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勵志 > 勵志書籍

必看的心理學書籍推薦

書籍教給我沒有聽說過、沒有見過的人物與情感,每一本書都在我面前開啟一扇窗戶,讓我看到一個經常變化的新世界。以下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必看的心理學書籍推薦,歡迎閱讀!

必看的心理學書籍推薦

必看的心理學書籍推薦:

1、《心理學與生活》

理查德·格里格,菲利普·津巴多

我國心理學界有不少教師多年來一直用本書作為教學的第一參考用書。

2、《說謊》

保羅艾克曼

保羅·埃克曼的這本《說謊》一版再版,被歐美諸多執法機構奉為刑偵學教材。它告訴讀者,人們是如何說謊,為何說謊,說謊時何有何表現;如何識破謊言,識破的可能性以及利弊;如何創造和增進識破謊言的機會。

對於必須嫻熟人際互動,瞭解嫌疑人性格特質的法官、檢察官、律師與警察而言,這是一本強化職能的教材;對於需要洞悉人心,長於溝通的心理醫師、社會工作者與諮詢專家而言,這是一本很好的人際互動寶典:對於極欲防止被騙的市井百姓而言,這更是一本可以減少上當機會,防範詐術的實用指南。

作者簡介

保羅·埃克曼(Paul Ekman, 1934- ),美國心理學家,加州大學醫學院心理學教授,1991年獲美國心理學會頒發的傑出科學貢獻獎,並被列為二十世紀百位最有影響力的心理學家之一。他主要研究情緒的表達及其生理活動和人際欺騙等,是這一領域最主要的專家,在四十多年的研究生涯中,曾研究過新幾內亞部族、精神病患者、間諜、連環殺人犯和職業殺手等的面容。美國聯邦調查局、中央情報局、執法部門、反恐怖小組等政府機構,皮克斯(Pixar)、工業光魔(Industrial Light and Magjc)等著名動畫工作室常常請他作情緒表情的顧問。英美的電視節目也常常向他諮詢,甚至請他到節目中現身說法。他共編著有十三本書。

3、《夢的解析》

弗洛伊德

《夢的解析》(德語:Die Traumdeutung 英文:The Interpretation of Dreams),又譯做《解夢》,商務印書館最早譯作《釋夢》,經典心理學書籍,第一版出版於1899年11月。該書開創了弗洛伊德的“夢的解析”理論,被作者本人描述為“理解潛意識心理過程”的捷徑。

4、《榮格全集》

榮格

卡爾·榮格(Carl Gustav Jung ,1875-1961),瑞士心理學家。1920xx年開始與弗洛伊德合作,發展及推廣精神分析學說長達6年之久,之後與弗洛伊德理念不和,分道揚鑣,創立了榮格人格分析心理學理論,出“情結“的概念,把人格分為內傾和外傾兩種,主張把人格分為意識、個人無意識和集體無意識三層。曾任國際心理分析學會會長、國際心理治療協會主席等,創立了榮格心理學學院。1961年6月6日逝於瑞士,他的理論和思想至今仍對心理學研究產生深遠影響。

《紅書》是榮格的私密之作,又稱《新書》(Liber Novus),被視為精神分析學史上最重要的未出版著作,由榮格本人親筆書寫及繪圖於二百餘頁手稿之上。儘管原為受眾而寫,但榮格最終還是決定將其束之高閣,

不再出版。榮格於1961去世,此後長達40年的時間裡,其後代堅拒榮學家們靠近此書,絕不許他人染目。直到20xx年9月,全世界僅有榮格的家人及弟子共二十餘人見過榮氏《紅書》。此前,榮學家索努·沙姆達薩尼耗時兩年才終於勸服掌管家族文產的榮格外孫烏爾裡希·赫爾尼同意出版此書。

5、《愛的藝術》

弗洛姆

《愛的藝術》是德裔美籍心理學家和哲學家、法蘭克福學派重要成員艾裡希-弗洛姆最著名的作品,自1956年出版至今已被翻譯成32種文字,在全世界暢銷不衰,被譽為當代愛的藝術理論專著最著名的作品。

