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讀後感

《蘇菲的世界》的讀後感15篇

讀後感2.8W

看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後感如何寫了哦。你想好怎麼寫讀後感了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蘇菲的世界》的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蘇菲的世界》的讀後感15篇

《蘇菲的世界》的讀後感1

平凡的鄉村生活是很多人的夢,故事中的女畫家也許是追著這個夢來的吧。她在這個世界上漂泊,走到何處就畫到何處。

女畫家畫他們熟悉的一切,也是因為她的畫,大家才開始觀察生活,發現生活美的。“女畫家是個勤快人,不睡懶覺,每天一早就開始作畫。”她為村裡人作畫,為村裡的物什作畫,每一筆都用心畫,畫出的東西好像有靈魂。臨走之前她給大家分享了她的夢,夢中自己在一大片蕎麥花中,沒有任何人,只有無盡的白。小釦子很仰慕這個女畫家,所以在她走後,央求母親也種了一片蕎麥,他在花前做著女畫家當時的夢,心裡期盼著蕎麥花開放時女畫家能回來。

女畫家也許是為了畫來的,也許是為了尋找那個夢來的,為了那個夢她不挑時節地來到這個村,沒有什麼能阻擋她的夢想。小釦子一定看見了蕎麥花海中快樂的女畫家。鄉村生活就像是蕎麥花,是潔白的,白的`神聖。她的夢與他的夢是不同的,他想和女畫家一樣,而她想再看一眼蕎麥花海,回到小時候的時光。也許她再也找不到記憶中的花海,但是心中只要有那一絲白,就會創造出美好的生活。

美是無處不在的,我們要學會發現生活中的美,體會美。

《蘇菲的世界》的讀後感2

喚醒內心深處對生命的感悟,每封信都有每封信的故事。

14歲的少女蘇菲接二連三地收到一些極不尋常的來信,世界的各種意義像謎團一樣在她眼前展開。在一位神祕導師的指導下,蘇菲開始思索,企圖解開這些謎團。然而,事實與真相總是那麼的令人難以理解。

在這本書中,最令我陷入思索的.就是《柏拉圖》這一章,柏拉圖關心的是永恆不變的食物與“真理”,也關心與人類道德及社會發生的事。柏拉圖同時認為,靈魂棲居在軀體內之前,然而一旦靈魂在某一個軀體內醒來它便忘了完美的理性。

雖然世界上的一切都是那麼深奧難懂,但是蘇菲那種認真思考與急於求知的精神令我敬佩不已。但是想想自己,總是對一些自己不知道並不感興趣的事物不具有急於求知、認真思考的精神。有一次,期末複習階段,有一道題我不會做,媽媽讓我上網去查一下,但是我因為不感興趣、不急於求真,就沒有去查。期末考試剛好就考到了這道題,我一下子被扣了好多分。即使蘇菲現在不懂這些世界的真理,但經過她的思考與探知,以後就一定可以理解。我要向蘇菲學習她的這些優秀品質,改正我的缺點,我要學習對每一件新事物都充滿關懷、好奇、急於求知與對生命的讚歎……

《蘇菲的世界》是智慧的世界、夢的世界,它將喚醒人類內心深處對生命的理解與對人生終極意義的渴望!

《蘇菲的世界》的讀後感3

這個假期我閱讀了,《蘇菲的世界》這本書是一位名叫喬斯坦·賈德的作家寫的一本書。

《蘇菲的世界》是一本小說,這本小說主要講了這樣一件事:14歲的少女蘇菲不斷接到一些不尋常的信,世界像謎團一樣像蘇菲展開,蘇菲更加對世界的瞭解有了新的進展。在一位神仙島是的指導下,蘇菲開始想一些問題,蘇菲運用了少女的天性悟性和後天的知性,去解開這些問題的答案,謎題。果然,事實真相遠遠比蘇菲想的更加怪異和離奇,這一切都是要蘇菲慢慢去解答與思索的。

據瞭解,1991年,《蘇菲的世界》出版,在接下來的幾年,此書風靡歐陸個國,在哲學意識最強的德國最獲好評,被認為這是青少年的.最佳哲學啟蒙書。它長期雄踞各國暢銷書排行榜第一名,僅在歐洲銷售量就有300多萬冊。在亞洲,日文版的《蘇菲的世界》1995年6月底發行,僅僅一個月時間就暢銷50餘萬冊,在韓國也取得暢銷書排行榜之首的佳績。截至目前,世界上已有30多個國家購買了該書的版權。

