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江蘇揚州平山堂楹聯欣賞

平山堂,位於揚州大明寺大雄寶殿西側的“仙人舊館”內,為北宋文學家歐陽修在揚州任太守時始建。堂為敞口廳,面闊五間。堂前有石砌平臺,名為行春臺。臺前圍以欄杆,欄下為一深池,池內修竹千竿。憑欄遠眺,“江南諸山,拱揖檻前,若可攀躋,名曰‘平山堂’。”今堂內還掛有“風流宛在”、“坐花載月”的匾額,堂北簷掛林肇元題“遠山來與此堂平”匾額。嘉佑八年(1063),山堂朽,工部郎中刁約領揚州事時重修山堂。封閉前庭,改製為行春臺。南宋紹興末年臺圮,隆興元年(1163)至嘉定三年(1210)多次興毀。元代一度荒廢。明萬曆年間,知府吳秀重建山堂。清康熙十二年(1673),刑部主事江都汪懋麟與太守金長真又擴建山堂,並建行春臺。康熙帝南巡維揚時,至平山堂題“平山堂”、“賢守清風”、“怡情”、“澄曠”四額,並制《平山堂》詩一首。乾隆元年(1736)又整修山堂,規模益大。為記此事,在平山堂南,東壁面西處有乾隆元年七月兩淮都轉運鹽使尹會一撰並書《重修平山堂》碑石一方。咸豐年間,平山堂毀於兵燹。 今日之平山堂是同治九年(1870)鹽運使方浚頤重建。其建築為巨集宇敞口,面南五楹,七架粱,前有卷柵廊。在明間北廊柱軸線上設落地罩,從罩到簷柱以北設走廊與“谷林堂”相連,今平山堂為方浚頤所題。清光緒初年兩江總督劉坤一題“風流宛在”,乃追懷歐公韻事而書,書法流暢, 看來其“流”少一點而“在”多一點,用字活而非錯,回味其意歐公風流仍在。 山堂建成後,歐公寄書前任太守韓琦曰:“獨平山堂佔勝蜀岡,江南諸山一目千里”。可見歐公於平山堂前眼界寬廣而心曠神怡,故清代彭玉麟有“放開眼界”之匾。 1979年又事大修,山堂面目一新,令人流連往返。

江蘇揚州平山堂楹聯欣賞


登斯樓也;
大哉觀乎。
——汪懋麟題揚州平山堂

仙人舊館;
文章奧區。
——佚名題揚州平山堂

蕩胸瀉淮海;
放眼走金焦。
——左楨題揚州平山堂

雲中辨江樹;
花里弄春禽。
——詹嗣賢集句題揚州平山堂

山隨平野盡;
人與堂比高。
——汪國禎題揚州平山堂

第一觀淮東名勝;
八百年太守風流。
——左楨題揚州平山堂

偶然杯酒成千古;
無數江山送六朝。
——龔易圖題揚州平山堂

山色湖光歸一覽;
歐公坡老峙千秋。
——汪國禎題揚州平山堂

詩意豈因今古異;
山光長在有無中。
——乾隆題揚州平山堂

山色湖光歸一覽;
歐公坡老峙千秋,
——武中奇書題揚州平山堂

遠吞山光,平挹江瀨;
下臨無地,上出重霄。
——崧駿集句題揚州平山堂

隔江諸山,到此堂下;
太守之宴,與眾賓歡。
——伊秉綬題揚州平山堂

曉起憑欄,六代青山都到眼;
晚來對酒,二分明月正當頭。
——朱公純題揚州平山堂

高視兩三州,何論二分明月;
曠觀八百載,難忘六一風流。
——樑章鉅題揚州平山堂

銜遠山、吞長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
送夕陽、迎素月,當春夏之交,草木際天。
——徐仁山集句題揚州平山堂

勝蹟溯歐陽,當年風景何如,試問橋頭明月;
高吟懷水部,此去雲山更遠,重探嶺上梅花。
——金武祥題揚州平山堂

曾從山水窟中來,秋色可人,徵袂尚留巫峽雨;
欲向海雲深處住,郵程催我,扁舟又趁浙江潮。
——丁濂甫題揚州平山堂

登堂如見其人,我曾經泰岱黃河,舉酒遙生千古憾;
飲水當同此味,且莫道蛾眉太白,隔江喜看六朝山。
——龔易圖題揚州平山堂

大江南北,亦有湖山,來自衡嶽洞庭,休道故鄉無此好;
近水樓臺,盡收眼底,論到梅花明月,須知東閣佔春多。
——彭玉麟題揚州平山堂

金戈鐵馬,芳草都迷,遇春風策杖尋幽,重省淮左名都,杜郎俊賞;
舞榭歌臺,畫圖難足,倚危亭登臨送目,依舊二分明月,千古江山。
——吳晉壬集句題揚州平山堂

大明寺裡拓坤隅,望重廬陵,賴刁周鄭趙史吳,踵事增華,遂令江上浮嵐,長留真賞;
豐樂區中推壯觀,雄吞邗水,有毛魏金汪宗尹,鴻篇鉅製,敢道劫餘畚築,足抗前賢。
——方浚頤題揚州平山堂
刁、周、鄭、趙、史、吳:宋代揚州郡守刁約、周淙、鄭興裔、趙師石、史巖之及明代揚州知府吳秀,六人均曾修建平山堂;毛、魏、金、汪、宗、尹:清代毛奇齡、魏禧、金鎮、汪懋麟、宗元鼎、尹會一,均有記述平山堂的詩文。