作者簡介

艾裡希·弗洛姆(Erich Fromm.1900 - 1980年,著名德裔美籍心理學家、精神分析學家、哲學家。1920xx年生於德國法蘭克福猶太人家庭,1920xx年獲德國海德堡大學哲學博士學位,是二十年代“法蘭克福學派”重要成員。

6、《心理學史》

戴維·霍瑟薩爾

《心理學史》以傳記體的形式,對推動心理學思想和學科發展的重要人物及其思想和理論學派進行了生動的論述。既在心理學家的社會和政治背景下追溯心理學體系的發展,又注重考察個體心理學家的生活與事業。同時,作者堅持公正的立場,為心理學家的“弱勢群體”正名,還歷史以本來面目。

7、《社會性動物》

艾略特·阿倫森

《社會性動物》是美國社會心理學家艾略特·阿倫森出版的一本社會心理學的著作,它被稱為“美國社會心理學的《聖經》。

8、《烏合之眾》

古斯塔夫·勒龐

《烏合之眾》首次出版於1895年,迄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被譽為大眾心理學的開山之作。作者經驗性地探討了大眾心理的產生與執行,有力地展示了大眾非理性的充滿變數的心理世界。

9、《影響力》

羅伯特-西奧迪尼

沒有影響力,就沒有追隨力!

《影響力》告訴我,影響力是一種獨特的魅力,一種無形的力量。擁有影響力的人,往往也是社會中最具成功因素的人士。書中揭示了影響力對人們工作、生活、家庭、婚姻等方面的重要意義和作用。同時,通過大量精當的例項和簡明實用的理論,詳細而具體的闡述了政治,經濟管理,行政,職場等不同領域和不同層次的人們提高自身影響力的途經和方法。

10、《自控力》

凱利·麥格尼格爾

不容錯過的心理學經典著作推薦:

《人效能達到的境界》

by 馬斯洛

“自我實現,是當你真正昇華為一個人時所體驗到的那種狀態。”

本書作者馬斯洛是現當代全世界最有影響力的美國心理學家、人本主義心理學的主要發起者和理論家,第三代心理學的開創者。

本書是其研究人性與社會關係的頂級著作。書中各個章節的內容都涉及個人成長、人性的理解、生活態度,以及生命的意義等貼近個人生活的話題。對每位讀者都有一定的啟發和指導意義。書中透露了馬斯洛本人的一些生活經歷、思想轉變歷程,能讓社科愛好者清晰瞭解一代心理學大師的心理成長史。

《父性》

by 魯格·肇嘉

“全世界有無數的孩子,是在沒有‘父親’的生活中長大的。”

中國式家庭=缺失的父親+焦慮的母親+失控的孩子?

近兩年,《爸爸去哪兒》《爸爸回來了》等關於父親與孩子的綜藝節目一度火爆熒屏,而在節目背後,我們看到的是,在千萬箇中國家庭裡,父親的消失——“我有一個好爸爸,可我總是見不到他”。當孩子擁有一個缺席的父親的同時,也伴隨了一個焦慮的母親,而父親在家庭裡的隱形狀態,使孩子更多地生活在一個母親的世界裡。

父親的缺失是古已有之的嗎?還是伴隨人類發展出現的新問題?

《心靈的激情》

by 歐文·斯通

“愛情如火,工作似柴。”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著名心理學家。本書從弗洛伊德26歲熱戀開始,寫至其80歲時為躲避法西斯迫害而倉皇出國。材料豐富翔實,生動地展現了弗洛伊德的生活、心靈及事業,可使讀者對這位卓越的心理學家及其學說,有一個清晰全面的瞭解。

弗洛伊德以畢生精力,研究了未曾被人們關注的“潛意識”,創立了精神分析學,開拓了心理學的研究領域,在醫學、文學、哲學等方面均產生了相當大的影響,並在全世界引起了廣泛而激烈的爭論。他和愛因斯坦、馬克思一起被稱為“改變現代思想的三個猶太人”。

