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讀後感

《愛的教育》讀後感15篇[優秀]

讀後感1.88W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後,你有什麼領悟呢?寫一份讀後感,記錄收穫與付出吧。那要怎麼寫好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愛的教育》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愛的教育》讀後感15篇[優秀]

《愛的教育》讀後感1

《愛的教育》這本書給人的記憶是非常深刻的,這本書把人們的痛苦和快樂都真實地寫了下來,以及那些幫助被困難、悲哀困擾著的人的故事。這本書有許多溫馨感人的環節,也惟妙惟肖地寫出了每個人的真實情感,這些都是通過一個孩子——恩利科質樸的眼睛進行寫照的。

每當想到裡面的故事時,我就十分感慨,比如“卡隆的母親”這一節故事中看到卡隆失去母親的難過,就告訴我要孝敬父母,珍惜和他們在一起的時間,讓他們在這個世界的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濃濃的愛!還有“殘疾兒學校”這一節故事提到“做操的時候,殘疾兒跟著老師的口令伸出裹著繃帶或上著夾板的手足,有的坐在凳子上站不起來,只能把頭頂在他們的柺杖上,呆立著不動;有的伸開胳膊運動的時候,因為疼得喘不上氣來,臉色蒼白地仰倒在椅子上,可是臉上還是露出微笑”,讓我感受到殘疾兒堅強可貴的精神以及殘疾帶給他們的痛苦和悲傷……

而在要懂得愛老師裡這一段裡,老師在信裡說“恩利科,老師為孩子辛苦了這麼多年,有的甚至辛苦了一輩子,他們培養了多少個高尚和富有情義的'人啊!然而有一些人卻不知好歹,他們輕視老師的勞動,帶給老師的煩惱要遠遠超過他們帶給老師的歡樂。何況老師還有身體不舒服的時候,還有不少苦惱的事情,這些都難免會影響到一個人的情緒,在這種情況下,老師偶爾也有不耐煩的時候不是很自然的嗎?你們不去注意老師是否病了,有沒有苦悶,卻總是責怪老師脾氣不好,如果老師知道了該有多傷心啊?”我想到自己經常留校,老是讓老師操心就覺得很難為情,以後我要好好學習,認真聽課,及時完成作業,不讓汪老師、吳老師再為我煩惱。

《愛的教育》讀後感2

這幾天內,我讀完了一本書名叫《愛的教育》的書。這本書是義大利作家亞米契斯花了將近十年的時間寫的。這本書是我在家裡放了快一年的時間才拿出來看的書。

因為爸爸先讓我看水滸傳的電視劇,就這樣我覺得水滸傳很有意思,有一次電視看不了了,我看了水滸傳的書,才慢慢得愛看起書來的。《水滸傳》這本書,我覺得它很難理解,但我還是的看完了,在讀別的書就會很容易。

《愛的教育》這本書的主人公是一個要上四年級的小孩,名叫安利柯,他這個人出生在知識分子的家庭中,由於安利珂的父母引導他、教育他,他成為了一個純真善良、學習勤奮、待人誠懇個小夥子。

這本書講了亞米契斯小時候上四年級的十個月的生活。安利柯在四年級的時候,有很多的朋友,有貧困的,有富裕的',還有學習比較差的,都是他的朋友。其中他最好的朋友有甘倫、有戴洛西、有柯禮智、有安東尼、有潘克希、還有她的同學。

這本書主要講述了安利柯在學校裡的生活,最主要的是安利柯萬里尋母,他不怕路途有多遠有多長他都不會放棄尋找母親的希望,他為了母親不怕苦不怕累終於找到了他的母親這本書也很有趣,讀了這本書我學到了世界上需要愛。都可以用愛來形容,在書裡面還有一些小故事。

比如,思恩他放學後就急急忙忙跑去找老師這裡就能看出思恩很愛他的老師。還有一個同學不小心拿雪球打壞了老爺爺的眼睛,不是有了愛,老爺爺是不會放過這個小孩,什麼事沒有了愛是做不成的。

讀了這本書,讓我學到了,世界上需要愛。沒有了愛活在世界上就一點意義都沒有了,沒有了愛人們會失去一切。大家要做一個有愛的人,愛就是去幫助人們,愛就是去體別人,愛要有奉獻的精神。

這本書不能讓我哭,但能讓我感動,這本書是一本好書,在這本書裡面可以找到很多有趣的故事,也可以學到很多的知識,更可以學到怎樣去面對愛,我把這本書推薦給大家,希望大家能喜歡!

