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教學反思

祖父的園子教學反思

身為一名剛到崗的人民教師,我們要有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藉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麼什麼樣的教學反思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祖父的園子教學反思,歡迎閱讀與收藏。

祖父的園子教學反思

祖父的園子教學反思1

不知是誰說過的一句話:教育是愛的藝術,教學卻是遺憾的藝術。上完這堂課後,我發現好像可以很深刻的理解這句話了。說實話,真的有遺憾在裡面。總結一下,真的有很多不足,很多很多的.地方需要改進。

一、課前準備不足

1.沒有提前試試電腦和投影是否可以很好連線,以致於今天早上上課時出現突發事情,重新換電腦,既耽誤了上課時間,又使自己感到很緊張。

2.沒有提前試試課件,以致於今天在課堂上投影會不清楚,或是字型太小,學生無法看清楚。

3.備課時忘了參考《同步學習》上面的問題,在課堂上可能會講不到位。

二、由於開始上課時突發事件,使我感到有點亂,在上課時竟忘記了板書課題。

三、上課聲音有點小,後邊的學生聽不太清楚。

四、提問問題太散,沒有把問題集中到一起讓學生討論。

五、上課時,老師是主導,學生跟著老師的思路走,不利於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六、在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時,沒有及時給學生示範。

本堂課中的優點是:

一、上課中語言比較自然,教態大方,應付自如。

二、較好的把握課文中心,提出一個較好概括課文內容的中心問題,引導學生一起思考,圍繞中心一起學習。

三、課堂中能靈活運用方法引導學生積極學習課文內容,並且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今後要改進的地方是:

一、課前一定要準備好

1.備課要充分。教材、教師用書、《同步學習》充分運用,綜合備課。

2.提前試試課件,不清楚的幻燈片及時修改。

3.課件不能喧賓奪主,而是為學生服務。

二、上課開始一定要板書課題,不能再犯忘記板書課題這樣的錯誤。

三、提高上課的聲音。

四、集中呈現問題,留時間給學生討論交流並思考,鍛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祖父的園子教學反思2

教學目標:

1.會認讀8個生字及“螞蚱、櫻桃、蚌殼、瞎鬧、倭瓜、水瓢”等詞語,通過查字典,並結合課文理解不懂的詞語。

2.熟讀課文,想象課文描寫的“我”在祖父園子裡的生活情景,體會“我”在園子裡自由自在、快樂無憂的心情,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感悟作者的表達方式。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摘錄積累文中優美的句子

4.學習作者留心觀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實地表達自己的感受。

教學重點:讓學生自主地、入情入境地讀書,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自由和快樂,體會作者對童年生活的留戀,領悟這種感情是怎樣表達出來的,並積累語言。

教學難點:體會感情,領悟表達方法。

教學設計

一、複習匯入新課

匯入:我們已經學習了《東陽童年駱駝隊》,這篇課文給你留下哪些難忘的記憶呢?告別童年東陽下的駱駝隊,我們走進了第7課《祖父的園子》。(齊讀板書)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注意文章的生字新詞。讀好後想一想:

這篇課文中的哪些情景,讓“我”對童年生活久久不能忘懷呢?

2、自由讀,交流:

(園子裡有很多可愛小動物;“我”跟祖父一起栽花、拔草、種小白菜,鏟地;澆菜;“我”在園子吃黃瓜、追蜻蜓、採倭瓜花、捉綠螞蚱;園子裡的小動物自由自在的;“我”在園子裡睡覺……)園子是豐富多彩的,我的活動也是豐富多彩的。

3、默讀課文,想一想:我在園子裡的心情是怎樣的?你從哪裡體會到?

2、交流:(快樂的,自由的……我想幹什麼就幹什麼。)板書“自由自在”

三、學習“我”在園子的做的事情,重點為朗讀。

1、是啊!“我”跟著祖父在園子裡做了很多事情,對這些事情,作者進行了“詳略”處理,其中寫得最詳細的是哪件事情?(鏟地)

2、找出相關段落,自由讀,從哪些的動作和語言可以看出作者的自由自在。

3、交流: (5-12自然段)

祖父鏟地,我也鏟地。因為我太小,拿不動鋤頭杆,祖父就把鋤頭杆拔下來,讓我單拿著那個鋤頭的“頭”來鏟。其實哪裡是鏟,不過是伏在地上,用鋤頭亂鉤一陣。我認不得哪個是苗,哪個是草,往往把穀穗當做野草割掉,把狗尾草當做穀穗留著。

祖父發現我鏟的那塊地還留著一片狗尾草,就問我:“這是什麼?”

我說:“穀子。”

祖父大笑起來,笑夠了,把草拔下來,問我:“你每天吃的就是這個嗎?”

我說:“是的。”

我看祖父還在笑,就說:“你不信,我到屋裡拿來給你看。”

我跑到屋裡拿了一個穀穗,遠遠地拋給祖父,說:“這不是一樣的嗎?”

祖父把我叫過去,慢慢講給我聽,說穀子是有芒針的,狗尾草卻沒有,只是毛嘟嘟的,很像狗尾巴。

祖父把我叫過去,慢慢講給我聽,說:“穀子是有芒針的,狗尾草卻沒有,只是毛嘟嘟的,很像狗尾巴。”

(1)動作:伏在、亂鉤(哪個句子說明我是亂鉤呢?)、拋給。(板書)

(2)語言:

A師生合作分角色朗讀;把最後一句話改成直接敘述,再師生分角色朗讀;

你從我和祖父的對話中體會到什麼?(無拘無束、調皮、愜意、漫不經心、調皮、懶散;祖父的親切、慈祥、寬容、哭笑不得)

B再指名學生分角色朗讀:讀著讀著,我們會發現,祖父有一個典型的動作——笑(板書),透過“笑”字,你體會到了什麼?

