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讀後感

《昆蟲記》讀後感(合集10篇)

讀後感1.72W

當閱讀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領悟呢?這時最關鍵的讀後感不能忘了哦。那麼你會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昆蟲記》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昆蟲記》讀後感(合集10篇)

《昆蟲記》讀後感 篇1

今年暑假,我看了很多書,但讓我印象最深的是法國作家法布林寫的《昆蟲記》,他用了一輩子的時間去觀察各種昆蟲,書中記錄的各種有趣的昆蟲,讓我著迷,但這本書帶給我的不僅是對於昆蟲的瞭解,還有我成長的感受。

《昆蟲記》記錄了33種昆蟲,其中就有今年暑假,我也曾經抓到過的昆蟲——蟬。在書中,法布林寫道,為了“唱歌”,蟬犧牲了很多,由於蟬是靠腹部的發聲器唱歌的,所以只能把器官放到最小的地方;在我手中,只要我輕輕撫摸蟬的腹部,蟬就又會大聲歌唱,然而不幸的是,沒有人喜歡蟬的歌聲,聽了總是讓人覺得很煩燥。法布林的描寫,讓我對這些昆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但我也非常奇怪,法布林是如何瞭解這些昆蟲不為人知的祕密的呢?

在《優雅而凶殘的殺手》這篇故事中,法布林給我們講了螳螂有一個前腿伸向半空像人在“祈禱”的動作,這其實是螳螂在等待自己的獵物送上門來,只要有一隻蝗蟲無意間路過,螳螂就會立刻展開一副準備戰鬥的樣子,而蝗蟲因為受到驚嚇,會忘記自己是昆蟲中的短跑健將,最終被螳螂的兩把“鋸刀”捕殺。我想,螳螂在捕殺蝗蟲的時候,法布林一定就在邊上,屏住呼吸,一動不動,也許一呆就是半天,也許花很多天,才看到這一幕,否則,怎麼可能寫出如此生動的'場景呢?

法布林用生動語言描寫的各種昆蟲讓我著迷,但讓我收穫最大的還是法布林的執著與好奇,在做確定蜜蜂有著獨特的回家能力的實驗時,法布林把三十隻蜜蜂放到陌生的地方,看它們能不能飛回來,為了確保飛回來的是不是放出去的蜜蜂,他在蜜蜂的背上畫一個白色的標記,在畫標記的時候,法布林經常會被蜜蜂蟄到,但他早已忘記了疼痛,沉迷於昆蟲的世界,他的執著精神讓我敬佩,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也需要這種不怕困難,堅持到底的執著精神。記得以前,我搭“樂高”玩具的時候,因為有個零件怎麼也裝不上,而大發脾氣,輕易放棄了,結果到現在,這個玩具還是沒有搭起來。而在我學游泳的時候,雖然我會經常喝到水,但在媽媽的鼓勵下,我堅持下來了,最終,我學會了游泳,而且,還能遊很遠。從6歲開始,法布林對昆蟲產生濃厚的興趣,為什麼蜜蜂會採蜜?蜘蛛會織網?正是這樣的好奇心,讓法布林在生活最困難的時候,也沒有放棄對昆蟲的觀察。暑假裡,我的作業並不多,但有的題目有些難,我就停止了思考,把題目擱在了一邊,其實,這些題目的答案,都可以讓我們增長知識。只有保持一顆不斷探索尋找答案的好奇心,才能激勵我們克服困難,不斷進取。

合上《昆蟲記》,閉上眼睛,我的眼前會出現很多書中描寫的昆蟲,它們是這麼真真切切地存在我的腦海中,同時,我的眼前也會出現法布林的身影,他或是蹲著一動不動地觀察螞蟻,或是為了尋找螢火蟲整夜行走,正是他的執著與好奇,才給我們帶來這本非常有趣的《昆蟲記》,讓我還想再看一遍。

《昆蟲記》讀後感 篇2

看了《昆蟲記》後,這本書使我十分著迷,原來昆蟲世界有這麼多的奧祕,我知道了一些鮮為人知的昆蟲常識和生活習性:蟬在地下“潛伏”四年才能鑽出地面,在陽光下歌唱五個星期;蟋蟀善於建造巢穴,管理家務;蜘蛛在捕獲食物、編織羅網方面具有才能,人類用三角尺和圓規也未必能畫出那麼出那麼準確的網;螳螂善於用“心理戰術”制服敵人,是對方驚慌失措……種種奇妙的現象都展現在我們眼前,讓我們足不出戶就能感受到昆蟲世界的奇妙。

