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散文集 > 優美文章

教育教學類文章

教育的問題那必須得非常的重視,關於如何能更好的教導孩子呢?看一下別人是怎麼教學生的。下面是本站小編為你整理的關於教育教學類文章,希望對你有用!

教育教學類文章

關於教育教學類文章1:教學隨筆

作者:ycthlzz

這些天放假在家,看到了不少,聽到的也不少,其中最多的也莫過於老師管不住學生的事了。對此心中很不是滋味。

其實學生是一個個鮮活的人,他們有人一樣的情感。如果可真你上課,孩子就不把你放在眼裡,這就應該引起我們教者的深思了。

本人認為,作為一名教師要有威信,首先你必須關注每一個學生。當學生全體起立時,有經驗的老師他不會立即與學生問好的,而是神情嚴肅地先將目光掃視全班每一個同學的臉,特別是課堂表現不好的同學,停留的時間會略長一些。這也就是要告訴他,老師很在乎你。也正是在你掃視的過程中,班級會立即安靜下來,而且全班站姿標準,目光都要向著你老師。在課堂上,我們老師還要時刻關注孩子的一舉一動。人們常說,老師的眼睛會說話。是的,老師的眼睛就像探照燈一樣,上課過程中要隨時掃過每個孩子的臉,要隨時與孩子形成無聲的交流。這樣孩子在內心就會有所顧慮:我要坐好,我不能與別人講話,我更不能做小動作……不然老師會很快注意到我的。如果真有人做動作了,或分神了,我們也不必點破他或批評他。可以立刻讓他回答一個簡單的問題,或者讓他複製一下你剛剛說的話。即使回答不了,也沒關係,我可以為他再說一遍,一定要讓他回答出來,並就勢表揚他或委婉地說:“你看,只要聽得認真,你的記憶力還是超牛的!”你眼中時刻都有孩子的存在,孩子又怎麼會忽略你的存在呢?

其次,我們應該平等地對待每一位學生。其實我們不少老師,見到好成績的學生是滿心歡喜,見到問題學生就整天板著個臉。殊不知,你越是這樣,學生越是瞧不起你!而課堂上與你搗亂的正是這些同學。一般情況下,當這些問題學生犯錯時,我是不會輕易地在課堂上批評他,而是在下課,或者是發現他有哪怕是一點點的閃光點時。我總是會找個沒人的地方,耐心地說服他。(切忌不可公開化,因為每人都有自己的自尊)大多會從情感上攻破他。比如:老師認為你真的很聰明,你看今天課堂上那個問題,你回答的角度比班裡的任何人都好,這說明你不笨,你完全能學好!(先讓他對你排除敵意)再看,為了你的學習,你的爸媽起早貪黑出去打工,他們容易嗎?不為了你,他們也沒必要這麼辛苦!你看每天我們吃得飽飽的,穿的好好的,每天還不忘給你零用錢,你說你不認真學能對得起誰呢?(當然你必須對學生情況很熟悉)這樣讓他自己感到很愧疚。如果孩子感動流淚了,那你也便大功告成了。像這樣處理,孩子會在內心尊重你的,上課自然也就積極配合你了!

接著,我們老師應該準備好每一節課。現在,我們有些老師對自己上課的內容一點都不熟,上課就看教案,試想他哪有功夫去關注他的學生呢?孩子畢竟是孩子,你關注不到他,課堂時間又那麼長,你講的只不過是照本宣科,自然吸引不了他。他當然只有講話、做動作了。如果每節課的內容我們都能熟記於心,運用自如,這樣你就能時刻關注你的學生。當他做動作,或講話時,你的目光緊緊地直視他,直到他低下頭或臉紅為止,這要比“不要講話了,不要做小動作了……” 要強一百倍,甚至一千倍。