指名讀“祖父的話” 你對祖父又有哪些深刻的認識?

祖父的“笑”和我的自由有什麼關係呢?(正是祖父的愛放飛了我自由的天性)

C 祖父始終“笑”著面對我,那我又是怎麼說的呢?作者並沒有寫出來,這給了我們無限的想象空間,請你們自由的讀一讀,你覺得“我”會怎麼說呢?(練習指名)

(調皮地、大聲地、不耐煩地、嬉皮笑臉地、沒大沒小地、一本正經、天真地、滿不在乎地……)

指名讀“我”的話,加上這些詞語,作者的形象就更生動更立體了!

D 同桌合作:練習、展示(多麼和諧的畫面! 多麼溫馨的情景!)

4、我們抓住重點詞,通過朗讀,體會出作者的自由自在,你還從哪些語句中體會出來呢?指名學生讀相關句子,簡要說明。

其實,不過是東一腳西一腳地瞎鬧。有時不但沒有蓋上菜種,反而把它踢飛了。

其實哪裡是鏟,不過是伏在地上,用鋤頭亂鉤一陣。

我並不細看,不過馬馬虎虎承認下來就是了。

玩膩了,我又跑到祖父那裡亂鉤一陣。

我玩累了,就在房子底下找個陰涼的地方睡著了。

開火車讀讀這幾個典型的句子。

四、學習園子裡其他生物的表現,重點為練筆。

1、過渡:慈愛的祖父,對“我”的瞎鬧是這樣的寬容,他對“我”傾入了無限的愛心與耐心,放飛了“我”的自由,於是“我”眼中一切都是自由的,特別是課文的第17自然段,字裡行間都流淌著自由的氣息。

花開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鳥飛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蟲子叫了,就像蟲子在說話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麼,就做什麼。要怎麼樣,就怎麼樣,都是自由的。倭瓜願意爬上架就爬上架,願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黃瓜願意開一朵花,就開一朵花,願意結一個果,就結一個果。若都不願意,就是一個瓜也不結,一朵花也不開,也沒有人問它。玉米願意長多高就長多高,它若願意長上天去,也沒有人管。蝴蝶隨意地飛,一會兒從牆頭上飛來一對黃蝴蝶,一會兒又從牆頭上飛走一隻白蝴蝶。它們是從誰家來的,又飛到誰家去?太陽也不知道。

2、自由讀,思考:你有什麼感受?

3、交流朗讀:(我體會到園子裡的一切都是自由的。)

哪個句子讓你的這種感受特別深刻?

4、讀著讀著,你發現作者在寫法上有什麼特點嗎?

三個“就像……似的'”——擬人排比——多麼富有詩情畫意的語言啊!(男生朗讀)

七個“願意”—無比自由—作者筆下的一切都是有靈性的,自由快樂的!(女生朗讀)

板書:“就像……似的”、“願意”

4、只要我們的心靈是自由快樂的,那麼我們眼中的一切都是無拘無束的!你們在生活中有這樣的體會嗎?(指名學生說,如:我今天考了好分數,特別高興,覺得校園裡的一切都是自由的;有一天,媽媽帶我公園裡放風箏,我很高興,覺得公園裡的一切都是自由的;有一天我一個人在家,特別自由,覺得家裡的一切都是自由的……)

5、請學生也像作者一樣用上“就像……似的”、“願意”等詞語和擬人、排比等修辭方法寫寫自己心中的那份自由。

6、交流

五、迴歸全文,領悟寫法

1、小結:現在請同學們帶著這份自由,重新回到祖父的園子。因為我的心“情”是自由自在的,所以我看到的一切“景”色都是自由自在的;也正因為滿眼的“景”色都是自由自在的,所以我的心“情”就更加自由自在了。這就叫做“情景交融”。這是非常值得我們學習的寫作方法。(板書“情”“景”“交融”)

2、齊讀課題:我是自由的,園子是自由的,而慈愛的祖父正是這種自由的源泉,所以作者深情地稱這個園子為“祖父的園子”。

六、佈置作業,課外延伸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有興趣的,還可以背一背自己喜歡的段落。

2、摘抄課文中體現童真童趣的句段。

3、閱讀補充材料A《一朵中國北方原野的花——致蕭紅》,深入瞭解作者。

4、閱讀補充材料B《呼蘭河傳》(節選),看看這篇文章是怎樣做到“情景交融”的。

(在1和2之間選擇一題;在3與4之間選擇一題。)

祖父的園子教學反思3

這一課很貼近學生的生活,講的都是菜園子裡的事,學生也很感興趣。作者是蕭紅,曾學過的《火燒雲》就是她的文章。

課堂上檢查預習情況時,我讓學生分段朗讀課文,讀到有趣的地方,比如第14、17自然段時,學生不由地笑了,他們被新鮮的語言感染了,被作者的童年生活影響了,於是我請讀的學生坐下,讓全班同學自由放聲讀起來,發現他們讀地特別有勁,我也暗暗高興,因為他們對這篇文章一定感興趣。

學習主要採用在聯想中感受自由。文中的作者字裡行間體現出生活是無拘無束的,是豐富多彩的,吃黃瓜,追蜻蜓,捉螞蚱,澆菜……對於學生來講,這些既是新鮮的,又是有趣的,他們一定只從書本中看到過,可能只聽長輩講過,現在作者的童年帶他們走進一個全新的世界,特別新奇,讓他們想象作者可能還在園子裡做什麼,學生一個個都舉起了手,熱烈地說著他們喜歡做的事情:爬樹、挖坑、種豆,從樹上搖果子,摘花,撒花……正因為學生對文字產生了共鳴,他們盡情地展開了思維的翅膀,盡情地說著自己喜歡的事情。

