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遼寧省鐵嶺市龍首山楹聯欣賞

〖龍首山〗 鐵嶺歷史悠久,龍首山是鐵嶺古老而文明的象徵。龍首山位於鐵嶺市區內,是遼北的遊覽勝地。它東臨柴水,西望遼河,由龍首、龍尾諸峰相連組成,狀若飛龍,起伏蜿蜒十餘里,被稱為鐵嶺的天然屏障,在龍首山上有許多古代建築。[b]龍門景區[/b] 包括有全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題寫的“龍首千秋”山門,遼寧省政協副主席王堃騁題寫的“龍首山”石碑,還有龍園、季園等遊園和城市小品。龍園景點,山石嶙峋,青松垂柳,亭臺迴廊,曲橋水榭。方形水池中的一尊雙人雕像,傳頌著美麗動人的戰勝邪惡和忠貞愛情的民間故事。整個景區構成美麗、別緻、壯觀、神奇的景象。[b]慈清寺[/b] 始建於明代,至今已有五百多年的歷史了。九級秀峰塔和駐蹕塔,分別坐落在龍首和龍尾,巍峨聳立,遙遙相望。龍腰處還有一座凌空飛架的星橋,山上曲徑通幽,連線著各種風格的亭臺樓閣,諸如滴翠亭、洗心亭、宿雲亭、[b]稻香亭[/b] 六角攢尖亭,入亭東眺,柴河山出,稻浪湧動。高鶚詩碑亭:高鄂——鐵嶺仞,清乾隆、嘉慶年間曾任閣中書職,是《紅樓夢》後四十回的作者。碑亭選其詩一首:“老去風情減昔年,萬花叢中日高眠,昨宵偶抱嫦娥月,悟得光明自在禪”。高其佩詩碑亭:高其佩——鐵嶺人,中國指畫創始人,以大量指畫作品聞名於清康熙、雍正年間。碑亭選其親筆指頭畫詩:“天設精良自有意,山開懷抱其無心,等閒未許任輕到,不獨知音在一琴”。高其佩詩碑亭、高鶚詩碑亭等。近幾年,龍首山上又新建和維修許多供遊人觀賞的新景觀,如:[b]八景亭[/b] 位於龍首山中部,因繪有鐵嶺八景圖(龍首尋秋、柴河晚渡、白塔橫雲、鴛湖泛月、紅崖積雪、蓬渡風帆、帽峰雲樹、山廓朝煙)而得名,此亭高大壯觀,造型優美。亭名為書法家沈延毅所書,亭身彩繪之多,頗為罕見,有鐵嶺八景,八大仙人、八種名花、八種動物和八卦圖等。[b]魁星樓[/b] 始建於乾隆二十九年(1754),後毀。1982年、1999年兩次重修,樓內有“八仙過海”和“琴棋書畫”等彩繪圖畫。綠蔭環繞著它,花牆緊簇著它,那精巧的四角飛簷,圖案別緻的四格窗櫺,都獨具一格,令人賞心悅目。[b]四望閣[/b] 位於龍山頂峰,由一座三層涼亭和一座閣樓組成。登上四望閣,西看銀洲,高樓林立,馬路縱橫,古城新貌;東望柴河,碧波盪漾,恰似玉帶,纏繞龍山;近處溝壑交錯,花紅似錦,松林滿山;遠處山巒疊蟑,楓林成片,紅綠相間,別有情趣。周恩來總理詩碑、康熙詩碑等,建築古色古香,金碧輝煌,反映著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龍首山的自然景色宜人。登上龍首山,居高遠望,柴河兩岸無際的田野盡收眼底,使人心曠神怡。當春天到來的時候,山上綠草如茵,桃杏芬芳,爭奇鬥豔,更添詩情畫意。龍首之秋,天高氣爽,霜林丹紅,堪稱“龍首尋秋”之絕景。龍首山的秀美風光吸引眾多中外名人觀光遊覽,康熙皇帝玄燁東巡,於1686年曾駐蹕龍首山。1910年春,敬愛的周恩來總理在鐵嶺讀書時,經常登上龍首山。周總理說,這是他一生中登的第一座山。1962年,周總理視察鐵嶺時,龍首山上又留下了他老人家的足跡。龍首山,在鐵嶺闊步邁向文化名城的程序中必將更加光明奪目、熠熠生輝。