最後,我認為我們應該把答題的機會讓給每一個學生,隨時真誠地表揚與激勵他們。課堂上,一些簡單的問題,我們儘量讓那些基礎不好的孩子來回答。答對了,我們老師應該帶領全體同學給予他熱烈的掌聲,並藉機予以表揚與激勵。如:你的反應真快!你的敘述真流暢!你的聲音真洪亮!等等。對那些難度較大 或中檔的問題,我們可以讓尖子生或中等生回答。每人的回答,我們教者都要相機予以表揚與激勵,甚至是誇大的。每節課,每個孩子都有機會回答老師的問題,甚至是多個問題。你想想:我回答問題了,老師同學們都會送我掌聲,甚至還有許多表揚鼓勵的話,心裡自然是甜滋滋的。心裡一甜,情緒自然就會高漲,大腦皮層就會得到啟用,人自然也就聰明起來了。其實孩子本身沒有聰明與笨之分,關鍵是看我們老師們如何去激活了。孩子們都參與到你的課堂上來了,你說你還會為紀律操心嗎?孩子在你的課堂上,等到了重視,你說你還會沒威信嗎?

關於教育教學類文章2:我的教育夢

作者:

我剛開始做老師時,願望並不高,僅僅是,一定要努力工作,千萬不能誤人子弟。為實現這個願望,我就努力學習,刻苦鑽研,努力瞭解學生,儘量結合實際情況探尋既適合學生學習又符合自身工作條件的教育教學方法,多年的實踐可以說明,這樣做的教學效果是不錯的。三十多年過去了,學生們都成長起來了,他們各有發展,有不少人成功成才,有所成就,都很不錯的。我從學生們的成長中觀照到了自己工作的成效,感覺自己的願望可以說基本達成,時時有所回憶,頗感欣慰。

我以為,作為一個教師,其工作成效往往是和學生們的成長和發展密切聯絡在一起的。學生們學業成績的高下,他們的志趣、愛好、素養和才情的育成,及其健康成長,各有發展,成功成才,與教師的指導、培養和激勵有相當大的關係。學生們對教師教育教學的滿意度與教師對教育工作、職業、事業的愉悅度是呈正相關的。

我正是從學生們的質樸的話語中逐步地越來越深刻地體悟到教書育人的意義之所在的。

我教過的一個自高中畢業後已分隔十多年不見、留在北京工作、在我後來赴北京開會期間自駕車3個多小時趕來與我相見的學生,見面後,她滿懷深情地對我說,她自國小、中學到大學,接觸過這麼多老師,而給予她最大影響的,就是我。她的話使我深深感動。她又說,“老師,你還記得嗎?我第一次見到你的時候,你對我說過一句話,這句話十多年來一直激勵著我。”我實在不記得我說了什麼話居然有這麼大的影響,但也不好意思問她到底是哪一句話,免得她會認為,對我這麼重要的事情,怎麼你居然不記得;我只是笑著看著她。過後,我仔細地反覆地多次回想過,仍然想不起來到底是哪一句話;不過,第一次見到她的時候,可以肯定是那時我在一所地區重點高中作教師到她縣裡招生面試她的時候,或許是,面試結束時,她問我,老師,我能錄取嗎?我也許對她說了,相信自己,你會成功的!這一句話,凡是這樣問我的同學,我一般都是這樣回答的。在當時的情景之下,我不會也不可能作別的什麼回答,不可能說別的什麼話。而這麼一句話,竟然這麼多年一直激勵著她,居然有這麼大的影響!

另一個是我剛參加教育工作不久在一所鄉下中學任教時教過他一年語文課、而後近二十年未晤、現在自治區一所高校任教的學生。最近,我來南寧辦事,他開車到車站接我而聚晤。在相談中,他說,原來他的語文基礎很差,因為我給他們任教語文,使他愛上了語文,喜歡練寫作文,後來,才有了今日的成就。我辦完事後給他發了一條簡訊,感謝他對我的接洽。他發回一條簡訊給我,開言就說,“能做你的學生,這是我今生的榮幸。”這學生的話語同樣使我深深感動。我又給他回了簡訊,衷心感謝他和同學們當年給予我的支援和配合,我說,是你們的努力和配合才使我的工作有了成效,你們刻苦鑽研,茁壯成長,既成就了自己,同時也成功了老師。我深深地感謝你和同學們!

