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教學反思

七年級下冊數學教學反思(通用13篇)

身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課堂教學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對學到的教學技巧,我們可以記錄在教學反思中,那麼寫教學反思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七年級下冊數學教學反思(通用13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七年級下冊數學教學反思(通用13篇)

七年級下冊數學教學反思 篇1

優化教學過程的主導者是教師。教師首先要強化提問意識,努力創設問題情境,這要備課時作創造性地勞動,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1、圍繞教學重點設問。

教師備課時要精心設計課堂提問,為了突出教學重點,通過有計劃地提出新穎獨到的問題,激發學生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積極性。由於所設計的問題是圍繞重點問題提出的,因此通過這些問題的解決,既能突出教學重點,又極易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與參與性,它能培養和提高學生探究問題的熱情和能力。

2、圍繞教學難點設問

當學生原認知結構中的相應數學知識不能順利地完成對新知識同化時,這樣的新數學知識就是教學過程中的難點。而難點是有相對性的',由於學生的知識結構各不相同,這就需要教師充分地瞭解學生原有的知識基礎,因材施教,把教材中的數學知識轉化成易於被學生認知的數學問題,則教師的提問既能突破教學的難點,又能保持學生思維的積極性,讓其體味到問題解決後的成功樂趣。

3、明確目的性。

提問要緊緊圍繞實現教學目標這個中心,突出教學的重點,有明確的目的。

4、富有啟發性。

問題的設定要從實際出發,能被學生接受,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思考,則要富有啟發性,這要求選好、選準問題的角度,既要從同一角度設定幾個相似的問題,引導學生用同一思維方式思考,以達到知識內化及遷移的目的。

5、保持廣度。

數學課堂教學的物件應是全體學生,教師提問必須面向班級學生的大多數。因此設定問題時要顧及大多數學生的知識水平和智力結構,所提問題深度應遵循少數優等學生。經獨立思考後能解答,絕大多數學生經充分思考並經過教師的點拔後也能答出的準則。還應克服少數教師“先提名,後提問”,不能面向大多數,不能激起全體學生積極思維的錯誤方式,因為沒有注意廣度,指定學生髮言後,其他多數學生的思維處於鬆散狀態。

總之,優化課堂教學過程,必須注意優化課堂教學提問這一環,使之緊緊圍繞教學目標進行,較好地激發學生的思維,有效地發展學生的智力,培養學生的能力。願我們在教學實踐中做個有心人,不斷探索,精益求精,朝著優化課堂教學的目標不懈努力,切實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質量。

七年級下冊數學教學反思 篇2

接下來一段時間我聽了不少優秀教師的課,讓我收益匪淺,在他們活躍的課堂氛圍中,我認識到三點:

一是他們都往往善於創設問境,一問驚起千層浪,使課堂激起活力的精彩。古人云:“教貴巧問,小巧則小進,大巧則大進”。教師在科學課堂中要設計巧問,創設的問題應該能夠融合知識與趣味,實踐與感悟,情感與理念為一體,使學生在問中增長知識,在問中產生興趣,在問中學會思考,在問中昇華感情,在問中形成觀念。

二是課堂語言很具有藝術性,有人說語言“不是蜜,但能粘住一切”。要激發學生的思維能力,達到教好的教學效果,就應該發揮語言“粘”的作用,要麼生動形象,要麼幽默詼諧,要麼凝練準確,當然,這是一門很精深的藝術,錘鍊語言也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所以對新教師而言也是“任重而道遠”。

三是師生關係要和諧,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說:“真教育是心心相映的活動,唯獨從心裡出發,才能達到心的深處。”學會多以商量的口吻和態度與學生平等地對話,溝通,合作,和學生共同探討,研究,成功地完成學習任務。

總之,在優秀教師的.課堂上,我看到的不是老師告訴學生問題的答案,而是老師幫助學生學會如何得到資訊,如何提取有效資訊和運用資訊解決問題。我看到的是優秀教師如何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吸引學生踴躍地發表自己的獨到見解,我想這也是我應該不斷努力的方向。

年輕的我們在教學道路上難免會遇到磕磕碰碰,這時候我們應該停下來深深地反思,而不是盲目向前,只有這樣,才能看清出自己的不足,才能整裝,重新出發,朝著那片更美的朝霞邁進!