這是第一次接觸《昆蟲記》,是老師佈置的寒假任務,一提到《昆蟲記》我就想起了那種平淡無趣的說明文,讓我頓時沒了興趣,但是才讀了一點,不知怎麼的它就吸引了我。這是一部描述昆蟲們生育、勞作、狩獵與死亡的科普書,平實的文字,清新自然;幽默的敘述,惹人捧腹……人性化的蟲子們翩然登場,多麼奇異、有趣的故事啊!法布林的《昆蟲記》讓那些被我忽視太久了的昆蟲的身影,及它們囂張的鳴叫,一下子聚攏過來,讓我感到了他們的存在。在這之前,昆蟲的世界幾乎是我想象的,因為我沒時間也沒精力去觀察它們了、解它們,想象著他們十分和睦美好,不會有一地爭吵或是鬥毆,但是自從看了《昆蟲記》,昆蟲的形象在我的心目中顛覆了,原來昆蟲跟我們人類一樣有生與死,有勞動與掠奪等許多活動,這都與人有著驚人的相似。他跟我們人類一樣,又善良的食草性昆蟲,又殘酷的食肉性昆蟲,我好像身臨其境一般,好像他們就在我眼前進行著一切活動,把我帶到了一個真實的昆蟲世界。

就說那可怕的狼蛛的`產卵和母愛吧!狼蛛是節肢動物,身體主要分頭、腹兩大部分,是世界上最大的蜘蛛之一。狼蛛有一個又小又圓的頭,頭上長著八隻眼睛和恐怖的毒牙,還有八隻長毛的長腿;腹是產卵用的。狼蛛真令人望而生畏啊!一年夏季的一天,法布林在一叢迷迭香的花下見到一隻挺著巨大肚子的狼蛛,這表明它既將臨產。法布林見了馬上用捏子小心翼翼地把狼蛛夾起,輕輕地放入一個既透明,底部又放著泥土的大瓶子裡,留作觀察。幾天後,狼蛛開始產卵了。只見它先在地上織了一張網,大小相當於一隻手掌。蛛網很粗糙,也不成形,卻相當穩固,接著,母狼蛛吐出一些更結實的絲,織成一個圓狀的白色球體。上面留了個小口子;再把胎部對準小口子,產下一粒粒金黃的卵;;產完後,狼蛛把口子封上。最後,它把那張不成形的網用腳踹到一邊,把卵袋往身上一背,卵帶就成了它的無價之寶。狼珠媽媽把它的“寶貝丸子”保護得嚴嚴實實的,無論行路、休息、捕獵、逃跑,狼蛛媽媽與它的卵袋每分每秒都不離開。如果卵袋意外脫落了,狼蛛也會飛速地拾起卵袋。狼蛛的母愛真深啊!

讀了法布林的《昆蟲記》,我知道要仔細觀察身邊的事物,做個生活中的有心人。還知道法布林對昆蟲是那樣的好奇,所以才去專心致志地觀察、研究昆蟲。

《昆蟲記》讀後感 篇3

這個學期,我饒有興味地拜讀了法布林的名著《昆蟲記》。這本書描寫了各種各樣的昆蟲,讓我對昆蟲的看法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

從前每當我看到昆蟲,特別是那些大大的飛蟲,我都會膽戰心驚。我雖然表面上裝作很鎮定,內心深處卻已經有了一個對昆蟲的看法——一群長著六隻腳的恐怖怪物。尤其是那帶刺的蜜蜂和黃蜂,我對他們的態度向來都是敬而遠之。

在我的記憶中,昆蟲就是一種冷血的、無任何可愛之處的小動物。

但當我讀到《昆蟲記》中的被管蟲時,我卻被它感動了。

被管蟲是一種很小的毛毛蟲,不過它很美麗,有著彩色的'條紋。它喜歡用樹枝和樹葉為自己做一件衣服。它就躲在這件衣服裡,只露出幾隻小腳和頭,只要有一小點的驚動,被管蟲就會蜷縮回它的那件衣服裡。

每到一個時候,被管蟲就要做媽媽了。當被管蟲媽媽從蛹裡鑽出來時,它便失去了原有的美貌,變成了一隻身體肥胖、沒有翅膀的蛾子。當它產下卵後,它得整天看護著它的寶貝,用皮毛給它們保暖,就是在死後也會留下一張毛皮,讓它的後代們能夠茁壯成長。