我確實時時感念學生們當年對我教學工作的支援和配合。比如說,自1981年至1993年,我在鄉下國中、高中,到縣重點高中,再到地區重點高中,先後在幾所學校擔任一線語文教學十多年,無論是任教國中生、高中生,非畢業班、畢業班,還是補習班,我一直遵循葉聖陶先生“教是為了不教”的理念,著重在作文教學上實行“指導學生評改作文”的所謂教學改革,就是,每週一次(而不是兩週一次)作文後,我用一節語文自習課時間,指導學生進行“本人自評、同學互評、語文興趣小組評審、教師巡查簡評”,從而完成作文評改的做法。此項做法得到學生們的積極支援,堅持了十多年,效果一貫很好。很多學生就是通過此項做法由原來害怕作文變成了喜歡作文,進而喜歡學習語文,進而促使各學科學習都明顯取得進步,有力地促進了學生們學業進步,綜合素養明顯提高,健康地成長起來。而我通過作文教學改革逐步地參與和開展相關的教學研究、教育科研等活動,如組織開展課外活動、指導學生制定學習計劃進行學習、倡導學生自覺實行每天十分鐘百字短文等,有力地促進了自身教育教學能力提高和專業成長。在所有這些教育教學改革嘗試上,學生們無不給予我莫大的支援和配合,這些活動都取得了顯著成效,促使學生們有效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提高學習能力,掌握學習方法,促進全面發展。很多學生在多年之後回憶起當年的學習生活時,紛紛肯定這些做法和活動對促進他們的學習和進步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而我正是在學生們的支援和配合下,努力實行教學實踐與教育科研工作密切結合,數十年如一日,長期踐行實踐、學習、研究、成功的成才之路,厚積而後發,促使我在後來的教育教學工作中形成了新的飛躍。自20xx年至20xx年,經過長達八年的兩輪自治區教育科研A類課題實驗和研究,我和同事們、教師們一同建立了以指導學生自主學習為核心的新課程問題教學法,建立了玉林市教育科研人才小高地,促使全市中國小教育教學質量顯著提高。新教法、小高地、高質量,成為當地教育科研和課改工作的知名品牌和鮮明特色,被國內教育專家稱譽為“玉林形象”,從而促使我在教育事業上取得了比較大的成功。這些成績和成功,當初確實是叫人連做夢也不可能想得到的。誰曾想到,這末一個極其平常的一介書生,這末一個來自鄉下的普通教師,在年屆六旬之時,居然能達到如此超乎想象的“夢想成真”!

後來,在大家熱情洋溢地敘說“中國夢”、述談夢想、理想、願望、希冀的時候,也有一些年輕教師問過我,老師,你的夢真好,該怎樣做才能實現這麼美好的教育夢呢?

我後來也反覆地想過這個不怎麼好概括的問題,是啊,該怎麼做呢?我曾經做了什麼呢?是怎麼做的呢?後來,我終於慢慢地想得有一點兒明白了。

我想,身為教師,要實現美好的教育夢,有幾點可能是必須的。

一是要有工作責任心。這個責任心就是對於學生的愛心的體現,要具有愛心、責任心,認真工作,自覺地對每一個學生負責。

二是要尊重學生,信任學生,注重激勵學生。師生互尊互信,就會激發起學生極大的學習熱情,發展其興趣、愛好和特長,取得點石化金、事半功倍的成效。

三是要努力改革和優化課堂教學。要時時處處為學生著想,想方設法,探尋既適合學生學習又符合自身工作條件的教育教學方法,銳意改革創新,優化課堂教學。積極探尋從學生實際出發的、適合學生學習的教學方法,就必定可以得到學生們的支援和配合,不斷提高學科課堂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學好知識,掌握方法,提高能力,全面發展。

