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工作總結

資訊化教學工作總結6篇

總結是對某一階段的工作、學習或思想中的經驗或情況進行分析研究的書面材料,通過它可以全面地、系統地瞭解以往的學習和工作情況,不妨讓我們認真地完成總結吧。但是卻發現不知道該寫些什麼,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資訊化教學工作總結,歡迎大家分享。

資訊化教學工作總結6篇

資訊化教學工作總結1

運用新穎、先進的多媒體資訊科技,可以在知識的抽象性和學生的思維的形象性之間架起一座橋樑,優化課堂結構,改革舊的教育教學方式方法,顯著提高學習效率。它不僅為學生的學習創設了獨有的、開闊的學習和活動環境,又為學生提供了充分的觀察、思維和實踐的機會,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和實踐能力的提高具有無法比擬的優勢。

1、利用多媒體手段營造學習氛圍,激發創新思維

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不僅要在課堂上創設一種平等、民主、和諧、寬鬆的氛圍,還要以積極的態度和發展的眼光去看待學生,相信每個學生都有巨大的發展潛能,同時要根據教學內容尋求一種最能激發學生興趣並最易於他們接受的教學方式,這樣才能使學生產生不怕錯誤、敢於求異的良好的學習心理,孩子的創造思維火花才能迸發出來。國內外大量的實踐證明,在一定的音樂氛圍中進行學習,能收到明顯的學習效果。教學中,根據這一原則在多媒體課件中配上適當的音樂,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學習,既促進了學生的`思維想象,又提高了學習的效率。

2、刺激學習需求,激發學習興趣

青少年的學習興趣對激發他們的學習動機、調動學習積極性起決定作用。一旦激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就能喚起他們的探索精神和求知慾望。而計算機集

文字、圖形、音訊和視訊等多種媒體於一體,給學生一種耳目一新之感,使表現的內容更充實,更形象生動,更具吸引力。形象逼真的螢幕影象和動畫能將教師用語言和教具演示難以解決的問題進行形象化處理,為學生提供生動逼真的教學情境,從而使學生更易體會到事物的本質。豐富多彩的教學資源,能夠為學生營造一個色彩繽紛、圖文並茂、動靜相融的教學情景,促使學生腦、眼、耳、手、口等多種器官同時接受刺激,從而大大激發學生的思維活動。互動式的計算機技術為學生的主動參與提供了條件,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積極性。可以說,直觀性教學是學生產生創造性思維的源泉。如“軸對稱圖形”教學中,首先引導學生欣賞美麗的蝴蝶、挺拔的雪松和火紅的楓葉,然後再利用計算機演示各種軸對稱圖形的重疊過程,在學生專注的目光中,他們深刻領悟了軸對稱圖形概念中的重點詞“重合”及“對稱軸”的含義。

3、節約上課時間,提高學習效率

在我們原有的教學中,老師的板書、教具的演示和教學掛圖的張貼等等,往往佔用了一節課中不少的時間。運用多媒體課件動態演示,可以把知識的形成過程直觀、生動和便捷地展示在學生面前。教師通過精心製作的課件,在“超文字”狀態下,只要操作滑鼠,就可以讓學生一邊眼看精美的教學圖片,一邊耳聽教師的生動講解或多媒體播出的聲音。動靜結合,輕鬆突破教學重點、難點,學生容易掌握其內在規律,完成知識的構建。我們發現通過課件的教學演示,學生很容易理解幾何問題,並且教學的時間也比傳統的教學方法節省了許多,從而使課堂中更多的學生有回答問題的機會。同時,老師還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補充一些教學內容,豐富學生的知識,給學生更多的表現機會,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信心。

4、運用資訊科技,體現“學生是學習的主體”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早已成為廣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識,而運用資訊科技,更能體現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可以讓學生有更多的參與機會和參與行為。研究性學習就給學生提供了這樣的平臺。我校的研究性學習課程,課題小組一般由研究興趣相近的學生自願組成,每組6~10人不等。為了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也鼓勵少數基礎較好的同學獨立進行研究。在研究問題的過程中,各小組制定研究計劃、討論研究方案、分配研究任務、通過各種媒介如光碟、書籍尤其是網路收集整理資料。由於學生的主體地位突出,自己拿出明確的學習目標,有積極的學習態度,能對學習進行自我調控,而且能在教師的幫助指導下,獨立地感知、學習、理解和提高,把書本知識變出自己的精神財富,促進了自身的創新思維能力。最後製作出圖文並茂的網頁,以此作為自己的研究成果。學生的作品充分體現了自己的個性,而製作網頁的過程本身又是一次綜合素質全面展示的過程,這不僅培養了學生蒐集、整理資訊的能力,培養了團結協作精神,還能通過優勢互補促進全體學生智力的發展,真正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5、利用多媒體,激發學生在想象中創新

要培養思維的獨創性,首先要培養學生的想象力。教師可利用現代教育技術的多種手段激發學生豐富的想象力。例如,在數學教學新內容的引入時,可以通過媒體播放生動有趣的生活場景,讓學生先想象,各抒己見,給予他們充分的想象空間,最後通過歸納再下結論。教師還應多角度地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引導學生從各個方面去思考問題。例如,在學習《遊戲公平嗎》這節內容時,教師可以隨意展示一些小物品,讓學生自由地設計遊戲。學生非常喜歡輕鬆、好玩又有挑戰性的活動,於是紛紛開動腦筋自己出題目。這樣在愉快的一節課過後,學生不僅學到了東西,還鍛鍊了想象力,提高了自信心,增強了學習的興趣。