另外課文第17自然段寫“黃瓜願意開一朵花,就開一朵花,願意結一個瓜,就結一個瓜。若都不願意,就是一個瓜也不結,一朵花也不開,也沒有人問它。”學生就說黃瓜也像人一樣,很天真,有思想,有情緒,愛耍小脾氣,生活無拘無束。最後一句“太陽也不知道。”感覺寫得很突然,作者認為太陽是什麼都知道的,卻不知道蝴蝶飛哪裡去了,想法很有趣。

縱觀整節課的教學,我著力引領學生真實地觸控文字,緊扣文中關鍵字、詞、句,不斷地品味、感悟、內化,使學生實實在在地對文字進行個性化的解讀,讓學生在得到語言文化薰陶的同時,獲得語文素養的全面提升。整篇課文學生的.學習慾望強烈,思維自由灑脫,想說的話特別多,真正走進了祖父的園子。課文學習快結束時,我進行了延伸練筆:“假如時光能夠倒流,‘我’又在祖父的園子裡玩著,鬧著,玩累了就在園子裡的那棵大榆樹下睡著了,一覺醒來……”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結合蕭紅在祖父園子裡的自由和快樂,按照作者的表達方式來續寫。孩子們熱情參與,融入了自己的童年體驗和感受,一篇篇生動的續寫提升了文字,收了較好的效果。在續寫完成之後再欣賞《祖父的園子》中的精彩描繪,對比之中找到了自身與作者的差距,順勢引導學生多讀書,讀好書,豐富積累,充實文筆,使學生感受更深刻。

作者通過本文主要表達童年時的自由,快樂,無憂無慮的生活。學習時讓學生抓住表達作者自由的句子進行體會,感同身受,孩子們也被作者的這種自由所感染。

祖父的園子教學反思4

這篇課文重點寫了作者在祖父的園子中自由自在的童年生活,課文中的語言富有孩子氣,同樣富有詩情畫意,把世界在孩子心裡的樣子真實地再現出來了,學生讀來感覺親切,感覺這事就像發生在自己身上,課中,我補充了《呼蘭河傳》的一些節選部分,學生聽了忍不住被文中那充滿天真、幼稚的“我”的'表現逗得哈哈大笑。笑過之後,我問:“你們為什麼會笑,作者為什麼會把你們逗樂。”從而讓學生體會到作者只是用真情實感去表現生活中的真實故事,所以會打動讀者,那麼我們讀這類文章要帶著感情去讀,寫文章也有懷著感情去寫。

一、值得肯定的方面:

1、教學中把握住了重點:即引導學生自主讀書,體會作者在祖父園子裡自由快樂玩耍的情景。2、教學中放手讓學生自讀自悟,合作交流,學生成了課堂上真正學習的主人,教師只是新課的組織者和指導者。3、課前預習較為充分,學生對字詞的掌握很紮實,對課文的理解有一定的深度。4、注重了新課匯入的設計,通過談話的方式,從學生熟知的菜園子為新課學習做鋪墊;後又通過介紹作者傳奇的身世,激起學生讀書的興趣。

二、有待改進的方面:

1、教學環節的設計還不夠緊湊,比如第一環節和第二環節太獨立,實際是可以融在一起的。2、第一環節用時過多,致使完成後邊的任務顯得很匆忙,出現拖堂的現象。3、教學用語不夠乾淨利落,語言激勵性不強。4、朗讀的指導和對重點段落的朗讀訓練不夠。5、雖然有拓展,但由於時間不夠實際沒有拓展開。6、學生的學習興趣不濃,發言面少,顯得拘謹。

祖父的園子教學反思5

這節課,我從介紹作者入手,先介紹作者蕭紅。有人說,蕭紅是一朵開在中國北方原野裡的花,盛開在中國東北的農家院裡,她從來不用澆水,任著風吹,任著太陽晒,卻越開越紅,越開越旺盛。事實就是這樣,在20世紀30年代的文壇,蕭紅就像她筆下那北方庭院裡的花兒們一樣,鮮明而熱烈地開放,潑辣辣地,不嬌貴,不做作,自由自在地開在陽光下。無論她地生命中有多少逃亡與飢餓。無論她面對多少困苦與不幸,她都用她的筆寫著她的字,大氣的文字。

然後介紹蕭紅的《呼蘭河傳》,就是對故鄉的一本回憶錄。也就在寫完後的一年,這個女子就從人世間消失了,只有31歲。在《呼蘭河傳》裡,她用了許多的文字寫了自己的童年,尤其重點描寫了家裡的園子,她稱它為祖父的園子,自己的後花園。為什麼她對園子如此念念不忘呢?這個園子給童年的蕭紅留下了什麼呢?讓我們隨著作者美好的回憶,走進她魂牽夢繞的祖父的園子。

之後開始學習,從課文的題目入手,讓孩子們發現這是一篇略讀課文,回想略讀課文的學習方法,之後開始本節課的學習之旅。共有三次讀課文:第一次是瀏覽——祖父的園子給自己留下的初步印象(五彩繽紛、美麗、自由等),接著是第二次默讀,帶著問題:為什麼說這是一個五彩繽紛的園子?找出文章的'1,2段。孩子們先齊讀,讀過之後,腦子裡會蹦出哪些詞語來形容這個園子?這是一個大花園,作者寫花了嗎?那花園裡有沒有花?通過這個問題,讓孩子們感受作者的寫作方法,藉助蜜蜂、蝴蝶來寫花園裡的花,讓我們感受到這是一個多姿多彩的園子。

