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讀後感

《鞏乃斯的馬》讀後感

讀後感1.84W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需要寫一篇讀後感好好地作記錄了。怎樣寫讀後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鞏乃斯的馬》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鞏乃斯的馬》讀後感

《鞏乃斯的馬》讀後感1

周濤是著名作家,他在新疆寫了一篇《鞏乃斯的馬》。我所讀的,正是這篇文章的節選。

這一小篇文章寫的是,在新疆的鞏乃斯草原上,突然下起了夏天最猛烈的暴雨。就在這暴雨的`衝打下,作者看到了一幕驚人的場面:一幕古戰場再現、復活的雕塑群和油畫長卷,那萬馬奔騰的場面。

讀了《鞏乃斯的馬》後,我被馬奮勇向前的精神感動了,它們不想被約束,它們熱愛奔跑,喜歡奔跑,以至於想踏住那閃電;我被馬的勇敢感動了,雖然前面有狂風暴雨的阻擋,有倏忽消逝的閃電,但它們毫不畏懼,不怕暴雨的長鞭,也不怕低沉的怒雷,擺脫了牧人的控制,面對困難永不後退;它們為了自由,不顧一切地去跟狂風暴雨做鬥爭。

讀了《鞏乃斯的馬》後,我深刻地體會出馬群對自由的嚮往與追求,我感受到了馬對生命、活力的渴望。

而作者正是像那群馬一樣,被拘束著,沒有自由。他每天都過著被拘束的生活,得不到他(作者)想要的自由。

作者多麼想像暴雨中的馬那樣,自由地、毫無拘束地去做他想做的事情呀!他現在渴望自由,希望得到自由,想去追求自由,逃出這拘束的魔掌,到自由的世界裡去。

可是,誰會給他自由呢?

《鞏乃斯的馬》讀後感2

直到現在我才明白不管這會多麼大力宣傳“要與動物做朋友,要平等對待它們”,但人們還是做不到。“它們不是作為人類的朋友的形象出現的,而是俘虜、是僕役。有時候,看到小孩子鞭打牛,高大的駱駝在夫人面前下跪,發情的毛驢被束縛在車套裡呲牙大鳴”這刺痛著我的心,此時,我的內心在呼喚:“動物是人類的朋友,不許傷害它。”

馬是作者所喜愛的,愛到能偷偷摸進馬棚,解下兩匹喉嚨裡滾動著灰灰低鳴的駿馬,在冬夜曠野的`雪地上賓士。原本寂靜的大雪地,因為馬的賓士、起伏、跳躍和喘氣而不再寂靜,為此還增添了一份色彩。

馬給我的感覺是自由、快樂,能在大草原中自由的賓士。我是一個渴望自由,不想當籠中鳥的人。我騎過馬所以我明白坐在馬背上的那種心情,它能讓你心情變得開朗、舒展、壓抑消失。

“馬能給你以勇氣,給人以幻想。”

文中作者提到了“馬的首領”,在我的腦海裡我對這四個字的理解是“負責領跑的頭兒”,但我錯了,原來首領在馬群眼裡是最厲害的,能管理和保護它們,具有父愛的頭兒。

“馬就是這樣,它奔放有力卻不讓人畏懼,毫無凶暴之相;它優美柔順卻不認人隨意欺凌,並不懦弱。它是進取精神的象徵,是崇高感情的化身,是力與美的巧妙結合。”

《鞏乃斯的馬》讀後感3

周濤的散文《鞏乃斯的馬》藉助對馬的形象的描繪,表達了一種對不受羈絆的力與進取精神的嚮往與渴求。

文章以詩一般的語言讚美了馬的優美形象、崇高品性,揭示了馬作為人類朋友的特殊品格:奔放雄健而不凶暴,優美柔順而不懦弱,它是進取精神和崇高感情的象徵,是力與美的美妙結合,並揭示了馬與人類的藝術和歷史生活的密切關聯,認為騎兵和馬車雖被淘汰,馬卻不會被取代,它有它的價值,而歷代名馬的筋骨、血脈、氣韻、精神,那種“龍馬精神”,也會永遠傳下去不會消失。

作者是在“文革”期間政治氣候極端險惡時,在伊犁鞏乃斯大草原的農場裡,體驗到鞏乃斯馬的品格的.。馬給作者以勇氣和幻想,從馬的世界裡作者找到了賓士的詩韻,感受到生活不朽的壯美。通過對馬的觀照,表現了作者對人類美好精神的嚮往、追求。

正文前的小序還表達了這樣的意思:名馬需要遼闊的草地才能馳騁,創作也要擺脫各種束縛限制,需要廣闊自由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