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教學反思

幼兒園教學反思(15篇)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師,我們要在課堂教學中快速成長,通過教學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麼什麼樣的教學反思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教學反思,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教學反思(15篇)

幼兒園教學反思1

時間過的真快,一轉眼來到市保,每一天和這群孩子們生活在一齊已經半年多了。這半年多來,從對他們不熟悉,對工作中的每個細節的陌生,對保育院的常規的不瞭解。到此刻,一點一點的進入狀態,這其中和領導的關心,班主任林教師的幫忙,保育院周教師的配合,以及家長們的寬容、理解是分不開的。

回顧這半年多來的生活,能夠說一向生活在壓力和努力之中。徐教師的優秀從一開始就給了我很大壓力。對於我這個轉崗教師來說,是個不小的挑戰。本來,我想利用我在國小的工作經驗結合幼兒園的工作實際,做點創新。可是,實際操作起來我才發現,自我想的太簡單了,畢竟年齡及各方面的發展需要、目標及方法都是存在很大差異的',簡單的結合根本起不了作用,反倒適得其反。慢慢地,孩子們的常規、習慣開始發生變化了,有些孩子被一些好動的孩子帶著變化著。看著眼裡,其實急在心上,我覺得是我沒有及時的鞏固他們的行為習慣,才造成他們的變化。應對家長們的信任的目光,我心裡很虛。

幾次家長開放日的活動,讓我深刻的感覺到,我的工作有個致命的問題,就是不夠細緻,細節問題總是研究的不夠全面。這個幼兒園的工作中是很大的問題。經過和林教師、周教師的討論,也跟徐教師溝通的幾次,加上從家長口中瞭解到的孩子的情景。我開始靜下心來研究細節的問題了。我覺得,幼兒園的工作最重要的是細節,大多比較瑣碎的事情,小朋友隨時會製造很多狀況,如果不研究全面一點的話,到時就會措手不及。之後,我也著重在這方面下功夫,從平時的日常工作,到後面的家長開放日及孩子的才藝展示,我都儘量研究到細枝末節的事情,學期末的彙報活動和本學期的“3.8”節半日活動,我們都獲得了很好的效果。這也讓我的挫敗感有了點點小恢復。

這個學期,我覺得還要繼續堅持這種把事做細的做法,無論是對孩子常規的管理,還是自身的教學工作,及孩子們的日常保育工作,本學期幾次活動的組織,都要儘量靜下心來,做細做全。當然,我的工作中仍然還存在浮躁和懶惰,時常會偷偷懶、耍耍小聰明,在今後的生活中要儘量改正。把孩子的安全放在首位,把孩子的發展放在心裡。能夠做讓家長放心,孩子喜歡的教師。

幼兒園教學反思2

這節公開課,我是想要探索如何進行活動課的教學,並希望與同行們互相探討,共同解決長久以來在綜合性學習方面存在的困惑。我主要嘗試了以下三點:

第一,建立激發學生興趣的教學模式。針對以往在綜合性學習過程中,學生興趣不大、置身事外的現象,把教學的起點定位在學生現實的學習狀態上。為了激起學生濃厚的自主探究興趣,我對本單元的教材進行了再處理。結合我校學生實際,變“漫遊語文世界”為“走近孔子”,目標直指《論語》及孔子,有的放矢。活動準備階段,以公開課為契機,鼓勵學生勇於展示,為集體和個人增光,把侷限於課堂的時間和空間擴大到課堂之外,變被動的完成學習任務為積極主動的參與。

第二,倡導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組織學生通過合作、探究的方式有效地去解決問題,體會合作的成功與分享的喜悅。在活動目標的設定上,突出強調小組的核心凝聚力,有意識的引導學生養成合作、探究的學習習慣,努力使學生形成一種對知識主動探究並重視解決實際問題的積極的學習方式。

第三,注重學生的'主體性,讓課堂真正“活動”起來。課堂上教師的的作用應該是“拋磚引玉”,一堂課的最終目的不是展示教師,而是讓學生學到知識,掌握方法,領悟道理,受到薰陶感染,並能夠自由地享受學習之樂。這節課,教師只在開始上課時激情匯入,結束時總結並指導作業,中間部分只是隨機點評和補充,其餘的時間都交給小組代表做彙報發言。

但是,課堂最後生成的效果並非完全如我課前預設的那樣。首先,表現在時間和節奏的把握上。前期的組織過程有點疲沓,小組代表人數偏多,有部分資料重複的現象未加以調控。因而最後教學用時不夠,沒有進行活動評價和小結,鞏固練習的部分處理也太快。其次,活動的分組缺乏科學性。我是按座位就近的方式分的小組,事實證明,這樣分組是不科學的。因為沒有照顧到學生的興趣愛好,所以在交流彙報中,有小組內容重複的現象。還有,活動成果的生成方式單一。在活動課結束時,為了鞏固活動的成果,我讓學生每人完成一道成語和名言積累題,此外,建議各小組把活動的內容辦成手抄報。但我在指導的時候,太過粗糙,沒有充分考慮學生的特長和興趣,反而侷限了學生的思維和表現形式。

