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教學反思

匆匆教學反思

作為一名到崗不久的人民教師,我們的工作之一就是課堂教學,教學的心得體會可以總結在教學反思中,快來參考教學反思是怎麼寫的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匆匆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匆匆教學反思

匆匆教學反思1

學習了《匆匆》一文,學生無不為作者合理運用比喻、排比、反問等修辭手法準確地描繪出時間從作者身邊匆匆流逝的感覺而拍手叫決。寫作特色值得學生學習。抓住這一契機,我設計課堂上每人想一句類似的句子,請幾個同學為一組連說,組成一段話,自然水到渠成。課後又讓同學寫下來,有達到學以致用的效果。學生在訪寫中寫到:

在默默的算著,四千多日子已經在我手中溜去;像針尖上的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也滴在時間流裡,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

在玩電腦時,時間在那虛擬的世界裡度過;在玩跳繩是,時間在那上下晃動的跳繩間跳過;游泳時,時間在碧波盪漾的游泳池中泡過;聽音樂時,時間與音樂一併被我欣賞;吃飯時,時間則與米飯一併被我吞下。時間像永遠不停息的車輪,讓人不斷地與他爭先,如果沒有他快,便會被歷史的車輪無情地碾壓。所以,我們便要爭分奪秒的享受生活。

這樣的訓練形式培養了學生想象和創新的`能力,提高了書面語言的表達能力。二者的有機結合達到了以讀促寫,以寫促讀、讀寫結合的目的。

匆匆教學反思2

《匆匆》是六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現代作家朱自清寫的一篇膾炙人口的散文。在備課初期我就感覺根據學生年齡特點很難去理解大作家的文章底蘊,而本篇文章又寓意深刻,課文語言優美,極具感染力。於是在本次教學中從幫助學生樹立珍惜時間的意識開始入手,重視指導學生用心靈誦讀,融入角色。

回顧整節課,比較成功的地方有:

從閱讀品句中感悟寓意。從學生生活實際入手,結合自己的生活和情感去體驗感受作者多時間流逝的無奈,並說出自己對時間的理解。

運用多媒體教學,聯絡課文利用學生生活實際繪製一幅時間流逝圖,使學生更直觀的看到自己每天時間的流逝,體會時間的稍縱即逝,從而與作者產生共鳴,驅動學生靈動的心,並讓學生自己說一說當什麼時候時間從哪裡溜走,從而達到積累與運用的有機結合。

本當然節課也有不足之處:在教學設計中用於閱讀的.時間過長,這樣顯得後面學生根據實際去說的時間就顯得更緊湊了,有的學生甚至還沒說夠就下課了,針對這方面下次設計時要注意可以把讀和說相結合的更緊密一些,品讀的同時就讓學生暢所欲言,這樣效果應該會更好。

匆匆教學反思3

這是第三次教這篇課文,每次教都有新的感受。《匆匆》是著名作家朱自清筆下的一篇膾炙人口的散文。文章緊緊圍繞“匆匆”二字,細膩地刻畫了時間流逝的蹤跡,表達了作者對虛度光陰感到無奈和惋惜。文章的語言委婉細緻,意境幽雅深遠。可是六年級的學生能體會到何種程度?課始,我配以舒緩的樂曲把課文朗誦了一遍,並將自己的感受融入其中,學生們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頻頻讚歎文章的語言之美。接下來我把整節課的`時間都用在了指導感情朗讀和背誦。一節課,書聲朗朗,學生們讀得非常投入,有的學生還主動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第二堂課,我先讓學生暢談上節課的讀書收穫。當我再讓學生讀課文的時候,他們很自然地提出了幾個問題,如:“聰明的,你告訴我,為什麼我們的日子一去不復返?”這句話為什麼出現了兩次?為什麼說我何曾留著像遊絲樣的痕跡呢?這些問題都抓住了文章的重點,我又讓學生朗讀全文,然後小組討論,因為有了充分的朗讀,這些問題也迎刃而解。同時,我還讓學生觀察沙漏,感受時間的匆匆流逝。為了使學生更深刻地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文章的意境。我又開展了一次配樂朗誦比賽,學生們都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上臺表演,課堂氣氛異常熱烈。既積累了語言,又使學生的認識得到了昇華。很多學生都感嘆時間的一去不復返,為自己沒有珍惜時間而後悔、惋惜。講完這課,我對《課標》中的話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匆匆教學反思4

《匆匆》是現代著名作家朱自清先生的一篇膾炙人口的散文。文章緊緊圍繞著“匆匆”二字,細膩地刻畫了時間流逝的蹤跡,表達了作者對虛度時光感到無奈和惋惜。本文的教學重點是“學習課文了解作品內容,教育學生要珍惜時間”,而“理解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則是本課的教學難點。

如何圍繞重難點,落實教學的實效性,我做了以下一些嘗試:

1、以讀促悟:

語文的學習離不開讀,讀是學習語文的金鑰匙。本節課,我給學生大量的讀書時間,從聽讀錄音讀準字音,到朗讀課文讀懂文心;從靜心默讀到個性品讀。這些不同形式的讀,使學生在讀中體味文章的語言美,在讀中品味字裡行間流露的感情,在讀中學習作者的語言表達方式。

首先,我請同學們欣賞的是著名藝術家孫道臨朗誦的《匆匆》,孫先生的朗誦具有深厚的內功,他的聲音有一種奇特的魅力,僅三言兩語就會抓住你的心,對沒有接觸過文字的學生來說非常恰當。因為上次上課時,學生是現場發文章,現場上課,從未接觸文字。接著是自由朗讀、再次是展示朗讀讓你感受到“匆匆”的句子、還有將自己獨特的感悟融入朗讀中,讓同學聽,並談體會等。各種形式的讀讓學生真正走進文字,實現了學生、文字、作者的'三者對話。符合“讓學於學生,還學於學生”的理念。學生主體地位得以彰顯,而教師的引領作用也得以展現,教學落到了實處。

2、學法遷移:

在師生共同品讀的過程中,我借用餘秋雨對散文的定義:“散文就是讀者與作者的悄然對話以及共同的思考。”潛移默化傳授學生品讀文章的方法,那就是“傾聽、思考、對話”三部曲,孩子在不知不覺中運用此法學習文章,隨即又共同總結學法:當你用心傾聽和朗讀了作者的話語之後,再和作者一起思考,你會突然發現,你能聽到作者在和你一起對話,這就是一種品讀。形成認識後,我再讓學生用傾聽、思考加上讀和作者對話,繼續品讀文中其他部分。學生用學得的方法指導自己品讀課文第二至五自然段,在品讀中不斷獲得學習成功。

這樣一來,課堂教學變得紮實有效,下課後孩子能從課堂上帶走具體可操作的方法,能體會讀文的快樂,能在愉悅的學習過程中增強自信心,能在今後的閱讀實踐中有法可循。

3、讀寫結合:

葉聖淘說過:“語文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憑這個例子要使學生能舉一反三,練習閱讀和作文的熟練技巧。”怎樣利用好教材這個例子呢?著名作文專家丁有寬說:“讀寫結合,事半功倍。”

閱讀不是一個被動、機械地吸收課文資訊的過程,而是積極、主動地從課文裡吸收各類資訊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要使學生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並能選擇和運用恰當的方法進行有效的仿寫,發揮他們的主體意識。而要真正學會仿寫,關鍵是老師要指導幫助學生品評其中的錦詞佳句,學習其立意和寫作技巧等,引發學生的寫作興趣。

課中,我讓學生先讀文中的句子,“於是——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裡過去……”,讓學生仿說一句自己的時間是怎樣流逝的,接著讓學生去發現,文中表示時間流逝的詞語不僅僅是“過去,過去”,還有什麼?學生一下子就找到了“飛去”、“跨過”、“溜走”等,我讓學生給自己剛說的句子加上合適的動詞,學生信手拈來,句子也立刻生動了。我慢慢加大難度,你能一下子說兩句嗎?你能想一想後說出三句嗎?學生的思路開闊了,說得漸漸多了,也順了。課後作業中,我讓學生將自己說的句子寫下來,落實了寫。

總之,從讀到寫,以寫促讀,讀寫結合,是“生本、師生、生生”多維對話的平臺,是語文“工具性與人文性統一”的佳徑。

4、自主探究:

學習中,我多次讓學生自主學習。如初讀課文,我讓學生獨立思考從文章哪些地方讀出了時光的匆匆;傾聽朗讀之後,我請學生跟著作者一起思考,要求讀懂文中一到兩處,並在文中做簡單的批註。這個環節我給足五分鐘,要求大家不裝樣子,不走過場,落實學生的自主學習;再如快速默讀課文,讓學生在感受深的地方寫寫自己的體會;還如學生將自己的體會融入朗讀中,其他同學聽後談感想,學生自主評議等。

《課標》明確提出“要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只有當學生真正成為發展的“主體”、學習的“主人”時,學生的眼睛才亮、腦子才靈、心靈才明、智慧火花才能迸發。教師要成為“幕後推手”,要心甘情願地讓學。因為學生精彩才是真正的精彩、學生的發展才是教學之根本。

當然,課還有很多的不足,希望老師們多多指教!

匆匆教學反思5

《匆匆》是國小語文第十二冊教材中一篇精讀課文,是現代著名作家朱自清的一篇膾炙人口的散文。文章緊緊圍繞“匆匆”二字,細膩的刻畫了時間匆匆流逝的蹤跡,教育人們要珍惜時間。我在教學課文第三段時設計了仿寫,因為它是課文的重點段,課標指出“詞句訓練要貫穿在國小階段各年級的語文教學中,要十分重視語句訓練。”我本著“加強綜合,突出重點,注重語言的感悟、積累和運用,注重基本技能訓練。”這一宗旨,我設計了仿寫。之所以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是因為兩次教學提出的要求不同,收到的效果也截然不同。

第一次講時,我讓學生仿寫一句話,我想多讓幾名學生說一說,也可以起到互相學習的作用。結果給我的感覺是這個問題提得有些簡單了,不能充分發揮學生們的內在潛力。

經過深思熟慮,在第二次試講時,當學生讀到:“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裡過去;吃飯的時候,日子從飯碗裡過去;默默時,便從凝然的雙眼前過去……。”我說:“同學們,時間既看不見也摸不到,但它卻實實在在地從人們身邊匆匆流逝,作者是怎樣用它那豐富的想象力,形象的捕捉時間的蹤跡的呢?