七年級下冊數學教學反思 篇3

一、注意反饋矯正的及時性。課堂教學中應注意引導學生上課集中精力,勤于思考,積極動口、動手。可利用提問或板演等多種方式得到學生的反饋資訊,一般我們應把提問、解答、講評、改錯緊密的結合為一體,注意輔導其學習方法,並針對其學習上的缺漏予以輔導糾正,作業及時批改,當天問題當天解決,及時的做好資訊反饋。

做好月考及模擬考試中成績不理想的學生知識缺漏情況的統計及分析,進行鍼對性的評講,要求學生做好糾錯記錄,準備專門的糾錯本,便於學生把易錯的題型準確的糾正,並不易忘記。針對性的進行跟蹤訓練及檢查。同時不要把講評和改錯拖得太長。最好當堂問題當堂解決,及時反饋在當日為好。

二、注意反饋矯正的準確性。在教學中我們必須經常深入到學生中去了解他們的困難和要求,積極熱情地幫他們答疑解難,使他們體會到師長的溫暖,嘗試到因積極與老師配合、真實地提供資訊而嚐到學習進步的甜頭。從而主動與老師配合及時矯正作業及考試中的問題。

三、注意反饋矯正的靈活性。我們在教學中可採用靈活多樣的反饋矯正形式。可提前設計矯正方案,也可預測學生容易出錯的地方,讓學生少走一些彎路。在獲取資訊後,認真分析其問題的實質,產生問題的原因,然後有針對性地實施矯正方案。避免學生再次出現同樣的錯誤,在作業的.檢查過程中,要求進一步落實學生是否存在抄作業現象,是否認真訂正作業。總之,反饋矯正一定要落在實處。

我們要主動輔導,及時令其矯正。進一步培養學生的主動性和自覺性,當然,如果我們只強調學生的主動和自覺,而不注意自身的主動和自覺,結果也會不盡人意。

總之,反饋與矯正在教學中總是迴圈往復的,不斷加強反饋與矯正,對於我們的教與學生的學必將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因此,我們在平時的教學中應注重反饋與矯正。

七年級下冊數學教學反思 篇4

擔任七年級數學教學工作半年來,在不斷地摸索和學習中進行教學。認真回顧這一年的教學工作,現對自己的觀點和做法進行重新思考,將反思所得總結如下:

要想讓七年級學生一堂課40鍾全神貫注的聽講確實不易,就算是好同學也很難做到,所以老師講課的時候多關注不同型別的學生。對於優生,有的聰明男生很好動,要想抓住他的思維必須給他留有懸念,而且是最能吸引他的,還得不要讓他處在勝利之中。

我班裡的學生王君烈就是這樣的,他聰明好動,腦子轉的可快,有時候我剛把題念出來他就知道結果了。可是他就是不細心,考試做題很快就是很少全做對。所以我就用這點來教育他不要總認為自己聰明就可以不虛心學習。如果打擊他一次上課就能好幾天。所以對於優生上課應該多關注一些。

對於中等生,他們不擾亂課堂紀律,但是他們聽著聽著就走神了,不知道老師講到哪裡。對於這類學生我就不斷提醒他們注意聽,在講新課時不斷提醒他們看黑板,回答問題時也多叫他們起來回答,這樣反覆幾次他們的注意力就稍微集中些了。

而對於後進生,首先給他們定的目標就不要太高,在其他同學做加深題時放寬要求只讓他們做基礎性題目。這樣不止他們自己覺得有希望,嚐到成功的喜悅。只要他們取得一點點成績就要適時的表揚。比如我的邵雲麗學生就是這樣的.學生,他的基礎很不好,分到班上的成績幾乎都是倒數了。

這學期來了我能感覺到他想用心學了,於是我上課時一些簡單的問題就多提問他,課堂演板時也多叫他來完成。這樣做就是讓他覺得老師並沒有放棄他,覺得自己還是很有希望的。用愛心溫暖他們,讓他們體驗到愛。我覺得這樣還是有效果的,他的成績在一點點進步。

