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教學反思

《位置與方向》數學教學反思

身為一位優秀的教師,我們的工作之一就是課堂教學,通過教學反思可以快速積累我們的教學經驗,那麼寫教學反思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位置與方向》數學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分享。

《位置與方向》數學教學反思

《位置與方向》數學教學反思1

三下《位置與方向》這個單元是在學生認識了上、下、前、後、左、右這幾個基本空間方位後,再來學習東、南、西、北等八個方位的。在這個單元,學生要知道生活中的方向和地圖上的方向,還要會看路線圖,根據方向來指路。對空間觀念差的孩子來說,這個單元的學習簡直是在雲裡霧裡走,分不清方向。

為了幫助孩子們認識這麼多方位,會辨認方向並指路,我採取了以下措施:

1.在生活常識的基礎上認識方向

學生對太陽東昇西落、北極星、指南針、夏天南風、冬天北風等現象都有一定的'認識,上課時把他們的已知經驗引發出來進行復習,自然聯絡到四個方向的認識上。然後通過變換位置指認方向,學生明白了位置的改變使我們面對的方向不一樣,畫下的方點陣圖也不一樣,為了方便看圖,統一了“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畫圖方法。

2.利用各種途徑來記憶方向

學生即使知道了方向,但指認起來依然困難重重,極易混淆東西、南北,更不用說八個方位一起記了。我首先讓學生在每一幅圖中標明方向再來辨認,減低難度。然後以自己的身體為中心,用固定的手勢來表示固定的方向,如指右上為東北,右下為東南等。再通過遊戲練習來鞏固記憶,在練習中不斷地指認多次鞏固。

為了和抽象的題目建立更緊密的聯絡,我又想出了箭頭記憶法幫助學生來記方向,把手勢化為紙上的箭頭,來記憶八個方向。在做題時可以直接用箭頭來幫忙,從哪兒到哪兒,畫箭頭,然後認箭頭方向就比較容易了。

3.同桌合作,多說多練多運用

學生總以為自己方向都認識,覺得這個單元根本不用老師教,自己完全可以解決,所以上課時注意力不太集中,老喜歡做後面的題目。為了讓學生能夠利用好上課的時間,我在一個內容的學習後都會讓他們及時鞏固,特別注意讓他們互相說說,考考,指指。有時在學習之前就讓他們自己先表現下自己會的。這樣做,使他們上課時更投入,而且互相之間互相考察,也可以讓會的教不會的。常常用遊戲的形式,也讓他們願意主動聽清規則和要求。

《位置與方向》數學教學反思2

本節課教學時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在操場上進行實際生活中的辨別東南西北,第二部分在教室內進行學校示意圖的繪製。對於三年級的學生來說,東南西北方位概念的掌握還是比較抽象的,學生需要大量的感性支援和豐富的表象積累。因此,教師大膽地將上課的地點定在學校的操場,教學時以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為基礎,讓學生在操場上通過大量的活動、遊戲,親身體驗方位的知識,積累自己的感受,使學生有一定的'方向感,並學會辨認東、南、西、北。在學生獲得具體感知後,到教室裡用自己的思維去嘗試將具體的景物抽象成平面圖,在展示交流中知道上北下南、左西右東。應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培養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拓寬了學生的視野,讓學生進一步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緊密聯絡。

《位置與方向》數學教學反思3

本節課的學習是學生在學習了東、南、西、北和東南、東北、西南、西北的8個方向的基礎上學習的,學生對於前面的學習掌握還可以,但是這節課主要在於怎麼確定位置,學生經過討論得出:第一種說法不是很準,第二種說得很麻煩,第三種比較合理、準確。老師接著追問:“這樣就能確定A點的位置嗎?”,並且老師在此方向上再任意點一點。老師在平面圖上這麼一點,點醒了聰明的學生,馬上又同學舉手說“還要說明起點到1號點的距離,否則就不知道從起點出發,沿著東偏北30°的方向大概走多遠,需要多久。”其他學生聽了也就明白了。能夠根據方向、距離確定一個物體的位置,二者缺一不可。

