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讀後感

讀《三體》有感

讀後感2.52W

讀完某一作品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寫一份讀後感,記錄收穫與付出吧。那麼你會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讀《三體》有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讀《三體》有感

讀《三體》有感 篇1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我叫張敬禕,來自五年三班。今天是世界讀書日,“胸藏文墨懷若谷,腹有詩書氣自華。”讀書讓人快樂,使人成長。我常常會手捧一本書,沉醉在知識的海洋裡,這種沉醉是多麼愜意!

進入五年級,我迷上了科學,一本本科學書讓我愛不釋手《時間的形狀》《環球科學》《相對論與量子力學》《聊聊狹義相對論》等,最近我花了一個月的時間,讀完了劉慈欣的《三體》全集,看這套書最初的原因是它獲得了雨果文學獎,並在市場上大火。

三部書中從《三體》到《黑暗森林》再到《死神永生》。這三部一步一步的讀下去,越往後讀越是感到情節的.精彩,讓人無法自拔,恨不得一口氣讀完。

三本書在敘事結構和人物塑造上有很大的不同,讀下來,你看不到誰是明顯的主人公,如果要從每本書中找出一個人物來代表本書的主人公,那這三個人我認為是葉文傑、羅輯、程心。當然,全書留給我深刻印象的遠不止此三人,包括軍魂——章北海、不按常理出牌的大史、看透宇宙的老人丁儀、不知是因理性而冷酷還是因為冷酷而理性的維德、高等智慧體並美貌絕倫的智子等。 這些人各具特色,他們身上獨一無二的優秀品質給人以深刻印象。

如果要為這三本書命名一個共同的主題,從低層次上講我能想到的只有珍惜兩個字。

合上書本,當我偶爾抬頭仰望星空時,遙想到宇宙的漫漫無際和時間的漫長,更加讓人感到人類生命的短暫和渺小,內心中多少湧出一些莫名的恐慌。它有時讓我感覺,人類僅僅是宇宙的一個偶然現象,人類的存在相對於整個宇宙,並不比一個細菌更偉大。人類的生活空間仍只侷限於地球的某些角落,對整個地球尚且不能完全瞭解。相對於茫茫宇宙,類似地球的星球數以億計,幾乎所有的都是荒涼冷漠的世界,或許這才是世界的本來面目,地球遲早也將如此。那麼人類要何去何從?我想答案只有一個:那就是珍惜!

謝謝大家!

讀《三體》有感 篇2

窗外淅淅瀝瀝的下著小雨,不時有幾滴灑到窗上。閒來無事,我走到書房裡,翻開一本書。封面的塵土一點一點地飛揚起來,在空中散開,我也一點一點進入了這本書。

這本書名叫《三體》,講述了人類與三體文明鬥爭了幾個世紀,但都滅亡了的故事。

“宇宙就象一個黑暗森林,文明就像獵人,想要生存並殺死對方,哪怕到最後自己也會死。”這是文中的一段話。各個文明都想生存,不惜一切代價,而我們人類也更應該這樣努力,來獲得生存。無論多麼艱難,多麼危險,只要有一絲希望,都要努力去爭取。

我不禁回想起前天的一件小事。那天我去上廁所,在牆角邊看到一隻蟑螂。討厭的.傢伙!我便把它的頭給切了下來,關上門,當時心想:“頭都沒了,我還關了門,看你怎麼活?”但第二天我再來看時,它竟然還活著。為了生存,我不知道這隻蟑螂,這一天,究竟做了多大的努力。想到這裡,我不禁陷入了沉思,小到蟑螂,大到天體文明,都在為了生存而努力,而我平時從未重視過對生存的努力。我也要像他們一樣,努力生存,努力奮鬥,為自己的生命盡力,讓生命之花開得更加色彩豔麗!

合上書,雨已經停了,陽光透過疏鬆的樹枝灑到我書桌上。我的心彷彿也被這溫暖的陽光照耀著,久久不能平靜……

讀《三體》有感 篇3

對於一箇中學生而言,讀懂三體這樣的硬科幻卻是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書中大量的假設都無法讀懂。可是,這並不能阻止我對這個故事的喜愛。這部書中最大的亮點便是“黑暗森林”這個理論,他對“費米悖論”做出了最好的解釋。所謂的費米悖論其實非常好理解,即宇宙按照目前的推測已經存在了一百五十年的時間,其中大概在一百億年左右,目前的宇宙形態便已經穩定了下來,就是說,宇宙中最早的文明可能在五十億年前便出現了。而銀河系中有大約1000到4000多億的恆星。這沒有理由讓我們認為生命是地球的專有物。生命可能早已產生,可是隨即問題又來了。

既然生命以當是普遍存在的,可是為什麼我們從來沒有接受到來自地外文明的無線電訊號或是與那些外星生命經行直接的接觸呢?這部書給出的解釋是“黑暗森林”理論:雖然生命應當是普遍存在的,可是每個文明都要為自己的生存與發展做考慮,貿然試圖與其他文明進行交流是很不理智的。因為一個文明無法判斷另一個文明認為自己是善意或惡意的,一個文明無法判斷另一個文明判斷自己對她是善意或惡意的。而且,在文明的發展史上有一種所謂的技術爆炸,縱觀我們的歷史,從遠古走來,我們文明的發展是越來越快的。這說明對於一個文明來說,其他文明都是存在許多不確定性的。