資訊化教學工作總結2

一年多來,隨著自治區教育廳一系列資訊化教學資源應用活動開展,使我們對資訊化教學資源的應用有了較全面的認識。學校領導高度重視資訊化教學資源應用的工作,把學校資訊化教學資源應用工作納入到學校整體發展規劃當中來,明確學校資訊化教學資源應用是學校發展的重要目標。特別是20xx年4月初,通過參加全區推進資訊化教育資源應用工作會議,同時承擔現場課、專題展板、專題介紹的活動,讓我們對資訊化資源應用有了更深刻的認識,重新審視分析了我校資訊化教學資源應用的情況,分析了目前我校在資訊化教學資源應用方面存在的問題,重新調整和明確了我校資訊化教學資源工作的目標,制定了相關措施,組織進行了多種相關活動。現將半年來我校資訊化教學資源應用工作的開展情況總結如下:

一、對我校的資訊化教學資源應用現狀進行分析:

1、學校資訊化教學資源應用的硬體設施

優勢方面:49個教學班全部配備多媒體互動式白板教學裝置,其中燕翔校區25個88寸互動式白板、燕舞校區24個65寸液晶書寫屏。教師每人一臺臺式電腦。建立了校園通。

不足方面:沒有校園網,校內部分教學資源不能很好地充分交流共享應用。

2、我校教師應用資訊化教學資源的狀況分析

優勢方面:我校持續不斷地開展教師現代教育技術實用技能培訓,經過幾年的多輪培訓,大多數教師已經具備了資訊化教育教學的基本技能(具備了應用實物展臺、投影機、製作ppT教學課件等基本能力)。

存在問題:

1、對資訊化教學資源的認識存在誤區。教師對資訊化教學資源有效應用缺乏正確全面深入的認識,對資訊化教學資源的使用淺顯化,部分教師對資訊化教育資源的應用形式單一,僅限於用ppt來輔助其課堂講授,缺乏深層次的挖掘,資訊化教學資源利用率不高。

2、學校缺少資訊科技的專業人才,本校現任的資訊科技教師,沒有一個是畢業於計算機專業,沒有強硬的技術支撐。在資訊化教育資源應用過程中遇到一些問題不能及時解決,從而也影響教師有效應用資訊化教學資源的積極性。

3、學校教育教學資源建設處於初始狀態,還沒有形成完善規範的教育教學資源管理制度和機制。

二、針對問題上半年開展的工作及活動

1、校領導積極籌措,大力運作加強學校資訊化硬體建設,20xx年6月我校校園網建成,同時在上級領導的關心支援下計算機專業畢業的專業資訊科技教師也即將走進學校。這些都為資訊化教學資源的應用提供基礎保障,為我校深入進行資訊化教學資源有效應用建立了重要的平臺。

2、制定“多元培訓、全員參與、分層推進”的教師資訊化教育資源應用培訓方案,通過多元化學習培訓活動提高教師的資訊素養,提升教師資訊化教學資源應用能力。20xx年上半年我們以“提高資訊素養、提升應用能力、豐富教學內涵、促升教學品質”為主題開展了以下活動:

⑴實施“多元培訓、全員參與、分層推進”的教師資訊化教育資源應用培訓方案,將教師培訓分為不同的層次,青年教師層、重點學科層、骨幹教師層等,首先在重點學科和青年教師中培養一批優秀的“資訊化教學資源應用教師”。上學期實施重點是“全員參與”,組織全校教師進行互動式電子白板初級、中級實操培訓,聘請專家進行資訊化教學資源應用專題講座。在此基礎上,本學期重點是“分層推進”,三月份中下旬多次聘請專家到校對英語學科的資訊化教學資源應用進行指導,使我校英語教師的資訊化教學資源應用能力及效果達到預期的效果,年青的英語教師和春蘭、李雲、姜燕、邸林楓,以及數學學科年青教師萬廣旗、李紅、餘軍等成為學校第一批快進熟練型的“資訊化教學資源應用教師”。為全校資訊化教學資源應用的開展起到很好的推動作用。

⑵組織教師總結互動式電子白板的`使用情況,撰寫互動式電子白板使用案例二十餘篇,並進行交流研討。

⑶三月份和五月份分別組織了英語學科和數學學科的資訊化教學資源有效應用觀摩課8節,為全校資訊化教學資源應用起到了引領作用。

⑷四月份組織語文、數學、英語3個學科的資訊化教學資源有效應用研討課與回民實驗國小的教師共同交流切磋,通過校級之間的學習交流,進一步提高教師應用資訊化教育資源的能力。

⑸四月份組織特崗教師資訊化教學資源有效應用課堂教學評比活動,參評課共計21節。有效促進了年青教師資訊化教學能力的提升,以及良好資訊素養的養成。

⑹五月份“組織資訊化教學資源有效應用”家長觀摩課2節。讓家長了解資訊化教學,共同培養學生資訊化學習資源的應用能力。

⑺六、七月份整理各學科年段的優秀教學設計、教學案例、反思教學隨筆、學期教學資源,課件、教學素材等學期優秀的資訊化教學資源,充實校園網頁資源。充分發揮校園網的功能,使校園網成為一個資源共享,交流提高的有效資訊化教學資源平臺。

