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讀後感

《讀者》讀後感[集錦15篇]

讀後感2.72W

讀完某一作品後,相信大家的收穫肯定不少,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後感吧。你想好怎麼寫讀後感了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讀者》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讀者》讀後感[集錦15篇]

《讀者》讀後感1

前幾天,我閱讀了冰心奶奶的《寄小讀者》,有感而發。她曾經三寄小讀者:第一部:《寄小讀者》第二部:《再寄小讀者》第三部:《三寄小讀者》。

他用三部跨年代的著作,用親切的筆調,溫和的語言,編寫三部書籍寄與小讀者的'回覆。

她中寫到作者在歐洲遊覽,書中有許多值得去讀的外國詩,冰心奶奶一一翻譯中文。呈現在我們眼前。併為我們解釋透徹。冰心奶奶在書中多次提到她是小朋友最忠實的朋友。可見她已經把自己當做是小朋友。雖然年齡不同,但是卻與小朋友一樣,擁有著一顆純真,樂觀的心。她用溫暖的心融化了冰雪。每當她做了什麼自己覺得不能容忍的東西。就會在書信中對小朋友們表示懺悔和羞愧。看起來就與小朋友的心融為一體一樣。

文中多次提到冰心奶奶的母親生病。而冰心奶奶更是身在外國,心在國內。時時刻刻都關心的母親。書中大部分都是散文語言,用優美的言語表達她想說的話,以信的格式表達對我們的愛。她告訴了我們人生的一些道理。當她寫到母親時:“母親的愛,都是一般,竟不能使我在人前有絲毫的得意和驕傲。又試問鴻蒙初闢時,又哪裡有貧富貴賤,這些人造的制度等級、遂令當時人類在母親的愛光之下,個個自由,個個平等!”當她寫到做人時:“在宇宙的大生命中,我們是多麼卑微,多麼渺小,而一滴一葉,也有它自己的使命……

冰心奶奶的愛,讓我感動……

《讀者》讀後感2

??在我上國小時,我接觸過《讀者》的前身《讀者文摘》,當時就愛不釋手。但因當時家貧,買不起《讀者》,而後就很少接觸到《讀者》。

??走上工作崗位後,在近十多年的時間裡,我都一直訂閱《讀者》。《讀者》陪伴我走過了無數多個春夏秋冬,成了我的良師益友。當我每每感到困頓、無助、無望時,我一準會想到《讀者》。我每天臨睡前,都要翻翻《讀者》,否則難以入睡。

??當你被人冤枉時,常常是火氣沖天、捶胸頓足,她——《讀者》都會告訴你,寬容你的敵人是你的幸福。

??我們剛成家時,老公經常資助他的兄長,我很是想不通。《讀者》告訴你,你能資助別人,說明你有善心、同情心、有實力,比別人資助自己要感到充實。

??她告訴你,要想得到他人的愛和尊重,首先自己要自尊、自信、自愛、自強。

??你看人家《讀者》對幸福的理解,一、幸福不是常態,是生活中的'一瞬間;二、幸福不一定是真實的,即使生活很苦、很累,也不要失去對幸福生活的想象力;三、是我們自己的內心取捨決定我們的幸福。

??我對幸福的理解,善待他人、自己,常懷一顆感恩之心,能吃、喝、睡、工作是我人生最大幸福。

??你看人家《讀者》對活到點子上的理解,一、有一件你喜歡並且能帶來經濟收益的事情;二、對財富沒有太多的貪慾,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內心充實上;三、有一個你深愛並且願意一直陪伴著你的人。人生能做到以上三個要素中的任何一個,生命就會減少很多遺憾。

??無論活到多大年紀,對生活永遠充滿好奇心,要有積極的向上的心態,對待自己身邊發生的一切一切。熱愛生活,善於生活。

《讀者》讀後感3

“母愛、童真、大海”這三種最親切、最質樸、最可愛的元素,構成了這部《寄小讀者》詩一般優美的語言,畫一般奇妙的意境,深深觸動了我內心最深處的琴絃。

這本書的作者就是我們所熟知的冰心奶奶。她原名謝婉瑩,現代著名詩人、作家、翻譯家和兒童哲學家。代表作有詩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小桔燈》,另外還翻譯了印度作家泰戈爾的《吉檀迦利》、《園丁集》等。

這本書主要寫的是冰心奶奶在1923年-1926年間,給千千萬萬小讀者的通訊錄共29篇。其中21篇,是她赴美國留學時寫成的,記敘了海外的風光和奇聞異事,抒發了她對祖國、對故鄉的思念和熱愛,體現了冰心奶奶的創作思想——愛的哲學。