所以書中用了一個形象的比喻:。被發現,即被消滅!當然,如果單單只是有這些空洞的理論,這部書當然不能稱為是鉅著。書中的人物個個都有血有肉,尤其是對於主角的塑造更是非常成功。主角羅輯本來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科學家,可是一次談話,徹底改變了他的人生,改變了兩個星系的命運,甚至整個宇宙的最終命運。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地球人不知道“黑暗森林”法則,於是渴望與其他文明接觸。此時的地球文明就如同是在黑暗森林中的一個孩子,點起了篝火,大聲叫喊著“我在這!”其結果當然是引起了隱藏在附近的“獵人”的注意,他們悄悄接近了地球,將槍口對準了那個天真的孩子。三體人就是這個“獵人”。三體人位於距離地球最近的行星系——半人馬座α,由於半人馬座α是一個三合星系統,三體世界有著恆紀元與亂紀元之分。恆紀元時,太陽有規律地運轉。而亂紀元完全相反,亂紀元時,太陽極不穩定,這時會有極度的寒冷與炎熱出現。

三體文明因此遭受了兩百多次打擊,但文明之火一直沒有熄滅。這次收到地球的訊號之後,三體艦隊開始撲向地球。由於半人馬座α與地球有四光年的距離,三體人艦隊的速度只能達到光速的十分之一,這意味著三體人需要四百年的時間才能到地球,他們害怕那時地球的技術爆炸使地球人比他們更加強大。於是排出了超能質子到地球上,由於質子非常小,所以可以以無限接近光速,所以質子很快到達了地球。到達之後,質子使地球上的基礎物理研究無法進行,鎖死了地球的科技。與此同時,質子還可以監視地球上的一切人類活動。這時地球人也得到了三體人的訊號,地球人徹底絕望了。就在這時,面壁計劃出現了,四個擁有特權的面壁者應運而生,主角羅輯便在這四人之中。他們可以進行一切活動,而且不必要對任何人解釋,以此避免被質子監控。三個面壁人都失敗了,而羅輯卻偏安一隅,他沒有去進行面壁計劃,而是去用面壁者的權力為自己尋樂。最終在聯合國了壓力下,羅輯只好開始認真地開始進行他的面壁計劃。最終他從那次不尋常的談話中明白了“黑暗森林”法則,他對五十光年外的一顆行星做了一個實驗:對宇宙廣播這個星系的空間座標。由於這個實驗最少要一百年才能看到實驗結果,於是羅輯進入了冬眠,預計一百年之後將他喚醒。

可是一百年後,物是人非,地球發展到了一個新的水準。在地球文明中出現了一個新的國際體系——太陽系艦隊。此時的.地球已經有了上個千座艦隊,這使人類對勝利有了信心。而羅輯實驗的那顆恆星系沒有任何變化這使得聯合國對羅輯產生了懷疑,最終取消了面壁計劃。羅輯做回了一個普通人,可這也不過僅僅是一個轉折點。幾個月後,三體人的先頭部隊進入了太陽系—— 一個非常小的無人飛船。就是這個直徑不到一米的飛行器,在短短一天內摧毀了地球在太陽系內所有的戰艦,地球人又陷入了恐慌之中。就在這時,羅輯所實驗的那顆恆星系終於發生了變化——被一個未知文明徹底摧毀了。於是面壁計劃再次啟動。不過這時一切都完了,三體人控制了太陽的微波輻射,如果不借助太陽,那麼地球所發出的訊號是不會被高階文明所接收到的。但是民眾對這些一無所知,他們認為羅輯是上帝的代言人。面壁計劃再次次動,羅輯在太陽系內大量地放置核彈,與此同時,民眾開始不信任羅輯了,認為羅輯這樣做簡直是瘋了。就這樣,羅輯在一片謾罵聲中結束了他的工作。最後,他淪落到了無家可歸的地步。他來到了一個墓地,企圖在這裡結束他的生命。同時,他佈置核彈的祕密也終於揭曉。

他企圖用核彈爆炸所產生的微波輻射向宇宙廣播三體世界的座標,只要他死去,這個計劃會立刻齊動。文尾羅輯利用同歸於盡的手段脅迫三體文明放棄了入侵。這部科幻小說不僅僅是一部科幻小說,在科幻的背後,他還隱藏著許多現實問題,這部小說在許多方面都反映了人性的貪婪與脆弱。比如說在得知三體人將要入侵時,雖然要四百年的時間才能到達地球,與那個世代的人幾乎完全沒有關係,可是人類卻發生了動亂。有人提出了逃亡計劃,準備逃出太陽系,可是由於當時的技術原因,不能將所有人都帶走。這就出現了人選的問題,最終也是由於這個問題,逃亡計劃不了了之。我認為三體其實不單單只是一部科幻小說,這部小說是建立在已有的科學基礎上的。可以想象,幾百年或者數千年之後,三體就會像海底兩萬裡那樣,成為“過時”的科幻小說。