被管蟲可以不當母親,依舊保持那美麗的模樣,依舊能夠在它舒適的衣服裡悠閒自得。但是被管蟲選擇了做母親。被管蟲犧牲自己來為後代著想,這是多麼偉大的母愛啊!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爸爸媽媽也像被管蟲一樣為我們付出了很多,不辭辛勞,給予了我們許許多多的愛。在我們遇到挫折時,父母無微不至的關愛就如同被管蟲那柔軟的毛皮,時時刻刻都呵護著我們,給了我們溫馨,給了我們希望,給了我們力量。我們要學會去感恩父母。雖然父母的養育之恩是永遠也報不完的,但我們可以把他們給我們的力量化為動力,向著成功不斷地前進。這大概就是最好的報恩方式了吧。

還有一種叫做松毛蟲的小蟲子,總是排著隊向前走著。佇列的頭一隻小蟲會在他經過的地方吐下一根絲,好讓後面的夥伴不會迷路。雖然這樣的方法通常是很有效的,但不免有點過於死板。作者就曾經把一些松毛蟲放在圓形的花盆上,它們就不斷地圍著花盆繞啊繞啊,直到第七天,有一隻毛蟲累得掉了下來,才得以讓這一隊毛蟲得救。讀到了這個看似有些可笑的小故事,我不禁聯想到了那死板、教條的刻舟楚人,學到了知識還不會靈活運用。這些小生命雖然會進化,但如果有人說要讓它們在有生之年學到“做事不能死板教條,要學會靈活變通”,那實在是天馬行空,自欺欺人那!不過,這些小小的松毛蟲還是十分認真,傻得可愛的。他們團結又執著的態度不正是我們在學習和生活中應該具備的嗎?

昆蟲世界中有凶惡的螳螂,有榨取別人勞動成果的無翅黃蜂,但也不乏像被管蟲、松毛蟲這樣充滿愛心、有趣可愛的朋友。感謝法布林!現在我非但不懼怕昆蟲,而且願意去更深入地探究他們的神祕世界了。

《昆蟲記》讀後感 篇4

這本書的作者通過仔細觀察,多次實驗,細緻描寫了各種昆蟲的生活習性、繁殖和捕食的方式,向讀者展現了一個奇妙的昆蟲世界。作者寫得生動有趣,讀者讀得興趣盎然。

整本書所寫的昆蟲都使我感到有趣之極。這都要歸功於作者的仔細觀察,細緻描寫。如:螳螂的大腿下面生長著兩排十分鋒利的像鋸齒一樣的東西。在這兩排尖利的鋸齒後面,還生長著一些大牙,一共有三個。“為首的那條松毛蟲一面探測,一面稍稍地挖一下泥土,似乎在測定土的性質”等,這些只有仔細觀察才能寫出來。光是仔細觀察還不夠,還要細緻描寫,讀者才能看懂,又如“這小筒的外貌,有點像絲織品,白裡略秀一點紅,小筒的上面疊著一層層鱗片,就跟屋頂上的瓦片似的”等,這些細緻描寫,使整本書寫得更加生動、具體,引人入勝。

昆蟲世界非常奇妙!在我沒讀這本書之前,我不知道管蟲會穿“衣服”,不知道鬆蛾蟲會預測天氣,也不知道小蜘蛛會用絲線飛到各個地方。現在我全知道了。有些動物的思維方式比人還高,例如赤條蜂給卵留食物時,是把毛毛蟲弄得不能動,失去知覺,而不是殺死毛毛蟲,這樣,就可以給食物“免費”保鮮。又如舍腰鋒給卵捕蜘蛛時,是隻捕小的,這樣每隻就可以使小蟲只要一頓就可吃完,每頓就可吃到新鮮的,怎麼樣?聰明吧!

作者寫出這些都是因為他仔細觀察,而我,則是一個不太會觀察生活的人,因此,老師叫我寫時候,我總想不到題材。不過有一次例外,一次去上課的路上,我發現了一隊螞蟻正在搬食物,經過觀察我發現,螞蟻是先把食物切成小塊,然後頂在頭上,搬回窩裡,然後原路回,再搬。這次我雖然仔細觀察了,但這是對我感興趣的事。現在我明白了:不能只對我們感興趣的事仔細觀察,應該對周圍的所有的事仔細觀察,才能做到無處不文章。瞧,小小的昆蟲也蘊含著大學問呢!

