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讀後感

《活出生命的意義》讀後感15篇

讀後感3.71K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後,你有什麼領悟呢?需要寫一篇讀後感好好地作記錄了。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讀後感頭疼,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活出生命的意義》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活出生命的意義》讀後感15篇

《活出生命的意義》讀後感1

每天面對枯燥乏味的工作,把自己大好的時光和精力浪費在機械重複上,沒有進步,身無長技。像溫水煮青蛙一般任由自己精神和身體荒廢,人生還有什麼意思。唉,人間不值得!

多年未見的摯友終於抽出了時間來到你的城市,不僅僅是遊玩,也是為了看看你,傾吐長久未見的想念。然而你卻要在這個時候加班。唉,人間不值得!

好不容易過節回家,時刻面對家人的逼婚,相親,催生娃,催二胎,遇到各路人打探你的收入。你想暴脾氣卻不得不按下去,人生活得如此窩囊。唉,人間不值得!

開啟了無數次都以失敗告終的'減肥計劃,每天說著不熬夜卻盯著手機不知不覺到凌晨,看著衛生間裡一團一團的頭髮,你摸了摸自己逐漸上移的髮際線和日漸稀疏的頭髮,想想年紀輕輕沒跑幾步就喘的你,連這樣的小事你都做不好,活著還有什麼樂趣?人間不值得啊!

你,每天裝作積極,裝著笑,說不定哪天又會不由得堅持不住,想哭,卻哭不出。你,恐怕已經喪失了熱愛的能力。

你覺得生活過的很痛苦,看不到未來的希望,人生沒有意義。你開始思考:你為什麼變成了現在這個樣子?人生活成這樣還有什麼意思?活著有什麼意義?

這就是我最近的現狀,整個人都活在低氣壓的狀態下,常常莫名感到悲傷,淚流滿面,做什麼事情都沒有動力,甚至有想到過死亡。我一度懷疑自己得了某種心理疾病,比如抑鬱症這種。

我不確定自己是不是真的得了抑鬱症,所以,我找來了書籍來確認一下,對照一下症狀。同時,我也在給自己灌雞湯,我害怕哪一天沒有看到正能量,我會被自己的低氣壓和負能量淹沒吞噬。

《活出生命的意義》讀後感2

活出生命的意義!什麼是生命的意義?作者在文中提到:沒有一個醫生可以用概括性的語言來回答這個問題。因為生命的意義在每個人、每一天、每一刻都是不同的,所以重要的不是生命之意義的普遍性,而是在特定時刻每個人特殊的生命意義。每個人生命的任務是特定的',完成這些任務的機會也是特定的。人不應該問他的生命之意義是什麼,而是必須承認是生命向他提出了問題,他必須通過對自己生命的理解來回答生命的提問。對待生命,他只能擔當起自己的責任。

積極地應對生活問題的人好比一個每撕掉一張掛歷就把它整整齊齊地摞在一起,還要在背面記幾行日記的人。他可以自豪而快樂地回憶日記中所記下的所有充實的日子,那些他曾經有過的全部生活。

人不是眾多事物中的一種。事物相互決定對方,但人最終是自我決定的。成為什麼,在天賦與環境的限度內,是他自己決定的結果。最終表現出哪一種,是決定的結果,而不是環境的產物。

存在之虛無的主要表現是厭倦。“星期日神經官能症”——人們在忙碌了一週後,突然覺得生活沒有了內容,其內心的空虛感凸顯出來。同時虛無還戴著各種各樣的面具和偽裝出現。有時,遭遇挫折的人對意義的追求會通過追求權力(包括追求權力之最原始的形態即金錢)得到替補性代償。

你所經歷的,世人奪不去。不光我們的經歷,還有我們的行動和所有的想法、所有的苦難都不會消失。儘管它們已經成為過去,但我們可以使它們存留在世上。“曾經是”也是一種“是”,甚至更為確定。

人在登山遇險的關鍵時刻,只會有一種感覺,即好奇。

《活出生命的意義》讀後感3

所謂活出生命的意義,就是不要去想生命到底有什麼意義,而是活好當下的每一分每一秒,你無法控制生命中會發生什麼,但你可以控制面對這些事情時自己的情緒與行動。

永遠記住:“只要我們擁有自主選擇如何應對處境的自由,我們就不會一無所有。”或“人所擁有的任何東西,都可以被剝奪,唯獨人性最後的自由,——也就是在任何境遇中選擇自己態度和生活方式的自由——不能被剝奪”。

