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經部 > 論語

《論語》讀後感(14篇)

論語1.5W

讀完一本名著以後,你有什麼領悟呢?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後感呢?千萬不能認為讀後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論語》讀後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論語》讀後感(14篇)

《論語》讀後感 篇1

世界上的真理永遠是最樸素的,就好像太陽每天從東邊升起,西邊落下。就好像春天永遠要播種,秋天要收穫1樣。《論語》告訴大家的東西永遠是最簡單的,只是它把你內心深處的良知給激活了。這幾天讀了《論語》後我覺得,《論語》好像沒有很嚴密的邏輯性,很多是就事論事,裡面也很少有長篇大論的文字,幾乎每1則語錄都很簡短。其實,無言也是1種教育。就自己的感受略說一二。

【原文】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將入門,策其馬,曰:‘非敢後也,馬不達也’。”

意思是:孔子說:“孟之反不自誇,打仗撤退時,主動在後面掩護,剛進城門,他策馬快速通過歡迎隊伍,說:‘不是我有膽走在最後,是馬跑不快’、

我想到:做人要懂得謙遜,永遠做謙遜的人,實際上就是讓自己做一個被人們認同和喜愛的人。做一個謙遜的人就要戒驕矜。

因為具有驕矜之氣的人,大多自以為能力很強,很了不起,做事比別人強,看不起別人。由於驕傲,則往往聽不進去別人的意見;由於自大,則做事專橫,輕視有才能的人,看不到別人的長處。驕矜對人對事的`危害性是很大的,這一點古人認識得十分清楚。

一代名君唐太宗曾對侍臣說過:"天下太平了,自然驕矜奢侈之風容易出現,驕矜奢侈則會招致危難滅亡。"這使我想到兩個小故事

魯哀公十一年,在一場抵禦齊國進攻的戰鬥中,右翼軍潰退了,孟之反走在最後充當殿軍,掩護部隊後撤。進入城門的時候,他鞭子抽打馬匹,說道:不是我敢於殿後,是馬跑不快。他這樣做是為了掩蓋自己的功勞。從消極方面說,人立身處世,不矜功自誇,可以很好地保護自己。韓信是漢朝的第一大功臣:在漢中獻計出兵陳倉,平定三秦;率軍破魏,俘獲魏王豹;攻下代,活捉夏說;破趙,斬成安君,捉住趙王歇;收降燕;掃蕩齊;歷挫楚軍。連最後垓下消滅項羽,也主要靠他率軍前來合圍。司馬遷說:漢朝的天下,三分之二是韓信打下來的;項羽,是靠韓信消滅的。但是,功高震主,本來犯了大忌,加上他又不能謙退自處,看到曾經是他的部下的曹參、灌嬰、張蒼、傅寬等都分土封侯,與自己平起平坐,心中難免矜功不平。樊噲是一員勇將,又是劉邦的姨夫,每次韓信訪問他,他都是"拜迎送",但韓信一出門,就要說:我今天倒與這樣的人為伍!這樣,終於一步步走上了絕路。

唐代的杜審言,是杜甫的祖父。唐中宗時做修文館學士,為人恃才自傲,曾對人說:"我的文章那麼好,應該讓屈原、宋玉來做我的衙役,我的字足以讓王羲之北面朝拜。"杜審言有些太自不量力了,所以被後世的人們所嘲笑。這樣驕傲自誇只是顯出了他的見識短淺,並沒有人認為他的才能真的有那麼大。

記得一位哲學家說過這樣一句話:自誇是明智者所避免的,卻是愚蠢者所追求的。真正的明智者之所以不會自吹自擂,因為他覺得宇宙廣大、學海無涯、技藝無窮,終其一生,也不能洞悉其中的全部奧祕。而一切平庸之輩,滿足於一知半解,滿足於點滴成績,他們用富麗堂皇的話裝飾自己,以討得廉價的喝彩。

人們所尊敬的是那些謙遜的人,而決不會是那些愛慕虛榮和自誇的人。如果一個人喜歡自大自誇,看不起他人的工作,就會失去自己的功勞。

《論語》讀後感 篇2

(一)、為人之道。《論語》說的是人,如何做一個真正的人,人的生命是何其短暫,孔老夫子從各個角度,各種層面不斷地教誨我們,怎樣使自己有限的生命變得更有意義,總體概括為:精神富足、心理健康、積極生活、和他人和睦相處、愛崗敬業、安於本職、獻於社會。在物質生活得到不斷滿足的今天,人們卻顯得越來越浮躁,精神世界十分空虛。工作壓力大、貧富分佈不均等等一些問題都具有普遍性,這使很多人都心理不平衡,怨聲載道。

于丹老師在《論語心得》中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一座寺廟裡供著一個花崗岩雕刻得非常精緻的佛像,每天都有很多人來佛像前膜拜。而通往這座佛像的臺階也是跟它採自同一座山體的花崗岩砌成,臺階不服氣地對佛像提抗議:我們本是兄弟,憑什麼人們採著我們去膜拜你?你有什麼了不起?佛像淡淡地說,因為你只經過了四刀就走上了今天的崗位,而我經過了千刀萬剮才成佛。我想,這正是我們現在很多人心態的真實寫照,和別人攀比,比到最後常常悶悶不樂,鬱鬱寡歡。這是沒有什麼必要的,人要學會知足常樂。

(二)、處世之道。在社會交往中,無論是交友還是工作,人們都想找到一個適中的生存法則,既對自己負責任,又對他人負責任。于丹教授在《論語心得》中,談到了一個職業化的工作態度,“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就是說每個人要做好自己的份內事,也就是常說的本質工作,這也是現代企業管理所需要推崇的。但是在很多單位,都提倡要多工作,最好是一個人做幾個人的工作,這樣其實是不符合現代企業管理的。