讀《三體》有感 篇4

這是一部科幻小說,故事也是曲折不斷。

未讀三體三部曲是我愚蠢的以為,他寫的只是一本小說,一本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小說。

讀後,一絲絲的冰冷湧向心頭,在三體死神永生的最後,一種從未有過的迷茫讓我不知所措。

人類在宇宙中是否只是孤單一人,一個科學家一一費米提出了他的悖論:如果在銀河系有人類之外的生命體,且這個生命體的科技高於人類。那麼這個生命體早就發現人類了。而《三體》卻給了一個截然不同的想法一一黑暗森林。這個想法有兩個定理一一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文明不斷增長和擴張,但宇宙間的物質總量不變;以及兩個概念一一猜疑鏈、科技爆炸。這個想法把宇宙故事從一個童話變成了一個黑暗故事。在黑暗森林中,只有猜疑沒有信任,文明在不斷的猜疑中相殺。

我們學校也是這樣,一個同學想在教室裡面吃薯片,可是他不知道誰是督察組裡面的人,於是此時這位同學就我懷疑教室內的所有人,當然也包括其他想吃薯片的同學。社會上的人也是一樣,正是因為這種猜疑,大家才不互幫助。當然,《三體》中的黑暗森林和我們現實中的黑暗森林是不太一樣的。《三體》中的黑暗森林,文明是為了生存而相殺;而我們現實中的黑暗森林,是為了自己的利益。

對於我來說;同為科幻小說,《基地》把宇宙故事寫成一個大統一,而《三體》寫的更像人類社會,《三體》故事中的文明是一個人,他們有的就像一群人一樣,比如書中的歸零者。有的像一個小孩,比如書中的`人類文明。也有大人,比如書中的歌者文明。也有青年,比如書中的三體文明。

當然,故事中的文明是為文明的生存和擴張中其他文明可能無法與之共用同一片資源從而進行的互相猜疑,最後的結果只是為了讓文明生存下去。我們生活中的猜疑並不像故事中的文明一樣,並不是敵人對敵人之間的猜疑,而是兩個人相互中立的猜疑。而我們猜疑的最後結果只不過就是讓自己和對方的利益更大化。

文中寫“萬物都將消逝,唯有死神永生。”現在我讀懂了這句話:時間消磨了一切,包括空間,可是時間無法消磨猜疑,因為猜疑是由文明為了生存產生的,所以只有文明本身可以消磨猜疑,解決黑暗森林,迎來光明。

讀《三體》有感 篇5

1、羅輯:及時行樂大氣之人,為了所愛之人,從享受生活到執行面壁者的責任,對三體世界進行威懾,在地下幾千米的地方面對著空曠的白色牆壁,長達54年,堪稱偉大。

2、史強:從開始讓人討厭的笑臉,到讓汪淼信任的可靠之人,擁有出色的觀察能力和偵探能力,也成為羅輯信賴之人,在生活中,和可以信賴的人相處,會很安心

3、丁老:一位什麼都看得開的老者,物理學博士,史強看人無數中唯一的一位,能做到這點談何容易,向這點靠近,加油。

4、程心:以責任為目標而活著,自我認為在關鍵時刻沒有做出正確的決定而感到自責;在生活中,責任可以帶給我們動力,只有正確對待,不用把責任看成負擔;

 5、雲天明:生活在自己內心世界並有喜歡的人,在生命的最後為自己喜歡的人送了一顆星星,一個人在外星世界奮鬥,為傳遞對地球有利的資訊,編寫了100多個童話故事,後來也改變了世界,什麼人都有出場的機會,別看低自己。單獨的英雄。

6、維德:有野心、瘋狂、陰險、內心深、有著強大的做事能力,可以做人們想象不到的`“瘋子”,謀劃的56年的事,在承諾年前將花了56年即將開始的戰爭萌芽毀滅,值得尊敬,也是改變世界人之一。信守諾言!

書中的每位人物的經歷,對我都有促進作用,不管他們做的在當時來說是好是壞,都為之自己的目標努力,奮鬥!

三體對地球三個多世紀的“侵略”謀劃;

三體世界從對地球發出探測器和戰艦,到威懾時代、人類大遷移,最後撤離地球,直到三體被消滅,長達三個多世紀的奮鬥,到後來竹籃打水,被宇宙未知事物消滅;地球在這之後半個多世紀後也失去了所有的生命;侵略帶來最終的結果的是雙方毀滅;和平什麼時候都至關重要。

同時,因為地球人對自己兩個多世紀後的技術過度自信,導致一千多艘戰艦被摧毀;任何時候都應該保持好自己的內心,不要被眼前的事物懵逼,自大。

讀《三體》有感 篇6

在我讀《三體》之前,就曾多次聽聞過她的名字,在網路上,雜誌裡,甚至是在與同伴們的交談中,我是在經不起這來自四面八方的“推薦”,前一陣子,又恰好遇上了一個打折的機會,便買下來了一套。