《愛的教育》讀後感3

前兩天,我看了《愛的教育》這本書,書中一個個愛的小故事深深吸引了我,使我受益匪淺。

《愛的教育》這本書是義大利作家亞米契斯以四年級學生安利柯的眼光通過日記的形式完成的一部愛的作品,書中介紹了無數種愛,有父母之愛、同學之愛、師生之愛等等。雖然每一種愛都不是驚天動地的,但卻是感人肺腑的。整部小說以一個國小生的眼光審視著身邊的美與醜,惡與善,完全在用愛去感受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愛的教育》這本書告訴我們:想要成為一個有勇氣、充滿活力、正直的人,首先得對世間、對事物充滿愛,真心誠意為他人著想。俗話說的好,愛是一種無限的力量。它可以驅使你的動力,讓你成為對世間有用的人。 在我們身邊,也發生過許許多多的小故事,這些微不足道的故事在不段喚醒人們,在不斷教育人們,在不斷感動人們。就拿5。12四川汶川大地震來說吧!那些奮勇抗戰的官兵們救了多少條無辜而寶貴的生命!每當官兵們發現地裡有受難的同胞是,它們就會不斷地鼓勵受難的同胞,用愛的力量讓受難的同胞們堅持,從而獲救。這種愛就像一跟隱線,拉扯著同胞,鼓舞著同胞,感動著同胞,挽救著同胞。後來,這種愛也成了千百萬人學習的榜樣。

在日常生活中,也有些人因為過分地愛導致了極為悲慘的後果。如太多的膩愛,不正義的愛……所以我們在學習愛的同時,還要注意分別善與惡,做一個正直的人,《愛的教育》這本書中的羅伯蒂就是一個捨己為人的`好學生,他為了救即將被車撞的一年級的國小生,腳不幸被三輪車車胎壓到,可當他醒來時的第一句話就是問那一個一年級的國小生的情況。瞧,多麼可貴的愛啊!

同學們,讓我們一起學習《愛的教育》這本書中的所有主人公,充當一個充滿愛心的小使者,為社會做出無私的貢獻。

《愛的教育》讀後感4

我羨慕那個主人公,那個《愛的教育》裡的主人公——恩利科。他的生活中的許多夥伴、師長和親朋:主持正義的加羅納,才華橫溢的德羅西,捨己救人的羅貝蒂,多愁善感的女老師,不苟言笑的帕爾博尼老師,和藹可親的老校長……每當課堂吵鬧,是加羅納維持紀律;每當有人欺負弱小,是他維護正義。德羅西的寬巨集大量和優異成績,讓我欽佩不已。帕爾博尼老師不愛笑是因為他失去了所有親人,但是他把學生看作自己的兒女。善良溫和的老校長因為失去了愛子想要離開學校,最終卻因為學生們留了下來…作者描寫的全都是平凡的小事,卻塑造出了看似渺小但不平凡的人物,因為他們擁有一種共同的東西,就是愛心。

在這本書中,讓我最有感觸的人物,是快樂的科列蒂,儘管他過著比別的孩子更加忙碌艱辛的生活。他可以一邊在父親的店裡大汗淋漓地搬木柴,一邊背誦“動詞的變化形式”;在看店做買賣的間隙忙裡偷閒做功課;給生病臥床的母親煮咖啡、買藥、做飯……雖然他還是個孩子,卻承擔起家庭的重擔,把所有事情都打理得順順利利。最讓我敬佩的是,儘管生活辛苦,他還是那麼的活潑開朗!他把辛苦的`鋸木柴當作“體育課”,因為想到父親看見鋸完的木柴會很開心。正是因為懷有對父母的愛,才讓科列蒂把艱辛的生活過得那麼快樂。