3、建立校本資源庫,強化資訊化資源積累工作,把資訊化資源的積累形成制度,要求各備課組和教師個人積累優秀的課程資源、學習資源、教學素材、以及學校本的一些優秀資源,及時收集整理上傳,期末考評。逐步建立校本優質和豐富的教學資源庫滿足教學及學習過程中多樣化的需求。

4、健全規範資訊化教學資源應用的管理和激勵機制。積極探索有效的管理方法和策略,規範管理學校資訊化教學資源,防止教學資源的流失、損毀,以及利用率低發揮不了應有作用的問題。同時建立相應的獎勵機制,鼓勵教師積極研究資源、建設資源、使用資源。為教師搭建建立資源和應用資源的空間與平臺。

三、對下一步工作的思考:

1、加強校本資源庫的建設和資訊化教學資源應用的管理及激勵機制的完善。

2、重視培養學生良好的資訊素養,重視培養學生資訊化學習資源應用能力。

3、通過組織有效的資訊化教學資源應用研討活動,引導教師在已具備的資訊化教學資源應用能力的基礎上,不斷深化,促使教師在資訊化教學資源有效應用的背景下,不斷豐富教學內涵,提升教學品質。形成符合時代發展需要的,能有效培養學生探究創新能力的教學模式。

資訊化教學工作總結3

為提高我校教師的資訊科技水平,使我校教師能充分利用現代資訊科技教學資源,使用多媒體裝置教學,提高教學效率,本學期初開展對本校教師全員培訓活動。經過近一學期的培訓,教師們在多媒體運用及課件製作方面都有了較大的進步。現將此次活動開展情況總結如下:

一、領導重視,人員到位

學校領導高度重視遠端培訓工作,並將這個培訓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召開專門會議佈置了相關工作。由本校教師中曾參加過長清區教育局統一組織的教師資訊科技學科培訓活動的專職教師定期進行輔導,保障了培訓工作的順利開展。

二、科學管理,措施落實

在培訓過程中,注意做到"三個重視",即重視教師在講座中所諮詢問題的及時解答;重視理論聯絡實際;重視培訓交流研討。本著“邊培訓、邊研究、邊行動、邊總結”的思路,在遠端培訓實踐中不斷積累經驗,探索有效的執行機制,逐步構建“以教師培訓機構和教育科研部門為依託,校本研修為基礎平臺,遠端培訓為主要手段”的教師終身學習體系。

三、搭建平臺,展示交流

為了增強培訓的時效性和針對性,我校將培訓與研討研修有機結合,於20××年8月16日至8月30日期間分階段分層次地進行了全員集中學習,研討交流氣氛濃厚,紮實有效地推進此次培訓活動的進行。

四、跟蹤考核,保證質量

我校不斷探索教師培訓工作的新機制,努力實現教師培訓的“提高教育理念素養”與“切實轉變教育觀念”相結合,“掌握知識”與“運用知識”相結合,“看”與“做”相結合,“培訓”和“教研”結合,不斷提高我校教育的工作效率。

五、培訓效果

1、更新了觀念通過培訓,參加培訓的教師普遍反映更新了教育、教學觀念,拓寬了思路,對新課程的認識與實踐都有了一個質的飛躍,對自身的素質提高有很大的推動作用。

2、提高了能力通過培訓教師在多媒體有效運用方面有了較大進步,現在大部分教師可以做到得心應手地製作課件。

3、看到了不足通過培訓,加強自身科學素養和教育素養的提高成為每位老師的共識。教師要給學生一杯水,首先自己要有一桶水乃至源源不斷的溪水,這樣才能有準備地給學生一杯水。大家認識到:一個好的老師首先是一個課程工作者,再是一個教學工作者,我們必須要善於學習,善於思考,善於研究。我們的知識要不斷更新。這樣才能做到與時俱進,才不會被社會所淘汰。教育的意義是讓學生得到充分發展。

4、開闊了視野培訓讓廣大教師獲得了很多的資訊,開闊了視野,同時為今後的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許多教師都表示培訓學習不但學有所獲,更重要的.是一定要做到學有所用,把學到的知識應用到今後的教學實踐中去。

六、存在問題及反思

1、教師參與交流的意識還不夠強。

2、學習中“聽聽激動、想想感動”,“沉”下來思考不夠。

3、認識不夠,忙於應付。個別教師對此次培訓認識不夠,沒有從思想上重視起來。年齡稍大教師對自己信心不足,培訓中有畏難情緒。

總之,資訊化教學實用技術這種全新的教育理念,為教師的專業發展搭建了廣闊的平臺,為教師隊伍建設提供了新的模式。我們將不斷總結和研究,爭取在以後的培訓中取得更大成績。

資訊化教學工作總結4

資訊化教學資源有效應用工作總結 中寧縣第二中學 一年來,在自治區教研室及上級主管部門的關懷支援下,我校以電教科研為龍頭,以網路資源的開發利用和教師的資訊科技培訓為重點,以資訊化教學資源的應用和建設為核心,以教育教學模式的改革為目的,充分發揮"資訊化教學資源的有效應用試點學校"的作用,提高了教師資訊化教學資源應用的水平,使優質教學資源得以充分利用,推進了學校資訊化教學資源的有效應用。現將一年來的主要工作總結如下:

