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讀後感

九年級名人傳讀後感

讀後感4.42K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這時最關鍵的讀後感不能忘了哦。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九年級名人傳讀後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九年級名人傳讀後感

九年級名人傳讀後感1

翻開了名人傳第一頁,就看到了這樣的一段話:“我們周圍的空氣多沉重。老大的歐羅巴在重濁與腐敗的氣氛中昏迷不醒。鄙視的物質主義鎮壓著思想,阻撓著政府與個人的行動。社會在乖巧卑下的自私自利中窒息而死。人類踹不過氣來。開啟窗子吧!讓自由的空氣重新進來!呼吸一下英雄們的氣息。”

名人傳裡面主要介紹了三個苦難英雄,他們分別是19世紀偉大的音樂家貝多芬,義大利的雕塑家米開朗琪羅,俄國文壇鉅子托爾斯泰。

其中最任我感動的人物是貝多芬,貝多芬小時候很痛苦,他父親想把它當成神通來炫耀,所以他父親使用暴力來讓貝多芬學習,小小年紀的他,還要承擔養家餬口的責任,但不幸的事,那些悲劇依然在他家上演,貝多芬16歲多的時候,他慈愛的母親不幸患肺病死,他的父親又成了揮霍的酒鬼,導致他性格古怪,脾氣暴躁,但不過由於他勤奮的學習和音樂的天分,他馬上出了名氣,正當他沉醉在音樂幸福當中,悲劇又上演了,不幸的是又來了,他每天日日夜夜的創造著新的音樂時,卻換來的事令人深惡痛絕的病痛,他耳聾了,對一個音樂家來說,耳朵是很重要的,他的耳朵聾了,這個打擊太大了,讓人無法接受,而他還是堅持了下去。

貝多芬他一生有很多的不幸,然而他卻成功了,這是很出人意料的。

貝多芬是一個不幸的人,許多不幸都發生在他身上,世界沒有給他快樂,他卻用自己的雙手來創造歡樂給世界。這就可以換來一句箴言:“用痛苦換來快樂”。我從貝多芬身上學到了很多精神,他不向困難低頭,也沒有被金錢收買,貝多芬越過了人生無數個痛苦險峰,達到了對人生清醒的領悟。

這就是羅曼。羅蘭在名人傳裡留給我們永恆的精神光芒!

九年級名人傳讀後感2

名人傳分為三個部分——貝多芬傳、米開朗琪羅傳、列夫托爾斯泰傳,記錄了這幾位名人的生活經歷,體現了偉人與平凡人之間的不同,這些偉人對藝術的執著和追求。他們為藝術所獻身的精神、所付出的代價不是我們所能輕易體會到的。名人傳將我們帶入偉人的生活經歷中,體會他們的想法。

貝多芬是一個對音樂有著無限熱愛和追求的'人,可命運卻一直和他作對。對於一個音樂家來說,最重要的就是他們的雙手和聽覺,喪失了聽覺,代表以後聽不見聲音、分不清音調……這一切表示貝多芬的音樂生涯就在此葬送。可貝多芬依然堅持創作,與命運鬥爭,成了最偉大的音樂家這一,這算不算上天對他的一種補償呢?不是,這是他自己爭取來的結果。

路德維希·凡·貝多芬,於一七七零年十二月十六日出生。貝多芬的童年非常艱苦,不同於莫扎特那樣溫暖的童年。他的父親為了讓貝多芬成為像莫扎特一樣的天才,讓自己享盡榮華富貴。從貝多芬四歲起,貝多芬就被迫的一整天一整天的和鋼琴或提琴呆在一起,為了促使貝多芬學習,他的父親不得不使用暴力。他的父親酗酒成性,但他的母親卻在一七八七年去世了,這樣子家庭的重任就落到了他還稚嫩的肩膀上,這對他來說實在太早了。

喪失聽覺對音樂家來說已經是的懲罰了,可命運好像並不想就這樣放過他,肺病、關節炎、黃熱病、結膜炎等疾病相繼而來。他的愛情因為他的殘缺流走了,在心靈和身體的雙重摧殘下,他的身體一天不如一天,音樂也起了實質性的變化。在一八二七年三月二十六日,他嚥了最後一口氣,這位“樂聖”就這樣閉上雙眼永遠的沉睡了。

貝多芬那不屈不撓與命運作鬥爭、並不認命於現實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遇到困難不退縮、勇敢向前。世界沒有給予他快樂,只有悲傷和孤獨,可他卻給予世界莫大的快樂,這種精神真的值得我們學習。從貝多芬的經歷裡可以看出,成功需要付出很大的代價,有了堅持到底的信念才有真正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