幾堆江上畫圖山,繁華自昔,試看奢如大業,令人訕笑,令人悲涼,應有些逸興雅懷,才領得廿四橋頭,簫聲月色;
一派竹西歌吹路,傳誦於今,必須才似廬陵,方可遨遊,方可嘯詠,切莫把穠花濁酒,便當作六一翁後,餘韻風流。
——伊秉綬題揚州平山堂
大業:隋煬帝年號,奢如大業即像隋煬帝那樣奢侈;領得:能領略,會欣賞;竹西歌吹路:杜牧《題禪智院》詩有“誰知竹西路,歌吹是揚州”句,後人曾據此建亭,已廢;廬陵:歐陽修,廬陵人;穠花:盛豔之花。

平山堂,位於揚州大明寺大雄寶殿西側的“仙人舊館”內,為北宋文學家歐陽修在揚州任太守時始建。堂為敞口廳,面闊五間。堂前有石砌平臺,名為行春臺。臺前圍以欄杆,欄下為一深池,池內修竹千竿。憑欄遠眺,“江南諸山,拱揖檻前,若可攀躋,名曰‘平山堂’。”今堂內還掛有“風流宛在”、“坐花載月”的匾額,堂北簷掛林肇元題“遠山來與此堂平”匾額。嘉佑八年(1063),山堂朽,工部郎中刁約領揚州事時重修山堂。封閉前庭,改製為行春臺。南宋紹興末年臺圮,隆興元年(1163)至嘉定三年(1210)多次興毀。元代一度荒廢。明萬曆年間,知府吳秀重建山堂。清康熙十二年(1673),刑部主事江都汪懋麟與太守金長真又擴建山堂,並建行春臺。康熙帝南巡維揚時,至平山堂題“平山堂”、“賢守清風”、“怡情”、“澄曠”四額,並制《平山堂》詩一首。乾隆元年(1736)又整修山堂,規模益大。為記此事,在平山堂南,東壁面西處有乾隆元年七月兩淮都轉運鹽使尹會一撰並書《重修平山堂》碑石一方。咸豐年間,平山堂毀於兵燹。 今日之平山堂是同治九年(1870)鹽運使方浚頤重建。其建築為巨集宇敞口,面南五楹,七架粱,前有卷柵廊。在明間北廊柱軸線上設落地罩,從罩到簷柱以北設走廊與“谷林堂”相連,今平山堂為方浚頤所題。清光緒初年兩江總督劉坤一題“風流宛在”,乃追懷歐公韻事而書,書法流暢, 看來其“流”少一點而“在”多一點,用字活而非錯,回味其意歐公風流仍在。 山堂建成後,歐公寄書前任太守韓琦曰:“獨平山堂佔勝蜀岡,江南諸山一目千里”。可見歐公於平山堂前眼界寬廣而心曠神怡,故清代彭玉麟有“放開眼界”之匾。 1979年又事大修,山堂面目一新,令人流連往返。


登斯樓也;
大哉觀乎。
——汪懋麟題揚州平山堂

仙人舊館;
文章奧區。
——佚名題揚州平山堂

蕩胸瀉淮海;
放眼走金焦。
——左楨題揚州平山堂

雲中辨江樹;
花里弄春禽。
——詹嗣賢集句題揚州平山堂

山隨平野盡;
人與堂比高。
——汪國禎題揚州平山堂

第一觀淮東名勝;
八百年太守風流。
——左楨題揚州平山堂

偶然杯酒成千古;
無數江山送六朝。
——龔易圖題揚州平山堂

山色湖光歸一覽;
歐公坡老峙千秋。
——汪國禎題揚州平山堂

詩意豈因今古異;
山光長在有無中。
——乾隆題揚州平山堂

山色湖光歸一覽;
歐公坡老峙千秋,
——武中奇書題揚州平山堂

遠吞山光,平挹江瀨;
下臨無地,上出重霄。
——崧駿集句題揚州平山堂

隔江諸山,到此堂下;
太守之宴,與眾賓歡。
——伊秉綬題揚州平山堂

曉起憑欄,六代青山都到眼;
晚來對酒,二分明月正當頭。
——朱公純題揚州平山堂

高視兩三州,何論二分明月;
曠觀八百載,難忘六一風流。
——樑章鉅題揚州平山堂

銜遠山、吞長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
送夕陽、迎素月,當春夏之交,草木際天。
——徐仁山集句題揚州平山堂

勝蹟溯歐陽,當年風景何如,試問橋頭明月;
高吟懷水部,此去雲山更遠,重探嶺上梅花。
——金武祥題揚州平山堂

曾從山水窟中來,秋色可人,徵袂尚留巫峽雨;
欲向海雲深處住,郵程催我,扁舟又趁浙江潮。
——丁濂甫題揚州平山堂

登堂如見其人,我曾經泰岱黃河,舉酒遙生千古憾;
飲水當同此味,且莫道蛾眉太白,隔江喜看六朝山。
——龔易圖題揚州平山堂

大江南北,亦有湖山,來自衡嶽洞庭,休道故鄉無此好;
近水樓臺,盡收眼底,論到梅花明月,須知東閣佔春多。
——彭玉麟題揚州平山堂

金戈鐵馬,芳草都迷,遇春風策杖尋幽,重省淮左名都,杜郎俊賞;
舞榭歌臺,畫圖難足,倚危亭登臨送目,依舊二分明月,千古江山。
——吳晉壬集句題揚州平山堂

大明寺裡拓坤隅,望重廬陵,賴刁周鄭趙史吳,踵事增華,遂令江上浮嵐,長留真賞;
豐樂區中推壯觀,雄吞邗水,有毛魏金汪宗尹,鴻篇鉅製,敢道劫餘畚築,足抗前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