接下來出示“花開了,就像睡醒了似的……太陽也不知道”這段話,請一位孩子來讀。如果把這段話讀成一句話呢,讀成一個詞語呢?自由。園子中哪些事物是“自由的”“一切都活了”的呢?你覺得這園子裡自由的事物僅僅只有這些嗎?引導孩子展開想象說話,用上“願意……就……”作者是怎樣把園子裡的一切事物寫得那樣自由自在的?從表達上你有什麼發現?由這個問題讓孩子發現在這段話中,作者採用了排比,擬人的修辭手法。作者為什麼把這些動植物都寫得這麼自由呢?由這個問題,引出作者在這個園子裡很自由。在這個自由得園子裡,祖父和作者都做了什麼呢?帶著這個問題,孩子們再次默讀課文,圈出祖父和作者做得事情。明白作者在這個園子裡想幹什麼就幹什麼。作者之所以在這個園子裡很自由,那都是因為她有一個愛她得祖父。

學到這裡,關於課文的內容孩子們都已經理解了。那麼寫作方法呢?讓孩子們仿照“倭瓜、黃瓜”的寫法,寫自己感受到的自由。再讀讀課題,這還是一個普通的園子嗎?作者不僅僅懷念的是這個五彩繽紛,自由,快樂的園子,更懷念自己的那段擁有真情的童年歲月,懷念讓自己感受到了愛的慈祥的祖父。

這節課的思路比較清晰,聽,說,讀,寫都涵蓋了,但是在讀的方面,可以再深入一些,讓孩子感悟園子的五彩繽紛,自由之後,可以讓學生再讀讀,讀處園子的五彩繽紛,樣樣都有,自由,快樂。還有就是再寫這一塊,提問了三個孩子,三個孩子不約而同都選擇了“媽媽不在家的時候……”都寫自己願意看書就看書,願意寫作業就寫作業……孩子們在說的時候,可以提醒重複的不說,這樣孩子的思維可能會更發散。也可以就自己的提示,請三個孩子來說。

祖父的園子教學反思6

這堂課,我得到了本校多位教師的熱情指導,評議,尤其感謝工大附中的盛大文老師,對我的這堂課提出了中肯的意見,下面是對我這堂課做一簡單小結。

教材分析:

《我和祖父的園子》是國標本蘇教版五年級下冊的一篇課文,節選自蕭紅的回憶性長篇小說《呼蘭河傳》。課文描寫了“我”童年時代跟隨祖父在園子裡勞動的情景,表現了祖父的園子是“我”童年快樂、自由的家園,表達了對童年生活的眷戀和對親人的回憶。孩子氣十足的腔調,春天的.泥土般新鮮的語言,詩意浪漫的景物描述,是本文表達方式上的突出特點。文章文字雖然淺顯,但意境很美,寓意不凡。

學生分析:

這篇文章重點寫了“我”跟著祖父在園子裡勞動和玩耍的情景,洋溢著童真童趣,符合學生的心理,容易引起學生的共鳴,學生通過自主閱讀,可以感受到“我”童年生活的有趣、快樂。但文章字裡行間祖父的愛,景物描寫清新雋永的意境,作者對自由生活的嚮往,歡樂的文字背後淡淡的哀愁,是學生較難理解與感悟的。因此,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反覆朗讀,細細品味,想像體驗,平等對話,從而觸控文字的溫度,體會文字的意蘊,感悟文字的新鮮、自然之美

教學設想:

1、反覆朗讀,品味感受

這篇文章,文字優美,是一篇值得反覆讀的美文,因此在教學中我用了大量的時間,變換多種形式如:自讀、默讀、引讀、合作讀等來讓學生反覆讀文,理解文字,豐富感受。通過讀文,學生對我童年生活的自由快樂,祖父對我的疼寵呵護,有了較為深入的瞭解。

2、尋找文眼,形散神聚

首先,在教學中要立足文字的特點,要遵循學生的閱讀規律,從學生閱讀的前理解出發,尋找“牽一髮而動全身”的線索,以此來推進教學流程。文中“一切都活了,要做什麼,就做什麼,要怎麼樣,就怎麼樣,都是自由的”可謂文眼,扣住此句,引領學生,走進文字,研讀文字,體會園中景物的自由,“我”的自由自在,是祖父的愛給予“我”自由,以及心中有自由,看什麼都是自由的,由淺入深,使學生對“自由”的理解逐步深刻與豐滿,使教學如同一篇散文,形散神聚。其次,在教學中始終抓住文題,通過( )的我,( )的祖父,( )的園子三個問題來引導學生體會這個園子不僅是“我”的樂園,更是一個充滿愛的園子,是我心目中美好的家園。

3、激發想象,體會溫暖

在本文的教學中,我採用了讓學生想象情境的方法,來讓學生體會祖父對我的愛,以激發朗讀的興趣,在學習課文5至10自然段時,讓學生想象祖父在我犯錯時,總會笑,他會說什麼呢?這一教學設計在實際教學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學生的眼前彷彿一次又一次地浮現了祖父的笑,笑中的溫暖洋溢在課堂中。

4、本文教學中,文章中所帶的淡淡哀愁是學生很難理解與體會的,因此在收尾處我採用了配樂詩朗誦的形式,這時,教師不需多言,只需讓生靜靜感受。簡單滲透了淡淡的哀傷情緒,從課後教師的反饋中,這也成為我本文教學的亮點之一。

不足:

(1)、課堂容量較大,想面面俱到,但反而顧此失彼,得不償失。

(2)、本文是一篇美文,在教學中讓生多讀,讀中悟情,教師如何抓住有利時機讓生入情入境,這是需要在以後的教學中繼續研討的。

祖父的園子教學反思7

教學中抓住詞語讓學生去感受,文中許多ABB的詞語如“胖乎乎、圓滾滾、藍悠悠”都很優美,體現了作者別樣的情感,學生在讀的過程中都體會到了,有學生說這樣的蜜蜂抱在手裡一定很有趣;有學生說用這樣的表達顯得特別親切,小蜜蜂就像作者的小夥伴,胖乎乎的。吃黃瓜,追蜻蜓,捉螞蚱,澆菜……對於學生來講,這些既是新鮮的,又是有趣的,他們一定只從書本中看到過,可能只聽長輩講過,現在作者的童年帶他們走進一個全新的'世界,特別新奇,讓他們想象作者可能還在園子裡做什麼,學生一個個都舉起了手,爭著說他們喜歡做的事情:爬樹、挖坑、種豆,從樹上搖果子,摘花,撒花……正因為學生對文字產生了共鳴,他們盡情地展開了思維的翅膀,盡情地說著自己喜歡的事情。再讓他們讀課文的時候已經能帶上自己的感。