學生紛紛在書中尋找答案,知道了時間在洗手時,吃飯時,睡覺時,遮挽時,嘆息時都會悄然而逝。我又相機啟發:“同學們,作者的語言魅力無窮,同學們的創作潛力無窮,願不願意把自己在學習、生活中時間匆匆流逝的例子也寫一寫呢?下面請同學們盡情施展自己的才華,仿寫一段話,小組交流,選擇最好的句子組成一段話,全班交流,看哪組寫得精彩。”同學們個個充滿寫作的衝動,筆下生花,你寫一句,我寫兩句,有的甚至寫三四句話。“當我躺在床上不願起床時,日子輕輕地從被子上飄過;上學路上,當我邊走邊玩時,日子大搖大擺地從我身邊跳過;課堂上,當我東張西望時,日子伶伶俐俐地從我眼前流過……。”

這種設計使我有很多感悟:

1、我抓住了語句訓練為重點這一契機,讓學生充分在語言文字中暢遊一番,學生深深地領悟作者的語言魅力,這時才會產生寫作的動機,進行仿寫,才會產生“筆下生花”的效果。

2、以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仿寫效果更好,具體表現在: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探究意識,集思廣益,擇優組段,才會出現佳句連連的態勢,同時對字、詞、句、標點等方面也進行了訓練,真是一舉多得。這是第一次設計與它無法比擬的。

3、與第一次教學相比,第二次教學我更注重情感的`薰陶,課堂上激動學生的是情,推動學生的也是情,震撼學生的也是情。我在推波助瀾中點燃了學生的感情之火,合理地發揮了語言魅力,用充滿激情的、生動的語言渲染課堂氣氛,調動了學生學習語言的興趣,使他們情不自禁地走進文字,和作者進行了心靈的碰撞,情感的交流,拓展了學生的空間思維,提升了語文素養。

匆匆教學反思6

我對本課的教學失誤之處在於一個字:粗。本課是一篇膾炙人口的散文,作者的表達語言樸實而富有詩意,情感真實。如課文第一自然段,作者在傾吐自己對時間匆匆一去不復返的感受時,用大自然中多種可感的景象,用整齊、相同的句式進行表達,完全可以改成現代詩的形式,讓學生邊讀邊說給人的整齊美感。課文一開篇就以獨特的詩意創造,感動人心,語言如詩一般美,讀起來朗朗上口,如一首流淌著的小詩,沁人心脾,給人遐思。而我卻沒有這樣做,只是粗淺地讓學生說出人人都會的這是排比句就算完事,卻把精美精緻的詩意丟棄了,白白讓一次學生實踐語言形式變形的好機會溜掉了。這是我授課質量差、沒有新意、不能吸引人、沒有創意的最好證明。

第二個粗的表現是好文章要靠讀者的讀來傳情達意。尤其是本課,篇幅精短,句式簡短,多種表達手法的運用,使全文活潑靈動,是學生練習朗讀的好材料,讓學生通過讀,把作者的美感和對時光一去不復返的惋惜與無奈之情傳達出來,感染讀者,引起人的思索,對自己的言行有所觸動,從而珍惜時間,形成時不我待的.時間觀念,進而做到學以致用的學文方法。

其三粗是,如此經典的一篇課文,讓我講的寡淡無味,無波無瀾,不能感染人啟迪人,如雞肋一般,學生怎能受到感染,樂於學習語文呢?!我想,根本的原因是我沒有找到這篇課文感人之處何在?自己滿足對文章瞭解的囫圇吞棗,沒有綱舉目張,沒有提綱挈領,如此,怎麼能引導學生很好地把握課文呢?

匆匆教學反思7

今天在兩個班和孩子們共同學習了《匆匆》這篇課文。我感覺在第二班的教學效果要好,大概是在第一次教學反思的後果。

教學中,我重點引導孩子們體會了幾個重點的句子。

課文的開篇用了一個排比句,我引導認真體味了這個句子。第一,從這個句子中你體會出了什麼?不少的孩子都能體會出,作者的言外之意,什麼都可以再來,惟獨時間逝去了再也不會回來。第二,讀了這句話,你彷彿看見了什麼?讓學生練習寫話“讀了這個句子,我彷彿看見,春天來了……”第三,引導孩子們有感情朗讀這個句子。這樣循序漸進設計教學,讀思寫結合,學生的學習興趣更濃。