我閱讀了《蘇菲的世界》,覺得,我若想解開難題,必須思考與尋找。在茫茫的知識大全裡,我擁有著更長的路去了解這個世界,世界沒有想要就有的事情發生,必須等待我們靈活運用雙手和大腦去開啟所有的難題。

《蘇菲的世界》的讀後感4

這本書用一個故事的形式很有趣味性,來講了周學的變遷歷史,隨之而來的是一大串謎底,讓人越發得琢磨進去,更想了解到事情的原委。關於哲學的`歷史,之前我讀過羅素的《西方哲學簡史》,對於大概的西方哲學的變遷有了一定的瞭解。而這本書,將羅素以後的東西都補充了過來了。但是對於。弗洛伊德 ,能否作為一個哲學家,我還是覺得有點異議的,他,只是一個精神分析引論的心理學家,怎麼能和哲學扯上關係?這點我感覺很不認同,但是這本書我是很推薦的。他深入淺出地講了從伊甸園到近代的哲學變化。

不知道每個人,在夜晚抬頭仰望星星的時候,是否會想到,我們是誰?我們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 這個世界會是怎麼樣的?真的是我們感官所看到那個世界嗎?《蘇菲的世界》也是我們的世界,我們要永遠保持著一顆好奇的心去探尋這個世界的真理,宇宙的未來總是要被我們探索的。讀完了這本書,你我別忘了仰望天空,因為還有很多未知領域等待你去探索!哲學也是如此,讀哲學就是讀世界!讓我們讀懂哲學,增添人生智慧。

《蘇菲的世界》的讀後感5

這個寒假裡,我讀了挪威著名作家賈德的一部哲學小說《蘇菲的世界》。

這本書講的是14歲的女孩蘇菲在一個平常的下午收到了兩封神祕的信——你是誰?世界從何而來?就這樣,這個神祕人每天都會準時地給蘇菲寄一個神祕的棕色大信封,同時也在為蘇菲上著一堂堂神祕的哲學課。這個神祕人就是哲學家艾伯特,在他的指點下,蘇菲明白了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中世紀,文藝復興,浪漫主義,弗洛伊德……蘇菲運用少女天生的悟性與後天知識,企圖解開這些謎團,然而事實真相遠比她所想的更怪異、更離奇。

剛開始讀的時候感覺這本書並不是很有趣,事實上,書中的故事一環扣一環,為我們解說了許多哲學名人的故事,帶我們走進了一個充滿幻想的哲學世界,揭開了從古至今的哲學謎團。書中經常會出現哲學家艾伯特向蘇菲提出的問題,每當我看到這些稀奇古怪的問題時總會認為這些題太難,艾伯特竟然向一個國中生提出這樣的問題!但是,當我看到後面的`答案時又覺得很簡單,並不像想象中的那麼難。所以,遇到問題不能退縮,也不要著急去看答案,首先要動腦思考,自己嘗試著去尋找答案,自己的答案總比別人的答案更“深刻”。

《蘇菲的世界》這本書為我們開啟了一條通往哲學的道路,展現了哲學的趣味性,揭示了哲學是什麼。《蘇菲的世界》是智慧的世界,它喚醒了每個人內心深處對生命的讚歎與對人生終極意義的關懷和好奇。

《蘇菲的世界》的讀後感6

《蘇菲的世界》是一本哲學啟蒙書,她用深入淺出的文字向每個讀這本書的人展示了哲學從古到今光輝的發展歷程。

從主人公蘇菲在信箱中取出的一封信寫著:“你是誰”的'信開始,整個歷程便開始了。在艾伯特的指導下,蘇菲特的指導下,蘇菲從哲學的搖籃,雅典出發對蘇格拉底和樹立的哲學有初步瞭解。她對文藝復興時期所認識的包括達芬奇的繪畫,莎士比亞的戲劇……涉及藝術科學建築等許多方面。至於現代,艾伯特的哲學函授課包含了康德、黑格爾乃至馬克思的哲學思想。看到這樣一部分作品,讓我看到了全世界的文明。

也許在蘇菲的所到之處,到處都凝結著文明與哲學的精華。看到這本書之後,我不僅學到了一些東西,而且更讓我心靈為之受到震撼。

我原本以為哲學不過只是一門不切實際的學科,但讀完這本書之後,我才發現我錯得有多離譜。我發現哲學是非常簡單的,在我們生活當中隨處可見的那都是哲學。哲學是天底下每個人都在乎都關心的一個學科。哲學可以解決的都是沒有科學方法可以證明的問題—比如善於惡、美與醜、生與死等。科學給予我們知識,然而只有哲學才給予我們智慧。