幼兒園教學反思3

《龜兔賽跑》活動反思

我用引發對童話故事《龜兔賽跑》的回憶,說說兔子為什麼會輸。這次兔子又要向烏龜發起挑戰,激發幼兒的好奇心與求知慾。

活動中先讓幼兒猜測小兔子會怎麼跟烏龜說,然後利用課件,讓幼兒學習歌詞(對面的烏龜看過來,看過來,看過來;雖然上次輸給了你,但是我會努力),並體驗兔子不服氣的心情;烏龜會接受挑戰嗎?會怎麼回答兔子?(我上看、下看、左看、右看,看來看去你都不會得第一;我再想一想,再看一看。哼!我才不會把你放在眼裡。)先引起幼兒的猜測,再看課件,幼兒學習的`興趣很高,再加上動作,體驗烏龜自信的心情。

活動中請幼兒分別扮演兔子和烏龜,做出不服輸和自信的表情和動作,幼兒積極性很高,表演得惟妙惟肖;其次,這首歌曲的旋律是幼兒熟悉的《對面的女孩看過來》,有了前面的鋪墊,在後面的邊唱邊表演的環節特別得順利,掀起了活動高潮。

總之,在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有目的的引入或創設一定的情境色彩、形象生動具體的場景,這樣可以引起學生一定的態度體驗、行為體驗,從而幫助學生有效參與,促進學生和諧發展。

幼兒園教學反思4

美工活動對幼兒來講是遊戲、娛樂,也是創造、表達的一種方式。每個幼兒心裡都有一顆美的種子,每一位幼兒都有創造的潛能。泥工造型是一種運用插接、刻畫、印貼等手段,通過細緻的觀察與豐富的聯想、想象進行再創造的藝術形式。同時這也說明了美工活動對幼兒小肌肉發展和思維發展都具有一定的要求。如何為幼兒創設教學活動鍛鍊環境呢?這是上好一節美工課需要關注的課題。

首先本節教學活動的目標:學習用牙籤插接的方法,表現刺蝟的形態特徵;能運用搓圓的技能表示刺蝟摘果子的情境;發展小肌肉動作,大膽參與活動,體驗創作的快樂。目標的制定在認知、技能和情感上重點突出了技能,難點定位在插接的手法和重點在於搓圓的方式。從目標的確定開始就對幼兒的動手能力提出了要求。如何將其融入在平時的教學中,如何在活動中讓其得以體現都是需要思考的問題。於是在我設計活動匯入環節就運用了手指遊戲,土豆變變變,它來自於幼兒平時室內遊戲,平時在遊戲環節我們會經常給幼兒做手指遊戲,幫助幼兒鍛鍊手指的靈活性和活動趣味性,為活動奠定了基礎。活動中通過視訊以動態進行展現刺蝟的特徵和形態,幼兒熟悉的巧虎形象,以第三方的口吻陳述,好像是巧虎在進行介紹,讓幼兒投入其中,以及最後的展示背景用西蘭花做出了森林的造型,同樣的這些形象、實物也是來自於幼兒平時的生活觀察。

小班幼兒對周圍的事物充滿了好奇,探索的慾望很強,常常有一些看起來危險的現象發生。如何轉危為安,巧妙利用,有目的地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變為我們可利用的教材,真正讓幼兒成為活動的主人,是本節課選材的關鍵。從土豆到牙籤,過程中也經過很多次的嘗試,土豆的硬度和牙籤的弊端都曾成為課前準備的難點。在手工活動中,重要的是得充分考慮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選擇合適的教學內容。陳鶴琴先生說過,叫孩子做事,不宜太易,也不宜太難,須在他的能力以內但又必須是非用力不可的。3~4歲的幼兒知識經驗貧乏,手指力量小,也容易疲勞,所以在選材時,首先要注意簡易性。由於我班是有過一年託班經驗,嘗試鍛鍊的機會比新小班多,且升入小班後我們就鼓勵幼兒安全使用剪刀,利用美工課,讓幼兒從撕麵條,撕小草開始,儘量多的給幼兒鍛鍊的.機會,這樣做的目的:

①手工活動能使手腕配合一致,使各種動作協調。在活動中,孩子們可以人人動手參與,作品完成後又個個都有成就感。

②手工材料的五花八門及方法的多種多樣,可以讓幼兒信手捏來,隨意創作,同樣也能滿足、激發孩子們的創作慾望。

③通過手工活動,能引發幼兒以自己眼光觀察周圍世界,形成有個人特色的藝術表象,並通過大膽想象藝術來表現自己的作品。

通過實踐,手工活動對於幼兒的手部肌肉動作的靈活性和精確性的培養,以及對耐心、細緻、勇於實踐等個性品質的培養都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幼兒通過使用剪刀,手的張力有了明顯的提高,原先大拇指和小手指的靈活性很差,不能同時張合,經過反覆多次練習,他們小手指的肌肉動作協調了、精確了。美術美工活動可以說是平時積累的成果。

小班的年齡特點註定無法安靜的坐在座位上作畫,歌曲的結合讓活動更富生趣,但是反觀活動我發現,正是因為太重視年齡特點,將關注點放在插接上所以活動中不夠大膽,從練習搓圓的方法到評價都是由老師作為主體進行介紹的,更加大膽的讓幼兒自己去嘗試說,嘗試做,成為活動的最大主體,堅持開放性原則,更多讓幼兒更充分的感知和操作,從而更好的幫助幼兒在自我表現與所表現的事物之間建立起關係。

本次活動幼兒專心地觀察老師的操作過程,認真地製作作品,體驗成功的快樂。可有一個問題沒有解決,那就是當孩子們完成作品後,對於整理操作工具的要求老是拋在腦後。沒有特別強調收整的要求導致了幼兒似乎不是很在意。這成為了我不得不思考,問題到底出在哪兒?