《寄小讀者》共分為四章,分別是“遙寄稚子”、“歲月緒語”、“凝思靜品”和“樂幽人生”,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童年雜憶”中的一段小詩:

童年呵,

是夢中的真,

是真中的夢,

是回憶時含淚的微笑。

冰心奶奶用最樸實的筆調,抒發了對童年時間流逝的感嘆。我們每個人都有著自己五彩繽紛的.童年,如海邊無色的貝殼,數也數不清,存留下來的印記也蘊含著“酸甜苦辣”。童年在一點點走遠,然而冰心奶奶的心裡卻一直儲存著一顆熾熱的童心。通過她的文字,把七彩的童年淋漓盡致地展現在我的眼前,勾起了我無數美好的遐想……

充滿愛的旋律,流露無窮的真情,這就是冰心奶奶永恆的主題。《寄小讀者》是值得我們每一個孩子,去細細品讀的好書。

《讀者》讀後感4

今天,我看了冰心的作品——《寄小讀者》,其中的一個故事《最後的安息》讓我深受感觸。

文中的惠姑在暑假在農村的別院裡消暑。一次巧合,讓他遇見了村姑翠兒。惠姑瞭解到了她的身世:翠兒的父母都死了,她以童養媳的身份住在婆婆家。可是,她婆婆根本就不把翠兒當人看待。暑假將要結束的時候,翠兒想跟惠姑走,不幸的是,這被翠兒的婆婆聽見了。翠兒被婆婆拉回了家,又打又罵的,可憐的翠兒,已經被打得奄奄一息了!最後,惠姑在臨走前看望了翠兒,翠兒也得到了最後的安息。

寫到這裡,我的眼淚不由自主的流了下來,因為翠兒太可憐了!同學們,你們說是不是?

很早以前,看過《寄小讀者》裡的一篇文章,感受很深,至今記憶猶新。現在,能有機會拜讀完全本的《寄小讀者》,真是太好了。

冰心所寫的《寄小讀者》裡面的表面內容是與小讀者的`通訊,實際上是自己對生活的感受、對親人的思念和對祖國的懷念。像日記但比日記深刻,似散文但比散文具體。

書中談文學,對文學詩詞信手掂來;談生活,娓娓道來,似老友促膝長談;寫景色,信筆勾勒,便躍然紙上。

冰心的文章,有著獨特的風格,但不是誰都能模仿的了的。因為有一個情字貫穿其中,只有自己先感動了,才能感動你的讀者。

《讀者》讀後感5

看讀者,是一種習慣。每次翻閱,細讀,總會有無數個靈光一現的瞬間。於是,對於親情,對於人生,對於生活,還有,對於愛情,在那一個個一瞬間,都會有種種新的理解。

記是有那麼一篇文章《母親不是聖人》,講得是母親的一個女兒總因為母親的信心而耿耿於懷,直至有一天,她忽然明白:真正能完美唯有那些聖人。而母親,不是聖人,雖然她愛每一個孩子,但難免有些顧此失彼。想到這,她內心裡完全釋然了。於是,在每一次與母親有些小矛盾之後,我馬上能告訴自己:母親不是聖人,我們不能總希望她能做到與自己所期望的完全一樣。況且自己又何嘗又做到完全如她的期望呢?於是,我也釋然了,又樂悠悠地挽著母親的手四處逛街。

推而廣之,我們身邊的每一個人都不是聖人,而我們的學生更不是完美的。這樣想想,很多時候,我們都可以釋然。

林語堂說:《人生如詩》。我們應該當學會感受生命的韻律之美,像聽交響樂一樣,欣賞其主旋律、激昂的高潮和舒緩的尾聲,就像人生活有童年、少年和老年,誰也不能否認這是一種美好的'安排。

是的,這些反覆的樂章對於我們的生命都大同小異,但每個人的樂曲卻要自己去譜寫。也許偶爾會有些的斷奏或強音,使人生的主旋律不再和諧,那麼,趕快重新續寫好接下去的曲譜吧。