本書的前半部分主要講述作者在奧斯維辛集中營,面對侮辱、被剝奪,時刻可能會到來的死亡等感受時,弗蘭克爾不斷地從人類特有的能力,如天生的樂觀主義、幽默、心理審視、短暫的獨處、內心的自由和決不放棄也決不自殺的意志力中獲得力量。

後半部分主要講意義療法:

對於面對不利的局面:

如果它是能夠避免的,那麼消除它的原因才是有意義的事,因為遭受不必要的痛苦與其說是英雄行為,不如說是自虐。另一方面,如果你不能改變造成你痛苦的處境,那你仍然可以選擇採取何種態度。

我們無法選擇遇不遇到厄運,但我們可以選擇不讓厄運摧垮我們!

如果恐懼死亡,那麼生命的`短暫就是儘量過好此生最好的提示,那就盡情享受你現在的生活,就像是在活第二次,不要像你的第一次生命那樣,錯誤地行事與生活。

積極的態度既可使人備感歡樂與滿足,也能使人經受苦難和挫折。消極的態度則會加劇痛苦,削弱快樂、幸福和滿足感,甚至導致抑鬱或疾病。

《活出生命的意義》讀後感4

暑假期間,晚上睡前陸陸續續看完這本書,幾點收穫:

1、弗蘭克爾發現可能找尋到生命意義的三個途徑:工作(做有意義的事)、愛(關愛他人)以及擁有克服困難的勇氣。

2、愛是人類終身追求的最高目標。我理解了詩歌、思想和信仰所傳達的偉大祕密的真正含義:拯救人類要通過愛與被愛。我知道世界上一無所有的'人只要有片刻的時間思念愛人,那麼他就可以領悟幸福的真諦。

3、培養幽默感並以一種幽默的態度看待事情,是人在掌握生存藝術時學到的技巧。

4、生活就好比看牙醫。你總是覺得最難受的時候還沒到,而實際上它已經過去了。

5、生活永不重複,不同問題需要不同的應對。有時你會發現所處的情況需要你採取行動來確定自己的命運,有時你會覺得深思熟慮更為可取,有時你會發現順其自然是正道。

每種情況都有其特殊性,正確的應對也只能有一個。

6、“知道為什麼而活的人,便能生存。”

同樣,有目標的人更容易走的更圓。

7、生命中真正短暫的是潛力,一旦潛力得到了實現,那麼在實現的那一刻它就成為了現實。

8、弗蘭克爾的觀點:滋養內心的自由,擁抱自然、藝術、詩歌和文學之美,感受對家庭和朋友的愛,是十分重要的。

9、弗蘭克爾所說,“人所擁有的任何東西,都可以被剝奪,唯獨人性最後的自由,也就是在任何境遇中選擇一己態度和生活方式的自由——不能被剝奪”。

10、生活中總有兩種人,悲觀主義者好比一個恐懼而悲傷地看著牆上的掛曆每天都被撕掉一張,掛曆越變越薄的人;而積極地應對生活問題的人好比一個每撕掉一張就把它整整齊齊地摞在一起,還要在背面記幾行日記的人。

《活出生命的意義》讀後感5

首先,讀完整本書,對作者心生崇高的敬佩。作者的經歷,作者對生命的意義的探索與思考,真的讓人頗受啟發。作者的生命是充滿意義的。作者也是偉大的。

知道為什麼而活的人,便能生存。存在之虛無,找不到人生的意義,迷茫而空洞地活著,有時候真的是一種莫大的痛苦。但是個人感覺當代的精神特徵之一就是存在之虛無,迷茫與空虛。

這段時間算是對我個人來說頗為關鍵的轉折期吧,我在這段時期內也會感到些許的迷茫。懷著這樣的心情,這幾天斷斷續續地看完了本書。

我感覺自己也算有點幸運,在這段特殊的時間正好與這樣的一本書相遇。雖然讀的不是很連貫,但是也算有了一些收穫,對自己的當下甚至未來也有了自己的一些想法。

生命的意義,說起來很虛,但是我認為它對於一個個體來說真的很重要。找到並去踐行自己生命的.意義,可以說是每個個體人生的終極使命。生命的意義,讓我們得生命變得充實,而不易陷入空虛和迷茫。