但是,在練習的過程中,出現了很多的問題,主要是有不少同學不會用量角器了,量角器在本子上轉來轉去,不知道怎麼放,還有的'同學量成了那個夾角大的角的度數了。老師有再次強調,在生活中一般我們先說與物體所在方向離得較近的方位,所以我們一般量夾角小的那個角,看一看它就從離得較近的方位開始偏,並且習慣上讓0刻度對準較近的那個方位,然後看角的另一邊對應的度數,這樣一般就不會出錯了。

《位置與方向》數學教學反思4

您現在正在閱讀的《方向與位置》教學反思文章內容由收集!本站將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學資源!《方向與位置》教學反思位置與方向一課的內容是比較抽象的,要求學生建立比較形象具體的方位感,瞭解道數學與生活的密切關係,體會到學習活動是人類為了生存與發展所進行的必要活動,從中認識數學學習的價值,增強對數學的情感體驗。

《課標》指出:人人學由價值的數學。有價值的數學應該在與學生的現實生活和以往的知識體驗有密切的聯絡;有價值的數學學習體驗應當極大的豐富學生的現實生活,學會因為數學學習而感到生活的豐富多彩,感受數學學習的內在魅力。

我在進行本課教學的時候,通過讓學生觀察教室內外的景物,藉助自身的前後左右、周圍的建築物或其他景物的的辨別,瞭解東南西北四個基本方向,使學生知道位置隨著參照物(即標準位置)的變化而不同,但東南西北四個方向是不會變化的。使學生了解生活中的位置和平面圖上方向之間的轉化關係。

組織學生觀察討論,動手畫一畫、擺一擺,進一步深入瞭解以自己為標準位置,周圍景物的方向。在學生確立東南西北方向的基礎上,學習東北、東南、西北、西南四個方向,藉助課件的直觀形象性,深化對8個方向地辨別,建立正確的方向感。在學生具備8個方向的辨別能力之後,讓學生進一步運用量角器量出景物與一個方向之間的夾角,試著怎樣說出來更加準確一些,互相討論並說說自己的想法,再進一步確定正確的`說法。在學生學會辨別8個方向以後,讓學生動手畫一畫教室裡門窗的方向,畫一畫學校周圍建築物的大概方向通過課件演示的練習進一步加深對所學內容的理解。

我再教學的過程中,注重學生的學習自主性,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鼓勵學生合作、思考、討論,拓展學生的學習思路;同時,注意引導學生把所學的知識或發現的規律運用到實際中去,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知識的能力。

當然,方向感弱、學習基礎差的學生在學習之後,不能清楚準確地辨別出建築物的方向。在以後開展同樣形式學習的時候,對此類學生需要更加細緻深入地加以引導與個別指導,才能達到基本的學習目標。

《位置與方向》數學教學反思5

本週結束了位置與方向的教學,有了前一年的教學經驗,我對自己的教學又有的更深刻的反思。

我在一開始介紹方向時,主動讓學生自己的尋找以前認識的主方向,複習以前學過的知識。在新授課的教學上,採取遊戲的方式引入,利用座位的組、排找主人遊戲過渡到利用方向與距離來確定地點,學生們能很快的接受,學習起來很輕鬆,只要稍加在確定角度的問題給予自然的指導,一節課就很好的能被學生掌握好。

相對位置的教學,我同樣採取了利用位置做遊戲的方式教學,利用“我在你的前面,你在我的後面”的模式套用到教學上,學生們也能很快的切換觀測點的思維,並且能用相對的方向描述兩個地點的.相對位置,教學效果也不錯。

對於以前學生們的難點動手作路線圖,我採用合作的形式教學,小組合作完成一副線路圖,這樣學生們可以互相指導,都參加了思考與動手,再單獨讓他們完成路線圖,這樣對於能力差的學生來說也是一種引導,動手起來也會更好。

這次的方向與位置教學學的反映不錯,學生們測試的結果也好了很多,看來每次相同的教學,步同的方法,都能帶來新的創新,教學需要創新!

