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散文集 > 抒情散文集

有關發展的散文

天才是由於對事業的熱愛感而發展起來的,簡直可以說,天才就其本質而論作者:只不過是對事業、對工作過程的熱愛而已。下面是本站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有關發展的散文,供大家欣賞。

有關發展的散文

有關發展的散文:發展應該考量的代價

發展是整個人類社會共同追求的目標,因為,沒有發展,我們將可能失去生存。但發展也不是我們追求的唯一目標,發展的根本目的還是為了讓我們得以更好地生存,得到更多的幸福。能否做到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有很多決定性的因素,而且,其中某些因素應該作為我們時刻考量的代價,若只求發展,不顧代價,我們的發展將會變成畸形的、跛腳發展,並且因之而失去生命力。

民心是發展程序中應該考量的最核心、最基礎的代價。

我們的發展究竟是為了什麼?從物質層面而言,就是為了追求所有的人共同富裕,只有大家共同富裕了,我們的社會才能真正和諧,只有真正和諧,我們每一個人才能得到全面而持久的幸福。從精神層面來講,發展的根本目的也是為了人的幸福,是讓所有的人都幸福,而不是將少數人的幸福建立在多數人的痛苦之上。

可是,現實往往是不盡如人意的。就說我們自己吧。這些年,我們在經濟、社會等領域都取得了長足發展。可是,伴隨而產生的一些重大問題,也極大地影響了我們發展的根本目標,影響了部分人的生存與發展,影響了部分人的幸福甚至帶給他們以痛苦。諸如貧富懸殊、屢禁不止的腐敗、新“三座大山”、現代“包身工”、血汗工廠、新的“野蠻剝削”、飛漲的物價等等,越來越成為我們社會部分群體生活困苦和精神痛苦的根源。這些伴隨發展程序而產生的重大問題,若得不到有效解決,將會讓我們的發展變得畸形,將會給部分人的生存與發展帶來巨大阻礙,將會給部分人制造不應有的痛苦,若積弊難返,勢必會失去民心。而一個失去民心的發展,將因失去生命力而無法持續。

發展不能以失去民心為代價,這可以說是普世的通俗道理。我們有責任有義務本著贏得民心為原則,正視發展中存在的諸多問題,並下大力予以解決。

環境是我們在發展程序中應該考量的重要代價。

人類要求得持續健康發展,就必須尋求與自然的和諧相處,這是人類在整個發展史中,通過血的代價所形成的普世共識。就我們自己而言,在發展的過程中,高度重視環境保護問題,也應該成為始終都應擺在發展程序中重要位置的大事。如今,我們一方面在高速發展,但另一方面,大自然也在因我們的發展而付出高昂的代價,而且,有些代價已經到了我們自身難以承受的地步。這些代價實在普遍而嚴重,應該給我們以嚴重的警示和教訓了。

我們的發展絕不能以破壞大自然的生態平衡為代價,絕不能為了眼前私利而給子孫後代埋下禍根,我想,這也應該是我們在發展程序中應該始終考量的問題。

人文價值是我們在發展程序中應該考量的基礎代價。

我們的發展,一方面是為了生存,另一方面也是為了追求幸福的感覺。從某種意義上說,追求幸福是人類發展所追求的終極目標。因為人生一世,不可能僅僅為了生存而生存。幸福不是從天而降的,幸福既需要物質保障,也需要精神保障,而良好的精神保障,是我們幸福的重要基礎。

這些良好的精神保障來自於何處?我想,主要應該來自於在發展程序中所發現、所堅持的良性人文價值。比如公平、正義、良善、友愛、互助等等。這些,無疑是我們精神幸福的重要源泉。

可是,我們在發展的程序中,總會發現在某些地方、某些領域,那些良性人文價值受到了壓制、擠迫,而諸如冷漠、無情、極端自私自利、凶惡、陰險等帶給人無盡精神痛苦的東西,沉渣泛起。這些惡性人文價值,也許會帶給極少數人的幸福,但這樣的幸福無疑是建立在他人痛苦之上的,而建立在他人痛苦之上的幸福能長久嗎?最終的結局往往是兩敗俱傷。

