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經部 > 論語

《孔子與論語》讀後感

論語2.44W

讀完一本名著以後,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寫一份讀後感,記錄收穫與付出。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孔子與論語》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孔子與論語》讀後感

一、“為己學”主張獨立思考精神

子曰:“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

荀子勸學篇雲:“君子之學也,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體,形乎動靜,一可以為法則。小人之學,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間則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軀哉?”

後漢書桓榮傳諭曰:“為人者,憑譽以頌揚;為己者,因心以會道。”

“故知人之為學於藝、學於文,抑學為人之道,雖其所學同,而其所以學之用心,則有為己、為人之別,此誠不可以不辨。學知為己,即知所以為據德之學矣。

又有“此始純粹是一種為己之學,即在自己德性上有期望,有到達,故謂之據德之學也。”

“為己學”是追求自己內在的成長,期望自己有所提高,而非對外進行張揚和炫耀。進一步,為己學之時,不同的人有快有慢,每個人所達到的程度各不相同,這就是完全憑著每個人自己的特點以及他能領悟的程度,孔子對學生因人施教也常常根據不同學生的特點以及所處的學問的階段進行點撥,能不能領會完全在自己。所以,孔門之學是相當的重視獨立思考,並且尊重每個學生的天賦、領悟程度以及成長速度。

“為己學”不是為了取得頌揚和外界評價

倘若為人學,就免不了被外界的意見以及聲音、需求左右。這裡面的頌揚和評價當然也包括自己的老師。

一個人不會獨立思考,恰是因為過於相信他人的思考的結果,過於在意他人的意見,均落在了為人學的框架裡。雖然看上去更傾向於解釋是為了自己成長,還是為了外界評價而學,但深一步的體會會感覺到,孔學深深尊重體悟在個人,每個人因心以會道的這種獨立思考的精神。我們以往對傳統文化存在的偏見裡,其中就有一條,認為傳統文化太刻板,完全遵從教化、摒棄了人之為人的獨立精神。經過這一“為己學”帶來的思考,我認為孔學本質上是提倡獨立思考精神的,偏見是對孔學的不瞭解和想當然。看到這一點,深深的鬆了口氣,“為己學”完全在乎個人。

顏淵季路侍。子曰:“蓋各言爾志!”子路曰:“願車馬衣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顏淵曰:”願無伐善,無施勞。“子路曰:”願聞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孔子、顏淵、子路三人之志,即三人之所願學也。此三人之志全屬自己一種內心境界,故稱之為“為己”之學。

朱子謂:“三人之志,皆與物共,特有小大之差。”此所以稱之為“為己”之學。

程子曰:“古之學者為己,其終至於成物。今之學者為人,其終至於喪己。”

為己之學,所願只在己。其所求完成者,即其一己之心德。而其一己心德所能到達之最後境界,乃為一種“物我一體”之天氣氣象。

可見跟隨自己的心願,獨立思考,獨立探求,最後方能到達物我一體的最後境界;假如學為人,最終喪失了自己,更無法到達境界了。

二、“好學”在於不斷的學習與提升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以前對這段話沒有什麼感覺,看了《孔子與論語》,才明白這句話的深意,以及帶給我很大的啟發和鼓舞。孔子在我們眼裡是完全的聖人啊,我們就會當然的認為,聖人與我們是有著很大分別的,聖人天生就不一般。像佛陀樹下多少天就頓悟了一般,好像人是一下子成聖了。如果自己遠遠到達不了他們的境界,應該是天份和悟性不足吧。但看到孔子十五歲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等等,是一個逐漸變化、不斷昇華的過程。

“孔子之立、之不惑、之知天命,皆循序而可見。孔子之下學上達,正宜如是參之。必博文、約禮,乃始知有立。有立焉而上達於不惑,又上達於知天命,而據德、志道之學亦胥在是矣。”