《三體》中的每一個文字,彷彿都蘊含著神奇的魔力,把每一位有幸讀到她的人都深深地吸引住,鎖在小說中描述的那個奇幻的未來世界中。

小說講述的,是在四光年外一個叫“三體”文明為了躲避自己星球面臨著的危機,而對地球進行侵略,人類為了使自己的文明延續下去,向三體文明的侵略做出了反抗,鬥爭。

讀《三體》後,我發現之前自己對這個宇宙,這個世界的理解是如此的狹隘,我對這個宇宙的想法在這個龐大的世界觀中顯得是多麼的渺小,小說中一個強大的文明毀滅一個弱小的文明,完全不費吹灰之力,甚至與我們平日喝水吃飯一樣平常。看完後,我甚至有一種就此投身科協研究,加快人類文明發展速度的衝動,但這與我一直為之努力的目標相差甚遠,所以這個念頭很快就被我無奈地打消了。

在三體系列中,最讓人印象深刻的角色莫過於第二部的男主角,羅輯,面對三體文明的監視,他不慌不亂,從一個玩世不恭的人蛻變為一位穩重的`“面壁者”在絕望中發現希望,製造出一系列假象,欺騙了三體文明,也欺騙了全人類,以至於在後來救下了人類文明之後,仍被人們所恐懼,害怕,被加上了各種各樣的罪名,但他無視他人的目光,堅守著自己的職責,時刻威脅著四光年外的強大文明。

文章的敘述從科學家王淼受到神祕的“幽靈倒計時”的困擾開始,到三體世界被人類世界所知曉,再到人類開始對三體侵略的反抗,劇情層層深入,讓讀者能產生一種“自己也是小說人物之一,與人類一起發現了三體世界”的錯覺,代入感之強,著實讓人感嘆。

文章讓我有所感嘆的不只是其曲折的劇情與其天馬行空的想象,更有就是作者劉慈欣對科學的嚴謹性與落筆的精打細算。

在描述未來的科幻小說中,偶爾會出現想象太過離譜,太過不切實際,但這在《三體》中並沒有明顯的體現,因為大劉(讀者們對作者劉慈欣的稱呼)在小說開篇,便設下“人類科技已經被三體科技的強大力量鎖死”的死結,使自己的小說由始至終都圍繞著人類目前已經掌握了的技術或是已經提出了的設想及理論,讓整部小說更真實,更能使讀者代入到小說的故事中,這,使我不得不佩服大劉對小說內容的嚴謹。

真心希望大家也能細細地讀一讀這本由劉慈欣先生所著,代表著中國科幻小說最高傑作的作品:《三體》,與我一同體驗這小說中龐大的宇宙觀。

讀《三體》有感 篇7

今天我讀了一部講地球叛軍的書,名字叫《三體》,文中主人公汪淼是一個奈米教授,我對《三體》充滿了喜愛。

書中“古箏”行動讓我印象很深,作戰中心都在討論怎樣破解三體叛軍的船。大史說:用汪教授的奈米細絲割斷船,大家都同意。他們把細絲都綁在柱上,船越來越近,最後被絲割成了兩半,首領伊文斯死了。作戰中心清理了地球的三體叛軍。

讀完《三體》我陷入了深思,在《三體》中一個個作戰人員都快崩潰了。汪淼極強的內心也被三體弄崩潰了,好在大史的開導和幫助下,汪淼又有了對生活的希望與信心,。他們互相幫助的行為讓我感動,互相關心的友誼讓我感動。

讀到大史與江淼的`友情,我不禁想到了自己經歷的一件事,那一天,我不小心摔倒了,我的朋友扶起我,把我扶到臺階下坐下,又給我水喝,我心裡萬分感激、我想我們的友情和大史與汪淼的友情是一樣的,都是比山還要重許多的友情。

是的《三體》這本書就是這樣集善惡分明的人群,有感情的人們、偉大的想像和科幼元素於一身的偉大著作。

讀《三體》有感 篇8

仰望夜空,我想這種舉動也早已被前人和此刻的人們重複無數次了。我依稀記得兒時,在舊居院子中的空曠之野,就是這樣的抬起頭,望著那現在早已顯得頗為罕見的滿天星輝,我順著我父親的手指的方向,艱難的辨認著每一個人人可以朗朗上口的星座,其實我並沒有辦法明顯的去區分那些交錯複雜的光點,只能認清那恍若勺子般的北斗七星,和橫貫在穹頂的一片漫無邊際的銀河。我想我喜歡這種純粹的黑暗,在這種靜默的只剩星與自我的狀態下,我可以無視外界的一切,置身於一個只有我自己才能真正處於其中的玄妙世界。終於隨著思維的成熟,我不再僅僅是沉迷於星空的永恆,我開始思考——我想這個問題也早已被人們咀嚼過無數遍——在這個蔚藍星球之外,是否還存在著其他的生命?