《位置與方向》數學教學反思6

在教學《方向與位置》時,我精心設計了幾個情境,其中別具匠新的應該屬“為外國朋友畫學校地圖”的情境了。這樣的情境合情合理,較為真實,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然而,由於我的疏忽大意,使這較為真實的情境變的有點假,不客氣的說是一種欺騙。

在學生到實物投影前交流同桌合畫的學校地圖時,我只顧順應過渡到自己下面的教學環節,而馬上說“由於他們的畫法不一樣,使大家交流起來很不方便,所以我們通常把地圖的方向按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規則統一起來”,並沒有及時對下面的`同學進行反饋,課堂教學結束時也沒有告訴他們如何處理這些地圖。結果下課後,我發現:有的同學用這張地圖疊成了小飛機;有的同學乾脆揉成一團丟在垃圾桶裡,居然沒有一個同學來問我這張地圖還給不給外國朋友了……這讓我不由的反思自己:為什麼我的話有頭無尾呢?孩子們早已習慣了老師那虛假的情境嗎?難道所謂的情境就意味著欺騙?

其實,我只要最後說一句:“下課時把你們的地圖交給老師,相信外國朋友們看到了一定會非常高興!”這樣,不僅儲存了同學們對我的信任,同時也尊重了他們的勞動成果。

然而,每一堂課總是與完美擦肩而過,遺憾:一個無言的結局……

《位置與方向》數學教學反思7

本節課的內容是在學生已經積累了一些確定位置的感性經驗,並通過第一學段的學習,學生已經知道了東、南、西、北、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八個方向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在此基礎上,讓學生學習根據方向和距離兩個條件確定物體的位置,並描述簡單的路線圖。使學生進一步從方位的角度認識事物,更全面的感知和體驗周圍的事物,發展空間觀念《位置與方向》教學反思《位置與方向》教學反思。

成功之處:

1.學生通過課前瞭解有關定向運動方面的知識,知道定向運動是根據地圖指示,選擇最佳路線,達到目的地的一項運動。參加比賽的運動員要具備藉助地圖的指示和識別方向的能力,也是一項智力和體力並存的一項運動。可以豐富學生的視野,拓展知識面,瞭解數學課本之外的一些知識,學生非常感興趣。

2.學生通過本課的學習不僅知道根據方向和距離兩個條件確定物體的`位置,還知道要確定物體的位置所要具備的四個要素:觀測點、方向、角度、距離。這對於後面學習在平面圖上標出校園內各建築物的位置打下良好的基礎。

不足之處:

1.習題的處理上,個別學生出現不會用量角器量角度的現象,不知道0刻度線與哪條座標軸對齊《位置與方向》教學反思教學反思。

再教設計:

1.要側重於對量角器放置問題的解決,真正讓學生明白東偏北就是把量角器的0刻度線與東對齊,從東向北數30°,也就是從0刻度線向北數出30°。

2.不僅要注重對路線的描述,還要注重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體會描述簡單路線圖應具備的四要素:觀測點、方向、角度和距離。

《位置與方向》數學教學反思8

位置與方向一課的內容是比較抽象的,要求學生建立比較形象具體的方位感,瞭解道數學與生活的密切關係,體會到學習活動是人類為了生存與發展所進行的必要活動,從中認識數學學習的價值,增強對數學的情感體驗。

《課標》指出: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有價值的數學應該在與學生的現實生活和以往的知識體驗有密切的聯絡;有價值的數學學習體驗應當極大的豐富學生的現實生活,學會因為數學學習而感到生活的豐富多彩,感受數學學習的內在魅力。

我在進行本課教學的時候,通過讓學生觀察教室外的'景物,藉助操場的旗杆為中心,讓學生觀察旗杆的東、南、西、北各有哪些建築物?瞭解東南西北四個基本方向,並知道這四個基本方向在地圖上怎樣表示,使學生了解生活中的位置和平面圖上方向之間的轉化關係。接著讓學生觀察幼兒園、廁所、伙房等各在旗杆的什麼方向上,學生自然知道這一些建築物都不是在四個基本方向上,從而引出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四個新的方向。然後組織學生動手畫一畫,在給出一個方向的基礎上能寫出其他七個方向,並討論這八個方向之間的關係以便加強記憶。再出示資訊窗的圖讓學生自己解決問題,然後課件出示一個路線圖讓學生通過米數來描述方向和位置通過課件演示的練習進一步加深對所學內容的理解。

