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勵志 > 勵志故事

成功者的勵志故事

與其為上天的不公仰天長嘆,不如做一條奮力遊動的鯊魚,化短為長,去打造屬於自己的強者之路,去完成自己的人生跨越。下面是本站小編給大家整理的成功者的勵志故事,供大家參閱!

成功者的勵志故事

成功者的勵志故事:王永慶賣米的故事

1932年,16歲的王永慶在臺灣嘉義開了一家米店,從此踏上了艱難的創業之旅。

王永慶早年因家貧讀不起書,只好去做買賣。16歲的王永慶從老家來到嘉義開一家米店。那時,小小的嘉義已有米店近30家,競爭非常激烈。當時僅有200元資金的王永慶,只能在一條偏僻的巷子裡承租一個很小的鋪面。他的米店開辦最晚,規模最小,更談不上知名度了,沒有任何優勢。在新開張的那段日子裡,生意冷冷清清,門可羅雀。

怎麼開啟銷路呢?王永慶想起父親常說的一句古訓:“不惜錢者有人愛,不惜力者有人敬。”他沒錢,惟一能做的是不吝惜時間和力氣。

剛開始,王永慶曾揹著米挨家挨戶去推銷,一天下來,人不僅累得夠嗆,效果也不太好。誰會去買一個小商販上門推銷的米呢?可怎樣才能開啟銷路呢?王永慶決定從每一粒米上開啟突破口。那時候的臺灣,農民還處在手工作業狀態,由於稻穀收割與加工的技術落後,很多小石子之類的雜物很容易摻雜在米里。人們在做飯之前,都要淘好幾次米,很不方便。但大家都已見怪不怪,習以為常。

王永慶卻從這司空見慣中找到了切入點。他和兩個弟弟一齊動手,一點一點地將夾雜在米里的秕糠、砂石之類的雜物撿出來,然後再賣。一時間,小鎮上的主婦們都說,王永慶賣的米質量好,省去了淘米的麻煩。這樣,一傳十,十傳百,米店的生意日漸紅火起來。

王永慶並沒有就此滿足。他還要在米上下大功夫。那時候,顧客都是上門買米,自己運送回家。這對年輕人來說不算什麼,但對一些上了年紀的人,就是一個大大的不便了。而年輕人又無暇顧及家務,買米的顧客以老年人居多。王永慶注意到這一細節,於是主動送米上門。這一方便顧客的服務措施同樣大受歡迎。當時還沒有“送貨上門”一說,增加這一服務專案等於是一項創舉。

一天晚上,天下著傾盆大雨,王永慶忙完店裡的活計,已是深夜。他上床躺下,迷迷糊糊剛睡著,就被一陣急促的敲門聲驚醒了。開門一看,原來是嘉義火車站對面一家客棧的廚師。廚師說客棧來了幾位客人,還沒吃飯,剛巧廚房沒米了,請王永慶幫忙送一斗米過去。當時,賣米的利潤極其微薄,一斗米只能賺一分錢。從心情上來說,王永慶不願冒著這麼大的雨賺這一分錢,但為了維持平日的信用,他二話沒說,量了一斗米,披上一條麻袋當雨具,將米送到客棧。回來時,全身都溼透了。

王永慶送米,並非送到顧客家門口了事,還要將米倒進米缸裡。如果米缸裡還有陳米,他就將舊米倒出來,把米缸擦乾淨,再把新米倒進去,然後將舊米放回上層,這樣,陳米就不至於因存放過久而變質。王永慶這一精細的服務令顧客深受感動,贏得了很多的顧客。

如果給新顧客送米,王永慶就細心記下這戶人家米缸的容量,並且問明家裡有多少人吃飯,幾個大人、幾個小孩,每人飯量如何,據此估計該戶人家下次買米的大概時間,記在本子上。到時候,不等顧客上門,他就主動將相應數量的米送到客戶家裡。

每次給新顧客送米,王永慶都要打聽這家有多少人吃飯,每人飯量如何,據此估計這家下次買米的大概時間,記在本子上。到時候,不等顧客上門,他就主動將米送過去。

不過,由於嘉義大多數家庭都靠做工謀生,收入微薄,少有閒錢,主動送米上門,如果馬上收錢,碰上顧客手頭緊,會弄得雙方都很尷尬。因此,每次送米,王永慶並不急於收錢。他把全體顧客按發薪日期分門別類,登記在冊,等顧客領了薪水,再去一撥兒一撥兒地收米款,每次都十分順利,從無拖欠現象。