整節課的教學,我著力引領學生感悟文字,緊扣文中關鍵字、詞、句,不斷地品味,使學生實實在在地對文字進行解讀。課文學習快結束時,我進行了延伸練筆:“假如時光能夠倒流,‘我’又在祖父的園子裡玩著,鬧著,玩累了就在園子裡的那棵大榆樹下睡著了,一覺醒來……”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結合蕭紅在祖父園子裡的自由和快樂,按照作者的表達方式來續寫。孩子們熱情參與,融入了自己的童年體驗和感受。

祖父的園子教學反思8

這是第二次教這篇文章,說實話,這篇文章給我的感覺是,寫得很美,完全體現了一種兒童的心態,無拘無束,自由。讀起來很美,可講起來就不是那麼回事了。初次教的時候,覺得沒什麼可講,翻遍了很多教參、教案,仍然沒有找到方向。於是就讓學生讀了讀,這篇文章就結束了,可心裡總覺得有點空空的。後來,有幸聽了於永正講這篇文章,我就特別留心聽,發現了我自己的欠缺究竟在哪裡,那就是對文字的解讀,沒有自己的思路,同時還不夠開闊,經常性的被教學參考左右。於老師用3個問題和一個示範朗讀就把這篇文章給整體解讀了,而且很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學生也很樂意學,在這樣的過程中還訓練了孩子們的語文素養,可謂一舉多得。

第一個問題,初讀課文,你看到什麼了?生畫下來,板書看到的這些,有沒有同類的.?訓練學生的概括能力

第二個問題,用心看,你又看到了什麼?孩子:無憂無慮,天真……祖父:寬容,慈祥

第三個問題,你從哪兒看出來這些的?

這次,第二次教這篇文章,我就仿照了於老師的方法來上課,發現學生的能力一點也不比其他學校的學生差,在老師這樣的循循善誘下,他們不但積極性很高,而且概括能力,語言表達都很有空間。我想,我們在教材的解讀上還得要多用心,這樣才能讓我們的課堂生動起來,活躍起來,也才能讓學生的能力得到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祖父的園子教學反思9

早上,我上了《祖父的園子》這篇課文的第一課時,感覺頗多。下面我簡單地說說自己對教材的理解和設計的目的。

這篇文章節選自蕭紅的《呼蘭河傳》,被安排在人教版五年級下冊第二單元中。這是一篇精美的散文,行文揮灑自如,如清泉涓涓流淌,字裡行間洋溢著清新自然的氣息。在作者的筆下,萬物皆有靈性,都是有生命的。在作者筆下,童年生活是那麼快活愜意,令人難以忘懷。但是蕭紅的童年時寂寞而單調的,家裡的後園是她唯一消遣的地方,慈愛而富有童心的祖父是她唯一的伴侶。然而,成人和兒童的視角和感受是不同的。所以我在教學中,充分地尊重文字的價值取向,尊重孩子們的閱讀興趣,把文中蘊含的天真唯美的東西張揚出來。

這個單元的主題是“童年”。閱讀本組課文的重點是感受他人童年生活的情趣,體會詞句表達的感情,並學習作者是如何留心觀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實的表達自己的感受的。我的.設計大致遵循“潛入——涵詠——內化——釋放”這樣的層次進行悟讀指導,抓住一個個童年的細節,進行文字細讀,多元啟悟,感受形象,體察情感,把文字的欠缺部分,空白點和沉默之處讀出來,開啟學生的思維空間,釋放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我很欣賞張偉老師的“球心”教學。一堂課總有一個主要的目標,它就像是一首曲子的主旋律。這課的主要目標是:是讓學生自主地、入情入境地讀書,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自由和快樂,體會作者對童年生活的留戀,領悟這種感情是怎樣表達出來的,並積累語言。每一個環節每一個問題我始終圍繞著:祖父的園子是怎樣的園子。通過景物、趣事、爺爺三方面的深入解讀,層層遞進,理解祖父的園子是生機勃勃的園子,是自由自在的園子,是充滿愛和溫暖的園子。早上展示的是前面兩個層次,第二節課主要是感悟祖父的愛。正是因為祖父給了我心靈的自由,他允許我隨便瞎鬧亂鬧,對我傾注了無盡的愛和寬容。他的愛讓我放飛了孩子的天性,在他暖融融的愛的包圍喜愛,才有了我的自由、快樂、幸福的童年。正是我心靈是自由的,所有在我的眼裡一切都是自由快樂,甚至是充滿了夢幻色彩。再帶著這樣的感悟引讀第17自然段。最後話題一轉:可是在我18歲時,祖父離開了我。由於母親在我年幼時過世,繼母和父親都對他不好。再加上父親的逼婚,使她的生活過得苦不堪言。在這篇文章時,作者已經離開爺爺十幾年了。由於戰亂,此時的她正與第三任丈夫居住在香港身患重病。在她《呼蘭河傳》的尾聲中這樣寫道:引出小詩讓學生聲情並茂地朗讀,說說情緒上有什麼不一樣?最後推薦閱讀《呼蘭河傳》。