在教學第三個自然段的時候,我重點指導了仿寫。課標指出“詞句訓練要貫穿在國小階段各年級的語文教學中,要十分重視語句訓練。”我本著“加強綜合,突出重點,注重語言的感悟、積累和運用,注重基本技能訓練。”指導仿寫的時候,我先讓學生仿照課文說一句話,這樣的訓練比較簡單,孩子們的發言都很踴躍。看著孩子們興趣盎然,於是我讓孩子們仿寫一個自然段,也用上排比的句式。雖然看上去這個任務也簡單,但是,孩子們在完成的效果並不是特別好。因為有的孩子為了完成這個任務,可以說是挖空心思,搜腸刮肚,而寫的`句子實在是太牽強;還有的部分孩子乾脆套用別的同學的發言,沒半點創意。雖然部分學生的仿寫效果並不是太好,但是,對大多數孩子來說,還是有收穫的,對他們而言,是一個新的嘗試!

在學習第四自然段的時候,我不但引導孩子們體會作者為自己過去的碌碌無為而後悔,更引導孩子們仔細朗讀“為什麼要白白走這一遭啊”?反覆讀,反覆悟,讓孩子們體會到作者並不是空有蹉跎,他也下定了決心,絕不會讓自己白白走這一遭,從而作者能有那麼大的成就,能留下這麼多寶貴的精神財富。

在第二次教學的時候,我重點引導孩子們進行了朗讀了仿寫的訓練,並注重了實效性,並不是走走過場而已。我覺得,在教學中,應多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對孩子們進行有效的訓練才是有用的教學。

匆匆教學反思8

有了第一次執教《匆匆》的經歷,聽了大家的建議,我重新審視自己。

教學中,過於按照設計好的教學流程進行授課,面對中間出現的突發狀況沒有及時調整,因而出現了一些問題。比如:當學生朗讀不到位時,我沒有給予及時的示範引領。在交流句子中,有的孩子沒有聽清要求,一股腦地將從參考書中抄來的理解和盤托出;還有的孩子思維跳躍,交流作者思考了哪些問題時,竟提到了“為什麼偏要白白走這一遭啊”。面對課堂上出現的這些超出我預期的問題,我的陣腳亂了,大腦一片空白,不知道下一步該如何引領,不知道自己在說些什麼,有那麼幾秒鐘我怔住了。從沒有像這次執教帶給我那麼大的觸動,帶給我那麼多的思考,也讓我真正體驗到“預設與生成”之間,會有那麼多的意想不到。

說實話,當初進行《匆匆》設計時,我沒少犯愁。對於這樣一篇經典散文,感悟文中所流露出傷時惜時的情緒,學習抓住生活中的小事刻畫時間匆匆的寫法,對於十二歲的孩子來說是一個挑戰。是關注內容理解,還是側重學習表達?經過一番斟酌,我將學習內容定為從文中發現文字表達的奧祕,欣賞其中的精妙,領悟作者思索中帶來的啟迪——珍惜時間,不白走這一遭。

如何引領學生一步步走向文字深處?我將本節課的`重點放在欣賞文字,品情悟理上。在簡單的匯入之後,學生帶著要求自讀思考,勾畫批註,碰撞交流所思所想,在多種形式的朗讀中理解與感悟。在一層層的研讀中推進思考,發現作者寫作的精妙,推己及人,看看作者逝去的日子,想象自己的日子,仿照文中的寫法,抓住生活中的小事,運用動詞展現時間匆匆,帶領學生經歷“語言輸入”與“輸出”的過程。在練筆環節中,學生們的表現著實讓我驚歎。一個孩子寫道“玩電腦時,時間從噼噼啪啪的敲擊鍵盤聲中跳過;擦黑板時,時間從灑落的粉塵中飄走;思考時,時間從快速運轉的大腦中穿過。”“跳”“飄”“穿”無不生動地寫出了時間的匆匆。來自文字,豐富文字,超越文字,這不正是學生創造力與想象力的體現嗎?我欣喜之餘陷入深深地思索。只有認認真真地讀書,紮紮實實地思考,循序漸進地引領,文字生活牽手,給學生更大空間,多元關注,才有這妙筆文字的呈現。這正是“教語文”的魅力所在吧!

課堂上,我適時補充相關資料,更好推進學生對文字內容的理解。在交流“痕跡”之後,質疑“朱自清真的沒有留下游絲樣的痕跡嗎?”藉助24歲之前的資料展示,學生知道了“不是沒有留下痕跡,而是他認為自己做的還不夠!”朱自清不滿足,不甘心,在思索,在追問,創設情境朗讀一連串的問句,與作者對話。出示24歲之後的資料,學生們一邊看,一邊發出驚歎,不斷思索、執著追求、不甘心虛度光陰的朱自清留在學生的腦海中。此時,在師生聲情並茂的對讀中,尋找自問思索的答案,與自己對話,表達珍惜時間的心聲。

課堂上的精彩讓我欣慰,出現的問題讓我深思。一節課下來,感覺時間匆匆,腳步匆匆。我很矛盾,如果將教學內容進行取捨,是否可以重點抓住二、三段進行文字訓練。我也曾有過這樣的設想,但考慮到本單元的目標——領悟哲理,與編者對話,單元訓練目標不好落實了,讓我放棄了那個設想。

我想進行文字訓練,踐行語文的“工具性”,又想將“人文性”滲透在其中,實現單元目標?魚和熊掌兼得,不知可否?