我願所有人的人生如詩,優雅、美好。

《讀者》讀後感6

再讀小讀者讀後感今天,我讀了冰心奶奶寫的《再讀小讀者》這是我第一次讀冰心奶奶的作品,所以讀得特別仔細,特別認真。

冰心奶奶寫這篇文章,主要目的是讓廣大的國小生怎樣去提高寫作水平和寫作能力。文中用了兩個孩子的日記作了一番對比。第一個孩子只寫了四五十字,裡面還有好幾個錯別字;第二個孩子卻寫了千把字,並且沒有一個錯字。難道第二個孩子比第一個孩子聰明嗎?原因並不是在這裡,原因是第二個孩子喜歡語文課,上課專心聽講,認真記筆記,讀書又仔細,還把書裡的優美、生動的`詞句摘抄下來,並能靈活運用。今年,上國中後,老師介紹了我一種寫作方法,結果,是像第二個孩子的做法一樣,把優美詞句摘抄下來。

後來,我積極地去看課外書籍,又讓自己把書中優美、生動詞句抄到摘抄本上。從那以後,我的作文水平提高了,每次寫作文的時候,總覺得一些事物在向我招手。不過一遇到寫景作文時,筆下卻形容不出來,內容也顯得十分空洞,讓別人看了也不知道寫的是什麼。可見,我還不能達到會寫作文的境界!冰心奶奶的這篇文章很好。

初讀時,有一些話我不太理解,後來問姐姐懂得了,就覺得非常好,讓我受匪淺!今後,我一定像第二個孩子一樣,把作文進一步攻上去。

《讀者》讀後感7

《再寄小讀者》這篇文章向讀者介紹了怎樣提高閱讀和寫作能力的門徑,勉勵我們認真學好語文,掌握好這們基礎學科,提高讀寫能力。讀後,使我受到了啟發。我歸納一下,文章共講了四層內容,其中二、三、四層對我的感受最深。在第二層中作者寫道:是不是有的時候提起筆來覺得無話可寫呢?或是心中有話寫不出來呢?我在寫文章時也犯有同樣的'毛病,這是由於我在動筆前對要寫的事物沒有認真思考,因而在構思過程中只看到了事物的表面,沒能抓住中心,在寫文章時感到心中無數,寫起來覺得困難。有時,我對事物缺乏觀察,既使觀察也是走馬觀花,正如作者所說的:眼前閃爍著事物的形象、顏色、動作,筆下卻形容不出來。所以寫出來的作文平淡無味。第三層作者指出:……不但要記住書裡的故事,還要把書裡優美、生動的詞語都記在小本子上。這就是說讓我們多看一些課外讀物,要多積累詞彙,不斷豐富文章的語言。我寫作文的時候就感到詞彙貧乏,語言不生動、枯燥,當我看到課外讀物時,就覺得作者用詞貼切、樸實、形象,給人以美的享受。

第四層作者說:學好語文,我們才會讀書看報,才會寫信寫日記,才能寫好作文。怎樣學好語文呢?首先,在上語文課時要注意聽講,然後再細讀幾遍,領會文章的寫作目的,寫作技巧,各段與文章中心的關係、層次結構,最後寫出心得體會,這樣才能不斷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

讀了《再寄小讀者》後,使我進一步懂得了怎樣學好語文以及學好語文與寫作的關係。我相信,只要刻苦學習,就會使自己的閱讀和寫作能力得到提高。

《讀者》讀後感8

今天,我把冰心奶奶的《再寄小讀者》讀完了。

這篇文章就是從兩個小小的日記為例,告訴我們怎麼提高寫作水平。其中有幾點對我有很大的感觸。

第一點:他總是專心的聽講,筆記寫的也非常好,從來沒有錯字。讀到這我就羞愧萬分,我上課時總是控制不住自己,思想總轉變,筆記上的字很潦草,當時還能知道,再過兩天就不知道自己寫的是什麼了,每次寫作文差不多都錯字連篇。要不然我的作文分數總是不上不下,就卡在那裡了。我現在已經下了決心,一定要改掉這些壞毛病,向那位小朋友學習。

第二點:他尤其喜歡讀書,輔導員和教師介紹過的書刊,他總是度得很仔細,不但記住了書中的故事,還把書中優美的詞、句摘記到一個本子上,並用到自己的文章裡。我讀的課外書也不少,但讀的不認真,怪不得媽媽經常說我:“你總是光看故事情節,不注意好詞好句,總是走馬觀花的讀。我們班有個同學,他的作文總是的滿分,用的好詞好句也很多,經常受到老師的好評。就是因為他的書讀的多,而且記住了那些好詞好句,一件小事在我們寫來覺得無話可說,而他卻能寫出長篇大論,一件小事都能把他寫的細緻入微。

第三點:你們現在的語文課本單面許多思想性高、寫的`很好的故事和詩歌,老師講的也很好,你們應當抓緊學習時間,好好聽講。這是我情不自禁想起書上的內容:解放前的孩子想上學都上不成,可我們現在條件那麼好為什麼還不好好學習呢?