作者也在本書中也提到了三種找尋生命的意義的途徑:工作;愛;痛苦。生活肯定會有許多困難,在尋找並實現生命意義的過程中也必定會遇到許多挫折。但是無論外界條件多麼惡劣,我們仍然擁有自由,選擇以什麼樣的方式和心態去面對的自由。很多時候,很多困難,都會涉及到心態的問題。而我希望自己能夠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去面對,做一名悲劇性的樂觀主義者,能夠實現自我的超越。

找到自己生命的意義,讓自己的生命充實,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能實現。

《活出生命的意義》讀後感6

作者用事實證明,即便在集中營,他也能保持自己作為人的尊嚴。在心理和精神的層面,基本上任何人都能夠決定自己成為什麼樣的人。

怎樣看待集中營的苦難、人生的苦難呢?

生命的意義包含了苦難、剝奪和死亡。苦難、厄運和死亡是生活不可剝離的組成部分。沒有苦難和死亡,人的生命就不完整。陀思妥耶夫斯基說過:“我只害怕一樣——那就是配不上我所受的痛苦。”苦難都是有意義的。當然這不包括能避免的苦難。

作者提出了面對困難的態度:“那一刻,我從科學的角度客觀地觀察和描述著折磨我的一切。通過這個辦法,我成功地超脫出當時的境遇和苦難,好像所有這些都成了過去。我和我的痛苦都成為自己心理學研究的有趣物件。斯賓諾莎在《倫理學》中談到‘作為痛苦的激情,一旦我們對它有了清晰而明確的`認識,就不再感到痛苦了’”

這種方法我們可以借鑑。每當默默努力工作,還看不到成效時,通過想象自己將來的成功,激勵當下的生活。

對於這些客觀上無法避免的磨難,別人並不能夠替代你的痛苦。因此,自憐也沒有用。

芒格也認為,自憐沒有用。我們常常和他人比較,總覺得自己付出很多,依舊看不到收穫的時候,容易自憐。

很多理性、活得開心的人,並不是沒有遭受厄運,而是他們不去想自己有多慘,把精力用在了自己認為有意義的事情上。

《活出生命的意義》讀後感7

他一生對生命充滿了極大的熱情,67歲仍開始學習駕駛飛機,並在幾個月後領到飛機駕照,一直到80歲還登上阿爾卑斯山。

作為奧斯維辛集中營裡倖免於難的他,很欣賞尼采那句“知道為什麼而活的人,便能生存”,並在文中多次分享。

在集中營,只有囚頭獄霸才能享有吸菸的特權,他們每週能獲得定額獎券,而那些對生活失去信心的,打算“享受”最後幾天監獄生活的犯人則是吸菸者當中的特例。每當看到獄友吸菸時,就知道他已失去了生活下去的勇氣。勇氣一旦失去,幾乎不可能再挽回。

弗蘭克爾關注的並非多數人喪生的原因,而是為什麼有些人能夠倖免於難。亦逐漸強化了他的核心理念:生命並非弗洛伊德所宣揚的那樣,只是簡單地祈求快樂,也並非阿德勒所教導的那樣,只為爭權奪利。

人們或者是為了尋找生命的.意義,這也是人們一生中被賦予的最艱鉅的使命。他發現可能找尋到生命意義的三個途徑:工作(做有意義的事)、愛(關愛他人)以及擁有克服困難的勇氣。

一些不可控的力量可能會拿走你很多東西,但它唯一無法剝奪的是你自主選擇如何應對不同處境的自由,人的內在力量是可以改變其外在命運的。

在這本著作給作者帶來極大的成功的時候,他告誡學生的是:永遠不要只想著成功,你越想成功,就越容易失敗。成功就像幸福一樣,可遇不可求。當一個人無意識地投身於某一偉大的事業時產生的衍生品,或者是為他人奉獻時的副產品。當你的一切行為服從良心,並用知識去實現它,在很長一段時間後,成功將降臨於你。

記住:你越想成功,就越容易失敗。成功就像幸福一樣,可遇不可求!