王永慶精細、務實的服務,使嘉義人都知道在米市馬路盡頭的巷子裡,有一個賣好米並送貨上門的王永慶。有了知名度後,王永慶的生意更加紅火起來。這樣,經過一年多的資金積累和客戶積累,王永慶便自己辦了個碾米廠,在最繁華熱鬧的臨街處租了一處比原來大好幾倍的房子,臨街做鋪面,裡間做碾米廠。

就這樣,王永慶從小小的米店生意開始了他後來問鼎臺灣首富的事業。

王永慶成功的例子說明,不要以為創造就非得轟轟烈烈、驚天動地。把一粒米這樣細小的工作做好同樣也是一種創造。

成功者的勵志故事:華人鉅子霍英東

他出身貧寒,早年喪父,只讀過幾年書,後來做過渡輪加煤工、機場苦力、修車學徒、鉚工等。同樣是他,這個有些倔強,一身傲骨的毛頭小子,當他揮手離開人間的時候,已成為香港十大富豪之一,坐擁290億人民幣身家,可以和李嘉誠比肩的華人鉅子。他就是被媒體譽為紅色資本家的霍英東。然而,老人留給世界的,不僅是讓人豔羨的萬貫家財,更是他頂天立地的做人風範。

我敢說,我從來沒有負過任何人

當霍英東成為富豪之後,曾有人問他是否擔心被綁架。霍英東坦然地回答說:“我從不擔心別人會綁架我,因為我這一輩子沒有對不起任何一個人!”

霍先生不只一次對人說,無論是從政還是做生意,無論你屬於哪個行業,最重要也最根本的,就是做人。霍英東早年在和一個合作者共同開發新專案時,對方公司突然出現危機,急需現金,霍先生主動並巧妙地將利潤重新劃分,不僅不露聲色地幫助對方渡過了難關,還保護了對方的尊嚴。在那之後的幾十年裡,當年的合作者及他的後代都將霍先生看做最值得信任的朋友。霍英東是香港超級富商中唯一一個敢不帶保鏢獨行的人。數十年來,市民們常常能看見霍先生獨自一人散步、爬山,沿途還不時和熱情的市民們打著招呼。

“做人,關鍵是問心無愧!”霍先生不僅是這樣說的,並且用其一生為後人做出了榜樣。霍英東叱吒商界半個世紀,至今,尚未聽過關於他的商業行為或其他任何行為的負面傳聞。霍英東一生都將人與人之間的感情看得比金錢更重要,在很多時候,他寧可犧牲自己的利益,也要維護他人的尊嚴和利益。他認為,只有尊重他人的人,才能贏得人們更多的尊敬。而這樣一個處處得到人們尊敬,人人都願意為他盡力的人,想不成功都難!

霍英東坦蕩的胸懷,毫不做作的為人,真誠的處世方式,為他贏得了無數的朋友,也為自己輝煌的事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我不惹事,也決不怕事

霍先生一生與人為善,但同時也堅守著自己的做人底線與原則。霍英東先生是商人,與普通商人所不同的是,霍先生是位有血氣的商人。廣州著名的洛溪大橋是霍英東無償捐款所建,而當地某政府部門卻肆意收取過橋費,此事使霍先生倍感憤怒。於是,霍先生委託別人在報上發表宣告,說明自己並沒有收到過一分所謂的“過橋錢”,以此“敲山震虎”,通過人大來解決這樣的問題。最後的結果是當地政府部門認識了錯誤,還了霍先生一個公正。

一滴雨露可以折射整個世界,一件小事便能檢驗人的品格。有些商人為了討好相關部門,一味捐款,哪怕捐款的錢用起來不大幹淨,捐款的商人也不會有絲毫計較。而從此事可以看出霍先生的人品是多麼高貴,如同他的身價一樣。身價與人品等值,這才是真正的富有者。

霍先生一生歷險無數,嚐遍人情冷暖卻從未放棄,靠的就是這股不服輸,不低頭的血性精神。霍先生,是頂天立地的血性男兒!

我是堂堂正正的中華男兒

霍英東先生不僅是一位優秀的企業家、實幹家,更是一位可親可敬的愛國主義者。當年,西方國家對大陸進行封鎖,霍英東先生冒著巨大的危險向大陸提供緊缺物資。當後來有人談起這段歷史時,半開玩笑地問大陸給了他什麼好處,霍先生當即慷慨激昂地回答道:“大陸當然給我好處了,沒有大陸,就沒有身為炎黃子孫的我,我一生都為能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而感到驕傲!”

