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教學反思

《日月潭》教學反思15篇

作為一位剛到崗的人民教師,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教學反思能很好的記錄下我們的課堂經驗,我們該怎麼去寫教學反思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日月潭》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分享。

《日月潭》教學反思15篇

《日月潭》教學反思1

語文姓語,語文課應該充滿語文的味道。教學《日月潭的傳說》一文,我就是本著這種教學思想,力圖體現自己對語文的認識。讓學生充分地讀起來。語文課的語文味首先體現在讓學生充分地讀起來。我們首先要需要思考的是讀哪些。讀哪些?是不是每篇課文都要進行全文性的朗讀訓練?是不是每篇課文的每個段落都值得花大力氣進行朗讀訓練。我以為不是的,教師的主導地位就在於準備把握和挖掘值得進行朗讀訓練的段落,引導學生深度感悟、朗讀,培養其語感。譬如《日月潭的傳說》,真正值得去品讀的段落是課文的三四小節,這樣,就避免了平均用力,刪繁就簡,訓練就得到了有效保證和落實。

在全面推進實施新課程的今天,我們不僅要注重向學生傳授文化基礎知識,更要注意培養學生的想像力,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想象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進著進步,並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

那麼,教師就要在教學中多給學生想象的空間,不失時機地培養學生的想象力,讓學生在想象中理解,在想象中創造。《日月潭的傳說》是一篇描寫日月潭名字來歷的傳說故事。這篇傳說故事很生動,學生也很感興趣,所以課文中幾個地方只用輕輕幾筆帶過了的許多情節,學生讀了以後往往會有文雖盡而意未窮的感覺,這就給學生充分聯想、想象、思維的餘地。例如第八自然段:當大興與水社跑到潭邊,看見兩條惡龍正在潭邊游來游去,把太陽和月亮吐出吞進時,就可以引導學生聯想:當大興與水社看到兩條惡龍這樣放肆在玩太陽和月亮時,他們心理會怎麼想?學生開始七嘴八舌地發表自己的見解:生A:你們這倆個牲畜,只顧自己快樂,不顧黎民百姓的痛苦,我要殺了你們。生B:該死的惡龍,看我怎麼收拾你們。生C:很會找樂子嘛,讓我的金斧頭和金剪刀陪你們樂吧。生D:大興和水社看到兩條惡龍會有點害怕,但當他們想到百姓和萬物都在受苦,就又勇敢起來,就掄起金斧頭和金剪刀。……又如第三自然段也可以引導學生想象大尖和水社歷盡了什麼千辛萬苦?等等。

《日月潭》教學反思2

本文作者以清晨與中午兩個特寫鏡頭,來展示日月潭的迷人風姿,令人陶醉其間,流連忘返。在教學過程中,我先引導學生自主識字,並讓學生合作探究識字的技巧和方法。教學課文時,我創設情境,讓學生認識日月潭,領略日月潭的秀美風光。同時,藉助圖片讓學生品味日月潭的美好,激發學生對日月潭的熱愛。日月潭的美景遠不止書上所描繪的兩個時間段,教師還可以蒐集更多時候的.美景圖,傍晚的、春天的等等。讓學生模仿書上的寫法用一兩句話去描繪其他時候的日月潭美景,以此逐漸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日月潭》教學反思3

《日月潭》描述了日月潭的位置,形狀、名稱的由來,向大家描述了日月潭的秀麗風光,表達了作者熱愛寶島臺灣和盼望祖國統一的情感。本文在寫作特點上,語言優美,描寫如詩如畫,讀來使人入情入境以,在寫作順序上是按時間的推移安排的內容。本人在教學思路上,讓學生查詢日月潭的相關資料。

本課是本組課文的總領,引領學生了解我們的祖國曆史做久,山河壯美,幅員遼闊,有56個民族的大家庭。

本課上了兩課時,學生能在老師的目標引領下完成鎖定的目標,認識9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能背誦3--4自然段。(因為在本課3、4自然段是重點,也是難點)。但也有不足,如“展”學生寫成“衣字底”,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本人作了教學中的一些淺顯的反思。

本來該課能運用多媒體展示影象幫助學生理解課文意思,向學生展示日月潭的不同時段的'美,通過多媒體課件的運用,使學生的形象思維得到拓展。在走進文字之前,抓住“題眼”題目是文章的眼睛,一個好的題目,可以概括全文內容,也能體現寫作思路,給人以耳目一新之感。而本文就注意了題文照應,正文從不同方面介紹了日月潭的瑰麗風景,依次介紹了日月潭的環境,形狀以及清晨,中午雨天的景魚。課文的語言非常優美,指導學生反覆的誦讀,通過這個過程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情緒產生“視象”體會畫中之情,畫外之意。這個環節就培養了學生的語感,發展了學生的朗讀能力。朗讀形式,本人是根據訓練的需要設計的。通過讀句,讀段,對學生積累語言材料,發展語言水平,是很有好處的,在這點上,本人在本課的教學中,注重了練習的落實。

根據低年級學生認知的特點,加強了詞句的訓練。在這環節中,本人強調了在語言環境中學詞識字。聯絡課文的內容,聯絡具體的形象,聯絡相近的詞語,盡力做到深入淺出地理解詞的意思,提高學生理解詞語的能力。(如、反覆朗讀自己喜歡的部分,知道這一部分主要寫了什麼,每種事物有什麼特點。

然後,瞭解句與句之間內容上的聯絡,最後抓住詞語進行背誦。

充分信任學生鼓勵學生,把課堂還給學生。在理解課文的過程中,重點引導在“品”中培養學生對語言的感悟。(在朗讀課文時,感情基調要隨時發生變化,讀出景物的美,對日月潭由衷的讚美,注意語速的變化及語調的抑揚。

通過學習本課,培養學生在探究與感悟中,是否能得到情感昇華很重要。以朗讀為主,在讀中悟,在讀中賞是本課的教學主流,其讀文章也是讀自己,是生成智慧的重要途徑。

但我在具體課堂中,仍然是犯了老毛病,總是想讓學生按著自已的思路走,像牽牛一樣,生怕他們走丟了不能把他們找回來,所以死死地拽著繩子,時時地拿著鞭子,把他們趕到自己的軌道上來。生怕學生遊離於自己的預設之外而不知道怎麼收回來。過於牽制學生,講得多而讓學生讀得少,太死扣文字而發散的少。其實學生的表現還算是不錯的,體會也很多,但我就是沒有很好的抓住他們點滴的感受引領他們繼續深層次地感悟。當他們說到跟我預定的目標不同時,我甚至很緊張,只想著怎麼趕快把他們拉回來。其實我忘了,語文是應該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的,語文是沒有標準答案的,語文課堂也是不應該有太多預設的。老師是引導著,不是講解員。應該放開手腳讓學生去感悟,去體會,這樣學生才能真正地學到東西。道理我不是不懂,只是怎樣去真正領悟,還去學習,需要去揣摩,需要去嘗試。以後的教學生涯還很長很長,我要虛心向老教師學習,學習他們的課堂教學經驗和從容,也要向年輕教師請教,學習他們的教學理念和創新精神,使自己不在做誤人之師,早日修成正果。