四是要結合教學實踐加強學習和研究。努力把自身的教學過程作為一個研究的過程,不斷學習和應用教育科研的理論和方法,積極反思、改進、總結、提高。這樣,既可以促使學生善於學習,學會學習,學得更好一些,發展得更好一些;同時,這些教學成效也就可以成為教師教育科研的成果。

做到這樣,學生們看到老師關愛他們,尊重他們,辛勤工作,時時處處為他們著想,教學得法,他們就會更加奮發刻苦,密切配合教師的教學,做到教與學互相協調,教學相長,相得益彰,教學成效就會更加顯著,從而達成學生成才,教師成功,實現教師與學生共同成長。這不就是美好的教育夢嗎?

當然,還應該有一點是十分重要的,就是身教重於言教。我的一些學生後來常常說到一件事,說我當年在鄉下中學任教時,每天早上,在學生早讀之前,我總是獨自一人先回到科室裡用普通話大聲練習朗讀課文。學生們說,他們看到老師比他們還勤奮,深受感染。他們在早讀時就更加大聲地練習用普通話朗讀課文,也讀出感情來了,普通話的語感更加強了,也更加喜愛學習語文了。其實,當時的我並沒有想到會有這樣的作用。因為當時在鄉下中學,大多老師是在用本地方言上課;而我認為,為了學生更好地發展,應該學習用普通話上課。因此我必須自己先練習,先讀,多讀,大聲讀。有讀不準的,就多查字典,多正音,也多向讀得準確的同學請教指正。沒想到,這麼做對同學們也是一個感染。而我堅持下來,至少我也能說普通話了。自己的普通話有進步,同時,促使學生們學得更好。老師勤奮,學生們就更加發奮,這就是言傳身教,身教重於言教吧。

回想起來,我的教育之夢,就是如此的簡單、明瞭。其實,老師們只要有心,誰都可以做。我相信,只要做到持之以恆,誰都可以做得好的。

關於教育教學類文章3:不跪著教書

作者:多麼美好的一天

一、做一名有目標感的教師

很多青年教師選擇教育,並非是從填寫志願的那一刻起,更多的是因父母之言、考分限制以及想找份相對穩定的工作使然。及至做了教師,發現教師之苦之累,遠出乎經驗與認識,加上經濟大潮席捲而下,對教育工作得過且過,心裡總巴望天上掉下一個機會跳出教師這一行。不少青年教師就在這種目標混亂的狀態中長久徘徊,消耗自己最珍貴的黃金年華。

一個人有很多種活法,歸根至底的哲學問題只有一個:精神立身還是富貴立身?我們知道南轅北轍的故事,它告訴我們選擇方向的重要性,方向錯誤,你越努力,離目標也就越遠。人,只有在選擇正確的情況下去努力,才能做出成就。人生路上的選擇,第一位的不是做什麼職業,而是問一問自己,你選擇“精神立身”還是“富貴立身”?

做教師,就是做學問,想從學問裡去找“黃金屋”,是一種錯誤的想法。“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的古訓,絕不是真的叫你到書中去搜尋“黃金”,而是從中找到像金子一樣珍貴的精神世界。

做教師就是做學問,就是從學問中感受生活的快樂,教育的幸福,人生價值的輕舞飛揚。人要生存,要有一定的物質資料作保證,衣食足而知榮辱,對大多數人來說,精神是在物質得到基本滿足的情況下去追求的。今天,教師在物質上的生活已經超越“衣食足”,大多數教師的收入在本地區已進入中上水平,發達地區已有越來越多的教師籌劃購買私家車。但,我還是必須告訴年輕的你,教師這個工作是以精神追求為主的。我們的物質由國家保證供給,有了它,不是圖安逸,而是能使我們更好發沉下心來,做一趟人生美好的精神之旅。