當年來到廣州建設白天鵝酒店時,霍先生被同胞們貧窮的生活狀態深深震撼了。那一次大陸之行,讓一向堅強的霍英東落淚了。從那之後,他便以個人名義不停向祖國捐款。自1977年成立“霍英東基金會”以來,霍英東已經先後向內地捐款達40億港元。

酷愛體育運動的霍英東,每次在世界性的競技比賽中,看到祖國的五星紅旗在國外的奧林匹克賽場上飄揚的時候,都激動萬分。強烈的民族自豪感讓霍先生每次大賽過後,都要拿出鉅款來嘉獎和表彰運動員的成績。而每一次獎勵,霍先生都儘量低調處理,絲毫沒有炒作的成分,完全出於一片愛國的赤子之心。

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站在時代潮頭的霍先生有著無數傲人的資本:財富、地位、名譽、事業,然而霍先生對這一切卻有很獨到、很透徹的見解。他一生追逐財富,卻不為財富所累,在這個浮躁的年代裡,霍先生一直用一種淡然的心態看待過往雲煙。霍家子孫從很小就被告知要勤懇做人,整個家族都崇尚儉約樸素、勤奮向上的生活態度。

在談到自己的孫子與一些演藝圈兒的當紅女影星交往時,霍英東語重心長地說道:“她們出名,有自己的實力,也有媒體的元素。別人出名是別人的事情,我只會教育我的子孫遠離名利場,做個不被浮名所累的真性情的好人。”霍英東一生謹慎做人,時時刻刻不忘教誨子孫低調處世,這一份淡泊名利的自在灑脫,可以說是一種難得的品質。

他用一生的足跡告訴我們:人活一世,要做就做大寫的人!

成功者的勵志故事:下崗女工楊文豔的勵志創業故事

她叫楊文豔,20xx年因為國有企業改制而面臨下崗考驗的她不甘命運的擺佈,從下崗的苦悶中挑戰自我,勇闖出路,並重新找回了自己人生座標。一起來看看這位女性創業者的創業故事。

楊文豔原來的工作單位是盤錦市九化公司招待所。從得知企業要改制,招待所要買斷那天起,姐妹們像斷了線的風箏,六神無主,四處尋求出路。38歲的楊文豔下決心要做事情,要把招待所租下來,帶著大家一起幹。

接下來創業的艱辛是楊文豔始料不及的,年久失修的室內設施、管線老化、燈線短路、石棉瓦房蓋的餐廳、腐爛的木質窗稜、地面不時往外返水,常常看不到乾爽的地方等等。經過深思熟慮後,楊文豔決定重新裝修,要以全新的面貌展現在顧客的面前。她拿出了買斷工齡的錢和家裡所有的積蓄,連兒子積攢的過年壓歲錢都摳了出來。但錢還是不夠。只好把父母存的養老錢也拿來。得知楊文豔的行動後,姐妹們很受感動,也紛紛提出集資,共度難關。大家自願拿出自己下崗買斷工齡的錢,雖然錢不多,但此時這些有數的資金,對於挽救這個瀕臨癱瘓的招待所無疑是“及時雨”。

為了節省資金,許多活都是大家自己幹:粉刷牆壁、刮大白、貼木紋紙……實在忙不過來,姐妹們就把自己的愛人和朋友帶來一起幹,改暖氣管線、改線路等等,兩個多月的時間,幾乎沒有人休息過,大家還商量給企業起了一個和諧的名字叫“祥和”,每天帶著灰塵下班的姐妹們,還都樂樂呵呵的,那些感人的場面深深地感動了楊文豔。有這麼多好的姐妹支援,不把企業搞起來,能對得起大家嗎?於是。楊文豔和大家同甘共苦、集思廣益,克服了一個又一個困難。

由於地理位置偏僻,“祥和”招待所重新開業後,一時間生意不好。連續兩個月虧損,快要到月底了,不僅工資沒有著落,流動資金又短缺。楊文豔著急了,上火了,牙齦腫了,嗓子也說不出話了。丈夫看見她這個樣子說:爸臨終時還交給我一萬元買墓地的錢,你先拿去用吧!她含著眼淚接過錢。後來,區政府和有關部門以及街道來到招待所調研,讓她們享受到了下崗失業人員重新再就業的優惠政策,有了政府的扶持,大大鼓舞了她和姐妹們,讓她們看到了希望。