(三)、交友之道。我想在每個人的生命中都有過很多的朋友,但是究竟有幾個真正的朋友呢?究竟有誰會在你需要的時候伸出手來,幫你一把呢?于丹老師在《論語心得》中也提到了,對待朋友也要有一定的尺度,保留一條界限,朋友才能夠交往得久遠,有很多朋友間彼此傷害就是因為沒有保持一定的友情距離。可見,通過《于丹〈論語〉心得》,《論語》告訴我們的是一種交友方式:怎樣交朋友,交怎樣的朋友並要怎樣維護友情。

(四)理想之道。一個人應該有理想。中國傳統的道德理想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做好一切事情的根本是修身,修身是放在第一位的。修身可理解為:外在能力完善,懂得變通,與時俱進,內在心靈完美、富足。因為只有內心修為提升了,自身能力提高了才能更好地去處事。通過《于丹〈論語〉心得》,我們知道了這是孔子對人生理想的總結,這也被後人奉為人生理想的指南。

(五)人生之道。孔子說:“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這是孔子自道的人生軌跡,卻也成了後人的人生座標和價值體系。它就像一面鏡子,人們可以通過它比照自己的人生軌跡。當然,人的年齡有生理年齡、心理年齡和社會年齡,但如果我們能在二三十歲時就能提前感悟到四五十歲的境界,並在內心建立起明晰的人生價值體系,做到淡定從容,那這樣的生命一定是有效率、有意義的生命。從《于丹〈論語〉心得》中,我讀到了這份人生的價值體系。

于丹教授對《論語》的`感悟是快樂的、豐富的、給人啟發的。通過讀《于丹〈論語〉心得》,我學會了修身養性,品味人生的生活道理。只有以淡泊的襟懷,曠達的心胸,超逸的性情和閒適的心態去生活,並將自己的情感和生命融入到自然的狀態中,才能尋找到自己內心的那份安寧,也才能如孔子教導我們的那樣:快樂地生活!

《論語》讀後感 篇3

(一)

有句話說得好:”半部論語治天下。”別說半部論語了,就單單幾則論語就告訴了我做人與學習的道理。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這句話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的意思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才是真正的智慧。

這裡面還有一個歷史典故呢!話說某一天,子路來孔子家學習,穿著非常華麗的衣服,慢慢的走了進來,孔子讓他換一件衣服,子路聽到後連忙回家,換了一件非常樸素的衣服回來了。卻還是原來的樣子。孔子就對他說:“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不知,不知為不知是智也。”

我在國小三年級的時候,有一天,班裡數學測試,成績出來後,我有一道題不懂,就去問老師。老師講過後,問我明白沒有,雖然我沒有弄懂,可是我不敢說,怕老師說我笨,結果下一次考試又沒有答對,去掉了8分。

《論語》使我們懂得了很多:學習態度、學習方法、更多的是做人的道理。你只要悟出其中的道理,人生就會無往而不勝!

(二)

我讀了《論語》,讓我懂得了一個道理:做人必須要誠實守信,不要為一時的利益就撒謊騙人,而自己在後面吃更大的虧。

《論語》是一本古代名人孔子說的話,由他的弟子們編寫而成,裡面有許許多多名言警句,提醒我們做人的道理,比如說:要誠實、有禮貌等。

我讀了以後,印象最深的是幾句關於誠實守信的名言警句,原來在語文書上學過,現在聯絡《論語》中的其他內容,我對“言必信,行必果。”、“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這兩句話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自己說出來的話,絕對不能反悔。

就拿生活中的一個例子來說:有一次,小隊活動,我打電話給9位隊員,他們都一口咬定:“我來!”,結果,只來了8個人,是洪偉沒來,第二次,他又沒來,後來的幾次活動,我們都沒有告訴他,因為他不夠誠信,“與朋友交,言而有信。”而林杭每次都來,現在我們總是第一個通知她。

這樣的例子在生活中不是沒有,而是很多,讀了《論語》,我告訴自己:要做像孔子和他的弟子那樣誠實守信的.人,不欺騙別人。

(三)

每一則語錄雖然都寥寥數語,但多次運用反問、排比、比喻等修辭手法,頻繁使用幾個賦有表現力的關鍵語氣詞,使表情達意富有感染力和表現力,甚至說話人的神態都栩栩如生地呈現在人眼前,是什麼文章這麼精煉,表達又這麼生動、形象呢?不知道?我來告訴你,是《論語》十則。(.)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溫,不亦君子乎?”

對於知識,“學”只是過程,“習”是一個鞏固的過程,要想掌握更多的知識,必須把“學”和“習”結合起來,只有用豐富多彩的知識點綴自己的大腦,才能成為一個有價值的人。朋友從遠方千里迢迢的趕來,我們應該感到無比快樂與榮幸,我們可以取長補短,增加友誼,這樣難道不開心嗎?我們做人要坦坦蕩蕩,光明正大,不要不被人瞭解就杞人由天,應該保持一種良好的心態,對待事物。

我知道了怎麼學習,我知道了該怎麼做人,《論語》十則讓我懂了許多許多……

《論語》讀後感 篇4

《論語》是孔子弟子及後人記述孔子言行的語錄體著作,寫成於戰國初期(公元前475年前後)。《論語》記述了孔子的社會政治思想、哲學思想、倫理思想、教育思想等各方面,甚至記載了他的生活習慣和細節。《論語》成書時間大約在春秋、戰國之際,最後的編定者是孔子弟子及其再傳弟子。漢代以後,被奉為儒家經典,後來成為歷代文人必讀的教科書。全書大體是孔子弟子及其後人所記,是研究孔子的基本資料。

歷代研究《論語》的書籍很多,現存的主要有三國何晏的《論語集解》,南宋朱熹的《論語集註》是儒家學派對《論語》的`代表作。

《論語》在西漢時有三種不同的本子,即《魯論語》、《齊論語》和《古論語》。今本《論語》,系東漢鄭玄混合各本而成,共二十篇。全書記錄孔子談話、答弟子問及弟子間相互談論,多方面表現了孔子的思想和學說,故《論語》成為後人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資料。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魯國人。中國春秋末期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是我國古代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他對我國思想文化的發展有巨大和深遠的影響。