反思整堂課的得失,我發現還有這樣的遺憾:比如在處理“一切都活了”這個環節時,由於沒有充足的時間給學生思考,所以想象不大豐富,有的同學還出現沒有琢磨透句式,所以說出來的語言質量不高。如果讓學生靜下來動筆選擇寫一寫,我想效果會更好,理解會更到位。另外,我覺得造成這個環節有問題的是自己在備課時的預設不夠,我以為學生可以展開豐富的想象,自己沒有去寫過,沒有做好充分的準備,所以當學生的回答出現了缺陷的時候,自己沒有很好的調控。看來,上好一節課要一細再細,細節決定成敗這句話用到哪兒都是真理。

祖父的園子教學反思10

語文教師必須擔負起文字閱讀的引領責任,這個引領,本質上是使學生除了看到文字表面的絢麗,更能看到文字背後的深度和獨特。

《祖父的園子》這篇文章平白易懂,在初步備課的時候,看到文章篇幅較長,學生不易歸納。我就想到了版塊是的教學思路。將課文內同分為三個部分:“昆蟲的樂園”“我的樂園”。對於這部分內容,學生只要讀上兩邊就能感受到。課文的價值難道僅止於此嗎?我想應該“再往前走一步”。“再走一步”那就是要走到學生的前面,走到學生無法抵達的地方,隨時隨地拉他們一把,這需要“細讀”,這種細讀,不能僅僅解釋為“細緻的讀”。一個字,一個詞,一個標點也不放過的讀。“細讀”還應該是教師的情感思想,人生閱歷,生命體驗,審美情趣等的全面介入,這種閱讀,其最大的價值就是見之所未見,思人之所未思。

課文中第一自然段,寫到了“昆蟲的東園”。語言優美,我在引導學生欣賞美文的同時,想到學生的生活環境。“再走一步”讓學生說說自家的園子。因為讓學生描述的是他們每天見到的最熟悉的'情景。所以每個學生都能產生共鳴,我在此時,有藉助課文內容對學生進行引導,結果學生描述的“我家的園子”豐富多彩,充滿生機。這個環節的訓練,不但是學生理解了課文內容,同時也訓練了學生的想象能力,口頭表達能力,跟為學生的習作打下了基礎。

祖父的園子教學反思11

《祖父的園子》是一篇略讀課文。課文重點寫了作者在園中自由自在的童年生活。而我們班中的許多孩子現在卻缺乏這樣的快樂生活體驗。前不久我們學校組織孩子們去大劇院看戲,在途徑嘉興市行政中心時,我們班有很多同學都不知道那裡是什麼地方。他們都說因為父母工作太忙,所以他們平時都只待在家裡。因此,一開始我以為這篇課文無法使我們班的孩子們找到共鳴。但是,當我問及有些孩子是否有和作者在課文中所描述的類似經歷時,同學們一下子炸開了鍋。我的問題猶如一石,激起了千層浪。整個教室頓時充滿了歡聲笑語。

在教學過程中,我先請同學們“在課文中找出自己有過類似經歷的段落,然後再讀一讀,並說說你的類似經歷。”因為孩子們對於這些段落產生了共鳴,所以他們的朗讀聲彷彿帶著他們穿越了時空隧道,回到了那些幸福的時光。接著,我請孩子們交流了各自和課文中的'那些情景類似的經歷。很多孩子在講的時候都是眉飛色舞、喜笑顏開的。我們大家也聽得興高采烈。然後,我就請選擇相同自然段的同學一起來感情朗讀。其中有一個段落有作者和她爺爺的對話,所以我就安排了分角色朗讀。我自己也選擇了其中的幾個我小時候曾經有過相同經歷的段落和孩子們一起朗讀了。同時,我也和孩子們分享了我的那段經歷。霎時,我覺得我們那聲情並茂的朗讀,彷彿幻化成了一首《快樂童年》的美妙歌曲。我們彷彿也跟著作者在她祖父的園中:栽花、拔草、種白菜、鏟地、澆水、摘黃瓜、追蜻蜓、採倭瓜花、捉綠螞蚱……

在整節課中,每一位同學都是那麼得全情投入。就連平時上課從不開啟語文書的小睿同學,也樂此不疲地和我交流著他曾經的快樂往事。他也和大家一起,用朗讀聲演奏出了一曲最美妙的樂章。最後,我還請同學們在本單元的作文《童年趣事》中模仿、學習這篇課文的寫法。

這樣的教學效果,是我意料之外的。通過本課的教學,我已經達成了“讓學生自主地、入情入境地讀書,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自由和快樂,體會作者對童年生活的留戀。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學習課文的表達方法,學會積累語言。”的教學目標。

祖父的園子教學反思12

全國國小語文教學專家沈大安先生認為:略讀也就是大略地讀,可以叫粗讀,體現在教學上,就是不以精細、全面,但求大致理解,大致掌握即可。教學步驟也相對粗放一些。

為此,我在執教略讀課《祖父的園子》時,摒棄了繁瑣的分析,把本課教學目標設定為體驗和表達。一是自由讀課文,整體感知園子。二是默讀課文,找出園子中我做的事、看到的物,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積累背誦精彩句段。三是猜讀,通過補充材料,拓展思維,給學生提供想象的空間。

本節課的教學我注重了學生的實踐,凸顯語用理念,引導學生通過多種形式的讀去了解課文“寫了什麼——怎麼寫——為什麼這麼寫”。在讀書上,我採取多種方式讓學生讀課文,如:自由讀、默讀、接讀、分角色讀、跳讀、範讀、欣賞讀等形式,從讀中去找尋字裡行間流露出的童趣。在默讀時,我讓學生圈畫關鍵詞句,提取資訊,為以後作批註打基礎,在語言表達上,我把自由表達的權利還給學生,怎麼想就怎麼說,在最後拓展環節,通過猜想蕭紅長大以後得生活狀態,推薦閱讀《呼蘭河傳》和《國小生蕭紅讀本》。