課後我仔細分析主要的原因,平時的教學活動中沒有更多的時間去督促先做完的孩子養成整理操作工具的習慣。對於整理好操作工具的孩子也沒有及時地予以強化,使得那些先做完的孩子慢慢地對於整理操作工具的要求變得不再很敏感。當然對於整理操作工具這種沒有樂趣的活自然避而遠之了。那麼,用什麼樣的辦法讓孩子們心甘情願地在活動後整理工具且不會忘記呢?事後我嘗試用實物獎勵的辦法。例如在集體點評時,以“蠟筆媽媽”“桌布媽媽”的身份對主動整理好操作工具的幼兒進行獎勵,並謝謝他們將寶寶們送回了家。希望在多次的努力下幫助幼兒自然而然地養成收整工具的好習慣。

此次美工活動我受益良多,小班的美工活動不光是技能的培養,還有創造力的培養,良好習慣的養成,活動本身是一種創造性的活動,幼兒正處於一個創造和發展的時間,我們應該為幼兒開啟創造的大門,讓創意源於生活,創造給予幼兒。

幼兒園教學反思5

1、熟悉教材。活動前首先對教材熟悉,並進行了認真分析,由於教師用書和幼兒用書上都沒有這首歌曲,所以首先從網上尋找、下載了膽小鬼這首歌,進行熟悉、理解歌曲以及韻律等。

2、抓住重點。膽小鬼這首歌曲活潑、詼諧有趣,孩子們很感興趣。這首歌既有襯詞的唱法,也有休止符。所以,在欣賞的過程中以動作的`方式提示幼兒休止符需要停頓。

3、突破難點。這首歌有襯詞的唱法,學唱襯詞是難點。在進行過程中,採用將襯詞比喻成回聲“鼕鼕是個膽小鬼,膽小鬼”與幼兒進行遊戲:我唱歌詞,你們唱襯詞。比一比誰唱得好聽,再進行交換,趣味性很強,幼兒很感興趣。

4、完成目標。通過欣賞歌曲,讓幼兒懂得世界上根本沒有妖怪,減輕對黑夜的畏懼心理,而且能體驗到欣賞活動的樂趣,很適合幼兒的年齡特點。

幼兒園教學反思6

欣賞季節的景色,感知季節特點是每月主題的重點,在教學活動中體現的更為明顯。從春天到夏天到現在的秋天,小朋友跟著老師一起感受季節帶來的不同感受、不同色彩、不同景物。本月的教學主題是“繽紛世界”,給小朋友展現的是一個多姿多彩的秋天,所以小朋友對秋天的感受經驗更加豐富。

本次活動的兒童詩內容不復雜,運用的文字表現形式小朋友較為容易接受。所以在本次活動的教案設定時,增加了一定的難度。原設定的目標是“看圖學詩歌”,針對班級小朋友的能力,設定不太高,所以在準備中準備了圖夾文和文字的展示。考慮到班級幼兒的個體差異性,所以一開始展示的是圖夾文的形式,讓小朋友結合圖片更形象的學習詩歌。班級部分小朋友的識字水平較好,所以在圖片旁邊附上了文字。小朋友通過電子圖片形象的欣賞到了優美的語句,感受語言的`魅力,文字的展現豐富了小朋友的語言表達。

大部分小朋友能在本次活動中學習到詩歌中的語言表達形式,並嘗試簡單的仿編。能力較強的小朋友會在活動中,更多的表現自己對秋天的不一樣感受,在這個環節上沒有用太多的時間去探討,所以在活動後的交談中老師繼續引導幼兒談論這個話題,發現小朋友的思維是很不錯的。在活動中,有部分小朋友會如此表達“我很喜歡秋天也很喜歡糖果,所以,我會說,秋天是甜甜的。”這樣感性的表達很棒。在仿編環節,我增加了很多秋天的景色圖,幫助小朋友拓展思維,利於小朋友創編。活動效果較好。 《秋天的顏色》這是一篇語言欣賞的兒童詩,小朋友能馬上發現詩歌裡誰說什麼的原因,是因為和自身的關聯。語句的表達很優美,小朋友也能根據自身的語言經驗創編出類似的語句。

幼兒園教學反思7

星期一下午接到了學校要我上一節小班化課的任務,雖然從未嘗試,但我還是抓住了這次難得的磨練機會,雖然僅僅是瑤山和龍川兩所兄弟學校的聯誼活動,但通過精心準備、試教到展示,這幾天確實經過了多次小班化教學思路的嘗試,也有了一點粗淺的認識。