一、明確任務,建立管理機制

學校成立了以校長為組長的工作小組,明確工作職責。校長室負責制定和落實資訊化教學資源有效應用的工作方案,創造條件,組織對工作過程的管理和評價,協調各部門工作。教導處負責制定各類推進工作專題方案,收集資料,指導優質課例的設計和專題講座,開展資訊化教學資源應用的研究與落實,參與資源庫的設計與教學資源的建設,組織開展教師培訓。學校成立了業務指導組,由學校網路管理人員、資訊科技教師和各組青年教師骨幹教師、學科帶頭人擔任,一方面輔導一般教師收集、整理資訊資源、素材、製作課件,另一方面督促指導一般教師適時運用好現有資訊化教學資源(資訊化資源包括:媒體素材、題庫、試卷素材庫、課件與網路課件、課程案例、文獻資料、常見問題解答、網路課程資源、資源目錄索引等),讓其真正發揮效能。為確保資訊化教學資源的有效應用,學校把資訊化教學資源有效應用的推進工作納入學校工作計劃與教學工作計劃中,並且制定了網路管理制度、多媒體教學裝置管理規章、教師計算機使用管理規章等一系列規章制度,建立了教師資訊化教學資源應用的獎勵制度及評價細則等一系列激勵政策和評價機制,使教師有時間、有精力、有內需力研究資源,建設資源,使用資源。

二、合理規劃,建好應用環境

我校注重合理規劃,努力建設好資訊化教育資源的應用環境。在上級主管部門的支援下,學校爭取到中央宣傳部、文明辦等部門舉辦的 "綠色電腦進西部活動"資助,共收到捐贈電腦40臺全部用於師生培訓學習,學校建有寬頻資訊網路、校園廣播音響網路、校園電話網路、校園安防網路、多媒體教學網路等資訊化網路設施;設有專用教室多媒體6個,網路教室4個,並對網路教室進行了改造,鋪設了防靜電地板,配備了投影儀,音響設施等;建成教師電子備課室一個,配置了23臺配置高、效能好的專用電腦;開設綠色網咖一個,配備了56臺專用電腦,安裝了學生機168臺,為教師辦公和專題研究創造了條件,為學生提升資訊素養搭建了平臺,極大地改善了學校資訊化教學設施。經過學校努力,學校管理的資訊化也逐步成為現實,學校的學籍檔案管理、財產管理、財務管理等已經應用數字化管理系統,進一步推進了學校網路、網路教研論壇、學校校本資源庫、學校QQ群平臺,學校檔案傳送平臺的有效應用。

三、提高教師資訊化應用能力

1)規定教師應用資訊科技上課和參與網路教研的必要次數,指導和鼓勵教師利用資訊科技上課,學會通過網路參與教研活動,利用學校網路平臺組織教師開展開展不同形式和型別的教研研討活動,進行集體備課說課、網上評課、撰寫教學反思、點評教學案例、解答教學問題、積累學科資料等,通過教師QQ群、電子答疑、教師Blog等多種形式,提升教師資訊化教學能力,實現資源共享,成員之間討論交流,拓展教師合作交流的空間,發揮團隊合作的優勢,促進團隊的共同提高。

2)開展聚焦課堂的教師教學展示活動。教學展示活動分為三個層次:新進教師的"上崗課"、中青年教師的"評選課",優秀教師的"示範課",要求按照說課、做課、評課的程式將教案及相關課件上網,並將展示課拍攝成課堂實錄,放在網路平臺上,供網路教研之用。(在教學展示活動中,通過教師的互動互助、彼此支援,在表達自我經驗,分享他人成果的過程中得到收穫和提高,形成同行之間交流與合作的氛圍。)評出優質課進行公開展示,推薦參加各種比賽。

3)開展資訊化教育專項教學技能評比活動。每學年組織一次多媒體資源教學應用課堂教學比賽活動。根據教學流程設計教師教學基本功比賽活動(比如:電子備課、課件製作、電子教案設計、關於多媒體資源應用的教學反思或論文等),使教師的基本技能更加過硬,鑽研、把握、設計教材的能力不斷提高。每學期舉辦一次教學課件評比活動,鼓勵教師自制課件,積累我校的優秀課件,推薦參加縣級及縣級以上的課件比賽。

4)豐富培訓形式和內容,對教師進行計算機基本技能、多媒體操作技能、現代教育技術、網路平臺使用技能等的分層次培訓,增加培訓數量,考核培訓效果;逐步構建全校互動的教師部落格群,幫助教師解決在資訊化教學資源應用中存在的問題。

5)明確各年齡段的資訊化技術發展指標。為促進各年齡段教師的發展,我們設定了不同年齡段教師的發展指標。35歲(含35歲)以下的教師,熟悉掌握計算機知識和多媒體課件應用的同時,每年完成:參與一個課題研究,進行一次校級教學研討課展示,上交3——5個課件及教學設計,上交一篇相關論文或教學反思,進行一次校級資訊科技技能展示或交流。36—45歲(含45歲)的教師,每年完成:參與一個小課題研究,進行一次校級教學展示,上交2——3個課件及教學設計,上交一篇相關的論文或教學反思,進行一次校級。45歲以上的教師完成:逐步熟悉資訊科技裝置的使用,觀摩教學研討課,參與資訊科技與教學整合應用展示或交流,參加一個課題研究,上交一篇相關的論文或經驗總結等。

