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讀後感

《悉達多》讀後感

讀後感4.79K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體會呢?寫一份讀後感,記錄收穫與付出吧。那要怎麼寫好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悉達多》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悉達多》讀後感

《悉達多》讀後感1

萬物既是確存也是虛妄,既是未生也已湮滅,既存善也藏惡,萬物即“唵”。

悉達多初登場便是一個“完人”——“他已學會體認內在不朽的阿特曼,同宇宙合一”,“他將成長為偉大的賢士和僧侶,成長為婆羅門中的王”,“所有人都熱愛悉達多,悉達多令所有人喜悅,所有人都對他興致勃勃”。這三句話概括了青年悉達多在精神、修養以及社會地位方面的卓越,從當代社會角度來說,悉達多的起點無疑是所有人想達到卻達不到的終點。可是,他自己卻不快樂。他無法回答自己內心的疑問,他的靈魂得不到滿足,他難以獲得真正的寧靜。於是他拋棄了婆羅門的身份,成為了一個沙門,去尋找“阿特曼”(即自我)。

第一站·受苦

沙門的生活帶給他的是“忍受苦難”和“無我”。悉達多經受暴雨、酷暑、飢餓、奔波等現代人難以忍受的苦修,獲得了身體的堅毅,可是他的心靈依舊未得滿足。因為悉達多逐漸意識到受苦不過是暫時的麻痺自己,從而達到“無我”的狀態;與此同時,“我”卻消失了。他所經歷的一切與他想要找到自我的的初衷有所背離。他也開始懷疑“教義”的意義。他看透了反覆品讀經書以圖得道方式的侷限性。在喬達摩這裡,他印證了自己的`看法,於是,他決定擺脫經書,身體力行去悟道——去體驗、感受、拷問,無論是幻滅還是永生,他直面自己,決不逃避。

第二站·沉淪

他放棄僧侶的身份,踏入俗世生活。他經名妓的引薦成為了一名商人的文字官,他逐漸開始富有。他一開始抱著學習的態度體驗一切,但財富、酒色終於腐蝕了他曾經堅毅的心靈。多年以後他回首過往,發現自己已經是一個平庸粗俗的中年人,他對自己感到噁心,他想到了自殺。

第三站·重生

在河邊他意圖尋死,卻被“阿特曼”的覺醒所救:他意識到自己的靈魂選了一條與一般人不同的道路——從智慧到愚昧,從堅韌到墮落。這條道路引他自殺以便造就他的重生:因為經歷,才能厭倦,才能擺脫,才能參透。因為他不再是一個“完人”,所以他才能成為一個完人。他徹底自由,“他的胸中沸騰著喜悅”。在他的青年時代,在他見喬達摩之時,他即決定擺脫所有的聖賢法義,追尋自己的內心;數年之後,在他破敗不堪的中年時代,他終於做到了。

第四站·佛陀

自此以後,他就棲息於河邊。他徹底擺脫了修習經義,從凝視萬物中獲得啟發和力量,尤其是凝視流動的河水。在他漫長的老年時代,在他棲居於河畔的數十年裡,他徹悟到了時間和愛的奧義。時間並非一去不回,它是過去也是現在;愛並非是佔有,也是包容、放手;最重要的是,萬物既是確存也是虛妄,既是未生也已湮滅,既存善也藏惡,萬物即“唵”(即圓滿)。領悟至此,一位完人成為佛陀。

《悉達多》讀後感2

近日閱讀了德國作家黑塞的小說《悉達多》。(很巧,最近看的兩本書都是關乎尋找自我的故事,是不是意味著我也正在不斷尋找自我?)書的篇幅很短,僅有130多頁,故事也很簡單,主要講的是悉達多的自我找尋之旅。

書的主人公悉達多出生於印度的婆羅門家族,出身高貴,英俊聰慧,受到所有人的喜愛。但是這些都無法讓他幸福、安寧和幸福。為了尋找自我,讓空洞的心靈覓得安寧,達到無我的境界,悉達多開始了漫長的求索之路。他拋棄富裕安逸,先是去森林裡當沙門(苦行僧),此後轉而追隨佛陀喬達摩,然而他發現佛陀是通過認知、徹悟而非通過法義修成正果,於是他離開佛陀,繼續自己的流浪漢生活。