生活是寫作的`源泉,只有仔細觀察周圍的一切,才能瞭解世界的奇妙。這是讀完《昆蟲記》後,我深刻體會到的。

作者寫出他仔細觀察,而我,則是不太會觀察生活的人,老師叫我寫時候,我總想題材。不過有一次例外,一次去上課的路上,我了一隊螞蟻正在搬食物,觀察我,螞蟻是先把食物切成小塊,然後頂在頭上,搬回窩裡,然後原路回,再搬。這次我仔細觀察了,但這是對我感興趣的事。現在我明白了:只對感興趣的事仔細觀察,應該對周圍的所事仔細觀察,才能無處不文章。瞧,小小的昆蟲也蘊含著大學問呢!

現在我明白了:不能只對我們感興趣的事仔細觀察,應該對周圍的所有的事仔細觀察,才能做到無處不文章。瞧,小小的昆蟲也蘊含著大學問呢!

《昆蟲記》讀後感 篇5


  看了《昆蟲記》後,這本書使我十分著迷,原來昆蟲世界有這麼多的奧祕,我知道了:凌晨,蟬是怎樣脫殼;屎殼螂是如何滾糞球的;螞蟻是怎樣去吃蚜蟲的分泌物。還弄清了:“螟蛉之子”是錯誤的,蜂抓青蟲不是當成自己的兒子養,而是為自己的後代安排食物。
  第一次讀《昆蟲記》,不知怎麼的它就吸引了我。這是一部描述昆蟲們生育、勞作、狩獵與死亡的科普書,平凡簡潔的文字,清新自然;幽默的敘述,讓我捧腹大笑擬人化了的蟲子們一個接一個的登場,多麼奇異、有趣的故事啊!法布林的《昆蟲記》裡的那些具體而詳細的文字,不時讓我感覺到放大鏡、潮溼、星辰,還有蟲子氣味的存在,彷彿置身於現場一樣。是法布林,讓我看到了昆蟲跟我們人類在生與死,勞動與掠奪等許多問題上都有著驚人的相似。《昆蟲記》不同於其它小說,它們是最基本的事實!是法布林生活的每一天每一夜,是他獨自安靜的,幾乎與世隔絕的寂寞與艱辛。他讓我知道了昆蟲們存在的奧祕。它使我第一次進入了一個生動的昆蟲世界。
  於是,我接著往下看《昆蟲記》。
  接著往下看,《昆蟲記》是一個個有趣的故事:“螳螂是一種十分凶殘的動物,然而在它剛剛擁有生命的時候,也會犧牲在個頭兒最小的'螞蟻的魔爪下。”蜘蛛織網,“即使用了圓規、尺子之類的工具,也沒有一個設計家能畫出一個比這更規範的網來”,豐富的故事情節使我浮想聯翩。看著看著,這些蟲子們漸漸地清晰起來,我思考著:如果我們環境保護,不環境汙染,這些蟲子是不是還會在呢?現在的環境惡化,又是不是在以後還會有呢?
  當我繼續閱讀《昆蟲記》時,我看到法布林細緻入微地觀察毛蟲的旅行,我看到他不顧危險捕捉黃蜂,我看到他大膽假設、謹慎實驗、反覆推敲實驗過程與資料,一步一步推斷高鼻蜂毒針的作用時間與效果,螢的捕食過程,捕蠅蜂處理獵物的方法,孔雀蛾的遠距離聯絡……一次實驗失敗了,他又繼續收集資料、分析原因。嚴謹的實驗方法,大膽的質疑精神。這一次,我感覺到了“科學精神”的真正意義。
  昆蟲學家法布林千辛萬苦寫出傳世鉅著《昆蟲記》,為人間留下一座富含知識、趣味和思想的寶藏。他的文章生動活潑,充滿了情趣。在法布林的筆下,楊柳天牛像個吝嗇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禮服;小甲蟲"為它的後代作出無私的奉獻,為兒女操碎了心";而被毒蜘蛛咬傷的小麻雀,也會"愉快地進食,如果我們餵食動作慢了,他甚至會像嬰兒般哭鬧"。多麼可愛的小生靈!
  我歎服法布林為探索大自然付出的精神,讓我感受到了昆蟲與生活環境的息息相關,又讓我感受到了作者的獨具匠心和細微的觀察。《昆蟲記》讓我眼界開闊了,我覺得《昆蟲記》是值得一生閱讀的好書,我想無論是誰,只要認真地閱讀一下《昆蟲記》,讀出滋味,讀出感想,一定可以知道的更多。