遼寧省鐵嶺市龍首山楹聯欣賞


但居勝地皆清福;
好看名山是雅人。
——魏燮均撰書龍首山
一院老鬆靜欲雨;
滿山香草幽於蘭。
——陳德懿撰書龍首山
前來隨雁關山月;
醉後呼龍耕野煙。
——蔣桂芬撰書龍首山
半抹殘陽歸鳥路;
一灣春水打魚船。
——陳守藩題龍首山
此地風光原秀美;
出山泉水總澄清。
——黃世芳題龍首山秀峰塔
日夕窗看遼河渡;
雨餘簷落帽峰雲。
——蔣桂芳題龍首山
雨過巒腰三月暮;
雲來眼底萬家春。
——佚名題龍首山
人立乘風,河山千里目;
樓高迎日,天地一家春。
——龍鬆逸題龍首山
古塔斜陽,四季風光供覽賞;
高山流水,萬家燈火雜漁樵。
——劉燾撰書龍首山
兩水環流,一市塵囂都洗去;
萬山疊起,十分爽氣盡飛來。
——寥元僑題龍首山秀峰塔
(秀峰塔位於龍首山慈清寺南200餘米處,明弘治二年(1489年)建成。該塔因建在秀峰頂 (慈清寺)附近而得名。塔為9級實心8角經 簷式佛塔,每面各有一尊浮雕像和一個大字匾額“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密簷上下分別確72個獸頭和風鈴。秀峰塔雖然幾經風雨,至今仍然屹立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曾進行過5次較大的維修。秀峰塔東側懸崖峭壁,在臨崖危峻處於民國初年始建洗心亭,1975年重修。該亭角密簷,彩繪畫樑。洗心亭內的大飯石形似烏龜。相傳,以前石下是泉水,湧流不息,飛瀑直下柴河。亭內還有馱石碑,碑文記述了建築秀峰塔和洗心亭的史實。亭上的橡樑描繪了龍山景區的秀姿。“此地風光原秀美,出水泉水總澄清”(見上黃世芳題聯)。與洗心亭相呼應的是滴翠事。該事位於秀峰塔的西側,6角造型粗護美觀。站在亭內可東觀柴河從群山疊翠中而來,沿岸稻田翻綠浪;西望山郭朝煙,遼河泛波。這一美景正如塔聯所題“兩水環流一市囂塵都洗去,萬山疊起十分爽氣盡飛來。”
花落鬆庭間,大好山林供坐嘯;
雲深人跡少,快攜樽酒共登臨。
——徐文龍題龍首山
佳境足登臨,最難忘四野桑麻,千山家郭;
曉光相掩映,還不負鬆銜落照,月掛浮屠。
——張仍弓撰書龍首山
把酒臨風,面帽峰而結社,龍山鍾靈乎,天地之秀氣;
登高作賦,視柴水而環抱,銀岡雄壯兮,樓閣之大觀。
——彭熙臣撰書龍首山