由於本文是略讀課文,所以首先我讓學生初讀捕捉資訊;其次聚焦重點段,劃出關鍵句段,不求一字一句全部哦去讀,直接找出與園子有關聯的,沒有關聯的內容直接跳過去。幫助學生從整體上鳥瞰感知園子,初步把握文章主旨。

接下來,我引導學生讀文章,抓住“一切都活了……”那一段,感受作者心中的園子,一切都是自由的,緊扣“自由”來想象作者心中的園子,然後聚焦到4——15段,體會園子中一切皆自由,而這種自由正是作者童年生活無拘無束的'、自由自在的真實寫照。

在朗讀形式的設計上,我力求營造“快樂、輕鬆、自由”的讀書氛圍,讓學生感受讀書的樂趣。

教完這節課,發現課外閱讀如果忽略了課內閱讀,那麼語文教學的主題就顯得單薄了,所以在教學中,應適當引入課語段來對比讀,讀出不同的感受。在這樣的設計中去完善教學,把語文課上得有語文的味道,而不是單純地欣賞、薰陶,通過咬文嚼字培養語感,通過本課教學,通過這一類文章的教學,給孩子語文學習的腳步打下堅實的根基,給孩子們的童年留下一個美好的回憶。

祖父的園子教學反思13

經過前一段學校語文公開課的教學,本人深受啟發。現就語文第一課時的教學,談談一些體會。

一、師生談話可拉近教師與學生的距離。

在公開課的教學上,往往是借班教學。師生之間的陌生使得師生的關係顯得疏遠,勢必影響下面語文課的深入開展。為此,很多的教學專家和名師都會通過詼諧幽默的師生談話,來拉近與學生的距離。有了很好的環境,師生關係融洽,學生放得更開,後面的課堂上會顯得生機勃勃,富有活力。但是,師生談話的話題,最好滲透著本課要學的內容,這樣就一舉兩得了。

二、奇妙的課堂導語,是成功的一半。

俗話說:萬事開頭難,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語文的第一課時,一定要有引人入勝的導語。教師可根據不同的課文,設計不同的導語。有的可以故事匯入,有的可以美輪美奐的畫面匯入,有的可以生活實踐匯入,有的甚至可以一個詞匯入……不管怎設計導語,一定要簡潔、生動、有趣。這樣,才能更好地調動學生探究知識的慾望,也更好地將學生帶入課文的情境中去。

三、生字的認識是讀通全文的一把金鑰匙。

第一課時,重在初讀課文,讀通全文。要達到這個目標,識字是前提,也是一把金鑰匙。因此,如何讓學生認識本課的生字、新詞,是第一課時的重點內容。識字的方式很多,可以出示生字詞,個別帶拼音讀,再去拼音讀;可以開火車讀,再齊讀;可以讓小老師領讀;可以比賽讀;可以教師示範讀……在識字的過程中,教師要抓住易讀錯的字,進行糾錯,讓學生時刻提醒自己別讀錯。比如,多音字、前後鼻音字、翹舌音字等。

四、抓住個別重點生字進行畫龍點睛地寫字教學。

寫字教學,是低年級段教學的重點,應緊抓不放。但第一課時,時間畢竟只有40分鐘,如何在課堂上利用有限的時間進行識字的教學,這就要教師巧妙地設計,機動靈活地處理是至關重要的.。教師可以抓住課文中的難寫的1-2個生字,重點的指導書寫。可先示範,再描紅。這樣,不僅每課都滲透寫字的教學,也潛移默化地規範學生的寫字習慣。久而久之,學生寫字能力會不斷提高,書寫漢字也會越來越認真規範。

五、讀通全文,瞭解大意是第一課時的重要目的。

第一課時的教學,主要是讓學生初步整體感知全文,瞭解課文大意。為此,讀通讀順課文是其中一個重要的目標。在學生已識字識詞的基礎上,將生字新詞帶入課文讀一讀,不僅鞏固剛識的生字新詞,而且再次整體感知了全文。也可以通過分自然段讀課文,並隨機通過評價及鼓勵的方式,讓學生真正讀好課文,讀通課文。為更好地讓學生了解課文,在設計識字這個環節時,教師可根據課文內容,分類分層識字,從而潛移默化地感知了全文主要內容;也可通過填空的方式,循序漸進地滲透對課文的整體歸納,以便更好地整體感知課文。

六、切入課文細節,挖掘教材,是點睛之所在。

因為在設計第一課時,有的教師將寫字的教學大部分放在了學完課文後再進行,這樣,就留下了一部分或大量時間,以進一步切入課文細節的教學。對於這個環節的設計,有的教師選擇了某個方面來教學,以突出教學的難點,做好第二課時教學的鋪墊;有的教師選擇了課文開始的部分來教學,以作為下節課教學的引子;甚至有的抓住課文重點,通過層層深入,以讀感悟,從而突破重點,體悟情感……

總之,教無定法。第一課時的教學,要從多方面的考慮來設計。諸如,各個學段的語文教學、文字的題材內容、學生的實際認知水平及需求、教師的自身素質等都是設計第一課時的重要因素。教師一定要全面考慮,根據實際,恰如其分地選擇某種方式,設計出可行而精彩的第一課時。

祖父的園子教學反思14

《我和祖父的園子》講述的是作者童年的故事,那份在祖父的園子裡隨心所欲,想做什麼便做什麼的自由令人嚮往。文中字字、句句童心四溢,貼近孩子的生活,很容易引起學生的共鳴。教學中,我試圖通過課文的學習,為學生開啟一扇窗,以此走近中國現代著名女作家蕭紅,初步感受蕭紅語言文字的魅力,體會著名作家茅盾對《呼蘭河傳》的讚譽──“一篇敘事詩,一幅多彩的風土畫,一串悽婉的歌謠”。

