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寓言 > 歷史故事

史記裡面的故事

觀古往今來,歷史故事一直是承接歷史展望未來的橋樑,下面這些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幾篇史記裡面的故事。

史記裡面的故事

史記裡面的故事1:烽火戲諸侯

周幽王即位後,十分寵愛一個叫做褒姒的女子。關於褒姒的來歷,還有一段神異的故事。

夏代末年,有兩條神龍降落在夏帝的宮廷,說:“我們是褒國的兩個先王。”夏帝不知如何對待它們,就進行占卜。卜者認為二物不吉,讓夏帝把它們的唾液收藏起來,才能夠化凶為吉。夏帝於是擺設出祭物,書寫簡策,向二龍禱告。二龍留下了唾液後忽然消失。

夏王讓命人用木匣把龍的唾液收藏了起來。夏亡之後,這個匣子傳到了商代,商亡之後,又傳到了周朝。接連三代,從來沒有人敢把匣子開啟。周厲王對此事十分好奇,就命人將匣子開啟觀看。結果龍的唾液淌到了殿堂上,怎麼也清掃不掉。周厲王就命令一群女人,赤身裸體對著唾液大聲呼叫來驅邪。那唾液竟然變成了一隻蜥蜴,爬進了厲王的後宮。後宮有一個剛剛換牙的七八歲的小宮女,碰到了那隻蜥蜴。等那個宮女在長到十五歲的時候,竟然未婚先孕,沒有丈夫就生下了孩子。她非常害怕,就把那孩子扔掉了。

被扔掉的孩子恰巧被一對逃亡的夫婦撿到。他們念她可憐就將她收養,一起逃到了褒國。後來褒國人得罪了周朝,就把被小宮女扔掉的那個女孩獻給幽王,以求贖罪。因為當初這個被扔掉的女孩是褒國獻出的,所以叫她褒姒。

褒姒不愛笑,幽王為了博她一笑,想盡了一切辦法,但褒姒仍然難得一笑。周幽王為討她的歡心,就點燃了預示敵人來犯的烽火。諸侯見到烽火,全都趕來救援,但到達之後,卻不見敵寇,亂作一團。褒姒看了果然哈哈大笑。幽王很高興,因而又多次點燃烽火以滿足自己的私慾。後來諸侯們都不相信了,也就漸漸不再前去了。

平王東遷周幽王寵愛的褒姒為幽王生下了一個兒子,名叫伯服。在此之前,周幽王的王后已為幽王生下一子,名叫宜臼。宜臼早已立為太子。幽王為了顯示對褒姒的寵愛,就廢掉王后和太子,立褒姒為後,伯服為太子。

幽王的舉動,惹怒了前王后的父親申侯。申侯聯合繒國和西方的犬戎部落一起攻打幽王。幽王點燃烽火召集諸侯的救兵。但諸侯們沒有人再派兵救援。

申侯就把幽王殺死在驪山(在陝西省西安市臨潼縣城南)腳下,俘虜了褒姒,把周的財寶席捲一空。於是諸侯都向申侯靠攏,他們共同擁立幽王從前的太子宜臼為王,這就是平王。平王即位之後,為躲避犬戎的侵擾,把國都遷到了東都洛邑。平王時,周王室日益衰微,各諸侯以強並弱,齊國、楚國、秦國、晉國勢力開始逐步強大起來。

史記裡面的故事2:失去西施之後怎麼活?

越王勾踐滅掉吳國後,獻給吳王夫差的西施到底是死是活,成了一個千古之謎。

吳越故事中的西施其人,《史記》中並沒有任何記載。直到東漢時期的《吳越春秋》,才出現她的儷影:吳亡後,“越浮西施於江,令隨鴟夷以終。”—請注意,這裡出現了一種奇怪的東西:“鴟夷”。鴟夷,就是馬革或牛革做的袋子。越王勾踐把西施裝進“鴟夷”,壓上石頭,投之於江。至於民間盛傳的西施和范蠡相戀的故事,惟一的記載是東漢《越絕書》:“西施復歸范蠡,同泛五湖而去。”

西施到底是鴟夷沉江,還是與范蠡同泛五湖,像童話中一樣,從此過上了幸福的生活?似乎成了一個謎團。善良又善於自欺的民間選擇了後者。於是“美人計”西施故事的大團圓結局,撫慰了中國民間的好奇心。

可是,《史記·貨殖列傳》記載的范蠡的結局卻與同泛五湖的傳說迥然不同:“范蠡……乃乘扁舟浮於江湖,變名易姓,適齊為鴟夷子皮,之陶為朱公。”—請注意,這裡又一次出現了“鴟夷”這種奇怪的東西!根據司馬遷的記載,越滅吳後,范蠡不辭而別,改名叫“鴟夷子皮”,前往齊國。“鴟夷子皮”就是皮袋子。一個人好好地姓範名蠡,後來離開齊國到陶(今山東定陶)的時候又改姓朱,卻偏偏在離開越國的時候改名叫皮袋子,這難道不是一件奇怪的事嗎?“鴟夷子皮”,這是什麼樣的名字呀!難道複姓“鴟夷”,名“子皮”?這件離奇的舉動發生在西施鴟夷沉江之後,因此毫無疑問是范蠡和西施相戀的鐵證!

