只有建立內心的價值系統,方能把任何壓力都變成一種張力,在體內散發出耀眼的光芒。在我們現在這種成長的年紀,所追隨的是:先把現在的事情做好,珍惜上帝所給予的時光,不可流逝一分一毫。

讀了于丹《論語》心得,我似乎看到了更多,領悟了更多,學會了更多。

于丹《論語》讀後感2

每個人的一生中都難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許我們無力改變這個事實,而我們可以改變的是看待這些事情的態度。《論語》的精華之一,就是告訴我們,如何用平和的心態來對待生活中的缺憾與苦難。

既然死生、富貴這些事情都是天命所歸,個人無法決定,也無法左右,那就要學會承認並且順應。但保持一顆誠敬的心,使自己的言行減少過失,對待他人充分尊重、謙恭有禮,卻是可以通過提高自身修養做到的。

一個人能做好自己,那麼普天下的人都會愛敬你如同手足兄弟。所以,做一個有良好修養的真君子,又何愁沒有兄弟呢?

第二個態度是,要儘可能地用自己所可以做的事情去彌補這個遺憾。承認現實生活中的不足之處,並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彌補這種不足,這就是《論語》告訴我們對待生活缺憾的態度。

一種遺憾,其實可以被放得很大很大。放大遺憾的後果是什麼呢?那就將如印度詩哲泰戈爾所說,“如果你因為錯過太陽而哭泣,那麼你也將錯過星星了”。

既然生活中的缺憾不能避免,那麼用什麼樣的心態來對待這種缺憾就非常重要了。心態不同,也許會帶來完全不同的生活質量。這個故事結束了。真的是一朵頭花彌補了這個女孩生命中的缺憾嗎?其實,彌補缺憾的是她自信心的迴歸。

而一個人的自信心來自哪裡?它來自內心的淡定與坦然。孔子說,“仁者不憂,智者不惑,勇者不懼”(《論語·憲問》),內心的強大可以化解生命中很多很多遺憾。

要做到內心強大,一個前提是要看輕身外之物的得與失。太在乎得失的人,被孔子斥為“鄙夫”。鄙夫,意義幾乎等同於小人,就是不上臺面的鄙陋的人。

這種患得患失的人,不會有開闊的心胸,不會有坦然的心境,也不會有真正的勇敢。偏偏有一天,子路真的去問老師說:“君子尚勇乎”?君子應不應該崇尚勇敢呢?

孔子對他說:“君子義以為上。君子有勇而無義為亂,小人有勇而無義為盜。”(《論語·陽貨》)意思是說,君子崇尚勇敢並沒有錯,但這種勇敢是有約制的,有前提的,這個前提就是“義”。有了義字當先的勇敢,才是真正的勇敢。否則,一個君子會以勇犯亂,一個小人會因為勇敢淪為盜賊。

我們想想,小偷劫匪穿門打戶,甚至越貨殺人,你能說他不勇敢嗎?但是這種沒有道義約束的勇敢是世界上最大的災害。那麼這個“義”、“道義”又是什麼呢?

那是一種內心的約制。孔子說,“以約失之者,鮮矣”!(《論語·里仁》)一個人內心有所約制,就會在行為上減少過失。假如一個人真能做到一日“三省吾身”(《論語·學而》),真能“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論語·里仁》),就做到了約制。而能夠反省到自己的錯誤並且勇於改正,這就是儒者所倡導的真正的勇敢。

後來蘇軾在《留侯論》中也曾經論述過勇敢,他把那種真正的勇敢叫做“大勇”。他說:古之所謂豪傑之士者,必有過人之節。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見辱,拔劍而起,挺身而鬥,此不足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

此其所挾持者甚大,而其志甚遠也。在蘇軾看來,真正的勇者有一種“過人之節”,他們能夠忍受像韓信那樣的胯下之辱,而成就輔佐劉邦決勝千里、掃平天下那樣的大業。他不會像平常人逞一時之勇,圖一時之快。這是因為他的內心有一種在理性制約下的自信與鎮定,這是因為他有著寬廣的胸懷和高遠的志向。

所謂“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是很難做到的。我們可以要求自己做一個有修養的道德君子,不去冒犯別人,但當別人沒有任何緣由地時常冒犯你,你能做到不怒嗎?