讀完科列蒂的故事,我想到了自己。假如我生活在那個時代,也必須像他一樣承擔起照顧家庭的重擔,我能做到嗎?答案當然是不能。我們幸運地誕生在幸福的時代和家庭,從沒嘗過生活艱辛的滋味。雖然我覺得自己也忙得夠嗆,上不完的課外班,做不完的習題,跳不完的繩,練不完的舞蹈和樂器,似乎時間永遠都不夠用。我會向媽媽抱怨自己的遊戲時間都讓給了那些看似無趣的學習,總在想辦法逃避。可是跟科列蒂相比,我的忙碌是多麼的幸福!父母和老師盡力地為我們創造學習條件,讓我們將來能擁有更加豐富多彩的人生,這就是他們給我們的愛呀!我也明白了為什麼《愛的教育》這本看似普通的書,一百多年來始終暢銷不衰。她就像一盞燈,照亮了我的心靈。

《愛的教育》讀後感5

艾得蒙多·德·亞米契斯是義大利著名作家,義大利主要報紙的記者,他關注社會問題,繼而投身政治,參加社會主義運動,1879年至1889年的10年間,他寫了許多有關社會題材的著名作品,如《散文集》、《朋友們》、《大西洋上》等。而在他的眾多名著中,我最喜愛的,還是他在1886年寫的一部小說——《愛的教育》。

《愛的教育》,原名《一名義大利國小生的日記》,是通過埃·德亞米契斯的兒子的日記改編的`。這是一本日記體的小說,以一個四年級男孩安利柯的眼光,講述了從三年級10月份開學的第一天到第二年7月份在校內外的所見、所聞和所感,全書共100篇文章,包括髮生在安利柯身邊各式各樣感人的小故事,還包括父母為他寫的許多勸誡性的、具有啟發意義的文章,以及老師在課堂上宣讀的9則感人肺腑的每月故事。通過塑造一個個看似渺小,實則不凡的人物形象,在讀者心中蕩起一陣陣情感的波瀾,使愛的美德永駐讀者心中。整部小說以一個國小生的眼光審視著身邊的美與醜、善與惡,完全在用愛去感受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愛的教育》中有一篇文章名叫《純真的孝行》,文中有個叫潘克希的孩子,他十分刻苦,只可惜,他有一個貪杯的父親。他的父親整天酒杯不離手,而且,每次喝醉了回來,往往無緣無故地踢他、打他,亂摔他的書本。可是潘克希從來沒有提起過這些。甚至,在別人說他父親時,他還會拼命反駁,總說“我的父親非常愛我!”,不過說的時候,聲音總是很低,同時還流下了眼淚……這,雖然不是什麼轟轟烈烈之事,甚至顯得有些微不足道,但這卻是世上最最真摯,最最純真的孝行。

《愛的教育》這部作品中融入了種種人世間最偉大的愛:老師之愛、學生之愛、父母之愛、兒女之愛、同學之愛……每一種愛都不是驚天動地的,但卻感人肺腑。讀完了它,我對愛,有了一種新的認識——每個人的身邊都充滿了愛,只看你會不會去感受。

《愛的教育》讀後感6

愛的教育這本書從新學期的開學作者安利柯開始記錄了每天所發生的事。它以“愛”為中心,寫了多祖國的愛,對父母的愛,對老師的愛,對同學的愛,對窮苦人的愛,總之愛無處不在。

文中少年愛國者(每月故事)講了一個少年在一艘法蘭西的輪船上去往義大利的熱那亞找自己的父母。這個少年經歷坎坷他是兩年前被父母賣到戲班裡,在戲班裡那些人整天多他拳打腳踢,連飯也不讓他吃飽,少年受盡了虐待,就找機會逃出了戲班。後來在義大利的領事館幫助下把少年送上了開往熱那亞的船,還給熱那亞的警署寫了信,說明少年的情況並要求警察把這個可憐的孩子送到他的父母那裡。悲慘的遭遇對少年造成了心裡的傷害,他渴望與善良人們交流他又不敢靠近別人。船上幾名在喝酒的乘客也聽說的少年的'遭遇很是同情便掏出一些銅幣送給少年,其他的乘客見此也掏給少年一些銅幣,少年收起錢放到口袋露出一絲歡喜和笑容,他想用這些錢可以吃頓飽飯,可以給自己換上乾淨的衣服可以不被父母拋棄,想到這裡心中總會有無法彌補的痛處。喝酒的幾個人越喝越多他們竟說少年的祖國開始議論,說他的國家除了騙子就是土匪,官吏都是一群豬玀,愚蠢的民族!下等的國民!強盜……正在他們說的起勁,少年拿起銅幣砸了過去,銅幣砸到他們的臉上,少年憤怒的喊道,“還給你們這些可惡的傢伙,居然侮辱我的祖國,我不要你們的錢。”

孟子有云:“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文中的少年雖然年紀尚輕,但他的氣概卻絲毫不輸給頂天立地的大丈夫。為了捍衛祖國的尊嚴,他可以拋開那足以改變自己命運的金錢,這樣的骨氣怎能不讓同學們欽佩,這樣的愛國精神又怎能不值得我們學習?