《活出生命的意義》讀後感8

意義。許三多說,人活著就要做有意義的事,有意義的事就是好好活。赫拉利在《未來簡史》中說,人一生所追求的是體驗。為了體驗而活,為了意義而活。經常也有人說,人生一輩子,到頭來還是一場空,不論是名、利、情、義,還是其他的追求一生不可得的東西,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的。由此陷入深深的虛無主義中,對身邊的一切都沒有興趣。

維克多,在書中把集中營的一切稱之為一些小事,他一生的意義是為了幫助他人尋找人生的意義。他相信人活著需要某種意義,有了意義的.支撐,才能活下去,因為他在集中營裡看到了太多獄友,因為失去了希望,失去了人生的意義,而放棄掙扎,放棄了爭鬥,放棄了與命運進行抗爭。這是一種極端的情況,一百個人裡會有九十五個以上的人,都會放棄。但是在如此困境中,依舊能夠追尋人生的意義的人,可以稱之為偉人,他們不認為困境是陷阱,是危險,而是他們人生中特殊的經歷,是獨一無二的,正是因為這份獨一無二的經歷,才讓他們成為獨一無二的自己。

作者對幸福和快樂有著獨到的見解,一般人都是在努力尋找幸福和快樂,但是作者告訴我們,幸福和快樂不需要尋找,你越是尋找,越不可得。他說,只要你專注的做一件事,在一段時間之後,就可以獲得幸福和快樂,這來源於你全心全意的奉獻和追求,幸福和快樂不是目的,它們只是追尋生命意義過程中的副產品。

不論,生命追尋的是意義還是體驗,它們都是美好的存在。尋找生命的意義,知道為什麼而活的人,才能更好的活著。

《活出生命的意義》讀後感9

本書作者是以心理學家的視角來描述他在集中營的倖存歷程, 換一個角度來看,是在極端情況下的人類適應的實驗歷程,極具研究價值——生理的,以及心理的!

比如:

1、集中營的人群,普遍的價值滿足感和慾望需求,降低到了“馬斯洛需要層次”的最底層:麵包以及香菸,就能給他們帶來如同“天堂”般的`短暫快感——因為生理飢渴的驅使,大腦需要全力聚焦在生存機能上,如同電腦記憶體不足時的降頻,人類降階返回到動物層級。

2、看到人類的心理適應性的極致:集中營後來的時段,作者看到營友屍體時的感覺是“完全沒有感覺”,沒有悲痛,沒有恐懼,沒有想法,即使這是昨天同組聊天的朋友。集中營的任何殘暴行徑,已經被視為理所當然的發生——溫水煮青蛙,青蛙也是這般適應的麼?

本書後半部分,講述“意義療法”。

作者是集中營的少數倖存者,並且是更極少數的始終保持“高貴人性“的集中營生存者。通過回溯自己的親身經歷,作者認識到“賦予生命意義”——對妻子的愛和渴望,以及必須完成的心理手稿——讓他的能量小宇宙始終線上,最終藉助”命運之手”,渡過浩劫。

書中有些具體的案例,講訴“意義療法”是如何運作於普通患者的,可以看看。

初步感覺:

1、和《祕密》中的願景模式的構造有相似之處?

2、和日本“森田療法”結合起來應用會更好?

《活出生命的意義》讀後感10

《活出生命的意義》一書包含兩大部分,在第一部分中,作者講述了他在集中營的經歷;第二部分介紹了意義療法,這一療法替人們找到了絕處再生的意義,也留下了人性史上最富光彩的見證。

書中介紹意義療法,是著眼於人類存在的意義以及對這種意義的追求。

意義療法既非說教亦非祈求,既不是道德勸戒也不是邏輯推理。用一種形象的方法來比喻就是,治療師扮演的角色好比眼科專家而不是畫家。畫家試圖向我們表達他自己所見的世界是什麼樣子,而眼科醫生試圖讓我們自己去觀察世界實際上是什麼樣子。意義療法師的作用是拓展患者的視野,使他意識到其生命潛在的所有意義。

意義療法可以用三種不同的方式來發現生命之意義:

(1)通過創立某項工作或從事某種事業;

(2)通過體驗某種事情或面對某個人;

(3)在忍受不可避免的苦難時採取某種態度。

作者將自己對生命的思考匯聚在書中的一字一句中。告訴我們無論怎樣解釋生命的意義,只要知道我們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短短一生如蜉蝣,若能看透生命的'本質,找到生而為人的源動力,認清生活的真相,依然熱愛我們的生活。這一世才真的沒有白白來過。

正如詩人尼采所說:“知道為什麼而活的人,便能生存。”