當一個不幸降臨了,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它儘快過去,這樣你才會騰出更多的時間去做更有價值的事情,你才會活得更有效率,更有好心情。這個小故事告訴我們,生活中會有許多不如意甚至不合理,也許憑我們個人的力量無法改變,但我們卻可以改變自己的心情和態度。從某種意義上說,一個人心中有什麼,他看到的就是什麼。

這個故事適用於我們每個人。大家想想,為什麼我們一樣在這個世界上生活,有些人活得歡欣而溫暖,有些人卻整天指責抱怨?他們的生活真的相差那麼遠嗎?其實就像我們面前有半瓶子酒,悲觀主義者說,這麼好的酒怎麼就剩半瓶了!樂觀主義者則說,這麼好的酒還有半瓶呢!表述不同,緣於心態不同。在今天這麼一個競爭激烈的時代,保持良好的心態比歷史上任何一個時期都更加重要。

孔子說,“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論語·子路》)。君子因為有心態的平和、安定和勇敢,他的安詳舒泰是由內而外的自然流露;小人表現出來的則是故作姿態,驕矜傲人,因為他內心多的是一股躁氣,氣度上便少了一份安閒。

其實,是什麼樣的武功使茶師取勝呢?就是心靈的勇敢,是那種從容、篤定的氣勢。所以技巧不是最重要的,而技巧之外的東西則需要我們用心靈去感悟。如果你的心很敞亮,很仁厚,你有一種坦率和勇敢,那麼你可能會收穫許多意想不到的東西。每個人都願意把美好的東西告訴你;但是如果你與此相反,那麼即使是有教無類的孔子,他也不見得會對牛彈琴。

孔子說過,一個人能夠聽你講道理但是你沒去跟他講,就叫“失人”,你就把這個人錯過了,不好;相反,假如這個人根本就不可理喻而你偏和他講道理,那就叫“失言”,也不好。你要想做一個別人願意和你交流,也可以和你交流的人,最關鍵的是你要有一個敞亮的心懷。這就是《論語》中所提倡的“坦蕩蕩”的心境。

這種心境和胸懷,既可以彌補你先天的遺憾,也可以彌補你後天的過失;同時能使你有定力,有真正的勇敢,使你的生命飽滿、充盈,讓你有一種大歡心,讓你的人生有最大的效率,讓你的每天進行著新鮮的輪迴,並且把這些新鮮的養分疏導給他人。

《論語》給我們的,永遠是一個人生動態的系統,我們不可以斷章取義、不可以僵死地去理解。這些古聖先賢的思想精華,當在你的血液中流動起來的時候,你歡欣的態度本身就是我們今人對於古典最高的致敬!

于丹《論語》讀後感3

讀完《于丹〈論語〉心得》感觸頗深,這本書給我帶來的最大感受莫過於那種平和、淡定的心態。正如該書序中所言,孔子是灰色的,因為灰色可以和所有色彩搭配。是的,我們需要這樣一位最具普適性的孔子,因為他讓我們感覺到了溫暖。