年輕的老師們,如果你的志向是搞物質搞經濟,那麼,你千萬別繼續窩在校園裡,這對你,對學生,對周邊的同事,對學校的領導都是一種不經意的傷害。對學生來說,寶貴的只有一次的童年、少年,在你手裡給浪費了,這是人生多麼可怕的浪費啊;對你自己來說,只有一次的寶貴的青春就這麼消耗了,同樣是一咱無法挽救的浪費;對你的同事來說,由於受你的情結、你的“南轅北轍”的人生觀的影響,無法安心於原本安心的教育,彷徨、痛苦、迷惘中,也將一事無成;學校領導呢,對不能靜下心來做教育的教師,覺得頭疼,他們會想辦法幫助你靜下來做好教育。而你會覺得這是領導故意找你碴兒,於是,衝突不可避免。

其實,財富的滿足只是一種比較。你和誰比較,你就產生怎樣的心態,你和大享比,你會覺得物質和金錢是如此的相形見絀,但你和那些生活在社會底層的人相處三個月,你說會感謝上蒼對的恩賜。你要知道,地球上每晚有30億人餓著肚子睡覺。你要知道,地球上每天有30億人進出教堂寺廟,感到有生命威脅。你要知道,如果你的冰箱裡有食物,身上有衣服穿,有房子住有床睡,那麼你就比這世界上的75%的人富有。如果你的還有存款,錢包裡還有票子,口袋裡還有零錢,那麼你屬於這個地球上8%的幸運的人。教師有著中上等的生活,還有著可觀的精神收入,作為人,這樣屹立於世界上不也挺值得嗎?

對於年輕的教師,迫切需要果斷地做出選擇:不做教師,就早日投入到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當中去;要做教師,就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事業中來。如果到目前為止,年輕的你對這個問題還沒有清楚的認識,或者說,想不做教師又沒好的門路,終日渾渾噩噩,那麼我要奉勸一句:用心地投入到目前的工作中來。工作是相通的。今天的工作對於明天的工作永遠不會沒有價值。今天有了工作而不好好地做,那才是個大失誤。不管以後做什麼,今天認真工作所得到的感受和體驗,對今後的人生絕對有用――哪怕那是兩個風馬牛不相及的崗位。

人生最糟糕的境遇是,在沒有答案的選擇中永遠地迷失,在沒有答案的選擇中不斷地消耗。而且,我相信,不管未來怎樣變遷,暫且坐定目前那把叫做‘教育“的椅子,用心地去做,投入地去做,這是無愧於只有一次青春、一次生命的人生行動。而當你心無旁騖地工作時,工作的樂趣也就離你不遠了,即便你還是沒有機會走向你夢想的那條道路,但那個時候,你一定恍然大悟,先人把教育喻為“太陽底下最崇高的職業”,並非是無病呻吟的讚譽。

二、做有約束感的教師

“約束”和“約束感”雖僅一字之差,那有著根本的差別。學校發給每位青年教師一本書,這叫“得到”;如果學校組織青年教師開展比賽,你在比賽中獲勝,校方獎勵給獲勝者一本書,這個“得到”的背後還蘊藏著一種積極的情感,這就是“得到感”。一個經常感覺被約束的人,心定覺得不自在,痛苦;一個擁有約束感的人,面對一些必須要約束的事,根本沒有這種消極的情結,因為,這完全出自他內心的做人準則和道德價值,他的內心是安定的,祥和的。約束來自於外界;約束感存在於內心。

一個人有了約束感,就知道這個社會上哪些事現在還不能做,什麼時候做才行;哪些事不想做,但還是要去做好;哪些事是有意義的,需要爭取,哪些事是沒意義的,需要拒絕;哪些話不說不要緊,哪些話該在哪個場合說,哪些話不該在哪個場合說,哪些話需要通過什麼途徑去說……或許你會說,做成這樣的人,太老於世故了吧?不錯,所以一個真正走成熟的教師的困難與艱辛就在於,既要在老於世故中儲存自己,又要在老於世故中保持自己。不“老於世故”,你就永遠是個不受歡迎的“愣頭青”;沉溺於“老於世故”,你就失去了作為教師該有的那顆常青的童心。