《活出生命的意義》讀後感11

你口口聲聲唸叨著人間不值得,深究原因,無非是覺得對自己無能為力。你對周圍的環境無能為力,因為你要工作,你需要生活,你改變不了老闆的想法和決定,所以你覺得無能為力,你覺得工作沒有意義;

你對自己的生存現狀無能為力,你覺得自己受到了太多的限制,生存的壓力讓你不敢去追求夢想,辛苦賺來的錢都給了房東,你覺得生活沒有意義;

你對自己無能為力,你控制不住你自己的墮落(也許只是你自己覺得),你做不到自律,你不僅控制不了外界因素,你連自己都覺得控制不住,你覺得活成這樣也沒什麼意思了。

但是,這些都不能成為你放棄自己的理由。

你還沒有那麼不幸,你還有救。不要輕易放棄生活的勇氣,畢竟勇氣這種東西,一旦失去,就很難再找回來。

當你看完《活出生命的`意義》本書,你會驚訝地發現,在集中營那種完全失去自由,隨時面臨死亡的情況下,很多人依然沒有放棄生活的希望。

即使在集中營,他們也有一雙善於發現美的眼睛。弗蘭克爾對曾經救助過自己的一位犯人至今感激不盡。在甚至出現了人吃人的情況下,仍然有人,保持著對生命和生活的美好希望。

雖然這種人數量很少,但是已經足以說明:

人所擁有的任何東西,都可以被剝奪,唯獨人性最後的自由,——也就是在任何境遇中選擇一己態度和生活方式的自由——不能被剝奪”。

是的,你改變不了別人。但是,你自己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完全可以由你自己來決定。你選擇放棄決定,那麼生活會替你做出決定。你沒有資格不滿,這是你自己的選擇。你要明白的是,能夠拯救你的,只有你自己。

《活出生命的意義》讀後感12

今天要推薦的是《活出生命的意義》,作者是維克多·弗蘭克爾,職業:維也納普利克里尼克醫院神經官能症科主任,《活出生命的意義》名列“美國最有影響力的十大圖書”之列。

作者作為一個猶太人,通過自己在二戰集中營親身經歷的苦難來講述意義對一個人的重要性,意義能讓人堅強的生存下來,也能讓苦痛得到解釋從而舒解。

如果你在生命中正遇到悲傷,或者你沉浸在過往的悲傷中不能自拔,我推薦你看這本活出生命的意義,如果你能為悲傷找到一個意義,那將能極大的緩解你的悲傷,讓你從悲傷中自拔出來,復返樂觀。

如果你處於迷惘,也可以為自己的人生定義一個意義,前去追求,事業愛情公益都可以。如果你恐懼某件事而無法面對,請你加倍的虛擬恐懼去面對。如果你過於期盼某件事而無法達到,那請你遺忘目的`去關注於事情的過程。如果你曾經經歷過痛苦,那痛苦在某種意義上是一種經歷的財富,讓你更加無畏的去追求自己的目標。

如果你處在內疚當中,那請去擔當,承擔應負的責任,然後勇敢前行。

如果你面對死亡,請坦然面對。比如老人老去並慢慢死去,請正確的看待老人老去,正確的看待老人的死亡,這是不可逆轉的,不要因為老人的失能而去歧視,因為他們也曾經和你一樣成功過,因為你的未來也是如此。

人的一生中,會遇到很多的挫折、傷痛、分別、離去,可以挽回可以避免的,應該竭盡全力。而那些已經過去或無法避免的,只能正確面對,賦予它以意義,以撫慰自己的內心善待身邊人。對未來應該抱有希望,才能更勇敢的面對每一天的開始,願你與我都能擁有面對生活的勇氣。

《活出生命的意義》讀後感13

作為臨床心理學家,作者從納粹集中營恐怖的經歷中汲取了力量。在那段經歷中,犯人活的就像牲口一樣,每天關心的是能不能吃飽,會不會被捱打或者拖到毒氣室。人和人的精神狀態也大有不同,有寄希望於被解放卻因為一年年聖誕節還被困在集中營而心理崩潰的,有忍耐不了這種痛苦去撞擊電網自殺的,在這種牲口般的生存環境中,人生存的意義是什麼?