大愛談之遠,小愛在身邊。愛我們身邊的人,物,事就是熱愛我們的祖國。

《愛的教育》讀後感7

《愛的教育》這本書採用了日記的形式,以四年級學生安利柯的口吻講述了許許多多感人的小故事,有父母在他日記本上的勸誡,有老師和學生的日常,也有“每月故事”。其中,最令我動容的,是”六千英里尋母“這則故事。

十三歲的義大利少年瑪爾可的母親為了給家裡賺錢,兩年前獨自到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市做女僕,一年後便失去了音信。小兒子瑪爾可便踏上了千里尋母的征程。旅途異常艱險,錢包被偷、僱主搬家,他又在南美大陸上開始了冒險。在陌生的城市闖蕩,受盡冷落,輾轉多地,惡劣的環境,身體的病痛,不斷地折磨著他的身心。雖幾經絕望,但仍然有一束希望的明光照亮他的前路。許多義大利人在南美洲生活,瑪爾可也多次受到了他們的幫助,不論是在物質上還是精神上。躺在病床上的母親,也在思念著瑪爾可。當瑪爾可出現在母親的病床前時,兩人喜極而泣,母親的'病也奇蹟般地好了。

在我看來,使瑪爾可跨越無數艱難險阻找到他母親的,就是愛。身處異地,同鄉的愛不僅給予了他物質上的支援,更使他尋找母親的決心更加堅定。一句鼓勵的話語,一次暖心的關懷,都化作他前進的動力。更重要的時瑪爾可自己對母親的愛。每當希望渺茫時,每當瀕臨絕望時,瑪爾可總是一遍遍地在心中呼喚母親的名字,在祈禱中堅定自己的精神。憑藉著堅定的意志,六千英里,彈指一揮間,母子終得團聚,這一切,都是愛的力量。

從這則暖心的故事中,我們便可一窺“愛“是如何成就人類的。驅使人類行動的,有許多複雜的情感,比如慾望,嫉妒,怨恨等等。其中,與動物不同的,也是最美好純真的一種感情,便是愛。喜愛自己,便能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努力讓自己變得更好。對他人的關愛,讓同情心在我們靈魂深處萌芽,給這個世界添上名為人情味的一筆。在對自己和對他人的愛中,人類變得自強,變得互助,人性變得有了溫度。

既然如此,我們便可得知愛的重要性了。對自己多包含一點愛,自信地面對明天的自己;對他人多給予一點愛,。即使每人貢獻一點點愛,這些愛凝聚在一起,也能成為巨大的力量,化為堅定的信念。在如今快節奏的都市生活中,人和人之間的疏遠,也許就是缺少這麼一點愛而導致的吧。

《愛的教育》讀後感8

讀完了《愛的教育》,我深深得陷入了沉思:愛的教育是什麼?我在書的封面找到了答案:素質教育就是“愛的教育”,對父母的愛、對老師的愛、對同學的愛是孩子做人的根本,也是其他素質的基礎。

《愛的教育》採用日記形式,講述了安利柯這個小男孩成長的故事,詳細地記錄了他一年之內在學校、家庭、社會的所見所聞,字裡行間洋溢著對祖國、父母、師長、朋友真摯的愛。讀這本書,我知道了許多做人的道理,真正受益匪淺。

其實,生活中,我們也有像安利柯一樣多的愛,只是我們沒有他細心,沒有認真地去感受這個世界。扶老奶奶過馬路,老師對學生的熱情鼓勵,小區裡扶起跌倒的小朋友……這些不都是愛嗎!即便是再怎麼微不足道的事情,也要有愛才能做出。從之一點看,小小年紀的安利柯他是多麼的細心和善良啊!