我讀完這篇文章,下定決心向冰心奶奶說的那個孩子學習。

《讀者》讀後感9

暑假,我和爸爸媽媽去書店買書,媽媽幫我挑了一本書,她跟我說,這本書很好,講了很多道理,我一看,上面寫著“讀者文摘”這幾個字,我又一看,什麼,這麼厚一本“媽,這麼厚,我要看多久才看得完啊!”我看著媽媽,“沒事,慢慢看嘛,反正要讓你明白些道理。”……

後來,我就天天看,發現,這本書真的不錯,寫了很多生活的道理,所以,我每天都要摘抄一些好的名人名言,和一些道理。它一共有八章:第一章放棄是一種選擇,第二章與真愛一起跳舞,第三章幸福就在不遠處,第四章理想的神祕花園,第五章人性的光輝,第六章機遇成就完美人生,第七章陽光燦爛的日子,第八章快樂就這麼簡單。每一章裡有許多故事,每一個故事裡都有名人名言和道理。例如:第一章放棄是一種選擇的只用四種感覺,就是講:喬治·康貝爾患有雙眼先天性白內障,小時候,他完全不知道自己看不見,在六歲時,球就要擊中康貝爾了,另一個孩子提醒了他,可他還是被擊中了,他回家後問媽媽,為什麼另一個孩子知道他將被球擊中,媽媽告訴了他實情,他媽媽說:“人的.5根手指頭代表五種感覺,而你只有四種感覺,那你也要用這四種感覺抓住豐富而幸福的生活”康貝爾最終做到了。它寫了一句名人名言:只要抱著希望,死去的意志會在內心復活。——羅曼·羅蘭,也告訴我了這則故事的道理:人生在世,不可能事事如願,遇到任何傷心、失望的事情,也不要灰心喪氣。我們要抱著希望與失望決鬥,當勇氣與堅決的雙手握緊,勝利就已經在我們的手中。

大家喜歡嗎?喜歡就去買來看吧!我推薦大家看!

《讀者》讀後感10

一走進書店,滿眼都是書架上擺放得整整齊齊、包裝精美的圖書。小時候,我總是在書店裡猶豫不決,翻翻動物小說,看看中外童話。如今,步入青春期的我已經有了自己的需求。在浩如煙海的書的世界裡,一本《你好,小讀者》吸引了我的眼球。

翻開它,原來這是一本“解憂大全”。作家秦文君根據小讀者的來信,專門解決中國小生困惑的各種問題。

就拿第一章來說吧,一位七年級學生反映班上同學幾乎都有自己的偶像,絕大多數是歌迷。老師家長都不予支援,說他們胸無大志,懇求秦老師為他們說句公道話。

秦文君老師的信立刻讓這些同學“揮開烏雲見太陽”。她說,自己也是一位歌迷,音樂會讓生活豐富多彩。但是不能狂熱得過頭,做一些可笑的事情。家長老師不理解也正常,他們都很關心孩子。除了喜歡歌星,其他偉大的人也值得我們去尊敬。

除此之外,秦文君老師還解決了關於“早戀、攀比、厭學、代溝、競爭等一系列敏感的問題。秦文君老師飽蘸真情的筆觸、充滿人生智慧的思考和真摯、誠懇的建議,告訴小讀者寶貴的哲理。讀來,好像作者與我們面對面交心,十分親切、溫馨。這本帶著墨香的書散發著溫暖的光輝,充滿著恆久的魅力,如同一曲曲美妙的音樂,盪漾在小讀者的信底;如同一盞盞明亮的小橘燈,照亮小讀者前行的路;如同一杯杯熱熱的牛奶,溫暖小讀者的.心窩。《你好,小讀者》也讓我解開疑惑,引發思考。讓我學會寬容體諒朋友,感恩理解家人,尊重支援老師。它也真正地貼近少年讀者的心靈,成為一副醫治心靈的良藥。

讓我們一同走進文學這個神祕又充滿靈性的車站,讓心靈駛向美麗而神祕的遠方。這樣,才能像秦文君老師說的那樣,成為最美好的奇蹟。

《讀者》讀後感11

在書房裡和孩子看書,看到了這本《寄小讀者》著作時,彷彿又到了上學時在上課的情景。真是令人回味。於是,我立刻翻看這本書,好奇心驅使我要儘快讀完,讀完之後,令我感受頗深。