談約束感,就必須談到學校紀律。很多青年教師認為違反點學校的規章制度,沒什麼大還了,是小事。上班遲到一會,沒什麼;下班早走五分鐘,沒什麼。千里之堤,潰於蟻穴。小事上放鬆自己,越放越鬆,到最後會一塌糊塗。比如說“遲到”,先是有事遲到,後來沒事也遲到,到後來,知道要遲到,叫別人代簽到。再比如說“中途離校”,先是有要事離校;後來有小事也離校,到最後,一些事本可以下班後做,但上班好像“空閒”得很,“無聊”得很,就中途離校去辦了,以便下班後能更好更自由地“享受生活”。為了這個很普通的上下班紀律,已有學校無可奈何、忍無可忍之下使用了“指紋器”。面對指紋器,我的內心充滿淒涼,中國教育還能走多遠?中華民族還能走多遠?一個不遵守紀律的民族,必定是一個沒有自由的民族;一個不遵守紀律的學校,到最後,只能是一所最沒有自由最沒有生機的學校。

盧梭說:“人生而自由,卻無往不在枷鎖之中。”任何個人或單位,如果處在一個無規則、無紀律、無秩序的社會環境中,看似最自由,實際上是最沒有自由保障的地方,也就是最沒有自由的地方。紀律和自由是孿生兄弟。紀律越發達,自由越發達。自由思潮下的年輕人,很(同時是很自然)錯誤地把“自由主義”當成人生的美好追求,把不受任何約束看作是個性的解放與張揚,把我行我素看作特立獨行和有個性的標誌,把與學校與社會做無謂的對抗,看作是年輕人的英雄氣概。不客氣地講,不是所有的教師都是真正意義上的教師,也不是所有的教師都能在“紀律與自由”之間,做得恰到好處,因此它必須存在。存在不是威脅。對於每一個自覺遵守紀律的人來說,存在只是一種形式,存在是讓管理者有依有據地肯定你的工作態度和價值。換個角度可以這麼說,每一條紀律對於遵守紀律的人來說,是對他每一點態度和價值的肯定。

也有一些教師,他們總以為紀律是管理者有意與他作對,以為所有的制度,都是管理者吃飽了沒事幹想出來整人的。我想說明兩點,一是中國社會沒有經歷過資本主義的大工業時代,對紀律沒有一個強制的規範執行期,封建社會過來的農民、商人,都是沒有紀律意識和規範意識的,他們有這樣的想法可以理解,但決不是可以放任。二是在這樣一個開放的社會裡,一個校長想要憑自己喜好來制定紀律的,已不大可能。我認為,如果管理者制定的紀律,出發點是為了學校的發展、教育的發展,就無可非議。

年輕的老師們,或許你對紀律也曾有過這樣那樣的想法、看法,那麼現在,我希望你從另一個角度去思考――從自己身上去思考,去尋求答案。手術刀伸向自己身上是痛苦的。但是經歷這種痛苦的人,將變得無比冷靜和充滿力量。紀律就像石頭,如果你把它背在身上,會痛苦無比;如果你把它墊在腳下,它會幫助你站得更高,望得更遠。人,不可避免地有惰性,但因為有紀律,所以我們會強迫自己不朝著更懶惰的方向發展,不使自己成為一個純粹的享樂主義者、自由主義者,而是幫助自己朝著一個有紀律、有責任、有事業的“人”的方向發展。

作為教師,需要這種約束感。青年教師一旦有了放任的不加約束的“自由”思想,就會有放任的不加約束的“自由”行為,最常見的“自由”行為就是對學生進行體罰、變相體罰和精神虐待。年輕人本來就衝動,學校教育又時時處處與學生打交道,學生不懂事是天經地義的――一個孩子少年老成,我們會覺得其乖巧;一群孩子少年老成,我們將覺得不對勁;整體性的少年老成,那將是一種可怕現象。一個青年教師如果不注意訓練自己的約束感,容易在激情之下,做出這種不該做的事來。很多體罰事件調查到最後,大家都覺得可惜,都覺得這個老師工作蠻認真的,蠻負責的,就是一剎那間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這就是缺少約束感,由此釀成終身的遺憾的苦酒,也只能由自己躲起來悔恨地品嚐。