我在教學的過程中,注重學生的學習自主性,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鼓勵學生合作、思考、討論,拓展學生的學習思路;同時,注意引導學生把所學的知識或發現的規律運用到實際中去,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知識的能力。

當然,方向感弱、學習基礎差的學生在學習之後,不能清楚準確地辨別出建築物的方向和行走路線。在以後開展同樣形式學習的時候,對此類學生需要更加細緻深入地加以引導與個別指導,才能達到基本的學習目標。

《位置與方向》數學教學反思9

《位置與方向》這個單元內容包括“上、下”,“前、後”,“左、右”和“確定位置”四個小節。

我覺得在教學中應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隨時引導學生把所學的數學知識應用到他們親手擺放物體,說一說自己所在的位置,在教學時,我儘量抓住一年級的學生特別喜歡做遊戲的活動,運用遊戲的方法促進他們學習,讓他們在遊戲的過程中學習數學。

在教學《位置與方向》這個單元時,學生出現了以下問題:在教學數格子變方向時,有的同學數不清格子,其實開始的'動物的格子不算,最後實物的格子算,比如說再格子裡畫圖說螞蟻向上走幾格再想左走幾格可以吃到蘋果。這道題有一部分學生容易出錯,在教學時,如果讓學生走一格標一格數,轉方向是從1開始重新標數,實踐證明學生也易於接受。

《位置與方向》數學教學反思10

《位置與方向》這一單元要求學生建立比較形象具體的方位感,瞭解數學與生活的密切關係,體會到“數學就在我們的身邊”,從中認識數學學習的價值,增強對數學的情感體驗。

本章內容與學生的知識基礎和生活經驗緊密相關,難點是要準確把握方向,要量畫出方向所偏離的角度,還要確定單位長度標出距離,根據所給的條件畫平面示意圖。為此,在教學過程中要給學生創設大量的生活情境,為學生提供探究的空間,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展開合作交流,從中觀察、分析,然後獨立思考完成從方位的角度認識事物。同時,還要及時抓住學生的求知慾和好奇心理,鼓勵學生勇於發表自己的意見,大膽主動地與同伴進行合作、交流。注重學生的學習自主性,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鼓勵學生合作、思考、討論,拓展學生的學習思路;同時,注意引導學生把所學的知識或發現的規律運用到實際中去,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知識的能力。由於學生的作圖能力普遍比較薄弱。所以根據已知的條件畫平面示意圖,學生掌握的不是很理想。從學生的作業反饋來看,學生對於第二單元的掌握情況,還存在以下幾個問題:1、已知圖形填空,學生分不清東偏北30度應該是哪條邊與哪條邊形成30度的角。2、畫示意圖時,方向角沒有標清楚,距離的表示,沒有按照已知的單位長度換算作圖,老是隨便想畫多長為一格就畫多長。3、不能熟練地區分東偏北30度和北偏東的30度不同。4、中心點的位置沒有找準,主要由於建築物的影響;物體的具體位置沒有明顯的表示出來,或者沒有標出名字,讓人看不清楚;也有學生方向找錯了。

根據以上的這些情況,在教學時我更加註重畫示意圖的細節和對學生空間觀念的培養。對於空間感稍差的學生,我也只能個別輔導了,集體輔導多了容易讓那些已經掌握的學生產生厭煩心理,掌握不好的學生也不一定馬上能改正過來。這一單元的還有個易錯的知識點,那就是位置的相對性,給定兩個位置,個別學生不能較好地區分以誰為標準,所以說出來的'方向剛好相反。這一點跟學生的空間觀念強弱有關,需要多加訓練。由於我所帶的兩個民族班的學生基礎水平參差不齊,所以本單元的教學未能達到教學設計所設計的效果。有時不得不放慢教學的步伐,照顧稍差一點的學生反覆地強調易錯的知識點,總之,我作為他們的教師,我希望我的每一位學生學到自己的數學,增強他們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他們學習數學的信心。