時間匆匆,腳步匆匆,我的思索沒有停止……

匆匆教學反思9

《匆匆》是人教版六年級語文下冊第一單元的第二課,本文通過生活中的點滴事例,闡述了時間在無聲無息中流逝,表達了作者對人生短暫的感慨,啟示人們要在有限的時間裡實現人生的價值。教學完本課,我的收穫頗多。

首先,通過課堂實踐,我覺得有些環節落實的較好,而有些地方還不盡人意。我能較好地創設情境。其次精心選用教學語言,本文是一篇膾炙人口的散文,任何散文都是作者情感地抒發,心靈地傾訴和思緒地流淌,語言都很美,而這篇散文尤為突出。因而在課堂上,我所使用的語言也儘量與文字一致,與課堂基調相符。再者,注重學習方法的指導。在教學過程中,我放手讓學生去充分感知語言材料,自己讀課文,品讀感悟,滲透了“讀、思、劃、悟”的學法。讀寫遷移法:讀是吸收,寫是表達。在學生朗讀理解作者是怎樣描寫日子來去匆匆後讓學生也寫寫自己或身邊的'日子是怎樣過的,從讀學寫,以寫促讀,讀寫互相促進。從閱讀的內容想開去的學習方法。

當然,本節課還有許多不足。首先,盲目求全。由於追求課堂的完整,而不能使有些環節落到實處。了顯現課堂的整體性,設計了一課時學完,確實密度很大,不夠科學。導致有些地方該拓展的不能拓展,該多讀的不能多讀。其次,交流不夠。課堂應該成為師生交流,生生交流,生與文字交流的平臺,而這種交流的引發還是離不開提問。為了找到一個合適的切入點,在備課時,我採用了課前預習提示中的問題:想一想,作者在文中向我們看出了一個什麼問題,對於這個問題,作者有沒有作出回答。並且在學生確定作者作出了回答後又追問:作者是怎樣寫我們的日子匆匆而逝的本以為這個問題可以統鄰全文,讓學生充分交流起來,但在實際上課中,這種“提問”沒有轉化成“交流”,同學們沒有動起來,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反思良久,覺得所提的“問題”是有價值的,只是在學生回答的過程中,我不能融會貫通地遷移,引導,導致師生交流不夠充分,沒能激發起學生地交流熱情。因而,問題的設計固然重要,而把握教學時機更重要。

匆匆教學反思10

近日,教研組組織上網聽了二七區外國語國小張方老師執教的《匆匆》一課,收穫頗多,受到了不少啟發。

老師《匆匆》這節課不論是教學內容的確定、教學方法的選擇,還是評價方法的設計都有助於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的形成。

首先,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張方老師將本課的教學目標定為讀中感,感中悟,悟中思,最後再有感而發,將朱自清先生的思想引入孩子的情感中,讓孩子們發自內心去體會,去感受,並有感而發,暢談自己的想法。這是語文課最高的境界,也是最核心的內容。在實現這一教學內容的過程中,孩子們活了,積極主動地思考、發言,挖掘出了作者的幾乎所有情感,也讓我們聽課的老師眼前一亮,甚至受到了孩子們的啟發。

再次,在教學方法的選擇上,張方老師沒有花哨的`臺詞,沒有華麗的課件,只有簡明扼要的引導與啟示。剛上課時,老師幾句簡單的話語拉近了她和學生的距離,為新課教學建立了良好的師生關係,營造了探究氛圍。

接下來老師通過一系列的學習活動,如各種形式的朗讀、說出你讀到的感悟、四人小組寫出你們的“時間散文”等等,學生探究性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得到了調動。更難能可貴的是,學生自發地創造了一種自主學習的精神,把教學創造成了學生主體自主學習的活動最後,在評價方法的設計上,張老師很自然的運用了多種評價方式相結合,如“讓你的好朋友點評一下你剛才的朗讀”、“大家推選出朗讀最棒的男一號和女一號”、“看他讀得多認真啊,他完全融進了文字裡”、“請給我一次我朗的機會,若是覺得我讀得還好就給我掌聲鼓勵”等等。這些評價不止侷限於師對生,同時有生對生,生對師,而這些形式多樣的評價的作用也不止侷限於被評價者個體,它對全班同學都有啟示作用,有助於學生主動的反思與進步。

總之,張方老師的這節課是在老師引導下,學生通過一遍一遍的朗讀,細細品味完成的。在這自主探究的學習過程中,學生不僅獲取了相關的語文知識,更重要的是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得到了發展。我也從中受益匪淺,我將繼續研讀新課標,希望不久的將來在我的課堂上學生也能如此“活”!

