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工作計劃

關於小組工作計劃範文錦集六篇

光陰的迅速,一眨眼就過去了,我們的工作又進入新的階段,為了今後更好的工作發展,是時候開始制定計劃了。相信大家又在為寫計劃犯愁了?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組工作計劃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於小組工作計劃範文錦集六篇

小組工作計劃 篇1

一、 學生情況分析

本學期興趣小組活動本著發展學生個性特長,打造我校鮮明藝體特色的指導方針,著重培養各年級的美術特長生。結合張店區的藝體工作計劃制定美術興趣小組的活動方案。

二、 學生名單

三、 活動設想、措施、目標

1、藝術新星新秀生輔導

對本校評選出的藝術新星新秀生進行輔導,通所課外輔導使這些學生的藝術表現能力得到提高,。

2、長卷繪畫訓練

著重訓練命題長卷繪畫,培養學生對大幅畫面的掌控能力和合作意識。

3、百靈藝術節作品選拔輔導

提高學生的'繪畫表現能力,瞭解美術的多種表現技法。

四、 活動內容

第二週: 召集小組成員開會,佈置活動內容。提出注意事項,嚴格小組活動。

第三—六週:藝術新星新秀比賽輔導

第七—十二週:繪畫長卷比賽輔導

第十二—十六週:百靈藝術節輔導

第十七—十八週:興趣小組活動總結,評選優秀學生

小組工作計劃 篇2

一、組織健全美術興趣小組

美術興趣小組人數不宜過多,大約20名左右。活動固定,通常每週三次,活動制度化。遇到有特殊情況擇日進行,不輕易暫停。參加成員堅持自願報名,考試遴選,確保參加學員的水平,激發學生的責任感和榮譽感。精心制定活動計劃,保證興趣小組的深度、廣度和密度。

小組活動主要有三方面:(1)重視基礎訓練,對國畫、色彩,抓住難點強化訓練,解決課堂中難以解決的問題。

(2)指導學生參加與校園環境佈置,重點輔導學生設計黑板報、牆報,邊學邊實踐,邊幹邊提高。

(3)指導學生從事美術創作,培養學生觀察與熱愛生活的習慣,以校園中的好人好事以及豐富多彩的活動為主旋律,創作出內容積極向上,催人奮進,有較高藝術品味的作品來。

二、經常開設美術知識學習

優秀的美術作品對於學生在認識上、思想教育上、審美能力上都起著積極的作用。隨著社會的發展,客觀事物的審美屬性日益突出,缺乏審美能力和美術素養的'現代人,將不可避免出現困惑和缺憾。通過美術鑑賞和美術知識與技能技巧的教學,可以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觀念和審美能力,陶冶情操,完善人格,把學生引向健康成長的道路。我們經常舉行美術知識學習,諸如《世界名畫欣賞》、《世界風景畫欣賞》、《中國服飾欣賞》、《全國美展欣賞》等等,通過多媒體觀看全新的各類美術影象,同時還觀看錄影、放幻燈,或三五成群地圍坐在一起翻看大畫冊,邊看邊議,暢談感想。古今中外的優秀美術作品,深深地打動了學生的心靈,成為他們世界觀形成中的一個閃光點。我在欣賞課中特別注重介紹中國優秀的美術作品,像齊白石的《祖國萬歲》,潘鶴的《艱苦歲月》,王式廊的《血衣》,董希文的《開國大典》,羅中立的《父親》等等,引導學生看畫讀畫,透過自己的視覺,由淺入深,由表及裡的感受、體會。欣賞之餘,我們還座談心得,撰寫體會。有位同學看了徐悲鴻的《風雨雞鳴》後寫道:“作品中昂首站立的雄雞在風雨吹落之時,面向東方高亢鳴叫,表達了作者對光明的嚮往”。通過一系列的鑑賞評析,加深了同學們對傑作的熱愛,喚起了對美術的高漲熱情,使興趣小組持久地開展下去。