《寄小讀者》這本書講述了七八個主人公日常生活、學習的經歷。她們機敏、善良、正直,生活中,她們付出了種種努力,併為保留心中那一份天真、純潔,和生活作了許多“抗爭”。最後,她們一起充滿信心地迎來了新天地。

讀了這本書,我對“寄小讀者”又有了新的認識。好孩子的內涵非常豐富,它不全是由100分組成的。智慧、寬容、正直、愛心、體貼、對家人、老師、朋友的關心,開朗的性格,高尚的`品質,組成了一個優秀、全面的好孩子。

我們有時不要對孩子要求太高,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顆善良、正直的心,要懂的關心他人,還要有高尚的品質,凡事只要努力了就行,結果不重要,重要的是努力的過程。遇到困難,要向冰心一樣,樂觀、勇敢地面對。我們要善於鼓勵孩子,幫她認識到自己的不足,讓她想想有什麼改進的方法。有了一次小小的成功也不要驕傲,失敗了也不氣餒,想想自己為什麼失敗,並從中吸取教訓,以免再犯同樣的錯誤。有了老師、我們家長的鼓勵,孩子們在學習的起跑線上,才能釋放出自己最大的能量,去奪取最後終點站的勝利。

孩子馬上就要升入國中了,在這短暫的一個學期裡,希望孩子們互相學習、天天向上!

《讀者》讀後感12

“我們每個人多多少少都從文字中獲得過快樂。與其說朗讀者在傳播文字,不如說也在傳遞文字背後的人生”。董卿的話道出了本次尋找的意義,聲音傳播情感,情感滋養人生,“我就是想好好讀書”,董卿尋找的是朗讀者,更是關於文字、關於閱讀最原始的熱愛,最原始的快樂。

央視作為國家電視臺,對於創新節目的要求,首先是從社會價值出發。“文化是民族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力量”,但目前電視市場中沉得下心的文化節目卻是稀缺資源。大型文化類節目《朗讀者》的出現,正是在喧鬧娛樂中的一股清流,是一種社會責任的.擔當。

央視資產管理中心主任任學安說:“《朗讀者》的出現絕對不是孤立的,中國的電視節目太需要一檔有文化價值的節目來滋潤我們的心田。《朗讀者》選用精美的文字,用最平實的情感來朗誦出文字背後的價值。”

《朗讀者》是董卿從主持人到製作人的轉型之作,她坦言這檔節目對她來說是一次難度極大的挑戰,朗讀的文章必然是溫暖的,有態度的,具有撞擊靈魂的力量;嘉賓的標準更不是一般綜藝節目和娛樂節目的要求,“朗讀者”要有豐富的閱歷、動人的人生故事和真誠的情緒感染力。

在已經結束的前幾期《朗讀者》錄製中,很多參與嘉賓的動情朗讀讓全場震撼,斯琴高娃朗讀《寫給母親》,更是讓董卿當場淚奔。“文字的背後是情感的承載,而朗讀就是用最美、最直接的方式來表達情感、傳遞愛”,董卿希望《朗讀者》能夠像一雙溫柔的手,輕輕推動人心相互靠近。

《讀者》讀後感13

從漢娜的個人需求的角度來說,她最關心的不是自己能不能獲得自由,也不是別人會不會往她身上潑髒水,而是決不能暴露自己不識字的窘迫,以此來獲得與他人的平等,維護自己的尊嚴,她不願意在眾人面前頂著一個紅字去苟且偷生。因此她犧牲了自己的自由與清白,去換生活在獄中的`平靜。那麼面對這樣一個執拗而鮮活的個體的頑強抗爭,法律只顯露了它的蒼白乏力與屈服。

其次,還有一個問題是我們不能迴避的,就是對於歷史我們需要怎樣解讀?

你不屬於那個歷史時刻,也不是那一歷史時刻的那一人,那麼你如何斷定在那一時刻能影響著歷史的人會是什麼樣的存在,或者會做什麼樣的思考與抉擇?對一個人的審判,根據什麼作出?歷史又應該如何評判?當一個人或者一群人對自己有所隱瞞的時候,誰能瞭解歷史的真實面目?