我認為,在生活中,每個人都需要有一顆真誠的心,《愛的教育》這本書就告訴我們,只有善良友好的人,才可以獲得別人的信任。像書裡面說到的.許利亞幫父親寫名冊一事,深深感動著父母,同時也收穫了父母真摯愛。

是啊!生活中,多一份心,就多一份愛,多一份給予,就多一縷溫暖的陽光。我深信,社會一定發展得更加美好,更加亮麗,我也深信,愛是金錢、地位、榮譽換不來的,只能自己去發現、去付出、去感受。

我也一定做到:在學校,尊敬老師,尊重同學;在家裡,孝敬父母,勇於分擔力所能及的家務;公共場合,文明言行,多為他人著想,不做損人利己之事……

雖說這本書我已讀了好幾遍,也因此花費了很多時間,但是我卻一點也不後悔,因為它使我明白了,人世間不能缺少愛,愛就像花蜜,讓生活充滿了甜美。

我願把我的愛奉獻給祖國,家庭和社會,我更希望愛能永駐每個人的心田,讓世界更美好!

《愛的教育》讀後感9

夜靜悄悄的,凝望著蔚藍色的星空。就像群星拱月。暖洋洋的愛吹動著歲月的風鈴,奏響迷人的戀曲,如流星劃過天際,彷彿一首純情的抒情曲,一支幽婉的小夜曲,盪漾在我心頭。品味《愛的教育》,彷彿經受了一次次“愛”的洗禮。

《愛的教育》是義大利著名作家亞米契斯寫的,這本書,讓我突然之間感悟到原來愛是那麼神聖、高尚與深沉。這裡的愛有對國家、民族之愛,有父母朋友之愛,甚至是素不相識的陌生人之間的愛,處處扣人心絃、感人肺腑。

整部小說,沒有豪言壯語,只是用樸素平淡的語言,塑造出了一個個貌似渺小,但實際上卻很不平凡的人物。那些人物的命運和情感故事,在我心中激起了一陣陣漣漪。尤其是講述同齡人的故事,如:當一個同學丟失了買筆記本的錢,站在大街上哭時,卡羅內就把自己的錢給了他。他更是個同情弱小、能為朋友敢於犧牲自己生命的人。還有那個年僅11歲的愛國少年,為了祖國的尊嚴而拒絕施捨儘管他十分急需那些錢;還有為救最低班的國小生而被車壓碎了腳骨頭的洛貝諦;,還有……這些樸素的人物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對生活充滿愛,為他人奉獻愛。

於是,我想到了自己,,愛在我們這一代人身上還能閃光嗎?“寒窗”數十載,除了書本上的知識,我們還在學些什麼?然而,精神的世界往往要比物質的世界廣闊得多,心靈的修煉也比知識的汲取重要得多。如果心中沒有了感恩的意念,也就失去了它美好的前提。

愛,像空氣,每天在我們身邊;愛,是開啟心靈的`金鑰匙;愛,是一部生動的人生教科書……去愛吧,因為這原本就是一個美好的世界!去愛吧,因為許多人正需要這樣的溫情!去愛吧,因為愛會是所有問題的最終答案!多獻出一點愛,用愛的鑰匙,去開啟人們的心扉,那麼陽光將照耀到世界上的每一個角落!

《愛的教育》讀後感10

在生活中,相信大家一定都受到過不少教育吧。比如父母嘮嘮叨叨的叮嚀,老師語重心長的話語,同學們真誠的安慰,都讓我們深受教育。今天,我在亞米契斯的這本書中感受到了愛的教育。

初讀這本書,還是從課本上了解到的,在三、四年級的教課書上選登了兩篇。一篇是《爭吵》,描述的是安利柯和克萊地兩個四年級學生,因為克萊地不小將安利柯的墨水瓶碰倒了,墨水將本子染髒了,於是引發了爭吵。最終,克萊地請求和解,他們就又快快樂樂地做朋友了。還一一篇是《卡羅納》,寫的是卡羅納因為母親的去世,內心十分悲痛,結果受到老師、同學以及我的母親的關愛的故事。我讀了這兩篇課文,覺得作者是抓住了一個微不足道的渺小的事情,告訴我們一個深刻的道理,如第一篇表達了朋友之間應該互相寬容,第二篇讚頌了人間的真情