《昆蟲記》讀後感 篇6

甫一推窗,閉眸。讓肌膚感受盛夏時節蘊有屢屢暖意的明陽,側耳細聽蟬兒在層疊樹梢間的娓娓道來。睜眼,蜻蜓鬧舞,忽不小心漣起了如鏡的水面,打破閒適的寧靜;鳥雀婉轉,藏匿林間吟起如泉的頌歌,湧起炙熱的歡愉。我身處其中,與自然融為一體,撫著平滑的書頁,感受法布林對昆蟲的摯愛。

七月初七,牛郎織女會面此時,隔著遙遠的璀璨銀河,訴說對彼此深含的思念,帶著無限的綿長情思站立於鵲橋之上。多少個日夜的期盼,終化今時的如花笑顏。細長的紅線緊繞小指,它寄託著人間對愛情的美好向往以及無可撼動的真情。深林處,一對新婚螳螂正籌辦著喜宴,新人們身著豔麗的翠綠華紗,郎才女貌,好不登對。它們感謝著他人給予的真誠祝福,偶爾的對視,眼中唯有對戀人無法言述的深愛。天際中,牛郎織女星共同燦爛,灑下點點幸福的銀輝,這對恩愛的夫妻攜手抬望,氣氛正好。賓客們唏噓離場,雄螳螂盡力完成自己最後的職責——一場難言的被屠戮。深夜已至,雌螳螂揮起手中的大刀,徑直向自己的.丈夫殘忍揮去,一刀一刀,一刀接著一刀。彷彿割的不只是面前殘缺不堪的軀體,而是自己的那一顆真心,她只覺得疼,好疼。那平日裡嬌媚的雙眸正極力扮演著凶狠,看似無情,卻不知自己早已潰不成軍,那淚珠兒掛在她嬌嫩的臉龐,終於緩緩落下。現實冷酷,為了繁衍下一代,雄螳螂心甘情願地作為他們愛情結晶的肥料,他們從一對無比恩愛的夫妻,變成如今奪命的“敵人”,他們不願,他們沒有一點辦法。一聲聲悽慘的哭聲從草坪裡遠遠地傳來,驚擾了棲息的鳥兒,觸動了無數的人心。牛郎織女再次分隔兩地,這次夫妻亦如此,永遠無法再相會。

大自然的法則尤其殘酷,在這之下,螳螂倒盡顯可憐。雄螳螂的無私,我為之崇敬,它似人,默默奉獻犧牲自我。

晝間,田野裡蛙聲一片,仔細聆聽,蟋蟀放聲歌唱,許是因繁衍了後代而心情愉悅;許是因初見凡塵而喜出望外·······它們深藏於泥土中,乾乾歇歇,馬不停蹄,只為修築屬於自己的一棟安心大房或豪華別墅。一年春夏秋冬漫長而迅速地過去,它完成了自己的巨集圖大業,忍不住心中的喜悅,因而高聲大唱,周圍一片應和,從厚重的地底傳到了人間。好不祥和。我尋聲而來,躲藏與灌木叢後,只見一名男子正如痴如醉地聽著,他小心翼翼,佝僂著腰,生怕驚動了蟲兒。我探頭而去,瞥見他那一雙眼睛,裡面赫然飽含著熱愛,飽含著對昆蟲濃厚的愛。他散發的光芒比每一種昆蟲都更為耀眼,我不禁為其肅然起敬。

法布林筆下的昆蟲栩栩如生,各不相同,大孔雀蝶,聖甲蟲,螢火蟲,天牛……我起先一概不知,唯有讀了《昆蟲記》,我才窺見一點真相。恍惚間一隻蝴蝶從我眼前掠過,我伸手想去觸控,卻落了個空,我嘆了口氣,或許我連我身邊的它們還不甚瞭解吧。

自然,它蒙上了一層神祕的面紗,或許現在的我還過於稚嫩,不過,依循法布林的足跡,我會在這條路上不斷探尋下去!