當葉文潔對國家與世界的未來徹底放棄了希望,她按下了決定人類文明存亡的發射按鈕,想依託她所信仰的三體文明來拯救這個岌岌可危的世界。然而,三體文明不過是在無解的三星系統無數次的摧毀之下,只想為自己文明留下最後種子的可憐人。它揭開了救世主的面紗,全副武裝向著遙遠的太陽系進軍。單純而遲鈍的人類似乎終於明悟,在廣闊的宇宙之中暗藏的無限殺機,在羅輯咒語生效的一瞬最終被殘忍的從美好中撕扯出來——黑暗森林法則。在羅輯的理論之下,宇宙中各文明之間相互敵對,發現對方文明後無需判斷善惡直接予以毀滅。人類對於星際之外再無幻想,只得惶惶終日,保護自己免遭滅絕文明的打擊。

《三體》中嚴密而緊湊的構思,讓我看到了一個黑暗而沉重的宇宙圖景,然而,在此之外,我卻還能從中望見我最喜歡的美好。無數的戰士為拯救脆弱的人類文明,將自己的一切都獻身其中,儘管或許會揹負著罵名,他們卻依舊堅定著自己的信念。

我總是幻想著章北海的模樣,我知道他是一名海軍與太空軍戰士,潔白而毫無瑕疵的軍裝可以很好的襯托出他袖長的身姿,我看不清他的面容,但我想那定是俊朗無比的,可唯獨他那雙眼睛是一個難題,因為他的眼眸如同一泉深潭,無人可以將它看穿。其實我對他也許並談不上是喜歡,但他對於人類與地球毫無保留的愛卻深深震撼到了我,我想我難以在人類的程序中看到如同他這般的人物了。章北海彷彿將自己與地球融為了一體,他果敢而富含謀略,狠辣卻又包含著溫情,他在“自然選擇號”上用父親般的慈愛對待著船上那些早已沒有家庭概念的現代人們,讓其餘人覺得,似乎這個男人就是自己在茫茫宇宙中的唯一依靠了。然而,章北海的犧牲是他的宿命,他儘管早已預料到其餘的飛船會為了生存而殺死自己與船上的其他人,可當他最終要下決定的一刻,他原以為自己早已消磨去的柔情,卻最終讓自己走向了生命盡頭。他最後時刻對著艦長東方延緒所說的話語,成為了全書中唯一讓我淚目的情節。

“沒關係,都一樣的。”

我終於明白,這個男人無論披著怎樣威嚴而至高的外衣,他終究還是一名善良的大男孩。他也許早就做好了犧牲自己的準備,但他卻不捨得讓“自然選擇號”上的其他人隨著他一起犧牲。他奮進全力為他人爭取機會,但他最後還是明白了,無論是“自然選擇號”上的人們,還是已被視為敵人的那些人們,都是地球與自己最後寄予希望的未來,誰留了下來並不重要,因為每一個結局,都是他所希望看到的。

不得不談的還有羅輯,這個我深愛的人物。他玩世不恭,似乎地球的命運託付在了自己的手上,都與自己無關,他只想像其他的普通人一樣,與自己最愛的親人生活在一起,與世隔絕,無需承擔任何事情。然而當一切的美好都在一瞬間被奪走,他終於收起了玩笑的面孔,儘管這一切都是被迫的,但他不得不開始尋找抵抗三體文明的密匙。在墜入冰層融化的深湖的一瞬間,他眼前柔和的星夜變得面目猙獰,成為了他永恆的噩夢,他終於明白了宇宙的'最終奧祕,而故事也就在此正式地拉開帷幕了。

他如今的表現似乎並沒有讓人敬佩的理由,但當他支撐著自己垂危的病軀,在黑暗之中展開了與三體文明的對峙,我終於發現了羅輯身上屬於勇者的一面,並且在很長的一段時間中,他成為了人類最強有力的武器。然而我還是看見了一個我最不喜的現象,就是人們對於羅輯給地球帶了的短暫和平似乎並不感謝,而是懼怕羅輯隨時要讓地球與三體文明兩敗俱傷的抉擇。在羅輯交出自己權力的一瞬,我被他所震撼。這些年為了有效的威懾三體文明,他必須讓自己保持著一種高度緊張的狀態,依靠眼神來給予千萬光年外那個文明的無上壓力。他所需要忍受的孤獨與誤解是我無法想象與理解的,可他就這麼過來了,似乎他的這一生就只剩下了只一個使命,我不知道,他又是如何從一個對地球毫無依戀的人,最終成為了這個延續人類文明生命的心臟。

霍金也曾發出不要試圖探索星際文明的警告,但我還是明白,這一步是我們必然要到達的,我們所能做的,就是仰望星空,去祈禱這個世界不是如此的黑暗。

讀《三體》有感 篇9

你可曾想過,這個世界上有一本鉅著叫三體,你可曾想過,在這本書裡距地球四光年外,有一個三體文明?你又可曾想過,因為這個文明,我們這個藍色星球上即將經歷一場滅頂之災。