這半年的教學都是在不斷的摸索中進行的,還存在很多的不足與經驗的缺乏,還要多聽有經驗教師的課並結合自己本身的不足加以改正才能在教學方面有所提高。

七年級下冊數學教學反思 篇5

反思性學習是應課程改革而產生的一種嶄新的學習方式.強調學生反思性學習,是強調以生為本,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的學習.反思的目的不僅僅為了回顧過去或培養元認知意識,更重要的是指向未來的活動.在教學中教師應重視學生反思性學習習慣的培養,以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教會學生會學習.這樣以來,可以使學生的學習成為探究性、研究性的活動,使教與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還能提高學生的創造力,促進他們的.全面發展,達到終生受用的目的。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教師應多觀摩其他教師的課,並與他們進行對話交流。在觀摩中,教師應分析其他教師是怎樣組織課堂教學的,他們為什麼這樣組織課堂教學;我上這一課時,是如何組織課堂教學的;我的課堂教學環節和教學效果與他們相比,有什麼不同,有什麼相同;從他們的教學中我受到了哪些啟發;如果我遇到偶發事件,會如何處理……通過這樣的反思分析,從他人的教學中得到啟發,得到教益。

七年級下冊數學教學反思 篇6

差生的形成既有內因,也有外因。差生學習成績之所以差,與他們學習動機不穩定,學習一直薄弱、自制能力差等有關,也與教師在教學中忽視差生特點,採用不適合差生學習的方法有關。根據差生的特點,教師在教學中應做到:

1、要克服方法和要求的單一化,使之多樣化和層次化

教學活動是一個複雜的系統工程,它的功能應使差生也包含在這個網路之中。為使課堂教學真正面向差生,這裡提供兩種值得注意的方法。

第一、改變課堂訓練的結構,變單純的整體訓練為分層訓練和個別訓練,主要是指課堂教學從講授、提問、練習到作業諸環節要設計出不同層次的內容和要求。第二、建立序列訓練程度。序列訓練就是將所學知識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由低階到高階,根據知識的內在聯絡,有不同形式設計出一個題目序列,讓學生按序列要求訓練。

2、提高教學藝術,力求做到教學生動有趣

課堂的教學效率取決於學生的參與程度,差生缺乏學習的主動性和永續性,呆板的教學會使他們喪失興趣乃至產生厭煩情緒,降低收效。教師課堂教學的`教態、言語,板書設計對學生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教師講課是否生動有趣,不僅起到調節課堂教學的作用,而且起到使學生精力集中,記憶深刻的作用。

七年級下冊數學教學反思 篇7

中學生由於進入青春期,自我意識急劇膨脹,而事實上並沒有成熟,他們往往容易產生逆反心理,自覺或不自覺的把自己擺在老師,家長的對立面,表現出種種不良傾向。面對心理逆反期的學生,採取簡單急躁的教育方法,只能事與願違,應以愛心和尊重為前提,注重溝通和交流,以春雨潤物的耐心、細心融化學生心中的堅冰,具體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要做到尊重學生、關愛學生,不要敵視學生。愛心是教育的真諦,尊重是教育的底線。人是感情動物,作為對感情非常敏感的十五六歲的學生,能清楚的認識到老師對他的態度,老師對學生的關愛不一定能消除逆反心理,但對學生的輕視,疏遠必將產生逆反心理,因此愛心和尊重是前提。

第二、要多溝通,少訓斥責怪。通過觀察談心,走進學生的心靈,與學生相互信任,相互理解,擺正自己的位置,不要把自己當做高高在上的'教育者,應放下架子,做學生的良師益友,讓學生消除距離感,隔閡感,敢於向老師坦露心跡;老師也要善於發現學生的閃光點,使其產生成長中的成就感。

第三、要注意工作方式。減少簡單盲動,學生在成長中犯錯是在所難免的,作為班主任,尤其應注意工作方式,要冷靜的從學生角度分析,切忌簡單衝動,這樣就會使學生關閉心靈的視窗,逆反心理增長,以前的努力都會付諸東流。