三、定期舉辦美術比賽

舉辦美術展覽,交流、回顧、總結學習成果,為同學們提供表現自己實力,增強自信心的舞臺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師要精心指導,嚴格把關。學生大膽構思,不拘一格,精心繪製,多出佳作,在校內展出以起到示範作用。

四、組織觀摩活動

我們採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方法,組織學生參觀美展,不失時機地讓學生開闊視野,增長感知。參觀展覽前,多介紹背景知識。參觀中,邊看邊講邊記邊畫。使教學與觀摩融為一體,同學們得益頗多。

小組工作計劃 篇3

為進一步推進素質教育,提高我校學生文學修養,弘揚祖國優秀的傳統文化,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陶冶學生的情操和審美情趣。學校開設了誦讀興趣小組,現將本學期誦讀興趣小組的活動計劃簡介如下:

一、活動目標

通過誦讀活動的開展,進一步增強學生學習祖國語言的興趣,開拓視野,使學生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及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興趣與習慣,幫助學生樹立終身親近經典詩文的理念,提高審美鑑賞能力和誦讀的整體水平。

二、活動場所及指導老師:

“三進”工作活動室教室 鄭躍東 張敏慧 許紅俊

三、活動時間:

雙週二中午活動並接受練習任務。

四、活動內容:

組織學生進行課外閱讀交流,選取中華經典詩詞和美文進行誦讀技巧等方面的指導,充分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使學生在廣泛的誦讀中有所感悟,讀有所得,耳濡目染,使學生的品德情操和人文素養都得到進一步提高。

五、課程建設及活動效果。

1、每兩週寫一篇活動感受或讀書筆記。

2、學期結束後開展誦讀競賽活動。

小組工作計劃 篇4

小組名稱:Dream High

指導老師:遲丕賢

一.小組活動名稱:誰是我

二.活動背景:在當今激烈競爭的社會下,作為21世紀的新一代大學生,我們承擔著較之父輩更大的壓力。為更好地適應社會,認識社會,我們不得不組成各種各樣的團隊小組,以獲得整體力量。然而我們發現,現實生活中我們往往難以正確的認識自己,認識他人,總是存在各種干擾因素,讓我們在生活中難以更準確,清晰地認清自己,瞭解他人,從而阻礙我們的成長和學習,不利於我們更好的融入團隊和社會。由此可見掌握正確的認識方法以及如何正確的認清自己、瞭解他人形成團隊凝聚力是十分重要的。我們是祖國未來的希望,應該更早的認清自己,做出合理的規劃,準確地定位更好地培養自己,從而為祖國的明天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三, 小組活動的理論依據:

1自我概念:從心理學上講,每個人都對自己有一個“自我概念”,這個自我概念影響到生活的每個部分。自我認識是留意及認識自己各方面的一個過程,包括個人對自己的認識和了解,還包括認識別人,並讓別人認識自己。

2 鏡中自我理論:鏡中自我是庫利理論的一個核心概念,這個概念的主要觀點包括:在與他人的互動過程中,我們通過感知他人

對我們的反映和評價,從而建立起我們的自我意識、自我形象和自我評價。他人猶如一面鏡子,我們正是從這面鏡子裡發現了我們的自我,通過他人這面鏡子,也就是通過他人的反映和評價,我們看到自己的風度、性格等是否合適,是否需要修正。我們對他人眼中自己形象的想象,對他人關於這一形象評價的想象以及某種自我感覺,構成了我們的自我認識。

3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馬斯洛認為,人的需求由五個等級構成,它們按照從高階到低階的排列分別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歸屬和愛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

4 舒茨的人際需要理論:第一,每個人都三種基本的人際需要:包容需要,支配需要,感情需要,第二,需要滿足方式相對的繼承性與連續性。第三,基本人際取向。第四,關於相容。第五,關於小組的形成與瓦解。

四小組活動的'目標:通過活動的進行,讓小組成員在溝通之後更好地理解認識自己和他人,正確的認識他人的評價和自己對自己相關方面的理解,是小組成員之間深入地瞭解對方,形成團隊凝聚力。