匆匆教學反思11

《匆匆》是作家朱自清寫的一篇詩歌般的膾炙人口的散文.文章緊緊圍繞“匆匆“二字細膩地刻畫了時間流逝的足跡,表達了作者對虛度光陰感到無可奈何和惋惜,提示了舊時代年輕人已有所覺醒,但又為前途不明而感到彷徨的複雜心情。全文語言優美、內容趣味性強,運用了大量對比、比喻、排比、擬人的修辭手法,語言生動具體。

上課伊始,我從創設情境出發,在輕鬆的音樂聲中首先展示了幾幅優美的圖畫,從感官上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因而學生積極性很高。從整體上,將“以人為本發展學生的主體性”的教學理念貫穿在始終。給學生一個開放的課堂,我安排充裕的時間,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合作學習。讓學生選擇學習內容,選擇學習方法、學習夥伴,最大限度開放了學習的內容、方法。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充分體現了《新課標》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學習中和小組同學交流,和全班交流,在交流中互相啟發,提高認識。讀、說,使學生的情,作者的情,教師的情不斷產生碰撞,產生靈感。從而很好地理解了課文,也學會了合作。由於這種良好的夥伴關係,進一步創設了和諧、愉快,輕鬆的學習氛圍,培養了學生合作探究學習的能力,所以學習效果好。

另外,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在這節課中體現得比較充分。幾乎每個小組的學生在彙報學習成果時,都是以讀為主,學生在品詞析句時,把重點的詞句提出來,談感受。從讀的形式看,也是多種多樣的,有向內讀、個人讀、評讀、誦讀、小組合作讀等。

學生在交流中方法也是各不相同,有抓住重點詞句來深入體會時間匆匆的.流逝,有通過有感情地朗讀來感悟,有的背一背的方法來學習課文內容,還有的學生結合查閱的課外資料來讀,這樣不僅增強了學生的閱讀量,拓展視野,而且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在交流中,每一個小組成員都積極參與,都有事做。

葉聖陶先生說:“課文無非是個例子,藉以訓練學生的語言能力。”因此,我在這節課即將結束之際設計了一個小練筆,(你將如何珍惜時間?)給學生創設了一個表露感情的契機。讓“珍惜時間”這一永恆的主題得到昇華,並由課內拓展到課外,讓學生出一期以此為內容的專欄。

這節課上完之後我的心情很愉快,我深深的感受到了課堂上與學生互動的樂趣,那種喜悅是無可替代的,在今後的教學過程中,我也要努力學習教改新思想,大膽實踐創新,讓每一節課都使自己和學生愉快無比。

匆匆教學反思12

一、語文課必須是語文的

也就是要將發展學生的語言能力作為核心目標,這是非常科學、全面的,但是我們忽視了“語言文字的訓練”我們的語文課會走樣,會變異。我們看到的各種各樣的課堂都有,合作的、探究的,這些活動的主要內容都離不開語言的學習。我們的每一個環節都應該圍繞“語言訓練”的詞語。

這篇的第一個環節“聽寫詞語”,你所聽寫的詞語是有目的的,是要同學積累、歸類。要引導我們的學生,成為我們學生自己的語言。“詩意”這個詞語是非常時尚的詞語,可惜學生沒有用起來。

第二個環節:提示閱讀方法,關注細節,感受語言。關注這篇課文當中,人物的動作、語言,讓我們的學生更重要的是課文中的語言,從語言中品味出蘊含的感情,透過字詞感受語言。這篇課文中的詞語很多,學生交流的只是其中的一個部分。第八自然段中“爸爸直奔醫院”,這是多音字,這個“奔”字,能看出爸爸和媽媽心心相印,還有“叮囑”這個詞語,這個叮囑可以看出,爸爸對媽媽的話語中所提出的喜歡的一種關注程度。這篇文章中還有很多詞語是值得學生細細品味和感受的。 為什麼要在課堂上要取捨呢?應該說培養學生閱讀的能力、發現的能力是我們著力要培養的目標。學生的潛能是無窮的,我們有了這樣一

個前提,我們就……在某種程度上,今天學生的發言是非常精彩的,讓更加經典的語言讓我們的學生來表達,不但能體現他們在思想上長進,還能看出他們在語文上的發展。

交流的過程是非常重要的,教師的評點是非常重要的。你要肯定他,你要充分地肯定他,不足的地方要指出,要加以完善,我注意引導。聯絡自己的體驗進行理解,聯絡我們學習過的知識,聯絡前文和後文進行思考。這些同學是會讀書、會學習的。學生的發言,如果老師不評點,你一點撥之後,他就會傾聽,他就會學習。在交流的過程中,教師要重點的引導,在這篇課文中,第九自然段,要引起學生的注意,體現愛如茉莉的畫面,這個段落只能通過朗讀來進一步地感受。(我有三個不講,一個學生讀懂的不講,點撥一下學生就能讀懂的不講,你點撥了學生也不懂的,不講)