這些故事非常吸引我,於是讓爸爸買下了這本書,真正地去感受這本書的魅力。在書裡,我認識了品格高尚的卡隆,他身材高大,雖然他的家境並不怎麼好,但是他樂於助人,保護弱小並且不接受別人的報酬。最讓我感動的是,他還在母親節前,花了三天三夜的功夫,寫了一篇長達八頁紙的歌頌母親的文章,送給母親做禮物。而且他還非常俠義,有一次上課,別人戲弄了帶有殘疾的克洛西,克洛西忍無可忍,將墨水瓶扔了過去,沒想到正中剛進門探視的校長的懷裡,校長再三審問是誰幹的',卡隆都正直地回答:”是我!“

這本《愛的教育》全篇都是以一種溫柔且清新的筆調,描寫國小四年級的生活。這裡的父親也要求自己的孩子好好學習,但不會粗暴地將自己的孩子和別人對比,不會沒完沒了的督促著孩子,而是溫柔如楊柳般的勸導……在這裡,我還認識了虛榮心特強的華梯尼,他家境富裕,喜歡穿著富麗堂皇的衣服,在別人的面前賣弄闊綽;我還認識了可愛的小石匠,他總能將兔臉裝得活靈活現,待人非常真誠,內心潔白無暇;還有為了別人不惜豁出自己的性命的洛佩蒂;門門功課第一的優秀生代洛西;家裡是”圖書館“的斯帶地……

《愛的教育》讀後感11

《愛的教育》是一本記錄國小生安利柯從十月開學第一天,到第二年七月發生在他身邊的種種感人的小事。是義大利作家愛德蒙多……亞米契斯寫的。下頭有幾例。

安利可有一位好朋友——卡隆,他在一天裡做出了一件令人感人的事情:有幾位小孩在學校欺負一位殘疾小孩——克洛西,克洛西被激怒了,一個墨水瓶仍去,一不細心,扔到剛進去的`教師,教師說:“誰仍的?”卡隆十分可憐他,就站起來,教師又說:“不是你。”殘疾小孩站起來了,說:“有很多同學欺負我。”霎時,幾位欺負她的人全部站起來了。最終,那些人得到了應有的懲罰。

還有一個感人的故事:放學了,學校門口坐著一位小孩,正在悲痛地哭著,許多孩子明白了事情的經過:原先那個小孩是個煙囪掃除人,得這三十個銅幣,銅幣從口袋的破洞裡漏掉了。孩子們紛紛捐錢給他,還有一個小孩給十個銀幣,那煙囪掃除人歡喜地拭著眼淚,手裡裝滿了錢。

還有一個感人的故事,相信大家也聽說過:敘利亞是國小五年級的學生。他父親借了書件來抄,收入十分少,敘利亞在父親十二點鐘的時候開始幫他寫字,第二天父親十分高興。敘利亞持續了四個月,學習越來越差。最終,敘利亞寫字的時候,一不細心,筆掉下去了,父親慢慢的走進房間,發現自我的兒子,緊緊地抱住他,這時,敘利亞才明白父親在他身邊,他說:“原諒我,原諒我。”父親原諒了他。

還有一件感人的事情:一八五九年,法意兩國聯軍因救隆巴爾地,與奧地利戰爭。正是那個時候的事:意軍要去奧地利的基地偵察,看見一個孤兒在農舍門口工作,窗邊飄著一面三色旗。士兵要他爬樹看一下有沒有奧地利士兵,孤兒在上頭看見的都說出來,有幾聲槍聲傳過來,士兵要他下來,因為敵人發現我們了,孤兒一向都在上頭偵察。轟!!孤兒死了,永遠的與世長辭,士兵用軍人的禮來葬他。這位年輕的孤兒為國而犧牲了,本來長大還能做自我的事幹出一番事業,實在太可惜了。

愛就是以上三個事例的中心思想。愛好比一個環,把一顆顆心聯絡在一齊。每一個愛的故事裡都有一顆少年人高昂而可敬的心靈。如果世界上沒有了愛,世界會無法想象,所以,僅有人人獻出一點點愛,世界將會變得更加完美。

《愛的教育》讀後感12

書是摯友,讓我們與知識同行;書是師者,讓我們的頭腦充滿知識;書是舟,讓我們通向知識彼岸。我與書有不解之緣,於是,今天我又看了一本《愛的教育》。

這本書以一個小男孩——安利柯的日記為主線寫出了學校與家庭中的愛。《愛的教育》語言簡樸卻每一個字眼都透出了濃濃的溫情,另人感動不已,最令人感動的就是書中馬可爾萬里尋母的故事。