大家都來看《蘇菲的世界》這本書吧,相信它也會給你很大的震撼。

《蘇菲的世界》的讀後感7

這些天我一直在看《蘇菲的世界》,看那些在時空中閃現的哲人們是如何解析生命和世界的意義的。“蘇菲”這個名字有“智慧”的意思。那麼,《蘇菲的世界》,也就是“智慧的世界”。哲學,便是能夠讓人變得更加智慧的學說。

在我13歲的時候我買下了這本書,沒有想到,一看就是四年,看了三遍。說它是我最喜歡的一本書真的'一點都不為過。

“我是誰?”“世界從何而來?”這兩個問題在我心中時時縈繞,排解不開。世界彷彿是重新出現在我的面前,而我是剛剛在那隻“大兔子”的皮毛中抬起頭,準備端詳宇宙中這位“魔術師”——“生命最初的意義”——的臉。我並不確定我會知道什麼,我也不確定我會發現什麼,可是我知道,過程有時候比結果更重要。於是我開始追隨艾伯特和蘇菲的腳步,展開了這場在哲學世界裡的遊歷。

十四歲的少女蘇菲看見鏡子裡的自己瘋狂地眨眼,於是她走進了哲學的世界。笛卡爾說:“Cogito,ergosum(我思故我在)。”這個少女也在一些神祕信件的帶領下開始在哲學這個世界中徜徉著,思索著。世界起源的紗幕一層層被掀開,但是新的疑團卻又接踵而來。席德,蘇菲,艾伯特;席德佳,蘇菲亞,大艾伯特;樹林中無人的上校的小木屋,祖母從吉普賽婦人那裡買來的一面“魔鏡”……每件事物都是線索,每件事物也都是新的謎團。

《蘇菲的世界》的讀後感8

《蘇菲的世界》這本書我讀過兩遍。第一遍在六年級,因為感覺太過無聊,於是讀了一點點便放下了。這是第二遍,但我卻能明顯感到對這本書的內容已有了一定的理解甚至思考。

這本書中,我最感興趣的便是“蘇菲”,作者便是以她的視角來描寫的,她年齡與我相仿,但她身上有著一個閃光點“思考”。在收到第一封信時,面對“你是誰”這樣奇怪的問題,她絲毫沒有一笑了之,而是真正地思考。相比我就慚愧了,我第一遍讀便是因為“讀不懂”與“問題太荒謬”而失敗的。

她同樣有著好奇心與求知慾,在收到第一封信時,她豁達開朗,不再陷於煩瑣、瑣碎的`日常中。信的內容同樣令人深思,我與她一樣第一次聽說如此理論,此問題初看異常古怪且難以理解,但深思之後收穫的是一種全新的思考角度。

書中還有一個點,便是蘇菲的祕密基地,一個不為人知的樹洞,這就令我十分羨慕了。我也夢想有這麼個地方,僅有我一人知道,供我思考一切問題。蘇菲能擁有這樣一個祕密樹洞,其實是十分幸運的,她可以不被人打擾地思考,並且,擁有一個藏身之處,又是多麼幸福呀。

《蘇菲的世界》的讀後感9

“就在這時,門鈴響了,叫我開啟門拿包裹。” 索菲關上門開啟信封......

蘇非用手指著一個鏡子裡的自己說:“你是誰?”此時蘇非和我的腦子裡沒有想得是一樣的:我是誰?不用說,我是莊子婷,可是我們這個叫莊子婷的人來說又是誰?是我。得,又繞回去了:我是誰?我居然可以不知道他們自己是誰,這不是太可笑行為了嗎?我甚至導致無法去決定學生自己的長相、父母、家族,我更沒有進行選擇通過自己是人還是獸的.權利,這不是中國太不應該合理發展了嗎?但這些問題卻是我不得存在不接受的事實。

“世界從何而來?” 我不知道。 老實說,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人真正知道,對吧?

哲學問題是不可改變的嗎?是也不是。關於宇宙這樣的事物的起源,以及各種類似的問題,這些問題已經困擾了人類數千年,我想不出有誰能夠解答這些問題,人類也永遠不會停止思考和探索。與此同時,隨著人類時代的發展和生活的巨大變化,每天都會出現新的問題,機器人會有洞察力嗎?人腦是怎麼工作的?人和機器的本質區別是什麼?