6)積極開展面向教師的資訊化教學資源的應用培訓,基於校本,多元拓展,促進教師資訊科技能力的發展。教師是學校資訊化工程實施的關鍵,本學年通過專業培訓、校本培訓和外出學習3種方式,有計劃地實施分層培訓,學校派出田巨集友、尹霞、萬曉霞等資訊科技專職教師參加各級各類網路管員培訓;派出徐姍姍、白玉紅、王偉娟等30多名教師參加各類學習,不斷向兄弟學校的資訊科技老師進行交流,組織研討;學校通過全校性集中學習時間大力宣傳資訊科技教育的優越性和必要性,讓老師們感受資訊科技和網路科技對教學所帶來的衝擊,引導教師不斷的更新教育理念。學校及時組織全體教師現代教育技術裝置操作的培訓6次,讓每位教師都能掌握正確的使用方法,進行了多媒體制作校本課程培訓3次,全校85%的教師參加了培訓。學校積極爭取到暑期英特爾教育的培訓專案在我校進行,又有田璐等6位青年教師參加了英特爾未來教育的培訓,再由他們培訓其他教師,現有135名教師取得了英特爾培訓合格證。安排校領導參加各種遠端教育培訓,通過培訓,促進了校領導資訊化技術的提升。本學期組織青年骨幹教師進行互動式電子白板使用技術的培訓2次,觀看相關技術運用的課堂實錄,引導教師多在教育教學實踐中應用資訊化技術。為此,學校主動要求承辦全縣的各種與現代教育技術相關的教學教研比賽活動10次,如"全縣青年教師優質課評比"、"英特爾未來技能培訓"、"中國小生藝術作品的評比"、縣科協的"科普知識展示活動"、縣"會考資訊科技測試活動"、"全縣優秀主題班會評比活動"、"全縣新分配教師崗前培訓"等,借活動促進教師的資訊化意識,提高了教師的資訊素養,為進一步提升教師資訊化教學資源應用能力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7)利用資訊化教學資源平臺,積極開展課題研究,促進教師科研能力提高。通過資訊化教學資源應用的實踐,開展小課題研究活動,提高資訊科技在學校各層面應用的有效性,提升教師的'科研能力和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高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以學校的資訊化教學資源應用的現狀為基礎,以學校各部門自身的特點為抓手,統籌規劃學校教育科研,確定科研重點,確立研究課題,設計課題實施方案,有序推進教育教學和資訊科技的整合,切實開展實踐研究活動。) 8)以資訊化教學資源的應用推進為契機,推動課程的實踐研究與探索。按學科需要,結合英特爾?未來教育專案的理念,推行網路多媒體教學環境下的單元教學設計活動,開展學科課程與資訊科技整合的研究,靈活運用多媒體和網路資源進行學科課堂教學,探索學生掌握知識、提高技能、擴充套件思維,培養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方法與途徑。

五、培養學生的現代資訊意識

1)加強資訊科技學科教學,增強學生資訊科技基礎知識和技能。

認真執行國家教委頒佈的《中國小計算機課程指導綱要精神》,幫助學生建立對計算機的感性認識,使學生了解計算機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培養學生學習使用計算機的興趣與意識,瞭解計算機的基本常識,學會計算機的一般使用方法,指導學生學會文明健康上網的方法。

2)開設資訊科技興趣活動,以多樣的資訊化活動,提升學生的資訊素養。

為學生提供良好的資訊環境,定期開放校園計算機房和"綠色網咖", 組織各類興趣活動小組,定期舉辦電子小報製作,網頁製作,動畫製作等學習班,舉辦資訊科技應用大賽,挑選優秀學生作品一推薦優秀學生參加各種中國小生電腦製作大賽、中學生資訊科技奧林匹克比賽等活動,提升學生的資訊化水平。資訊化教學資源的應用 。

六、充分利用網路教室推進學校教育教學現代化 。

學校教育教學現代化包括教育手段現代化和教育教學思想現代化。代表資訊科技的網路教室是教育手段現代化的主要體現。充分利用網路教室和校園網推進學校教育教學現代化,主要指推進學校教育教學思想方法現代化。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推進學校教育教學思想方法現代化"是各級電教部門和中國小校的工作重點和工作難點。如果現代教育技術手段不能與學科教學"融合"

在一起,不能與教育教學改革結合在一起,就會成為學校的一個點綴。

本學年,我校大膽實踐,利用網路教室進行教學活動,帶動各教研組共同來探索如何利用網路教室進行授課,起步階段主要是學習如何在網路教室環境下設計教學,到下學期通過實踐逐步完善這樣的教學模式。

七、積極推進,有序落實應用。

學校在資訊化教學資源有效應用工作的推進過程中,非常重視積累經驗和教訓,注重在主要環節上做好示範、指導和服務,有序有效落實應用,積極發揮資訊科技的作用。

教師藉助於已有技能,搜尋網路資源,製作教學課件,有效提高了教育教學效能。學校定期統計教師使用多媒體教學的課堂並對錶現突出者予以表揚獎勵。目前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使用資訊科技的學科和人員覆蓋率達80%,課時覆蓋率達70%。學校適時結合教育教學實際,開展教學競賽活動,促進資訊化教學資源的建設和使用,在全校舉行了"課件製作大賽"、"說課標、說教材、教法大賽"、"青年教師優質課大賽"、"優秀主題班會評比活動"、"青年教師讀書報告會"等比賽活動,要求教師全部應用多媒體技術,很多教師運用現代教育技術開展課堂教學,提高了課堂教學水平。