馬可爾父母因家庭的負擔,負債累累。於是馬可爾的母親便去布宜諾斯艾利斯工作。可不知為什麼,他的母親突然失去了和家庭的聯絡。在沒有母親的日子中,馬可爾與父親天天以淚洗面,有一天,13歲的馬克爾終於忍受不住沒有母愛的日子,他暗暗下定決心要去千里之外尋找母親。馬克爾的堅持、執著的'決心終於打動了父親,父親為馬克爾籌備好了一切,馬克爾開始萬里尋母。世界之大,馬可爾不知道從哪裡尋找,而且哪有如此容易找到母親?一路上,馬可爾歷盡千辛萬苦,克服重重困難,在人們的幫助下終於找到了母親。馬克爾的出現令生命絕望的母親重獲希望,在醫生的幫助下,馬可爾與母親緊緊地擁抱在一起。看到這動人的場面,我不禁對他們的母子之愛肅然起敬。再想一想自己,生活在幸福的年代,還生在福中不知福,不知道感恩,不懂得尊敬長輩,這是多麼的不應該啊。

其實當我們靜下心來,會發現身邊會有許多關心你和愛你的人。愛很簡單,它是在冬日裡的一杯溫開水;它是夏日中的一杯冰水;秋日中的一杯濃茶。注意一下你身邊的人吧!他們都很愛你,愛不能用金錢換取,在我們失意冰冷時,請搬出它,那純純的、暖暖的愛會讓我們忘卻一切。看完《愛的教育》讓我明白了什麼叫愛。

是書讓我們變得聰明;是書讓我們變得懂事;是書讓我們受益匪淺;是書伴我快樂健康的成長。

《愛的教育》讀後感13

最近有一本書讓我廢寢忘食,他就是令全世界的父母和孩子們感動的偉大作品-—《愛的教育》。這本書主要以小男孩安利柯的眼光,從10月份4年級開學第一天開始寫起,一直寫到第二年7月份,共100篇文章。每章每節都把“愛”表現得精髓深入、淋漓盡致。每當我看完一次《好友卡隆》這篇文章都會被感動得熱淚盈眶。腦海裡總會浮現出一個身強力壯、挺拔魁梧的好友“卡隆”的形象,一個願意犧牲自己生命去救助朋友的人。

藝術來源於生活,讀完這篇文章,我會想起我的幾個朋友:甘思源、劉奕成、羅海麟和李政君等。他們都是我要好的朋友,但是能做到像“卡隆”這樣的朋友不多。就在最近,我們科學試驗小組在做試驗時應該是第一個完成試驗的,可是我的一些朋友盜用我們的方案。還有就是我們同學之間玩的偵探遊戲,我一直以為甘思源就是接到神祕信件的人,想不到他居然是“叛徒”,把我們所說的計劃全部告訴寫信人。我自己一直在編寫小說,當我拿給我的朋友看後,他竟然把內容記下,經過改編比我早一步寫出來。他們或許只是為了一時的自私而去傷害朋友間誠摯的情感,但是跟“卡隆”的精神背道而馳,使我一度感到彷徨與迷惑。我最信任的.朋友只有從一年級到現在一直關心我、幫助我、支援我,真正把我當成朋友的-—劉奕成和李政君,他們就是我的“卡隆”。我很羨慕安

利柯有“卡隆”這樣的朋友,希望我們身邊有樂於助人的,越來越多的“卡隆”出現。現在我也要努力一下,讓我成為他們心中的好“卡隆”,交上更多的朋友,幫助更多的人,再把以前的朋友爭取回來。