在讀這本書以前,我一直認為《論語》的思想是高不可及的,讀罷覺得並非如此。它的思想是樸素的,簡單的,他所能讓我們獲取的是心靈的寧靜和快樂。

首先在《于丹〈論語〉心得》的第一章便告訴我們,人應該有信仰。物質意義上的幸福生活,僅僅是一個指標;而真正從內心感到安定和對於政權的認可,則來自於信仰。在這裡,于丹講到了國民幸福指數,就是說,評估一個國家是不是真正富強,不能單純看國民生產總值的絕對量和增長速度,要看每一個百姓內心是否快樂。那麼我們到底快不快樂呢?于丹在這裡提到了一組資料,從80年代末期到91年再到96年,我國國民幸福指數從64%升到73%,後又降到了68%,為什麼在物質極大繁榮的今天,人們依然不快樂呢?!在這裡我想談談“安貧樂道”。這是孔子思想裡的最高境界,可能在這個物慾橫流的社會裡,很難再有人認可這個觀點。我想談談我對這種思想的理解。其實每個人都有虛榮的一面,沒有誰甘願過苦日子,當我們看到別人穿著高檔的衣服,用著名牌的化妝品,可能都有一點點嫉妒。其實嫉妒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無法逾越自己,讓自己時時生活在這樣的陰影裡面。我也希望擁有明亮寬敞的房子,高檔的時裝,名牌的化妝品,但是這些真的是我們生活的全部嗎?我們擁有了這些就一定會快樂嗎?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麼我國國民幸福指數就不會在物質發達的今天反而下降了。因為追求永無止境,永遠都只有更好,沒有最好!就像很多年前流行的鄭智化的那首歌一樣,“我身上揹著重重的殼,想努力往上爬,卻永永遠遠趕不上飛漲的房價……”所以何必要去比較呢?做自己就是最快樂的,其實快樂就是一種感受。當你用你自己掙的錢去享受屬於你的生活的時候;當你盡情享受親情的時候;當你和摯友歡聚的時候,你還有什麼不快樂嗎?快樂是一種心態,是發自內心的滿足,像顏回那樣在艱苦的境遇中,仍然可以保持著樂觀的態度。所以我認為“安貧樂道”並非告訴我們要安於現狀,而是讓我們保持心境的那份恬淡和安寧,不要單純的被物質生活所累,因為畢竟物質生活不是我們的全部。

同樣,面對遺憾,孔子所表現出來的態度,依然是勇敢、淡定的。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沒有人一生沒有留下一點遺憾的。面對遺憾,我們可以將其擴大,也可以將其縮小。就好比于丹所提到的那位著名的球星,兒時母親因拔牙引發心臟病,去世了,這個陰影一直留在她心裡,最終在她準備拔牙之前,她因為極度擔憂和恐懼而死去。一個遺憾被放大到了多少倍啊!同樣是遺憾,如果你可以淡定、勇敢的面對它,它就會被趕跑。正如於丹所言,做一個勇敢的人,用生命的力量去化解那些遺憾。生命中,既然已經出現了遺憾或失意,就註定無法改變了,你無論怎樣費盡心機去想、去反思,已經出現的遺憾也已無從彌補,既然是徒勞的,又何必要放心上呢?當不幸來臨的時候,我們應該讓它儘快過去,拿出更多的時間,以一種淡定、平和的心態去做更多有價值的事情。就好比,西漢時的司馬遷,因李陵案發受牽連入獄,受宮刑。他出獄後,忍受巨大的精神與肉體的折磨,經過不懈的努力,終於完成130篇的鉅著《史記》。我相信沒有哪種痛苦大過司馬遷所忍受的一切,但他承受著這些,依然能夠向著自己的目標前行,最終取得成功。所以,只要調整好心態,你一定可以收穫很多,反之,你只能失去生命中更多精彩的、有價值的東西。讓我們用一顆勇敢、淡定的心去面對生活的缺失與遺憾,從而讓自己的生命更加飽滿、充盈。

在《于丹〈論語〉心得》中,它也為我們闡述了交友、處事的態度,對待君子的判定,如何樹立自己的理想以及對人生的規劃。在這些章節裡面,《論語》的思想無不告訴我們,任何事情成功的前提都是需要一顆仁愛之心及勇敢、從容的處世態度,當然這只是成功的前提,要想獲得更大的成功與收穫,還需要把握好做事情的分寸,這在交友及處事上尤為重要。

“過猶不及”這個詞我們在生活中經常使用,這就是說做任何事情都要有個度,和朋友、親人相處皆是如此,稍微留一點分寸,得到的往往是海闊天空。于丹在這裡提到了《豪豬的哲學》,這個故事很早前就聽過了,當時並未完全理解它的含義,今天重新讀來,頗有感觸,可以說將《豪豬的哲學》用在這裡真是恰如其分,我們和親人、朋友、甚至愛人相處都需要一個安全距離。