西施鴟夷沉江,范蠡痛不欲生。逃亡途中,浮舟於湖上,為了紀念刻骨銘心的愛人,范蠡拋棄了基本的更名原則,姓名不分地叫自己“鴟夷子皮”—以致西施死命的鴟夷為名。愛情,只有愛情,刻骨銘心的愛情,才能解釋如此離奇的舉動,也才能稍稍撫慰一顆破碎的心。這個名字不僅向天下公告了越王勾踐的殘忍手段,公告了范蠡和西施的生死戀情,同時草蛇灰線,傳遞出范蠡和越王勾踐的恩怨糾纏。

—臺灣小說家高陽如此解釋范蠡自稱“鴟夷子皮”的緣故:

鴟夷是用牛皮或馬皮做的酒囊,用得著時,虛能受物,腹大如鼓,用不著時,不妨掩而藏之,范蠡以此自況,正就是君子用行舍藏的意思。一說,吳王夫差賜屬縷劍,命伍子胥自殺,用鴟夷盛了他的遺體,投之於江,所以范蠡自稱鴟夷子皮,在表示他亦是越王的罪臣。(高陽《清官冊》)

這兩種說法都錯了。前者無法解釋為什麼後來齊國請范蠡做相的時候,范蠡拒絕的原因。既然“君子用行舍藏”,齊國請他做相,正是君子“用”的時候到了,為什麼還要“藏”起來呢?後者直以范蠡自為越王罪臣,就更離譜了。“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是藏良弓和烹走狗的人不仁義,並非“良弓”和“走狗”有罪在前。況且范蠡本非越人,乃是楚人,本來就是四海遊蕩,輔佐越王只不過是想成名立業,試一試自家本領如何,功成身退,再繼續遊蕩四海,何罪之有?

歷史學家們閉目塞聽,不願深究范蠡何以自況“鴟夷子皮”的真正原因,也許仍然是“成王敗寇”的心理慣性使然,因為西施之死揭破了帝王霸業之後的骯髒祕密;可是他們也錯過了考證出西施和范蠡相愛的鐵證的光榮。

西施死後,范蠡心如死灰,一霎間消滅了所有的雄心壯志。要復仇嗎?西施已不能復生。況且越王有恃無恐,滅吳的強大軍隊還等著稱霸天下呢。

范蠡出走,萬念俱灰,浮舟臨江,自號“鴟夷子皮”,自此之後,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想到以後的生計,苟活的餘生,范蠡喟然而嘆曰:“計然獻了七條計策,越國僅僅用了其中的五條就打敗了吳國。既然用來治國很有效,我要用這七條計策來治家。”計然是范蠡的老師,名叫辛文子,是晉國逃亡公子的後代,是一個大經濟學家,也是一個技術精湛的“相者”。范蠡用計然傳授的方法,到山東定陶去經商,因為他認為定陶是天下的中心,與四方的諸侯國四通八達,貨物交易起來十分便利。范蠡的方法是治理產業,囤積居奇,但是隨機應變,與時逐利,而不是苛求他人。他認為善於經營致富的關鍵是:能夠任用賢人,懂得把握時機。

在十九年的時間裡,范蠡三次賺了千金之財,兩次都散給了貧窮的朋友和遠房同姓的兄弟。到了晚年,范蠡精力衰竭,把產業委託給了子孫,變成了家族式的企業。子孫們繼承了他的產業,繼續滾雪球式的發展,終於有了家財鉅萬。

范蠡化悲痛為力量,把失去西施的悲痛轉化為巨大的生產力,成了千萬富翁,以致今天的生意人都供奉著陶朱公的牌位和畫像。

史記裡面的故事3:王室的衰微

周代最後一個天子周赧王時,周的領地分裂為東周、西周兩個小國。周王室日益衰微,周天子不得不在各大諸侯之間周旋,以求保全自己狹小的國土。

公元前320xx年,秦國攻打楚國的宜陽(在今河南省宜陽縣西)。楚國以為周暗中幫助秦國,所以想進攻周。蘇代為周遊說楚王說:“您怎麼知道周是幫助秦國?那些說周幫助秦國比幫助楚國更出力的人,是想讓周投到秦國方面去,所以人們都把周、秦放在一起說‘周秦’啊。周人明白了自己無法解脫,就一定定會投向秦國一方,這真是幫助秦國取周的妙計呀。現在,即使周為秦出力,您也要好好待他;不為秦出力,您仍然得好好待他。這樣,才能讓它與秦疏遠。周與秦絕了交,就一定投向楚國的。”楚王方才聽從了他的建議。

秦國想通過兩週之間的地區去攻打韓國,就向東周和西周借道。周擔心借道秦國會得罪韓國,不借又會得罪秦國,感到左右為難。有人對周君說:“為什麼不派人去見韓公叔呢?到時就對韓公叔說:‘秦國敢穿過周地去攻打韓國,是由於信任東周。您為什麼不給週一些土地,並派出人質前往楚國呢?’這樣,秦國一定會懷疑楚國,不相信周君,也就不會攻打韓國了。您再派人去對秦國說:‘韓國非要給我們週一些土地,想以此來讓秦國懷疑周君,周不敢不接受。’秦國也就不能阻止周接受韓國的土地。這樣就既得到了韓的土地,又能得到秦國的諒解。”

標籤:史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