我要學習“卡隆精神”,努力使自己成為同學們心目中的“卡隆”。最後讓我們一起記住這篇文章,銘記朋友間的純潔的友誼,記住好朋友——“卡隆”,把“卡隆精神”發揚光大

《愛的教育》讀後感14

在這個紛紜的世界海究竟是什麼《愛的教育》給了我們答案。《愛的教育》採用日記的形式,講述一個叫安科麗的男孩的成長故事,記錄了他在家庭,學校,社會的見聞,字裡行間洋溢著對祖國父母,師長,朋友的感謝恩之情。愛是這本書的主旨,愛如空氣將我們包圍,因為他的無影無形而總被我們忽略。父母的愛、老師的愛無時無刻不在我們的身邊。書中的我受到父母無微不至的關懷老師無私偉大的教誨,生病時同學的關心陪伴讓我們感動不已。書中一個個小小的故事,不僅是書中的人物受到薰陶,同樣讓讀者被其中所體現的強烈情感而震撼。

在現代教育中,不管是學校教育還是家庭教育,《愛的教育》都應該是其核心,是其基礎。有了《愛的教育》,我們才會用一種純真的眼光去看待這個社會,才會以感恩的心態面對這個複雜社會中的一切。受過《愛的教育》的人才是健康的,完整的,合格的人,由這樣的人組成的社會才是完整的社會,讀過《愛的教育》的`人都會被書中所描繪的社會所吸引,我想這應該是《愛的教育》的魅力所在吧。

我們在生話中要推廣“愛的教育”。在身邊見到暴力教育要及時阻止,比如:發生在我身邊的一件事讓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就在前幾天,鄰居家的小孩把作業本落在學校的桌箱裡面了,他的父母聽了,拿起皮帶就是一頓猛打。這時被陽臺上的我看見了,我立刻飛奔過去,對鄰居說:“叔叔阿姨,你們不能使用暴力解決孩子犯錯的問題,應該問他為什麼犯錯並讓他改正就行了,他忘記作業本可以打電話和老師溝通或者重新買一本做就可以了,為什麼非要打他呢?你們越打他越怕,要用‘愛的教育’教育孩子。”

你們愛他,就不能打他,每個小孩子都會犯錯誤,要給他改正的機會呀!叔叔阿姨們聽完後臉紅了,還說,以後再也不打罵孩子了,要用“愛”教育孩子。從那天以後,我再也沒有聽到鄰居家小孩子的哭聲了。愛的教育要宣傳,見到暴力教育要制止,打罵暴力不正確,我們要用愛的教育來育人。

《愛的教育》讀後感15

假期裡,我看了一本義大利亞米契斯著的《愛的教育》,愛,一個多麼熟悉的字眼,在每個人的心目中都有一份純潔的愛,愛是無私的,愛是博大的,僅有生活在愛的海洋裡,才會享受愛。而我讀了《愛的教育》這本書後,我才真正領悟了愛的境界。

《愛的教育》介紹了義大利小孩安利柯在一個學年十個月中所記的日記,包含了同學之間的愛,姐弟之間的愛,子女與父母間的愛,師生之間的愛,對祖國的愛,使人讀之猶如在愛的懷抱中成長。”愛的教育“這四個字,說來容易,做起來又何其難!在安利柯的生活中,父母教師如此細膩的用行動教會孩子怎樣去愛。《愛的教育》中,作者把愛比成很多東西。的確是這樣又不僅僅是這些。我想:”愛是什麼“不會有明確的答案,但我明白,愛,是無處不在的。我們一出生,就沉浸在愛的海洋裡,有父母的愛和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愛。漸漸長大了,上學了,又有教師的愛,同學們的愛。愛就如空氣一般,我們身邊到處都是愛,我們從未離開它。愛能夠使人絕處逢生,愛能夠使浪子回頭,愛又能夠激發人無窮的力量。

透過安利柯的描述,我瞭解到什麼樣的師愛才最讓學生感到溫暖:把學生當親人的'教師!當安利柯的教師說道:”你們以外,我沒有別的家屬在世界上,除了你們,我沒有可愛的人!你們是我的兒子、女兒;我愛你們,請你們也喜歡我!你們之中,我一個都不願責罰,請將你們的真心給我看看!讓我們全班成為一家,給我慰藉,給我榮耀!“先生的這些話,讓所有的學生都信服於他,這位教師的坦誠深深地打動了我!他讓我們意識到,教師或家長用平等的目光看待孩子是多麼重要!

這本書教會我們要真正的把愛心,獻給需要的人,應當從點滴的小事做起,從換位思考做起,學會理解、諒解和寬容。這不僅僅是大人們的事,我們逐漸長大了,很多事,同樣也需要去理解辛辛苦苦教我們的教師,和養育我們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