《三體》共有三部,作者是“新中國科幻小說之父”劉慈欣。這套書講了地球文明向外太空發出了第一次掙扎,以太陽為中心,向宇宙深處飛馳。“三體文明”正欲逃離母星,而恰在此時,他們看到了地球發來的資訊,於是便利用先進的科技鎖死了地球人的科技,意欲清除地球文明。與三體文明的戰爭使人類第一次看到了宇宙黑暗的真相,地球文明像一個恐懼的孩子,在暗夜中發抖,而那星空則早已變成了死神廣闊的斗篷……

擁有動人心絃的情節自然不夠,還要用眾多人物形象進行細節刻畫,將點和麵結合起來。於是,我們便看到了清夢徒留的葉文潔,嫉世如仇的伊文斯,仡仡不休的史強,知己難求的汪淼,看到了出師未捷的泰勒和雷迪亞茲,功成名就的薩伊,似水嬌柔的莊顏,還看到了力挽狂瀾的羅輯,孤膽獨謀的雲天明,大愛如佛的程心……

初讀三體,我的第一個感受就是人類很脆弱。三體文明僅用了一個小雨滴狀的物質,幾乎就摧毀了人類數百年精心建造的全部星艦,僅有五艘倖存:當三體文明說地球人是蟲子時,幾乎所有人都放棄了掙扎,準備渾渾噩噩的度此餘生。其實讀到這裡,我的內心還是有些憤怒,有些悲傷的。無論是物質上還是精神上,人類顯得那麼脆弱,那麼的'不堪一擊,難到書中所有的人物都是如此嗎?不,當然不是,就在不久之後,我認識了他——史強。

他是一名從未仰望過星空的粗俗警察,他觀察敏銳,果斷決絕,具有極強的行動能力和驚人的信心。在第一部中,是他領著汪淼,丁儀兩位已經成為“蟲子”的科學家去看蟲子,並留下一句十分振奮人心的話:“是地球人與三體人的技術水平差距大呢,還是蟲子與咱們人的技術水平差距大呢?你們都知道,蟲子根本就沒有被戰勝過!”在第二部裡,他又隻身保護羅輯的安全,為那個混亂的世界作出了許多不朽的貢獻。他其實在內心早已仰望過星空,他知道哪些事不能做,哪些事傾盡生命也必須要做。正是因為有他這樣正直、不屈的人,我們地球的生命才得以延續。

但深入地讀下去,我卻發現了許多不一樣的色彩,當各國聯合起來,共同對付三體文明時,我看到了地球人前所未有的團結;當雲天明冒著生命危險向地球人講述那三個故事時,我找到了人類象徵著的勇氣;當聯合國釋出了面壁計劃,當羅輯根據黑暗森林理論,成為持劍人並對三體文明進行威懾時,我發現了地球人獨有的智慧。原來,我們還擁有這麼多!

我有種感覺,地球生命真的是偶然中的偶然,宇宙是一個空蕩蕩的大宮殿,人類是這宮殿中的唯一一隻小螞蟻。真的,我有時覺得人是多麼渺小,不值一提,有時又覺得生命真可敬,重如泰山……

悔當初,血氣方遒,而如今,覆水難收,流光若返,萬事皆再重頭。天下同,誰人能說?四百年,恩怨情仇,一朝散,煙消雲走,曲終人瘦,曾記多少風流。唯,往事悠悠。

我想:人類可能就是在這種希望與絕望之間變得超乎想象。不管怎樣,那份屬於我們的堅毅與勇氣,將永刻於星空之下!

讀《三體》有感 篇10

《三體》,史詩級的著作。它包含了太多太多,愛、和平、道德、生存與毀滅,宇宙同文明……但我認為“前進”二字更能表現整本書的內容。

羅輯因為前進,從花花公子變成人類文明的“執劍者”;雲天明因為前進,從天真幼稚的男孩變成救世主的信使;程心因為前進,從軟弱無知變成人類真善美的代表;前進亦使人類戰勝比自己強大千百倍的敵人!我們需要前進,前進使人蛻變,前進使人類文明生生不息。

前進亦是為了不被歷史的車輪碾壓。

曾經,我國如猛虎一般健壯,周邊敵國聽聞中國的名號,皆喪膽。奈何清朝以“閉關鎖國”政策阻止了中國的前進,令中國脫離了世界的潮流,直接導致了盛世的衰敗。悲哉!倘若當初,有一位或是一些視野開闊的人,積極同皇帝爭論,力求開啟中國的大門,同西方優秀文化交流乃至融合創新,我想中國也不會有一段屈辱史、抗爭史,中華民族就不會留下帶血的淚!那時的中國,未能明白前進的重要性。作為中國的後人,應該把前進銘記在心中,表現在行動中,那我們應該怎麼辦?