大家一門心思辦好這個剛剛創立的招待所。這些心中充滿愛的姐妹,如同對待自己的親人一般對待那些素不相識的客人,有一次,一位客人突然在大廳暈倒,大家在第一時間把他送到了醫院。併為他交納了住院費,又輪流護理到他的家人從外地趕來。拾金不妹的精神,在招待所也時有體現。一次,服務員在打掃房間時,發現枕頭底下有一個信封,開啟一看,裡面有一千元錢,服務員迅速跑到樓下去追,而此時,卻已不見客人蹤影,後來根據客人住宿登記情況,聯絡到失主,把錢及時交到客人的手上。有時也會遇到個別酒後鬧事的人,她們都好言相勸,以禮相待。在其他酒店賓館,一般服務人員都是年輕人,而在她們這兒,看到的是一幫老大姐,平均年齡40多歲,但賓館靠良好的服務態度和誠實的服務熱情開始有了生機。姐妹們都自豪的說;我們有了創業的領路人,不僅重新上了崗,而且還實現了我們人生的價值。

九化祥和招待所站住了腳,楊文豔並沒有止步。20xx年4月,又成立了"祥和餐飲技能培訓學校"。開設了"廚師、麵點師、服務人員等專業培訓,迄今為止,為社會培訓了下崗失業人員20xx餘人,讓他們學到了一技之長,併為部分人員安排了就業崗位,在社會上得到了一致好評。20xx年在市政府及相關部門的支援下,又購置了一座面積為1700平米的樓房,成立了祥和服務中心,和社群一起為社群居民服務。20xx年6月又成立了有40多個房間的"嘉和商務賓館",開業以來經營良好。經過20xx年的艱苦創業,滾動發展,目前企業已初具規模。從最初的虧損發不出工資,到現在年營業額近200萬元,實現了盈利,從最初的政府免稅到現在年繳稅10萬餘元。企業員工從最初的26人發展到60多人,而且絕大部分是40多歲的下崗女工。

經過20xx年的艱苦創業,滾動發展,楊文豔和她的企業得到了政府和社會的認可,企業被評為“省AAA級信用單位”、“遼寧省最佳誠信企業”、“省政協經委重點扶持單位”、“盤錦市最佳示範戶”、“盤錦市就業再就業安置基地”、“區三八紅旗集體”、“區文明誠信企業”等稱號,楊文豔也先後被評為“遼寧省工會促進就業工作先進個人”、“遼寧省五一巾幗先進個人”、“盤錦市勞動模範”、“三八紅旗手”、“盤錦市青年創業導師”、“區優秀青年創業之星”、“區十大女傑”、“區巾幗建功標兵”等榮譽,並被選為區人大代表。

楊文豔告訴記者,沒有黨和政府以及社會各界的扶持,她一事無成。幾年來,她先後為汶川災區,為婦聯、工商聯、民革組織捐款捐物6萬餘元。

楊文豔創業始終保持有激情,碰到挫折不氣餒。創辦企業之初,虧損開不出工資,頻臨絕境也沒打退堂鼓。在招待所有了起色後,又不失時機創辦餐飲培訓學校,祥和服務中心,嘉和商務賓館,兩三年一大步,始終保持有不斷創業,擴大規模的激情。創業需要夢想更需要實幹,她創辦的企業能一個個取得成功,都是一步步打拼出來,為節省資金,她常常早三點就去市場批發蔬菜。楊文豔曾兩次動大手術,但她出院還未康復,就到單位瞭解情況,處理問題。她的企業能有今天,得益於有一群與她一起打拼的下崗姐妹。她們與楊文豔同呼吸共命運,把企業的事當成自己的事。楊文豔愛護她的姐妹們,姐妹們也誠心誠意待她。企業難時,她們把親人動員來幫企業,把自家錢借給企業。在企業經營中,她們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兢兢業業,打造了一個凝聚力強的團隊。楊文豔不斷的學習,充實自己。她說,學習才能開闊視野,才能不固步自封,才能跟上時代的要求。她利用各種機會向他人學習,也向書本學習,還積極參加有關部門組織的各種社會活動。現在她又有了新的設想---創辦敬老院,多為社會做好事。

標籤:勵志 成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