文章中還有一段景物的描寫,有特殊的含義,這是有情有意的景物描寫,要讓學生體會到這裡的景物描寫是有內涵,有感情的。這是培養學生的一種理解,一種語感的培養。

還有一處是“愛如茉莉,愛如茉莉。”我們學生有各種各樣的理解,有的是多的,有的是比較幼稚的。有的.學生回答的很好,第一個是懂了,以前不懂得到這句愛如茉莉,後一個是強調,強調有的愛如玫瑰轟轟烈烈,也有的愛是平平淡淡的。其他的地方學生就讀懂了,有的理解得深,有的理解得淺。我有的觀點,有的學生就是有學習語文的天賦的。我們

整個教學都是應該圍繞語言文字的。愛如什麼?後面的話很重要,愛的理解、愛的比方是不一樣的。

本來我還有一個作業,愛如什麼,你能不能寫一個故事。我們的課堂就是要著力讓大家發展語言,提高語言素養。我們是語文老師。

二、語文課要簡單的、樸實的

語文課都要是簡單的,樸實的,不管是老師的、學生的,每一個細節都是規範的語文訓練。課堂上對於某些特殊的學生一定要給足時間。讀書要細心、要掌握方法。

我追求的課堂是不要花言巧語、不要甜言蜜語,課堂應該是安安靜靜的,更重要的是給學生讀書,去體會語言文字。一直激動下去,學生遲早要精神衰弱。安靜地學習,才能融進他的心靈裡面去的,上課要樸素一點。

上課不要用過多的教學媒體,一支粉筆,一塊黑板,現在的課都是用眼睛看,用肢體表演,沒有用頭腦的。課堂上要有一點深度,語文課要上得深刻一點,如果我們的語文課不追求深刻,沒有深刻的語文課是沒有厚度的,沒有分量的,是不能促進學生髮展的。

薛特舉了一個低年級教學《畫》的例子,說十分鐘可以把這篇課文上完,就是通過猜謎的方式進行。讀一讀,說說看,背一背,根本不需要一節課的時間。

語文課要簡單,語文是什麼?課文是什麼?要把握她的本質,需要深刻的簡單,需要老師要有深刻的底蘊的,老師千萬不能把簡單的搞複雜,老師要付出自己的教學智慧。沒有廣播的閱讀,沒有底蘊吸引學生,是不行的。老師的語言缺少思想,缺少個性,也吸引不了學生。

為什麼學生不聽你,你講的東西,學生都懂了,你的語言不吸引人。現在的學生比學生懂得多了。課課通對學生的影響,老師一定要自己的東西,吸引學生的眼球,我們的語文課要有思想的魅力。

匆匆教學反思13

課堂實錄:

師:是啊,“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時間是不能回頭的。作者又是怎樣表達時間的匆匆的呢?請同學讀讀第三自然段找找。

生:自由朗讀。

師:誰再來說?

生:“太陽他有腳啊,輕輕悄悄地挪移,我也茫茫然跟著旋轉。”這句話表達了作者對時間的愛戀。

生:“洗手的時候,------從我腳邊飛去了。”

生:吃飯的時候,……

師:這些話具體地寫出了時間的來去匆匆。 讓我們在合作朗讀中感受時光稍縱即逝。

師讀“洗手的時候”;生接讀——日子從水盆裡過去。

師讀“吃飯的時候”;生接讀——日子從飯碗裡過去。

師讀“默默時“生接讀——日子便從凝然的雙眼前過去。

師讀:我覺察他去得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時,生接讀——他又從遮挽著的手邊過去。

師讀:天黑時,我躺在床上,生接讀——他便伶伶利利地從我身上跨過,從我腳邊飛去了。

師讀:等我睜開眼和太陽再見,生接讀——這算又溜走了一日。

師:原來時間在我們身邊那麼飛快地溜走啊!開動腦筋想一想,還有“……的時候;……的時候;……的時候……”

生:遊戲的時候,日子從歡笑聲中溜走。

生:看書的時候,日子從文字間溜過。

生:練琴的時候,日子從躍動的音符間溜過。

師:看來同學們也已感受到了作者對時間的這份惋惜了。讓我們一起讀讀這段話。

生齊讀:於是——洗手的時候……又溜走了一日。

引讀:我掩著面嘆息。但是新來的日子的影兒又開始在嘆息裡閃過了。

師:面對時間的流逝,作者在嘆息什麼呢?