中國最古的散文小品,應可遠溯自《論語》。普通把《論語》作經書看,認為是聖人之言,不以文學論。但以文學眼光看來,《論語》一書的文學價值很高。

孔子主張“因材施教”。有一次,子路問孔子:“如果我有一個好主意,該不該馬上實行呢?(聞斯行諸)”孔子說:“有父母兄長在世,應該先問問他們。”冉有也問道:“聞斯行諸?”孔子卻給他肯定的回答:“聞斯行之!”公西華好奇,問孔子為什麼給了他倆不一樣的答案,孔子說:“冉有平時做事退縮,所以我給他打氣。子路好勝,我要給他潑點冷水(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論語》是我國經典讀物,涵蘊了我國的文化經典。俗話說“半部論語治天下”論語用精短的語言告訴我們怎樣和朋友交往、怎樣孝敬父母、怎樣解決事情、怎樣……。

有子曰:“其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是在說:“孝順父母,順從長兄,而喜好觸犯上層統治者,這樣的人是很少見的。不喜好觸犯上層統治者,而喜歡造反的人,是沒有的。君子專心致力於根本的事務,根本建立了,治國做人的原則也就有了。孝順父母,順從長兄,這就是“仁”的根本。“義”是在仁的基礎上理解的,即:一個人在社會中要做到為人所想,去幫助別人“禮”讓我想到孔子的一句名言“克己復禮”!大家要是都謙讓一點,不就好了嗎?“智”我覺得就是知人之言為智!也就是明白別人的道理,使自己更好的向前發展!其實,我們現在都是在學習前人給我們留下的經驗!我們只有瞭解了其中的道理,才會明白自己在社會上的意義!當然對身邊人的意見應該是選擇好的,有利於個人和社會發展接受!“信”是我們一直在提倡的誠信。從我們的先祖開始就提倡“信”,而當今社會有時卻缺失了傳統文化的美德!所以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學習、發揚《論語》中的道理。這樣我們才能做一個“少年君子”

我們要想真正的建立和諧的社會,沒有仁義禮智信不行的!希望我們的國家越來越美好,社會越來越和諧!

《論語》讀後感 篇5

我喜歡國學,國學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精髓,是中國古聖先賢的智慧寶典。讀過於丹教授的《論語心得》後,我的心靈被震撼,我的精神被衝擊,我的靈魂被牽引。遠古時代的孔夫子似乎來到我們的身邊,用溫和的語氣跟我們訴說著天地人之道、處世之道、為人之道、人生之道。

記得上國中時在教室裡讀著: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我們讀的不亦樂乎,卻不懂其意。心中疑惑我們現代人為何要學習這些深奧難懂的古文。後來,在成長的過程中慢慢了解到中華文化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其中的道理之深刻,思想境界之高,需要我們用一生的時間去學習、去領悟、去實踐。

于丹教授用簡單通俗易懂的語言,結合當今社會現實,闡述了其中的道理。看似深奧的古文古語,一下子變得簡單明瞭。對於我這個不愛動腦筋,文學功底不深的人來說,讀《論語心得》是瞭解《論語》的最佳途徑。

在今天這個物慾橫流的社會,工作壓力大,生活節奏快。人心浮躁,精神空虛,人人都在追求物質,追求幸福。物質越來越豐富了,幸福感卻越來越少了。于丹在《論語心得》中說到,想要生活幸福,活的有意義,要做到:精神富足、心理健康、積極生活,和他人相處和睦,愛崗敬業,安於本職,奉獻社會。現如今的世界很亂,社會成了大染缸,是因為人心變了。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扭曲了。對於如何拯救當今世界這個問題,曾有人說,到中國尋找兩千多年前的孔子。西方國家都在學習孔子,研究國學,開辦了孔子學院。因為只有孔聖先賢才能拯救這個不安分的世界。平常的.生活中,除了學生應付上課和考試,極少有人去認真學習《論語》,更不會將《論語》作為生活法則去遵循和實踐。我想正是因為我們缺乏學習古聖先賢的教誨,不懂得處世之道、為人之道。在生活中受挫,心態不平衡,總是與幸福無緣。

一個人如果偏離軌道行走,會越走越偏。價值觀錯誤,行事不端,這樣永遠無法擁有幸福,甚至走上不歸路。在社會交往中,于丹在《論語心得》中說,“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你在什麼職位,就做什麼事,不能越過職位,去做本不該你做的事。

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其意思是說,學生子貢問老師孔子,有沒有一個字可以讓人終身去遵循的,老師說,這個字應該是恕吧,自己不願意做的事,不能強加給別人。做到寬恕自己,寬恕他人。孔子的言語總是溫和的,態度是謙遜的。他從不嚴厲苛責學生,更不會強令學生要怎樣做。《論語》並非古板教條,在那個遠古時代,一位聖賢老師以身作則,為人師表,周遊列國,帶領門下幾千名學生。他們跟老師學習,與老師探討,研究學問,思考問題,尋找人生真諦。一個個學子與老師的故事在於丹的語言下栩栩如生,彷彿讓我穿越時空來到孔子門下,虔心做學問。

我們想要快樂的生活,就要做到修身養性。用心品讀于丹的《論語心得》,感悟《論語》中的真諦。淡泊名利,寧靜致遠,用豁達的胸懷,樂觀向上的心態面對生活,才能找到自己內心的安寧,得到真正的快樂和幸福。

《論語》讀後感 篇6

《論語》作為一部涉及人類生活諸多方面的儒家經典著作,許多篇章談到做人的問題,這對當代人具有借鑑意義。

其一,做人要正直磊落。孔子認為:“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雍也》)在孔子看來,一個人要正直,只有正直才能光明磊落。然而我們的生活中不正直的人也能生存,但那只是靠僥倖而避免了災禍。按事物發展的邏輯推理,這種靠僥倖避免災禍的人遲早要跌跟斗。