《日月潭》教學反思4

《日月潭》是人教版國小語文二年級下冊第三單元中的一篇精讀課文。它是一篇寫景的美文,文中首先介紹來日月潭的地理位置,接著介紹了它名字的由來,最後介紹了日月潭清晨、中午、雨天的不同風光。日月潭很美,描寫日月潭的詞句也很美。這些優美的'詞句值得品讀和積累。在教學第一課時的時候,我主要是運用多種識字方法引導學生識記生字,並寫會生字;根據插圖和練習上下文的方法來理解四字詞語的含義;優美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讀。

《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能夠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中識字。本課要求會認的生字有9個。教學時,我採用由句到詞再到字的順序呈現生字,變換語境再現生字是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識記生字。二年級學生已經掌握了一些識字的方法。課堂上老師幫助學生梳理和歸納了多種識字方法。例如:學生用編字謎的方法記住了生字“朧”、形近字比較法記住了“繞”、換偏旁記住了“環”等。

讀文時引導學生結合圖片,聯絡上下文,甚至是結合學生的生活體驗來理解詞語的意思。例如理解詞語“群山環繞、樹木茂盛、名勝古蹟”這些詞語。

課前的預設是好的,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總有這樣或是那樣的問題出現,總有許多的遺憾:

1、識字寫字是第一學段的教學重點。教學時,不僅引導學生識記生字,更重要的是學會積累並運用。這一點我做得還不夠。其實,課堂上,學生在識記生字了教師可以順勢讓學生口頭組詞或是用詞說一句話。這樣生字的鞏固識記效果會好一些。

2、指導寫字可以引導學生先按結構歸類,再重點指導容易寫錯的生字。寫字的時間可以再充足一些,就可以在書寫完畢之後進行展示評價,使學生書寫更加美觀。

3、課堂上的評價還是應該以激勵性語言為主,鼓勵學生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

《日月潭》教學反思5

(一)教學理念

閱讀能力的培養需要學生掌握一定的閱讀策略。詮釋策略就是一種有效的教學策略。詮釋策略中“提取關鍵詞語”是閱讀教學中掃除閱讀障礙的一種重要途徑。在實際閱讀中,教師可以通過聯絡上下文來幫助學生理解有疑問的詞語。

(二)教學思路

提取關鍵詞語是一項非常重要的閱讀基本功,是一種十分必要的閱讀能力,教師要引導學生領會關鍵詞語的意思,深入領會關鍵詞語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使之準確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從而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

(三)教學效果

這節課比較成功的地方有三個:

一、在課文教學中,我藉助多媒體課件,將文字語言還原為生動可感的圖片,讓學生陶醉在令人神往的境界中,對日月潭有了更多的表象儲備,有效渲染了氣氛。然後以讀代講,在朗讀中感悟、理解。讓同學們感受日月潭的秀麗風光。

二、在教學日月潭名字的'由來時,我不僅運用日月潭的平面圖讓學生們更形象的知道了為什麼這個湖叫日月潭,並給同學播放一段關於日月潭名字由來的傳說的視訊,這樣更加激發孩子們的求知慾望。

三、三四自然段是朗讀重點,我通過提取關鍵詞語簡單放手,讓學生來感受在不同時間,不同天氣下日月潭景色的變化,同時老師適時點撥,使學生體會和感悟日月潭的秀麗風光。整堂課的教學重點我放在了三四自然段,讓同學在讀熟讀美的情況下聯絡了背誦。

《日月潭》教學反思6

《日月潭》是一篇文質兼美的寫景類文章,作者以清晨和中午以及下雨天,三個特寫鏡頭展示了日月潭的秀麗風光,表達了作者對寶島臺灣和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文章結構清晰,景美情濃,如詩如畫的自然景觀使人有身臨其境之感。教學中我利用多媒體課件資源創設情境,引導學生美文美讀,豐富內心體驗,逐步提升人文素養。

帶領學生欣賞了我製作的日月潭風光,在學生觀察圖片及教師的敘述中,讓學生感受到了日月潭的美,激發了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而且我把蘇軾讚美西湖的《飲湖上初晴後雨》作為了拓展,幫助學生更多的`積累古詩。

可是,上完了這堂課,我深深地感受到自己的課中還存在許多不足,首先是在課堂的駕馭能力還不強,沒能很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熱情;其次是在課堂評價的實施和運用中,我不能適時地為學生作出最適當的評價,評價語言不夠豐富、較為單一,評價缺乏實效。在本堂課中,我重複性的語言較多,今後我要多注意自己在課堂的語言表達,做到語言精練,讓學生易懂。這些也是我今後努力的方向。

《日月潭》教學反思7

一、備課階段:

1,在上這節課之前,我備了三節課,參考了語文教材、教師用書、名師課堂實錄,我在理清本課易錯生字以後,重點思考如何去上這節寫景課。

2,本課課文中插圖少,班裡多媒體裝置故障,無法使用課件,加上學生對日月潭不瞭解,這節課進行起來有難度。孩子們看不到圖片,沒有出去旅遊、觀察景物的經歷,就很難憑藉想象力描繪日月潭的美景。思來想去,我打印出了日月潭的各種彩色圖片,供課堂使用。

3,課前一天讓孩子們預習,圈出課文中的生字,標自然段序號,試著給我會認的生字組詞。

二、課後每環節反思

(一)匯入環節

1,我讓孩子們回憶本單元我們去旅行過的地方,例如鸛雀樓、廬山瀑布、黃山,引出今天要學習的主題:日月潭。

這個環節我讓學生背誦了兩首古詩,說了說黃山四絕,導致用時過長。

2,我接著講解“潭”字的意思,是水很深的湖,讓學生回憶我們之前在哪句詩中學過這個字,孩子們能回答出: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順勢我又講了“灣”和“湖”的意思進行對比,因為沒有多媒體出示圖片,只靠講解,孩子們還是不理解。