在今年10月下旬舉行的"全縣青年教師優質課評比活動"中,我校11人蔘賽,其中薛芳、田璐、房瑾等4人獲一等獎,張海波5人獲二等獎,李娟等2人獲三等獎,無論是獲獎人數還是等次都居全縣第一。

利用學校網路平臺組織教師開展了不同形式和型別的教育教學研討活動,進行集體備課說課、網上評課、撰寫教學反思、點評教學案例、解答教學問題、積累學科資料等,通過教師QQ群、跟帖等多種形式,提升教師資訊化教學能力,實現資源共享,成員之間討論交流,拓展了教師合作交流的空間,發揮了團隊合作的優勢,促進團隊的共同提高,在集體備課說課、點評教學案例方面,英語教研組已為其他學科組樹立了很好的榜樣。與此同時,學校加強了資訊科技和學科教學的整合研究。在各種比賽活動開展過程中,學校將學科教學的課堂實錄下來,各學科組適時組織教師有計劃地對優秀課件進行微格教學的研討,交流研究學科教學與資訊科技的有效融合,積極探索現代資訊科技與各學科教學整合的教學模式,如理化生組針對"多媒體課中如何達到資訊科技與學生動手實驗的有效整合",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與資訊科技的有效整合"等,並鼓勵教師根據研討情況上展示課、研討課,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促進了教師的教學改革與創新,促進了教師教學觀念轉變,教學手段的更新,教學方法的變革,教學結構的優化。同時,我校最突出的特點是學科教學利用網路教室上課,學生人手一臺計算機,打破了唯有資訊科技課學生在網路教室上課的陳規,全校率先將"健康教育"、"廉政教育"、"生物"、"地理"等學科的教學推進微機室上,引導學生自己動手利用網路學習,在老師的正確指導下,以"網上查閱資料——互相交流討論——總結概括——彙報展示——教師點評引導"的模式,擴充套件了學生的思維、聯想與想象,有效激發了學生的情感,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學校組織開展計算機興趣小組活動,注重引導學生正確應用網路資訊開展學習活動,如開展"愛我校園"徵文交流活動、安全知識網路競賽活動、廉政文化進校園電子小抄報展評活動、學生書法展評活動,培養學生計算機應用能力與資訊素養,培養一些特長生的技能,參加各種資訊科技大賽,10人獲獎。同時,引導學生正確使用網路學習資源,遠離網咖、遊戲,充分發揮綠色網咖的作用。

學校引導、鼓勵教師實踐網路教研應用,學校充分運用和發揮資訊平臺的作用,引導教師通過資訊平臺交流教學設計、教學感想、教學反思等教學問題進行專業知識學習與互相交流幫助,為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發揮媒介作用。學校組織教師通過學校FTP資源庫進行收集和交流,形成學校特色的校本教學資源庫,將自己教研資料上傳學校教研平臺進行展示,通過多種培訓形式,利用各種活動的開展,積極開發校本資源,積極收集整理各組各級優質教學資源補充到學科教學資源庫中,並對資源進行科學合理的規劃和科學分類,庫內課件、備課、作業設計等各種資源已有17種資料夾。進一步完善學校網站建設,使數字資源的建設形成一定的規模,提高使用效率。

開展課堂教學研究,組織教師積極參加各種網上教研活動,地理、歷史、音樂、美術、體育等學科教師已率先與全區甚至全國各地的名師進行交流研討,探討教育教學中出現的疑難問題,取得良好效果,極大地調動了教師進行網路教研的積極性。學校積極鼓勵開展資源應用課題研究,促進教師科研能力的提高。數學組、理化生組等學科組利用網路資訊資源,通過網路蒐集資料、篩選整理、結合實際教師編寫、設計定稿的形式編寫了趣味性強,易於拓展學生思維和知識面,引導學生自我學習的校本教材《五彩的物理》、《化學照亮生活》、《數學樂園》及《回族文化知識讀本》等在全校師生中閱讀學習,贏得了師生的讚譽。今年王紹榮等36名教師在各級各類的"電教論文"、"課件設計"等比賽中獲獎,舒心、尹霞等8名教師在"中國小電腦製作活動"中獲獎,學校也擴大了資訊化教學資源的容量,提高資源的利用率,學校一邊建設資訊化教學資源庫,一邊引導教師合理使用,提高了教師蒐集、處理資訊的能力,提升了資訊科技與學科教學整合的能力。

八、推進學校資訊化教學資源有效應用的想法。

資訊化教學資源的有效應用之路的確是任重而道遠,永無止境。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們將繼續努力,加強教師資訊化綜合能力的培養,加大資源建設與應用的步伐,加快對資訊科技與學科教學整合的研究,使優質教學資源得以充分利用,更好地推進我校資訊化教學資源有效應用的工作。

基於我校現有的裝置及總體情況,我校主要在"多媒體網路教室環境下授課"中有一些想法,並做了一些簡單規劃,力爭在20xx年末取得巨大的收穫。

1、目標 (1)探索在多媒體網路教室環境下教與學的教學理論和教學模式 (2)研究在多媒體網路教室環境下教與學的體系結構 (3)探索在多媒體網路教室環境下教與學在教學實踐中的應用與研究 2、內容 (1)培養適應建立在多媒體網路教室環境下教學的教師隊伍 (2)建立在多媒體網路教室環境下教與學的體系結構 (3)研究在多媒體網路教室環境下教與學的教學理論和教學模式以及教學實踐 3、實施過程 3。1方法 我們根據自己的實際,確定了以行動研究為主,其他方法協助的研究方案。