《昆蟲記》讀後感 篇7

《昆蟲記》是一本好書,是一本引人入勝的書,法國昆蟲學家法布林用生動形象的語言為我們介紹了各種形形色色的昆蟲。法布林耐心的長時間追蹤觀察昆蟲,不斷地假設,反覆地推理,最終揭開了其中的奧祕。

法布林寫《昆蟲記》耗時很長,他通常觀察一種昆蟲會幾周甚至幾個月,有時還觀察不出結果或結果不同,他會反覆實驗,直到真真正正觀察到一個完美的結果,他這種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就是科學精神。比如法布林在觀察紅螞蟻時,為了記住紅螞蟻走過的路線,螞蟻走一點,他就在原地放上幾粒白石頭。螞蟻走的多慢啊,可是法布林就一直在一旁守著。從這裡可以看出法布林對實驗的耐心度是極高的。

法布林對實驗還有專心,不是人云亦云,而是不管是或否,總是眼見為實。在昆蟲是否會自殺的問題中,很大一部分人說蠍子在絕境的時候會用毒針刺向自己來自殺。這種說法法布林也很疑惑,但他沒有人云亦云,而是選擇了眼見為實。於是他自己開始做實驗,起初他把一隻他自己養的蠍子,放入一個著火的圈中,蠍子逃不出去,沒有任何辦法。在絕境中,蠍子確實有像用毒針刺自己的行為,過了一會,果然它“死”了。但這時法布林沒有立刻確定結論,而是把這隻“死”蠍子放到了陰涼的沙子上,這隻似乎死去的蠍子在沙子上躺了一會就活蹦亂跳起來。這時法布林才敢下定結論:蠍子在遇到絕境時,不會自殺,而是裝死來保護自己。

從這個事件又可以看出法布林對科學實驗認真嚴謹的態度。

法布林不僅有這樣執著的科學精神,他還是一個會從客觀角度去分析問題的人,提到螞蟻這個昆蟲時,許多人肯定都和我一樣:認為螞蟻就是勤勞的象徵,但真實的情況真的是這樣嗎?法布林說了句NO,紅螞蟻的情況就完全相反。紅螞蟻們即使冒著很大的危險,它們都會捨命去找黑螞蟻的巢穴。無情地去搶奪黑螞蟻的幼蟲,把它們當作僕人一樣為自己所用。如果把紅螞蟻比作豪強地主的話,那麼黑螞蟻就是最底層的勞動人民,任紅螞蟻宰割。

所以法布林的'客觀結論是:這種紅螞蟻猶如捕獵奴隸的亞馬遜人,他們不會哺育兒女,不會尋找食物,必須依靠僕人們伺候他們進食,幫他們料理家務。而黑螞蟻等不同種類的螞蟻,蛹蛻了皮,就成了紅螞蟻家中拼命幹活的奴僕了。

從法布林的言論中可以知道:做任何事都不能主觀臆斷,要從客觀的角度去分析事情。

法布林,一個觀察仔細,熱愛昆蟲的生物學家。他對待實驗是耐心、小心、有恆心的,他對待結論是嚴謹、客觀、從不人云亦云。他不僅是生物學家,而且還是一名優秀的作家。書中語言簡短而又精煉,精煉而又生動,往往能讓人融入實驗神祕的氛圍中,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昆蟲記》無疑是本好書,讓我們更瞭解昆蟲的神祕世界。

《昆蟲記》讀後感 篇8

法布林以他精彩的文筆寫成了譽滿全球的《昆蟲記》,這部鉅著在世界自然科學史和文學史上都有無可替代的地位。《昆蟲記》堪稱科學與文學完美結合的典範。多少年來,深受讀者們的喜愛……

在《昆蟲記》一書中,講述了一個個有趣的昆蟲故事。如:蟬在地下“潛伏”了大約有四年之長,甚至更長時間才能鑽出地面。夏日裡,在樹上盡情歌唱5個星期之後的它們便繁殖下一代然後死亡,還有:屎殼螂是如何滾糞球來儲存食物的;螞蟻是怎樣去吃蚜蟲的分泌物的;蜣螂的工作比農民的工作還要辛苦,但是蜣螂卻比農民還要任勞任怨……諸如此類的種種昆蟲故事與奧妙便蘊含其中,耐人尋味。

在我沒讀這本書之前,我都不知管蟲會穿“衣服”,不知鬆蛾蟲會預測天氣,也不知小蜘蛛會用絲線飛到各個地方。現在我全知道了。有些動物的思維方式比人還高,例如赤條蜂給卵留食物時,是把毛毛蟲弄得不能動,失去知覺,而不是殺死毛毛蟲,這樣,就可以給食物“免費”保鮮。又如舍腰鋒給卵捕蜘蛛時只捕小的,這樣每隻就可以使小蟲只要一頓就可吃完,每頓就可吃到新鮮的,怎麼樣?聰明吧!