3,我在黑板上畫了一幅中國地圖,畫的不夠精確,給大家分別標出鸛雀樓、廬山瀑布、黃山的位置,又給大家指出日月潭不在大陸上,在寶島臺灣,讓大家通過地圖認識臺灣的位置。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這一環節我先讓學生聽課文朗讀,然後自讀課文,爭取讀通順流利。

反思:因為預習課文時很多學生已經讀過課文,導致孩子們讀時不夠積極,總覺得自己已經會讀了。加上是下午第一節,孩子們普遍犯困,整體狀態是活躍度不高。

2,我把我會認的生字在課文裡組成的詞語板書在黑板上,先帶拼音,讓學生自由讀,小組內讀,展示讀,後來又去拼音開火車讀,男女生讀等等。

反思:因為本節課生字四字詞語多,前鼻音、後鼻音詞語多,孩子們容易讀錯,我讓學生反覆讀。第一節時提前給孩子們講了一個繪本故事《媽媽心,媽媽樹》以後又開始的新課,導致第一節下課時還在讀詞語,沒有完成第一課時的任務(處理完生字,讀課文,讀通讀順),而且對於我會認的生字,我只通過拼音讓孩子認讀了,雖然心裡有傾向讓孩子通過加一加、換一換的方法識記,但是講課過程中被讀詞語環節掩蓋過去了。這需要警惕,要知曉詞語學習的重難點,合理分配時間。

3,學完詞語以後,我讓孩子們把生字送入課文中進行朗讀,由於上課時間緊,我沒有讓孩子們專門為了讀通順而分段練習讀,而是把讀和感受日月潭的.美結合在一起。

反思:這次步驟不對,理解課文內容、把握文字思想感情必須是在讀通讀順課文的基礎上進行。

(三)精讀課文

1,我用課後題第二題作為大的問題貫穿課文的學習:你覺得日月潭哪裡美?給大家讀一讀吧,並試著說說理由。

反思:這一環節孩子們通過之前的語感積累,都能找到自己喜歡的部分,比如喜歡清晨的日月潭、雨天的日月潭等等,但是他們對於喜歡的理由說不出來,我也沒有一直逼著讓他們說,就拿出之前列印好的相對應的彩色圖片讓大家看,欣賞,他們都覺得很美,很喜歡。

在學習部分段落時,我應該提前準備好道具,按照課堂環節的需要及時把圖片展示在黑板上,更直觀生動,順勢再引導孩子們把感情融入其中進行朗讀。但是我沒有,只是最後梳理階段把圖片張貼在黑板上,孩子們對日月潭的興趣立馬高漲起來,最後我們一起帶著對日月潭的喜愛齊讀了課文。

除了課本上介紹的,我又打印出了傍晚的日月潭,晚上的日月潭,拓展了孩子們對日月潭的認識。這點孩子們很喜歡,就更能理解為什麼能吸引那麼多遊客了。

(四)學習我會寫生字

把8個生字都書寫在黑板上的田字格中,並讓孩子們對結構進行分類複習。

反思:由於我自身對書法字型欠缺專業瞭解,所以在指導孩子們進行書寫時不夠規範(包括語言指導的規範和書寫的規範),這點我需要繼續努力,自己先愛上書法,練好字,才可能遊刃有餘地教導學生。

整體反思:

1,下午講授新課,孩子們狀態不太好。

2,沒有課件,可以藉助列印的圖片,但是整個教學流程就會顯得費時費力很多,因而課堂花費時間也多。

3,讀教材研讀不深,對教學目標和重難點不清楚,教學環節安排不夠合理,導致授課時總是漏掉重要的環節。

4,課堂效率不高。

《日月潭》教學反思8

俗語說: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課堂生成猶如無心所插之柳,往往能讓課堂充滿勃勃生機。教師要善於關注課堂生成,這樣才能提高課堂實效性。

《日月潭》是人教版二年級下冊的一篇寫景的美文,本文描繪了我國臺灣省著名風景區日月潭的秀麗風光,表達了作者對祖國寶島臺灣,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課文語言流暢優美、清新自然,是一篇供學生品詞析句的好文章。以下是我對這節課生成的梳理。

本課我能很好的利用課堂教學評價處理生成資源 。比如在叫小老師領讀時,一個孩子快步走到講臺前,我說:“張巨集宇迫不及待的想領大家讀生詞了。”這樣導向性的評價,不但使這個學生再整堂課都積極的舉手發言,也激起了其它學生學習的熱情,都能踴躍發言。再如剛上課時,我提出了問題,一個男孩子聲音很響亮的回答了問題,我評價說:“你的聲音真響亮。”一堂課下來孩子們回答問題的聲音都很大。還有我提問:“日月潭還有哪些名勝古蹟呢?”一個孩子回答道:“日月潭周圍還有阿里山。”課前我並沒有預設到有孩子能知道日月潭周圍的名勝古蹟,我也是出於好奇問:“你是怎麼知道的啊?”他說是在課文後面的.介紹裡瞭解的,我發自內心的稱讚道:“你真是個會讀書的孩子,能在書上找到答案。”我這樣的評價不但是給這個孩子會讀書的肯定,也介紹了一種學習語文的方法,就是到書中找答案。這種方法的滲透還出現在,我提問“日月潭的得名”時,有一個孩子說:“不知道。”我提示說:“讀讀第二自然段,書上就有答案。”話音剛落,孩子們就紛紛舉手了。

我還對學生的錯誤生成給予了教學內容的彌補和修正。一個孩子讀第三自然段:“清晨,湖面上飄著薄薄的霧。”“薄薄”在這裡應該讀báobáo,孩子讀成了bóbó,在這裡我沒有預設,這個字對二年級的孩子來說有點難,但孩子出錯了,我又不能置之不理,於是我將這個字寫在黑板上,將問題擴大化,問大家:“這個字有幾個讀音?都讀什麼?在這裡讀什麼?”通過部分學生的已有認知解決了這個問題。

在教學“隱隱約約”時,通過肢體語言學生已經理解了這個詞的意思,我讓學生再說幾個這樣“AABB”式的詞語,一個孩子說出了“打打掃掃”當時由於過於著急,我只是說不對,沒有給孩子糾正。如果我能把這個問題擴大,讓孩子自己改正,或讓其它同學幫忙改正就好了。這樣“ABAB”式的詞語在以後也要學到,如果及時糾正,不但會修正孩子的錯誤,還能對“ABAB”式的詞語稍加滲透,拓展教學內容。

生成的課堂,知識不再是機械沉悶地授予,能力不再是機械乏味地習得。總而言之, 課堂生成是無處不在的,關注課堂生成對教師和學生都有巨大的發展,理智對待每一個課堂動態生成,才能讓課堂的生命流光溢彩。