其二,做人要重視“仁德”。這是孔子在做人問題上強調最多的問題之一。在孔子看來,仁德是做人的根本,是處於第一位的。孔子說:“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學而》)又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八佾》)這說明只有在仁德的基礎上做學問、學禮樂才有意義。孔子還認為,只有仁德的人才能無私地對待別人,才能得到人們的稱頌。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里仁》)“齊景公有馬千駟,死之日,民無德而稱焉。伯夷、叔齊餓死於首陽之下,民到於今稱之。”(《季氏》)充分說明仁德的價值和力量。

那麼怎樣才能算仁呢?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顏淵》)也就是說,只有剋制自己,讓言行符合禮就是仁德了。一旦做到言行符合禮,天下的人就會讚許你為仁人了。可見“仁”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後天“修身”、“克己”的結果。當然孔子還提出仁德的外在標準,這就是“剛、毅、木、訥近仁。”

(《子路》)即剛強、果斷、質樸、語言謙虛的人接近於仁德。同時他還提出實踐仁德的五項標準,即:“恭、寬、信、敏、惠”(《陽貨》)。即恭謹、寬厚、信實、勤敏、慈惠。他說,對人恭謹就不會招致侮辱,待人寬厚就會得到大家擁護,交往信實別人就會信任,做事勤敏就會取得成功,給人慈惠就能夠很好使喚民眾。孔子說能實行這五種美德者,就可算是仁了。

當然,在孔子看來要想完全達到仁是極不容易的。所以他教人追求仁德的方法,那就是“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顏淵》)即廣泛地學習文化典籍,用禮約束自己的行為,這樣就可以不背離正道了。

同時也要重視向仁德的人學習,用仁德的人來幫助培養仁德。而仁德的人應該是自己站得住,也使別人站得住,自己希望達到也幫助別人達到,凡事能推己及人的人。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雍也》) 其三,做人要重視修養的全面發展。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學而》)即:我每天都要再三反省自己:幫助別人辦事是否盡心竭力了呢?與朋友交往是否講信用了?老師傳授的.學業是否溫習了呢?強調從自身出發修養品德的重要性。

在此基礎上,孔子強調做人還要重視全面發展。子曰:“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述而》)即:志向在於道,根據在於德,憑籍在於仁,活動在於六藝(禮、樂、射、御、書、數),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地做人。

那麼孔子為什麼強調做人要全面發展呢?這裡體現了孔子對人的社會性的認識,以及個人修養的相互制約作用,他說:“舉於詩,立於禮,成於樂。”(《泰伯》)即:詩歌可以振奮人的精神,禮節可以堅定人的情操,音樂可以促進人們事業的成功。所以,對於個人修養來說,全面發展顯得極為重要。

《論語》讀後感 篇7

孔夫子曾經說過“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以及“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諸如此類的話,並且還說過“吾十有五而志於學”。孔子一直活到了七十二歲,五十七年的經歷使他仁德兼備,學問淵博,成為冠絕一時的大學問家,大思想家,可謂是震古爍今(不敢說後無來者,也起碼是前無古人了)。以如此身份,當他的高足問他時,他的回答竟然是“朝聞道夕死可矣”,多麼令人不可思議! 作為一個完全有足夠的資本炫耀自己的大學問家,孔子還有必要孜孜不倦的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學習探索中去嗎?答案是肯定的。 孔子的特點不是探求天地萬物的具體性理,而是探求社會與人生的具體性情。 因為世間萬物的客觀規律也許是有限的,但是人的具體感情是無限的。作為有限的“人”,探究的是無限的“人”,這也正是讓孔子感到學無止境的原因。人的性情舉止,是處於不斷的變化過程中的,每探究出新的內容,就打破了原來的舊的規律。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把話已經說得很明白,去了解人性,才是最困難的。而孔子最精闢的論述,也自然而然體現他對人性的入木三分的見解。 陶行知說過,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在這一點上,和孔夫子幾千年前提出的主張“仁與德”的觀點不謀而合,兩人都是偉大的教育家,為什麼相隔千年,提出的觀點卻是驚人的相似?毫無疑問,兩人都是把“仁與德”當作自己去不斷努力實現的目標,不斷的學習,從而提高自身的修養與品德,這是有必然性的。 為了學習,可以三月不知肉味,這足以見孔子的勤奮,可如果僅僅是勤奮,恐怕孔子就不會如此得到世人的尊敬了。他的好學表現在方方面面: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是謙虛;我不如老農,我不如老圃,這是實事求是;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這是一種樂觀。他的學習精神,不僅僅限我們常人的思維:這個是學問,那個不合適。孔子會以最博大的胸懷,去接容包納世間萬物,這就是我們所不及的。 兩千年前的孔子,就是一位具備著各種謀生技能、又具備著對於生命意義有深隧洞見的哲學家及教育家。他一方面具備著各種禮、樂、射、御、書、數的專業知識,又具備著經營管理政治的理念,又對教育的目標有著明確的方向指引,因著他的眾多的知能,他成為中國文明史中最重要的教育家,他的許多謀生技能的知能細節固然沒有儲存下來,但是他的人生智慧的談話卻成了綿延兩千年的中國知識分子立身處世的`智慧寶典,當我們閱讀吟詠他的話語之時,每一句話都發每一個人都可以從他的智慧中找到自己生命的目標。 這就是孔子的學習!這就是聖人的學習! 也許我們這些凡人是永遠無法領會萬世師表的學習的內涵,但每一個人也許都可以從中找到一個新的自我。 子曰:“學而不厭,誨人不倦”。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做人要不斷學習,不感到厭煩;教育學生要有耐心,不感到疲倦。 “學而不厭”。作為教師尤其要做到這一點。教師是學生的示範,我們希望學生做一個終生學習的人,首先教師要做一個終生學習的人。“身教重於言傳”,“親其師,信其道”,教師應該是學生很好的榜樣。