一、賞讀園中景物之自由

在對教材的多次研讀後,我們發現整篇課文的第13自然段概括了主題。課文的核心情感是自由、快樂。教學時,我緊扣情感線索,展開教學,引導學生入情入境地讀書,在朗朗的書聲中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自由和快樂。整節課以自由、快樂為線索,在一遍又一遍的誦讀中學生的認知得以昇華:一讀第13自然段,初步感受園子裡的一切是自由、快樂的,並找到中心句反覆讀——“一切都活了,要做什麼,就做什麼,要怎麼樣,就怎麼樣,都是自由的。”;二讀第13自然段,學生感知園子裡的一切的快樂是因為我是快樂的,引導孩子們在字裡行間徜徉,感受“我”的快樂;三讀第13自然段,學生懂得了“我”的快樂是因為有祖父的疼愛,感悟濃濃的祖孫情;四讀第13自然段,體悟寫作技巧,掌握借景抒情、借物喻人的`寫作方法,瞭解作者生平,昇華對作者的情感認識,感悟作者追尋精神家園的那份執著。

但遺憾的是本節課的前半部分由於過鬆,導致後半部分賞讀園中景物之自由部分,學生品讀還不夠到位,我就倉促結束了。公開課上整堂課節奏的把握還需調整好,最好要做到鬆弛有度。

二、寫園中景物之自由

第二課時我在班級上時,進行了延伸練筆:“假如時光能夠倒流,‘我’又在祖父的園子裡玩著,鬧著,玩累了就在房子底下找個陰涼的地方睡著了,睡著、睡著,‘我’做了一個香甜的夢……”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結合蕭紅在祖父園子裡的自由和快樂,按照作者的表達方式來續寫。孩子們熱情參與,融入了自己的童年體驗和感受,一篇篇生動的續寫提升了文字,收了較好的效果。在續寫完成之後再欣賞《我和祖父的園子》中的精彩描繪,對比之中找到了自身與作者的差距,順勢引導學生多讀書,讀好書,豐富積累,充實文筆,使學生感受更深刻。

總之,文字是美麗的,充滿魅力的,課堂上,讓我們語文老師帶著學生在美麗的文字間徜徉,享受學習語文的幸福。

祖父的園子教學反思15

《我和祖父的園子》一文節選自作家蕭紅的回憶性長篇小說《呼蘭河傳》。通過對“我”童年時代跟隨祖父在園子裡勞動情景的描寫,表達了對童年美好生活的眷念和對親人的懷念。文章語言平實,質樸,自然,富有獨特的藝術個性,既為我們展現了一幅農家園子的風景圖,又勾勒了一個天真,活潑頑皮的農家小姑娘形象。正如著名作家矛盾所說,蕭紅的作品是“一幅多彩的風圖畫”。

課前我已經要求孩子去讀《呼蘭河傳》這本書。在教學過程中,我以《呼蘭河傳》這本書匯入,瞭解作者,讓孩子用一句話介紹自己瞭解到的蕭紅。意在讓孩子學會提取對自己有用的資訊。然後我出示我搜集的資料,要求學生默讀,並提出新課標中的默讀要求,每分鐘300字,這裡有197個字,用時四十秒。這一要求一提,學生立即集中精神進入默讀狀態。由此,我意識到,在佈置孩子任務的時候,要有明確的要求。

字詞教學中,注重字詞的積累,比如“種”“溜‘”杆“,讓孩子自己意識到利用意思來辨別讀音,用不同的讀音去組詞。”栽“的教學時,我採用了形近字辨析的方式,讓孩子自主換偏旁,組詞。課文中長句子的檢查,請一學生讀,其他學生評價,學生一般會答讀得很好,很有感情。這時我追問,聽出了什麼感情?這一追問,讓孩子明白在作評價時要有明確的指向。另外給他們小提示,在評價朗讀時,可以從字音,斷句,是否通順流利,情感等方面去評價。

走進課文,享受樂趣時,我以一個問題”你認為哪兒最有趣?讀出這份樂趣來,做上批註。在巡視的過程中,我意識到了我的問題指向不明確。我的意圖是讓孩子找出“我”和祖父在園子裡的趣事,但我發現有好幾個孩子找到了課文的第十三自然段,通過生機勃勃的園子來體會趣味。這個是我忽略的'點。一個孩子站起來將這一段讀的有滋有味,而我卻忽視了及時表揚這個環節。這是課堂的生成,我沒有抓住這個好機會,指導孩子朗讀。這段文字雖淺顯,但意境很美,寓意很長,這裡應引導學生反覆朗讀或細細品味,以感受作者獨特的語言魅力,體會她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拓展環節,我要求學生模仿文中的段落寫一寫自己的童年趣事,跟同學們一起分享快樂。由於時間關係,我沒有給充足的時間,便徑自拿起孩子寫的文字讀了起來,讀完之後,匆忙結束了這節課。課間孩子跑來說,’老師,剛剛許孟宇的故事還沒有寫完。他寫的是,小時候他發現鏡子裡有一個人,然後他就對著鏡子做鬼臉,覺得很有趣。之後,他又一腳踢上去,鏡子碎了,他對媽媽大喊道,媽媽,那個人碎了~“說完,哈哈大笑起來,我也不禁笑起來。是的呢,照鏡子這件趣事的有趣在後面這部分。而我,卻沒有耐心等一等,讓孩子寫完自己的故事,因為時間關係這個由頭,打斷了這個趣事。對的呢,平時的教學中,我多半處於一種完成教學任務的狀態,而忘記了去聆聽孩子的心聲,等一等,讓他們自己去尋找答案。”等一等“這三個字,是我接下來的教學過程中,需要極力做好的一件事。

另外,我的教案上寫著四個字”不說廢話“。作為一個職初教師,在課堂上比較囉嗦,會不停地重複孩子的回答,這是大忌。此外課堂駕馭能力,有待提升,在孩子自主回答的時候,超過預設,我的課堂語言就貧乏了。另外評價語言的積累也是當務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