《日月潭》教學反思9

我個人比較喜歡“活”的課堂,因為灌輸的教學只會讓孩子在機械的、沉悶的氛圍中接受。他們沒有主動的去學習,享受自己的學習過程。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我們不要忽視了他們的能量,把主動權交還給孩子。那麼如何在課堂教學中發展孩子的主體意識呢?我有一些自己的感受,希望不對的大家指正。

1、導語激情,教師生動、有趣、富有激情的導語,是激發孩子參與興趣的“催化劑”,為下面的自主學習打下基礎。一個富有激情的老師,相信他的孩子也不會那麼的死氣沉沉吧。所以,我比較注意課堂上自己的情緒,有時回想自己會覺得自己是一個小丑,但從我“假天真”的話語中,孩子們參與的興趣非常高,這也就足夠了吧。

2、尊重孩子,相信孩子。我們很多時候會把他們當成“小不點”,可你以一個朋友的身份走進孩子,你會發現他們是那麼的有主見、有思想。還記得這學期我們開展的`“心裡話”班隊活動,孩子們不僅說了許多暖暖的話,讓我在辦公室滿足了好久。可也有孩子給我提意見:a、可以象一年級那樣,偶爾出去上課嗎?b、中午可以出去玩嗎?c、邱老師可以在教認字時,不那麼凶嗎?看吧,他們是多麼的有想法。就這個情況,我們之間有了一些約定。誒,我驚喜的發現,以前重複強調的規則或事情,就那樣達到了。原來孩子需要的是“學習的過程有一個盼頭,而不是每天只是坐在教室裡。”在教學本課時,我將認字這個任務,交給組長帶領組員自主解決,然後我抽考。讓孩子按自己的想法自由尋找學習夥伴。讓孩子真正把握學習的主動權,讓孩子在自主參與、自主選擇中張揚個性,增強自信,真正實現學生自主發展。嘿嘿,效果還不錯。

3、拓展思維,讓孩子在一種無拘無束,自由暢達的空間裡,盡情地“自由參與”與“自由表達”,即創造了展示自我,發展自我的平臺,又可進行愛國主義情感的薰陶。

《日月潭》教學反思10

日月潭令人神往,是因為它在祖國的寶島,是因為它“那裡群山環繞,樹木茂盛,周圍有許多名勝古蹟”,那裡風景優美、氣候宜人,是旅遊度假的好去處,然而更吸引人的還是那被光華島分成兩半的日潭月潭的碧水。在整個教學活動中,我尊重學生的讀書體驗,注重情感的生成。把教師的引導,學生的讀書與形象的圖片有機結合起來,從而讓學生去想象日月潭的美,並在感受美的過程中積累詞語,運用詞語。引導學生在合作中學習,在學習中交流,在交流中體現學習的主體性。

1、合作學習法。《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教師組織學生在課堂上討論,有利於師生、生生間情感溝通和資訊交流,能促進學生思維的撞擊和智慧火花的迸發,調動學生學習熱情,主動地獲取新知。如學習課文第三、四自然段時,抓住“你喜歡什麼時候的日月潭?為什麼?”這個問題,讓各學習小組學生分組學習交流,再請代表發言,根據學生的回答確定教學內容。通過合作學習,變傳授為自學、變講為導,調動了學生課堂主體參與率,形成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但是在彙報學習成果時如果我能多請幾名代表交流會更好。

2、學會交流表達。《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學應讓學生樹立表達的自信心,引導他們積極參加討論,勇於發表自己的意見,逐步培養學生口頭表達能力。”如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進行拓展延伸,我讓學生想象黃昏時日月潭的美景,接著給他們欣賞幾幅黃昏時的日月潭圖片。讓學生欣賞後進行說話訓練黃昏時的日月潭怎麼樣?有的說:“黃昏時,日月潭變成金黃金黃的了,好像披上了一件金色的輕紗。”有的說:“黃昏的時候,金色的陽光照在湖面上,銀光閃閃,美麗極了!”還有的說:“黃昏,日月潭和周圍的建築變成了金色,好像穿上了一件金色的衣服,亮晶晶的,十分動人。”隨著孩子的回答,不時傳來孩子們的陣陣掌聲。這樣的設計不但培養了孩子們的想象能力,還讓學生學會表達交流,正確運用詞語。

3、重視朗讀教學

在整節課的教學中,我把重點放在指導朗讀上,採用多種讀書形式,如自由讀、默讀、指導讀、男女生比賽讀、齊讀。例如,在學習第二自然段時,先由學生默讀,理解本段內容,再讓學生看課件,讓學生明白日月潭名字的由來,然後帶著感受再讀課文,逐步引導學生將課文的語言變成學生自己的語言,再到有感情的朗讀,落實讀的訓練目標,重視讀的實踐過程,使閱讀真正成為學生主動的個性化行為。在讀中使學生理解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激發起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4、注重情境教學

在本課教學中,多次利用了圖片,不但創設了情境,也促進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和思維的擴充套件。充分利用好圖片,把看圖與朗讀結合起來,可以更好的幫助學生了解課文內容,感悟課文的語言。通過生動形象的畫面,啟發學生的想象,激發學生的情感,使學生感悟到日月潭的迷人之處。

5、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語文課程要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我老師在教學中,體現了這一理念,例如:在教學3、4自然段時,讓學生小組自由讀書思考,讀自己喜歡的景色,把課堂上更多的時間、更大的空間交給學生,讓他們在合作中共同進步,在解決疑難中大膽創新,從低年級就培養自主合作學習的意識及主動探究的能力。併為學生鋪設體驗成功的平臺,採用靈活多樣的評價方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獲得知識與技能的同時,更加重視過程與方法,引導學生逐漸掌握學習方法,學會學習。

6、總結全文時:分層作業,既有基礎部分:讀(有感情地讀課文)、抄(摘抄好詞好句);也有課外拓展部分:查(查詢有關日月潭的傳說)。

7、教師的過渡語和體態語言的運用得加強。俗話說:上好一節課容易,但要上好每一節課很難。我們應關注細節,在平時的教學中多備,多思,多學。

一、給學生濃濃的“情”

記得李吉林老師曾說過這樣一句話:倘若語文教學舍棄了情感,那麼就失去了語文教學的靈魂,沒有靈魂的教學,必然走進繁瑣、機械、無效的死衚衕。這句話給我極大觸動,沒有靈魂、沒有情感的生命是可悲的;雖有靈魂然而情感麻木的生命是平庸的;只有高尚靈魂和細膩情感相結合的生命才是豐富的。所以,作為教者,最重要的是要給學生一個豐富的生命。在這節課中,我努力地給學生最濃的“情”。

這裡的“情”首先指我對學生的關愛之情,我對課堂的投入之情。假若沒有我的拋磚引玉,又怎能激發學生的情感呢?