第四、要冷靜分析,智慧應對。逆反心理是處於青春期的中學生一種正常的心理活動,學生故意表現出的一種消極對抗情緒,作為教育者這時千萬不能衝動,要冷靜分析,巧用心理戰術,合理採用激將法,大膽利用逆反心理的積極作用,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其創新意識和能力。

七年級下冊數學教學反思 篇8

昨晚自習輔導時三班的一位同學給我寫了一張紙條,內容如下“老師,我這次考的感覺還可以,但發下試卷後讓我大吃一驚,自從我落下課後,我也能聽懂,可是考試總是在五六十分左右,自從期末考試後我的成績一直下滑,我想提但總提不上去,老師,我該怎麼辦呀?您能幫幫我給我提一些建議嗎?”這位同學前一段因為感冒有一週左右的時間沒上課,以致成績下滑。我以為數學的學科特點決定了數學學習方法與思想,數學的知識前後聯絡很大,往往是前面知識不牢後面知識就更不易掌握。其實很多同學也有同樣的疑惑。

面對如何學好數學的問題我認為應遵循以下幾點:

一、該記的記,該背的背,不要以為理解了就行

有的同學認為,數學不像英語、史地,要背單詞、背年代、背地名,數學靠的是智慧、技巧和推理。我說你只講對了一半。數學同樣也離不開記憶。因此,我覺得數學更像遊戲,它有許多遊戲規則(即數學中的定義、法則、公式、定理等),誰記住了這些遊戲規則,誰就能順利地做遊戲;誰違反了這些遊戲規則,誰就被判錯,罰下。因此,數學的定義、法則、公式、定理等一定要記熟,有些最好能背誦,朗朗上口。

對數學的定義、法則、公式、定理等,理解了的要記住,暫時不理解的也要記住,在記憶的基礎上、在應用它們解決問題時再加深理解。同樣,記不住數學的定義、法則、公式、定理就很難解數學題。而記住了這些再配以一定的方法、技巧和敏捷的思維,就能在解數學題,甚至是解數學難題中得心應手。

二、兩個重要的數學思想

1、“方程”的思想

數學是研究事物的空間形式和數量關係的,國中最重要的數量關係是等量關係,其次是不等量關係。最常見的等量關係就是“方程”。因此,一定要將解一元一次方程和解一元二次方程學好,進而學好其它形式的方程。

所謂的“方程”思想就是對於數學問題,特別是現實當中碰到的未知量和已知量的錯綜複雜的關係,善於用“方程”的觀點去構建有關的方程,進而用解方程的方法去解決它。

2、“數形結合”的思想

“數”與“形”無處不在。任何事物,剝去它的質的方面,只剩下形狀和大小這兩個屬性,這就屬於數學研究的範疇。國中數學的兩個分支是代數和幾何,代數是研究“數”的,幾何是研究“形”的'。但是,研究代數要藉助“形”,研究幾何要藉助“數”,“數形結合”是一種趨勢,越往下學,“數”與“形”越密不可分,在今後的數學學習中,要重視“數形結合”的思維訓練,任何一道題,只要與“形”沾得上一點邊,就應該根據題意畫出草圖來分析一番,這樣做,不但直觀,而且全面,整體性強,容易找出切入點,對解題大有益處。

三、自學能力的培養

在學習新概念、新運算時,老師們總是通過已有知識自然而然過渡到新知識,水到渠成,即所謂“溫故而知新”。因此說,數學是一門能自學的學科。

我們在課堂上聽老師講解,不光是學習新知識,更重要的是潛移默化老師的那種數學思維習慣,逐漸地培養起自己對數學的一種悟性。也就是要學老師分析問題的方法而不是隻學會結果,要注重過程的學習。學生不能被動地學習,而應主動地學習。一個班裡幾十個學生,同一個老師教,差異那麼大,這就是學習主動性問題了。

自學能力越強,悟性就越高。隨著年齡的增長,同學們的依賴性應不斷減弱,而自學能力應不斷增強。因此,要養成預習的習慣。在老師講新課前,能不能運用自己已掌握的舊知識去預習新課,結合新課中的新規定去分析、理解新的學習內容。由於數學知識的無矛盾性,你所學過的數學知識永遠都是有用的,都是正確的,數學的進一步學習只是加深拓廣而已。因此,以前的數學學得紮實,就為以後的進取奠定了基礎,就不難自學新課。