1、文獻法:關注國內外資訊科技發展動態,收集積累相關的文獻資料,提高教師的理論水平。通過研究文獻活動,全面、正確地瞭解、掌握所研究的問題。我們還重點關注網路上和本課題相關的其他資訊,以指導我們的研究。

2、觀察法:在實驗的不同階段有針對地對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並進行進行測評,聽取教師和學生對網路教學的評價和意見,及時調整研究方案。

3、行動法:在行動中研究,在研究中行動。理論聯絡實際,積極探討網路環境下教與學的規律,並及時總結。

4、個案研究法:通過個案研究,由點及面,瞭解教師和學生在多媒體網路中教與學的新狀態,從中發現規律。

在研究中我們採用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辦法,整個課題的研究,我們將實施滾動式推進,邊研究、邊實踐、邊總結、邊出成果。

2課題研究的步驟 到目前,我們的課題研究還在前期準備階段,我們的研究目標是以積極進取的態度去探索、研究網路教學,以適應新形勢下素質教育的實施,適應教育的三個面向的要求。

我們對本校老師進行了資訊科技在教學中運用的校本培訓。通過培訓,我校所有教師都能夠比較熟練地使用PPT課件,45歲以下教師至少會使用一種工具自己製作課件,青年教師都能熟練使用常見軟體製作有一定質量的課件。我們還對教師進行網路資源使用的全員培訓,充分利用我們校園網的功能,開展教育教學研究。

我們討論研究了網路環境中學生學習狀態。在資訊科技與課程整合方面做了嘗試和探索,觀察了學生運用網路資源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並研究了對策,推進了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的運用,使現代教育技術在我校日常教學中得到廣泛運用。

我們邊研究邊積累,以課題組為核心,發動教師參與,製作了一些適合本校實際的課件,豐富我校教學資源。

我們注重培養學生使用電腦和網路的能力。為了使學生適應資訊環境下的學習,我們利用電腦課、興趣小組等時間培養學生使用網路資源、使用電腦的能力。我們學生現在網路資源搜尋使用、文字編輯、電腦繪畫等方面都具備了一定的能力。

資訊化教學工作總結5

我校現有教學班25個,在校生1463人,教職工84人,是自治區資訊化建設應用試點學校。多年來,學校一直堅持把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的應用,納入到教育教學改革和發展的整體工作中去,將資訊科技教育與各種教育形式相結合,充分發揮資訊科技教育的優勢,探索資訊科技在教育教學及教育管理工作中的應用,現將我校資訊化教學資源應用總結如下:

一、資訊化環境

硬體設施:目前學校有學生微機教室3個,學生機149臺,生機配備比例為1:xx;師機配備比例為1:2;校園網20xx年接入,使用xx兆光纖為教師提供上網服務,能滿足資訊化教學基本要求。學校25個教學班,已有22個教室安裝多媒體數字化投影裝置,3個教室安裝互動式電子白板,1個多媒體數字化階梯教室。設有校資訊中心及資訊科技教研組,有專人對學校網站以及硬體設施維護。

軟體建設:在校園資訊化應用平臺建設方面,加強了網站建設,建立了興涇回中網路平臺。充分發揮學校網路的作用,學校各部門積極向網站傳遞上級檔案、學校及有關部門教育教學資訊,加強了對學校的宣傳,服務於教師的教育教學。教師能向網站上傳教學心得、論文、教學設計、教學經驗等,並努力實現多媒體教學、網路教學、視訊服務和遠端教育相結合。

二、資訊化資源應用現狀

1、教師應用資訊化資源情況

學校共有教師84人,其中35週歲以下青年教師35人,中學高階教師13人,各級教學骨幹教師26人,學校大多數教師已經具備一定的資訊科技能力。對教師專業發展、教育資源方面學校已有投入,組織教師開展資訊培訓。大部分教師都在自己教學中將資訊科技與課程整合在一起,並充分認識到其重要性。並在網路辦公、收集加工網上資訊、網上釋出與交流資訊、製作課件、多媒體教學等方面都達到了一定的水平。

2、學生資訊化資源應用情況

學校現有5名資訊科技教師,全校資訊科技周課時數50節,學生一週上機課時2節。學期末會對學生資訊科技進行測評,成績良好。資訊科技教師在上課之餘會舉辦本年級的資訊科技比賽,激發學生學習這門課的熱情,促進學生資訊科技水平的提高。但由於學校處於農村地區,學生多數沒有家用電腦,所以只能在上機課時學習一些操作知識,而不能在學習中自主有效的運用資訊化教育資源,也導致了學生資訊化教育資源的效用不能充分發揮。

三、推進資訊化教學資源應用進展

1、加強了制度建設,提高了學校資訊科技管理水平。

學校建立了資訊科技管理及應用工作推進機制,形成學校教育資源資訊化有效應用推進的規劃與方案,完善了資訊科技管理的相關規章制度,促進學校資訊科技設施的規範管理,保障學校各項資訊科技應用的探索與實踐。

2、以青年教師為突破口,加強了資訊科技培訓,提高教師的資訊素養。

在自治區、市、西夏區組織資訊科技專題培訓的基礎上,在本校開展了分層次、按需求的教育專業培訓,從常規入手,培養骨幹教師等行之有效的方法,提高教師在教育教學工作中資訊科技的應用能力,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