這些問題是很頭疼的燃燒,和我們說可以實時得到解決。要保護地球的生物多樣性,我們應該徹底改變自己的思維,生活模式的方式,我們生活在作為生活的中心,地球的宇宙一樣可笑中心的時代。對我們來說,那一刻自然是最重要的,最顯著,但這並不意味著未來並不重要,因為我們現在應該尊重未來的同樣的尊重。

我們是生活的主角,人類社會則是一個地球的主角。

《蘇菲的世界》的讀後感10

看過《蘇菲的世界》的朋友一定會這樣認為:它是一本簡單而又深奧的小說,《蘇菲的世界》 讀後感。它曾經一度地使我拿起,一度地使我放下,它一會使我興趣十足,一會又使我失去耐心,我便在這矛盾中斷斷續續地讀完了整本書。 14歲少女蘇菲收到的陌生來信帶她走進了一個她幾乎從未接觸過的世界,引導她的思維走進了人類更深、更本質的思考。 這本書從哲學的角度向人們解釋了世界和大自然等的形成與發展,告訴人們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是一個怎樣的世界。本來我認為哲學是比較枯燥乏味的,但《蘇菲的世界》一書卻截然不同。它向讀者講述哲學的同時,運用了生動形象的語言描繪了一個耐人尋味的故事,使讀者閱讀時產生一種像讀偵探小說般的心情。

本書的另一個奇妙之處在於,蘇菲不斷接到一些極不尋常的來信,這些信雖是寄給她,卻是寫給一個與她同一天生日的、似乎是不存在的女孩——席德。更出奇的是,艾伯特不停地給蘇菲講課,卻發現他們所做的一切似乎是席德的父親艾勃特少校的“特意”安排,或者說他們是活在少校的意識當中。他們的談話和舉動被少校安排好後寫進一本叫《蘇菲的世界》的書,作為生日禮物送給她的女兒。故事的結尾,艾伯特與蘇菲試圖逃出少校的思想控制並且成功。

《蘇菲的世界》的讀後感11

也不知某年某月某日,一覺醒來發現世界上有這麼多的矛盾,這可能也是從看蘇菲的世界開始的吧

看蘇菲的世界時,看到她每件事都刨根問底,竟然從心底油然而生出一種共鳴;但是自己內心深處卻覺得她是一個而不折不扣的'笨蛋,竟然什麼事都想那麼多,搞不好學習也會一落千丈。

此處我想了比較長的時間,到底是應該較為成熟些,每件事逆來順受,還是應該每件事刨根問底,這是多麼的矛盾啊,當時我想;這個問題可能連哲學家也解不出來吧,我的內心的兩股思想像五線譜一樣交織碰撞,我的五臟六腑在都被燒灼,我是多麼渴望像泓泉一般的真理啊。

是選擇自由的暢想,還是選擇循規蹈矩,一步一個腳印,這兩者都存在風險性與可能性,前者一飛即達,後者一輩子平平穩穩,不愁吃穿,卻默默無聞,但也存在一定的風險性,前者若一飛不起,必定一生不能翻身,疾苦一生,但是,千萬不要以為後者便可以百分之一百的安穩,在現代社會中競爭是非常激烈的,沒有一雙標新立異的翅膀是不行的,只是摔倒了還可以再拍拍身上的泥水再爬起來,但是在千百次爬起來後,天已經黑了,你也將化作塵世間的一縷浮塵了,隨風飄飛了……

聰明的,請你告訴我,我們應該怎麼辦呢?明天太陽依然升起,時鐘依然運轉,我們的問題,卻可能已悄悄的塵逝了。

《蘇菲的世界》的讀後感12

——對於死亡,每個個體必須面對的事實。死亡對於生,到底是處於怎樣的一個位置?死亡是否是生的對立面?死亡僅是肉體生命的終結,亦或者是抹殺一個人存在的完全終結?

村上春樹曾在書中寫道:“死並非是生的對立面,而是作為生的一部分永存。”也就是說,他認為,死亡並非是生命的終點。這裡說的生命,並不僅僅是指生物學上的肉體。而是,一定有什麼東西,以某種方式,留在宇宙之中。

於是,這裡牽扯到了意識與物質。這是貫穿西方哲學家頭腦的若干問題之一。德謨克利特斯認為原子構成了萬物。構造物質的本質始終如一,億萬年前構造恐龍的'某個原子同樣構造了今天的人類。可這裡顯然不能解釋超越物質以外的東西。到後來,柏拉圖來了,帶著他獨樹一幟的觀點:物質世界的背後,必定有一個實在存在,這個實在被稱為“理性的世界”。這個世界,是靠感知的,靈魂依附於肉體的存在,以某種方式在肉體的結束以後留存下來。然而,靈魂超越物質以外,如何證明靈魂的存在,又是另外的問題了。