我這堂課的設計可以簡單的概括為“分層學習,趣味識字”八個字。

首先是“分層學習”,主要體現在如下幾方面:第一:明鑑差異,科學分層。本次教學,我根據“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將18位孩子分成4組,每一組同學根據他們每個人識字、學習能力的不同分別編上1、2、3、4號——1號代表的是學習優等生,2號是中等生,3號中下生,4號則是學困生,這就是“組內異質”,而四個小組間總的能力是基本均衡的,體現了“組間同質”的原則。

第二:分層學習,全員關注。通過對全班學生的分組,目的`是為了使教師能在課堂中更好地發揮其組織調控作用。在本堂課學習中,課堂中的發言的學生不是永遠都是那些1號、2號生,我有意識地去關注全員互動的機會。比如在個別初讀課文時,我先請幾位2號、3號學生來讀,經過一定的指導糾正後,就把機會轉向了4號學生,這樣學困生不會一下子被難倒,這樣會使學生更有積極性。同樣,在“摘星星”的遊戲環節中,把這樣的發言機會更多傾向於3號、4號學生,因為經過近一堂課的學習,這幾個生字1號、2號學生基本已經掌握了,而3號、4號學生有個別應該還沒有完全掌握,這樣就起到了鞏固學習的作用。我想我這樣的設計也就是本著關注全員孩子的想法吧。

第三:小組合作,“兵教兵”。雖然一年級孩子從幼兒園踏入國小才兩個多月的時間,但是學生間的學習接受能力、學習基礎已經有了明顯的差別。我正是著眼於學生之間的這些差距,在學習中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利用“兵教兵”的形式讓孩子和孩子的交流中共同進步。比如說,在初讀課文環節,我讓1號生帶領組員初讀學習課文,這樣有助於幫助3號、4號生掃除朗讀障礙。同時,在全班反饋學習生字時,我利用小組合作學習生字的方式,讓孩子們在合作學習中初讀掌握生字。而在識字遊戲中,在“看圖猜字”的環節我則是給小組留了1分鐘的時間,給學生創造一個討論交流的機會。

除了“分層學習”,我這堂課還有一個主要的設計特點就是“趣味識字”《小小的船》小班化教學反思20xx《小小的船》小班化教學反思20xx。《小小的船》是人教版國小語文一年級上冊的一篇課文。低段語文教學中,識字寫字是重點也是難點,本堂課是第一課時的教學,我的著眼點也在識字寫字中。一年級每篇課文中少則七八個生字,多則十多個,對於一年級孩子來說,如果一堂課中反覆讀、學習這些生字就會顯得很枯燥、乏味,小孩子會失去興趣,我們老師教的也會很累。本堂課中,我主要採用“遊戲教學”的方式,將識字教學融入到遊戲中,比如說“摘星星、看圖猜字、猜謎語”這些環節孩子們還是樂此不疲的。

很久以來“小班化"在我們腦中是如此神祕莫測,以至於我們老師們往往“談小班色變”,殊不知我們僅僅是在遠處遙望著他,其實只要我們試著走近點、再走進點,定能揭去那神祕的面紗。

幼兒園教學反思8

這學期幼兒園每天中午都開始有“月亮姐姐講故事”的活動,深受小朋友們的喜愛。之前也有聽一些老師講過,感覺老師們的語氣都很親切,和小朋友之間的互動也不錯。一直擔心著自己,有點兒膽怯。本來我是在13號的時候講故事,可因為那天剛好要去體檢,就沒講了,心裡還偷樂著,哈,可以不用講了吧。誰知,過了幾天,讓我來了個措手不及,要把故事補上,心裡“咯噔”一下,我準備的兩篇故事都好久沒看了,這………

“到你講故事了,快過來拉!”不一下子,電話就響了,我只好硬著頭皮拿好書就直接上了,瀏覽了一下,還好對兩篇故事的`內容大概還有一些記得。“小朋友們好,又到了月亮姐姐講故事的時間了,今天的第一個事故是……”我努力著把故事講好,特別是在模仿不同小動物的角色時,都儘量表現出不同的聲音,但變來變去都覺得好像不是想要的效果,感覺差不多。還有在故事講完後,之前是準備好問題要和小朋友們一起互動的,但當故事結束以後,我忘記了,缺少了這一環節。最後,兩個故事都結束了,“月亮姐姐的故事講完了,小朋友們再見!”

結束後,我感覺對自己講的這兩個故事都不怎麼滿意,準備的也都不充分。之前一些老師講的故事都很生動,她們一定都是認真看過,準備充分了才來給小朋友們講的。對於這個活動,不也是給自己一個很好的鍛鍊機會嗎?但我這次卻看輕了它。最不應該的是存在著的僥倖心理,以後再有什麼活動我一定不會再像這次一樣,都是自己的責任,都應該把它做好才對。

幼兒園教學反思9

一、以自我為中心現象

現在的孩子多為獨生子女,他們集長輩的疼愛於一身,一般的要求都能得到滿足。久而久之,有的幼兒心目中只有自我,毫無旁人。如分配玩具時,幼兒各自搶一大堆,自管自玩:外出散步時兩人拉手,走得快的根本不管走得慢的是否能跟上。這種缺乏合作精神的行為,對於他們將來的發展是很不利的。