“君子”是《論語》中出現最多的字眼,可是我們該如何判定君子呢?《論語》的思想告訴我們“君子不憂不懼”,一個真君子要能做到了內心的仁、知、勇,這樣就少了憂、惑、懼。他不怨天,不尤人,並且可以包容和悲憫別人很多的過錯,可以設身處地站在別人立場上想問題。所以這個思想,或者說這個目標,既是高遠的,又不是遙不可及的,它其實就存在於每個人的內心,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成為真君子。

如何樹立自己的理想和規劃自己的人生,在這兩方面《論語》的思想強調了從內心出發的重要性,它告誡我們要以修身為起點,要從最近的、從內心的完善做起。如果我們可以達到從心所欲的最高境界,那麼我們就可以少一些迷惘,可以用包容憐憫的心去體諒他人。這就又歸結到開始我們所提到的平和的心態,這種平和、淡定貫穿著《論語》思想的全部,我們所看到孔子所描述的人生境界,越到後來越強調內心,越到後來越從容和緩,當然這是需要千錘百煉的,就像那尊被人膜拜的佛像一樣,是經過千刀萬剮才得以成佛的。所以,當我們感到不平衡,和別人比較的時候,應該更多的比照一下自己的心靈。“少指責、少抱怨、少後悔,就能成功。”這是于丹心語裡面的一句話,其實歸根結底還是要求我們要有一顆平常心,有積極樂觀的心態,讓快樂的心成為陽光般的能源,去輻射他人,溫暖他人,讓我們一起用善良勇敢的心去擁抱平和淡定的快樂。

于丹《論語》讀後感4

當我敲擊鍵盤在寫《論語心得》讀後感時,20xx年的春天已經悄然來到了我的身邊,儘管春寒料峭,但也著實讓人嗅到春天的氣息了。當我從媽媽手裡接過這本封面古色古香又被炒得沸沸揚揚的書籍時,自然有了一睹為快的衝動。

拋開塵世的喧囂,披一路風塵,孔子孤身一人,踏上了為師的道路。說是旅行,不如說一次心路歷程,更是一次道德與心靈相融。同樣的一部著作,每個人的個性和經歷不同,解讀自然也不同。也許,同樣是《論語》,憤世嫉俗的人讀出了天人合一,急功近利的人讀出了從容淡定,甘於平庸的人讀出了奮發進取,缺乏謀略的人讀出了生活的智慧…… 我們從中明白了“君子的'力量永遠是行動的力量,而不是語言的力量”;我們從中懂得了“理想之道就是給我們一點儲備心靈快樂在的資源”;我們感悟到了“三十而立,就是建立心靈的自信”。

我們從小接受儒家的“仁,義,禮,智,信”的倫理觀念,從孔融三歲讓梨的尊禮,守禮,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憂患意識,無不顯示著儒家學說對國民成長過程中千絲萬縷的滲透。幾千年來世人仍願意尊奉孔子,把他的話作為座右銘,作為修身養性的準則,這與孔子的“直道而事人,何往而不做黜!”的思想有著密切的聯絡。

很多人都說于丹的《論語心得》催生而出的是一種純粹的積極的態度,是道德品性、情感智慧的昇華。讀于丹說論語,讓人領略到的就是這樣一種智慧,是對自己的得失缺憾的正確對待,是對身邊朋友的理智看待,是一種心態,一種融入在現在社會中的理性德行。

于丹的《論語心得》是從天地人之道開始談起的。從盤古來天開始變化達到的某種境界,叫做“神於天,聖於地”,她說:這六個字其實是中國人的人格理想:這裡既是一片理想主義天空,人們再次自由翱翔;還要有腳踏實地的能力,能夠在這個大地上去進行他自己行為的拓展。……理想主義與現實主義就是我們的天和地。有了這樣一個大的宇宙觀,再將心靈之道、處世之道、君子之道、朋友之道在這裡娓娓道來,向我們解讀了孔子及論語的思想以及這種思想對於現代人、普通人及現代社會的需要。