五小組工作者:韓萍 孔凡琨

六小組成員:陳良霞,李濛濛,孫玉梅,王婷婷,耿陽陽,魏中彪,劉繼康,劉永順

七 小組活動地點:社工實驗室

小組活動時間:20xx年10月17日

八具體活動內容:

第一:熱身活動:(約十五分鐘)

通過這一小遊戲的討論,活躍大家的現場氣氛,為下一步正式開展活動做基礎。

(一、)拍七令

用具:無

人數:無限制

方法:多人蔘加,從1-99報數,但有人數到含有“7”的數字或“7”的倍數時,不許報數,要拍下一個人的後腦勺,下一個人繼續報數。如果有人報錯數或拍錯人則接受表演節目的處罰。

興奮點:沒有人會不出錯,雖然是很簡單的算術。

(二、)一反常態

規則:上場的隊員聽主持人的號令,作出與號令相反的動作!

動作要快,若果做錯則抽取處罰,(處罰方法寫在小紙條上,由出錯成員抽取。)

第二:主題活動

由工作者向小組成員介紹活動的名稱、目的和目標以及活動的具體安排流程,還有活動中的注意事項和規則。(約五分鐘) 活動一:

目標:通過交流互動,引導組員探尋自我,彼此更深入的瞭解對方,形成團體凝聚力。

方法:首先由每一位成員用小卡片寫上有關自我形象的描述,包括個人特徵、嗜好、個性、過去、未來、優點、缺點等。

然後,由主持人收回所有成員的自我描述卡片,並由主持人當場念出每一位成員的自我描述,由成員們來猜各個紙片上描述和刻畫的是誰,並說出理由。注意,被猜組員不能承認是自己,可以發表否定是自己的看法。不論猜對與否,答案先不公佈。

最後,到所有描述都被猜過後,再公佈答案。討論被瞭解與不被瞭解的感受。

規則:1、自我形象的描述要儘量全面。

2、主持人在念卡片時各成員要保持安靜,仔細傾聽。

3、卡片所有人在活動進行中不能親口承認或暗示所描述的就是自己,但可以想辦法否定是自己。若違反此條規則則接受相應處罰(處罰寫在小紙條上以供抽取)。

活動二:

討論:1.成員談自己的感受,與其他成員進行交流

2.工作者將自己的觀察與大家進行交流

活動三

將自己對他人的認識與組員反映出的問題進行對比和反思,更好地瞭解隊友,加強對小組成員的信任、理解,增強團隊凝聚力。 活動四

總結與分享

小組工作計劃 篇5

一、小組理念

人際交往是社會生活的重要內容之一,自我的發展、心理的除錯、資訊的溝通、各種不同層次需求的滿足、人際關係的協調,都離不開人際交往。每個人都希望自己善於交往、都希望通過交往建立良好的關係,這些良好的關係可以使個人在溫馨怡人的環境中愉快地學習、生活和工作。而在當代大學生中,人際交往卻成了有些人的困惑和難題,通過觀察和總結二,這部分人大致可分為以下幾類:

(1)缺少知心朋友。他們通常多能正常交往,人際關係也不錯,但感覺缺少能互吐衷腸、配合默契、同甘共苦的知心朋友,因此他們不免感到孤獨和無奈。

(2)與個別人難以交往。他們與多數人交往良好,但和特定個人交往不良,可能是室友、同學或父母等,由於相處不好,常會影響其情緒,成為一塊“心病”。

(3)與他人交往平淡。這類同學交往面比較寬,但都是淺層次的交往,沒有影響力,彼此缺乏必要的溝通和了解,並沒有產生友誼,這種人際關係難以滿足要求,所以他們多會感到空虛、孤獨和落寞。

(4)感到交往有困難。他們渴望交朋識友,但由於交往能力有限、方法欠妥以及本身個性缺陷和交往心理障礙等原因,致使交往不盡如人意,感到苦惱,希望改變。

(5)社交恐懼症。這類同學對人際交往過於敏感、害怕、極力迴避與人接觸,交往中有緊張、恐懼、面紅耳赤、心跳加速等現象出現,常陷入焦慮、自卑的情緒,嚴重影響其正常生活和成長。