二、合作機會的缺乏

因社會大氣候的影響,如今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人們的居住環境改善了,大多以獨門獨戶為主,家長們忙於工作,生活,沒有多餘的.時間和精力陪孩子,教育孩子。作為獨生子女的他們整日一人呆在家裡,無語言,無溝通地獨自玩玩具,做遊戲,更難談得上與人合作了,久而久之,在幼兒園也養成了一人坐著看書,對著魚缸裡的小魚自言自語,拿著新積木不知怎麼搭,也不會問旁邊搭出好多造型的同伴。如果增加幼兒平時的合作機會,積累了經驗,我想就不會出現這種情況了吧。

三、合作意識的淡薄

正是由於合作機會太少了,幼兒腦中對於”合作”印象模糊,意識淡薄,從而導致他們做事事半功倍,不能圓滿完成任務。就像在一些主題活動中,我要求幼兒用棉籤畫各種顏色的菊花,每個幼兒只發了兩根棉籤,而每組桌上卻有五種顏料,且顏色不能搞混,怎麼才能畫出又多又好看的菊花 我把這個問題拋給幼兒,讓他們在實際操作中,得出合作的好處。但從上交的美術本反映,部分幼兒限於棉籤的數量,只畫了兩種單調的顏色;部分幼兒用兩根棉籤重複使用多種顏色,使得顏料變色,畫面烏七抹黑,自己身上,臉上一團髒;只有極少部分幼兒想到了互相合作,交換棉籤顏色,畫得又快又好。

四、合作要求不明確

雖說大班幼兒有自己的主見,但他們畢竟還小,社會經驗不豐富,在做每一件事情時,須大人認真的指導,提示,且幼兒的合作意識淡薄,更需要成人在教合作方法的同時,明確講清合作的要求,這能幫助他們更好的建立合作關係。不過,我們有些教師和家長,在疏忽中,往往忘記了交代清楚,只是口頭上不斷催促”你們自己好好合作一下!互相合作啊!”怎麼合作,從何開始,幼兒搞得一頭霧水。有次我就親身經歷過,在娃娃餐廳的區域角剛佈置好,開始活動時,由於我正忙於教學活動的準備,有幾個幼兒過來問我:“老師,這些碗幹什麼用,可不可以拿到娃娃家裡去 誰做廚師,誰做服務員呀。”我應付道:“你們自己商量,合作著玩吧!”結果,等我忙完了,回頭一看,娃娃餐廳亂七八糟,幼兒爭做廚師,正鬧得不可開焦,此次活動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失敗了。

幼兒園教學反思10

1、用研究者的眼光,對自己的教育實踐和身邊發生的教育現象進行審視、反思、分析、探索,每週要求寫出一篇教育筆記,使教師日常教學工作和教學研究、專業成長融為一體,形成在研究狀態下工作的職業生活方式。

2、"反思"是一種習慣,在園本教研活動中更要粗竟教師的反思意識,能真正將"反思"運用於平時教學、家長工作之中,使教師收益於"反思"。

3、教師要自覺、積極的反思自己學習的教育理論及他人的經驗,在吸納的同時,要有追問的意識,並寫出自己的心得體會,反思自己的教學實踐。

4、活動後,根據自己的課堂教育情況進行反思,寫出教學評析。在遊戲活動或要及時寫出遊戲反思。

1、為構造一種機制營造一種氛圍,使讀書、思索、探究成為教師的一種習慣,特制定本制度1、理論的學習使促進教師專業提高的有效保證,每位教師每學期要有計劃的安排學習1本理論書籍,每本理論書籍的學習寫出教訓心得或學習體會,定期組織教師進行交流。

2、每月的`第三週為理論集中學習的時間。

3、教師在教育教學實踐中遇到的困惑問題,課隨時查詢理論做為支撐,把相關案例及理論整理後可在教師教研版塊中展示出來,供大家共享。

4、每位教師每期向大家推薦一本好書活動,並說明推薦原因。

1、培訓活動與平時的教研活動、業務學習相結合;與青年教師的培養相結合;規定每單週五下午為全體教師的業務學習間。

2、內容力求做到全面、豐富、翔實。具體有知識課程的培訓、教材培訓、教科研培訓、現代教育技術培訓等。

3、形式力求多樣化:具體有專家講座、案例分析、反思教學、參與討論等研討形式,在培訓效果上體現了"新、活、實"三個字。內容新---新課程理念,新課程標準的目標、教學方式和新型的師生關係:方法活---採用專家講座、案例分析、反思教學、參與式討論等研討形式;效果實備課時到想到、教學中要做到、課後要反思到。

4、培訓教師要認真做好培訓記錄,把培訓內容與教育實踐有機結合起來,不斷內化理論,不斷調整自己的教育行為。

幼兒園教學反思11

家是幸福的港灣,這一主題《甜蜜的家》。我們圍繞孩子們熟悉的家人,追尋溫馨的味道,一起談起最愛的家人和家人最喜歡的事情,增進了小班小朋友愛家愛家人的情感,本次活動從最愛的家切入,用三種圖形來填補家中地板的空缺,並進一步用不同形狀的食物來完成遊戲,來源於日常生活,經驗於遊戲活動。讓他們跟喜歡觀察、探索,瞭解自己熟悉的生活環境。