維克多找到了自己的生命意義:去幫助別人找到他們的意義,好好地活著。於是便有一部部的著作產生了。

對於我們來說,他給到的幫助是什麼呢?如何發現自己的生命意義呢?按照意義療法,我們可以用三種方式來發現生命的'意義。1。通過創立某項工作或者從事某項事業;2。通過體驗某件事情或者面對某個人;3。在忍受不可避免的苦難時採取某種態度。

文章的最後,想起來最近看的黑澤明的一部電影《生之慾》。當男主人公患癌走到生命的盡頭,看著不理解自己的兒子,無所事事的工作,沒有任何朝氣的自己,自己應該要如何獲得快樂?花很多錢沉浸於酒色玩樂中都無法找到自己,後面通過不顧一切地在自己的崗位上幫助群眾修建好公園,安詳地死去。專心做一些有意義開心的事情,少花些精力在自己的得失和別人的眼光裡,會讓自己純粹的多,開心的多。

《活出生命的意義》讀後感14

“生活是充滿意義的,人們要擯棄環境的侵擾,學會追尋生活的意義。它還強調,生活是有終極目的存在的。”——《活出生命的意義》

人生的每一個階段,無論是青年、中年,還是老年,都伴隨著階段性的快樂和痛苦。叔本華說過,生命就是一團慾望,慾望滿足了便無聊,不滿足便痛苦,人生就是在無聊和痛苦之間搖擺不定。只有極少數人,經過層層歷練,方能修煉出成熟的心智,真誠地對待自己和他人,滿心愉悅地面對這個世界。《活出生命的意義》的作者弗蘭克爾,就是這樣一個人。

弗蘭克爾是20世紀著名的心理學家,納粹時期,作為猶太人,他的全家都被關進了奧斯威辛集中營,他的父母、妻子、哥哥,全都死於毒氣室中,只有他和妹妹倖存。弗蘭克爾不但超越了這煉獄般的痛苦,更將自己的經驗與學術結合,開創了意義療法,替人們找到絕處再生的意義。這本書適合希望尋找生活意義的人們。

存在主義哲學家薩特說過,人活在宇宙當中是無意義的,但我們可以通過自我造就,活出精彩。弗蘭克爾亦認為,人生的.意義在於不斷地自我超越。他在書中標明瞭一個事實,人之所以為人,是因為他總是指向某種事物或某人——不論是作為有待實現的意義,還是你需要面對的他人。人越是忘記自己,投身於某種事業或獻身於所愛的人,他就越有人性,越能實現自己的價值。人類在心裡底層擁有一致的集體潛意識,當你看到一個人自我奮鬥改變命運,或是看到真摯的愛情時,你會從心裡湧現出一股強烈的情感衝動,震顫整個內心。

我建立這個公眾號的初衷,就是想讓大家通過閱讀和寫作,去探尋生活的意義。

《活出生命的意義》讀後感15

快樂是(而且一直是)一種附加品,如果這種附加品本身成了目的,反而會受到減損。

一方面,正是恐懼導致了所害怕的事情的出現;另一方面,過度渴望使其所希望的事情變得不可能

自由只是故事的一半,真理的一面。自由是人的'生命消極的一面,而其積極的一面就是責任。實際上,如果人不能負責任地生活,那自由會墮落為放任。

人不是眾多事物中的一種。事物相互決定對方,但人最終是自我決定的。他成為什麼——在天賦與環境的限度內——是他自己決定的結果。

“面對生活中的一切,仍然對生活說 ‘是’”

人類總是有能力(1)將人生的苦難轉化為成就;(2)從罪過中提煉改過自新的機會;(3)從短暫的生命中獲取負責任的行動的動力。

幸福也不是能夠強求的,它只能是結果。人們一定要有理由才能幸福起來。一旦找到了那個理由,他自然而然會感到幸福。人類不是在追求幸福,而是通過實現內在潛藏於某種特定情況下的意義來追尋幸福的理由。

在過去,沒有任何事情是不可逆轉地失去了的,恰恰相反,每樣事情都被珍藏得很好。當然,人們一般只看到生命的短暫,而忽視和忘記了過去的輝煌,在那裡他們收穫過自己的生命:信守的諾言、付出的愛及勇敢而有尊嚴地忍受過的磨難。

弗蘭克爾所說,“人所擁有的任何東西,都可以被剝奪,唯獨人性最後的自由,——也就是在任何境遇中選擇一己態度和生活方式的自由——不能被剝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