在發展的程序中,我們不能以失去良性人文價值為代價,否則,我們的發展同樣會變成畸形、病態的發展。

在發展的新時期,xx同志提出了科學發展觀的重大戰略思想,我想,這無疑是我們在發展程序中,始終都應堅持的思想,也是我們在前進路上的一面方向性的旗幟。我想,我在此文中,所考量的發展程序中應注意防止的代價,也是在科學發展觀偉大戰略思想的指導下,所思考的一些相對重要的問題。

若我們在發展程序中,始終堅持不以失去民心為代價,不以失去生態和諧為代價,不以失去良性人文價值為代價,我們的發展則會更具生命力,科學發展觀重大戰略思想,則能得到更好地落實。

有關發展的散文:做社會發展的時代英雄

“道德·誠信·財富·幸福”,是我在看央視一套熱播電視劇《下海》留下印象最深刻的幾個詞。

故事片中的主角陳志平的妻子周芸被迫下崗,遇到了房地產開發商曠大成,便搖身一變成了“周總”,籌集資金炒地皮,幾乎是一夜之間就有了車子、房子和票子,可在遇到銀根緊縮之後,也幾乎是一夜之間山窮水盡;陳志平的妹夫趙永明是學醫的,嫌醫生掙錢太慢,就棄醫經商,憑藉自己的精明能幹而步步高昇,野心勃勃地要當老闆之時,卻被老闆算計跌入深淵;陳志平的另一妹夫李林,粗獷而耿直,缺乏隨機應變之能,難以進入“貓兒膩”太多的商界,只能在底層為生存而掙扎,竟至喪命;陳志平的好友詩人蘇克為了掙到一百萬去接美國的女兒,投下巨資抄股,卻因股市崩盤而走上了尋死之路;陳志平為了替妻子還債而下海,丟棄待遇較好的信用社單位,經歷了被騙的困厄,最終靠腳踏實地,靠質量、信譽和能力而立業。

“下海”這部影視劇在今天看來,仍然餘波盪漾、感慨萬分。無論是主角還是配角,他們雖然經歷了同樣的失敗命運,卻因“下海”的目的不同,最後成功的只能是陳志平。詩人蘇克在經歷一次死裡逃生之後,感悟到了這句“死”過一回才是真正英雄的人生哲理。未來道路、生存規則、人生命運不僅僅是90年代面臨的抉擇,仍是我們當今社會和人生髮展面臨的重大考驗。

記得不久前,有這麼一組資訊曾讓人痛心:受巨集觀調控、資金鍊斷裂等影響,今年1-9月浙江共發生228起企業主逃逸事件,為近年同比最高,其中不乏員工數千人的企業,共拖欠14644名員工7593萬元薪酬;南京法官那句“不是你撞的你幹嘛扶她”的驚人之語,到廣東佛山一名兩歲女童小悅悅慘遭兩車碾軋,十八名路人從旁經過視若無睹,未伸出援手……

也有這麼一種感動讓人怦然心動:在蘇州木瀆鎮,一位少女在暴雨中為殘疾乞丐撐起一把雨傘;在贛州南門文化廣場,一位交警俯身背起一名跌倒在地的老人;在安徽亳州一間簡陋的屋子裡,一位白髮蒼蒼的母親艱難地給癱瘓在床的兒子喂粥”;“最美媽媽”吳菊萍勇救高空下墜的女童導致手臂骨折,“最美奶奶”柴小女奮力救起落水孩子不幸犧牲,“送水哥”3年堅持給農民工免費送水,“板凳媽媽”許月華37年帶大138個孤兒……

活生生的現實事例多麼像“下海”中主人翁的故事,然而它卻在我們身邊每天都在上演著。在看完“下海”故事片後,可能我們還會沉浸在他們兄妹幾人,從挖到第一桶金時的戰慄與驚喜,到走投無路時的傷痛與打擊,浪尖谷底、天堂地獄都經歷過了,精神與靈魂被這過山車一樣的命運所揉搓,死去活來之後會發現,每一個人都有失去,都付出了代價,不是貞操,便是尊嚴,但每一個人都有收穫,都對這殘酷現實有了更清醒的認識,也有了從頭再來的勇氣。