(6)抵制交往。前幾類都有交往的意願,而這類同學卻缺乏交往的願望和動機,他們故意自我封閉、孤芳自賞或存有怪癖。

大學生在具體交往中表現出以下特點:以人格平等為基礎;交往物件、範圍、內容、方式的開放性;較單純的精神性;期望值與理想較高;交往中的主動性和合作意識較強。一部分同學由於很少融入一些實際活動中,導致不能形成合理的自我評價,也就對自己在所處環境中的地位與角色不能正確的認識。因此,在具體的交往活動中便出現了各種“交往不適症”或“交往綜合症”。經歷各種酸甜苦辣的心理感受,給他們留下一些陰霾;嚴重者心靈扭曲,精神紊亂,甚至自傷或他傷,給自己、他人、社會都造成不可估量的傷害。

我們設計的這個小組,就是讓組員在小組活動中認識自我和他人,瞭解和學習人際交往的原則、理念和方法,體驗人際交往的感受,與他人友好互動,從而解決自身在人際交往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增強自信心和對集體的認同感和歸宿感。

二、理論基礎

根據馬斯洛的需求層次論,如果個人生理和安全的需要都得到滿足了,那麼就會出現感情、友誼和歸宿的需要,如渴望父母、朋友、同學等對其表現愛護和關懷、溫暖、信任、友誼以及愛情等。他們還渴望自己有所歸屬,被人認同和承認,成為集體中的一員。交往動機是個人交往行為的內部動力,是引起交往活動的直接原因,而交往需要又是交往活動的基本動力,是動機產生的基礎。同時,斯普蘭格(nger,1924)將青年期形容為“第二次誕生”。在這一時期,人的社會生活領域不斷擴大,人際關係不斷複雜起來,也開始學會深化體驗人際關係的內涵,並希望能熟練掌握與人交往的藝術。美國心理學家舒茨在《人際關係三維理論》一書中,提出了人際交往的三種基本心理需求傾向是包容、情歌和控制,並在人格特質觀點的基礎上闡明瞭這種人際交往的三維傾向,呈現出主動型人格特質的行為表現和被動型人格特質的行為表現。人際交往的心理基礎包括認知、情感和言行。認知是人際交往的前提,人與人的交往首先通過感知、認知、理解才能建立一定得關係。情感是人際交往的調控因素,如滿意、厭惡等。言行是人際交往溝通的手段,即通過言、情、姿、行等達到交往的目的。在小組活動中,組員在工作人員的引導下,注意理解和把握人際交往的'相關理論,加深對自我的認識,改正自身人際交往中存在的缺點,學習並掌握一些人際交往的技巧,以提升認識,學會與人溝通,改善人際關係,表達、完善、超越自我。

三、小組設計

小組目標:提高組員的人際交往能力,建立和改善其人際關係。

小組目的:

1、引導組員認識人際交往的重要性,從而為尋求良好人際交往進行積極地自我探索和行為認知。

2、在活動過程中增強和改善組員間的溝通交流,積極運用各種交往技巧。

3、鼓勵組員積極地進行良好的人際交往,在此過程中學習、反思、提高和成長。

服務物件:希望提高人際交往能力和改善人際關係的同學

小組性質:學習、發展性小組

活動次數:六次

小組人數:6-8人

活動時間:

活動地點:滄波園校區社會工作系實驗室

招募方法:

1、與之前參加過我係其他同學開展的小組活動的同學聯絡,邀請其中有意繼續參加小組活動的同學參加我們此次的小組活動

2、在學校內張貼招募海報

3、到學生班級和宿舍進行介紹併發放宣傳單頁

若人數過多則先對報名者進行了解,然後篩選部分合適的報名者入組。

工作員分工情況:共三名工作員,一名為主持人,兩名為助理工作員,其中一名助理工作員負責對活動進行記錄、填寫小組活動記錄表,另外一名助理工作員負責對小組活動進行評估、填寫小組活動評估表。