《弗洛伊德與榮格》

by 艾倫伯格

“解讀神話般的人物,詮釋精神動力學的演進。”

本書以珍貴的第一手資料、社會建構的醫學史觀,深入而廣泛地探討精神動力學的演進。作者從社會經濟、政治、文化、醫學背景、眾多相關人物的性格及處境,去了解精神動力學體系的起源、思想源流及意義,進而帶領讀者探索人類心靈的基本結構及運作樣貌,包括大師們的心靈。

《人類的破壞性剖析》

by 弗洛姆

“阿道夫·希特勒是個瘋子嗎?”

“人類的一切熱情(不管是“好的”,還是“壞的”)都是因為他想使生命有意義。要想使他產生變化,就必須讓他能夠找到一條新的道路,讓他能夠激發“促進生命的”熱情,讓他比以前更感覺到生命的活力與人格的完整,讓他覺得比從前活得更有意義。這是唯一的道路。否則,你固然可以把他馴服,卻永遠不能把他治癒。”

《自我與自性》

by 榮格

“人不僅僅是男人或女人,人的心靈具有潛在的完整性。”

人是潛在完整的,人是無窮神性的一小片。榮格認為,在人類的集體無意識中,有一個原型至關重要,那就是自性。自性是與意識相對的概念,但是它容納自性。自我包含著一個人有意識的人格和無意識的部分;自性必須透過自我來討厭自身。自性是人類進化的原因,也是人類進化的動力。

《移情心理學》

by 榮格

“男人因女人而完整,女人因男人而完整。”

病人為什麼會愛上心理諮詢師?愛上心理諮詢師怎麼辦?無論是作者本人,還是作者的老師弗洛伊德,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心理學家們認為,這並不是真正的愛,而是發生了移情現象。在《移情心理學》中,榮格藉助了十六世紀鍊金術文獻《哲人與玫瑰園》中的圖片來闡述這一著名的心理現象。

《佔有還是存在》

by 弗洛姆

“去體驗,去創造,去給予,去接受新鮮的思想和變化。”

本書是著名精神分析學家、人本主義哲學家弗洛姆的最後一部著作。

本書中,他對自己多年來關於資本主義社會所崇拜的人類生存方式的非人道化影響的研究進行了全面總結。弗洛姆區分了兩種不同形式的生存方式,即佔有和存在。重“佔有”的生存方式的基礎是以利潤為取向的社會,重“存在”的生存方式則會創造性地運用人的力量。他對消費社會的反人道、對人的潛意識的操縱,以及為穩定社會經濟制度而進行的蓄意消費刺激,都進行了尖銳的批判,並提出了變革性的綱領見解。

《論人的成長》

by 羅傑斯

“生命的過程就是做自己、成為自己的過程。”

一些人認為,以羅傑斯為代表的人本主義學派的思想,很簡單,也很死板。甚至有人認為,在諮詢過程中,羅傑斯的技術不過是簡單重複來訪者話語的最後幾個字。羅傑斯從介紹自己的人生經歷和價值觀發展道路開始,一步一步闡述自己的治療技術和哲學觀點。

作為人本主義心理學的代言人,羅傑斯提出了“個人中心取向”“無條件積極關注”“會心團體療法”等心理諮詢與治療的概念和技術,從而影響了心理學、教育學、管理學、政治學等各個方面。這些理論至今魅力不減。

《人心:善惡天性》

by 弗洛姆

“人必須在善與惡、祝福與詛咒、生與死之間做出選擇。”

如果說人性是純粹惡的,為什麼在生活中我們總可以發現一些善良的人、善良的事?如果說人性是純粹善的,為什麼人類歷史上會出現兩次世界大戰、奧斯維辛慘案、南京大屠殺?

本書是弗洛姆從人的善惡問題引出對人性的深度思考,其筆下的“人”不是抽象的人,而是處於自然和社會中、處於自然和社會矛盾中的人。為了選擇善,我們的確必須有相應的意識,通過創造和愛,在生活中創造出新的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