教師要做到“誨人不倦”,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呀。“教師教育孩子要耐心”,我們經常這樣說。但事實上,我們許多老師並沒有真正理解這句話,老師會在課堂上生氣發火,這是我們還沒有學會耐心的佐證。

《論語》讀後感 篇8

我常常想,什麼是“國學經典”,“國學經典”有什麼用。現在,我從《論語》《孟子》中找到了答案。

剛開始讀,我覺得句子難讀,想放棄。媽媽告訴我,聯絡生活實際就不會感到乏味。真的,我越讀越愛不釋手,因為我從中悟出了真理——“溫故而知新”教會我學習要常常複習,在複習中收穫新知識;“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告訴我學習與思考的聯絡以及它們的重要性;“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讓我懂得要謙虛,要實事求是……

如果你問這些足以挽救時代了嗎?那麼我要告訴你,書中教會我做人的句子,更是數不勝數。

讀了“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這句話,我又想起前兩天看到擁擠的小店裡一個人在買東西時拆開包裝,將別的袋子裡的東西裝入一個袋子。這不就是自私自利嗎?還有貪心小販以次充好、自來水摻甲醇,這些事都說明小人喻於利的道理。於是,我從中學會了要有原則有底線,不唯利是圖。

讀了“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這句話,我想起了感動中國的無臂鋼琴師劉偉。他10歲時因一場事故被截去雙臂,19歲時學習鋼琴,一年後用腳彈鋼琴的水平就相當於用手彈鋼琴的7級水平。23歲他登上了維也納金色大舞臺,讓世界見證了中國男孩的奇蹟。被截去雙臂不就是上天給他的磨鍊嗎?“當命運的繩索無情地縛住雙臂,當別人的目光嘆息生命的悲哀,他依然固執地為夢想插上翅膀。”這就是中國人民給他的.頒獎詞,是全中國人民對他的肯定。今天的中國,還有什麼勵志故事趕得上劉偉的鋼琴聲?從劉偉的身上,我讀懂了面對困難,要相信自己,迎難而上。

讀了“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托起生命的最美媽媽吳菊萍浮現在我的腦海中。20××年7月2日下午,杭州濱江白金海岸小區,兩歲的妞妞趁奶奶不注意爬上了窗臺,接著被窗沿掛住,隨時都有墜落的可能。這可是在10樓!一分鐘之後,妞妞掉了下來,剛好路過這裡的吳菊萍踢掉高跟鞋,張開雙臂,衝過去接住了妞妞。被緊急送往醫院的吳菊萍被診斷為左手臂多處粉碎性骨折,預計半年後才能康復。“這是本能,是一個母親應該做的事情。”吳菊萍一臉平靜地說。“在這個物質生活富足的時代,信仰迷茫、價值紊亂的新聞接踵而來,吳菊萍用柔弱的臂膀托起了生命的奇蹟,喚醒了普羅大眾對傳統美德的自覺。”這是人民給予她的頒獎詞,更是她應得的讚美。

這就是國學經典的魅力。有它,才會有感動中國的人;有它,人們才會懂得生命的真理;有它,才會有和諧美好的中國!因此,國家才會這樣宣傳國學,弘揚國學;學校才會要求我們“童聲誦國學,經典潤童心”要求我們做到“讀而常吟之,學而時習之”。我們需要國學,國家需要國學。國學是人之本,民之基,國之根。國學像土,一畝心靈之土,為無數幼苗提供營養,使它們開出美麗的鮮花。國學像水,萬物生長的生命之水,滋潤著小樹舒枝展葉,天天向上。在這個信仰迷茫的時代,是國學挽救了人們的良心,挽救了這個時代。

《論語》讀後感 篇9

論語讀後感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孔老夫子的經典傳世之作—《論語》,這部包羅永珍,詮釋了孔曰成仁,孟曰取義經典作品,令人無一不回味無窮,否則,何以留芳千古,為世人所稱道呢?

《論語》之所以稱得上是經典,是因為它將中國的國寶級別的人物——孔丘,所言所行完完全全的記錄了下來,真正的講述了中國千年以來所傳承的正統學派的真諦,而且,其中大部分還被現代華夏兒女所沿用著,不失為歷經風霜而留其真諦。

《論語》講學:

《論語》首先就告訴我們一件事情,學習。學不為人生中的一件大事,人若是隻懂得嘴尖皮厚腹中空的話,蠻不講理,一無是處,那麼,這個人就在這個世界上只起到了綠葉的作用——襯托紅花。《論語》首先就告訴我們一個鐵錚錚的事實,人要學習。首先要有興趣,再者就需要恰當的方法,最後,需要的就是持之以恆的動力。

《論語》講孝:

孝道,在中國古代至今天都佔有著不可動搖的地位,而在這部著作之中,也毫無疑問的佔據了主導的地位,人不孝則非正人君子,此類人鮮矣,《論語》大概一半左右都牽扯到了這個“孝”字,正因如此,後被公認為百家之正統的儒家學派把孝道推廣的非常廣泛,鞏固了孝道在人們心中的地位。

《論語》講政:

政治,自古以來一直才是世界上真正佔據主要地位的`事,論語中對待政治,主講一個子——仁。對於政治來講,要想成功的治理國家需要什麼?答案是得民心,若想得民心最好的方法是什麼?只有仁。這一點儒家的選擇是很正確的,但不知為何,儒家的政道並未被自古以來的各大王朝用於主要政道,實是一件痛苦之事。論語,作為我們華夏民族不可磨滅的傳統著作,雖然在某些方面還存在著一些不足,但是,我們的大部分習慣已經在儒家思想的驅動下變得儒化,中國人心中孝為先,正是因為千古以來儒家思想的主導,與《論語》在我們祖宗身上留下的習慣一直傳承下來。《論語》是一部語錄體散文,記敘了千年以前我國大學者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成為我國的四書五經之一,其經典語句被我們流傳至今,可為宗矣。《論語》其實並不僅僅的記錄了孔子以人的言行,還有許多的是他弟子的言行,他的弟子無一不亦包攬群書,通曉古今,人品正道,更有天賦異稟的弟子,在我眼中,他們的成就決不亞於孔子。