要想前進,最重要的是知識的更新速度。對世界的.認知,基於我們頭腦裡的知識,要真正認清世界並跟上世界的腳步,必須要加快知識的更新。

前不久,出現了“量子波動速讀法”,號稱可以讓人幾分鐘之內,就背下一本十萬字的鉅著。很快,被證實是假的,是輔導機構為賺取錢財所使用的手段。不過,事實曝光以後依然有不少家長將自己的兒女送去訓練。他們不僅白白花錢·,還受到周圍人的嘲笑。他們前進著,朝著物質的方向前進著,思想上,知識的更新換代的速度卻未跟上,因此才會做出錯事。唯有思想的前進,才是真正的助人前進。

當前進受阻時,需我們想方設法,竭盡全力,儘可能的實現目標,哪怕是付出生命。一切的一切,皆為堅定前進的方向。

當聶政以白虹貫日之勢,長劍直刺他的胸膛時,他依然放棄了所有,包括他的生命;當五四青年用鬥志昂揚的青春為國走上街頭時,他們失去了安逸的生活,拋棄了家中溫暖的港灣;當屠呦呦費盡心血地製取出青蒿素,她已坦然接受那幾十年歲月的流失。前進,可能會失去一些,但不前進,將會失去所有!前進,前進,朝著心中的目標砥礪前行。

同學們,去看看《三體》吧,去領悟更多有關前進的精神吧,希望將來的你們能少一些徘徊與迷茫,多一些前進。“願中國的青年都擺脫冷氣,只是向上走,不必聽自暴自棄者的話。”

讀《三體》有感 篇11

《三體》是我國著名作家劉慈欣的作品,講述了一個外星人在未來即將入侵,一股類似邪教的勢力——ETO突然成為隱患,這個內部有兩個分歧的團體,就像天使與魔鬼一樣,一個渴望毀滅,一個渴望救贖。相輔相成,讓這本書背後的哲學道理更深奧。

這本書有兩做事線,一個為著名科學家,一個是見證過人性的殘酷和消失的'ETO兩位領袖之一的葉文潔。一個是勵志消滅ETO,被外星人盯上;一個引來了天外來客,內心糾結實則心存善意。究竟,那一方的舉動才是不正確的?是ETO還是在道德之後幹壞事的人類。內容含有深意,閱讀流暢文筆細膩。我彷彿在無意中悟到什麼,凝滯了一下,隨著書本落地,一股恐怖之感遍佈我的全身,我的大腦在這一刻飛速思考起來,或許外星人的到來未必是一件好事。人的存在是什麼?或許宇宙的出現是刻意為之的?我一時間不知道該想什麼了。

道德由人而定,也由人而毀滅,彷彿這樣的迴圈是無止境的,我們的探索與追求終究是為自由。

如果末日真的到來,哪條路才是正確的。如果道德真的還有就不會戰爭了。

人類想有的究竟是什麼?

讀《三體》有感 篇12

首先我要感謝本書作者的產出和推薦人,讓我度過了兩個本是耗費而無創造的夜晚。完全是一種新的題材閱讀。現想想外國有很多巨匠級別的科幻大師,中國確實不多,有人說中國的科幻比外國的晚發育了150年。魯迅曾經琢磨著通過科學幻想喚起中國人地科學精神,然後發現中國人連飯都還沒有吃飽。就像文中說的一句話:在中國,任何超脫飛揚的思想都會砰然墜地的,現實的引力太沉重了。現在的情況應當是大不一樣了吧。《三體》對我這種科學文盲的科普教育是相當成功的,再次表示感謝,物理數學天文甚至神學都以另外一種新面貌出現在了我面前。不過,有點兒黑色幽默的是,科幻題材的書籍總是以童趣的封面被擱置在兒童讀物上。如果有一天,這樣的書不再僅是配菜而成為主食那也是我朝精神文明建設的功績了。

回到《三體》,三個質量相同或相近的物體,會在引力作用下進行著無規律、永不重複的複雜運動。它是一種運動的形式,是一種文明存在形式,是三體人。在這文明的承載物上面臨一個麻煩的問題--他們的太陽有三顆。太陽正常的時期叫恆紀元,其他都是亂紀元。亂紀元時候,休眠;恆紀元的時候,才能繁衍生息,文明才能發展。三體人文明的一個核心就是生存,為了適應艱難的生存條件,三體人可以用脫水的方法來應對亂紀元,讀後感《女兒的讀書筆記--《三體》讀後感》。他們對地球的看法就是,那裡是天堂,地球人是被寵壞了的。除了亂紀元恆紀元,更大的麻煩事兒是可能隨時來臨的下一次大撕裂。與此同時地球孕育的文明中產生了異化,一小部分人對人類不可救贖的惡產生了絕望的情緒,他們覺得人已經到了無法解決自身問題的時候,因此他們呼喚外星文明的幫助。這一部分人在後來迅速擴張並形成一個類似宗教一樣的組織,組織內部有先後分化出三個派別:降臨派,拯救派,倖存派。對於倖存派成員,作者對構成的解釋是亞洲人居多特別是中國人,這是個不錯的調笑。地球上的所有這部分人被認為是三體叛軍,而背叛的物件就是全人類。

故事展開的很大,後來在截獲的三體世界的資訊中對整個故事都有了一個大串連似的交待。就是三體人活得太鬱悶準備全體大移民,地球上的這部分叛軍強烈渴望被進入,於是一拍即合開始了裡外勾結。當然後來三體人發現了地球文明成長的速度遠遠超過他們那穩定的勻速增長,他們害怕經過四百多年的時間四光年的路程到達地球不是奔向光明而失去送死,於是想出一個辦法鎖死人類的科學進步。這就是後來用了大篇章的說到的向地球發射的兩顆質子。