這裡的“情”還具體指為學生創設一個濃郁的情境,讓學生從中受到薰陶和感染。在匯入中我利用多媒體為學生精心創設了“乘飛機旅遊,聽導遊介紹”的場景。這個情境再現的是兒童生活中的場景,當學生進入了這個情境時,必然會激起情感,進而激發起對學習的興趣,從而有助於他們體會到課文字裡行間蘊含的情感。

這裡的“情”還具體指作者在字裡行間所流露出的對日月潭之美的讚賞之情。要體會這種讚賞之情,首先要讓學生感受到日月潭之美。於是,我放手讓學生自己讀書,要他們從文中找出自己覺得最美的地方。所以“你覺得什麼美?”是我教育的主線,只要學生真正體會到了美,那麼這種“情”就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來。

二、引學生細細地“品”

《日月潭》是一篇寫景的文章,景色的`秀麗和作者的讚美都蘊含於文章之中,隱藏於文字之下。為讓學生欣賞到這裡的秀麗風光,感悟到作者的讚美之情,我採用了“品讀”的方法,引導學生在讀中品。如品讀第一段的第三句話。剛開始,學生只能淺顯地感覺到這句話美,可是究竟是哪裡美?卻說不出所以然。這時,我讓學生再讀,讀後看看圖和多媒體畫面,再來體會哪裡美,學生就能感受到“樹木茂盛”很美、“群山環

繞”很美、“許多名勝古蹟”也很美。並且學生還能用動作演示的方法來理解“群山環繞”這個難點詞。這時再指導朗讀就使“品”得以深化。教師的示範品讀意在情激情中調動學生的興奮點,使學生融入文章之中,使教師、學生、作者三者的情感產生共鳴。在“品”中培養學生對語言的感悟,在“品”中培養學生的協作互助能力。除了引導學生品讀之外,還利用模具演示的方法指導讀。如第二段中對日月潭名稱的來歷的理解,就通過拼圖的方式幫助學生形象地理解,符合低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

三、讓學生真正地“活”

小語教學是學生在教師引導下學習語言的實踐活動。為使學生“生動活潑主動地得到發展”,教學應是沒有強制的活動,禁錮的要解放,潛在的要誘發,從而激發學生求知的慾望。為了讓學生能在課堂中真正地活起來,我做到了以下幾點:

1、近低年級學生的心理,開課匯入利用多媒體課件創設情境,讓學生扮演小旅客去日月潭遊玩,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活躍起來。

2、相信學生的能力,把課堂還給學生。在理解課文的過程中,重在引導。相信學生能把書讀好,一次沒有讀出來沒關係,讓他們繼續讀,直到能讀出來為止。如“日月潭很深,湖水碧綠。”這句話,剛開始學生只覺著美,可是到底怎麼美卻感受不到。這時我就讓學生再讀,並且邊讀邊看圖體會。果然學生自己通過讀、看,感受到了“湖水碧綠”很美,我及時肯定了他們的讀法,並鼓勵他們再讀看能不能又有新的體會。於是,學生又通過自己讀感受到了“很深”也說明日月潭美。就通過這樣短短的一句話讓學生真正感受到了讀書的過程,而不是簡單地給他們一個結果。這種過程就是一種活。

新世紀,人們疾呼,要把語文課上成真正的語文課。什麼是真正的語文課呢?我想,能夠讓學生體會到一種生活的樂趣,能夠豐富學生語言的積累,能夠讓學生的潛能得以發展,能夠讓學生獲得一定的學習方法,也算是一種真正的語文課吧。這也正是我在這節課中努力追求的。

《日月潭》教學反思11

《日月潭》是一篇文質兼美的描寫景物的文章。作者以清晨、中午和雨中這三個特寫鏡頭,展示了日月潭的秀麗風光,表達了作者對寶島臺灣和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文章結構清晰,景美情濃,如詩如畫的自然景觀使人有身臨其境之感。

為使學生“生動活潑主動地得到發展”,讓學生能在課堂中真正地活起來,我又利用多媒體課件創設情境,讓學生扮演小旅客去日月潭遊玩,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活躍起來。

在理解課文的過程中,為讓學生欣賞到這裡的秀麗風光,感悟到作者的讚美之情,我採用了“品讀”的方法,引導學生在讀中品。如“日月潭很深,湖水碧綠。”這句話,剛開始學生只覺著美,可是到底怎麼美卻感受不到。這時我就讓學生再讀,並且邊讀邊看圖體會。果然學生自己通過讀、看,感受到了“湖水碧綠”很美,我及時肯定了他們的讀法,並鼓勵他們再讀看能不能又有新的體會。於是,學生又通過自己讀感受到了“很深”也說明日月潭美。

再如品讀“清晨的日月潭”這一部分時,學生起初只能通過“薄薄的”“隱隱約約”等詞語的表面感覺美,這也正是由於他們年齡較小,以形象思維為主。我想到只有直觀形象的情境教學才能使學生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障礙,獲得感性知識,激發學習興趣,所以我藉助課件通過讓學生看圖感受霧之薄,像隔著一層紗。之後我還設計了這樣一段導語“假使我們乘著小舟在這輕紗薄霧籠罩下的湖面上飄來蕩去,你們是什麼心情呀?”通過移情讓孩子獲得心理愉悅進而體會日月潭這種朦朧的美。學生在這優美的意境當中、欣賞著美麗的畫面領略了大自然的美景,學習興趣提高了。另外在品讀“中午的日月潭”這一部分時,抓住“建築”一詞,我相機補充圖片資料,並伴隨導語“在潭北的.半山腰上,有因供奉文聖孔子、及武聖關羽而得名的文武廟。南邊青龍山上有玄奘寺,那可是為紀念唐玄奘法師到西天取經,宣揚中外文化而建立的呢!”這樣一來,不僅讓孩子瞭解到那裡蘊藏著豐厚的文化底蘊,還進一步感悟到日月潭的風光秀麗,同時體現了課內外學習的結合.在這節課中,我以自己的情感感染學生。同時學生自己也感受課文字裡行間流露出對日月潭之美的讚賞之情。

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我們在教學中應激發學生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著重培養學生語文實踐能力,發展學生思維。這才是把語文課上成真正的語文課。

《日月潭》教學反思12

1教學目標

1、會認“環”等9個生字,會寫“島”等12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日月潭的秀麗風光,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激發每一位同學熱愛寶島臺灣和盼望祖國統一的情感,同時滲透保護環境、愛護家園的公民意識。

2教學重難點

1、重點:認字、寫字、用字。“潭、碧、島、薄、霧、蒙、秀”

2、難點:理解課文內容,把握行文脈絡、層次以及在此基礎上的情感升級。

3教學過程

3、1第一學時

教學活動活動1【講授】日月潭教學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匯入新課

1、同學們!大家好!老師今天將介紹一位神祕的“嘉賓”給大家,她來自神奇的大自然,很受大家尤其是你們這群小朋友的歡迎。那麼她是誰呢?神祕在什麼地方呢?現在就讓我帶領大家一起去揭開她神祕的面紗……

2、利用多媒體放映一系列課前設計好的有關“日月潭”的幻燈片。通過視覺刺激,讓大家對“潭”這種自然景象有一定的感性認識。

3、師:你們喜歡這位來自大自然的朋友嘛?