人的約束感是在剋制中培養出來的,老師,你要善於剋制。

三、做一名有責任感的教師

青年教師要有責任感,有責任感的人才是值得依賴的人。人,也只有有了責任感,才會感受到自我存在的價值和意義,才會發覺前方有那麼多需要自己擔當的事。一個人沒有了家庭責任感,這個家庭就不會幸福;一個人對工作沒有了責任感,他的人生就註定不會取得應有的成就,即便再聰明,也沒有用,因為這個世界已經證明,最有成就的人往往不是最聰明的人,而往往是那些有股傻勁的人。從教師的職業道德來講,一個教師不管你想不想做出點成績來,都必須有強烈的責任感,每個教師要教幾十個乃至上百個學生,學習是學生整個生活的重頭,遇到一個沒有責任感的教師,那是莫大的不幸。

一個有教育責任感的教師,首先是一個對自己有責任感的人。我們不能期望一個對自己不負責的人,會對學生和學校負責,會把自己的命運和祖國的未來聯絡起來。人,只有一次青春。作為一名青年教師,對自己有責任感,最重要的行動是珍惜自己寶貴的青春年華。不少青年人認為只有趁著大好年華,盡情享樂,才對得起這青春。殊不知,這其實是糟蹋了青春。不管享樂主義怎樣氾濫成災,我仍要堅持說,教師就是教師,教師的存在特徵,註定同普通人不一樣,也只有這“不一樣”,教師才能在精神的世界裡,保持特立獨行的清醒與尊嚴。

對自己有責任感,就要對自己的教育人生有一個清醒的認識和規劃,而不做一天教師撞一天鐘。我知道,絕大部分地區都會有各種專業上的榮譽稱號,比如“教壇新秀”“教育能手”“學科帶頭人”“名教師”“特級教師”等等,這些階梯式的榮譽的設計,為青年教師一步步規劃自己的教育人生,奮鬥和實現教育人生的價值,做了有益的引導工作。儘管這逃不出名與利的追逐,但是,合理、適度的虛榮心對人的成長有好處,在正常追逐這些榮譽的過程中,你也一定能走出一個越來越精彩的教育人生來。我相信,學校一般不會對這些榮譽的評比條件進行保密,假如目前你不清楚,也可以在適當的時候向學校領導請教,我相信,領導對這樣的年輕人是欣賞的。當你清楚了每一項榮譽所需要的子條件的時候,就應該腳踏實地、一步步地去實現這些“子條件”。給自己一個目標,給自己一個達成目標的時間,對自己的責任感由此開始。

談到責任感,就必然要說到對學生負責。我認為發展自己是對學生最好的負責。一個貧困山區的窮困父親,他不是不想望子成龍,他也想送孩子去上學,他也想讓孩子走出大山,去看看外面精彩的世界,可他實在沒這個能力啊。沒有能力,即便有愛心,那“愛”也只能是“愛莫能助”之“愛”。就我個人而言,每次遇到以前教過的學生,總心懷愧疚。我常這樣,如果早些年,我就能如我在《魔法作文營》一收中所講的那樣教作文,必定會有更多的學生感受到作文帶給他們的快樂和自豪,必定會有更多的學生感受到作文原來是可以如此的激情飛揚,作文原來是可以如此改變我們的心情,我們的生活,我們的狀態。如果我早些年就這麼教作文,那麼,我就可以為更多的學生收藏更多的童年。那是怎樣的一個遺憾啊!我由衷的感到,對學生有責任感,對學生最大最好的責任感,就是儘快地發展自己,使自己成長為一名成熟、具有專業本領的教師。