孔子也是在一個階梯一個階梯走上來的,於是給我們呈現了一個人修為客觀發展的下學上達的過程,原來聖人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成了學問、達到了至高境界的,都是不斷的學習與提升一點一點達到的。這也為自己的成長積澱帶來了很大的信心,以前看到他人那樣的知識淵博、知見那麼深、境界那麼高,常常覺得自己是沒機會達到這樣的程度了,常常以“沒文化”來調侃自己,實際是在眾人中間有點自我放棄的意味了。然而,看到孔子的境界都是這樣一點點累積起來的,我又能比孔子高明麼,當然也要一點點累積起來啊!只學習孔子的好學就可以了啊。從這個角度看,孔子果真是偉人啊,還是以身效果的偉人,他只說自己好學,實在向人們昭示一個達到更高層次境界的唯一道路。能把自己的不同階段呈現出來,亦向人們昭示了一個聖人亦要經歷的過程。反過來想我們自己,如果想讓眾人覺得自己是聖人或者神人,定要呈現個“吉人天相”、天生如此啊,天賦異秉之類的,而孔子不為聖而聖,是一個真境界啊!這也不得不讓人恭敬反思,為學修行是否急功近利、總懷著一蹴而就的心態。

書中載:“至其由下學而互通層累以漸躋於上達之一境,此則為孔門教學之所以異於夫人之學者。然亦由乎夫人之學而以通以累,而始更有其上達之一境耳。固非無此下學,而徑可躋此上達之一境也。”

孔孟性善的不同也可見此等意義。但二者不同的是:

孟子曰:“聖人與我同類者。”凡同類者皆相似,因曰:“人皆可以為堯舜。”此則成為全稱肯定語,又規格太高,遂使後人疑問爭辯。

論語本章,僅言大類大多數如是,不說盡人皆然,此則爭辯較少。又僅說忠信,不言仁、義、禮、智四端,其間大有分寸。孔子教人,一面守其易遵之禮,一面企其難及之智,雙方配合,走上仁道。仁道人人可能,但亦少人能及。孔子似在人之最後成就上,並未明白主張人人有平等之可能。只是天生本質相近,如忠信,而別立人生至高標準,如仁與智。

孟子教人為堯舜,乃曰:“非不能,是不為。”意存責備。

孔子則曰:“若聖與仁,則吾豈敢。”是孔子並不自居為聖與仁。

孟子把教人標準提高了,不免說得容易。

孔子把教人標準放低,待人做到高處去,則自見困難。

孔子自己,只以“學不厭、教不倦”自負;稱最稱賞的顏淵“好學”而已;自說,他忠信與人同,好學與人異。我們學孔子,亦要學孔子與我們的異處,即是學孔子的“好學”呀。

三、學應當求真義,杜絕執一理而偏

《孔子與經史之學》的部分,展現了孔子為學的過程,以及後人是如何延續繼承的,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偏重,到了清朝更是完全偏離了孔子本義,使得現在很多人不認識、不承認經典的妙處,真是令人痛心。這一章的內容較多,羅列變化過程可以使大家更明白整個過程,但也需要時間功夫。我就只談自己的感想吧。

想到我們平時讀書,哪得從歷史上的發端站在高處一直看到現在的呢,多是拿到一本書,看到一個句子,用自己的理解覺得不錯,就深以為然。隻言片語,或者是隻某個作者的書籍與思想,便推祟倍致。看到這部分內容將整個孔子之學的演進、偏重、曲解說的如此詳細,不覺得也是冷汗直冒的感覺,倘若是我讀書,讀到這個偏的、曲的,是斷然分辨不出來呢!即使讀到正的,又怎麼能分辨出是正的呢!既驚歎錢穆先生治學的細緻,也驚歎在現代的老師可以帶領我們看到這本錢穆先生的書。

假如又是走到一個偏的、曲的境地,倒是如何是好呢?

想到讀書思考志學上,我們研究一個學問義理,是否也會受到當今現代的需要的影響,而不顧真理大道了呢?

聯想到平時讀書,有多少人在讀經典,又有多少人在讀功用之書、專業書籍,而且在此基礎上到處都是幾天學會個什麼,迅速怎麼樣,完全是被功用帶著走的狀態呢!