4、介紹“潭”字的寫法,闡述“潭”的含義,並引出“日月潭”的由來。

5、利用幻燈片讓大家去認識名副其實的“日月潭”,加深印象。

6、打開臺灣地形圖,叫一個學生上臺指出“日月潭”的大體位置。

7、師:“日月潭”就生在那裡,長在那裡。將來大家長大了之後一定要去看看這位神祕的“朋友”哦!

(二)、檢查課前預習情況

1、讓學生先自己試著讀一讀課文,邊讀邊標出生字。並藉助於手上的工具初步解決自己遇到的問題。然後藉助於漢語拼音通讀一遍。

2、讓大家前後、左右四個人組成一個臨時學習小組進行交流學習,相互糾正,相互指導。並結合小組的智慧去解決一些力所能及的問題。

3、組織幾個同學上臺寫生字,教師初步講授詞的含義。

(三)、看課文,結合課文插圖,初步理解課文內容

1、讓同學們自己起來讀,讀完老師及時糾正錯誤。

2、同桌之間進行互查,及時糾正讀音。

3、進行課文朗讀比賽,得勝者獎勵一朵小紅花。

(四)、指導學生進行書寫

1、學習書寫“島、展、環、繞、建、紗”教師按照漢字的正規書寫格式,準確地進行板書。

2、讓小朋友們在紙上進行練習,同桌互評。

3、2第二學時教學活動活動1【講授】日月潭教學第二課時

(一)、激情匯入

和同學們一起回顧上節課學到的東西,同時利用幻燈片讓同學們回顧“日月潭”的美麗形象。

師:這節課,讓我們進一步去了解這位神祕朋友。看看作者筆下的日月潭是不是一樣非常地迷人、非常地令人神往呢?通過文字能不能勾勒出照片上的優美片段呢?那麼就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走進我們今天的學習課堂吧!

(二)、學習第一自然段

1、首先是自由讀,看看總共有幾句話,每句話分別是什麼意思,並梳理層次,找出語段的中心句。

2、指名分句讀,然後讓學生自己去理解。《結合課件,解釋“群山環繞”、“隱隱約約”、“風光秀麗”的真實景象。》

師:通過第一自然段的學習:我們已經解決了其中的一個問題——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就像地圖上畫出了日月潭的位置一樣。

(三)、學習第二自然段

1、師:第二自然段又是寫日月潭的什麼資訊呢?接下來大家細緻、輕聲地讀一讀。

2、利用課件出示以下句子比較感知,並朗讀:(1、北邊像太陽,叫日潭;南邊像月亮,叫月潭。2、北邊像圓圓的太陽,叫日潭;南邊像彎彎的月亮;叫月潭。)

師:請同學們讀一讀,想一想。同樣是描述日潭和月潭的句子,讀起來和聽起來有什麼區別呢?(形象、生動、具體、準確)

師:作者真的很有心啊!能根據事物的外形的特點來給事物起名字。大家有沒有試過這樣去給你身邊的東西起個好聽的名字呢?這樣做呢就會讓表達更生動、具體、準確、形象了。這就是你們將來要學到的一種表現手法——比喻。他的作用呢就是把想要表達的東西表達地更形象、具體、生動。還有就是給名詞加一些修飾,使得你筆下的形象更清晰。

3、大家知道怎麼做才能和作者一樣,讓你的文字散發出清新的味道了嘛?老師相信你們!現在呢就給老師展現展現你們剛剛學到的本領吧!把下面的句子修改一下吧!

(1)湖中央有個小島。

(2)湖面上飄著霧。

(3)校園外邊有棵樹。

4、課件示範:

湖中央有個精緻的小島,像美好的玩偶山莊。靜靜的湖面上飄著一層薄薄的霧,猶如仙境一般。美麗的校園外邊有一棵高大的樹,像巨人一樣站在那裡。

5、師:同學們真的很聰明哦!以後繼續加油!老師相信你們一定會散發出它應有的魅力。

6、師:日月譚,好美的名字啊!大家肯定也很喜歡吧?有哪位同學願意站起來為大家讀出文章中更多的介紹日月潭的優美語句

(四)、默讀三、四自然段,畫出描寫時間的詞語,並做標記。同時思考一下這兩段分別介紹了日月潭什麼時候的景色。《教師板書:清晨、中午、晴天、雨天》

師:大家是不是發現下面的句子很美呢?(指名讓學生上臺把自己喜歡的句子寫在黑板上,教師結合課件加以解釋。)

(五)、師:好句子只有準確讀呢才能讀出感覺來,才能像早晨樹上嘰嘰喳喳的鳥鳴一樣清脆、悅耳。接下來大家跟著播放器讀,仔細地聽一遍以後就試著跟讀。然後多讀幾遍就能像鳥兒一樣了。

1、利用音箱播放優美的句子、段落,並放映對應的幻燈片。讓大家沉浸在一定的氛圍中去體會文章的內容。

2、利用課件對比理解“清晰”和“朦朧”,並鼓勵學生積累這對反義詞。

師:看到朦朦朧朧的日月潭,你有什麼感受?能把你的感受說出來跟大家一起分享嘛!(朗讀第二自然段要舒緩,突出下雨時日月潭的朦朧之美)

指名讀。

師:寶島臺灣的'日月潭風光秀麗,你喜歡嘛?我們把後兩段多讀幾遍,可以的話把你喜歡的句子背下來。

(六)、讀思結合、加深體會,深化感情。

1、日月潭的風光真的是在是太美了!你們能用一個四字詞語來形容日月潭的風姿嘛?試試看!