說到國家責任感,你可能會覺得又空又大。其實不然。

新課標把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放在很重要的位置,但絕大部分教師對此很無所謂。在他們眼裡,只要把學生的考試成績弄好,新課標舊課標與我何干?課程標準實施數年來,教育界發生了多大變化?即便有所謂的“量”的變化,也只是專家聽課或必要的“新課標彙報會”上“熱熱鬧鬧”的展示。君不見,應試教育正在全國大回潮?我總不能樂觀,即使再來幾次課程改革,情形也好不到哪兒去。八十年代“片面追求升學率”之後提出了“素質教育”觀,結果九十年代的“應試教育”越演越烈,二十世紀進行新一輪基礎教育改革,目前的境況卻是“全面追求應試教育”的味道越來越濃。不是課程改革好不好的問題,不是培訓不到位的問題,不是各級不重視的問題。問題的癥結在於,越來越多的教師失去了必要的國家責任感。

教育事關民族興衰。一份又一份的調查報告顯示中國學生與歐美國家學生相比,缺少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缺少合作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這些能力的缺少,將使中國無法實現民族復興的偉大目標――國家綜合實力的競爭說到底是人才的競爭,在我們這樣一個很難吸納其他國家優秀人才的發展中國家裡,培養本土的具有創新性的人才,顯得尤為必要與迫切。如果這一點無法取得突破性進展,那麼中國還將用漫長的歲月徘徊在“發展中國家”中。

“發展中國家”其實是“落後國家”的代名詞,中國的人均GDP官方訊息也只有1000美元,而“發展中國家”的人均GDP是780至2999美元,我們要摘掉“發展中國家”這頂帽子還有一段不短的距離,年輕的老師,你想過這些嗎?你在做教育這份工作的時候,有過這樣的國家責任感嗎?你感受到自己每一個教育行為,都擔負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要義嗎?你想過自己所從事的職業,和祖國尊嚴有著如此密切的關係嗎?

就我有限的經歷和閱歷來看,中國教師正大面積、岌岌可危地喪失起碼必要的國家責任感,沒有這樣的國家責任感,課程改革所著眼的未來的巨大效應,有誰會去理會呢?具有國家責任感的教師群體,才會成為一個民族的精神脊樑,為民族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人力資源和精神動力。當前,有人戲說對教師的要求比對黨員還高。戲說中有戲謔與無奈,但確是如此。教師就是教師,教師的責任感就是這個民族責任感的縮影。

責任感能激發人的潛能,也能喚醒人的良知;而失去責任感不僅喪失自身的發展,同時也將失去必要的人的良知。作為教師,一旦失去了責任感,必將於麻木中失去最基本的教育良知。我們不是已經把教育簡單到阿拉伯數字的地步了嗎?學校原本應該是一個充滿快樂的地方,那是人獲得知識和能力、不斷豐富精神的世界,校園應該是這個世界上最溫馨最令人嚮往最具有人性的地方,然而我們學生自編的歌謠卻是“太陽當空照,花兒對我笑,小鳥說,早早早,為什麼背上炸藥包,我去炸學校,老師不知道,一拉弦,趕快跑,轟隆一聲學校炸沒了”。

這種對教育憤恨的“文化自覺”,對於教育是一種嚴重的黃牌警告。教育良知的喪失使教育朝著畸形的方向發展,這種“教育”發展得越迅猛,就越叫人憂心忡忡。教育如果連“培養人”這一點都守不住的話,還有什麼好說的呢?是的,每一個教師都可以推卸責任,說這不是我一個人造成的,也不是我一個人能改變的。我們一次又一次苦口婆心地對學生說“祖國的希望在你們這一代”,我們把責任推到下一代,那麼下一代同樣會把責任推給再一下代。所有這些的根子,是教師的“小我”思想的泛濫,在教師的腦子裡從沒有一個“大我”,從沒有跳出狹小的“小我”,來看一看“大我”的發展。這種思想上的缺陷,將有可能致使一個民族整體素質的滑坡。

※本文作者:※

標籤:教學 文章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