《位置與方向》數學教學反思11

這一單元要求學生建立比較形象具體的方位感,瞭解數學與生活的密切關係,體會到“學習活動是人類為了生存與發展所進必要活動”,從中認識數學學習的價值,增強對數學的情感體驗。

內容與學生的知識基礎和生活經驗緊密相關,難點是要準確把握方向,要量出方向所偏離的角度,還要確定單位長度標出距離。為此,在教學過程中要給學生創設大量的活動情景,為學生提供探究的空間,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展開合作交流,從中觀察、分析,然後獨立思考完成從方位的角度認識事物。同時,還要及時抓住學生的求知慾和好奇心理,鼓勵學生勇於發表自己的意見,大膽主動地與同伴進行合作、交流。注重學生的學習自主性,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鼓勵學生合作、思考、討論,拓展學生的學習思路;同時,注意引導學生把所學的知識或發現的規律運用到實際中去,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知識的能力。

其中根據所給的條件畫平面示意圖是這個單元的教學難點,因為學生的作圖能力普遍比較薄弱。從學生的作業來看,學生畫示意圖還存在以下幾個問題:方向角沒有找準,不能熟練地區分東偏北和北偏東的不同;距離的表示,沒有按單位長度換算(少數);中心點的位置沒有找準,主要由於建築物的影響;物體的具體位置沒有明顯的表示出來,或者沒有標出名字,讓人看不清楚;也有學生方向找錯了。

根據這些情況,我認為教師在教學時更應該注重畫示意圖的`細節,注重對學生空間觀念的培養。如果要補救也只能個別輔導了,集體輔導多了容易讓那些掌握好了的同學產生厭煩心理,掌握不好的同學也不一定馬上改正過來。這一單元的另一個難點就是關於位置的相對性,給定兩個位置,個別學生不能很好的區分以誰為標準,所以說出來的方向剛好相反。這一點跟學生的空間觀念強弱有關,需要多加訓練。

由於學生水平參差不齊,所以本單元的活動交流未能達到想象那樣的效果。有時不得不減少活動的次數,照顧稍差一點的學生,有時又不得不為思索稍慢一點的學生的反覆的重複,減少了稍好一點學生進一步的提高機會,總之,照顧到每一位學生,讓每一位學生都學到自己的數學,實現學生自己心中學習數學的樂趣,還有不少的差距。努力!加油!

《位置與方向》數學教學反思12

教學內容:教材第20-21頁例2、第21頁“做一做”及第23頁練習五第4-7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根據方向和距離,在示意圖中確定物體的具體位置。

2、使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空間觀念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在問題情境中感受根據距離和方向確定位置的價值。

教學重點:正確標出物體的準確位置。

教學難點:掌握確定位置的方法。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繪圖工具:直尺、鉛筆、卡紙等。

教學過程:

一、複習匯入

1.確定物體位置,必須要哪些條件?

2.觀察下圖,說一說。(課件出示)

二、自主學習探究新知

1.創設情境問題,展開問題探討。

師:同學們,颱風登陸後方向發生了改變,正向B市移動,C市也將有大到暴雨。如何利用A市這一觀測點,很快畫出B市和C市的位置圖呢?

生:要知道兩座城市的方向和距離,才能畫出準確位置。

2.出示下列文字:

B市位於A市北偏西30°方向、距離A市200 km。C市在A市正北方,距離A市300 km。請你在例1的圖中標出B市、C市的位置。

3.教師板書課題:這節課我們就來進一步學習確定位置。

標出B市和C市的位置。

(1)師:那物體位置平面圖該怎麼畫呢?我們應該先畫什麼,再畫什麼?又該注意些什麼呢?請小組同學互相說說。

(2)交流彙報。

生:繪製平面圖的方法:找準參照點(中心點),瞭解B市和C市在參照點的.哪個方向和它們之間的距離,還要確定每釐米格子表示的距離。老師進行引導:你們打算怎樣在圖上表示出B市距離A市200千米,C市距離A市300千米?