3、逐漸完善資源庫建設,推進資訊科技的普及應用

我校通過教學資源建設、互動教研,加強教學資源共享,促進了教師的資訊素養和專業發展,基本普及資訊化教學資源在課堂中的有效應用。

4、科研引領,塑造學校資訊化的辦學氛圍

開展了資訊科技應用的各類研究與實踐,促進學校資訊科技應用的有效性,結合學校辦學特色和校園文化建設,塑造學校資訊化的辦學氛圍。

四、推進資訊化教學資源應用具體措施

1、利用資訊化教育資源有效應用的推進,藉助校園網構建起我校的網路辦公管理系統、校本教學資源管理系統、遠端教學管理系統等模組,學校教務管理工作基本實現無紙化辦公,加上自治區、市統一推廣使用的各類教育管理及教學資源系統,初步形成覆蓋學校教育教學及教育管理方方面面的校園資訊化應用平臺,為資訊科技在教育教學及教育管理中的有效應用提供良好的軟體環境,充分發揮現有裝置最大作用,促進教育教學管理,切實有效提高教學質量。

2、有針對性提高教研組長、備課組長、部分教師資訊科技操作能力,全面提升教師資訊化教學能力,培養部分骨幹教師的學科科研能力。引導教師促進資訊科技與學科課程整合,逐步實現教師教學方式的變革。

3、立足課堂,以課堂教學為中心,拓寬數字資源來源渠道,儘量滿足教師課堂教學的需求,實現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多樣化,有效性,並做好數字資源的收集整理再利用,努力提升課堂教學的創新力。

4、優化學生資訊化應用環境,促進學生學習方式依託資訊化教育資源有效應用而變革,積極開展校級或班級的資訊化活動,不斷提升學生資訊素養。

5、進一步健全和完善學校資訊化管理體制,加強資訊化管理制度建設,初步形成學校資訊化教育資源有效應用的執行機制,切實助推發展。

6、開學伊始,學校就對ftp自由空間進行了設定,原來只能在內網訪問,通過設定,將其改成了外網也能訪問。這樣方便了老師的工件,許多檔案和資訊都可以通過ftp來進行傳遞。ftp中存放了一些常用的教學和辦公方面的軟體,還建立了一個教學資源共享的資料夾,以便各學科教師將一些比較好的教案和教學方面的資源與其他教師進行共享,讓教學資源得到充分利用。經過學校資訊化工作小組中各成員的一起努力,我校對學校校內網進行了重新的建設,教學資源庫等相關功能,為學校教師的資訊交流提供了更加完善的`平臺。

7、為了進一步加強教師教學方面的交流,學校拍攝了各個教研組拍攝了大量的視訊課程,並通過學校網管員將這些視訊課程放在學校ftp資源庫庫中,每位教師下載收看視訊課程,並通過學校的教師論壇分別發表自己的看法,使教師在討論當中學到了很多教學方面的經驗。

五、今後工作目標

通過自治區推進資訊化教學資源應用試點學校工作部署,大力開展網路環境下教與學及教學管理的研究與實踐,注重在教學活動與學生學習中有效運用資訊化教學資源,充分發揮資訊化教學資源的效用,提高教學質量和學校效率。依託資訊化有效教育資源應用,基本建成一支結構合理,規模適當,具有先進的教學理念、良好專業素質,紮實資訊化運用能力的教師隊伍;初步實現教學培養模式的轉型,體現教學過程中學生的主體地位和自主精神;基本實現教育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提升,體現人本思想,注重人的自主、自覺、自律和自我實現;形成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

資訊化教學工作總結6

作為學校公共服務體系的主要組成部分,校園網路已成為學校重要的基礎設施。在校領導的大力支援下,我們的校園網路基礎設施面貌得到了比較大的改變,與之相適應的校園資訊化水平也得到了較大提高,針對我校在資訊工作的要求,我們確立了學校資訊化建設的指導總則和總體目標,並制定了校園資訊化建設的分階段實施方案,以期對今後進一步的校園資訊化建設提供良好的發展之路。

一、抓領導,確立崗位分工責任制為特徵的管理機制

圍繞學校資訊化發展方案,發揮資訊科技在教育中的積極作用,促進資訊科技與各學科課程的整合,提高學生的'資訊科技能力,提升教師的教學資訊科技水平,深化現代教育技術在教育系統的應用,保持我校教育資訊化的創新與活力。建立智慧化、網路化與個性化的數字化環境,推進學校向現代化教育的轉變,加速學校教育均衡發展和內涵發展。推動我校的教育資訊化和智慧化。進一步完善我校數字化建設步伐。

二、抓建設,確立優化資源配置為特徵的執行機制

現在教師的每堂新授課都能保證應用多媒體,基本上所有老師都能利用電腦查閱資料、電子備課、製作課件等,學校已經建立起比較完整的資源庫。電腦和多媒體裝置已經成為教師日常教學工作的必備,實現了辦公的電腦化和網路化。

三、抓應用,確立構建數字化為特徵的校園氛圍

學校在初步完善校園網路的平臺建設之後,把工作的重點轉移到如何讓它充分的發揮作用,讓全體師生充分感受數字化校園的魅力。

1、搭建學校網站系統,營造良好的資訊化環境。

2、抓好資源建設,支撐新的課程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