故事的.最後是沒有最後,這是一個沒有結尾的故事,當然也不需要結尾。大史指著那些鋪天蓋地的蝗蟲對兩位沮喪科學家說:蟲子從來就沒有真正被戰勝過,以此來回應外星文明對我們的脆弱的嘲諷。

我覺得這整個故事其實可以從很多角度去看,其中一個很有意思的就是對道德對文明的提問。從對文革殘酷到荒謬的人性的描寫,到那些隱晦的長遠的工業文明帶來的邪惡,作者有一個比喻,他說,也許人和邪惡從來都不是分離的,人就像是水而邪惡就是冰,冰那麼容易被區分是因為它的存在形式,但本質與它下方的水是一樣的。這又牽扯到哲學的問題,是人性本善還是性本惡。我覺得作者在小說的前半段是有傾向的,通過讓人戰慄的控訴讓我們看到了邪惡。但故事的後半段作者猶豫了,他也許也在搖擺,當然作者怎麼想的他可以自己說出來不需要我去做無聊的解析,但是他的文章確是把讀者引到另一種傾向。這一傾向的關鍵人物就是大史,在這個區別與那些精英的身上有著粗陋但是頑強有力的生命力,最後那句"蟲子從來沒有被真正戰勝過"也許是對他的一個好詮釋。

沒有結論的故事,沒有結論的讀後感,所有一切對我也許是個要長久長久去思考去找答案的問題。

讀《三體》有感 篇13

《三體》是十分讚的小說。整個故事大氣輝巨集,天體物理知識與曲折的情節完美結合,看完讓人大呼過癮。

當一個世界用光年來表達距離,用億年來表達時間的時候,我才深深感到自我的渺小,一切一切,在宇宙的程序中,都只是一段微不足道的東西。

當然,除去那些超讚的情節,我更欣賞小說裡應對人性的討論。

當葉文潔向未知的三體世界傳送資訊,讓他們來代替地球禮貌的時候,我能感受到她對人類或者說是對人性的`絕望,我沒有經歷過X也想象不了X,可是從葉文潔身上,還是能夠看到這場浩劫給人性的重創——多次失望到最終絕望。想到我的一個朋友也跟我說過,單純並不難,難的是你經歷了許多事情,卻還能堅持單純。

文中的這句話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在瘋狂面前,理智是軟弱無力的。”關於這個,我想了一下。我自我本身是一個喜歡理性的人,儘管理智在瘋狂面前是多麼的無力,可是,如果能在一個瘋狂的環境堅持理智,更是不易。

羅輯,一個被選中為面壁者的普通人。在巨大的壓力下,運用自我的智慧,震懾住了三體人,保護地球免受侵佔。之後又作為地球的執劍人保護了地球幾十年,被奉為神靈。

可是最終,他又被控訴多年前他的一次暴露一個星系位置的試驗可能毀滅了一個禮貌。那裡我不得不感嘆人的善變,當別人需要你的時候,可能會客客氣氣的,當你不再有作用了,便形同陌路。另外,那裡羅輯被控訴毀滅了一個禮貌。

人生沒有任何決定是錯誤的,因為你永遠無法明白另外一個選擇是否是正確的。可是,總有一天,有人會很誠心地告訴你,你一向在做正確的事。我覺得,我們要審慎地做出決定,然後,就去堅持它。

讀《三體》有感 篇14

只是突然想起來,就這樣看了第三遍《三體》。記得第一遍讀的時候,《死神永生》尚未出版。一晃都這麼多年了啊。

自己讀科幻的起點可能太高了,《三體》、《海伯利安》,還有PKD。等看了銀河帝國、太空漫遊和海因萊因之後,還能看些什麼呢哈哈哈。

對大劉的敬畏越來越深,雖然他從來都不能夠寫好女性。

想想吧,人們總是渴望一個不那麼平淡的人生。他們幻想生活的暗面,期待一個不會到來的意外。他們卻沒有意識到有些事情是人所無法承受的。美麗新世界一旦開啟,前塵就真正成為歷史。

私以為第一部得雨果獎是很可笑的。本來第一部就只是個引子,在整個系列的水準也是位列最低。最終獲獎無非是評委先生們的後殖民心態。而無論是《黑暗森林》還是《死神永生》都可以說是世界級的科幻作品,卻沒能得獎。後來的郝景芳,《北京摺疊》與《三體》得獎的因由別無二致。不過“北京摺疊”之後,現實北京很快開始著手清理低等人群的事業,可以說證明了科幻作品的預言性質,這個角度來看,《北京摺疊》能獲獎也算名至實歸。

如果說《死神永生》帶給人的恐懼近乎崇高。那麼《黑暗森林》的`恐懼卻是跗骨之蛆式的。我不止一次地將自己代入小說,我發現我對人類族群沒有什麼好感。恐怕現代人大多都是這個樣子,儘管我們的民族主義教育無處不在,更別說人道主義這個普世的“真理”。可是我始終不能向自己證明,人類是值得生存的,從來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