在林苑他遇到了名妓迦摩羅,最終沉淪於情慾,沉淪於賭博,完全被世俗控制。某天突然清醒過來的他內心充滿了絕望,準備跳河迎接死亡,然而就在這一刻他聽到了“唵”字,長眠的靈魂猛然復甦,最後悉達多奔向河流成為一名擺渡者,“以等待和坦誠之心傾聽,不懷激情,不存熱望,不加判斷,不帶見解。”

悉達多在日復一日的擺渡中以河為師,聆聽河流的教誨,聽到了世界,聽到了整體與統一,聽到了“唵”,得到了圓滿。

每人眼中看到的故事可能相同,但是不同的人肯定有不同的感悟。可能大多數人都在解讀書中蘊含的宗教和哲學寓意,我對這些都不擅長,就站在凡人的角度說說書中印象深刻的幾句話。

“他不再問詢本質,瞄準彼岸,他在世間尋找故鄉。如若人能毫無希求,質樸而天真無邪地看待世界,世界何其雋美!”當一個人以孩子般單純而無所希求的目光去觀看,這世界是如此美好;當一個人能夠如此單純,如此覺醒,如此專注於當下,毫無疑慮地走過這個世界,生命真是一件賞心樂事。

沒有過去,沒有未來,一切都是本質和當下。”我們唯一可以把握的是當下,當下的每一份體驗和感受,當下的微小而確定的幸福和妙不可言的的感覺,才是我們生命的本質和生命中最重要的東西。非常喜歡林清玄的“快樂活在當下,盡心就是完美”這句話,不要做這個世界的匆匆過客,不要為了虛無縹緲的未來而忽略當下的美好,快樂過好當下的每一刻。

“思想和感官,均為美的'事物;兩者背後均隱藏終極意義,兩者都值得傾聽值得參與,兩者均不容蔑視亦不必高估。”物質和精神都是重要的,也都是不可或缺的。很多人在貶低對物質的追求,將精神追求置於比物質追求更高的地位。實際上,物質追求才是基礎,俗話說"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只有滿足了物質追求,才有可能去追求精神方面的目標。但我不贊同對物質的過分追求,甚至將物質追求作為人生的唯一目的。我認為,人很多的需求是物質沒法滿足的,人真正的快樂和滿足都需要從內心去探尋和挖掘。

這是一本深刻的書,就像悉達多說的“知識可以分享,但智慧無法分享,它可以被發現,被體驗”,願每個人都能從悉達多的故事中發現智慧,並認真體驗屬於自己的人生。

《悉達多》讀後感3

我是誰、我在哪兒、我將去向何方、我將如何尋求永恆……這是一本始於佛陀叩問的書。

青年悉達多厭倦了婆羅門生活,與好友歌文達一道跟隨沙門修行。在舍衛城他們聆聽了佛陀喬達摩的教義,歌文達選擇追隨喬達摩,悉達多則繼續修行之路。他在城市中結識名妓甘瑪拉,並通過她結識了商人卡瑪士瓦密,開始追逐情慾和名利,直至對一切產生厭倦。他再次拋下世俗,決心結束自己的生命。在河邊,在絕望的瞬間,他聽到河水的聲音……經過幾乎一生的追求,悉達多終於體驗到萬事萬物的圓融統一,所有生命不可摧毀的本性,並最終將自我融入了瞬間的永恆之中。

他困惑於沙門們修行的方式,渴望沉進阿特曼,渴望悟得無以言表的天堂之樂;他困惑於佛陀喬達摩的徹悟,渴望離開所有的教導,希望單獨去達到自己的目標、尋求解脫;他困惑於自己竟會被世俗所累,熱烈地希求空寂、安寧、死亡,希求從這汙穢的紅塵中解脫……悉達多一直在追求自我,即靈魂,在追求靈魂的過程中,他通過不斷的學習來充實自己,但他永遠得不到滿足,因為那時的他,心中充滿著慾望。

船伕瓦樹地瓦與那條河,帶給悉達多一生中最長時間的心靈平和。在河水面前,他重新聽到了那神聖的"唵",他在內心默誦,他又感知到了梵,感知到了不滅的.生命,明白了所有神聖的東西,所有的、已經愈漸世俗的他已經幾乎忘記的東西——

他是在歷經了許多歧途之後慢慢從大人變成了孩子,是從思想者變成了一個普普通通的人。他走過的這條路是好的,縱使他沉淪過、放縱過,為了能體會到慈悲,以往的他必須去歷經絕望,為了在"我"中找到阿特曼,為了生活下去,為了真正的解脫。