一開始,我以談話形式引出主題,接著用遊戲“填補地板”從而激發了他們觀察和探索的興趣,緊接著在活動中通過和圖形寶寶玩遊戲的方法讓幼兒動手操作,進一步感知圓形、正方形、三角形的特徵,並能在具體的'操作中感知和說出這三種圖形的特徵。不僅達到了教學目標,而且也體現了新課程所倡導的“給幼兒創造動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時間和空間”的理念。

引導幼兒在自主探索、交流中共同發現圖形寶寶。用組合圖案說明圖形的不同:“瞧!這新房子漂亮嗎?誰知道這座房子是有哪幾種圖形拼起來的呢?請你們仔細看看,房頂是什麼形狀的?你怎麼知道是三角形的?三角形是什麼樣子的?教師引導幼兒觀察三角形的特徵:有三條邊,三個尖尖的角。正方形有四條邊四個角的特徵。圓形沒有角……在活動中主要是給幼兒提供動手操作的機會。引導幼兒在認識圖形寶寶的同時,也訓練了幼兒的點數能力。遊戲:老師說名稱,幼兒拿圖形;創設動手操作的機會讓幼兒的學習更為主動、生動。

在緊緊張張的幾天籌備中,反覆的修改中,這節課上完了,可是也有很多不盡人意的地方,在課中的幾個環節中最大突出的就是語言的不完整,例如孩子在回答問題時候,我問的問題的不完整導致孩子說話的不完整性,這個我以後要需要注意,還有我沒有好好地把握時間,匯入的時間有點長,在說的過程中還可以讓同伴分享了他的發現和獲得知識的滿足感,但孩子們對於知識的掌握還是很好的,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會給孩子更多的自由空間,合理規劃,讓孩子更自主的時間。

幼兒園教學反思12

一、活動的優點

1。注重操作和遊戲的趣味性

xx認為:智慧發端於動作,活動是聯結主客體的橋樑,抽象概念的掌握要從動作開始。學習序數,不是僅僅滿足於幼兒掌握了序數詞,而應注重讓幼兒在積極操作的過程中,建構初步的數概念。因此,在活動的設計上,我注重通過操作和遊戲進行鞏固,並儘可能多的考慮趣味性。“小動物排隊”、小動物住樓房”、“翻花片”等一些列的操作活動和遊戲活動深受孩子們的`喜愛,活動中孩子們思維活躍,積極參與,師幼互動良好。

2。關注序數詞的掌握

序數詞的掌握是序數教學的重點,活動的第一環節,教師充分抓住幼兒注意力集中的關鍵時間,結合直觀的課件演示,幫助幼兒理解序數的含義,學習使用序數詞正確表示物體的排列次序,較好的把握活動重點,順利達成教學目標2。

3。利用標誌直觀地說明判定物體位置的方向

我們知道,物體所處的位置與判定的方向是有關聯的,因起始的方向不同,物體排列的位置也不同。但是,中班幼兒對於“左右”空間方位的判別還比較困難,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注重運用手勢、標記或箭頭標誌等輔助指導語,幫助幼兒直觀形象的理解“從左往右“或“從右往左”開始數。在遊戲鞏固環節,我為幼兒提供了帶有標記的操作板,很好的解決了因為幼兒座位方向不同導致左右方向的變化問題。為幼兒的操作和自我檢驗排除了干擾。

二、不足之處和改進措施

1。要進一步引導幼兒區分基數和序數

在序數教學中要引導幼兒區分基數和序數。我知道要抓住這個要點,但是如何進行教學設計還是比較困惑。經過這次的教學實踐,我覺得可以在“翻花片”的遊戲環節來突破。可以設計以下幾個問題:

請從紅旗的標記開始翻出x個紅花片,把從右邊開始數第二個花片翻過來。

數一數,紅花片有幾個?(x個)從左邊開始數紅色花片排第幾(第三)?

通過這樣的操作和提問,幫助幼兒理解“有幾個”是問東西一共有多少?“第幾個”是問物體排在第幾個位置。

2。要進一步滲透物體排列位置的相對性

序數判定中的相對性:即物體排列的位置不變,但對於其所處位置的判定會因為起始方向的不同而改變。

可以設計這樣的問題:

從星星的標記開始數,小狗排哪裡?(第二)

從月亮的標記開始數,小狗排哪裡?(第四)

為什麼小狗一會兒排第二,一會兒排第四?