小組工作計劃 篇6

一、指導思想以現代教育思想。

以現代教育理念為指導,全面落實學校本學年教育、教學《工作計劃》,認真學習《新課程標準》、現代教育教學理論,提高教育教學基本技能和駕馭教育教學能力,強化教師專業化發展,紮實推進有效教學,奮力打造語文優質課堂,積極、穩妥、有效地深化語文教學改革,進一步加大課堂教學改革的力度,規範教學常規管理,強化語文教學工作中的研究、服務、指導等功能,充分挖掘校本資源及學校特色建設的機遇,努力探索一條“科學、有效、低負、高質”的語文教學新路,錦江國小語文教研組工作計劃。

積極開展專題研究,不斷更新教學觀念,端正教師的教學行為和學生的學習方式。使教研工作更好地促進學生和教師的成長,全面提高教學質量,提高學生語文綜合素養。

二、基本思路學習有效教學的理念與策略。

開展有效課堂教學研究;繼續進行校本課題的研究,以學科競賽活動促進語文學習的開展;重視培養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紮實開展各種型別的讀書活動;關注學困生,全面提高教學質量;利用本校各種資訊,豐富教研資源。

三、具體工作和要求。

(一)加強理論學習,注重實踐探索1、全體語文教師繼續通過各種途徑與方法學習課程改革理念,真正走進新課程的實踐與探索。2、結合本校實際,立足於校本教研,更具學生和教師自身實際特點及專長確定教研專題研究。3、加強多媒體資訊科技運用技能的學習。4、加強語文學科與資訊科技和其他學科的整合,研究整合的有效策略。5、進一步深化課堂教學改革,研究“教學內容的有效整合”。

(二)提高教師素質1、注重在教學實踐中培養教師。2、建議學校邀請校內外語文有經驗的老師來校指導語文教研工作。3、努力鑽研教學理論和課堂教學策略,錘鍊內功,發展自我。4、教師按要求上好校內公開課。5、以課題帶教研,繼續加強校本教研課題的研究工作,提高老師的教研能力。6、結合校本培訓的.內容,交流、研討教學反思、教學敘事等成果,工作計劃《錦江國小語文教研組工作計劃》。7、鼓勵教師把日常的教學經驗、教學感悟加以梳理,積極撰寫學科論文。

(三)抓好常規管理,提高教研質量1、加強教研、備課、聽課、評課、作業、輔導的檢查管理。2、全體語文教師在教學活動過程中進行學習、交流、備課及評課等活動。3、繼續抓好課堂常規教學,向課堂四十分鐘要質量。教師要認真備好課,提高備課質量。4、完善集體備課制度,記錄在案。5、積極開展聽課、評課活動。6、抓好學生作業的佈置與批改。要求作業佈置量適當,質要高,難易搭配,學生作業案面整潔。7、課堂上關注學困生,努力培養學困生學習興趣,紮實提高學困生學業成績。8、全體語文教師繼續積極參加研討交流活動。9、六年級老師做好培優工作,組織學生打好國小語文基礎。

(四)開展學科活動,促進學生髮展1、各年級積極開展“書香校園”活動,推進學生課外閱讀的相關活動。在做好家長支援、配合工作的同時,引導學生讀好《新課標》要求的必讀書籍。低年級注意從興趣著手,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中年級設法擴大閱讀的數量。高年級引導學生在廣泛閱讀的基礎上多讀精品。同時,寫些讀書心得。2、貫徹本校德育工作要點,在語文學科中滲透民族精神教育。3、組織學生參加各種語文寫作活動。

四、具體安排。

二月份:1、制定語文組活動計劃,各語文教師制定學科計劃;2、組織學習《新課標》解語材料;3、教學檢查。三月份:1、課題分工與設計;2、五年級語文匯報課;3、每月教學檢查。四月份:1、學習有關教學新理念的文章;2、部分老師上研討課;3、期中教學檢查。五月份:1、教學課堂觀摩、評課、實踐活動;2、組織手抄報評比活動;3、平安校園演講比賽4、每月教學檢查。六月份:1、觀看教學錄相;2、認真撰寫教學論文,論文評比活動;3、期末教學檢查;4、期末教學質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