生:惋惜在過去的日子裡,“我”不能做什麼。

生:惋惜時間的來去匆匆。

生:惋惜自己的一事無成。

生:惋惜自己虛度光陰。

師:作者是在苛求自己。他只活了60歲,卻留下幾百萬字的著作。正是他從青少年時代起對時間有一種緊迫感,抓緊時間讀書、做事,才有他後來的輝煌成就。

課後教學反思: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匆匆》是一篇文質兼美的文章,在課堂上力爭使學生受到美的薰陶和感染並學習作者的語言。因此在整堂課中,我將朗讀訓練貫穿在整個閱讀理解的過程中,不但讓學生多讀,而且指導學生會讀,在效果上達到讀好的目的。課上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讀,將整體讀和重點讀相結合,讓學生一讀再讀,讀中悟情,讀中明理。課堂上採用指名讀、自由讀、齊讀、師生對讀、教師範讀、小組讀等多種形式的`朗讀,以讀促講,使學生在讀中思,讀中悟,熟讀成誦積累豐富的語言,同時培養了語感。特別是在第三自然段的教學中,為了讓學生感受到時間稍縱即逝,我採用和學生合作對讀的方式。學生在和老師的對讀中,逐步體會到時光飛逝,因此在朗讀的語氣上也明顯地變化。他們抑揚頓挫的朗讀讓我感受到他們的內心也開始為時光匆匆而感到憂心。

葉聖陶先生說:“課文無非是個例子,藉以訓練學生的語言能力”。因此,在充分朗讀的基礎上我就設計了一個小練筆(挑戰名作家,仿寫名句)。我認為學習語文的目的不是瞭解內容,也不僅是引起一時一地的同感,更重要的是運用語言,所以我設計了這一練筆的機會,讓學生化文字語言為自己的語言,並於仿寫練習中。同樣,有了前面朗讀指導的基礎,學生在此的仿寫也變得很純熟,這裡的答案折射著他們對時間的理解,對生命的感悟。

匆匆教學反思14

《匆匆》是現代著名作家朱自清的一篇膾炙人口的散文。文章緊緊圍繞著“匆匆”二字,細膩地刻畫了時間流逝的蹤跡,表達了作者對虛度時光感到無奈和惋惜的心情,揭示了舊時代的年輕人已有所覺醒,但又為前途不明而感到彷徨的複雜心情。

文章創作於二十年代,在表達上與現代文章有所不同,學生理解起來有一定難度,但文中運用了比喻、擬人、排比等多種手法,而且大多數句子都是一些短句,適合朗讀。因而在教學設計時,我力求讓學生在讀中感悟,抓重點句子,結合生活實際理解課文,從而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首先,能較好的創設情境:

導課時,通過課件一分鐘的展示,使學生切身感受到時間一分一秒的流逝,雖然只有短暫的一分鐘,但緊緊扣住時間這一概念,激活了學生的情感,為下面的學習打下感性理解的基礎。接著播放《匆匆》一文的配樂朗讀,舒緩的音樂,低沉的語調,把學生帶入一種情境,奠定了整節課那種淡淡憂傷的基調,學生在這種基調中很容易入情入境。

其次,精心選用教學語言,本文是一篇膾炙人口的散文,任何散文都是作者情感的抒發,心靈的傾訴和思緒的流逝,語言都很美。因而在課堂上,我所使用的語言儘量與本文一致,與課堂的基調相符。如:是啊,從這些句子中我們也感觸到了時光流逝的蹤跡,歲月如梭,時光飛逝,時間在我們每個人的眼前飛快的

閃過,一日復一日,一年復一年,這就告訴我們要珍惜美好的時光,把握住自己生命的每一刻……”。

第三,注意引導學生在充分閱讀的基礎上,啟用學生的閱讀積累:說一說學了課文後,你想到的關於時間的`詩詞或格言。教學中緊扣重點,將課內閱讀與課外閱讀聯絡在一起。

第四,學會運用。即依照課本上的句式仿說寫句子。這種練習即開拓了學生的思維,又鞏固了課文內容,還鍛鍊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但教學中也有不少不足之處:教學中,把握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點還不夠,由於學生是初次接觸散文這一體裁的文章,如能引導學生比較與記敘文,說明文的不同,會有助於學生更好理解課文;設計中雖是以讀為主線,以讀激情,以讀導練,但在教學中讀的還不夠,語言的感悟還不是很到位。

匆匆教學反思15

教學這課的重點放在“重體驗”這方面。

在教學中,我通過讓學生“用心聽、用心誦、用心訴”達到與作者的交流,當然也是與文字的交流。這樣拉近了學生與文字情感上的距離,容易讓學生產生積極的情感體驗。在與文字“用心”交流的過程中,我採用了多種方法幫助學生感悟體驗。比如,運用了多種形式的讀,有朗讀,有默讀;有小組、全班齊讀,有學生自由朗讀,有教師範讀,有教師和學生互動式的接讀,也有對文章的.賞讀。在讀的過程中,勢必加深了學生的體驗。還有,為了調動學生積極的情感體驗,我在課堂上還引導學生聯絡自己的生活實際來體驗作者的情感。比如,作者說到自己的度過的“八千多個日子”,我讓學生結合自己度過的“四千多個日子”來談,這時候學生思維比較活躍,體驗也更進一步。另外,仿照作者說的日子匆匆的語言形式,讓學生也來說,更讓學生體會到時間的流逝,同時也讓學生學會了作者的這種表達。課後,讓同學們把談的內容整理出來,題目是由《匆匆》所想到的……,給學生一個很好的練筆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