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經部 > 論語

《論語.里仁篇》第十九章讀後感

論語3.1W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後,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後感吧。那麼讀後感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論語.里仁篇》第十九章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論語.里仁篇》第十九章讀後感

子曰:“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本章表明孔子對孝的理解。《論語·學而》章有語:“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直譯為:父親在世時,人們可以審視孩子的志向如何,父親不在世要看孩子的所作所為,並且三年不改變父親的處事之道,可以說他是守孝的。

比較正確的理解是孔夫子生活的時代屬於以家族血緣紐帶為核心家天下的社會。由家臣到氏族,由氏族到諸侯國,再到周天下的農耕樹根狀社會組織結構。由此可見,春秋時代的家是社會組織的基本單位,一家之主就是父親,父親即家長。父親不僅擔負著養家盡忠的責任,還有培養教育子女的義務。再考察“孝”時,“孝”為上下結構,上為半“老”,下為“子”,“子”承“父”業,“子”撐“父”命即為“孝”,而孝字結構的頭又從土,土是根。由此可以說孔子之語實則說明了春秋時代的父子之間的天倫之義,自然之則。

或許有人問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如果父之道保守、落後、邪惡呢?還需要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嗎?那麼這個問題實質是問什麼是為子之道?看來夫子之道不僅在於“父慈子孝”的現實倫理之道,還在於子承父業,為人子向為人父的角色轉換、身份認同的做人之道。如果進一步考察孔夫子時代的教育現實,就會發現孔夫子是第一個辦私學的教師,是絕對的少數派。而公辦學校是掌握在諸侯貴族手裡的,而貴族身份是繼承製的,屬於大多數,讀書者也是貴族子弟。禮崩樂壞的時代,庶族子弟就有了上學的機會。無論是私學,還是公學,讀書人是少數,因此,子女的教育大都落在父母身上了,孔夫子時代的教育還多屬於家庭教育。由此可推斷,父對子有引導作用,子對父也有繼承學習的自然關係。而父而子、子而孫的傳承模式就成了那個時代最自然的家庭、社會組織傳承模式了。而這種模式也是春秋時代的一種傳承禮制,而這種禮制在孔子看來卻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大概這才是夫子所謂的“三年無改於父之道”的緣由吧。

然而,孔夫子並非是一個絕對保守落後的人,對歷史傳承損益的規律還是有一定程度的把握的。“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後來多有解讀,正解就是:父之道善則終生守之,若不善,又何待三年改之呢?如是而已。善與不善的原則就是中庸之道、也就是智仁勇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