每一個真理的反面也同樣是真實的。一個真理,如果它是片面的真理,就只能以文字表達出來,也只能侷限在文字的範圍內。每一樣事物,要是隻用思想來思考和用文字來表達,都是單方面的,都只是一半的真理,它缺乏完全、圓滿和統一。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思考即是一種輪迴,一次又一次的輪迴,又仿若涅槃重生。

世間的每一瞬間皆為圓滿,一切罪孽都承載寬恕。在我看來,存在中的每一樣都是好的——死亡同生命一樣好,罪惡同神聖一樣好,智慧同愚蠢一樣好。每一樣東西都是必需的,每一樣東西所屬於我們的,僅僅是我們的贊同、我們的承認、我們的理解。這個世界本沒有什麼真相,你看到的即是真相,即是結果,即是圓滿。

悉達多經歷的,正是一個具備正常人格的普通人也都要經歷的。他經歷了從婆羅門到沙門,再到自我,再到擺渡人的轉變,最後找到了信仰,信仰世間的萬物,而不再拘泥於某一種教義和思想。好像不是在看小說,而是在理解一種意境、學習一種大徹大悟的智慧,學會拋開世俗的眼光去尋找真實的自我。

一切都中我的意,一切都與我相得。我們花費一生去找尋的真"我",在生活中某一剎那醒來,願我們能夠早日發現並熱愛自己。

《悉達多》讀後感4

我太喜歡《悉達多》了,以至於用一個下午的時間讀完了。酣暢淋漓。

我想每個人都會在尋求真理和真我的時候遇到麻煩吧。有過自大,有過對自己的厭惡,然後有過迷失,這本書是位很好的引路人。告訴你,別害怕,去經歷,去感受,去拿起,去放下。

個人最喜歡的章節是輪迴。輪迴這個章節太精彩了,好像就是作者畫了一個非常完美的一個圓。讓悉達多從大河渡過去入世,然後返回大河出世。剛好一個輪迴,一次我生我死。悉達多這個修行者,有血有肉非常豐滿。充滿矛盾,但是像我們每一個人。

有的讀者認為,真正的修行要六根清靜不理凡塵,無慾無求心無旁騖。

但是不知眾生苦,怎會苦眾生之苦呢?不會小愛,怎知大愛。沒有我執,怎麼放下我執。所以私以為,最好的修行恰恰是到塵世裡,看眾生觀百態。只有經歷塵世從塵世中走出,方叫出世。這是相對的概念。

書中的悉達多經歷的三個階段。

一,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他離家一心去追求無我的境界。對佛說的話謙卑但是他傲慢,他自以為一心向“無我”便可以真的.達到最高境界。

“悉達多隻有一個目標——變得空無:沒有渴望、意願、夢想、快樂和悲哀——讓“我”死掉。不再有“我”,體味空無心靈的平靜,體味純潔的思想,那就是他的目標。”但是人有了目標,也就有了欲,有了欲自然不會做到無我。做不到無我,山就是山,水就是水,他看到的所有東西都是自己本心所看到的,完全受自己主觀因素的影響。

第二階段,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他入世了。他有了自己的愛情體驗,有了自己對金錢的渴望,他不再把這一切當作一場遊戲。因為他有了強大的欲,也就有了強大的懼。他害怕失去,他變得世俗。一切的山山水水都和他沒有關係,他執著於自己現有的財富和華麗的生活,他看重名利為五斗米折腰,背棄了自己的修行,墜入了塵世的慾念糾葛。他有了正常人的七情六慾,便無法看清事情的本質,即一切都是無。

第三階段,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

悉達多經歷了塵世,放走了自己這隻金絲鳥。最後在大河裡悟到,不是所有以愛為名的感情都是好的對的。自己應該做的是個旁觀者,而不是參與者。等他放下了對兒子的惦念,放下了自己的社會角色,就終於放下了“我”放下了小愛。小愛成了大愛,他愛每一塊只是石頭的石頭,愛每一個世人,愛每一種苦難和幸福。

有句話我很喜歡,因緣而得往往求而不得。追求無上的境界本身就違背了修行的“皆空”和“無我”悉達多最終獲得了內心的安寧,找到了“我”又失去了“我”。

最後用喜歡的一句臺詞結束這個書評“眾生之愛皆是愛。有過痛苦,才知道眾生的痛苦;有過執著,才能放下執著;有過牽掛,才能了無牽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