便何況要研究、要考據,在一個亂法時代裡面,真正能夠不被時代帶偏、不被形勢帶走,堅持中正真理的又有幾個呢?

這就給了我以後學習或研究一個很重要的啟發,就是:

第一,要有辨別,如果自己沒有能力辨別,請比你強的人辯別,在自己的時代裡選擇最可信最接近真理的書去讀;

第二,自己在學習的過程中,要時刻保持正心,尋求真義,而非被自己的偏見或者需要給帶偏;

第三,儘可能多的去讀經典,去對比、去思考和領悟;

第四、個人主義與集體主義近代社會種種演變,已逐漸激成兩大潮流。“一曰‘個人主義’,一曰‘集體主義’,而莫不從功利觀點起步。‘個人主義’形成資本自由,‘集體主義’形成共產極權。所爭各為財富,而所失則在人性。人生無不好群居共處,既不願一味封閉自我,擺脫大眾;亦不願專為供奉大眾,犧牲自我。孔子所主張之仁道,即為求人、我各得,群、己兩遂。我們遇到的多數問題,必當從人類自身內心之忠信、仁智求解決。忠信本於先天,仁智成於後天。兩者合一,乃可為人類永久向前指點出一條仁道之路。人類今日種種現象,已非遠在二千五百年前孔子之所知。因此亦不復能即憑二千五百年前孔子當時之所學,解決當前人類之諸問題。然斷不能謂當前人類,已非二千五百年前孔子當時之人類。‘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孔子時如此,今日人類如此,更復兩千五百年後,人類亦如此。認定了“人性”,知加以尊重,乃始可以言“學”。由“尊德性”而斷之以“道問學”,只此是一條不變之大道。一切謀財害命之奇技淫巧,皆所當禁。一切背情傷義之個人主義與集體主義,亦所當絕。一切大思想、大理論、大發明、大創造,莫要跑得過快過遠,先要照顧著十室之邑、愚夫愚婦、人所同然之“忠信”本質。惟此乃是人之所以為人之基本。”

特別抱歉,完全原文打上來了,這一段讀來真是振聾發聵,激動萬分。把一個目前思想中個人主義、集體主義,自我與群體之間的關係闡述得如此清晰、符合根本!我們的偏見裡面以為,只要是中國的古代的東西,就是主張集權的,就是集體主義的。從未想過,這個世介面臨的一些問題,竟然在孔門思想裡有答案!

從“人性”出發,人既有好群居的特性,又有不願犧牲自我的特性,人我之間,如何取捨,也自人性當中的“忠信”而來。

這不由得讓我想起最近發生的一件小事兒。一個特別喜歡哲學的朋友,臨時爽了約,還拿自我自由來說事兒,我認為她就沒有分清自我和與他人的關係(即群體)的分別。個人自由無可厚非,但是假設你與別人產生的聯絡,與群體產生了聯絡,還堅持“自我”,背離最基本的“忠信”,這個是如何說不過去了,對吧?個人主義和集體主義,在一個場景、在一個合理的度。

錢穆先生的這本《孔子與論語》所載內容的準確、詳盡、視野胸懷的廣大,完全超出了我的想象和預期。早知如此,定當早些努力讀書,前面慢慢讀、讀不懂、不想讀,後面突擊讀,發現了這本書的好,卻覺得如果再多些時間細細品味就更好了。另一感想是,我們現代人對孔子的誤解、對傳統文化的誤解,實際上在這本書中已經完全得到了釋疑,如果本書的內容以一種大眾樂見喜聞的方式不失本義的呈現出來,使更多的人知道孔子與論語的真實情況,使更多的人喜歡上傳統文化與經典。真正的把能提升自我成長的學問推廣發揚出去,對解除現世所面臨的很多問題、解決每個人所面臨的問題,都有一個很大的幫助呢。

我為此前不學感到羞愧。以後,定要好好讀書,做一個“好學”的人。一步一步提升自己,更加接近真理,更加存養智慧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