小結:原來,同一個東西從不同的方向數,它的順序就不一樣。

幼兒園教學反思13

有一天,早晨大課間,我正在組織小朋友們上廁所,玲玲走過來告訴我說佳佳摔倒把褲子弄髒了。於是我過去拉起佳佳,並準備給弄乾淨,沒想到,傑傑也過來給往淨弄,很讓我感動。回頭再一看,大部分幼兒用手捏著鼻子,一副厭惡的表情。

案例反思:

平時我們總是耐心教育幼兒互相關心、互相幫助、互相照顧,而現實當中卻是另一番景象。於是,我幫佳佳弄好衣服後,關心地問她:“佳佳,剛才大家都笑你,你心裡好受嗎?”佳佳難過地搖搖頭。接著,我向小朋友提出一個問題:“看到別人摔倒了,你會怎麼辦?”有的小朋友說:“不應該笑話她。”“應該拉他一把,不應該------”大家發言非常積極,最後經過討論:小朋友知道我們大班是一個大家庭,每個人都會有困難,都需要別人的關心和幫助,我們應該像一家人一樣熱心幫助朋友。

這次突發事件,使我悟出一個道理:同情心離孩子們已經越來越遠了,孩子們被大人的愛包得水洩不通,不懂得怎樣去同情、關心別人,事事以“自我”為中心,在生活中也缺乏謙讓、友愛、團結的.精神,常常為了玩具你爭我奪,不會謙讓。可孩子們總會長大,總會離開父母築造的窩,他們要生存,不僅靠一技之長,更重要的是學會如何與人交往,如何同情、關愛別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作為幼兒教師,培養幼兒高尚的道德品質是幼兒教育目標之一,要抓住日常生活中的一件件小事,把握教育的契機,方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幼兒園教學反思14

讀書可以使人獲取知識,提高文化素養,還可以通過書中不同的人物、事件、事物、案例等來強化自己的思想、觀點,認識到自身的不足,從而不斷反思、不斷進步。

我曾看過這樣一個案例,這本是身邊很普通的一件事情,但是通過不同的教育方式卻得到了另人難以想象的結果。所以這篇文章讓我依然記憶猶新。

這件事講的是:在某個幼兒園,新學期開始時,在新來的一批幼兒當中,有幾個幼兒有不愛睡午覺的習慣,針對這一情況,老師想了一個辦法,把他們的床都靠牆放,午睡時就讓那幾個幼兒面朝牆睡。老師覺得,這樣一方面孩子的注意力不容易分散,另一方面還可以阻止他們與其他小朋友說話。沒想到不到一個星期這種方案就失敗了。有一天,午餐散步活動結束後,老師正帶幼兒走向睡眠室。突然,一個叫欣欣的幼兒跑到老師面前說:“老師,您別讓我對著牆睡覺了好嗎?我對著牆睡覺心裡難受。”當時老師愣了,彎腰抱起她說:“那好吧,老師不讓你對著牆睡覺了。”他聽聽了老師的話很高興,還把這件事告訴了身邊的小朋友。看到欣欣的舉動,老師心裡有種說不出的滋味。晚上回家後,這個老師在想白天孩子說的話。於是她做了一次試驗,把家裡的床搬到靠牆的一邊,然後側身對著牆躺下。這時她才感覺到真得很不舒服!心裡有一種說不出的壓抑感。順著牆往上看,那牆顯得很高很高,而且像是要倒下來,於是心裡就更加不舒服了。原來是這樣的感覺,並意識到自己真是大錯特錯了!第二天,老師早早來到幼兒園,把那幾個不愛睡覺的孩子的床,全部搬離了那面高高的牆,重新擺好。

後來這位老師又想了許多的辦法,比如,通過創編故事、詩歌,給他們講睡午覺的好處和不睡午覺的壞處,讓他們聽一些舒緩的搖籃曲,並自制一些小獎盃,獎給睡午覺時表現好的孩子等,對幫助那幾個孩子養成良好的午睡習慣很有效。

讀完這個案例至今都讓我受益匪淺,使我真正意識到無論做什麼事情之前你都應設身處地的多替孩子想一下。在老師看來,孩子午睡有益健康,所以我們就想盡一切辦法讓幼兒入睡,甚至有時也像那位老師一樣,讓不愛睡午覺的小朋友對著牆午睡,為的是免得孩子們之間互相干擾,大家的午睡也就都有了保證。這種方法雖然符合兒童心理活動規律:減少刺激,從而較快的使孩子進入睡眠狀態,這似乎是個好主意,可是我們卻沒有想一想我們的“方法”是否給幼兒帶來了心理上的其他方面刺激,使孩子產生心理壓力。就像文中所說,欣欣對老師說:“心裡很難受。”才引起老師的反思,老師自己試著像欣欣一樣對著牆睡覺,才發現真是很不舒服,用眼睛順著牆壁往上看,覺得牆體好高好高,像是牆壁要朝自己倒下來一樣,心裡覺得難受極了。大人尚且如此,更何況欣欣是幼兒園裡的一個小孩呢?其實心理上承受的壓力,不知要比大人大多少倍呢!有時也許孩子會想:“為什麼其他小朋友都不這樣,而我卻一定要這樣!他們會把這看成老師的懲罰,一想起受懲罰心裡更不是滋味。她越想越難受,越想越害怕,又怎能把事情做的如你所願呢?也會感到自己被老師從小朋友的群體中分離出來,無依無靠,我們成人往往意識不到,但是,在孩子的心中,他覺得自己成了離群的孤雁,覺得自己獨立無援,孤獨沒有安全感。然而安全感對幼兒來說,是十分重要的。正如欣欣對著牆午睡一樣,面臨好高的牆壁,看不到周圍熟悉的環境和小朋友們,這就使她失去了安全感。新學期開始階段,孩子從自己過慣了的家庭環境中,被送到幼兒園,一切還不習慣。這樣的新環境,已經使她很擔心,老師又要她對著牆午睡,本來已經出現的不安全感越發加重起來,真是雪上加霜。