《蘇菲的世界》的讀後感13

世界從何而來?在沒有讀過這本書之前,我從未問過或想過這個問題。或許是偶然間爸爸媽媽告訴我這裡是世界,從此我就知道這兒是世界。一天當中,我會遇到很多人,很多事,但我卻從未提出過一個為什麼?不只是我一人,大家都把世界想得理所當然,世界彷彿與我無關。所以,作者用了很生動的比喻,宇宙就好像魔術師從帽子中拉出來的一隻兔子,關於突然變出兔子的事,我們知道這不過是魔術師耍得把戲罷了。

我們只是想知道他如何辦到而已。然而,談到有關世界的事實,情況便有些不同了。我們知道這世界的不只是魔術師妙手一揮、掩人耳目的把戲,因為我們就生活在其中,我們是它的一部分。事實上,我們就是那隻被人從帽子里拉出來的小兔子。我們與小兔子之間唯一不同的是:小兔子並不明白它本身參與了一場魔術表演。我們則相反。我們覺得自己是某種神祕事物的一部分,我們想了解其中的奧祕。關於小兔子,最好將它比作整個宇宙,而我們人類則是寄居在兔子毛皮深處的微生蟲。不過哲學家總是試圖沿著兔子的細毛往上爬,以便將魔術師看個清楚。

一些地域,一些風土人情,但思想是沒有限制的。蘇菲只是書中的`一個虛擬人物,你又是誰呢?蘇菲是智慧的意思,蘇菲的世界是智慧的世界,夢的世界。第一次讀《蘇菲的世界》懵懵懂懂,第二次,第三次,我會收穫更多。

《蘇菲的世界》的讀後感14

《蘇菲的世界》一部充滿哲理的書,主要講的是14歲的少女蘇菲某天放學回家,收到了神祕的一封信——“你是誰?世界從哪裡來?” 從這一天開始,蘇菲不斷接到一些極不尋常的來信,世界像謎團一般在她眼底展開。就在一位神祕導師的指引下,蘇菲開始思索從古希臘到康德,從祁克果到弗洛伊德等各位大師所思考的根本問題。

她運用少女天生的悟性與後天知識,企圖解開這些謎團。然而,事實真相遠比她所想的更怪異、更離奇……《蘇菲的世界》,即是智慧的世界,也是夢的世界。它將會喚醒每個人內心深處對生命的'讚歎與對人生終極意義的關懷和好奇。

這本書使我明白了哲學的意義、人的生命和各種哲學學說:如果把宇宙比作魔術師,把地球比做一隻用於變魔術的兔子的話,我們就是居住在兔子絨毛深處的細胞。我們出生於細毛頂上,剛開始我們對這場魔術十分好奇,而人們慢慢長大了,對世界不再好奇了,就去了毛皮深處,並喜歡上了皮毛深處的生活,就不再過問世事了。哲學家就是那些努力向上爬,並把別人拉上去的人。只要你有好奇心,再加上50%的努力就能成為哲學家。

哲學的世界,有太多奧妙等待我們去探尋。每一次的發現便是一次人生的頓悟。

儘管我心裡面想的還有很多,《蘇菲的世界》帶給了我極大的震撼與啟示。

《蘇菲的世界》的讀後感15

我們平時通過看一些課外書,科幻小說,電影、新聞等等,也會發問,世間真的有外星人嗎?

外星人是什麼樣的,我想,讓大家畫出來的話,也許大家都會畫出類似人類一樣的生物,即使不是這樣,也會畫出自己身邊熟悉的事物,如果狗會畫畫的話,也許會把它畫成狗的摸樣呢。

因為我們已經熟悉了這個世界,覺得任何事都是理所當然的,好比我們人類是哪兒來的,對於是某種生物進化來的`回答,一點也不吃驚,而我不能確定一定是這樣的,就算是這樣,這種生物又從哪來?創造它的又是誰?創造宇宙的又是誰?創造宇宙的又是從何而來?這一切都是我們無法想象的。我們喪失好奇心的同時,喪失了一種極為重要的探索能力,生命是如此的神祕。

走進哲學的世界,身邊的事物都會變得不同,人為什麼會說話?魚為什麼有尾巴?都是有趣的,而我們無法理解,無法表達。

看了這本書,我懂得,不管爸爸媽媽幫我把路鋪的有多麼好,最後還是要我自己走。我要自己揚帆起航,途中肯定會遇到風浪,我要自己頂過去。發現問題,微笑著解決問題。

《蘇菲的世界》——智慧的世界,夢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