2、通過學習這篇課文,大家能說說作者為什麼會寫這篇文章呢?(出於對寶島臺灣的特殊感情,出於對日月潭的熱愛和眷戀,作者寫了這篇文章,表達他對日月譚的讚美和強烈的熱愛之情)

3、師:臺灣是我們祖國的寶島,從遙遠的古代就是我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那裡不僅風光怡人的日月潭,還有景色迷人的阿里山,可是現在,由於許多外界的淵源,臺灣還不能回到祖國母親的懷抱!孩子們,此時此刻,你想對臺灣的小朋友說些什麼呢?

4、日月潭真的很美,可是近年來由於環境的汙染和人為的破壞,日月潭在默默地哭泣!我們一定要從小養成愛護環境的好習慣,爭做保護環境的小天使哦!現在呢老師就任命你們為“地球小衛士”,從你們的身邊做起好嗎?

5、孩子們!讓我們共同期待寶島臺灣早日回到祖國母親的懷抱,共同期待日月潭的美好明天吧!

9日月潭

課時設計課堂實錄

9日月潭

1第一學時教學活動活動1【講授】日月潭教學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匯入新課

1、同學們!大家好!老師今天將介紹一位神祕的“嘉賓”給大家,她來自神奇的大自然,很受大家尤其是你們這群小朋友的歡迎。那麼她是誰呢?神祕在什麼地方呢?現在就讓我帶領大家一起去揭開她神祕的面紗……

2、利用多媒體放映一系列課前設計好的有關“日月潭”的幻燈片。通過視覺刺激,讓大家對“潭”這種自然景象有一定的感性認識。

3、師:你們喜歡這位來自大自然的朋友嘛?

4、介紹“潭”字的寫法,闡述“潭”的含義,並引出“日月潭”的由來。

5、利用幻燈片讓大家去認識名副其實的“日月潭”,加深印象。

6、打開臺灣地形圖,叫一個學生上臺指出“日月潭”的大體位置。

7、師:“日月潭”就生在那裡,長在那裡。將來大家長大了之後一定要去看看這位神祕的“朋友”哦!

(二)、檢查課前預習情況

1、讓學生先自己試著讀一讀課文,邊讀邊標出生字。並藉助於手上的工具初步解決自己遇到的問題。然後藉助於漢語拼音通讀一遍。

2、讓大家前後、左右四個人組成一個臨時學習小組進行交流學習,相互糾正,相互指導。並結合小組的智慧去解決一些力所能及的問題。

3、組織幾個同學上臺寫生字,教師初步講授詞的含義。

(三)、看課文,結合課文插圖,初步理解課文內容

1、讓同學們自己起來讀,讀完老師及時糾正錯誤。

2、同桌之間進行互查,及時糾正讀音。

3、進行課文朗讀比賽,得勝者獎勵一朵小紅花。

(四)、指導學生進行書寫

1、學習書寫“島、展、環、繞、建、紗”教師按照漢字的正規書寫格式,準確地進行板書。

2、讓小朋友們在紙上進行練習,同桌互評。

《日月潭》教學反思13

《日月潭》是語文二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的第一課。整組教材是圍繞愛祖國,愛家鄉的專題來組織的,本課教學的情感與態度的目標是要讓學生感受日月潭的秀麗風光,激發學生熱愛寶島臺灣和盼望祖國統一的情感。在教學中,又欣慰也有遺憾。

一、自主合作,重視積累

小組合作探究有利用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要求,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自己提出的問題讓學生通過自主閱讀嘗試解決,利於提高讀書效率,享受閱讀的樂趣。長此以往,這種良好的閱讀習慣會引導學生走上良性的閱讀軌道,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這是課堂自主探究的一種常用的方法,也是新課程改革中的一個新理念新要求。為此,在閱讀感悟中我就設計了讓學生在四人小組當中讀書悟與同學交流解決三個問題,以提高學生與文字對話的深度與廣度。合作後的交流是檢查學生與文字對話階段性成果的一種方式,也是生生互動的主要方式。在師生的交流反饋中,學生會不斷修正自己的認識與理解,使學生充分感受到自主閱讀的樂趣。學生合作的力量是不可低估的,大部分的問題都合作、交流、探究中迎刃而解,而且部分學生體會也很深。

二、存在不足,加以改進

可是,上完了這節課,我深深地感受到自己的課中還存在許多不足。“問題我會思”不是安排在一個環節中完成,先學習小組自主合作解決“日月潭的名字是怎麼得來的?在文中用“﹏﹏”標出相關的語句,邊讀邊想,從這些詞句中體會到了什麼?”然後全班展示。在學生合作交流弄明白為什麼叫“日月潭”後,我讓學生講了“日月潭”名字來歷的神話故事,講故事的這個學生聲音不大,導致其他學生聽得不認真,既耽誤了時間,也與主題聯絡不大。接著又是學習小組自主合作學習三四自然段。“默讀課文三、四自然段並思考:

1、這兩段分別寫了日月潭什麼時候的景色?用“——”劃出來。

2、你最喜歡日月潭什麼時候的景色?你從哪些語句中感受到了日月潭的美?動筆畫出有關語句,並結合重點詞句說說你的理解。”學習小組最後展示,因為學生交流的時間太多,導致日月潭下雨時的美景和最後一段沒時間展示了,非常得遺憾。以後教學中要考慮合理安排環節,既節約時間,又能促進學生的發展。其次是在課堂評價的實施和運用中,我不能適時地為學生作出最適當的評價,評價語言不夠豐富、較為單一,評價缺乏實效;而且沒注重對學習小組的評價,不利於學習小組形成合力,激發學習小組合作學習的熱情。

《日月潭》教學反思14

《日月潭》是語文二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的第一課。整組教材是圍繞愛祖國,愛家鄉的專題來組織的,本課教學的情感與態度的目標是要讓學生感受日月潭的秀麗風光,激發學生熱愛寶島臺灣和盼望祖國統一的情感。在教學中,我力求做到三維目標的整合,設計了以下幾個教學環節。

一、以讀為本,自主感悟

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要達到上述目標,必須讓學生充分地自己讀書,讀出聲,讀出意,讀出味,讀出情,讀出神,如臨其境。在讀中整體感知,理解文意;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潛移默化的思想教育和情感的薰陶;在讀中積累語言,學習表情達意的技巧。在教學中,我藉助掛圖和多媒體課件,將文字語言還原為生動可感的意想,讓學生陶醉在令人神往的境界中,對日月潭的風光有了更多的表象儲備,有效渲染了氣氛。然後以讀代講,在多種形式的朗讀中感悟、理解,讓學生感受日月潭的旖旎風光。其中第三、四自然段是朗讀的重點,要通過朗讀,表達出不同時間,不同天氣景色的變化。為此,我設計了指名讀,自由放聲讀,男女生賽讀、找夥伴讀,小組讀,師生合作讀等多種朗讀方式,在老師適時的點撥和示範下,體會和感悟日月潭的秀麗風光。