《論語》講友:

人存世上,什麼是最不可缺少的?朋友!這一點論語中就講述了許多,交友儒雅,友人高尚,就是一種激勵自己向上的方法,《論語》講交的朋友要比自己強,這樣才可以讓自己奮發向上,成為人中之龍。

《論語》講禮:

對中國人來說,理解是十分重要的,《論語》中講禮,不必過分的拘泥,但又不可不遵,這就是《論語》對待裡的態度,實實在在的講了最正確的對待理解的態度,可以為後人所遵循,流轉百世。

儒家思想的核心——中庸之道,這就是世界上最強大的理論中庸。說他世界最強毫不過分,因為世界上凡是都要講究一個尺度,而儒家思想正是這種思想的代表,凡事不可偏激,也不可太淡薄,所以我們正需要一個態度去對待這些無法分化的特別明確的事情,那就是中庸之道。《論語》作為我國文學藝術的瑰寶,對於我們來講實在是太重要了,對於它,世人也抱著神聖的態度去品讀,也是我們華夏五千年曆史的一大見證,也是歷史上不可動搖的一部分,被世人所稱道,《論語》不朽!

《論語》讀後感 篇10

今天我又讀《論語》了,讀的是《泰伯篇第八》、《子罕篇第九》和《鄉黨篇第十》,使我深有感觸。

最有感受的是《泰伯篇第八》

《泰伯篇第八》主要講了孔子及其弟-子對堯舜禹等先王的評價,又對孔子的思想有了進一步發揮。還有曾子在某些問題上的見解。

本章講了曾子的孝:曾子有疾,召門弟-子曰:“啟於足,啟於手!《詩》雲:‘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覆薄冰。’而今而後,吾知免夫。小子!”這一則曾子借用《詩經》裡的三句,來說明自己平生的小心,避免身體的損傷,能夠對父母盡孝,孔子曾對曾子說過:“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就是說孝子應該愛護父母給予自己的身體,包括頭髮和面板都不能損傷,這就是孝的開始,曾子臨死前讓學生們看自己的手腳,以示身體完整無損。是一生遵守孝道的。

還講了孔子對某些君王的看法與態度他認為泰伯是很高尚的人:子曰:“泰伯,其可謂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讓,民無得而稱焉。”孔子認為泰伯的品德是最高尚的,因為有三次以天下相讓,讓了三次王位:第一次讓是泰伯離開國都,避而出走。第二次讓是父親去世,泰伯故意不返回奔喪,以避免被眾臣擁立接受王位。第三次讓是眾臣議立新國君時,泰伯在荊蠻地區,索性於當地黎民一樣,斷髮紋身,表示永不復返。這樣,他的三弟季歷只好繼承王位,有了泰伯的.這“三讓才給後來的姬昌繼位統一天下創設了條件,奠定了基矗因此,孔子才會高度歌頌稱讚泰伯。可見孔子是很尊敬他的。

還講了孔子的學習態度:子曰:“學如不及,猶恐失之。”這句說的是學習就想追趕什麼而追不上那樣,追上了還恐怕再失去它。這一則講了孔子學習態度的問題,孔子對學習知識要求的十分強烈,他也同時這樣要求他的學生。我認為這句講了學習是無止境的,而這“學如不及,猶恐失之”不正是“學而不厭”一句最好的詮釋嗎?

讓我們一起在論語的語句中,體會孔子的“溫”“良”“恭”“儉”“讓”和“仁”“義”“禮”“智”“信”的儒家要求,一起探索孔子的“之求之與”吧!

每一則語錄雖然都寥寥數語,但多次運用反問、排比、比喻等修辭手法,頻繁使用幾個賦有表現力的關鍵語氣詞,使表情達意富有感染力和表現力,甚至說話人的神態都栩栩如生地呈現在人眼前,是什麼文章這麼精煉,表達又這麼生動、形象呢?不知道?我來告訴你,是《論語》十則。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溫,不亦君子乎?”

對於知識,“學”只是過程,“習”是一個鞏固的過程,要想掌握更多的知識,必須把“學”和“習”結合起來,只有用豐富多彩的知識點綴自己的大腦,才能成為一個有價值的人。朋友從遠方千里迢迢的趕來,我們應該感到無比快樂與榮幸,我們可以取長補短,增加友誼,這樣難道不開心嗎?我們做人要坦坦蕩蕩,光明正大,不要不被人瞭解就杞人由天,應該保持一種良好的心態,對待事物。

我知道了怎麼學習,我知道了該怎麼做人,《論語》十則讓我懂了許多許多……

《論語》讀後感 篇11

學者朱光潛先生說:“華論語是一部絕妙的書,可以終生咀嚼,學用不盡的。”

《論語》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語錄結集,全書共有20篇492章,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暑假我認真品讀了論語這本著作,感受頗多。

《論語》中有一段活我印象至深:“子日: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這句話的意思是金錢和地位是每個人都想得到的,但是,以不正當的手段得到它們,作為一個君子是不會去享受的。貧圍與卑賤,是人們所厭惡的,但是,不以正當的途徑去擺脫它們,君子是不會擺脫的。君子背離了仁的準則,又怎麼能夠成為君子呢?