〖龍首山〗 鐵嶺歷史悠久,龍首山是鐵嶺古老而文明的象徵。龍首山位於鐵嶺市區內,是遼北的遊覽勝地。它東臨柴水,西望遼河,由龍首、龍尾諸峰相連組成,狀若飛龍,起伏蜿蜒十餘里,被稱為鐵嶺的天然屏障,在龍首山上有許多古代建築。[b]龍門景區[/b] 包括有全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題寫的“龍首千秋”山門,遼寧省政協副主席王堃騁題寫的“龍首山”石碑,還有龍園、季園等遊園和城市小品。龍園景點,山石嶙峋,青松垂柳,亭臺迴廊,曲橋水榭。方形水池中的一尊雙人雕像,傳頌著美麗動人的戰勝邪惡和忠貞愛情的民間故事。整個景區構成美麗、別緻、壯觀、神奇的景象。[b]慈清寺[/b] 始建於明代,至今已有五百多年的歷史了。九級秀峰塔和駐蹕塔,分別坐落在龍首和龍尾,巍峨聳立,遙遙相望。龍腰處還有一座凌空飛架的星橋,山上曲徑通幽,連線著各種風格的亭臺樓閣,諸如滴翠亭、洗心亭、宿雲亭、[b]稻香亭[/b] 六角攢尖亭,入亭東眺,柴河山出,稻浪湧動。高鶚詩碑亭:高鄂——鐵嶺仞,清乾隆、嘉慶年間曾任閣中書職,是《紅樓夢》後四十回的作者。碑亭選其詩一首:“老去風情減昔年,萬花叢中日高眠,昨宵偶抱嫦娥月,悟得光明自在禪”。高其佩詩碑亭:高其佩——鐵嶺人,中國指畫創始人,以大量指畫作品聞名於清康熙、雍正年間。碑亭選其親筆指頭畫詩:“天設精良自有意,山開懷抱其無心,等閒未許任輕到,不獨知音在一琴”。高其佩詩碑亭、高鶚詩碑亭等。近幾年,龍首山上又新建和維修許多供遊人觀賞的新景觀,如:[b]八景亭[/b] 位於龍首山中部,因繪有鐵嶺八景圖(龍首尋秋、柴河晚渡、白塔橫雲、鴛湖泛月、紅崖積雪、蓬渡風帆、帽峰雲樹、山廓朝煙)而得名,此亭高大壯觀,造型優美。亭名為書法家沈延毅所書,亭身彩繪之多,頗為罕見,有鐵嶺八景,八大仙人、八種名花、八種動物和八卦圖等。[b]魁星樓[/b] 始建於乾隆二十九年(1754),後毀。1982年、1999年兩次重修,樓內有“八仙過海”和“琴棋書畫”等彩繪圖畫。綠蔭環繞著它,花牆緊簇著它,那精巧的四角飛簷,圖案別緻的四格窗櫺,都獨具一格,令人賞心悅目。[b]四望閣[/b] 位於龍山頂峰,由一座三層涼亭和一座閣樓組成。登上四望閣,西看銀洲,高樓林立,馬路縱橫,古城新貌;東望柴河,碧波盪漾,恰似玉帶,纏繞龍山;近處溝壑交錯,花紅似錦,松林滿山;遠處山巒疊蟑,楓林成片,紅綠相間,別有情趣。周恩來總理詩碑、康熙詩碑等,建築古色古香,金碧輝煌,反映著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龍首山的自然景色宜人。登上龍首山,居高遠望,柴河兩岸無際的田野盡收眼底,使人心曠神怡。當春天到來的時候,山上綠草如茵,桃杏芬芳,爭奇鬥豔,更添詩情畫意。龍首之秋,天高氣爽,霜林丹紅,堪稱“龍首尋秋”之絕景。龍首山的秀美風光吸引眾多中外名人觀光遊覽,康熙皇帝玄燁東巡,於1686年曾駐蹕龍首山。1910年春,敬愛的周恩來總理在鐵嶺讀書時,經常登上龍首山。周總理說,這是他一生中登的第一座山。1962年,周總理視察鐵嶺時,龍首山上又留下了他老人家的足跡。龍首山,在鐵嶺闊步邁向文化名城的程序中必將更加光明奪目、熠熠生輝。


但居勝地皆清福;
好看名山是雅人。
——魏燮均撰書龍首山
一院老鬆靜欲雨;
滿山香草幽於蘭。
——陳德懿撰書龍首山
前來隨雁關山月;
醉後呼龍耕野煙。
——蔣桂芬撰書龍首山
半抹殘陽歸鳥路;
一灣春水打魚船。
——陳守藩題龍首山
此地風光原秀美;
出山泉水總澄清。
——黃世芳題龍首山秀峰塔
日夕窗看遼河渡;
雨餘簷落帽峰雲。
——蔣桂芳題龍首山
雨過巒腰三月暮;
雲來眼底萬家春。
——佚名題龍首山
人立乘風,河山千里目;
樓高迎日,天地一家春。
——龍鬆逸題龍首山
古塔斜陽,四季風光供覽賞;
高山流水,萬家燈火雜漁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