在現代生活中,我們應該如何把握為人的處世之道呢?孔子說:“過猶不及”。在孔子的眼裡,做事情如果不把我分寸的話是與沒做是沒有什麼兩樣的。那麼應該如何把握分寸?當我們遇見一些不公平的事情應該有什麼樣的心態?面對自己身邊的人又應該有什麼一種心態?在這嘈雜的社會中我們有要保持著什麼樣的人際關係呢?弟子問孔子說:“老師,以德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如果一個人以德報怨了,那麼你會用什麼去報答人家的恩德呢?當別人無微不至時,你又該怎麼辦呢?“以德抱怨”的方式不可取,但“以怨報怨”是更不可取的,因為怨怨相報何時了?做人還是應該“以直抱怨,以德報德!”如果有他人有負與你,對不起你了,用你的正直、耿介對待這件事,但是要用你的恩德,你的慈悲、去回憒真正給你恩德和慈悲的人。用你的公正、率直、耿介、磊落與光明的人格去坦然地面對這一切,那麼不是德也不是怨,這件事也不會損壞我們之間的感情了。

今天的社會,物質生活是越來約發達了,但人與人之間關係卻越來越冷漠。《論語》中何謂“仁愛”?是用平等和理性去對待你身邊的每一個人,我們但凡稍微留一點的分寸,做事情時給別人保留一點的餘地,就像《禪宗》裡所說的那種至高無尚的境界,就是“花未全開,月未圓”。也就是花一旦全開,就要凋謝了,月一旦全圓,就要虧損了。而未全開,未全園,這就是自己心中所期待的那種感情,而朋友之道和親人之道皆是如此,退一步,海闊天空。 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把握分寸,恰到好處。 現在我們與其怨天憂人,不如恭身自省,加入我們真的能夠做到《論語》中的“掌握分寸,謹言慎行,禮行天下,修身養性”我們會少很多煩惱,是自己變的快樂起來自然就會懂得為人處世之道。

在現代社會中,孔子好像與我們在慢慢分離,我們對聖賢與經典也逐漸遠去,怎樣為人處世、用怎樣的標準來約束自己,在我們心中好像變的模稜兩可。而於丹以白話詮釋經典,以經典詮釋智慧,把兩千多年前孔子的話來詮釋一個現代人對社會,對生活,對人生的感悟全部演繹出來,而這個灰色幽默的孔子用自己最好的感悟來向我們解釋了這一點,從而演變出的是一種的積極的態度,心靈與靈魂的淨化、情感與智慧的昇華。不管是于丹對《論語》的解讀,還是我們對《于丹〈論語〉心得》的解讀,我們的目的其實很簡單:就是學會怎樣做人。千顆心有千種所得,萬顆心有萬種所得。我們對於生活,也是如此,無非在自己平凡的生活中取明白一些簡單的道理。因此,我們不會忘記,我們永遠是獨立的個體,我們的思想會因生活的改變而改變,我們的人生會在感悟和理性中慢慢成熟。

《論語》終極傳遞的是一種態度,一種樸素的、一種溫暖的生活態度。品味人生,修身養性,其目的正是要在愉快地生活中度好這一輪迴。淡泊的襟懷,曠達的心胸,超逸的性情和閒適的心態去生活,將自己的情感和生命融入自然狀態,這樣才無愧與祖先,也才能如孔夫子教導我們快樂地生活的祕訣那樣,去找到你內心的安寧。

洋洋灑灑寫了很多,與其說是讀後感,還不如說是自己心情的梳理,這篇文章更像是我的一篇日記。感謝她讓我《論語》中全方位地審視了自己。這次學習也讓我體味人生要“言寡尤,行寡悔”般淡定從容,要做到心靈的勇敢,要讓生命提升效率泛出光芒。我更加熱愛生活!

《論語》中告訴我們的道理中有:做什麼事情不能就急於求成;馬和驢的語言也告訴我們,我們應該學習那匹隨唐僧取經的馬,經歷風雨,磨礪成長,不能像磨坊裡的驢一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在此打轉。

道理面前,順乎自然,柔韌而剛,做好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