一個真正的君子,一個真正的仁者,在任何情況下都是不會背離仁德的。在當今社會上,有許多人都在富貴與仁德的取捨中捨去了“仁”而失去了做君子的實質。這讓我聯想到了自己的學習與生活,堅持一種道德,堅守一種信念最重要的就是無論是身處困境,還是安逸,都不可放棄初心,而學習也是一樣。學習中,無論是馬失前蹄還是遙遙領先,都不能因失敗而自暴自棄,也不能因佼佼而自大自滿,要以平和之心去面對,堅持自己的目標與初心,就如君子,似水一般有德行,有傲,有志向。

在品讀《論語》中,我發現那些看似深奧的道理有時就在生活中赫然體現,就如這一句“見資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這句話告訴我們:見到優秀的人要向他學習,見到不優秀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沒有類似的問題。如果人人都像這句話中所說的那樣,那麼社會一定會無比和諧與美好。向優秀的人學習,不斷反省反思自己的問題是人與人交往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點。我不禁幻想著開學時的場景是:步入國中。新的環境,新的同學。比我優秀的同學也許會有很多,每個人身上都會有值得我學習的`地方,我需懷揣著謙虛求學的態度去和新同學,新朋發交往,我相信那樣不僅可以學到新的知識,也可以自我培育好的品質。

孝,是中華傳統文化重要的無素。在《論語》中,孔子與弟子們也多次提起孝道。子夏問孔子孝是什麼,子日:“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看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意思是說:侍奉父母經常保持和顏悅色是最難的。遇到事情,子女去做;有好吃好喝的,讓長輩、父母去享受,難道這樣就是孝了嗎?”讀到這句話,我不禁心頭一震。原來我所理解的孝道僅僅是滿足父母的生活所需,在他們需要自己的時候盡力做到讓他們滿意。但孔子則說要從內心尊敬父母,從眉宇之間表現出和悅的神色和敬意,我的思緒漸漸飄遠了,現在的我,還沒有能力贍養父母。但我卻沒有做到最基本的對他們和顏悅色,基至有時候面對他們的說教會不耐煩,不服氣。看來孔子說“色難”是很有道理的啊!對父母時時刻刻笑臉相迎確實不是件容易事。我實在是為自己之前對父母的態度感到了深深的愧疚。我心中對自己默默說,我一定要做到對爸爸媽媽和顏悅色,連孔子都說難的事情,我若是做到了,那我也算是自己心中的半個孝子了吧!

《論語》中所教授的、講述的真理都非常樸素,卻又需要我們反覆咀嚼才能悟得真諦,導我言行,我現在的學間與能力,也許無法全面的理解,《論語》中的所有道理,但是我堅信:只要我堅持反覆咀嚼,定會有更多的醒悟,助我走向優秀。

《論語》讀後感 篇12

讀完《鄉黨第十》,《論語》就讀出一半了,覺得應該寫點什麼,儘管還有些朦朧

古語云“半部《論語》治天下”,雖說“潛龍勿用”,我無治天下之位、之責,也無需用心地想如何“用”,何況我也許也無治天下之才、之志,但卻深覺這話有理。呵呵!《論語》,字雖不多,但其蘊涵的道理卻多得很難說得清。

為師之道。言傳,一部《論語》、一句句“子曰”,就是鮮活的例子。身教,夫子是講自己所做的,因此才有顏淵的那句“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這一句“評語”,看似文采斐然,實則為“白描”。啟發式教學,“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也正因此,弟子們疑其有所隱,夫子才發出那句“二三子以我為隱乎?吾無隱乎爾。吾無行不與二三子者,是丘也。”與學生交朋友,一句“予所否者,天厭之!天厭之!”師生間“打趣”的情景活靈活現。

為生之道。謙遜,“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明辨,“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善思,“告諸往而知來者。”誠實,“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負責,“不遷怒,不貳過。”努力,需知學習貴在堅持,“譬如為山,未成一簣。”篤行,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如顏回般,做個“語之而不惰者。”兼“學如不及,猶恐失之”,一定要孜孜以求,力求知之、好之,樂之。對“道”,要有份敬畏和渴慕,“朝聞道,夕死可矣”明白“道”、悟得“道”,即使一切在那一刻停息,也心滿意足!

遊學之道,。全面理解了“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為人父母者還會以“養兒防老”為由,不顧及兒女的志向和感受,固執地把兒女圈在自己身邊嗎?孩子有志向、有能力,想飛得高遠些,就讓他飛吧。人這一生,經歷過,才會無悔。夢,是悔的根源。雖然夢碎,也會疼。

溝通之道。桓魋來找麻煩,眾弟子人心惶惶,夫子一句“天生德於予,桓魋其如予何?”提氣提神,起到了穩定人心的作用。看似“知命”,順應天意,實則自信。把一切假於天,易被理解和接受,足見其表達技巧,深諳溝通之道。

敬神之道。“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與祭,如不祭。’”夫子還說,“非其鬼而祭之,諂也。”夫子對神是個內心有份虔敬的人,但他的敬只體現在“祭”的.那一刻,夫子是個典型的實踐主義者,決不把自己的得失寄託於鬼神。反讀現實,有多少人沉迷於卜神問鬼,而不是沉下心來,紮紮實實地做事呀!

休閒之道。“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多麼令人神往!內心有著寧靜和滿足,眼中的神采也必然是淡定、欣然的,舉手投足間氣定神閒。

娛樂之道。投入,“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圖為樂之至於斯也。’”知足,“子釣而不綱,弋不射宿”,留有餘地,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

以及做事之道,“放於利而行,多怨。”識人之道,“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自省之道,“法語之言,能無從乎?改之為貴。巽與之言,能無說乎?繹之為貴。說而不繹,從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更有為官之道,為政之道……等等。

用心體會,《論語》中蘊涵的道理,不勝列舉。關鍵在於“信”,我們只有相信他,才能用心體會他的話,才能領會其中的深意,才會樂於用他的理論、他的思想指導我們的實踐並從中受益。

