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寓言 > 成語故事

四字成語故事-不貪為寶

不貪為寶表示以不貪為可貴、崇高,也表示廉潔奉公。那麼該成語的故事是怎樣的呢?下面是小編帶來的關於不貪為寶的成語故事,希望對你有幫助哦。

四字成語故事-不貪為寶

不貪為寶

魯襄公十五年,宋國有個人得到一塊寶玉,將它獻給子罕,子罕不接受。

宋人說:“我把它給玉工鑑定,玉工認為它是寶物,所以我敢獻給您。”

子罕說:“我以不貪為寶,而你以玉為寶。你把寶給了我,當然喪失了寶;但我收下了你的玉,也就喪失了不貪這個寶。這樣,雙方都喪失了寶。不如各守其寶。”

宋人見子罕堅辭不收,只得實言相告道:“小民若是留下寶玉,會不得安寧,所以特地到都城來獻給您。”

於是,子罕命一位玉工對這塊寶玉進行了雕琢,送到市場上賣掉,把把賣玉的錢交給宋人,然後派人護送他回家。

平易近人

周公是周武王的弟弟,一直忠心輔佐武王和成王。

姜子牙被封在齊地。過了五個月,姜子牙回來向周公報告齊地的情況。周公問他:“你怎麼這樣快就報告情況呀?”姜尚回答說:“我簡化了君臣之間的禮節,一切按照當地風俗去做,所以快。”

周公的兒子伯禽被封在魯地,當了魯公。三年後伯禽向周公彙報魯地的惰況。周公問他:“為什麼這麼慢才來彙報?”伯禽答道:“改變那裡的習俗,革新那裡的禮法,三年後才能看到效果,所以來晚了。”

周公聽了,嘆道:“唉,魯國的後代將要當齊國的臣民了!政令不簡單易行,百姓就不會對它親近;政令平和易行,百姓才會樂於接受(平易近人)。”“平易近人”現指態度和藹可親,使人願意接受。

雙管齊下

唐朝的張璪,官拜員外郎。曾被貶為衡州司馬。後來,又被調為忠州司馬,在官場上很不得志。但是,他擅長畫山水、松石,特別是畫的松樹,令人稱絕。

他畫松樹時,總是雙手各握一支毛筆。他用一支筆畫新枝,另一支筆畫枯枝。用兩支筆畫出來的松樹,不論是新枝還是枯枝,都勢凌風雨,氣傲煙霞。人們請教他作畫的方法,他說:“畫的形在於大自然,畫的神藏在你的心裡。”

人們喜歡他的畫,紛紛上門求索。大家稱讚他的畫為“神品”。他繪畫的方式,則被稱為“雙管齊下”。

現在用“雙管齊下”比喻為了達到某一目的,同時採用兩種辦法或兩件事同時進行。(出自宋?郭若虛《圖畫見聞志?故事拾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