生:因為圖上1釐米代表實際距離100千米,所以只需要在圖上畫出B市距離A市2釐米,C市距離A市3釐米就可以了。

(3)動手繪製B市和C市位置平面圖。

(4)展示各位學生繪製的平面圖,交流繪圖體會,點評繪圖效果。

(5)評價繪製的正確性,如果平面圖有問題,說一說問題是什麼,應該怎樣確定位置。

訂正後交流:你們認為在確定這點在圖上的位置時,應注意什麼?怎樣確定?

這裡要重點關注以下幾點:以誰為參照點?北偏西30°是以哪條邊為起始邊?向哪個方向旋轉?旋轉多少度?如何表示“距A市200 km”?鼓勵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示。

(6)教師小結:繪製平面圖時,一般先確定角度,再確定圖上的距離。

(7)說說你在繪圖過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難,你又是怎麼克服的。

三、鞏固提高

1.完成教材第21頁“做一做”。

2.選一選:課件呈現題目。

3.課件呈現題目。

四、課堂小結

在繪圖過程中,你有什麼收穫?

【板書設計】

確定物體位置的兩個條件:方向和距離

方法步驟

1、確定方向;

2、量出角度;

3、選好單位長度;

4、確定距離;

5、畫出物體的位置;

6、標出名稱。

【教學反思】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在每一次課堂教學設計時,我總是想方設法以創設一系列生活情境為手段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本課我從學生感興趣的探險入手,通過對已知方向的判斷和理解,使學生認識到準確的方向,培養了學生的空間觀念,發展了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和思維。

《位置與方向》數學教學反思13

新課程提倡民主、開放 、科學的課課程理念,在教學中要針對學生學會辨認東、西、南、北四個方向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認識地圖上的四個方向,及簡單瞭解地圖。本課的活動內容不僅僅要求學生能在地圖上辨認某地位置,還要求學生把地圖繪製中有關方向的規定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本課中的主題圖是小橋流水人家生活圖,這些地方反映在平面圖上,對於二年級國小生來說比較抽象,不易理解與掌握,因此,在本課教學中,我把主題圖換成了一幅我們實際生活的主題圖,當中以李小為中心,讓學生來說說學校的東、西、南、北都有哪些主要的建築物,學生一看都是我們生活中找得到的,所以很感興趣,立即說出了東面有幼兒園,西面有操場,北面有村委,南面有麥地等。在此基礎上,我讓學生想一想操場和幼兒園在學校的'什麼方向?用這些學生所熟悉的生活環境做為例項,引導學生利用已知的東、西、南、北,並結合生活經驗來探索新知識,掌握新本領。。

在這節課教學中,我注重了知識的應用,將學生學到的新知識運用到現實生活中,解決實際問題。我還關注了學生的體驗和感受,為了讓學生區分圖上方向與生活方向,課前我們還回顧了兒歌早晨起來面向太陽,前面是東,後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並帶領學生參加實踐活動,利用課間操練佇列的時候到學校的甬路中間辨別校園的東南西北,並做了記錄,使學生對實際的方向有了進一步的認識、體驗和感受。

生活本身也是一個大課堂,我們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有效的開發課程資源,使學生學會了知識,得到了體驗,同時也更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實踐能力。但也存在不足之處,由於環境及人數的侷限,學生共有的學習資源教室,不能得到很好的運用,使部分學生在將生活方向轉換為圖上方向時混淆不清,還有待于思索探究。

《位置與方向》數學教學反思14

學生早已積累了有關位置知識的感性經驗,能通過一些條件確定物體的位置。本節課是這個單元的第一課,喜歡並學好這節課知識十分重要。在學生對定向運動有了瞭解之後,再進行例1的教學就非常輕鬆了。在解決確定物體的位置這個問題的過程中,當出現學生在描述物體位置時只根據方向或距離其中一個條件時,我及時組織學生進行討論怎樣說才能更準確呢?學習空間與圖形知識,要注意引導學生在具體的情景中發現、探索,進行實際操作,才能掌握這方面知識。我認為為學生創設實際活動的情境,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經歷認識方向的過程是非常重要的。