有時我們正是這樣,往往是出於對孩子的關愛,曾經做過,正在做著或是將要做出一些類似”對著牆睡覺“之類的錯事,本來是片好心,卻辦成了壞事。到最後,歸根到底,就是我們不懂得也不善於去了解孩子的心理,往往把自己的思想、觀點、方法,強加於孩子。好心辦了壞事,卻自己不知道,更沒法糾正,直至鑄成了大錯。做一名反思型的教師,這正是《綱要》反覆倡導的,而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有時我們所欠缺的',就是像欣欣小朋友的老師一樣的勇於反思,並設身處地為幼兒著想的精神。通過看書學習我才真正明白,作為一名幼兒教師,理解孩子的心理是多麼重要呀!只有瞭解每個幼兒的心理,才能根據不同幼兒制定不同的教育方案。

教育兒童必須走近兒童世界,理解兒童的心理,孩子的想法在成人看來比較簡單,但也有著他的道理。大人和小孩分別屬於兩個不同的世界,如果說大人的世界是現實的陸地,是顯而易見的陸地上的一切事實,那麼孩子的世界就是海洋,是海底裡那一切隱蔽的存在。陸地上有的,海洋裡也有,但其中卻有著差別。因此,不能用大人的世界來套兒童的世界。在成人看來是變形的、錯誤的甚至是荒唐的,在孩子眼裡卻是真實的和正確的,因為他們處理和分析問題的方法與成人不同。

兒童很小就問一些具有哲學意味的問題,如”我是從哪裡來的?“”星星為什麼愛眨眼睛?“在他們的眼中萬物皆有靈性,他們喜歡和花草講悄悄話,為布娃娃洗臉、穿衣服;他們愛憎分明,只理解”是“與”非“,對人評價不是”好“就是”壞“對模稜兩可、似是而非的問題無法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豐富多彩,常以自己的思想方式去行動。如,對玩具汽車的構造產生好奇,但有不理解抽象的理論講解,索性拆開來自己琢磨,在自己拆裝的實踐中得出自己的理論,會用自己的哲學來構建汽車的原理。

所以我們應當用兒童的心理來看待孩子。孩子為什麼拆壞汽車?下雨天為什麼偏偏愛在水裡跑來跑去,如果耐心些,孩子會告訴你他的道理,你也自然會從孩子的哲學中瞭解它的想法,瞭解他的思維方式。

我們常說要用一顆童心,一份愛心去對待孩子,其實無需扮演或偽裝,只要能理解”兒童的心理“,用”兒童的心理“看待兒童世界,就自然能理解他的言行,也自然能引領兒童從”海洋“走向”陸地“。

然而,我們有時正是缺少一顆童心而已。讓我們重新拾起那無瑕的童心和孩子們一起快樂成長。

幼兒園教學反思15

微笑是一個既簡單又富有深刻含義的表情動作,現在各行各業都提倡微笑服務。可見微笑在社會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現在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在比較以自我為中心,都比較欠缺怎樣給別人送去微笑。所以我覺得上這節課很有必要,想通過這次活動,讓幼兒進一步的瞭解微笑無處不在,同時也讓幼兒感覺到微笑的重要性,讓幼兒學會尊重,學會感恩,使他們在以後的生活中能懷著一顆感恩的心來對待每件事,會用微笑來表達對別人的尊重和感恩。

一、教學基本功

從我的教學基本功看,還有很多不足。首先,教學用語言應更規範,這一點,在平時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就應不斷的'積累,多看一些好的課堂實錄。在每次上課時,應有意識的要求自己。其次,教學用語在明瞭的基礎上應更簡潔、不囉嗦。在次,注意在課上說話時,不要因為為了讓幼兒跟上自己的說話速度,而故意拖長音,這不利於幼兒語言的健康發展。注意字詞正確發音。

二、教學環節

首先,在匯入部分我用了自己做的課件,但在課件操作上不夠熟練,沒能做到深情並茂,影響了講故事的效果。課件的設計太過簡單,沒能最有效的服務教學。例如:在引導孩子複述故事內容時,應再加一張幻燈片幫助孩子複述,這樣教學效果會更好。

其次,在教學環節中間,要注意,除了要注意情感體驗,也要給孩子留出思考和說的時間。這個環節應該讓孩子說,注意想想要讓孩子怎麼說,怎麼引導。

讓幼兒從內心深處感受到微笑的美好和蘊涵的力量。

三、學生表現

這個故事,我在講述的過程中,可以看出幼兒被故事吸引了。能夠認真地聽。在回答我的提問時,也能準確回答。但是,我忽略了,在整個課堂上,孩子才是主體。應該激發他們說的慾望,而這節課上,我卻說得太多。我應該給孩子留出時間去思考去討論。其次,在出示鏡子讓孩子練習微笑時,老師要交代清楚活動任務,並示範,這樣孩子就能更好的完成任務,真正達到教學目的。

以上是我針對這節課的教學反思。在以後的教學工作中,我要彌補不足,加強基本功的訓練與積累,創設教學環節要更科學,更貼近孩子的實際情況,讓孩子做活動的主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