同時,在預習新課時,碰到什麼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帶著問題去聽老師講解新課,有針對性,收穫會更大。有些同學為什麼聽老師講新課時總有一種似懂非懂的感覺,或者是“一聽就懂、一做就錯”,就是因為沒有預習,沒有帶著問題學,沒有將“要我學”真正變為“我要學”,力求把知識變為自己的。

學來學去,知識還是別人的。檢驗數學學得好不好的標準就是會不會解題。聽懂並記憶有關的定義、法則、公式、定理,只是學好數學的必要條件,能獨立解題、解對題才是學好數學的標誌。

因此學好數學不是能一蹴而就的事,應是方方面面的結合,找到適合自己的最佳方法。

七年級下冊數學教學反思 篇9

自開展學習“洋思”以來,我深刻體會到了“先學後教,當堂訓練”教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洋思國中課堂教學三條原則:以學定教原則;教學目標五不準原則;嚴格命題原則。嚴格規範了教學行為,使洋思課堂教學改革在一定的框架下縝密有序地發展,這給我們學習洋思提供了借鑑。洋思經驗不是一種死經驗,也不是萬能的格式,需要我們靈活運用、傳承與創新。教師應以改革求發展、求質量、求生存。就要注意以下兩點:

1、教學理念的改革。相信“沒有教不好的學生”,追求“讓每一位家長滿意”。

2、課堂教學的'改革。追求高效的課堂:自主而不自流、放手而不放任、互動而不胡動、形散而神聚。高效課堂做到“三講三不講”:講易混點、講易漏點、講易錯點;不講學生已會的、不講學生自己能學會的、不講學生怎麼學也學不會的。

七年級下冊數學教學反思 篇10

《平移》這節課的主要內容是結合生活經驗和事例,讓學生感知平移現象,並會判斷平移及能在方格紙上畫出一個簡單圖形沿水平方向、豎直方向平移豎直方向平移後的圖形,從而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本課設計建立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基礎上,通過對生活中的平移現象感知歸納平移,在頭腦中初步形成平移運動的表象。

首先,在教學時我充分考慮學生的認知水平,尋找新知識與學生已有經驗的聯絡,選取學生熟悉的、豐富有趣的生活例項——升降電梯、觀光纜車、推拉窗匯入平移。讓學生感知平移,讓學生初步理解平移的.特點。在教學中,老師應培養學生的歸納總結能力,把問題丟擲來:“這三種移動:上下移動、前後移動、左右移動,有什麼共同特點?學生能總結出來,那麼就說明他們對平移認識明瞭。如果學生不能一次歸納,老師就應引導學生用手勢、動作表示平移,充分調動學生頭、腦、手、口等多種感觀直接參與學習活動,來加深理解。而本節課平移的特點是我直接講出來的,這是不足的一點。

教學平移距離,是本節課的重點,也是難點,學生很難想到要數一個圖形平移的格數,只要去數某個點移動的格數。這一部分的教學主要由我自己講授,沒有考慮學生自己的方法。在講授時,沒有能充分考慮學生的差異性,方法的講授沒有很詳細、清楚,因此,學生數方格紙上圖形的平移格數,以及畫簡單圖形的平移,掌握得不是很好。

本節課我有很深的體會:老師的提問應考慮孩子到孩子的知識掌握能力,他們能不能夠回答得出來。老師應充分相信自己的學生,在學生不能很好的回答你的問題時,應耐心的,有針對性的指導。課堂上不是幾個孩子掌握好了就行了,課堂是孩子學習的主體。低年級的孩子動手能力和習慣都應加強,畫圖一定要用鉛筆和直尺,教師必須嚴格要求。

七年級下冊數學教學反思 篇11

《相交線》是人教版教材第五章第一節的內容,也是本學期的第一節新課內容。教學要求瞭解對頂角與鄰補角的概念,能從圖中辨認對頂角與鄰補角;知道“對頂角相等”;瞭解“對頂角相等”的說理過程。重點是對頂角的概念,“對頂角相等”的性質,難點是“對頂角相等”的探究過程。