《論語》讀後感 篇13

佇立水邊,凝望悠悠流水,我不禁心緒飛揚,遐想萬千……水是時間吧?時間無情,正如流水之無情。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這感慨中有多少“時不我待”的無奈?“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無論是誰——聖人或凡人,英雄或平民,都阻止不了時間的腳步,脫不了黑髮變白首最終化為一抔黃土的“宿命”。時間無限而生命有涯,於是有了“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的感悟和“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的警戒。水是德吧?德之高下,正如水之深淺。“深水不響,響水不深。”歡呼叫囂的必是淺溪,低吼沉吟的才是江海。“聖人韜光,賢人遁世。”德高之人甘於平淡,耐得住寂寞。追名逐利、吵新聞爆醜聞的必是寡德淺薄之輩。一塊石頭就能讓小溪開一朵炫耀之花,一座大山也改變不了江海的沉穩。小人為自己唱讚歌,君子讓別人去評說。水是心靈吧?心靈之明晦,正如水之清濁。“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水的澄澈來自於活水不斷的水源,心靈的澄明來自於善於納新的心胸。水之澄澈能映出天光雲影,心靈之澄明能包容世間永珍。水就是人吧?水結而為冰,冰是人稜角鮮明的性格;冰融而為水,水是人或激揚澎湃或纏纏綿綿的情感;水化而為氣,氣是什麼呢?氣是陶淵明籬下長開不敗的菊花,是杜甫“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心憂天下,是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胸襟抱負,是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英雄氣概,。是充沛於天地之間,亙貫於歷史古今的浩然正氣,是多少人窮其一生追求的人生真諦。

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中國的水墨山水畫世界獨一無二,墨色與宣紙的幻化中千山萬壑一筆撥出。蔣勳對這一門黑白的藝術說過這樣的話:“全世界都在用顏色畫畫,我想中國人有一天一定要解答,為什麼我們大膽到不用顏色只用水墨來畫。我想其原因在於:彩色的東西比如彩色的照片常常是當下的,黑白的照片給人的感覺是回憶的。因為繁華去盡之後,在回憶中,生命有一個安靜下來的力量來看山、看水、看自己……”這種安靜的力量只有智者與仁者才能擁有,他們懂得:萬物靜觀皆自得,他們懂得在萬籟俱寂之中修煉儒雅、修煉智慧、修煉仁德,因而他們才能在一動一靜中擁有樂於壽。對於“知者樂水,仁者樂山”我們既可以分開來解釋,也可以理解為“智者”與“仁者”是同愛山水的。我更認同第二種理解。為什麼中國人有如此深重濃厚的山水情懷呢?我想,最直白的原因是華夏大地山河壯麗,山川秀美,大河滔滔,峰巒迤邐,無論古人走到哪裡,俯仰之間盡是碧水黛山,詩意的情懷便噴薄而出。再者,山水附著著中國人太多敏感的心靈和微妙的哲學:深山中的寺廟滿院禪意芬芳;竹篁中的陋室主人彈琴長嘯;仁人智者“於土山營墅,樓館竹林甚盛”。山水與仁人智者相映成趣,相得益彰。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仁人智者也在山水之間悠然閒適地享受生活,釋放著生命最沉靜的光芒。

《論語》讀後感 篇14

作為一名曲阜人,如果不讀論語,可以說是極大的資源浪費。當你忙碌了一整天之後,吃完晚飯,在家裡泡上一杯熱茶,拿起論語細細品味,真是一種享受啊!上學時,看著人家背《論語》也跟著背了不少,通過資料書淺顯的弄懂了意思,但當時只是把它當成一種任務而已,從來沒有一種享受的感覺。現在,隨著年齡的增長,隨著閱歷的增加,感覺《論語》越來越難讀懂了,有時看上一則,會品味半天,感覺還挺有滋味的呢。

對於城市道德的建設,對於個人修養的提高,《論語》都是一本好的“教材”。我們青年人可以從中汲取到很多的營養。下面我就談一下自己的收穫: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曾參是一個沉默寡言的人,是一個淡泊為志的人,他不會巧言令色,但是他沒有辜負孔子的期望,他的見解也高出同門一籌。他知道孔子的學問其實就是教人如何做人做事。所以他說:“我每天多次的自我反省:為別人辦事是否盡心竭力呢?與朋友交往是否言而有信呢?老師教給我的東西,一些好的傳承,我真的去實踐、去履行了沒有?”現在的青年人究竟有多少人能夠靜下心來反思呢?“反思能使人進步”,這是誰都知道的道理,但是真正能做到的人卻寥寥無幾。如果一個人為別人辦事能夠盡心竭力的話,如果一個人對待朋友能夠言而有信的話,那他的本職工作也肯定能夠做好,本職工作做好了,他在工作中也會得到更多人的'賞識和肯定,這對於他是有

利而無害的。我們的國家需要這樣的人,我們的城市需要這樣的人,所以我們要努力使自己成為這樣的人;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孔子說:“弟子們在父母跟前,就孝順父母,在外要友愛同門,言行要謹慎,要誠實可信,要廣泛地去愛眾人,親近那些有仁德的人,這樣躬行實踐之後,還有餘力的話,就再去學習文獻知識。”“弟子”有兩層意思,一是年紀較小為人弟和為人子的人;二是指學生。很多人認為應該解釋為前一種,但我覺得也可以是第二種。中國古代老師把學生看成自己的兒子一樣。而學生也把老師當作父親來尊敬,師生之間有如父子,過去有“一日從師,終身若父”的情形。這裡能體現出一種“尊師重道”的精神。而現在的我們對於“尊師”還不如古代做得好。所以我們要做一個“尊師”的人。不一定是自己的老師,教給我們東西的人,給我們指導和幫助的人,我們都要尊敬。孔子還告訴我們,要學會孝敬。而且把“孝”放在第一位,體現了“百善孝為先”的思想。其實,孔子說的很對:一個連自己的父母都不會去愛的人還會去愛別人嗎?還會“泛眾愛”嗎?孔子不光告訴我們在家裡怎麼做,還告訴我們在外怎樣做:在外要尊重同門,言行要謹慎,要誠實可信。我們又不得不佩服孔子語言的藝術性,從“內”到“外”,由“近”及“遠”,語言嚴謹而又給人一種層次的美感。我們還可以看出,孔子把培養學生的道德觀念放在第一位,而文化學習只是第二位的,孔子是“以德為重”,這些都值得我們去學習。

我們青年人多讀一下《論語》,對於我們自身修養的提高,對於

我們曲阜“文明道德城市”的建設都是有很大好處的。我會繼續享受我的《論語》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