在接下來的過程中,我瞭解了許許多多的昆蟲,他們雖然看起來渺小,但在法布林的筆下它們卻成了一筆思想寶藏,這些寶藏以它獨特的方式揭示了人生的哲理。我思考著:如果我們不保護環境,這些蟲子是不是還會在呢?現在的環境惡化,又是不是在以後還會有呢?如果沒有他們,我們無疑丟失了許許多多的財富,環保的'重要性毫無遮蔽的展現,通過這一次的閱讀,《昆蟲記》為我打開了一扇全新的門。

繼續讀下去,我看到法布林細緻入微地觀察蟬蟲的蛻變,我看到他不顧危險捕捉塔藍圖拉毒蛛,我看到他反覆的觀察和實驗,尋找大量例證,反覆推敲,一步一步推斷舍腰峰的窠巢的製作材料,螢的捕食過程和捕蠅峰的捕食過程,蜜蜂的超人的記憶力……

法布林為探索真理而投入畢生心血的精神,讓我感受到了昆蟲世界的神奇和美妙,又讓我感受到了法布林超人的毅力和細緻入微的觀察。《昆蟲記》以它獨特的看待問題的角度,理解問題的深度,吸引著千千萬萬的人。

我在這裡衷心地推薦大家讀一下《昆蟲記》。我歎服法布林為了探索大自然所付出的忘我精神;更加歎服他對昆蟲、對大自然的鐘愛。他讓我們知道了:昆蟲同樣富有智慧。並呼籲我們一定要熱愛我們的大自然以及一切生活在我們身邊的生物。法布林帶我們進入了一個生動的昆蟲世界,他更希望我們用雙手來保護這一個昆蟲世界。來,讓我們一起,走進法布林的昆蟲世界,去傾聽大自然的吟唱。並一起保護大自然,保護生活在大自然中的所有昆蟲。

法布林憑藉著廣博的知識、詼諧的趣味以及精彩的文筆告訴我們昆蟲並不渺小,而是缺乏發現的眼睛。

《昆蟲記》讀後感 篇9

看了《昆蟲記》後,這本書使我十分著迷,

原先昆蟲世界有這麼多的奧祕,我明白了一些鮮為人知的昆蟲常識和生活習性:蟬在地下“潛伏”四年才能鑽出地面,在陽光下歌唱五個星期;蟋蟀善於建造巢穴,人類用三角尺和圓規也未必能畫出那麼出那麼準確的網;螳螂善於用“心理戰術”制服敵人,是對方驚慌失措……種種奇妙的現象都展此刻我們眼前,讓我們足不出戶就能感受到昆蟲世界的奇妙。

法布林是一位法國著名的科學家,科普作家。今日,我懷著無比喜悅的心境讀法布林所寫的一部著作——《昆蟲記》。法布林是第一位在自然界中研究昆蟲的科學家,他窮其畢生精力深入昆蟲世界,在自然環境中對昆蟲進行觀察與實驗,真實地記錄下昆蟲的本能與習性,寫成了《昆蟲記》這部昆蟲學鉅著,他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尊敬和愛

法布林刻苦鑽研,犧牲了自我私有的時間去觀察昆蟲。《昆蟲記》詳細地描繪了昆蟲的生活:如蜘蛛、蜜蜂、螳螂、蠍子、蟬、甲蟲、蟋蟀,等等。這給後世作出了很大的貢獻,使人類社會迅速走了現代禮貌。

法布林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並不是容易。他出生於農民家庭,從小生活貧困,靠自學先後取得多個學位。他前半生一貧如洗,後半生勉強溫飽,但法布林沒有向各種困難屈服,他勤於自修,精心選擇研究方向,堅持不懈地進行觀察研究昆蟲及植物,不斷獲得新成果。法布林一生最大興趣,盡在於探索生命世界的真面目,發現自然界蘊含著的科學真理。他正因為熱愛真理所以撰寫《昆蟲記》。我多麼渴望像法布林那樣,到知識的海洋中去遨遊,到科學的世界去探索,去揭開自然界中的一個又一個奧祕,為人類造福啊!然而同法布林相比,我真感到羞愧萬分。法布林能在困苦的環境下研究昆蟲,平時我連做數學題都不認真,不刻苦,一遍做不出來,就不想動腦筋,有時還亂髮脾氣。