要讓學生動手做科學,而不是用耳朵聽科學。也就是說,在教學中要結合實際給學生創設實踐的機會。三年級的學生,正處在由具體形象思維向邏輯思維轉化的關鍵時期,此時的抽象邏輯思維在很大程度上是直接與感性經驗相聯絡的,具有很大成分的具體形象性。而東、南、西、北等方位概念又是那樣的抽象。因此,在教學時,我創設了大量的活動情境,讓學生在活動中理解、掌握所學知識。例如:例1的教學,我先讓學生根據自己所在的位置說一說自己面對的是哪個方向?(因為我們的教室是南、北向的`,又剛好是早上,我讓學生指著太陽所在的方向就是東,讓學生右轉面向東。)“你的後面、左面、右面又是什麼方向呢?”我還來不及介紹,孩子們已不由自主地想起兒歌“早晨,太陽從東方升起。前面是東,後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此時的我已無需多言……隨後組織孩子們改變面對的方向,確定其餘方向。整堂課學生是在的活動中理解、掌握所學知識。同時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和生活的密切聯絡,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位置與方向》數學教學反思15

四年級下冊第二單元《位置與方向》是在三年級的基礎上有所改變,對於學生來說,本單元學完後,學生們對於準確地找準位置及位置的準確性與我們日常生活的聯絡應該是有所瞭解了。本單元我同樣讓學生獨立完成及發現本單元所學知識與以前我們所學知識的相同之處及不同之處。

《位置與方向》這一內容涉及到同學們的空間想象和動手的能力的問題。一到空間和動手操作,就到了重點中的難點。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將方法運用於手上,這本身就是重點訓練專案,其次知識點的瑣碎,地圖與實際生活的轉化更是學生要突破的地方,更是能力培養的難點。不僅是我有啃骨頭的教學感受,很多老師也覺得這部分的教學是事倍功半的。就拿“哪偏哪”來說,讓孩子很有效的區分“東偏北”,還是“北偏東”就不容易。

在教學中,很多老師給我介紹了好方法,最常用的是運動法,就是要動態的想象角是如何移動形成的。我是很喜歡拿來主義的,隨即就運用到教學中,但是實踐出真知,真正在教學中運用起這個方法卻發現差強人意,利用這種方法學生倒是很容易理解“哪偏哪”的意義,但是做起題來,卻頻頻出錯,並沒有收到期望的效果。

為什麼這樣的方法我覺得已經很科學了,可學生就是老出錯呢?我覺得這和學生做題的意志品質有關係,他們不願意每道題都要想象一邊。也和學生對角的認識是有關係。國小階段認識的角是一個靜態認識,就是兩條邊一個頂點,而不是由一條線段繞段點旋轉形成的,學生對於角的認識本身就沒有和移動掛鉤,那麼用這種東移動到西,來解釋東偏北,是否有認知上的`障礙呢?理解到學生可能出現的障礙,我改變了一下方法。在我們所地圖上有四個主的方向,但在各主要方向之間還有其他方向:如東偏北,為了讓學生搞清楚,到底是東偏北40度還是北偏東50度這一問題,我反覆讓學生看書,讓學生來發現“偏”的意思。讓學生明白:無論是東偏北40度還是北偏東50度,說的都是一個方向,但讓學生明白,在生活中,我們往往有一個習慣性的用法,就是我們往往看角度較小的這一區域。記得剛教授這一課時,由於我是先讓同學們放手去做,並沒有先傳授知識,結果好笑的說

法出來了,居然還有同學說,東偏東南的,我並沒有批評這些同學,我讓他把他的想法說給我聽,他說某個地方確實是東往東南這方向在偏。哦,原來是這樣。因為,在三年級,我們學了位置與方向,講了東與南相間的這一區域是東南,所以有同學就說是東偏東南。我為我的學生感到高興,因為他們是自己在思考問題,發現這一問題後,我在班上示明:東偏南就是從正東方向往正南方向偏,所以,我們習慣說東偏南或南偏東。學生恍然大悟。

教學時我越來越發現,學生做題時出現問題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並沒有給學生足夠的空間,只有讓學生“真正當家作主“時,學生才會發現數學的奇妙,才能更好地掌握數學。

標籤:反思 教學 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