二、以評促學,鼓勵為主

發展性評價就是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為根本目的的教學評價。教師課堂上的口頭評價以及生生之間的評價,能幫助學生在誦讀實踐中增加積累,發展語感,加深體驗與領悟。師生評價,生生評價是否恰當,直接作用於學生的學習過程,因此,在教學中我儘量體現評價的真實、真情、平等、啟發和提升,設計了多種鼓勵性的評價語言去肯定學生的點滴進步,如:你讀得真美!老師為你的進步而感到高興!“只要心去讀,讀出來的效果果然不同!”“老師知道你很努力,我們相信,你的付出一定會有收穫的”等。學生在老師的感染下,也能體現出了評價的發展作用,對同學也是先肯定,然後提改進意見。“良言一句三春暖”,學生在長期的發展性評價中,膽子大了,能力也強了,對閱讀的興趣也越來越濃了。

三、自主合作,重視積累

小組合作探究有利用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要求,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自己提出的問題讓學生通過自主閱讀嘗試解決,利於提高讀書效率,享受閱讀的樂趣。長此以往,這種良好的閱讀習慣會引導學生走上良性的閱讀軌道,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這是課堂自主探究的一種常用的方法,也是新課程改革中的一個新理念新要求。為此,在閱讀感悟中我就設計了讓學生在四人小組當中讀書悟與同學交流解決第一課時質疑提出來的三個問題,以提高學生與文字對話的深度與廣度。合作後的交流是檢查學生與文字對話階段性成果的.一種方式,也是生生互動的主要方式。在師生的交流反饋中,學生會不斷修正自己的認識與理解,使學生充分感受到自主閱讀的樂趣。學生合作的力量是不可低估的,所有的問題都合作、交流、探究中迎刃而解,而且部分學生體會也很深。

此外,實踐積累也是新課程改革的另一重要目標,它能為學生以後的閱讀和寫作打下堅實基礎。《日月潭》文字優美,如詩如畫,使人入情入境,是鼓勵學生積累好詞佳句的雋文。在教學中,我激發學生的積累興趣,教給他們積累的方法,同時給予他們展示的機會,鼓勵他們實踐運用。相信,學生的“好詞佳句錦囊”中也存放了不少的“金子”了。

可是,上完了這節課,我深深地感受到自己的課中還存在許多不足,首先是在課堂的駕馭能力還不強,沒能很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熱情;其次是在課堂評價的實施和運用中,我不能適時地為學生作出最適當的評價,評價語言不夠豐富、較為單一,評價缺乏實效;而且在自主感悟的過程中也存在著“引導過多”等問題。

《日月潭》教學反思15

人教版第四冊中的一篇課文《日月潭》。這是一篇優美的寫景散文。課文通過對日月潭的名字的由來和日月潭清晨、中午時景色的描寫,讚美了日月潭的美麗神奇,抒發了作者熱愛自然風光的思想感情。今天上的是課文的第二課時,這堂課的教學目標是這樣預設的:

1、學習課文二、三、四、自然段,瞭解日月潭的特點。

2、緊扣日月潭的特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並背誦課文第四自然段。

3、感受日月潭的美麗神奇,激發熱愛祖國自然風光的思想感情。

本課語言優美、意境清新,我主要利用影象資源和優揚的音樂甚至是教師的語言來創設情境,引導學生入境入情,欣賞美景,品讀課文,以達到體會畫中之情,文中之意的目的,從而完成教學目標。在教學中我力求體現的教學理念是:

一、創設情境、賞析課文

《日月潭》景色的秀麗和作者的讚美都蘊含於文章之中,隱藏於文字之下。第二段中對日月潭名稱的來歷的理解,我用課件展示空拍日月潭圖片,讓學生一邊感受日月潭的形態美,一邊體會作者比喻的精妙。

在學習第三自然段“日月潭清晨的景色”時,我覺得若單憑教師講或學生讀,學生只能淺顯地感覺到這句話美,可是究竟是哪裡美?卻說不出所以然。這時,我讓學生讀了以後到句子中去找自己感觸深的、感到很美的詞語,再來細細地讀,慢慢地品。漸漸地,那“薄薄的霧、點點的燈光、隱隱約約的感覺”就出來了。在這基礎上再出示照片,讓學生從多媒體的畫面,得到感性的體會。從而激發學生的情感,把自己融如到課文描寫的景色中去。

此外,教師的語言在情境創設中也起了不少的作用。比如就在第二自然段在學生對圖片進行欣賞之後,我的一段話“在一個寧靜的清晨,我們來到日月潭,這裡群山環繞、樹木茂盛;山上的泉水悠悠地流淌,小動物們準備起床了。”把孩子帶到了薄霧濛濛的日月潭邊,並拓展說話“我還隱隱約約地看到( )倒映在水中;我隱隱約約地聽到( )的聲音。”這既是低年級學生用規範的句子拓展想象的說話練習,又使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對清晨日月潭的體會更加深刻,更加立體。在這樣的情境中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變得自然而然,有感而發。

二、以讀為本,層層推進

這節課上,我引領學生充分的與文字對話,讀書的方式多種多樣,讀書的時間比較充分。如在教學第四自然段的時候,我抓住了太陽高照,日月潭清晰的美和細雨濛濛中日月潭朦朧的美這兩個特點,展開學生多種方式的品讀。先是自由地讀,讀通課文,進而感知內容;然後指名讀,教師適當點撥,激發學生的情感,朗讀就進了一步;再出示感性的.畫面,進一步理解課文,使朗讀再上一個臺階;最後在感情朗讀的基礎上指導背誦,使朗讀得到了昇華。這樣層層遞進,學生的情感也呈現出由淺入深的變化,讀出自己內心的感受。

以上兩點是我力求在課堂教學中整體把握的。但在課堂上也表現出許多不足之處,比如學習濛濛細雨中的景色時,學生指名讀的時候輕輕的、柔柔的感受已經出來了,但是另外的孩子讀的機會太少,以至於到後面兩個景色對比讀和整篇課文朗讀的時候有模糊了。今天就權當一次拋磚引玉的機會,誠懇各位批評指正。我相信自己與在座的同行一樣,在課堂教學中會不斷去探索、不斷去創新,以我們的勤奮、創新為孩子們創造一個語文學習的樂園。