讀過《昆蟲記》作者的生平和《昆蟲記》,我感受很深,《昆蟲記》不僅僅充滿著對生命的'敬畏之情,更蘊涵著追求真理、探求真相的求真精神,給了我很大的啟發:在生活中和學習中,我們要學習法布林勇於探索世界、勇於追求真理的勇氣和毅力,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像法布林那樣,要有一種嚴謹的科學精神,堅持“準確記述觀察得到的事實,既不新增什麼,也不忽略什麼”。做任何事情都要堅持不懈,即使條件艱苦,也要為了夢想而不斷奮鬥。

我歎服法布林為探索大自然付出的精神,讓我感受到了昆蟲與環境息息相關,又讓我感受到了作者的獨具匠心和細微的觀察。《昆蟲記》讓我眼界開闊了,看待問題的角度不一樣了,理解問題的深度也將超越以往。我覺得《昆蟲記》是值得一生閱讀的好書,我想無論是誰,只要認真地閱讀一下《昆蟲記》,讀出滋味,讀出感想,必須能夠明白得更多。

《昆蟲記》讀後感 篇10

看了《昆蟲記》後,這本書使我十分著迷,原來昆蟲世界有這麼多的奧祕,我知道了:凌晨,蟬是怎樣脫殼;屎殼螂是如何滾糞球的;螞蟻是怎樣去吃蚜蟲的分泌物。還弄清了:“螟蛉之子”是錯誤的,蜂抓青蟲不是當成自己的兒子養,而是為自己的後代安排食物。

一次讀《昆蟲記》,不知怎麼的它就吸引了我。這是一部描述昆蟲們生育、勞作、狩獵與死亡的科普書,平實的文字,清新自然;幽默的敘述,惹人捧腹??人性化的蟲子們翩然登場,多麼奇異、有趣的故事啊!法布林的《昆蟲記》,讓我沒有夢幻感,那些具體而詳細的文字,不時讓我感覺到放大鏡、潮溼、星辰,還有蟲子氣味的存在,彷彿置身於現場一樣。被我忽視太久了的昆蟲的身影,及它們囂張的鳴叫,一下子聚攏過來,我屏住呼吸,然後,憑它們穿透了我心靈的幽暗。是法布林,讓我看到了昆蟲跟我們人類在生與死,勞動與掠奪等許多問題上都有著驚人的相似。《昆蟲記》不是作家創造出來的世界,它不同於小說,它們是最基本的事實!是法布林生活的每一天每一夜,是獨自的,安靜的,幾乎與世隔絕的寂寞與艱辛。我仰起了頭,這一刻,我非常想仰起我的頭,像仰望星空一樣,來對待昆蟲們存在的奧祕。它使我第一次進入了一個生動的昆蟲世界。

讀了《昆蟲記》後,我不禁思緒萬千:世界上大概除了人以外,任何有生命的東西都不會自願結束生命。其實不管遇到什麼情況,自殺都是一種膽怯的表現。大家都認為生命是一種很寶貴、美好的'東西,既然上天賜予了我們小小的生命,那我們就應該勇敢地面對苦難,珍惜生命,也回報他人。在電視上,我們經常會看到許多人因為某種原因自殺了,著名藝人張國榮也在多年前跳樓了。我認為,這些人簡直還沒有一個小蠍子勇敢。由此,我曾還聯想到我們平時的學習生活,我就是一個例子。我經常會因一道數學題不會做就生氣,苦惱,有時候甚至乾脆不做,去問同學答案,這應該也是一種怯懦的表現吧!我們應該學習蠍子的這種勇往直前的精神,做一個堅強而又勇敢的人!

法布林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並不是容易。他出生於農民家庭,從小生活貧困,靠自學先後取得多個學位。他前半生一貧如洗,後半生勉強溫飽,但法布林沒有向各種困難屈服,他勤於自修,精心選擇

研究方向,堅持不懈地進行觀察研究昆蟲及植物,不斷獲得新成果。法布林一生最大興趣,盡在於探索生命世界的真面目,發現自然界蘊含著的科學真理。他正因為熱愛真理所以撰寫《昆蟲記》。

我感受很深,《昆蟲記》不僅僅充滿著對生命的敬畏之情,更蘊涵著追求真理、探求真相的求真精神,給了我很大的啟發:在生活中和學習中,我們要學習法布林勇於探索世界、勇於追求真理的勇氣和毅力,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像法布林那樣,要有一種嚴謹的科學精神,堅持“準確記述觀察得到的事實,既不新增什麼,也不忽略什麼”。做任何事情都要堅持不懈,即使條件艱苦,也要為了理想而不斷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