經過上學期一學期的實踐,我們實驗班的孩子們,已經漸漸地適應了先預習後授課的教學方式,授課時,儘可能地把課堂還給孩子們。讓學生先自學本節內容,然後教師讓學生談自學的收穫,同學們互相補充、交流探討,我只是強調了重點、點撥難點,這樣可以很順利完成了本節課的任務,學生學習的效果很好,只是教師講的.少、輕鬆多了。以教師引導講解為主,只點撥難點,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教師要給學生足夠的空間,讓學生用自己的方式去設計並通過不斷反思和修正來發現,而教師在課堂中的作用是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指導,幫助學生形成科學概念,培養科學探究的方法、態度和習慣等等。

本節課,我的教學設想基本轉化成課堂教學行為,但是在實踐中還存在著一些不足之處,如:

1、在提出問題的時候,學生的思考時間較少,只有程度較好的學生思考出來,大部分學生都還在思考中。

2、欠缺對“學困生”的關注,我也沒能用更好的語言激發他們。

3、合作探究的題目有一定的難度,大多數學生還是沒能研究出結果。

我想:在以後實際工作中,要時刻牢記這句話,多學習別人的長處,克服不足之處,使自己的水平再邁上一個臺階。

七年級下冊數學教學反思 篇12

用直方圖描述資料,課本上的內容雖簡單但學生很難理解它,因此我在教學過程中主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採用引導探究的方法教學,課後反思課堂,感覺教學設想基本轉化成課堂教學行為。

1、激發學生思維,給學生更多的思考空間

課上我是通過提問發散性問題來啟用學生思維。如:“問題提出:為了參加全校各年級之間的廣播體操比賽,七年級準備從63名同學中挑出身高相差不多的40名同學參加比賽,如果讓你去選參賽隊員,你將如何去選?”學生回答五花八門,多是膚淺的問題,但參與面很廣。針對他們的問題一一解決。在探究列頻數分佈表的步驟時,轉向學生解答中的一些具體錯誤問題(也是易錯點和難點),讓他們找出錯誤的原因,再引導他們體會、總結本課的知識點。

2、促成情感目標的落實

如提問:“他們做操怎樣?我們和他們比呢?”從而對他們進行教育,激發學生的集體榮譽感。最後的'練習題,根據圖表說資訊,體會表格在整理資料中的作用,感受統計在生活和生產中的作用,增強學習統計的興趣,培養調查研究的良好習慣和科學態度。

總之,本課在教學時,總體感覺很順暢,學生思維活躍。踐行了以學生髮展為本的教育理念,著眼學生可持續發展,注重教學目標多元化,在價值目標上不僅讓學生獲取知識和技能,讓學生親身經歷資料收集的過程,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增強應用意識,獲取數學基本思想,瞭解數學價值,教學中注意所學的內容與現實生活聯絡,在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都得到充分發展。

七年級下冊數學教學反思 篇13

“現在的學生越來越懶了,越來越難教了”,這是在辦公室裡與其他老師常談論的話題,這也似乎成了許多老師的共識。本學期在課堂教學中,也常常會遇到這樣一些問題:學生精神不集中、對一些稍有難度的題目不願多做思考、提問題時只有少數同學舉手或是一問一答式的回答等等。面對這種現象,我覺得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創設愉快的學習氣氛,遵循學生認知規律,挖掘他們潛在的`能力,發揮他們的主體作用,讓學生成為學習數學的主人。

因此,我覺得要想教好學生就要做到:

1.傾聽學生說,做學生的知音。

2.相信學生能做好,讓學生做,獨立思考、獨立說話,教師起誘導作用。

3.放下老師的“架子”和學生交朋友,來一個變位思考,讓學生當“老師”。

4.教學上掌握好“度”及時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

5.加強課堂教學的靈活性,加強課堂教學中的規律教學。這樣,不僅使學生學到知識,而且還培養了學生探究規律的科學精神和創新精神。

6.誠實守信,嚴傳身教,教書育人。

總之,教育學生就要從正面解決問題,而不是抱怨。教師與學生互相尊重、理解,才能共同提高,共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