通過讀書,讓我學習了歷史,但我認識到的遠不是歷史的真實。就算是對於漢娜這樣一個人在奧斯維辛監獄的舉動,人們都不能得知其中真相,更何況對於那一代人和無數的歷史事件?從書本中得到了知識,從現實中拿到法律武器的人,自以為也得到了某種生殺予奪的權利,可殊不知也許自己還被完全矇在鼓裡。漢娜在接受審訊的時候曾經問過法官們一句話:“如果在當時,你會怎麼辦?”在場的人幾乎沒有人能回答,即使回答了,也只能是對歷史的假設,而歷史從來是不可以假設的。

所以我認為小說家憑藉這個故事挑戰了我們對道德的定義,對於知識獲得的定義,對於歷史的定義,和對於審判的定義——我們為什麼要去審判一個人?僅僅是為了讓自己更安全?還是為了讓自己看起來無罪?是抱著什麼目的讓我們有如此囂張的氣味,使我們在向真相靠近的時候,讓他離的越遠。

《讀者》讀後感14

這天,我第一次讀冰心奶奶寫的這本書,從這本書中,我體會到了冰心奶奶是多麼地喜歡兒童!

冰心,原名謝婉瑩,生於福建省長樂縣一個海軍軍官家庭。1999年去世,享年99歲,人稱“世紀老人”。冰心是她的筆名,取“一片冰心在玉壺”之意。母愛,童真,自然是其作品的主旋律。她十分愛小孩,把小孩比作“最神聖的人”。冰心奶奶,是一顆巨星,在中國文壇和讀者心中已經亮了七十多年,清新婉麗,以情感人,是冰心奶奶散文的獨特風格。

《寄小讀者》共二十九篇,是冰心奶奶於1923年至1926年間寫給小讀者的通訊。通訊資料大都是報道自己赴美途中,和身居異鄉時的一些生活感受,表達她出國期間對祖國的關注和深切懷念。“通訊七”是表達這方面資料十分典型的一篇作品,透過作者對太平洋和慰冰湖美麗景色的描述。

這篇通訊包括前後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1923年8月在日本神戶寫的,介紹她從上海到神戶的'三天中的海上生活,寫的是海,在乘船遠行途中對海景的觀賞和聯想。開頭寫碼頭告別,抒發離愁別緒;之後以清新活潑的船上生活,喚起童年的記憶;又透過日本神戶的山光水色和舟中靜寂,勾起思鄉懷母之情。文章對自然,童真,母愛的讚頌得到了完滿和諧的表現。第二部分寫的是湖。記述了作者到達美國後,遊覽慰冰湖的感觸。我們能夠感受到字裡行間,或隱或現,或濃或淡,始終浮動著作者的情思。

作者用她那支多彩之筆,記下了她的成長,她的觀察,她的感受,她的愛憎,她的憂患,讓我們充分地瞭解了兒童的天真,可愛,活潑。

《讀者》讀後感15

假期裡,我看了一本書——《讀者》,裡面的故事很精彩,其中有一篇讓我至今難忘。

故事大概是,在美國加州的一個大草原上,生活著兩種不同的動物,一種是溫順的長頸鹿,另一種是凶猛的美洲豹。長頸鹿天生就是教育家,它教它的孩子任何生存技巧,而美洲豹卻不怎麼管剛出生的小豹,甚至丟棄它們。就算有別的動物吃小豹,母豹有時也不會管,小豹只能靠自己。可是,長頸鹿用千百次的`告誡換來的僅僅只是基本生存,而美洲豹因為擁有痛苦的經驗,成為了強者之中的強者。

這個故事告訴了我們:要想成為強者,就必須經過一番磨難。像音樂家貝多芬,他的一生就像是為了演繹生命的悲劇。他從小就被他的的父親逼迫去學習音樂,長大後,他的耳朵也聾了。可他卻沒有向命運妥協,而是向命運抗爭,創作了驚世之曲——《命運交響曲》。

現實生活中不也如此嗎?一個農民的孩子,天生就是口吃,可他卻立志當一名主持人。因此,他被所有的人恥笑,可他卻沒有認輸,而是以堅強的意志,向命運發出挑戰。他將小石子放到嘴裡含著,不停地練習發音。他的舌頭不知被磨破了多少次,最終,他成功了。他就是央視著名主持人白巖鬆。

每一個成功的人,在成功前都會有許多困難在等著他們。所以命運是很公平的,他不會同情弱者,它使你悲痛,讓你受挫折。是為了讓你戰勝命運,成為強者。困難固然可以打擊我們,讓我們內心受挫,可困難也可以鍛鍊我們,讓我們變得堅強。要相信,當一切暴風雨過去之後,你的世界將變得很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