“死”過一回才是真正的英雄,這句話是對整個故事片“下海”經商者最精闢的總結,也是對社會道德的一種大徹大悟。沒有品質基石,沒有道義力量,是不可能凝聚人心,也是不可能成就大事業的;看不清人間大愛,看不清世界友情,為金錢利益所驅動,為時風潮所動,只能掉到了冷漠的深淵裡不能自拔。從故事片一系列挫折和悲傷的劇情中,讓我們真正領悟到了商場、人生、社會的內涵,也讓我們對道德、誠信、財富、幸福重新引發了深刻的思考。

德國哲學家康德說過:“世界上有兩樣東西能深深地震撼人的心靈,一件是我們心目中的道德準則,另一件是我們頭頂上燦爛的天空。”人有德如同金子有光。敬畏事業,是有職業道德;做文明公民,是有公共道德;恪守孝道,是有家庭美德;誠信包容,是有人品道德……一個人能做到這些,必定是個道德高尚的人,也必定成為有所作為的人,他的事業必定會閃爍著金子般的輝煌,他的人生也會獲得無比美妙的幸福感覺。劇中的陳志平做到了,那位蘇州暴雨中的少女、“最美媽媽”、“最美奶奶”、“最美交警”、“送水哥”、板凳媽媽”等等也都做到了,他們是家庭中的脊樑,也是社會的脊樑,更是國家改革大潮的英雄。但願更多人能夠在現實社會中,扮演起道德、誠信、財富和幸福統一起來的角色,真正做一名社會轉型發展的時代英雄!

有關發展的散文:論生存之道,發展之路

人要生存,其實很簡單,只要你有能適的這一個能力,你就能生存於這個世界。

對於世界現代化趨勢的發展,人必須要有一技之長,這是人生存的關鍵因素。“物競天擇,適者生存”說的也就是這個道理。一旦人有了生存條件,他必須要尋求發展之路。何為發展之路?再者說,每個人要發展,必須要有自己的理想,也就是說,每個人的理想是我們發展中的精神動力。同時也需要有一份藍圖,去規劃人生的每一步。

我們都有自己的路去走,有的路,需要有腳去走,有的路需要有心去走,每一條歸路,總會有不同的結局。生命有所同,有所不同。正因為有所不同,每個人才有不一樣的道路。角色有所同,有所不同。也正因為有所不同,每個人才有不一樣的足跡。對於有的人來說,人生就像一場賭博,有時甚至與生死做賭博。

要我說,每個人就是一個表演者,成功的表演者,在於不斷進取,對於失敗,他能坦然接受,不為失敗找任何理由,對於成功,他能面不改色,不為成功而高視自己。相反,失敗的表演者,之所以失敗,是因為他對於失敗,他畏畏縮縮,在經歷失敗後一振不撅,悲觀前行。

人千辛萬苦地來到這世界上,本不該成為別人的累贅。人不該沉浸在別人給予你的評價而活著,卻忘了自己本有自己的路要走。人不應該活在別人的身影中,否則,你就永遠無法感受到陽光照射下來的溫度,我們把它稱為“光明”。所以人應該有自己的理想,在心中的藍圖中,應該把它視為我們一生的使命,直至生命沉落泥土的那一刻,我們能未曾為之而後悔過。人活著,就應該記住,縱使理想很大,如同夸父逐日,我們都應該有這個信心去實現。

一個的人的力量很小,容易隨波逐流,習慣跟著別人的腳步走。這對於一個發展者來說,是一大挑戰。近來怕說當下事啊,就中國式過馬路而談吧,到外面去看下,國人闖紅燈過馬路這一現象,簡直可以說是順眼拈來,看到外國人闖紅燈,他說是入鄉隨俗,真是讓人有點哭笑不得呀,由這可以看出,現在的人們大多都有這麼一種從眾心理。看著別人開服裝廠,我們就開服裝廠,看著別人拍穿越劇,我們就拍穿越劇,難道我們真的沒有創造力麼。

其實,每個人都有他自己獨特的潛能。那麼,人應該是儘量去發掘自己的潛能呢,還是繼續傷仲永的結局呢?

※本文作者:※

標籤: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